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局长的仿生人女友 > 第127章

第127章

傅,所以还颇有些自持地点点头。 直到吴远转而向他介绍起这位老师傅时道:“宋老板,这位是我的师父乔四爷。可以说,没有他教我木匠,替我管理车间,就没有我的今天呀。” 这么一说,宋刚的头立刻低下来了,伸出双手去跟乔四爷握手。 从木工车间出来,去往缝纫车间的路上,宋刚问起道:“吴老板,瞅您这木工车间规模,得有三四百人了吧?” 吴远点点头:“没办法,自打盼盼招牌打出去,就一直在招人。咱们四邻八乡的木匠师傅都被抽调光了,这后面一批,都是从市里招过来的,还得提供食宿。” 宋刚啧啧道:“您这木工师傅水平高,也确保了家具的质量有保证。” 吴远却有不同意见道:“其实家具标准化大规模生产,不应该过多地依赖于个别师傅的技术水平。我们厂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逐步降低招工的门槛。” 不过如今木匠招进来,吴远也不亏就是了。 等将来大的建筑工程搞起来,需要木工的地方太多了。 厂子里的这些木匠,想要发展,有所追求的,自然有适合他们的新平台。 说话间,俩人来到缝纫车间门口。 缝纫车间如今已经扩大到两间厂房的规模,就挨在一起。 也比之前扩大一倍有余。 吴远打眼看了几眼,几乎全都是生面孔。 想找找席素素,结果也没找到,还差点认错了人。 看着车间厂房里一派欣欣向荣、热火朝天的气氛,宋刚是由衷赞叹道:“吴老板,这不参观不知道,一参观才发现,刚才我对盼盼家具厂的夸奖都夸轻了。” “盼盼家具厂成立几个月,能发展到如此规模和景象,用不了几年,吴老板你就能成为全国知名的家具大王。” 吴远笑呵呵地道:“宋老板,借你吉言。今儿中午,就在我们食堂吃顿便饭。” 厂房里的师傅和女工们,开始络绎不绝地往食堂这边走。 吴远陪着宋刚一起排队,打饭,然后找个地儿坐下来。 “吴老板,你们食堂的饭菜看起来不错呀。” “你尝尝呢?” 宋刚直接夹了块回锅肉,一吃进嘴,顿时眉眼一亮,囫囵地道:“尝起来更不错,大锅菜能烧出这味道,吴老板你这厂里藏龙卧虎啊!” 第391章 未来的央视标王,不过如此 中午在吴远厂里吃了一顿便饭,于是晚上宋刚死活要回请。 原本在北岗的地界上,没有宋刚一个外来客人做东的份。 但吴远念在对方远道而来、诚意可佳的份上,也就答应了。 晚饭定在县招待所。 吴远一出现,想低调都不成。 如今他绝对算是县里的名人了,迎上来的招待所小姑娘,蹭来蹭去的,让他好一阵尴尬。 这时候突出有熟人的好处来了。 沈清往出一站,小姐妹们立刻嘤嘤退散。 耳边立刻清净不少,同时眼前也清爽不少。 因为和小姐妹们的红唇艳抹相比,沈清的妆容,吴远不仔细看,根本就看不出来。 这是个会突出自己优点的姑娘。 细中还有细。 “吴老板今儿是有约?” 沈清一开口,就问这话,显然是今晚店里的安排了如指掌。 如果吴远做东请别人,她早就惦记在心上了。 可不能让姐妹们白占那么久的便宜。 吴远坦诚点头道:“有个上海来的宋老板。” “宋老板?”沈清小脸上立马浮现一抹怪异的神色道:“吴老板就一个人来赴约?” 吴远还没把握到关键道:“就一个,怎么了?” 于是沈清果断摘掉自己的铭牌,跟着就手推开包厢房门。 下一刻,吴远终于明白了,沈清为什么问这话了。 好家伙,敢情宋刚不是一个人,而是带了个情头小蜜来了。 那腻歪的样子,着实让吴远见到了宋刚的另一面。 这是真不打算遮掩了,是吧? 