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不怕顾玉查。 郑烨扬起一抹笑,犯起了迷糊:“袁校尉是谁?” 顾玉淡淡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 郑烨自问自答道:“可是陇北那个冒领军饷,被人发现后,要被缉捕入狱,他却畏罪潜逃的袁晨光袁校尉?” 顾玉一挑眉:“还有这种事儿?” 郑烨道:“想来圣上明察秋毫,是对袁校尉起了疑心,所以才派顾钦差前来还我一个清白。” 郑烨看着像个雄壮的莽夫,实则说话的本事不小,三言两句就把圣上派她来的目的做了个颠倒。 顾玉轻笑一声:“正是如此。” 郑都督主动道:“若是顾钦差不放心,这些日子可随我游览各关隘,看看将士们的戍边生活,体会一下边关风光。另外,边关百姓感念当初老镇国公在落日关一役英勇捐躯,还为他立碑修庙,供人敬拜,享受香火。” 顾玉端起酒杯,饮了一口酒道:“也好。我父亲曾戍守边关,我身为他的儿子,亲身前往各关隘,体悟父亲的艰辛,也是一种追思。” 郑都督笑道:“顾钦差孝心可嘉。不过现在的边关早已不是二十多年前的边关了,多亏了老镇国公守住落日关,才让边关享了二十多年的安稳太平,将士们的日子不知比当年好过多少,若老镇国公在天有灵,也可安心了。” 顾玉没再接话,专心致志地看着眼前的歌舞。 君泽转头看到顾玉嘴角含笑,虽然面上不动声色,但君泽能感觉到她阴郁的情绪。 宴会散后,郑烨带着他们去了安排的住所。 顾玉主动道:“圣上这次派我前来西北,还给了我一个特权,允许我重组西北的顾家军,郑都督手下应当还有我顾家的旧部,此番还得麻烦郑都督将他们找出来。” 郑都督脸色一僵。 二十多年了,当年威震边关的顾家军早成了传说,西戎退败后,顾家军死的死,散的散。 就是把西北所有未退伍的顾家军都搜罗起来,也不过六七千人。 按说郑都督不该吝啬交出这些残兵老将,可顾玉这次来是为了查明军饷,哪怕郑烨已经做了完全的准备,但郑烨不敢小瞧了顾玉。 一旦被顾玉发现了蛛丝马迹,揪住不放,对整个西北来说都是灭顶之灾,所以郑烨十分谨慎。 郑烨道:“顾钦差放心,我会将他们一一找出来,还给钦差。” 顾玉不论他是真心还是假意,只要应承下来,顾家军的回归就名正言顺了。 哪怕郑烨从中作梗,故意瞒报人数,顾玉也有法子让顾家旧部一个不落地回来。 如此一来,在阴阳岭收的那些山匪,也能顺理成章洗白成自己人。 到了晚上,君泽提着一壶酒到了顾玉的住处。 不知是否是白天的话扰乱了顾玉的心弦,她毫无睡意,跟君泽一起偷溜出去。 策马来到一处无人的山坡,他们一人一壶酒,席地而坐。 西北的夜晚满是凉意,天幕低垂,月明星稀。 顾玉仰望着天空,一口一口把冷酒灌下肚。 顾玉道:“我不想去看那些为我父亲立的碑,修的庙。” 君泽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听顾玉倾诉。 顾玉道:“我从不认为马革裹尸是一个英雄最好的归宿,他们誓死厮杀,定然想着有一天解甲归田,在自己守护的家园里安度余生。” “我父亲定然也这么想,临走前,他还答应阿姐,回来就教阿姐骑马。可是他没得选,死在了落日关,死在了誓死保护之人手里。” 顾玉抬起头,看着浩瀚无垠的夜空。 “不知道我父亲是否对着这片天空思念过家里。” “思念嫡母,思念我娘,思念阿姐,思念未出世的我和妹妹。” “就像现在,我看着这片夜空思念他一样。” 第648章 “会的。” 