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局长的仿生人女友 > 第422章

第422章

不回地走掉。 这烫手山芋,转来转去,最终还转到自己手上来了? 虽说眼下通过自己转交给老丈人,最快最省事。 结果这一幕,正被泡茶送过来的行政部桑语,看了个正着。 天哪,杨副厂长为什么会给老板送六味地黄丸? 盼盼家具厂的运营,早已走上正规。 当然,短暂的小插曲过后。 杨沉鱼再过来的时候,主要就是汇报盼盼家具厂的具体工作。 这半年来,吴远对于盼盼家具厂投入的关注最小。 即便是首都那边,由办事处升格为分公司了,但具体的事务,吴远也并没有过问多少。 如今通过大姨子这正儿八经的汇报,吴远发现,只要下半年能够保持这势头,盼盼全年实现年前所定下三个亿的目标,并不难。 听完汇报,已然日上三竿了。 吴远透过办公室的窗户,眺望远处家居港的工地。 只见偌大的家居港主体结构,已经拔地而起。 钟振远带队下的腾达三建,干起来不算是有多快,但绝对是稳扎稳打。 这就很好。 政府工程,求稳而不求快。 况且总要给徐长盛那边的招商引资工作,留下足够的时间。 刚想到这里,桑语打旁边的行政部办公室冒头道:“老板,林秘书的电话,我给您接过去?” 吴远回过神来道:“接过来。” 随即吴远拾起话机,就听林秘书开门见山地道:“吴老板,最近市委市政府,在招待所举办一系列的招商引资活动,你有没有兴趣到场参与一下?” 乍一听林秘书说起市委市政府,吴远这还有些不习惯。 实则是北岗早就成为县级市,这一说法早该变过来了。 “既然是市里牵头的招商引资活动,我就不参与了。相信市里,一定能把这项活动切实办好。” 饶是如此,林秘书依旧不放弃道:“这样吧,吴老板,我先把你的名字报上去。您来不了没关系,若是想来,随时都能来。” 林秘书这样做,也是一片好意。 吴远无可无不可的,自然就听之任之了。 挂了林秘书的电话不多久,二叔杨国柱便敲门而入问:“小远,既然你在家,那招商引资活动,怎么不去?” 吴远一滞,随即明白过来道:“这么说来,盼盼家具厂也在受邀之列?” 杨国柱理所当然地道:“盼盼作为本地的知名企业,又是家居港项目的重要供应商,肯定少不了咱们的参加。” 吴远点点头道:“那二叔你就先代替厂里参加一下,主要是帮衬一下市里,展示一下投资和经营环境。” 第1318章 老板顾不上,只有咱主动 杨国柱算是听出来了,吴远压根没把这事放心上。 况且话说回来。 盼盼家具厂在受邀之列,也是为了给北岗装点门面,吸引外来资本投资落地而已。 既然如此,杨国柱也就不强求了,自己包揽了这个任务。 毕竟吹牛侃大山,云山雾罩地一通吹,这点他是在行的。 更何况,以盼盼家具厂这实力和影响力,他吹起来,心是一点都不虚。 打发走杨国柱,吴远原以为,可以从招商引资这事中,抽身出来。 不料下午,行政部的花蓉就过来汇报道:“老板,厂里刚刚收到苏南孙老板的电话,说是想要专程拜访您一下。” 苏南孙老板? 吴远脑海里过了一遍,确认不是什么熟人,当即道:“不见。” 说完,又觉着这话有些不近情面了,随即补充道:“你问一下,如果他是来参加招商引资的,就找老杨厂长。如果他是想要寻求家具方面的合作,就让他直接联系小杨厂长。” 花蓉点点头,这样的回复,的确有人情味多了。 于是举一反三地追问道:“那陆续有类似的拜访电话,我一概这么回复?” 吴远点头首肯道:“可以,就这么回。” 听完指示,花蓉袅袅婷婷地走了。 片刻的功夫,还不忘回来,跟吴远汇报一声道:“老板,这位苏南孙老板是来参加招商引资的,我都按照您的吩咐,回了。” 