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会不管他吧。 应该不会吧。 不会吧。 安亲王道:“你问哪个?” 君泽抬头看他,道:“从锦宜别墅逃出去那个。” 安亲王道:“昨夜被我的人砍死在巷子里了。” 听安亲王这么说,君泽一笑:“我母亲说的果然不假,舅舅你性子温良,天生不是说谎的料。” 安亲王也是一笑,看着他道:“你跟你母亲很像,长得像,性子也像,今天看到你,我还有些恍惚,你母亲当年也一样的霸道蛮横,肆意放纵,常把宫廷搅得天翻地覆,你也是,一来就闹出这么大动静。她这些年过得好吗?” 他的眼睛里流露出怀念。看着君泽仿佛能回到少年时,兄弟姐妹在宫廷读书玩乐的场景。 只是随着年龄增长,大家都被权势打磨得面目全非。 君泽道:“好,怎么不好。烈火烹油,繁花似锦。” 安亲王道:“可我怎么觉得她过得并不好。你父亲君晋死后,她就再没有什么为人津津乐道的消息传出来了。” 君泽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安亲王道:“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不乐。可惜你母亲不在,不然我真想问一问她,这么多年,她可有后悔当年的选择。” 这话说得很危险了。 当年夺嫡之争,谁也没想到长公主会扶地位最下乘的当今圣上上位。 他从重伤中醒来,听到这个消息后只觉造化弄人。 君泽道:“有什么好后悔的。” 安亲王道:“当然了,覆水难收。她就算后悔也没用。好了,该做正事了,你是我亲外甥儿,我不能杀你,但是留着你,也不行,所以我只好废了你的手脚筋,断了你的心志,方不会因这一时心软,追悔莫及。” “君泽,别怪舅舅心狠。” 君泽看到他手里拿的刀,正明晃晃闪着寒光,心里一沉。 顾玉,你为什么还不来救我!!!!!! 第138章 看着安亲王一步步走进,君泽紧张地咽了一下口水。 眼看那把刀一点点靠近自己的手腕,君泽额头渗出了一滴冷汗,刀尖触碰到皮肤时,君泽赶紧叫出了声: “舅舅!你听我说。” 安亲王问道:“说什么?” 君泽道:“你知道昨天逃走的那人是谁吗? 安亲王停住手,道:“不论是谁,既然敢在不夜城搅弄风云,我就让她有来无回。” 君泽道:“舅舅废了我,无非是觉得我这次带来的君家的兵马没了将领,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但是您别忘了,此次圣上可不只派了我一个人来江南。” 安亲王心里陡然升起一股恨,道:“她是顾钧益的儿子?” 当年宫变时他身受重伤,最重的那一剑就是顾钧益刺的,差点要了他的命去。 先前听说顾玉也来了江南,毕竟是仇人的儿子,他多少给了点儿关注。 一个在京都锦绣堆里长大的公子哥儿,被妇人娇养着,毫无其父威风凛凛的英雄气概,就算协办了清谈会,也不值得他放进眼里。 既然到了江南,就别想逃出自己的手掌心,开战之时,定能早早收拾了她,父债子偿,天经地义。 可是万万没想到,昨天那个人居然就是顾玉。 仇人的儿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逃走,到现在还没抓到,让安亲王有点恼。 而且,能有胆识来不夜城,他似乎是小看了这个顾玉。 君泽道:“是,她是镇国公唯一的儿子,就算舅舅废了我,我这次带来的君家兵马,会由她来带。舅舅可别小瞧了她,江南内盐场一事就是她发现的。 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吧,南望县的粮食被卖空了,也是她冒充皇商萧家去买的。