然而宋刚见到吴远的时候,却不觉有异,直接起身道:“吴老板,您果真有品位!” 吴远脸色一滞,此话从何说着。 旋即发现宋刚盯着沈清说得这话,当即就要开口解释。 不料沈清却已经主动接话道:“一直听吴老板说起宋老板,豪爽大气,今天总算见着真人了。” 宋刚连忙让着道:“吴老板,快请上座。” 顺便把沈清也安排着在吴远身边坐下来,然后才自己坐下来。 宋刚身边的小蜜,灼灼地盯着沈清。 那眼神颇有些一决高下的意思,可是很快,就败下阵来。 宋刚没注意到这些,开始起身张罗。 吴远扭头问沈清道:“不耽误你上班么?其实我一个人也没关系的。” 沈清瞥了一眼宋老板俩人。 没事是没事,就是会让对方有点尴尬而已。 “不耽误,本身服务好客人,也是我们招待所的宗旨之一。” 吴远一愕。 真当我不知道的么? 我这又不是官老爷,哪能有这待遇? 但是沈清安坐不动,吴远也不好多说什么。 只能回头埋怨宋刚这个老油子,招待所的统一制服,看不出来么? 结果下一刻,被宋刚招呼来的招待所小姑娘,见到沈清,只是微微一愣神,很快便习以为常了。 该怎么服务怎么服务,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 很快,凉菜上齐。 宋刚珍而重之地从自身带来的包袱里,掏出两瓶酒道:“吴老板,今天咱们尝尝鲜,这个酒别看不知名,但口感还不错。” 吴远一瞧那瓶身,就有些眼熟,等到宋刚转了过来露出标贴,登时恍然。 “这酒我知道,号称是历代衍圣公设宴专用酒嘛!过两年,指定声名大噪。” 毕竟过两年,央视标王一拿,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销量直接超过茅台五粮液。 至于真正的品质如何,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反正吴远不讲究,喝什么都无所谓。 宋刚不明就里,又看了看手里的酒坛样式的瓶身,莫非这酒真要起飞了? 但这不重要。 有美相伴,对酒当歌,才是最重要的。 更何况,今天宋刚这顿宴请,也没什么特定的目的,就是拉拉关系。 以至于跟小蜜联动起来,就更加随心所欲了。 吴远反正是眼观鼻,鼻观心,权当是没看见。 即便如此,也多少体会到点带小蜜吃饭的便利来。 譬如鱼都是挑了刺的,虾都是剥好的,面前碟子里一直都是满的。 根本不用自己伸手去夹。 好在沈清也很明智地把握着一个度,没有真像宋刚小蜜那样夹菜送到宋刚嘴边。 一顿饭吃完。 沈清很识趣地及时抽身,连让吴远说声谢谢的机会都没给。 从招待所回到家,媳妇杨落雁正在准备隔天扫墓上坟的贡品。 两条红尾大鲤鱼已经收拾出来了。 雪白的大馒头也在灶房里蒸上了。 除此之外,满地的纸钱,金纸和银纸的元宝和串串钱,墙角堆了一大堆。 吴远看着愕然道:“这也太多了吧?” 杨落雁手上动作不停,给他一个白眼道:“给爹娘的,哪有嫌多的?” 隔天一早,农历三月初一。 天刚蒙蒙亮,杨落雁便推开吴远的纠缠,起床了。 吴远也没了睡意,起来跟着帮忙。 一气忙到了八点来钟。 一家人吃了早饭,各式各样的贡品也全都收拾出来,放在笸箩里,足足放了俩笸箩。 再加上用花布抱起来的各式纸钱。 吴远一个人根本拿不完。 再加上俩孩子,俩口子四只手,根本照顾不过来。 说话间,三姐吴秀华和熊刚到了。 留在院子外面的贡品和纸钱,也是不少。 见状只能道:“我们这属于出过门的闺女,必须等你之后,才能去。照我说,你带着落雁去就行了,别折腾俩孩子了。一会让俩孩子在供桌前磕个头就完了。” 这就是规矩与现实的冲突。 