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老板给我做按摩 > 第81章

第81章

亲自服侍东平伯更衣,声音轻柔地道,“听说娄国二大帅又去了长公主府,伯爷不如稍微去晚一点,省得撞到了什么不该撞到的。” 说到这里,阴氏的眼泪都快出来了,“伯爷和长公主原本该是一对神仙眷侣,是妾身不好,害得长公主如今对伯爷多有误会,妾身想着,长公主心中还是有伯爷的,如此这般,定然是想让伯爷着急,并没有真的做对不起伯爷的事。” “哼,自古公主有几个恪守妇道的?本朝倒是出了两个好公主,只可惜啊……”东平伯叹了一声,见阴氏还要说话,他摆摆手,“好了,不要在本伯跟前说这些了,本伯心里有数。” 东平伯见到常寿长公主的时候,常寿脸上还有未来得及散下去的红潮,他看了一眼,心中嗤笑一声,行大礼,“臣蒋献见过长公主殿下!” 常寿只觉得心中一阵刺痛,她歪在榻上,抬了抬手,“起来吧,赐座!” 东平伯在凳子上坐下,问道,“长公主殿下召见臣来,不知有何吩咐?“ 常寿道,“本宫听说皇上点了你督促南边的占城稻耕种,你准备一个人去吗?可有合适的副手?” 第583章 送嫁 常寿这话一问,东平伯便明白了,“不知长公主殿下可有推荐的人选?” 常寿也不跟他多废话,将与萧昶炫的交易说了,“本宫如今别无所求,只要能够留住惠和就好,你既然去南边,选谁不是选?若能选四皇子殿下,不是在帮本宫,而是在救你自己的女儿。” 阴氏为东平伯生了两子一女,均是养在自己的膝下,感情极深,唯有惠和,一直养在长公主府,因了老太太的厌恶,东平伯对这个女儿感情有限。 但,父女血浓于水,东平伯怎么会不心疼这个女儿呢? “臣知道了,臣会尽力而为!”东平伯道,“长公主殿下,臣有一事请教,若是长公主殿下将惠和留下,将来,她的婚事该如何考量?” 这是常寿暂时来不及想到的,但无论如何,惠和肯定不会嫁给一个平头老百姓,她皱了皱眉头,“本宫暂时不知,但无论如何,本宫都不会让她去和亲。” 萧昶炫等人先后进常寿长公主府的事,陆偃转眼就知道了,此时,他顾不上别的,在向皇帝禀报萧恂的婚事,“皇上,皇太后传下懿旨,宸亲王的婚事由礼部负责张罗,聘礼从内藏库出。” 这就相当于是让自己多养一个儿子了,且肯定不得低于亲王的标准。 皇帝气怒不已,但无可奈何,这是自己老母亲的要求,都下了懿旨了,他还能怎么办? 皇后娘娘那边,给谢知微准备了一百二十八台嫁妆,正让人拿了单子在清点,准备让人送过去。 皇太后听了,高兴不已,生怕谢知微的嫁妆压住了萧恂的聘礼,又开了私库,嘱咐胡嬷嬷,“哀家那些,将来都准备给老四,老四将来估摸着也是要留给阿恂,眼下正是用得上的时候,你去挑些好的,送过去,眼看到了纳征日了,可别礼薄了,惹人笑话,给阿恂丢脸。” 胡嬷嬷笑道,“奴婢这就去办,奴婢还记得,几天的功夫,宸王殿下被襄王爷抱进宫里来给皇太后看,那才多小一点儿啊,如今都要娶亲了。” “这门亲事哪儿都好就是微丫头年纪太小了一点,哀家怕是看不到我的重孙子了。”皇太后说到这里,看向外边庭院里的天空,她在心里喊道,姐姐啊,我这一生终究是要对不起你了! “端宪郡主的医术不凡,将来是皇太后的孙媳妇,随时都能叫进宫里来给皇太后诊治,皇太后将来能活九十九呢!” “好了,你少哄哀家开心了,哀家的身体,哀家心里有数,哀家这一生,把该享受的,不该享受的,都享受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阿恂的婚事,你得帮忙盯着些,不许叫礼部的那帮人给混弄了。” 胡嬷嬷知道,皇太后的意思,从内藏库出银子,皇帝恐怕会舍不得,皇太后是怕被皇帝给糊弄过去了。 三日后,皇帝再次下旨,因惠和公主身体有恙,不能和亲,命二公主姝宁以嫡公主的身份和亲娄国,十日后,随娄国使臣离京。 二月二十九日,娄国使臣离京,姝宁的嫁妆从皇宫里出来,在五丈河上了船,一路西行。 那一日,谢知微也去五丈河的码头,她看到姝宁的两只眼睛肿胀得不能看东西了,回来的路上,她与元嘉和绫华坐同一辆车,看到元嘉脸上红肿的五根手指印,不由得大吃一惊。 “是姝宁打的,说和亲本来应该是大皇姐去,凭什么让她去?”绫华气愤不已。 元嘉道,“你也别怨她了,她说得本来就有道理,我是大姐姐,和亲的话,原本是该我去。谁也不想去和亲,我当然也不想,可若是大雍有这个需要,我义无反顾。” 但,元嘉是嫡公主,母族又是武安侯府,从始至终,不会有人这么没有眼力劲儿,让元嘉去和亲。 谢知微从一个暗屉里拿出了一玉盒药膏,用帕子沾了点茶水,将元嘉的脸清理赶紧后,将药膏给她抹上了。 元嘉的脸本来火.辣辣地疼,此时,清凉的感觉传来,疼痛渐减,真是灵丹妙药。 “本来说是惠和,惠和到底是谁设计得与娄国四王子殿下那样的?”绫华好奇不已。 谢知微擦了手指头,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一饮一啄,自有天定,虽说不知道为何二公主会那样,但当日,设计惠和公主的,的确是二公主。” “不会吧?”绫华惊讶不已,不过,想到谢知微和宫中那位的关系,绫华一点儿也不怀疑谢知微的话。 