运河两拨水匪火拼那事舅舅也听到风声了吧,也是她搞出来的,她跟运河上的水匪还有不小的交情。 前天,还有前天在锦宜别墅,那些大夫、僧道、术士群殴,也是她挑起来的...” 君泽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添油加醋地说了出来,知道这样会激起安亲王的火,可他真的没办法了。 顾玉不知道干什么吃的,到现在都没来救他,他在心里骂了顾玉一万遍,那孙子再不来,他真的就要被废了。 安亲王冷冷地看着君泽道:“所以我就很想问问你母亲,扶持圣上登基可有后悔。机关算尽,落得被猜忌的下场。派你来也就罢了,还再派来一个顾玉当‘监军’,只知制衡,不知人心。” 安亲王想了想,又道:“不过我倒是好奇,明明顾家大小姐在宫里收养了六皇子,注定了你们道不同不相为谋,昨天你为什么还让她先走。” 君泽道:“我要是被舅舅废了,君家的兵马还能有个能带兵的人,不是吗?” 安亲王轻蔑一笑,道:“就凭她?” 君泽认真道:“就凭她。” 他相信顾玉。 安亲王冷哼一声:“任她有带兵之才又能如何,圣上这次只让你带了八千兵马来江南,纵使镇国公在此,也只有引颈受死的份儿。” 君泽道:“我君家兵马,个个可以以一当十,她手下还有水匪,除此之外,江南总还有一些不愿与你同反的城县,未必不能与你抗衡一段时日。” 安亲王道:“别说八千,就是八万我也不放在眼里。其他人,呵,乌合之众,何足挂齿。” 君泽的脸也沉下来,听他这么说,看来江南的兵马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多。 安亲王看到他的脸色,心里顿生不快,他这个外甥儿,拿一堆半真半假的话,来摸他的底。 于是不再听他说话,就要挑了他的手筋。 君泽再次起了一身冷汗,叫道:“舅舅!” 安亲王已经摸到君泽的手筋,就要刺下去。 “舅舅谋反,芳贵太妃可知?” 安亲王手下一顿,看向君泽的眼神狠厉起来。 君泽硬着头皮道:“早就听闻芳贵太妃心善,定然不愿见到江南因舅舅的一己私欲,导致生灵涂炭。” 安亲王道:“你扯这么多话,无非是想拖延时间等那个顾玉来救你。可她身在不夜城,本就自身难保,你肯舍己为人,让她先走,她却不会为了你冒险。再说了,我早在外面布下天罗地网,就是来了,也不过是来给你陪葬的。” 君泽何尝不知,但他手脚被缚,除了给自己拖延时间以外,什么都做不了。 顾玉现在是他唯一的希望。 安亲王的耐心已经消耗殆尽,他重新提起刀,决定无论君泽说什么,也不会再理会。 君泽被吓得魂飞天外,一瞬间想到了无数自己手脚被废后,只能瘫在床上的光景。 一点血珠从刀尖冒出来,君泽已经能想到自己母亲看到他时悲痛欲绝的模样。 他在心里狂喊: 顾玉!!! 你死哪儿去了??? 怎么还不来!!! 君泽侧首,看着安亲王的动作,觉得整个世界都放慢了。 刀尖一点点刺入他的手腕,剧烈的疼痛从手腕处传来,他脑子一片空白。 不! 不! 不! 千钧一发之际,地牢外传来一声歇斯底里的喊声: “住手!” 那把刀被这一声住手喊停,安亲王手一松,刀尖带着血离开了君泽的手腕。 君泽紧张的牙齿都在打颤,他试着动了动手指,发现手腕往外冒血的地方虽然疼,还是有力度操控手指的。 好好养养,能养回来。 他差点没哭出来。 顾玉,你可算来了。 大郡王从地牢的楼梯上跑了下来,因为太过慌乱,脚下踩空,直直摔了下来。 安亲王见状皱着眉头道:“发生何事?” 大郡王看到君泽还安然无恙,蓦地松了口气。 连忙对安亲王道:“父王,刚刚有人飞箭传信,说祖母被人劫走了,信上还说,祖母无恙,但若是君泽身上哪里多一处伤口,就让祖母身上也多出同样的伤口。射箭传信之人还未抓到。” 君泽还被吊着,听到这话不禁低低笑出了声。 