吴远倒也不迂腐,看着俩孩子蹭蹭走路的劲,真带他们去,凭他们那小短腿,不知道得走到何时。 至于开车去上坟? 咱毕竟不是做给旁人看的,没必要,不至于。 于是吴远和媳妇俩口子,提上俩笸箩和纸钱,径自出了门。 留下三姐俩口子,在家帮着带孩子。 今儿风和日丽,有着书里春天所有的美好。 仔细看去,湖里地里透着越来越多的绿意盎然。 一路和熟人如常地打着招呼,俩口子不觉间来到自家的田间地头。 看着掩映在桑树林子中的新碑旧墓,是那般肃雅别致。 伴随着三棵青松傲立,令人心生缅怀。 第392章 该来的,不该来的,都来了 虽然是他亲自设计的,但吴远也是头一回见。 上次下雨过来,只是远远地瞄了一眼,根本没看真切。 如今到了近前,才发现,三位老师傅的手艺没的说。 虽然七天的工期超了,但活儿干得细致到位,吴远很满意。 老丈人代为买来的三棵松树,棵棵高大挺拔,傲然挺立,让人远远就能瞧见。 即便将来桑树林子长高了、茂密了,也掩盖不了其傲然的风姿。 吴远越看越满意。 心说着,这么好的三棵松树,总不会再死掉一棵了吧? 放下笸箩,吴远向西走出个二百来步的样子,就地铲了一铁锨的土,又走回来。 算是上坟添土。 随后又围着坟墓转了一圈,清走一些不知道从哪儿飘来的草根树叶之类的。 其实已经很干净了。 毕竟仨位老师傅刚修缮完毕,又经历了一场大雨的冲洗。 但仪式该走还是得走。 一样不能少。 回到新碑之前,杨落雁正痴痴地看着石碑下面所署的名字,一脸骄傲。 “看什么呢,傻乎乎的。” 吴远说了一句,但架不住媳妇依旧挺着胸脯,倍感自豪。 不管这个傻娘们了。 吴远揭开笸箩的包布,把媳妇精心准备的贡菜,全都摆在专门砌好的台面上。 便摆还便跟爹娘炫耀说:“瞧瞧,你们儿媳妇这是真上心。孙子孙女没来,你们也别失望,因为你们儿媳准备的东西是真的丰盛,我实在拿不下。” 跟爹娘絮叨的太多,多少有些冷落爷奶和老祖宗那边了。 不过吴远和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接触,倒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连杨落雁平分的纸钱和金元宝、银元宝都拿过来一些,添在爹娘这摊里。 明目张胆地偏心。 偏到后来,媳妇杨落雁看着都不忍心道:“别拿啦,下回我多准备些就是了。” 火光升腾而起。 吴远对于爹娘的思念,也随着升腾的火光渐行渐远。 等到火光稍敛,吴远取了筷子,给先人们敬了饭菜,磕了头。 之后顺顺当当地结束这次清明祭扫。 回到家,三姐吴秀华又急急匆匆地接着去。 三姐夫熊刚照旧陪着。 结果这一去,比吴远俩口子待的还久。而且回来时,俩眼红彤彤的。 一看就是哭过。 熊刚讪笑着解释道:“以前你三姐觉着你可怜,跟爹娘哭;如今你有钱幸福了,她还是跟爹娘哭。” 吴秀华抢白道:“我激动的,不行么?” 说话间,俩人嚷嚷着要走,连院子也不进。 临走前,熊刚给吴远散了根烟,私下里看着天气问道:“防汛抗洪的准备方案,我刚跟上头提了,这天就晴成这样,这事不会弄巧成拙吧?” 吴远摇摇头:“不会。” “就算弄巧成拙,我也心甘情愿。”熊刚喟然道:“相比于受灾受难的,我倒情愿这事别发生。” 说完,熊刚推上车子正要走。 四姐吴芳华打南边过来了,虽然只带了纸钱,却也是破天荒头一回了。 三姐当时就从车后座上跳下来,拉着老四问:“你咋来了?” 这话问得吴芳华多少有些脸红,但脸红也要梗着脖子说:“我就不能来一趟吗?” 吴秀华却道:“你这多年不露面的,再把爹娘给惊着。再说你怕是也找不到地儿了,还得让幺弟领你去。” 吴远无所谓地出面道:“我左右无事,再走一趟也没事。” 