她不由得唏嘘不已,她和元嘉与姝宁自小就不亲,但,今日姝宁远嫁,她们心里很不舒服,自然要来送一程。 三人聊了几句,路过清乐茶坊的时候,朱叔将速度降了下来,“姑娘,茶坊里的糕点好像刚出锅,要不要买一点带回去?” 清乐茶坊最近请了个北边的师傅来做糕点,推出的几样糕点茯苓饼、驴打滚、绿豆糕、枣泥酥和桂花糕都很受欢迎,京城里的人最近每天有了新鲜事做,便是排长队买糕点。 谢知微便对两位公主道,“元嘉姐姐,绫华姐姐,要不,我们去清乐茶坊坐一坐,顺便用点糕点再回去?” “好啊!” 两人一直听说清乐茶坊的糕点好,也派人出来买过一两次,到底没有把品种尝齐全,既然清乐茶坊是谢知微的店,今日可要好好尝尝。 三人也没有去雅间,选了个僻静的地方坐着,背后是一从窗外牵进来的藤萝架子,遮挡住了她们这一桌,成了个闹中取静的好位置。 谢知微要了一壶明前龙井,绿茶芽叶细嫩,香而味醇,吃完甜甜的糕点之后,再饮一杯明前茶,实在是人生清福啊! 三人都很惬意,自然不会去说姝宁这种令人心情不好的事了。 正边看着窗外,边享受午后悠闲的时光的时候,突然,藤萝背后传来一道嫌弃的声音,“这就是这些人排队买的糕点?” 说话的是一个女子的声音,紧接着是一道熟悉的男子的声音,“清儿,你再尝尝这个?” 第584章 纳征 女子应当是又尝了一口,难以下咽,“我天,这怎么吃啊?这真是贫穷限制了想象,他们是没有吃到好东西了,这才把这种糕点当个宝?” 此时,三人都听出对方是谁了,好巧不巧,萧昶炫和薛婉清来了,正坐在三人的背后,隔了一个藤萝架子,实在是太败兴了。 绫华以为对方买的糕点,和她们三人不是一种,便偷偷地扭头,透过叶片的缝隙间,看了一眼,分明就是一样的糕点啊,兴许还是一个锅里出来的呢,可薛婉清却格外嫌弃。 “殿下,清儿想起来了,清儿可以在京城开个糕点铺子,只可惜,清儿手里没有这么多资源。” 萧昶炫手里还有些资源,忙道,“清儿,你要是想开糕点铺子,我帮你。” “嗯!不过,我要先回去试试,自己先做一点出来。” 古代,没有烤箱,也没有打蛋器,没有搅拌机,甚至,京城里还没有奶牛,如果想批量做西式糕点的话,突然发现,其实不具备条件。 但薛婉清还是决定一试,如果成功了,哪怕不开铺子,对她来说也是资源,可以拿出去结交权臣贵人。 谢知微心头一动,她们吃的糕点可以说是最好的口味了,这师傅是萧恂从北边带来的,准备她嫁进襄王府后,让她先适应北边的糕点口味,因一时半刻,婚期没到,这师傅便来清乐茶坊卖几天糕点。 这师傅是个和尚,在天雄寺做过火头僧,是云德大师推荐给萧恂的,有这人在的时候,天雄寺的素斋,据说远近有名。 薛婉清居然还嫌弃不好,谢知微很想知道,她会做出什么不一样的糕点出来,也好让她知道,薛婉清到底是什么来路? 娄国的使臣终于送走了,三月二十日,北地再次传来捷报,宸王殿下亲自率兵攻进了幽州城,北契军队退到了檀州,燕云十六州,大半壁江山,已经落入到了宸王的手中,朝中需要派文臣进驻,治理这片失而复得的山河。 燕云十六州,定名为河北,为萧恂的藩地。 此时,萧昶炫已经到了平江府,住在衙门里头,他从邸报上得到了消息,专门要来了一张堪舆图,看着被着重标识出来的燕云十六州,眼珠子都红了。 太祖皇帝曾经留下遗训:“大雍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但有个例外,大雍臣民,谁若是能够收复失地“燕云十六州”,若萧氏子孙则封亲王就藩守国门,若非萧氏子孙,则封异姓王,就藩守国门。 一直以来,大雍皇室也非常担心,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不是萧家人,异姓王,毕竟是卧榻之侧的他人酣睡。 此时,最郁闷的还不是萧昶炫,是北契人。他们得到情报,宸亲王明明在大雍京城出现,有人亲眼所见,等他们开始攻打的时候,却发现,冲在最前面的就是宸亲王。 但凡与宸亲王交手过的,没有人能够忘得了那双能够催魂的眼睛。 那是一双好看的凤眼,眼中好似装了一轮小太阳,可是,只要被这小太阳的太阳光照亮的,就没有能活得过下一眼。 若非如此,北契人都要怀疑,宸亲王是不是有个孪生兄弟了。 三月二十六日,是纳征的日子,头一日,萧恂从西边赶回京城,但不管西凉,还是北契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聘礼从襄王府出来,第一抬聘礼刚刚进了谢家的大门,最后一抬还没有出襄王府。 红色的抬盒,抬盒上的红绸用金线绣成的龙凤呈祥的图案金灿灿的,华贵至极。 第一抬里头是册封谢知微为亲王妃的金册和金印,这是权力的象征,惹得人眼热。 第二抬里是亲王妃冠服,最上面是珠翠九翟冠,左右两只衔着东珠的金凤,用红宝石点缀的两只眼睛,熠熠生辉。 底下是折叠整齐的四合如意云纹红大衫,金绣云凤联珠纹青霞帔,金钑云凤帔坠,金绣团凤纹桃红褙子,金绣团凤胸背青鞠衣,玉谷圭装在黄色锦套里,放在一边。 一共两百五十六抬聘礼,将谢家从正院到庭院,到正堂及后面的穿堂都占得满满的,每一抬盒里不是稀世珍品便是内造之物,哪怕有钱,在外面也买不到。 “哎呀,以前别人说起家里出了个王妃什么的,说起那见的世面,都说是泼天的富贵,我就在想啊,什么才是泼天的富贵,我今日才算是见识到了。”钱氏激动得,好似这些聘礼都是给她的。 袁氏则急得满头大汗,家里的嫁妆才刚刚清点好,也装了两百五十六抬,还没地方放呢,这下好,又来了两百五十六台,这得去请禁军来帮忙看着吧? 袁氏去找谢元柏商量,把自己的顾忌说了,“这都是内造之物,有些还是皇太后、皇后赏赐下来的,若是搞丢了,那就不是钱财的事了。” 谢元柏想了想,“除了金册金印,和大婚日要穿的冠服,其他的聘礼,全部装起来,等湄湄婚后,让湄湄带回去,给她留着当私房?” 袁氏也觉得这样极好,襄王府的手笔是真大,这聘礼给得实在是太厚道了,若是能够全部给湄湄留着做私房,实在是太好不过的事。 原本纳征之后就是请期,但钦天监已经看好了吉日,便略过了这一茬。 京城里自从襄王府下了聘礼之后,每日里津津乐道的都是宸亲王的大婚。 眨眼到了四月十六日,是谢家送嫁妆的日子,一抬抬的嫁妆从谢家出去,将谢家与襄王府之间的街道连成了一片片的红色,十里红妆不过如此。 四皇子府里,薛婉清正做好了一碟子蛋糕,不是很成功,但口感还不错,上面加了一点稀罕的水果,略有些酸味,翠香尝了一口,很捧场,拣薛婉清喜欢听的话说,“庶妃,很好吃,比上一次的又好吃多了。” 薛婉清懒得说话,她心里越来越多的挫败感,这么个穷旧的世界,要吃一口糕点都吃不成,没有打蛋器,鸡蛋便没法打出泡沫来,没有酵母粉,用老面发出来的面团总是有股酸味,没有电饭锅或是烤箱,便没有恒定的温度,她如何才能做出蛋糕或是面包? 第585章 送妆 只是聊胜于无而已。 院子里,不时传来窃窃私语声,今天发生什么事了吗? 薛婉清有些烦躁,朝翠香看了一眼,翠香忙出去,听了一会儿进来了,道,“庶妃,今天是谢家送妆的日子,听说,郡主的嫁妆可真丰盛,抬盒走了快两三个时辰了,还都没有完,听说抬盒里装的,都插不进手了,谢家大夫人还说,好些今日抬是抬不完的,先放在谢家,来日等郡主去北边的时候,再送过去。” 薛婉清叹了一口气,“养女儿,亏成这样,这是何苦呢?” 也不知道谢家怎么想的,又不是养了谢知微一个,后头还有两三个呢,都备这么厚的嫁妆,难道要把谢家掏空? 只可惜,外祖父不听她的劝,把她当个外人,如若不然,她还是愿意看在五年的养育之恩上,指点外祖父几句。 她到底不是书上的薛婉清,原身是觉得在谢家五年,谢家并没有真心对待她。再加上,冯氏一天到晚在原身面前抱怨谢家如何如何亏待她,有些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日复一日,原身对谢家只有仇恨,并没有半点感恩之心。 而薛婉清,对她来说,她在这里,若有真心相待的人,她不妨把这里当做第二个故乡,如若不然,她只是一个过客而已。 是的,过客,她原以为,自己在这里可以建功立业,如果能够运用她的才识,宣导起一场工业革命,提升大雍的国力,未尝不可。 可是,一些事,想起来简单,做起来着实难,特别是,她爱慕的人,对她不屑一顾,而萧昶炫,对她虽然好,但不是她的菜,堂堂皇子,毫无传说中的文韬武略,眼看及冠,依旧毫无建树,薛婉清难免失望。 难道,她的一生,要和这样的人捆绑着度过? 薛婉清觉得自己做不到。 怀远侯骑马从襄王府门前经过,谢家的嫁妆正一抬一抬地往东边的五座大门里进。 原本的黑漆大门,自从萧恂被封为亲王后,就改了门厅,九行七列金钉闪烁着刺眼的光芒,满京城里头,一座王府,两座王府大门,也唯有襄王府了。 萧恂一身大红色的广袖长袍,站在大门口,笑得嘴都裂到了耳朵后面去了,他看着这一抬抬嫁妆,不停地嘱咐,“小心点,别碰坏了。” 墨痕站在他的旁边,每一个从门口经过的抬夫都能拿到一份封红,里面是五两银子的小额银票。 被雇过来的抬夫们还从来没有见过这般大手笔,做起事来越发小心翼翼,出去后,没有一个不说郡主的好。 怀远侯远远地看到萧恂的笑脸,猛地抽了一记马鞭,飞快地朝家跑去,等到了侯府,他将马鞭和马僵扔给了随行的小厮,冲进了书房。 书房靠东边的小耳房里供奉着一尊佛像,佛像的脸上,有一双好看的凤眼,雕刻得栩栩如生,他先是在佛像前跪下来,虔诚地叩首行礼,之后,转动佛像,书房中两个书架的中间,便出现了一个通道。 怀远侯朝通道里走去,走过了一箭之地,绕一个弯,再往回走,不久,便闻到了一阵刺鼻的血腥味,他皱起了眉头,再走了一段,一道大门徐徐打开,里面俨然一座庭院。 庭院的榻上,躺着一个眉眼酷似怀远侯的青年,他赤着膀子,靠左肩处,绑着绷带,血依旧渗透出来,不透风的地下,到处都弥漫着刺鼻的腥味。 听到动静,青年翻身起来,不小心触动了肩上的伤,他龇牙咧嘴忍住了,落地跪下,“父亲!” “失手了?”怀远侯站在青年的面前,声音平淡无波,不待青年说话,他便一脚朝青年踢去,青年侧身避开了伤口,后背中了一脚,反身撞在榻上在,正中左肩,伤口再次撕裂,血如泉涌。 青年趴在榻上动弹不得,他不由得想起了很久以前,还是孩童的时候,父亲让他徒手与狼搏斗,他心生怯意,对抗的时候,躲避多于进攻,虽然最后还是他赢了,但后来,父亲的每一鞭子都抽在狼撕咬留下的伤口上,鞭鞭见骨。 “我让你退让了吗?若是再敢不听我的,这就是下场!” 青年的耳边还回响着当日父亲说过的话,他的眼中闪过一道强烈的恨意,眼底都红了,挣扎着起身,慢慢地移动步子,双膝缓缓落地,再次跪下来,咬着牙道,“孩儿不敌宸王,被他身边的高手射伤了。” “能够射得着你的人不多,是谁?” 下人们搬了一把太师椅放在庭院里,韩振坐下来,手中端着一杯茶,无视儿子韩落轻身上汩汩而出的血,以及空气中夹杂的血腥味,闲适得好似在与好友聊天。 “应是温应寒。” “他来京城凑什么热闹?” “听说,他馋郡主酿的桃花酿,自从出京之后,就找到了宸王,一直赖在他的身边。” “此人不可留。”韩振淡漠地朝韩落轻看了一眼,起身走出几步,又停下来,偏头斜睨,“尽快养好伤,趁着这次萧恂大婚,将他留在京城,若再失手,你看着办!” “是!”韩落轻强撑着,待韩振走出了通道,便两眼一闭,倒在地上。 “公子!”剑童沧海冲了出来,连忙扶起了韩落轻,他急得眼里都冒出泪来了,“公子,奴才带公子去看大夫。” “不,不用,上,上药就行了。”韩落轻忙止住了沧海,“我,我死不了。” 若是死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韩落轻陷入昏迷前,最后一缕神思便是,他若是死了,会如何? 人生四大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露。 萧恂在院子里转来转去,心想着,他这一生,金榜题名是想不到了,也没必要,顶级权贵了,何必和寒门学子们争那点子虚名呢? 他乡遇故知也不必了,大雍是萧家的天下,大雍军队所到之处,便是他的故乡,而久旱,眼下与他何干? 所以说,最后,就只剩下他最在意的洞房花烛了,即便有名无实,也无妨啊! 只要想到从此以后,就能和湄湄住一个屋檐底下,随时随地,想见到就能见到,想牵手就能牵手,萧恂就激动得想在床上打滚了。 第586章 喜庆 谢家在西边的套间里,安放了一张千工满雕拔步床,紫檀木材质,外边雕梅兰竹松,里边雕形态各异百子,做工精致无比。 这张床,没有上十年的功夫,做不出来。 世家大族,姑娘从落地的那一刻开始就在准备嫁妆,特别是一些大型家具,比如床,柜子,没有个十年八年的功夫,做不出样子来。 定了婚期,在外头大肆采购,买嫁妆这种事,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极为丢脸的事。 萧恂拍了拍这床,“这床,改日我去北地,好生给我运过去。” 萧恂话音方落,谢家留在这边准备后日嫁妆的婆子便笑道,“姑爷说笑了,哪有娘家给姑娘备嫁妆床,只备一套的?姑娘还有两张这样的床,一份嫁妆,昨日就起身去了北边了,姑娘身边的紫陌姑娘,早些日子已经出阁了,随夫婿赵二管事,早就去北地了。” 紫陌和赵铵去北地,是松风联系范文成安置的,正好遇到萧恂在北地打了胜仗,因婚期近了,他一路往回赶,路上还遇到了韩振的截杀,便把消息给错过了。 萧恂背着手站在床前,一时间陷入了沉思,他一直害怕面对这个问题,湄湄在京城生活了多少年了?哪怕中间去博陵崔家,那也是娇生惯养啊! 北地有什么呀?一到冬天,漫天大雪,下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他原以为湄湄心里是抗拒的,却没想到,她一早就在做准备了。 他越发想湄湄了! 次日,谢家请了全福嬷嬷来铺床,请的是武安侯夫人,满京城里,没有谁比武安侯夫人更有福气了,公公婆婆和娘家父母均是双全,夫妻和谐,儿女双全。 早在谢家的婚期定了的时候,武安侯夫人便在婆婆的关照下,讨过袁氏的口气。袁氏原本是想请娘家嫂子的,可考虑到,娘家毕竟是武将,而武安侯夫人是命妇,自然比娘家嫂子更有福气。 新娘子的一应嫁妆该布置的,都布置了,整个凝晖堂,连带后面的泽兰院,均是一片红,廊檐下的大红灯笼,头一天晚上就点起来了,东边一片都红彤彤的,喜庆极了。 萧恂歇在了久麟院,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着,索性起来了,又去了凝晖堂转了一圈,凝晖堂前面是个三间,明间中间设座,东边的次间安床,靠南边的窗下设榻,靠北又隔了两个小间出来,一个是谢知微的书房,一个是药房。 而西次间与明间中间隔了个过道,穿过过道,便是贤政堂,靠西边是书斋,后边是一个小小佛堂,紧靠着佛堂边上,是一间起居室,里面安置了一张黄花梨镂雕螭龙纹月洞门罩式架子床,以备平时午休。 床上已经安放了被褥,似乎随时在等主人亲临,他越看越是喜欢。 高兴之下,萧恂便一口气跑到了槛院,近了,他才知道有些害怕,但看到槛院里,母亲一向起居的屋子里还有灯火,他便鼓起勇气朝前走了两步。 屋子里,容侧妃卸去了钗环,正穿了一件妃色夹袄歪在榻上看书,容嬷嬷坐在一旁做针线,花楹在旁边又加了两根烛火,听到容氏道,“你出去看看,殿下来了。” 花楹吃了一惊,也满心狐疑,等到了门口,打开院子的门,果然看到萧恂在门口转悠,她不由得心疼极了,“殿下来了,为何不叩门啊?” “我怕打扰到母亲。”萧恂挠了挠头,很是羞涩,他不好意思地撩起袍摆,便迈进了门槛。 