顾玉,不愧是你。 安亲王听到后怒吼一声,握紧手里的刀就往君泽那里扎去。 第139章 一声闷响过后,安亲王气得气喘不止,那把刀居然直直插入君泽背后的墙壁。 君泽歪着头,堪堪躲过这一刀。他脸上笑意不减,有了这封信,安亲王就是再恼怒,也不敢动他。 “父王息怒。” 大郡王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父王身子本就不好,昨天还受了伤,现在又被这么刺激... 君泽悬着的心落到地上,劫后余生,怎么不让他高兴。 他一高兴,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当即道:“舅舅,那您可不得好吃好喝照顾外甥儿。我吃点苦头不要紧,主要是芳贵太妃年纪大了,怕是扛不住。” 大郡王听了,也是火气顿生,一拳狠狠打向君泽的肚子。 君泽疼得蜷缩着身子,但是因为手脚被缚,动弹不得,嘴里溢出一丝痛吟。 幸好君泽从昨天早上到现在都没吃东西,不然这一拳下去,他隔夜饭都得吐出来。 君泽咬着牙也要犯贱,道:“表哥,不知芳贵太妃受不受得住这一拳。” 大郡王还想再打,君泽赶紧道:“打我的时间不如快去追。” 安亲王忍着满腔怒火,转身走了。 大郡王也连忙跟在他后面,对外面的人吩咐道:“看住他。” 这一拳君泽许久才缓过来,他脑子木木的,浑身都疼,尤其是两条胳膊,吊了一天一夜,像是有万千蚂蚁在啃噬他的血肉。 手腕上的伤在往下滴血,也是疼得厉害。 不过还好,他的手筋保住了。 他看着地牢的窗口投射进来一束光,会心一笑。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顾玉一定会来。 ------------------------------------- 安亲王的马名叫追风,是西域进贡的汗血宝马,速度惊人,他带上几个亲王府的侍卫一路风驰电掣,大郡王将将追得上去。 他们身后的几个侍卫落后一大截,只有两个勉强跟了上来。 然而,无论是安亲王还是大郡王,心里担心着芳贵太妃的安危,都没回头。 否则一定会发现那两个侍卫十分面生,并且为了让马疾驰起来,手上的鞭子把马往死里抽。 他们一路狂奔,带翻了沿路许多摊贩的摊子,看着满地果蔬,小摊贩正想破口大骂,但是看到打头那匹马上的人穿着亲王规格的衣服,连忙把脏话咽下去。 路人赶紧避让,看到这一幕,把怀里抢购的粮食菜蔬抱紧,往家走的脚步更急了。 真是要变天了。 几个人一路来到城中一处深巷,安亲王头也不回地走入院中,推开正屋房门,却意外地发现芳贵太妃一身素衣,正平静地对着一副画念经。 看到他急匆匆进来,芳贵太妃缓缓回头,问道:“怎么了?” 安亲王一见母亲安然无恙,心里一跳。 不好! 中计了! 安亲王连忙转身拔刀。 “噌——” 刀剑相接,顾玉和安亲王都被强烈的力道冲击地后退两步。 寡言在后面接住顾玉的后背,也拔刀向门里二人攻击。 四个人立刻激战起来。 寡言武功高强,与大郡王打作一团,逐渐占了上风。 顾玉刚刚在阳光下狂奔,眼睛干涩难受,下马跑进院子时,已经带上了轻纱,眼前雾蒙蒙一片,但也能看清安亲王的动作。 半盲的她与安亲王过招,并不落下风,安亲王昨天已经受过一次伤了,打架的过程中,伤口撕裂,渗出血来。 顾玉亦然,昨日的伤势也不轻。 但她动作灵巧,群战不行,单打独斗是个好手,眼看要一剑刺入安亲王的胸膛时,大郡王顾不上与寡言缠斗,挥刀向她劈来。 寡言在大郡王后背留下了很长一道伤疤,顾玉为了躲过大郡王的刀,身形一变,剑锋随之改变,堪堪刺入安亲王的肩膀。 顾玉暗道可惜,若今天拿的是她的三棱剑,哪怕刺入安亲王的肩膀,安亲王也会流血而亡。 