这话听着,算是给了极大的台阶了。 毕竟谁不知道,幺弟身为大老板,哪里会真正闲着没事? 吴秀华不再多说,一转头,发现打南头的路上,又来了两道熟悉的身影。 前头那个苦哈哈的一张脸,后头跟着那个别别扭扭。 除了二姐吴玉华和大姐吴淑华,还能有谁? 吴秀华当时就有些没好气地道:“得了,幺弟,这回齐了,你再跑这一趟,也算是值了。” 等到吴玉华赶到门前,吴秀华明知会让她难堪,依旧问了。 连熊刚都没拦住。 “哟,二姐,你咋也来了?” 吴玉华只露齿笑着,什么也不说。 “哟,大姐,你咋也来了?”说完,目光落到那小小的一团纸钱上道:“你来都来了,就不能多买几刀纸?” 吴淑华不情不愿地道:“要不是苗苗……” 话说到这里,就被吴秀华怼回去道:“大姐,你真是连你闺女都不如!” 吴远看了看表道:“时间不早了,要去赶早吧。” 吴秀华一想,也是。 不然一会磨蹭磨蹭到中午了,以老大的习性,没准能死皮赖脸地在幺弟家蹭一顿午饭。 虽然说幺弟家不差一顿饭。 但幺弟俩口子都挺忙的,谁有那闲工夫伺候她们吃饭。 不年不节的。 不过其他三位姐姐能来给爹娘烧纸,吴远作为幺弟,还是高兴的。 虽然嫁出门的姐姐们,其实没这个义务。 但能让爹娘见见,看看她们生活的状态,就也挺好。 等到了地头,瞧着远远的一座陵寝,格外惹眼地矗立在田间,大姐吴淑华不由愕然道:“幺弟,这要不是你带我来,我还真不敢认了。” 二姐和四姐也有同感地点点头。 等到了爹娘跟前,吴淑华不由抚着那两根石柱道:“幺弟,这该不会是那什么汉白玉的吧?” 可算是抓到能体现她文化工地的东西了。 可惜吴远摇摇头:“就是普通石头。” 吴淑华又道:“那这碑也不错,一看就值钱。” 吴玉华连忙扯了扯她,那意思不言自明:这什么场合,什么地点,大姐你还是收敛着点吧! 等到三位姐姐烧完了纸,吴远扭头就往回走。 回到家的时候,三姐俩口子出奇地还没走。 如此一来,大姐就算是有心想赖下来,也不敢了。 送走四位姐姐,吴远俩口子简单在家里对付了一碗面,就带着给俩表哥的回信出门了。 这次的回信稍有不同。 里头夹杂了两张老爷子陵寝的照片,算是先让俩位表哥云祭拜一下,解解不能尽快回来探亲的迫切心情。 所以摸起来厚厚的。 果然到了邮局一问,邮寄费多了一倍。 第393章 统一各方利益,事就能成 午后的盼盼家具厂,里头机器轰鸣,外头车水马龙。 送货的,拉货的,络绎不绝。 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市场部的办公室里就没空着,持续地接待着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代理商和采购员。 杨沉鱼身为市场部经理,等于是顿顿吃席。 能在厂里吃,还算好的。 至少有二叔杨国柱分摊火力,她多少能少喝点。 若是在外头,尤其是县招待所,那就是一场硬仗。 于是中午在厂里一见到吴远到来,杨沉鱼就跟着到了厂长办公室诉苦。 吴远听完,也坐到了椅子上,讶异道:“客户关系是要处理好不假,但现在优势在我,产能没上来,供不应求的,至于你那么上杆子陪酒,喝成那样吗?” “对哦,”杨沉鱼恍然,旋即又解释道:“我这不是担心,不伺候好这帮老爷,之后厂里回款会遇到麻烦嘛!” “这多大事?”吴远不以为然地道:“只要盼盼家具好卖,就不愁回款慢。酒这东西,喝多了伤身体。再说你看你这段时间,腰喝粗了多少?” 杨沉鱼连忙摸着腰追问:“粗了吗,胖了吗?我没感觉呀!” 随即又理直气壮地道:“我这也是为了厂子,衣带渐宽终不悔。” 这诗倒是让她用对了。 