萧恂快步走到了门口,又很紧张,花楹在后面打着灯笼,见此,轻声道,“殿下进去吧,娘娘都等着呢!” 萧恂这才走了进去,看到母亲,忙扑了过去,跪在跟前,唤了一声“娘”,容侧妃摸摸他的头,让他起身,“怎么这会儿来了?明日就大婚了,从此后,你就是大人了,你不好好睡觉,养精神点儿,明日怎么迎亲?” 萧恂只觉得一颗心欢悦得不受控制,他欢喜极了,“娘,我睡不着。我方才起来又到处看了看,谢家的人把里里外外都布置得是真好,我好担心,大婚之后,我都舍不得去北地了。” 容侧妃不由得大笑起来,指着萧恂对容嬷嬷道,“你说,这算什么?温柔乡,英雄冢,这话真是没说错。” 容嬷嬷也笑道,“殿下若不想去,就不去。殿下成日里在外头打仗,虽说传回来的都是好消息,可娘娘心里也依然担忧啊!” 但凡萧恂离京,容侧妃念经礼佛的时间就会加长,虽然她谁都没有说,但明眼人都知道,她这是在担心儿子。 可是萧恂想到自己的身世,他做不到不去。真相总有大白于天下的那一日,若将来,纸包不住火了,他难道要引颈就戮? 从前,他舍不得母亲陪着他死,今后,还有湄湄,还有谢家,还有他和湄湄的儿女。 萧恂想到这里,心里就一阵阵的钝痛,他握住了母亲的手,“娘,很快了,最快年底,最迟年初,我就可以把娘接走,我们一起去燕京去。父皇当年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父皇一生都在警惕北契,结果被内贼逼死,儿子要完成父皇的遗愿,若将来……,我们就定京燕京好了。” “好!” 次日,离大婚还有一日,谢知微的几个小姐妹约好了一起来,给谢知微添妆,郑靖霜拿来了一盒子宝石,里头有金刚石、翡翠,蓝田玉等各种各样的玉石,嫌弃一般地递给谢知微。 “我本来给你挑了一根玉簪,谁知,母亲非要让我拿这些来给你,说是放在库房里年头也久了,明珠蒙尘,送给你兴许还有点用处。” 元嘉等人听得咂舌,对郑靖霜道,“表姐,姑姑要是有用不完的宝石,给我们啊!” 谢知微翻了翻,明白了衮国长公主的心思,吩咐玄桃将匣子收起来,对郑靖霜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客气什么呀,我母亲日常都不出门,每日里若是不会客,连首饰都不戴,每天就在校场上练枪法。哦,对了,母亲还说,让我问问,最近一个月,你都没有到家里去了,记得功课不要落下。” 第587章 外祖 “嗯,我会的。” 郑靖霜说完,又摸了一个赤金镶各色宝石梳篦递给谢知微,“这是清涵让我带给你的,她说知道你不会怪她,但她还是很想跟你说,今后一定还要来往的。” 前不久,张清涵出阁,谢知微并没有去送嫁,但让郑靖霜给她带了一对赤金环珠九转玲珑镯添妆,如今,这梳篦想必是张清涵走前留给郑靖霜的。 谢知微心里很是高兴,她在倚照院设宴款待姐妹们,送她们离开后回来,她站在院子的门口看着倚照院的一草一木,渐渐地眼中有了泪水,这一刻,她才感受到,就要离家的那种不舍与难过。 藤萝架子下的秋千,是她三岁那年父亲为她亲手做的,她长大后,父亲不在家,母亲安排人为她加固过一次,后来用到了现在。 屋后的秋海棠已经逾百年了,不知道是哪一位先人种下的,每到夏天的时候,如盖的树冠将院子遮住了一大半,倚照院里总是凉爽如秋。 这便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她在谢家先祖的庇护下长到了这么大。 正心中难过不已,丹枫一路小跑着过来了,气喘吁吁,来不及行礼,就道,“姑娘,快,快,崔家老太太已经来京了,到门口了,太太请姑娘快去迎接。” 谢知微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直到玄桃轻轻地推了她一把,担忧地喊道,“姑娘!” 谢知微这才惊醒过来,跳起来就往前面跑。 仪门口,袁氏正要跪下迎接崔老太太,被老太太身边的嬷嬷拦住了,“夫人乃是正一品晋阳国夫人,这可使不得!” 袁氏含着热泪道,“嬷嬷快别这么说,若没有崔姐姐,没有大姑娘,哪有我今日?” 崔老太太从马车里露出满头银白色的头发,谢知微一眼就看到了,她放缓了脚步,看着那慈祥的面容,喃喃出声,“外祖母!” 似乎心有感应,老太太抬起头来,一眼看到了外孙女儿,她记忆中的外孙女儿还那么小一点,小时候睡在她的碧纱橱里头,半夜里做噩梦,喊着“娘”醒来,哭着要外祖母,如今竟然已经这么大了,亭亭玉立,已是楚楚动人了。 老太太的眼泪一下子就溢出来了,她连忙从车上下来,动作快得把康氏都快吓晕了。 谢知微已经冲了过来,抱着老太太就跪下来了,“外祖母!” 她以为出阁前都看不到外祖母了,外祖母七十岁的高龄啊,怎么就能从博陵赶到京城来? 人老了,都想叶落归根,谁也不想做个异乡孤魂,因此不会轻易出门,以防没能魂归故里。 可是,外祖母竟然为了她,匆匆从博陵而来。 “您怎么能来了?”谢知微哭着问道。 “我的湄湄要嫁人了,我哪能不来看看外孙女婿长什么样?要是他将来对你不好,老身拼了老命都要护住我的湄湄。”老太太似乎看到了女儿还活着的时候,搂着谢知微老眼淌着泪,哭得不能自已。 