身后安亲王府的人呼啦啦追了上来,顾玉趁着安亲王和大郡王都受了伤,飞身一跃到了芳贵太妃身边。 用剑抵住芳贵太妃的脖子道:“安排一辆马车,送我们出城。” 芳贵太妃大惊失色,看到受了伤,相互扶持的安亲王父子,不想让自己成为他们的累赘,当即就要撞上剑刃。 安亲王察觉到她的意图,喊道:“娘,不要。” 顾玉及时拽住她的头发道:“芳贵太妃这是想陷安亲王于不义吗?” 芳贵太妃与安亲王脸色一变,若是芳贵太妃因为安亲王死了,只要尸体还在顾玉手上,安亲王依然不敢把顾玉逼得太紧。 等她出去放出风声,安亲王一定会遭天下人唾骂。 死者为大,在锦宜别墅时,那些侍卫竟敢在“芳贵太妃”尸体旁杀人,顾玉就猜到里面躺着的死人一定不是芳贵太妃。 而且来不夜城之后,顾玉多方打听,发现安亲王对芳贵太妃是真的孝顺。 这么一个大孝子,定然不会因举兵造反缺乏借口,就杀死自己的母亲。 所以顾玉知道,安亲王扶灵而走,找刺客在不夜场街头演那么一出戏,甚至把棺材都摔落在地,所以棺材里面的,一定也不是真正的芳贵太妃。 而真正的芳贵太妃,必定是被安亲王给藏起来了。 可昨天她跟寡言,还有殷三爷手下的人,几乎把不夜城所有可能藏芳贵太妃的地方翻了过来,依然没找到。 今晨只能冒险,杀了两个安亲王府的侍卫,换上衣服,混了进去,还让寡言向大郡王那边射了一箭。 安亲王关心则乱,果然上钩,亲自带路把她们带到这里。 未免芳贵太妃暴露,安亲王就把她藏在这个再普通不过的民巷里。 安亲王和大郡王都受了伤,芳贵太妃还在顾玉手上,跟过来的侍卫们纵使人多,也不敢轻举妄动,纷纷看向安亲王,请求指示。 安亲王看着顾玉那张与镇国公顾钧益相似的脸,难掩心里愤恨,但是她的剑横在芳贵太妃脖子上,他只能听顾玉的。 对一众侍卫吩咐道:“准备马车,送她们出城。” 不一会儿,马车找来,顾玉挟持着芳贵太妃上了马车。 寡言坐在前面驾车,顾玉一手拿剑抵住芳贵太妃的脖子,一手撩开车帘,对安亲王道: “安亲王,今晨那封信还作数。七日后,在通宁县运河上,我们互换人质。逍遥王这段时间,就劳烦王爷照料了。 您放心,若到时候逍遥王安然无恙,芳贵太妃也会安然无恙。若逍遥王有何不妥,交换人质当天,我也不能保证芳贵太妃会有何不妥。 安亲王,我们后会有期!” 安亲王气得浑身颤抖,却也只能眼睁睁看他们离去。 他和大郡王都被侍卫扶着,大郡王忍着痛问道:“父王,难道我们就这么放她出城吗?” 现在只能送她们出城,芳贵太妃在他们手里,若不随了她的意,性命堪忧。 安亲王眼里迸发出滔天恨意,道:“顾玉!我定将你碎尸万段!” 第140章 马车出了城,疾驰在郊野,顾玉靠在马车壁上,手里的剑在芳贵太妃脖子上一直没放下来,她始终关注着芳贵太妃的一举一动。 实际上,芳贵太妃除了在深巷的民居时,有了一次想撞剑的行为,这一路走来,都十分平静。 芳贵太妃的面相极好,五官柔和,闭眼时像是一尊菩萨,面容满是慈悲。 她手里慢悠悠捻着一串佛珠,嘴里不知道在念什么经。 似乎不是佛经,也不是道家经文。 顾玉听不懂。 听她小声念着,一直处于精神高压之下的顾玉有些昏昏欲睡,但她不敢放松精神。 芳贵太妃似乎看出来顾玉在强撑着,低声道:“累了就休息一下吧,我不会再做傻事,而且外面还有你的人。” 顾玉轻轻摇头,她可不会因为芳贵太妃一脸慈悲相就小瞧了她。 能在先帝那一团脏污的后宫混成贵妃,儿子也险些成为圣上,怎么会是吃斋念佛的简单人物。 到了河边,有水匪村的人来接应她们。 马车是安亲王准备的,里面铺的有软垫。 眼前的小船十分简陋,行在水上也十分不起眼。 顾玉对芳贵太妃道:“芳贵太妃,条件有限,恕晚辈失礼了。” 芳贵太妃没说什么,在顾玉的挟持下上了船。 一路回到水匪村。 