君泽肯定道:“他一定还在心里描摹过你和顾琼的样子。” “他或许不知道你姨娘怀的是双生女,但是想过如果你们是男孩,就带着你们练武骑马,如果是女孩儿,会如珠如宝把你们捧在手心。” 君泽揣度着一个父亲对自己未出世孩子的爱意,慢慢讲述给顾玉听。 “你的嫡母不必因为要拉扯你们姐妹三人长大,还要应付对爵位虎视眈眈的族人而未老先衰。” “你姨娘或许还像现在这样泼辣,不过有你父亲在,她多少会收敛一些。还会对你跟对顾琼一样疼爱。” “你阿姐不会进宫,你父亲会替她挑选一个如意郎君,或许是个谦和恭谨的世家子弟,或许是个驰骋沙场的武将,夫妻琴瑟和鸣,儿女双全,相守一生。” “你妹妹不必被困在深宅大院,性格也定然柔中带刚,你父亲不会允许董长茂这样的人出现在你妹妹面前,就算出现了,你妹妹也会冲他的脸狠狠啐上一口。” “你不必女扮男装,但你这么勤奋上进,你父亲定然会教你读书习武,免得你被外面的混小子骗走。在你及笄之后,他会答应我的上门提亲,亲手把你交给我。” 大概是君泽描述的场景过于美好,不知不觉中,顾玉已经泪流满面。 君泽由着她哭。 人啊,总要有发泄的时候。 所有事情闷在心里,才是最累人的。 君泽父亲死的时候,他也痛哭一场,然后愤然提着刀,闯过南蛮的毒瘴,收复南蛮,替父亲复仇,也达成了父亲未了的心愿。 夜风吹冷了衣衫,吹散了酒意。 天上星子寂寥,月光惨白。 不知过了多久,顾玉默默擦干了脸上的泪。 悲伤当以复仇救赎,否则永远无法摆脱。 君泽静静陪她坐着,听她的啜泣声渐渐消失。 顾玉将自己从回忆和幻想中抽离出来,继而冷静道:“郑都督话里话外,都提及我父亲,还谈到了落日关。你说他会不会知道什么?” 君泽道:“当年的顾家军威风赫赫,不说个个以一当十,起码以一当五没问题。落日关一役,老镇国公为国捐躯,虽然顾家军精锐尽数阵亡,但依然还剩下不少在各地驻扎。” “面对群龙无首的顾家军,谁都想分一杯羹。若绍无极是分走最多的那个人,将顾家军并入了朝廷军,郑都督就是第二个,将剩余的大部分顾家军并入西北军。” “郑烨戍守西北大半辈子,对这里了如指掌,且他作为顾家军分崩离析的第二大获利者,知道些什么也不是没有可能。” 顾玉的身子在夜风中渐渐冰冷,道:“郑烨跟王丞相关系匪浅,他们用我父亲引我入局,我便不得不往落日关走一趟了。” 君泽提到了另一件事:“早先关言去落日关查过,可惜一无所获,还是从一个老兵口中查到一些蛛丝马迹。如果我没有对你和绍无极有所关注,就算知道这些蛛丝马迹,也猜不出当年具体发生了什么” 顾玉眼瞳微动:“是我提前让人把落日关最后的真相给掩盖了。” 君泽问道:“怎么是你给掩盖了?” 顾玉缓缓道:“你还记得乌丹王子求娶文秀的那年冬天吗?” 君泽苦笑一声,他可太记得了。 就是那个冬天,顾玉把重伤在身的他推入神女湖,他险些丢了半条命。 顾玉道:“乌丹王子私下找到过我,说他曾在落日关挖到一些尸骨,奇怪的是,那些尸骨身上有人穿着西戎人的衣服,有人穿着顾家军的军服。” 君泽眯起眼,敏锐道:“他为什么跟你说这个?” 顾玉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乌丹王子绝非简单角色,他费尽心机来到大禹朝,还求圣上赐婚,又把落日关的真相告诉顾玉,怎么想怎么不寻常。 顾玉接着道:“不过不论他的目的是什么,我跟圣上之仇不共戴天已成事实。哪怕西北被贪官污吏侵蚀严重,依然不是西戎人能轻易撼动的,更别说乌丹王子身为牧羊女之子,在西戎也未成气候,暂时构不成我们的威胁。” 君泽稍微想明白了,道:“乌丹王子知道你父亲的死有疑,你担心乌丹还会对旁人说出真相,那个时候你羽翼未丰,一旦圣上察觉到你已经知道了落日关的真相,一定不会放过你。” 