吴远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转眼到了下班时间。 吴远想着,家里七八个孩子,还不一定乱成什么样子,就有些归心似箭,一刻也多等不了。 只是冲到门口时,才想起来大姨子带来的六味地黄丸,还在抽屉里。 又回身去拿,然后一股脑地揣在裤兜里,匆匆下楼。 如此回到家中,几个孩子早就玩熟了。 除了文勇一个人在楼上起居室看书,轻易不下楼之外。 其他几个孩子,都在家前屋后地到处跑。 一个个跑得像个泥猴子似的。 刘慧却在屋里,正为这么多孩子的晚饭发愁。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这么多半大小子的晚饭,可真是叫人愁坏了。 吴远见状,回屋换了身松快的衣服,便出来接手道:“妈,我来吧。” 自打这阵子回去住,两头跑之后,刘慧越来越乐得放手了。 不仅对俩孩子抓得没那么紧了,对闺女家的大事小情也抓得没那么紧了。 吴远系上围裙,打开冰箱一看。 几道简单易熟的菜码,便浮上心头。 相应的配菜,自家菜园子哪里有,有多少,也做到心中有数。 随即便揣着勺子,来到小楼廊檐下,一声呼喊,把几个孩子全都召回来。 摘菜地摘菜,择菜地择菜,洗菜地洗菜。 一个也别想闲着。 钟文勇似乎听到动静,拄着拐杖从楼上下来道:“老舅,你看我要做点什么?” 吴远脱口而出道:“你呀,什么也不用做。” 说完,才连忙找补道:“你就负责监督他们,看看菜择得干不干净,洗得彻不彻底。” 毕竟整天都待在空调房里也不好。 这一会的功夫,就权当给文勇呼吸傍晚的新鲜空气了。 有几个孩子打下手,吴远很快,就做好了几道量大味美的家常菜。 梅豆烧肉,油焖茄子,苦瓜炒蛋,黄瓜拌粉皮,外加一个西红柿蛋汤。 四菜一汤,简简单单。 但胜在油水充足。 等到最后一个西红柿蛋汤在锅里滚沸,媳妇杨落雁也到家了。 吴远顺手关了火,趁着媳妇进屋换衣服的同时,闪进房内,把大姨子交给他的两瓶六味地黄丸交给媳妇道:“这药,你去拿给爹。” 杨落雁一脸警惕:“你怎么不去?” 吴远失笑道:“我是怕爹脸上挂不住!就算你拿给爹,也要偷偷地,就说我不知道这事。” 杨落雁放下心来,却又忍不住反问道:“至于的么?” 吴远叮嘱道:“最好这样,毕竟老人家,面皮薄。咱该照顾到的,还是要照顾到。” 晚饭过后。 杨支书和刘慧老俩口相继离开。 吴远操持完院子里几条狗的晚饭后,进到厨房,凑在媳妇身边悄悄问:“那药,你给爹了?” 杨落雁不乏狡黠地道:“我给妈了!” 好嘛,这样也行? 仔细一想,这样似乎也行! 转眼三天已过。 7月20日,北岗的气温,到达第一个小高峰,三十五度。 市里组织的第一届招商引资活动,在市招待所如期举行。 一大早,县城里传来此起彼伏的一通鞭炮声。 听得出来,这次活动的阵势着实不小。 饶是如此,吴远也不愿意去凑这份热闹。 有那功夫,他宁愿在办公室里,翻翻报纸,享享清闲。 转眼到了下午。 桌上的电话响起。 吴远接起来一听,是王敏亚打来的电话。 “老板,您今天有空吗?我想跟您当面汇报一下工作。” “费那事干啥?”吴远不假思索地道,说完才意识过来:“你也来参加招商引资活动了?” 王敏亚嗯了一声道:“家居港大市场中,怎么能缺了咱们兔宝宝板材?” “这样的话,你就过来吧,只要别耽误你参加活动。” “不耽误,不耽误。”王敏亚连忙道:“对了,陆厂长也在我身边。” “他要想来,就一块来吧。” 挂掉电话,吴远长出一口气。 