她跟安亲王提七天之后去通宁县换人,不是不想早点救君泽出来,而是在不夜城,安亲王的势力太大,就算换过来,他们逃不出去。 安全起见,换人的地点只能设在两方都能把握住的地方。 之所以不直接安排在通宁县里面,则是因为通宁县过于安全,顾玉不能拿君泽的命去赌安亲王的孝心。 万一安亲王觉得一切脱离了自己的控制,直接攻城,那她就得不偿失了。 运河是个好地方,安亲王并不知道运河的水匪是君泽的人,就算有埋伏,顾玉也能有所应对。 (彼时的顾玉还不知道,君泽在地牢里为了拖延时间,已经把运河水匪的底交代了,还推到了她身上。) 而把时间设定成七天,则是给自己留时间。 七天是一个临界点。 她可以拖延到朝廷的兵马到来,也不至于让安亲王太过心急,以至于直接撕破脸皮。 不过,这七天她会尽可能把一切准备周全,整合兵力,制造舆论,拉拢人心,储备粮油、兵器等等。 留给君泽一个直接能上手的局面,这样他才能无缝衔接,上战场运兵布阵。 否则就算君泽回来了,以她们手里的这些兵力,也抵挡不住安亲王的千军万马,同样是死路一条。 同样的,安亲王也不会干等着。 她要做的事,安亲王也一样会去做。 就看两方谁下手更快了。 ------------------------------------- 不夜城,不,整个江南都在讨论一件荒唐事。 安亲王扶灵芳贵太妃,从不夜城正中心的锦宜别墅一路高调回到安亲王府,期间还被圣上派来的人刺杀,当众吐血喊冤。 可是不到一天,又有消息传来,芳贵太妃没死,只是被安亲王带到了通宁县休养,有人亲眼看到芳贵太妃在通宁县。 百姓纷纷表示 荒唐,太荒唐了。 安亲王扶灵,棺材里躺着的不是自己亲娘,还闹那么大一出戏。 而安亲王府一直没有给芳贵太妃出丧,也说明了这一点。 他居然拿自己亲娘做戏,愚弄百姓。 百姓纷纷议论这件事的同时,也不免在心里嘀咕,安亲王做这一切的目的。 最近不夜城风声鹤唳,有几个人议论这件事的时候,被安亲王府的侍卫抓了起来,不知去向。 有这些人的亲属组团去安亲王府喊冤,却被暴力赶走。 然而越压制,人们想要讨论的欲望就越强烈。 安亲王一连几天都冷着脸,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 顾玉此番不仅让他的心血付诸东流,还让世人对他添了虚伪不孝的印象。 假的芳贵太妃的尸体也不能下葬,原想瞒住世人,不料芳贵太妃被顾玉劫走,再继续做这出戏的话,顾玉定然也会拆穿。 可恨。 大郡王走到他身边,道:“父王,我们要不要先把那个消息放出去。” 这些日子他在城里抓散播不好传言的人,以及处理那些闹事的家属,有些心力交猝。 可是流言猛于虎,在不夜城他还能稍稍压制,江南其他地方却是无能为力。 再这样下去,还未起战,父王就要尽失民心,成了一个笑话。 安亲王睁开眼,芳贵太妃在顾玉手里,他夜不能寐,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开口道:“还不是时候。” 现在放出来,只会加快朝廷增援的速度,假芳贵太妃的丑闻还没过去,现在放出去,不仅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反而显得不可信。 他得等,等真正开战那一日。 现在的一应耻辱,都会在那时荡尽。 大郡王忧心忡忡道:“是,父王。” 同样眼睛里布满红血丝的还有顾玉,这几天里,她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半用。 一分一秒都不能放过。 殷三爷的消息传播得很快,整个江南都知道了,大战一触即发。 只是不知究竟在什么时候。 顾玉和安亲王都知道,就在交换人质的那一天。 所以要慎之又慎。 