顾玉道:“是。除了这个原因,还有我的私心。我父亲就该是万人敬仰的大英雄,我想让后人提到他时,是对他的敬重,而非惋惜。” 君泽攥紧了顾玉的手道:“你放心,没人能撼动你父亲的威名。” 顾玉看向漆黑的远方,幽幽道:“后来,我秘密派人前往落日关,找到了乌丹提过的那个万人坑。” “大概是上天也看不过去,二十多年的风霜雨雪,侵蚀了万人坑上覆盖的沙土,一具具冤躯重见天日。” 君泽能感受到顾玉的身体微微发抖,他将顾玉揽在怀里,试图给她一些温暖。 顾玉继续道:“而我,为了不让人发现过往的一切,命人伪装成来往的商队,一点点往坑上再添新土,将万人坑裸露出来的真相彻底掩埋。” 君泽的胳膊下意识收缩,将顾玉紧紧抱在怀里。 他不知怎么心疼怀里的女子。 压在她身上的担子太重,她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做的这些事情。 她心里分明装了滔天的恨意,却不能让旁人察觉丝毫,甚至亲手在不堪回首的过往中再添一抔新土。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当时,乃至现在,都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大禹朝地位最高之人相斗。 君泽抚摸着她的后背道:“还能找到那个地方吗?” 顾玉埋首在他胸膛,或许又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流下了眼泪,又或许悲痛早已内化,连泪都流不出来。 她闷声道:“掩盖前留下了记号,还找得到。” 君泽道:“好。等尘埃落定,我们一起接英雄回家。” 第649章 大概身边有君泽在,她能放心一醉。 一壶酒被她一个人喝光,意识昏昏沉沉,找不到归途,看不清出路。 是君泽把人事不省的她抱回去的。 顾玉醒来时,躺在柔软的被褥里,宿醉让她有些头疼,不过很快平沙就给她送来了醒酒汤。 郑烨小心监视着顾玉和君泽的举动,可是足足两天,他们二人都没有任何举动,最多也不过在军营里溜达两圈。 顾玉也就罢了,君泽却是让郑烨头疼不已,总要对操练的西北军指指点点,脸上尽是嫌弃之情。 西北军中也有不服的勇士,被君泽一通嘲讽后主动站了出来,要跟君泽单挑。 君泽不屑跟他打,直接挥挥手让关言上,两人没过几招,那个勇士就被打得满地找牙,趴在地上起不来。 君泽却是来了兴致,让自己带来的君家兵马都过来,命令他们跟西北军干架。 军营里打架声,欢呼声,嘘声此起彼伏,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郑烨头疼不已,眼看管不住场面,郑烨主动找上君泽,想让他收手。 君泽躺在一把躺椅上面,手里拿着西北产的苹果,悠哉游哉地看着场上两方人马互殴...又或者说是西北军单方面挨打。 郑烨黑着一张脸道:“将军,您是否做得过火了些。” 君泽才不理他,笑嘻嘻地晃动摇椅,道:“郑都督,本将军这是替你操练军队呢,你不感谢本将军也就罢了,怎么还冲本将军发火呢?” 这他妈是替他操练军队吗? 这他妈是把他的人按在地上虐。 郑烨看着君泽悠闲自在的纨绔样子,想把君泽的椅子给掀翻,但是理智告诉他不行。 郑烨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不那么冲,道:“虽说两军之间切磋是常事,可是现在闹得太大了些。” 君泽道:“你都说了是切磋,不上点儿真功夫,怎么能行?” 