旁边的人看着,无不跟着抹泪。 陪老太太一道儿来京的是大儿媳,出自江宁海家,比不得海家如今的二房,海氏性格耿直,又不乏机敏,性格敦厚,又极为通达,也正因此,才会被崔老太太看中,聘为崔家宗妇。 此时,海氏在一旁站了一会儿,待老太太流了一会儿眼泪,差不多了,方才上前道,“老太太,外甥女明日可是要上花轿的,今日把个眼睛哭肿了,万一不是最美的新娘子了,将来姑爷可要怪老太太了。” 老太太一听这话,果然不哭了,反过来劝着谢知微,“好孩子,外祖母看到你,是想起了你母亲小时候,快别哭了,都是被我带累的,走,我们进去说话去。” 一群人簇拥着老太太进了正堂,袁氏请老太太坐了上位,丫鬟便拿来了垫子,让谢知微给老太太磕了头。 谢眺和谢家的四个老爷得了消息赶紧过来了,四房海氏揣着个大肚子也要来了,她要到九月里生,孩子生得有点大,她如今低着头快看不到脚尖,满满堂堂,挤了一屋子人,热闹得不得了。 “哎呀,这是季柏媳妇?你这孩子,我又不是外人,你说你,怀身大肚的,你来做什么?我正说,把人见完了,让你大姐姐陪我去看你。” 崔老太太吃了一惊,忙让儿媳大海氏扶着小海氏,在一旁安坐。 当初,崔家便是因了大儿媳妇,在小海氏出阁的时候,送了一笔价值不菲的添妆,小海氏一直感恩在心。大海氏也瞧出来了,轻轻地拍了拍妹妹的手,示意她不要放在心上。 谢元柏给崔老太太行礼,老太太冷哼一声,不耐烦地叫了一声“起来”,谢元柏也不生气,起身后就站在一旁。 直到谢眺来与老太太见礼,老太太也依然坐在上位,与谢眺契阔两句,便转身对袁氏道,“听说,你母亲也在京城,我就是听说了这个才过来的,把你母亲也请来吧,我们老姐妹俩一晃都有好些年没有见面了,今日正好就这里聚一聚,大家一起说说话。” 谢元柏忙道,“岳母大人今晚就留在家里住一晚吧,正好陪陪湄湄。” 谢知微想到前世,她大婚的时候,老太太只叫人送了好几车嫁妆过来了,当时老太太说是染了风寒,并没有从博陵赶来,老太太后来驾鹤西去,她都不曾见过老太太一面。 谢知微忙求老太太,“外祖母,今晚我要跟外祖母睡。” 崔家老太太的精神尚好,听了也很高兴,“好好,今晚,我就陪我的湄湄睡,让你大舅母也留下来,明日一早,好替你母亲招待客人。” “是!”大海氏知道,婆母是想她留下来,好和小海氏说说话,感激不尽。 谢家的几个哥儿姐儿都上前来行礼,崔老太太一一见了,分别给了见面礼,轮到谢知莹的时候,老太太特意多看了一眼,姑娘生得明眸皓齿,很是秀丽,言谈不俗,举止进退有度。 谢眺看在眼里,心头一动,对老太太道,“几个姐儿都是跟着她们大姐姐长大的,这几年多亏了微姐儿,我少操多少心,说来说去,也多亏了老太太。” 第588章 婚事 崔老太太惊喜不已,扭头看向谢知微,“我的湄湄都会带弟弟妹妹们了?这可真好,嫁到婆家去,我也放心了。我一把年纪了,家里没什么事放心不下,我这么多年,唯独不放心的就是你了。” 谢知微哪能不知道,她的脸在老太太的肩上蹭了蹭,“外祖母,我已经长大了,不用长辈们操心了。” “哈哈哈,好!”崔老太太性子很豪爽,她对谢眺道,“我这次来,是湄湄的三表哥亭渭送我来的,才看到你家四姐儿,我瞧着和我崔家人有缘分,想和你再结一门亲事。” 谢知莹听到这话,一颗心跳得快要出来了,她也着实不好意思,悄悄儿地朝后面退去,退出了门口,听到老太太说,“我这就把亭渭喊进来,老太爷要是瞧得中,就让两个孩子相看相看,如何?” 老太爷大喜不已,但还是提醒道,“老太太,我这四姐儿是二房庶出。” 老太太摆摆手,“亭渭也是庶出,我既然存了这个心思,岂能不前后打听清楚呢?” “那是,老太太做事一向周全,倒是我多虑了。” 不一会儿,崔亭渭便被带了进来,和他一块儿来的,还有崔亭湛,与谢家的长辈们见过礼。 谢眺见崔亭渭生得一表人才,尤其眉眼清隽,虎目有神,却又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慈悲,是多年行医的历练,便很是满意,摸了摸颌下的胡须,道,“老太太既然瞧中了我那不争气的四孙女儿,能为崔家妇,也是她的福气。” 谢知莹躲在门后,朝崔亭渭看过去,崔亭渭有所感应,看了过来,两人的目光在半空中相遇,两两相望的瞬间,时光似乎都停滞了。 谢知莹的一颗心,从未如此慌乱过,她连忙扭头就走,跨过后堂门槛的时候,几乎摔了一跤。 谢家几姐妹的年龄相差都不大,只是隔了月份,翻过年后,谢知莹也过了十岁,到了议婚的年龄了,眼看姐姐们都有了好归宿,她暗地里也担心过。 指望嫡母是指望不上的,嫡母如今自己都自身难保,她母亲又是姨娘,虽说临时也管着院子里的事,但依然是个上不得台面的。 她也曾指望过大伯娘,却到底是隔房的伯娘,大姐姐出阁后,她有事没事,怎么去大伯娘的院子里转悠,提醒大伯娘为她张罗一门好亲事? 谢知莹高一脚低一脚地回到了芙荷院,到了母亲居住的东小院,看到坐在灯下为她做衣服的余姨娘,喊了一声“姨娘!” 余姨娘一抬头看到女儿,不由得吃了一惊,忙放下手里的活,问道,“怎么这个时候来了?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才前面让人来请女儿去,说是崔家老太太到了,这时候,难道不应两家人都在正堂见面说话吗?