早知道他们要特地过来,真不如自己去现场了。 不过事已至此,吴远也没过多后悔。 半个钟头后。 他就见到了满面红光的王敏亚和踌躇满志的陆援朝。 招呼着俩人在沙发上坐下,吴远亲自为他们斟茶道:“原本打算月底北上时,路过你们那边看一看。谁想到,提前见到你们了。” 王敏亚慨叹道:“我跟陆副厂长,真是盼星星盼月亮,也难得盼到老板你来一回。” 陆援朝只是陪着傻笑。 吴远失笑道:“有这么夸张么?” “有!”王敏亚掷地有声地道:“怎么没有?” 随即善解人意地道:“不过我们知道,老板你的精力,都放在首都和上海的大公司、大工程上。所以我们只有自己主动一些,争取老板能多关注一些我们厂子的发展了。” 第1319章 虽然你没去,但没少提你 花花轿子人抬人。 王敏亚一开口,就把自己姿态放得这么低。 一方面是有点子曲意逢迎的味道;另一方面也是在向老板示弱,以便表示自己依旧是个勤汇报、好掌控的代理人。 但吴远身为老板,却没有仅仅沉迷于这种被吹捧的感觉。 而是接过话茬,极为坦诚地道:“兔宝宝板材厂发展势头很好,各方面业务稳步增长,我有什么必要去过多关注,反而给你们添乱?” “……王厂长,你和陆副厂长,只需要按照如今的思路继续发展下去,就行了。” “……只是有一点,我得给你们提个醒。兔宝宝板材厂将来可是奔着上市的目标去的,所以你俩千万别给自己设限。放开手脚,解放思想去做。” 说到这里,吴远转向陆援朝道:“我相信,有你俩做榜样,援朝和裴娜这边的瓷砖厂,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儿去的。” 饶是如此,陆援朝还是就瓷砖厂的建设情况,简单地给吴远做了个汇报。 等到陆援朝这边说完。 王敏亚就很丝滑地提起道:“老板,这次招商引资会上,很多南方来的老板,其实是想见您一面的。您怎么不去参加呢?” 吴远哦了一声道:“林秘书提前给我打过电话了,但我没想那么多。叫老杨厂长作为代表,去了就行。” 王敏亚点点头:“老杨厂长代表盼盼家具厂,绰绰有余。但林秘书请您出面,应该是把您当作是北岗的一张王牌。不,王炸!” “您去和不去,招商引资的效果,可能是天差地别。” 吴远失笑道:“有那么夸张么?” 王敏亚却煞有介事地道:“反正老板,您看吧。如果这次招商引资会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怕是下回,就算您去了BJ,不在家,徐长盛也得去把您请回来……” 这话听着有些夸张了。 但的确是徐长盛能干出来的事。 约莫聊了个把钟头,王敏亚便起身告辞,“那老板,我就不耽误您时间了。家居港这边,您一定帮忙打个招呼,将来给我们兔宝宝留给好位置。” 陆援朝也见机起身。 就见吴远大手一挥道:“那是自然,我牵头搞的家居港,自然也先仅着咱自己的厂子和品牌来。” 送走二人。 吴远对于自己在招商引资会上,所受到的关注,并未放在心上。 自己人说的话,能信么? 说不定就是为了哄自己这个老板开心呢。 所以到了下班的点,吴远依旧如往常一样,准时离开家具厂,直奔梨园村。 到了家里。 丈母娘刘慧,早已经把晚饭做好了,都没给他留什么发挥的余地。 吴远看了看,荤素搭配,没毛病。 荤的有干切咸肉,鱼头豆腐汤。 素的有几道凉菜以及菜园子里常见的青菜时蔬。 绝对算得上丰盛了。 赶上一般人家,逢年过节的程度了。 等到杨落雁下班到家,老丈人杨支书也艮啾啾地到了。 四个大人,连同八个孩子,一张桌子,勉勉强强能挤得下。 晚饭过后。 吴远趁着媳妇和丈母娘收拾残局的功夫。 