这时不远处的人群里又发出了一阵嘘声。 自然是君泽的人发出来的。 他们打赢后,还要对西北军嘲讽一番。 “西北军就这点儿能耐?手里拿着的是枪吧,我怎么感觉跟我奶奶拿绣花针一样。” “一个个瘦得跟杆子似的,你们都督不给你们吃饱饭吗?” “就你们这样,怎么跟西戎打?还不如回家喂猪种地。” 君泽的人笑得越发猖狂,让打输了的西北军倍感屈辱。 人群中不知是谁彻底爆发。 “是啊!我们就是吃不饱饭!” “你以为所有兵卒都跟你们一样,顿顿有米面,季季有新衣新被吗!” “我们为了不被饿死,把时间都花在种地上,哪里有时间操练!” “...” 几声带着悲愤的嘶吼让场面瞬间冷了下来。 君泽的人站在原地不说话,西北军个个面容衰颓。 郑烨脸色突变,眼中含着吃人的目光。 一旁的君泽慢条斯理地咬了一口苹果,没有说话。 郑都督暗自庆幸顾玉这个查案的不在,可随即一道声音从后面传来:“郑都督,可有此事?” 郑都督身子僵硬了一瞬,僵硬的脸部肌肉动了动,道:“自然没有,是下面人胡说八道。” 为了自证,郑都督对那一群人道:“刚刚是谁说的,站出来。” 一群人没一个动的,仿佛刚刚那声怒吼并不存在。 郑都督伸出手,召来两个西北军,道:“当着众人的面,说说本都督平时是怎么对你们的。” 其中一个西北军道:“郑都督治军公正严明,自然不会克扣我等军饷。” 另一个西北军道:“不仅如此,逢年过节,郑都督还会给我们发放米面,棉衣,让我们补贴家里。” 两个人争相诉说着西北军“优越”的待遇,顾玉眼神微凉。 指鹿为马,不过如是。 这些西北军在这样的生活里过了十几年,自然将郑都督奉为土皇帝,不敢忤逆他。 哪怕明知顾玉是来调查军饷的,他们也不敢说半句实话,唯恐事后郑烨没倒,他们自己遭殃。 郑都督道:“顾钦差,清者自清,您来边关有几日了,西北军是什么情况您都看在眼里。刚刚分明是有人故意扰乱军心,您放心,下官定会将其揪出来,严惩不贷。” 说实话,郑烨说这话时也有些忐忑。 顾玉和君泽的到来在军中掀起轩然大波,偏偏两个人都没什么动作,让郑烨心里没底。 顾玉轻笑一声:“这是自然,本官在边关这几日,看到西北军个个都换上了新棉衣,饮食也不比京都的兵马差到哪儿去。本官自然明白郑都督对部下的拳拳爱意,有郑都督在,是西北之福,是社稷之福。” 郑都督道:“不敢当。” 顾玉又当着众人的面提到了另一件事:“哦,对了,初来边关那天,本官让郑都督将曾经的顾家军找出来,可迟迟不见名单。” 郑都督道:“二十多年过去了,排查不易,不过下面的人已经在统计了,顾钦差很快就能收到了。” 顾玉一脸苦恼道:“说来惭愧,顾家军刚组成没多久,还未吃上皇粮,只能靠我顾家补贴军饷,怕是比不上西北军的待遇。若是有不愿归家的,还得劳烦郑都督继续照顾着。” 郑都督笑道:“顾钦差这话倒是说的不假,他们在西北这么多年,早已与西北军融为一体。” 郑都督本想借机扣下部分顾家军,不至于让顾玉在西北有过多依靠,可话没说完,人群里就走出来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 他对顾玉行了军礼,道:“卑职曾是顾家军的什长罗信,虽在西北二十多年,仍感念老镇国公的恩德,愿随顾钦差归队。” 顾玉带着顾家军来西北的这几日,罗信一直默默关注着,西北军的日子不是人过的,他做梦都想回归顾家。 可是始终没有顾玉召回他们的消息,他不禁心灰意冷。 刚刚才从顾钦差和郑都督的交谈中得知,原来顾玉早就向郑都督讨要了他们,可是郑都督却把消息压了下来。 简直可恨。 