为何女儿一个人回来了? 余姨娘不敢想,浑身都在哆嗦。 谢知莹扑过来,将脸埋进了余姨娘的怀里,哭着道,“姨娘,才老太爷为我订了亲。” 余姨娘闭了闭眼睛,小心翼翼地问道,“是,是,是婚事,很,很不好吗?” 她不是没有为女儿的婚事着过急,家中四个姐妹,其余三个都有了好婚事,二姐儿虽说还没有定亲,可是,听家里的人说,这婚事是大姑爷牵线搭桥,只要二姐儿不反对,铁定都跑不掉。 三姐儿有钱氏,定的是袁家,亲上加亲是再好不过的了,除非三姐儿过去了一天到晚作威作福,不守妇道,袁家敢把她不当回事? 唯有自己的女儿,是个庶出,她几次夜里急得睡不着觉,好几次老爷留在她屋里过夜,她难免会唠叨两句,老爷却说,有大夫人在,等忙过这茬,大夫人自然会张罗。 说是这么说,关键都是隔房的伯娘了,能把四姐儿的事当女儿的一般上心吗? 余姨娘吓得都在哆嗦了,她担心了这么久,难道说,这亲事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 “是,是谁家的?”余姨娘急得快哭了,若不好,女儿能哭成这样? “是很好,是崔家的三少爷,跟着崔家叔祖学医的那个,是大姐姐的表兄。” 当年,大姐姐去雎州抗疫的时候,就是冒名顶替了崔家三少爷,想到这里,谢知莹顾不上哭了,万一三少爷怪上了大姐姐怎么办? 谢知莹忙坐起身来,抹干了眼泪,急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百灵过来了,笑道,“恭喜四姑娘,贺喜四姑娘,大姑娘让四姑娘到前头去,崔家的姑娘们过来了,叫姑娘过去陪陪。” 余姨娘已经喜得都找不着北了,她一面吩咐婆子们打水给谢知莹净面,一面问百灵,崔家的三少爷如何? 百灵笑道,“比咱们大姑爷是差了些,不过,生得是真好,姨娘想想,崔家也是百年世家大族,家里的少爷哪一个不是端正模样?姨娘这是有福呢!” 余姨娘忙让人打赏了百灵一个荷包,里面约有几钱银子,百灵哪里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她收了起来,正儿八经地道谢,这才领着谢知莹走了。 东小院里,余姨娘已经没有心思做衣服了,她想着自己手上这些年到底攒了多少家底,算来算去,竟然没几个银子,虽说女儿出嫁,公中会出银子,还不少,少说也有三五万两,但女子的嫁妆难道不是越多越好? 想到大姑娘的那些嫁妆,余姨娘心里难过极了,最后只好颓废地一屁.股坐下来,自责不已。 服侍她的石嬷嬷跟了她很多年,哪能猜不中她的心思,在一旁道,“姨娘也不必拿大姑娘比,这满京城的贵女们中,有几个人有大姑娘这样的福气?宫里的公主还差不多,要奴婢说,四姑娘将来有大姑娘帮衬着,还能比别人差到哪里去?” 余姨娘一想,是这么个道理,她松了一口气,“是我着相了。” 紧接着,她又欢喜起来,“这可真是多亏了大姑娘了,你说,我要不要给大姑娘再做一双鞋子?把前儿老爷给我的那两颗珍珠镶到鞋子上去?” “奴婢听说,大姑娘宝石都是一匣子一匣子地藏着,那嫁妆里头,全是真金白银。想必大姑娘也不在乎姨娘给不给珍珠,姨娘那珍珠若是留给四姑娘,大姑娘兴许还欢喜一些。” 第589章 吉时 余氏最终还是决定把那珍珠给镶上去,想着这两天赶赶工,等谢知微三朝回门的时候,她好让四姐儿给谢知微送过去。 谢知莹过去的时候,正好看到崔亭渭站在廊檐下和她大哥哥说话,两人看到谢知莹来了,忙住了话题,过来和谢知莹见礼。 谢知莹落落大方地行了礼,喊道,“大哥哥,三表哥!” 崔亭渭点点头,“微表妹他们都在里头,在等你来呢,你快进去吧!” 姐妹几个在正堂的西次间坐着说话,看到谢知莹过来,谢知倩便打趣道,“哎呀,四妹妹,你说,你为何偷偷跑了的?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才故意跑了?” 别的姐妹们掩着嘴,看着她笑。 谢知莹羞得满脸通红,作势要打谢知倩,“三姐姐可真是坏。” 谢知微忙为谢知莹解围,“好了,你们也别欺负她了,她呀,一直就是个脸皮薄的。” 崔南菀已经领人去了北地,今日,若真论崔家的姐妹,只来了崔南蔻,崔南嘉也来了,但她已经嫁了人,是二皇子府的人了。 前些日子,崔南蔻也定了亲,定的是今科二甲十三名傅纾凌,是博陵那边的一个寒门学子,崔家族学出来的。 几个姑娘正说得很开心,杜沅进来了,笑道,“姑娘,姑爷和二皇子殿下来了,才和崔老太太见礼,这会儿往前头去了。” 一屋子人都不去看崔南嘉,反而看着谢知微,谢知微的脸通红,崔南蔻忍不住说了一句,“哎呀,这是一天都等不及了。” 谢知微恨不得地上裂开一道缝,她好钻进去,好在杜沅笑道,“表姑娘,您也别笑话我家姑娘,傅姑爷才也和海家公子一道儿来了呢。” 今年的杏榜,海慕弦不负众望,被点为头甲探花,崔亭湛是二甲第三名,后来又考中了庶吉士,留在翰林院。 太祖时,大雍便形成了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但凡被选中庶吉士,均有储相之称。 