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局长的仿生人女友 > 第13章

第13章

块,偶尔也能跟摆着臭脸的老代抽上一根烟,聊上两句。 这是个有阅历的老师傅。 既有容人之量,也有容人技巧。 所以吴远也会经常找他聊上一会,交流上一些经验。 陈师傅原本自视不低。 年龄上,他比小池年长一些。 经验上,他比老代丰富一些。 然而当他跟吴远聊了几次之后,心中那一点点的傲然之意,也消失不见了。 “想不到吴老板年纪轻轻,就能在木匠这一行当上,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我师从乔四爷,他教过我不少。” 陈师傅微微皱眉。 乔四爷那个老头他见过,人有些执拗。 对于木匠这一行当的见解,未必有吴远这么深刻、长远。 只是当下,陈师傅也没点破,一笑而过。 也正是在这一周之内,吴远连续接触了五六位其他村甚至是乡里的木工师傅。 他把组合柜的立木、横木,席梦思床的床檩,拿些样品给他们,让他们照着做一批试试。 最后从中挑选了三位师傅,和他们签订了长期的带料加工供货协议。 这其中就有钟文强的二叔钟振远。 毫无疑问,钟振远是四姐夫钟振涛举荐过来的。 但自始至终,钟振涛都没有露面。 全都是三姐夫熊刚从中联系斡旋。 确定了代加工之后,村部的工场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只要几位代加工师傅提供的半成品,与标准间的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就不妨碍后续的组装和造型。 而且由于采用了三合板贴面,原先的木板精加工,甚至是一些雕工刻工,全都简化掉了。 全都辅以统一印制的各种标贴画。 最后出炉的组合柜,省时省力了不少,而且不失高档。 一转眼,时间到了七月底,八月初。 吴远给工场的三位大师傅结算了工资,顺便也给三位徒弟涨了补贴。 “宝俊,你干得不错,补贴涨到100块。明军和老六你俩75。都有意见没?” 马明军拍着朱六标道:“师父,其实六标他,也有资格拿100的。” “我能看不出来么?”吴远反问道:“问题是,我不光要看到能力,还得看到努力。” “还有你明军,你多想想自己,脑子还能不能拯救一下?” “当师父的,自然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尽快独当一面,早点出师。” 赵宝俊疑惑道:“师父,都说木匠得三年零一个节才能出师。你是不是高估我们了?” “万变不离其宗,以后有机会做别的家具,你们仔细体会就明白了。” 徒弟们领了补贴,皆大欢喜。 吴远也趁机合了一下账。 目前采用代加工模式之后,成本反倒比之前有稍许的上涨。 但由于效率的同步提升,工场的总体收入依旧保持上涨。 只是如此以来,订单的交付周期变短,后续订单增长速度显然跟不上了。 看来靠着几本画册的和客户间的口口相传模式,已经跟不上代加工模式的需要了。 城里门面的开张,势在必行了。 为这事,不止老丈人那边一直没头绪,就连三姐夫那边也是毫无回应。 意识到这一点,吴远带了条烟,直奔下圩村三姐家。 傍晚七点刚过,天还没黑,三姐夫熊刚还没回来。 吴秀华甚至连饭都还没做。 看着冷锅冷灶,吴远不由失笑道:“三姐,这小武小文不在家,你俩也不至于将就成这样吧?” 吴秀华不以为意道:“天热本来就不怎么想吃,回头饿了,煎饼卷大葱就行了。” 紧接着又问:“幺弟,你吃了没?没吃我这就做,你跟你三姐夫整两盅?” 吴远并没打算麻烦三姐。 可就在这时,熊刚回来了,一个劲地冲他使眼神道:“整两盅吧,幺弟。” “行吧,三姐。” 吴秀华闻言出去忙了。 熊刚一屁股坐下来,不无哀怨地道:“这要不是你来,我连顿热饭都吃不上。” “三姐夫,家里有困难?有困难就说,跟我还有什么好见外的。” 熊刚摆摆手:“困难倒是不困难,比以前好多了。纯属孩子不在家,也不值当像样地做顿饭。做多了又会坏,索性就随便吃点了。” 不多时,花生米,拌黄瓜,洋柿子炒鸡蛋,四季豆烧肉统统上了桌。 吴远和熊刚整了几盅之后,也谈起了正事。 “门面的事,我一直在打问。百货公司最近为了响应上头的政策,拿出一部分柜面来,由个体户承包。听说抢的人不少,没有条子根本拿不下来。批条子的关系我正在找。” “再一个,营业执照的事倒是好办。但最好也能找找人,免得被投倒办的人盯上。毕竟现在的政策不明朗,有太多种解读方法。” “行,三姐夫,你帮我理清关系,我来出面。” 第39章 我男人的本事,你们学不来! 八月一开始,距离立秋就近了。 天气明显地有所转凉,尤其是农村晚上,到了后半夜,甚至都不用开空调了。 几个孩子似乎也知道舅舅家疯玩的日子已经余额不足,开始珍惜每一天。 一大清早,起床不用叫了。 缸里的水自动就满了。 院子里也自动干净了。 电视机前也没人争抢了。 杨落雁看着孩子们的变化,莫名其妙间,又觉得非常有趣。 进而对肚子里的俩孩子,也愈发期待起来。 早饭过后。 蔺苗苗骑车上了县城。 