顾玉看了一眼郑烨,道:“郑都督,既然他都到我跟前来了,我直接把他带回去,郑都督不会介意吧。” 第650章 罗信眼中泛着惊喜,忙不迭来到顾玉身后。 郑烨的脸都僵了,但是在顾玉的目光中,还是道:“这是自然。” 顾玉道:“郑都督公务繁忙,若实在顾不过来,便让顾家军的人直接来我这里报到。” 不等郑烨拒绝,顾玉便对罗信道:“你应该认识许多曾经的同袍,把他们都叫上。” 罗信眼睛一亮,道:“是!” 说完,顾玉就带着罗信走了。 一些西北军都悄悄用艳羡的目光看着罗信的背影。 君泽咬了一口苹果,扬扬手道:“都愣着干什么,继续操练啊。” 原本西北军就不敌君泽的人,刚刚听见顾玉的话,心里都沉甸甸的。 操练结束后,一个个脸上鼻青脸肿,灰头土脸回去了。 到了晚上,罗信和一个个顾家军欢天喜地地收拾行李,一旁交好的伙伴抹着眼泪跟他们送别。 “走吧,走了好,不用留在这儿受罪了。” 另一个西北军当即酸溜溜道:“没听顾钦差说吗?朝廷又不会给顾家军拨粮,你们还得靠顾家供养,小心回去后比现在还不如,到时候哭都没地儿哭去。” 罗信还没怎么样,刚刚跟罗信告别的伙伴道:“顾钦差带来的顾家军你又不是没看见,无论是身上的衣裳还是吃的饭,都比咱们寻常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那人道:“谁知道是不是跟咱们上头那位一样,做做样子而已。” 罗信道:“冯凯,我十六岁入军,跟了老镇国公四年,可是那四年,比跟在郑都督手下更加让人难忘。起码老镇国公不会做出自己歌舞升平,我等吃糠咽菜的事情。” 冯凯憋了一肚子委屈和火气没处撒,不由得跟罗信呛声:“你也说了,那是老镇国公,又不是现在这位镇国公。说是奉皇命来西北彻查军饷,可这么几天,一直不见动静,指不定被郑都督收买了呢,这群高官都是臭味相投,蛇鼠一窝...” 罗信道:“够了!你这么多怨言,刚刚顾钦差问咱们军队待遇的时候,你怎么一个屁都不敢放。” 冯凯大声反驳:“我倒是想说,我敢吗!谁知道顾钦差是什么人,我一家老小都在西北,我他娘的敢赌吗?” 他们这些人在西北这么多年,对郑都督的畏惧早生了根,贸然把真相说出口,最后遭殃的一定是他们,而不是郑都督。 罗信用力抖了一下自己的棉衣,道:“总之,我相信老镇国公的儿子一定不是孬种。她在江南平叛,在西北推行均田制就是证据。退一万步说,就算归于顾家军后再差,能比现在更差吗?大不了老子也改了农户,回家喂猪种地去。” 冯凯站在原地,一腔悲愤无处发泄。 眼看罗信和另一个顾家军收拾好东西,一个西北军小声道:“罗老哥,那个,你能跟顾钦差说说,让我也并入顾家军吗?我家中没有老小,亲哥哥在外地行商,我了无牵挂...” 这话似乎是在异想天开,要是顾玉能随便带走人,谁还愿意戍守西北? 再说了顾家军现在还没吃上皇粮,哪儿有钱养那么多兵。 那人说完也觉得不可能,他苦笑一声:“罗老哥,你珍重,别忘了兄弟们。” 罗信拍了拍那人的肩膀道:“保重。” 又一个人被这气氛感染,小心翼翼试探道:“罗老哥,你能不能跟钦差说说,这朝廷好不容易派过来一个人,总得为我们做些什么吧。” 他说的话含混不清,但是大家都能明白,他们不敢向顾钦差揭露实情,但依然寄希望于顾玉能主动发现。 “是啊,她不是奉皇命来的吗?” “起码查查军饷。” “...” 罗信沉默下来。 他是这群人里年纪最大的,看事情也更透彻一些,顾钦差这次来带的兵不算多,就是加上平南将军的兵力,在庞大的西北军面前也是不够看的。 若是郑都督狗急了跳墙,想对顾钦差不利,顾钦差的赢面太小,于公于私,罗信都想顾钦差好好的,把他带离苦海。 