轮到崔南蔻脸红了,她啐道,“你这丫鬟,这般护着你家姑娘作甚?” 杜沅呵呵笑着出去了。 谢家开了几桌家宴,宴会过后,崔老太太便在袁氏的服侍下,来了谢知微的倚照院,如很多年前待女儿那般,老太太跟孙女儿说了一些去了婆家之后操持家务,教养儿女,服侍丈夫之道,谢知微含着眼泪认真地听。 老太太毕竟上了年纪,入更后,就疲乏了,很快就睡去。 谢知微躺在边上,听老太太均匀和缓的呼吸声,原本很紧张的她,渐渐地也沉入了梦乡,一.夜睡得很好。 萧恂来了一趟,结果,没有看到湄湄,他很失望,出门的时候,都没精打采,谢明澄打趣道,“大姐夫,明日多带几个会说催妆诗的来,要不然,别想开门。” “呵呵,好啊,你小子,我可告诉你,你将来也有娶妻的时候。” “大姐夫,都什么时候了,还玩威胁恐吓这招呢!” 谢家几个哥儿的婚事,谢眺亲自看,他一点儿都不着急,想着等谢明澄将来中了进士再说亲也不迟,因此,没有什么动静。 次日,五更天,谢知微便被叫起来了,用过了一点朝食,便沐浴更衣。 大海氏很早就来到了倚照院,与袁氏一起,服侍老太太起身,用早膳后,老太太便坐在屋子里,看着全福人给外孙女儿开脸,梳妆打扮,她脸上挂着笑,眼睛里却含着泪,遇到了来的亲戚,就对同龄的老太君们说,“她比她那不争气的娘强,若华啊,真是辜负了我一番心啊!” 大海氏担心老太太这般身体架不住,便道,“老太太,来了不少客人了,今日,要靠您镇住场子了,您可别在这边坐了,我带您去正堂,那边还有客人要见您呢!” 谢家宁愿得罪客人,都不可能让冯氏出来丢人现眼,幸好老太太来了,谢眺便让老太太帮忙招呼一下那些老封君们。 隅中时分,宫里的赏赐来了,来宣旨的是陆偃。 今日,他穿了一身宝蓝底缎绣八团玉堂富贵纹圆领锦袍,同色的白玉腰带,左右悬汉玉和荷包,站在中庭念宫里的赏赐,皇上赏下一个金镶玉的如意,一只宝瓶。 按照大雍的习俗,新娘子上轿子后,怀里要抱着吉祥之物,寻常人家怀里抱个瓶子,袁氏本来为谢知微准备好了如意和宝瓶,但自家准备的哪有皇后赏赐的好? 不一时,吉时快到了,谢家沸腾起来,听说宸王殿下已经到了小甜水巷的街尾,谢明澄等谢家的哥儿几个忙关了东边的角门,还有通往后院的仪门。 正陪着谢知微在闺房里说话的姐妹们也都紧张起来了,元嘉腾地站起身来,不解地道,“五皇兄就这么急的吗?” 一句话,引得众人哄然大笑,闺房里原本紧张的气氛顿时松快起来了,谢知微也忍俊不禁。 萧恂几乎把满京城所有的权贵子弟都带来了,他专程请了今科状元来念催妆诗,他自己也才思敏捷,过五关斩六将,很快便到了倚照院门口,后面把守的不是别人,正是以元嘉和绫华为首的闺秀们。 萧恂摸了摸鼻子笑道,“绫华,你现在要是带走一半人,我回头就给你把楚易宁弄回来,我可跟你说,他本来立了一大把军功,你别把他军功给闹没了。” 绫华一听这话,又羞又喜,“五皇兄,哪有你这样儿的?” 说着,她还是走到一边去了,几个和她关系好的姑娘也都跟在她的后面,边笑边往后退。 还有元嘉,众人也很想看,萧恂如何对付他这个大皇妹,萧恂退后一步,对曹云辞道,“喏,轮到你了,别告诉我你没本事。” 曹云辞哭笑不得,上前一步,对元嘉道,“表妹,你出来一下,祖母让我给你带句话。” 元嘉很是狐疑,但表哥一向不骗人,难道祖母身体不好? 她不及多想,便把门一把打开,对曹云辞道,“表哥,你怎么来了?” 曹云辞摸了摸鼻子,正不知道该如何圆谎,萧恂已经一把将元嘉推到一边,冲了进去。 第590章 花轿 轮到新娘子出阁了,袁氏站在一边抹泪,谢家的几个姐妹也都用帕子沾着眼睛,到了这一刻,她们终于体会到了这份离别有多么令人伤感。 谢明澄踟蹰地走了进来,他身为谢知微的大弟弟,今日自然是由他背着姐姐上花轿。 虽然,他的身体还很单弱,但谢明澄握紧了双拳,他一定要把姐姐稳稳当当地背出门。 就在这时,一道宝蓝色身影赶在他的前头进了闺房,他吃了一惊,连忙要冲上去,曲承裕拦在了谢明澄的前头,低声道,“谢大公子,今日让督主背郡主上花轿吧,郡主喊督主大哥哥,身为大哥哥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闺房里,谢知微看到陆偃从门口进来,惊得站起身来,她手里还拿着盖头,陆偃已经走了过来,从她的手里接过了盖头,一双妖魅的眼眸里闪过一丝惊艳,“湄湄,大哥哥背你上花轿吧!” 谢知微的眼圈儿一热,差点落下泪来,她来不及说什么,陆偃已经抬起了双手,她的眼前被笼罩出一片红色的光影,盖头上的流苏一点点地将她眼前的视线遮住。 陆偃在她的跟前蹲下身,她看到了陆偃宽厚的肩背,心头无比安定。 谢知微缓缓地伏下身来,趴在了陆偃的背上。 闺房里的所有人,难过的顾不上难过了,羡慕的也顾不上羡慕了,一个个都痴痴地看着京城里,朝堂中权倾一时,只手遮天的高大青年,

相关推荐: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危险情人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深陷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