顾玉连同水匪们秘密来到通宁县,才发现所有朝廷随行钦差而来的官员们都在,唯独少了平沙和刘大人。 南望县一别后,顾玉多方联系也联系不到他们,生死不知。 七天之约即将到来,顾玉站在运河边看着天上的一轮明月发呆,不远处兵将水匪们在一起为明日的交换人质做准备,经过七天的磨合,他们很快融为一个集体。 苏县令走到她身边,道:“以南望县为首,宿安县、泰和城、常淮县、惠安县等,都投靠了安亲王。宝泰县,金江县,永济城派了人往我通宁县递了话,说会支持朝廷。剩下的,另有九县七城,我派了人去游说,都没给确切答案,想来还在观望。” 顾玉道:“辛苦苏县令了。因为我,通宁县要首当其冲,成为第一战场了。” 第141章 苏县令道:“顾世子这话折煞我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通宁县,也不过是大禹朝版图的小小一角,惟愿战争早日结束,黎民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顾玉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顾玉穿越到这个时代以后,第一次深刻体悟到这首诗的意义。 刚到南望县时,她看到街上车马交织,不说富庶人家,就是底层百姓,只要肯努力,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而安亲王管辖的不夜城更是如此,繁华千里,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说着不夜城又名小京都,实则在许多方面比之京都更胜一筹。 而现在,她从运河一路来到通宁县,沿途经过几个县城,发现人心惶惶,舞榭歌台冷冷清清,商铺闭户,唯有粮铺开着,每日排着长队。 因为各种消息满天飞,导致粮价一路高涨,百姓们怨声载道。 这才短短半个月。 江南就变了一副样子。 可是顾玉知道,这才刚开始。 苏县令叹了口气,道:“顾世子,我担心的是,通宁县虽有存粮,但比之安亲王那里的远远不够,兵器就更不用说了。除此之外,目前已经有许多县兵请辞,在城内招兵,来的人寥寥无几。” 顾玉心生惆怅。 这不能怪人们贪生怕死,毕竟太平了这么久,人们的斗志全无。 何况这也不是外族入侵,比起远在天边的圣上,在江南多年的安亲王更得人心。 他们不愿同胞相杀,并且觉得就算战败,安亲王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 既然如此,谁当皇帝都是一样的。 何必去拼命呢。 包括苏县令,顾玉也知道,不是他不感怀安亲王在江南的仁政,而是战争在江南起,唯有在江南结束才是最快的。 一旦安亲王完全占领江南,与朝廷有了抗衡之力,那么天下将会迎来旷日持久的战乱。 所以无论他们做出什么牺牲,都不能让安亲王的兵马走出江南。 通宁县将是第一道防线。 顾玉道:“重金之下,必有勇夫。苏县令,劳烦您以我的名义发出告示,只要有人参军,无论身份,都一次性奖励五两银子,若不幸战死,会给其亲人二十两抚恤金。若能立战功,直升军户,其宗族免收十年的赋税,战后论功封官。” 她是朝廷派下来的钦差,有布宣德意,询民疾苦,疏涤冤滞,蠲除烦苛,体察官吏贤否,明加黜陟等权利。 苏县令道:“可是县衙现在没有这么多钱。” 顾玉道:“钱的事我来解决。” 朝廷不会不拨钱下来的,只是等户部那群人一套流程走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她得另想办法。 