但是罗信看着这一张张殷切的脸,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来。 罗信道:“我会跟顾钦差提的,至于她做不做,能做到哪一步,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还有就是,大家伙儿还是顾忌这顾忌那,什么都不肯说,那她就是想查也查不到的。” 说完,罗信掀开帘子便离开了,留下一众人陷入纠结之中。 而在军营的另一边。 起因是已经归入顾家军的那群山匪,大半夜了还不睡,吵吵嚷嚷载歌载舞。 离他们不远的西北军白天刚挨过揍,心情郁闷,打不过君泽带来的军队,对这群招安来的山匪却不客气起来。 不知是谁先挑了事,两边的激战一触即发。 可还没分出胜负,黑娘子及时赶过来道:“闹什么闹什么!大半夜不睡觉闹什么!” 管事儿的一来,山匪那边就先怂了,虽然嘴上骂骂咧咧,但还是老实下来。 大概是这些山野中人散漫惯了,黑娘子豪气道:“今日之事是我们不地道,若不嫌弃,跟我们一起喝喝酒,吃吃烤肉。” 西北军一听到喝酒烤肉就止不住流口水,这些都是顾玉带来的东西,西北军之前连粮食都不够吃,哪儿吃过这些东西。 莫名其妙的,两边人就一起饮酒作乐,称兄道弟起来。 一个山匪忽然拉住西北军的衣袖道:“嘿!你这棉衣好哇,老子都想加入你们西北军了。” 听到这话的西北军苦笑起来,但什么都没说。 山匪道:“原以为顾钦差够阔气的了,连给我们这些山匪的待遇都比普通的州兵好,没想到你们郑都督不遑多让。” 看着山匪们一个个欢声笑语,西北军喝着闷酒,沉默以对。 人比人气死人,现在就连山匪,都比他们这些吃皇粮的戍边军待遇好,他们心里的烦闷憋屈渐渐弥漫开来。 这一夜有许多人未眠,郑都督也在其中。 他收到了一封来自陇西王家的信,激愤之下,一刀砍断了桌子。 第651章 “我道陇西王家被顾玉蒙骗了这么久,怎么还坐得住,原来王丞相是另有后手,一直把我蒙在鼓里,把我当傻子一样耍!” 郑烨说这话时,后槽牙几乎都给咬碎了。 崔长史以一种极其怪异的姿势坐在椅子上,君泽来的那天,为了给郑都督下马威,罚了他一顿军棍,至今都没好,但是郑都督召见,他就是爬也得爬过来。 崔长史此时冷汗涔涔:“王丞相这一步走得也太险了些。” 郑烨怒目圆睁:“他这是仗着我不敢轻举妄动,才蒙蔽我至此。” 郑烨是西北的土皇帝不假,但大禹朝真正的皇帝可是在京都龙椅上坐着。 他深知他所在的位置接近西戎,若是起兵造反,西北边防必定崩溃,西戎人会趁虚而入,他腹背受敌,必输无疑。 太平年间,造反不易,安亲王便是血淋淋的例子,所以郑烨就算有野心也只能摁着。 再说整个西北都是他说了算,他年岁不小,没必要冒那个险。 他通过陇西王家,暗中与京都的王丞相沟通,这么多年来互利互惠,相安无事。 现在因为一个袁校尉的入京,招来了顾玉,打破了原本的平静。 崔长史道:“那您有何打算?” 郑烨恶狠狠地看着那封信道:“我不信,我不信他敢豁出去!” 崔长史道:“郑都督,圣上的身子已经撑不了多久了,五皇子出家,六皇子入道,都没了指望。唯有王丞相支持的九皇子有继位可能。王家可是百年世家,在朝中一呼百应,有时候说话比圣上还管用,现在被逼到了这种地步,他怎么不敢豁出去?” 郑都督怒道:“王贼可恨!” 原来王丞相早知道顾钦差和平南将军是一伙的,偏偏瞒着他。 打量着如果他能出手把这两人弄死在西北,朝廷怪罪下来也是他的过错。 如果他不能把这两个人弄死在西北,任由他们查下去,丑事曝光,再逼他上一艘更大的贼船。 信上的内容让郑烨惊惧不已,冷汗频出。 