从车库里挑一只西瓜西瓜出来,交给钟文强,叫他抱去井边,现打井水,出来浸上。 回过头来,却见老丈人杨支书抬脚要走。 就随口挽留道:“爹,你吃了西瓜再走呗。” 杨支书挥挥手道:“白天在村部吃过了,这会是一口也吃不下了,先回了。” 吴远走进灶房,把大黄、糯米几只大狗的晚饭,简单处理一下。 端出来,先放到廊檐下放凉。 结果香气飘得满院,急得糯米和饭团这两只大狼狗,嗷嗷直叫。 吴远没搭理它们,回头一看。 几个孩子,正躺在葡萄架底下,看着深邃的星空,在那数星星。 这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童年。 吴远眼里看着,却没有凑过去,而是优哉游哉地点起了一根华子。 等到一根华子抽完,狗饭也放到差不多能下嘴的地步了。 挨个分给几只狗子,吴远就把茶几上的华子一揣,出门溜达去了。 三伏天的夏夜。 并不比白天舒服到哪里去。 于是农村里的各家各户,就八仙过海,尽出奇招。 变着法子地乘凉。 上房顶的,睡院子里的。 甚至当年村办小学没建的时候,拖家带口地拿着凉席,到社场上扎堆凑趣的。 可惜如今村办小学的社场没了。 隔壁老代家,以及肖伟家里,连同董大成兄弟家里的。 就只能带着孩子,来到村道上,摇着蒲扇地溜达纳凉。 所以吴远刚走到村道上,就碰见代婶带着孩子,跟陈杏带着孩子,在那儿扯闲篇。 顺便不时地拍打着周围的蚊子,发出啪啪的声响。 老娘们聊天,吴远自然不会去凑趣。 只是打过招呼,便继续往前走。 只是暗夜里,陈杏那白花花的皮肤有些炫目,令人印象深刻。 果然肖伟也算是个有福之人。 路过村办小学,董大成的云南婆娘,带着孩子,坐在桥头上,百无聊赖地摇着蒲扇。 明知道陈杏和代婶在这边聊得兴起。 却因为有着之前的旧怨和嫌隙,而不好意思凑过来。 倒是吴远主动问了一句:“大成哥呢?” 那云南婆娘操着挥之不去的口音道:“往村部溜达去了。” 越过桥头,吴远放开脚步。 路边的沟渠之中,不时传来蛙声阵阵,似乎在诉说这夏夜的难熬。 就在这时,一道叮铃铃的声音,打身后传来。 吴远有着宋校长的经验,下意识地往旁边一闪,然后才回头一看。 结果来人不是宋春红宋校长,而是骑着二八大杠回来的杨国柱。 “二叔,你咋骑车哩?” 认出人来,吴远少不得掏烟散过去道。 杨国柱闻声也下了车子站稳,方才接过华子道:“这不是今儿招商引资会的晚宴上,喝酒了么?你说过的,喝酒不开车。” 吴远这才问道杨国柱的酒气。 俩人凑头把烟刚点上,杨国柱就脱口而出道:“今天这次招商引资会,你虽说没露面,可大家话里话外,都在提你。” 第1320章 招商引资会,没有你不行 连杨国柱也这么说。 吴远开始有些相信王敏亚和陆援朝的话了。 于是随口问起道:“都提我做什么?” 杨国柱边推着二八大杠边道:“徐长盛讲话致辞时,提到你,是为了给远道而来的各位老板,足够的投资信心。毕竟你是北岗的王牌、牌面!” “那些南方来的小老板,提起你,是打心眼里地对你如雷贯耳,渴望一见。” “而且在北岗投资家居港的上下游产业,你这个家居港工程的提出者,都是绕不开的标杆和榜样。” “总之吧就是,你虽然不在招商引资会上,但会上充斥着你的各种传说。” 这话倒是真把吴远给听笑了。 杨国柱还强调道:“真的,你别不信!” “我信,我信。” 爷俩走到村部门口。 门口路边,桥头上,坐满了附近乘凉的村民。 杨支书、老许头和李会计三位,就在其中。 杨国柱跟众人打过招呼,反而蹬上二八大杠,先回了自家。 留下吴远,凑到人堆里。 没什么目的,就是侃大山。 