可惜听起来,总觉的哪里怪怪的。 不过杨沉鱼这趟苦,也算是没有白诉。 以后真遇到因为喝酒惹恼的客户,她也算是有原则可依了。 午后的春光,照在人身上,懒懒的。 放松之下的吴远不觉有些昏昏欲睡,直到一通电话打进来。 是三姐夫熊刚打过来的。 “我现在在刘局办公室,你方不方便过来一趟?” 一瞬间,吴远心里转圜了几个念头,很快猜到,八成是和三姐夫打的物资申请报告有关。 于是立刻同意道:“方便,我这就过去。” 电话那头,熊刚挂了电话,刘局在烟灰缸里弹了弹烟灰问:“来了?” 熊刚点头:“嗯。” 刘局颇为欣慰道:“你这个小舅子,还挺为你上心的。” 熊刚听着也骄傲道:“小远有能力,有才华,人又肯干,能吃苦,为人也够意思……” 一番话把吴远夸上了天。 刘局却没觉着有什么不对道:“别说你把他夸成一朵花了,就连你陈姐,都对他赞不绝口的。经常提起说,当初没能赶上趟,给他介绍对象。” “当然了,这不是说现在吴老板对象不好,而是没能促成这事,觉着惋惜。” “刘局,我明白。” 随即刘局桌头电话响起,熊刚很识趣地道:“刘局,你先忙,等我幺弟到了,我们一起来找你。” “嗯,去吧。” 吴远挂了电话,马不停蹄地叫上马明朝,直奔县水利局。 也就是刘局接了俩电话,处理几份文件的功夫,车就到了。 跟熊刚汇合之后,就听对方解释道:“我打的物资申请报告,数量有点大,刘局这边看出来了,所以叫我过来问话。” 果然是为这事。 吴远脚步不停地道:“三姐夫,咱们边走边聊。” 俩人在刘局办公室外,等了半根烟的功夫,才得以进入。 一进门,刘局就从办公桌后面走过来,颇为感慨地寒暄道:“谁能想到,当初在乡镇集市上看到的小木匠,如今已经是坐拥好几个厂子的大老板了?” 吴远连忙跟刘局握手道:“刘局,你这话折煞我了。要是没有你跟陈姐当初看上我那款家具,哪有我的今天呀?” 漂亮话,谁都会说。 两世为人的吴远,更是不差。 只是看他,愿不愿意说。 对于刘局和陈姐这样的两口子,他就愿意,哪怕违心一点。 仨人在沙发区坐下,刘局摆出自己的公务用烟,金南京,让敞开了抽。 然后就直入正题道:“一直以来,咱们北岗都是淮河下游的泄洪区。你们如果有印象的话,应该还能记得之前被淹过。” “但这样的情况也有多年没发生了,今年你觉着有汛情,是有什么依据么?” 这话让吴远能怎么回答? 说实话,肯定是不可能的。 只能拉扯着脑海中仅有的一些词汇,信口胡诌道:“刘局,气象这块,其实我也不懂。就是这阵子在上海接触了一些老外,听他们说过什么厄尔尼诺现象。说这几年,这个现象特别严重,连带着自然灾害会接踵而至什么的。” 刘局思忖着点头道:“厄尔尼诺我知道,可这玩意,国内不怎么感冒,都是老外说的。” 吴远趁机道:“前天的春雨,是不是也有点不正常?毕竟这才几月?” “的确如此。”刘局再次点头道:“可单凭这点信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熊老弟申请的物资,我顶多能做主,配发一半。” 吴

相关推荐: 切切(百合)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壮汉夫郎太宠我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地狱边境(H)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在爱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