可事情已入死局,他跟王丞相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手里握着彼此的黑料,谁都离不开谁。 他就是再恨,也不能拿远在京都的王丞相怎么样。 想到这儿,郑烨再次提刀,在屋里发起狂来。 看得崔长史心惊胆战,生怕郑都督哪个不小心,误伤了自己。 好不容易等郑烨宣泄过愤怒,屋子到处都是破碎的家具,郑都督坐在椅子上,胸脯大幅度起伏。 崔长史道:“咱们现在与他翻脸,可不是明智之举。” 郑烨紧紧握着手上的剑:“难道,难道就任由他把我当棒槌利用吗?若是我按他的指令行事,他翻脸不认人,我又当如何?” 未来的事谁都说不清楚,王丞相的狠辣远超他们想象。 崔长史道:“王丞相现在手里最缺,又最不缺的是什么?” 郑烨闭上眼,吐出两个字:“兵马。” 崔长史道:“正是!王丞相虽然出身世家,暗中豢养私兵,但毕竟不敢明目张胆亮出来,就算凭借他手上那些人取得一时胜利,若想长期稳固地位,他势必还要倚仗武将的兵权。普天之下,他信得过的人,手里又拥有兵马之人,非您莫属。” 郑烨在屋子里来回踱步,脚步急躁而紊乱。 崔长史继续道:“退一万步讲,顾钦差绝非池中之物,而且她还是从雍州过来的,杜胖子那个蠢货,怕是早把西北军饷的真相告诉她了,就算咱们瞒,真能瞒得住吗?” 郑烨的脚步骤然停下,眼中闪过狠厉。 崔长史道:“现在王丞相把话跟咱们说得明明白白,他有底气把棋盘给掀翻了,也能保证自己倒不下去,您有底气吗?” 郑都督看着自己的手,刚刚因为发狂时,不小心一个木屑插入肉里,他用力给拔了出来,一滴血从肉缝里冒了出来。 他是一个武将,哪里会下棋? 郑都督紧咬牙关,最后挣扎道:“顾玉呢?朝堂之上,他们斗得不可开交,他就那么肯定顾玉会按他说的做吗?” 郑烨说这话时,语气都不自觉带着颤抖。 这一点儿别说是崔长史,就连王丞相本人都不敢保证。 屋子里再次陷入可怕的沉默。 王丞相是个赌徒,可是他在朝中根基稳固,就算失败了,下场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可郑都督不敢赌,他是西北的天,却不是大禹朝的天,外有西戎虎视眈眈,内有平南将军、绍无极等一众武将。 现在他被王丞相逼着上了悬崖,王丞相只在他面前放了一根危险重重的破烂桥。 若是踏错这一步,他便万劫不复。 半晌后,崔长史幽幽道:“郑都督,有句老话说得好,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 顾玉的手指一点点敲动着平沙送过来的名单,顾家军的回归异常顺利。 这是一种无声的纵容,顾玉很明显感觉到了这一点。 起先只是王家人,现在连郑烨都放了手,暗中监视她的人也少了许多。 顾玉相信,如果她有心,此时派人去查军饷,都不会遭到太多的阻拦。 正因如此,她才需要更加警惕。 身为局中人,摸不准王丞相和郑都督想做什么,反倒让顾玉惴惴不安,不敢贸然行动。 她的最后一张牌握在杜庞手里。 这段时间,她派出顾家军到处在西北军中间煽风点火,激起他们的愤恨,若是到了临界
相关推荐:
传说中的故乡(人外;克系恐怖)
牧师小姐真的一滴也没有了(np)
孤注一掷(西幻暗黑np 高H)
不羡仙(快穿仙侠 古言 1v1 sc)
我给OL娇凄绑上了眼罩
无人区玫瑰【重生NPH,追妻火葬场】
如何折下高岭之花
[还珠同人] 重生还珠之格格无双
恶龙(1v1)
我的霸总爱装小奶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