就在他俩为钱发愁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半夜三更到了通宁县。 哪怕是黑夜之中,也能看到萧行之身着绫罗绸缎,头戴紫金冠,腰缠金腰带,手上戴着几个珠光宝气的戒指,富贵逼人,光彩夺目...又狼狈地来到通宁县县衙。 萧行之上了岸许久后还哇哇吐,艰难道:“顾玉,我给你送钱来了。” 他这一路为了快点到江南,日夜不停地坐船。 为了节省时间,还专挑急流走,自己在江南长大,可也是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 顾玉看到他后简直想把他当财神爷供起来,及时雨说的不就是萧行之吗? 顾玉阴郁多日的脸上终于露出一抹笑:“这可是你亲自送上门的,别怪我宰你。” 这才是大肥羊啊,真让人垂涎欲滴。 萧行之晕晕乎乎地道:“这不是巧了嘛!我来这儿就是给你宰的。” 他父亲萧侯爷收到江南来信时的表情简直可以用千变万化来形容。 明明自己儿子就在自己身边,拨着算盘对账本抓耳挠腮,信上却说他儿子在江南被水匪劫持了。 那不要脸的水匪还说,要他送到江南五百万两,否则就撕票。 也是幸好萧行之想到自己把萧家的暗号对顾玉说过,再加上顾玉到了江南。 他们父子俩琢磨了好一会儿,还是萧侯爷恍然想起,长公主的封号为“靖和”,驸马的名字里是君晋。 这一结合,可不就是信上提到的水匪头子“何晋”嘛! 不得了了,这哪儿是水匪要钱,分明是去江南剿匪的逍遥王和顾世子在要钱。 萧侯爷又多方打听之后,才发现江南要起乱子了。 而顾玉在江南冒充自己儿子的那些事,说不准可以真落到自己儿子身上。 这是个机会,萧侯爷纵横商场多年,深谙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道理,不管江南现在是什么局势,就把萧行之踢了过去。 才有了萧行之到这里送钱的机会。 顾玉心情复杂收下萧行之带来的钱。 可是... 萧行之都来了,朝廷的军队依然没有动静。 圣上为了可笑的制衡,真的要眼睁睁看着他们在江南四面楚歌吗? 一愁刚平,一愁又起,顾玉叹口气,道:“钱送过来了,你快些回京都吧。大战马上要起了,你在这里不安全。” 萧行之摆摆手,道:“我爹说了,富贵险中求,让我跟紧你,况且我留在江南,得安置一下我萧家的产业。” 萧家虽然到了京城,但是基业依然在江南。他身为萧家少主,到江南稳住局面还是有必要的。 顾玉道:“你留在江南可以,只是不能在通宁县,这里是第一战场。” 萧行之听到后果然变了脸色。 顾玉给了他一个台阶,道:“你先去浙州城避一避吧,那里相对安全些。若有需要你的地方,我随时联系你。” 萧行之想了想,道:“也行,萧家的钱你随便用,不要跟我客气。” 顾玉点点头,道:“你放心,我不会跟你客气的。” 萧行之连夜来,又连夜走了。 等天亮,就是交换人质的时候了,顾玉又是一夜未睡,她的身体明明疲惫到了极点,但精神始终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 她独自坐在灯下,和自己的影子一起,枯坐等到了天明。 晨曦穿透窗棂,照在她身上。 这一夜她想了许多事情,又猛然发现这些事情都与扫把星有关。 真奇怪,明明很讨
相关推荐:
传说中的故乡(人外;克系恐怖)
牧师小姐真的一滴也没有了(np)
孤注一掷(西幻暗黑np 高H)
不羡仙(快穿仙侠 古言 1v1 sc)
我给OL娇凄绑上了眼罩
无人区玫瑰【重生NPH,追妻火葬场】
如何折下高岭之花
[还珠同人] 重生还珠之格格无双
恶龙(1v1)
我的霸总爱装小奶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