不过从闲聊之中,吴远也得知,许慧琴、王娟和李静她们,如今正在为下一窝的麻鸭鸭苗忙活。 这日子,孵化鸭苗,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毕竟天气本来就热,炕房里那温度,就更加不能忍受了。 相比之下,赵富仁带领的民兵队,也没好到哪里去。 村部的铝锭那么多,价值数百万,真是一刻也放松不得。 好在民兵队,是有着固定收入的。 这笔钱从投委会的账上出。 总不能叫人平白地吃苦受罪。 所以分配这一块上,一定要提前想到做到。 这样才免得穷生奸计,横生枝节。 一包华子散完了。 吴远拍拍屁股起身,也该回去了。 结果这时候,不知道谁问了一句道:“吴老板,宋校长什么时候回来?” 吴远下意识地反问道:“我怎么知道?” 引得人群里哄笑一片。 吴远就很冤枉,毕竟他确实不知道。 这省城进修,少则一个月,多则两个月。 加之难得去一趟省城的,不得再多玩上几天? 溜达着刚回到家门口,钟文雅就冒头问道:“舅舅,西瓜能吃了吗?” 杨落雁在后头笑道:“惦记半天了,就等你回来了。” 吴远掐掉嘴里的最后一点烟蒂道:“拿刀来。” 虽说在自家,不愁吃不愁喝的。 可是如今村里头水果种类有限。 夏天农村能有个西瓜吃,已经算得上是无比幸福的事了。 吴远按着西瓜,比划着下刀的位置。 一帮孩子,就在周围虎视眈眈地看着。 就连旁边看书的钟文勇,也放下书本,看过来。 期待着一刀直中瓜心的场面。 手起刀落,声音舒脆。 听声音,就知道是个好瓜。 等到两半个各自分开,果不其然,红彤彤地,汁水丰富。 只是这年头,没有什么无籽瓜。 瓜瓤里满布着的瓜子,影响观瞻,也影响口感。 但这些对孩子们来说,都不是事儿。 只要瓜好吃,他们可以不吐籽。 这是农村孩子为了多吃一口瓜的必备绝技。 十来斤的大西瓜,很快被分吃殆尽。 余下的瓜皮,都被吴远端出去,倒进了猪圈里,成为鸡鸭鹅的餐后水果。 吃完西瓜,几个孩子也遂了心愿。 开始排队去洗澡,准备睡觉。 吴远这才获得遥控器的控制权,特地看了会本地新闻。 并没有发现关于招商引资会的具体采播画面。 也对,以北岗如今的新闻时效性。 迟上一两天,才是正常的速度。 说不得,就得先报送北阴市里遴选,没准能获得报送省里的机会。 随后才是下落到本地播报。 当然,想要了解更为详尽的信息,还是得看本地播报。 一直到7月23日,大暑这天。 吴远才在北岗本地的报纸上,看到关于本次招商引资会的详细深度报道。 首次尝试,签订意向投资额度高达五百五十万。 差不多是一个兔宝宝板材厂,或是瓷砖厂的投资规模。 坦诚地说,挺不错了。 毕竟万事开头难。 况且这五百五十万的意向投资,并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三个项目。 饶是如此,吴远看完报纸没多久。 依旧接到了徐长盛打来的电话。 电话一接通,徐长盛就在电话那头长吁短叹:“吴老板,这招商投资会,没你站台,效果就是难以尽如人

相关推荐: 外婆的援交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花花游龙+番外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Black Hole   迷踪(年下1v1)   危险情人   我的美女后宫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