这回她是带着吴远的意思,去呼朋唤友,找那些会踩缝纫机的姐妹们。 自打工场采用代加工的模式之后,配套席梦思床垫这个环节,就显得过于慢了。 加上吴远改进了配套精钢弹簧的相关环节,对于踩缝纫机的需求是大大增加。 而杨落雁身子越来越重。 压力全都集中到蔺苗苗一个人身上。 为了不影响交货周期,吴远只能扩大队伍,多招三五个踩缝纫机的。 蔺苗苗前脚刚走,就有人后脚找上门来。 “落雁啊,支书家里带话过来,说是让你男人过去一趟。” 传话的是村里的朱大妈,跟支书媳妇年纪相仿。 杨落雁趁机就问:“朱大妈,你可知道我爹找他什么事?” 朱大妈摇摇头:“俺不知道什么事,但是支书看起来很生气,你们去了也悠着点。” 杨落雁一听,就对吴远道:“我跟你回去。” 小两口一起过去。 吴远只能陪着媳妇慢慢溜达过去。 所幸两里地的路,也没那么远,就当是带着杨落雁散步了。 半个钟头后。 两人刚走到门口,就见门口聚了不少人,而杨支书大发雷霆的声音,更是传出好远。 而院子中间承受杨支书怒火的正是垂头丧气的二哥杨猛,以及披头散发、撒泼耍赖的二嫂蒋凡。 这是要闹离婚? 吴远看见这一幕,第一个念头就想到这种可能。 否则其他事,也不至于这样。 吴远护着媳妇,慢慢接近暴风中心。 安排个靠椅给杨落雁坐下,这才小心翼翼地问:“爹,啥事啊,发那么大脾气?” 杨支书气急败坏地问:“你问他!” 杨猛把脑袋扭到一边,不知道执拗个什么劲。 蒋凡哭天抹地的,直说不想活了。 这都没法问。 吴远只能去问支书媳妇:“妈,你说说怎么回事?” 刘慧意味深长地道:“这不,老二前阵子听说你出去倒腾国库券赚钱了嘛,就把家里的四千多块钱积蓄全带上了。结果去收国库券的时候,被人抢了,连路费都没留下。” 吴远一听,差点没笑出声来。 这纯属是在北岗地界上横贯了,不知道外头的人心险恶,被教做人了。 回头就劝杨支书:“爹,人能安全回来就行了。俗话都说,财去人安乐。二哥二嫂人没事就好,你也别太生气了。” 面对此情此景,吴远能做什么。 只能这边劝劝,那边说和说和。 日子还得继续过,不是么? 不曾想,他这么一劝,蒋凡不知搭错了哪根神经,声色俱厉地道:“我们当初都是信了你的鬼话,才去倒腾国库券的!” 这什么意思? 杨落雁坐不住了。 挺着大肚子站起来,俏脸上尽是森寒。 她实在是对二哥二嫂失望透了。 在外头被人割了韭菜,就知道回窝里跟自家人耍横耍赖。 “二嫂,我姑且还叫你一声二嫂。你俩去倒腾国库券,是我男人请你们去的?还是逼你们去的?” 蒋凡梗着脖子不说话。 “你但凡能证明我男人指使你们去的,我立马把四千块赔给你。可千万别偷偷摸摸地,自己想要学我男人的本事,发笔小财,结果着了外人的道,不敢找人家算账。回过头来,想把屎盆子扣我男人头上。” “我告诉你们,我男人的本事,你们学不来!这个屎盆子,你也别想扣我们头上。” 说完,杨落雁转身对杨支书道:“爹,今天你就多余叫我们来。” 吴远心下快意,嘴上忍着笑,冲杨支书和刘慧道:“爹,妈,我得跟着落雁,先走了。” 杨落雁走得很快,看来是真被这事气到了。 吴远边陪着边劝道:“媳妇,这事不值当啊。千万别生气,免得动了胎气。” “二哥二嫂,肯定是被人下套,心里委屈,脑子不清楚,才办的这事,确实欠考虑。” “爹呢,估计也是被这俩口子气的,你生谁的气,也别生他的。” 一路劝着,吴远嘴都要说干了。 杨落雁忽然停下脚步,笑起来了:“你别不相信,我真没生气。二哥这事活该,吃了个大亏,我刚才都想笑,差点没忍住。” “你知道,我嫁出门之前,二哥就说你这种人没本事,结果他现在倒是先偷学你的本事,这不等于他打自己的脸么?” “关键是你这本事,他也没学会,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我能不想笑么?” 吴远大松一口气,附和道:“媳妇,你刚才那句‘我男人的本事,你们学不来’,我听了,是真舒坦。不过咱想笑归想笑,也别太过了。你现在的身子,不能太激动。” 杨落雁施施然地散着步,怀孕的身形步伐,也不乏轻松和愉快。 “对了,你挣了108万巨款的事,打算什么时候跟我说呀?” “什么?我没有啊。”吴远下意识地道。 “存在四个存折上,三个25万,一个30万的。” “媳妇,你都知道了,我不是要故意瞒着你的。” “我知道,你是怕惊动我跟俩孩子么。”杨落雁志得意满地道:“要不说,我男人的本事,他们学不来呢。” 杨支书家里。 老杨头气的连点了好几次烟袋锅,都没点着。 抬脚照着二儿子踹了一脚:“我当初是不是告诉过你,别想着跟吴远学?这点落雁说的没错,他的本事,你根本学不来。” “光瞧着人家挣钱人前显贵,瞧不见人家吃苦背后受罪。你啊你,从来都是眼高于顶。不听人劝,偏偏只听你这个半桶水的媳妇。” “滚滚滚,我真不想再看到你们!” 第40章 人往高处走,即便不风光 吴远小两口前脚到家,杨支书后脚就跟到了。 吴远连忙支使着钟文强给老丈人倒水,他顺便拆了包烟,递过去。 杨支书一瞧,这烟都是新拆的。 再加上,屋里并没有什么烟味,便很识趣地推掉了。 “爹,自打我嫁过来,你可是头一回登门啊。我妈都来了好几次,就你难请。” 此时没外人,杨落雁对亲爹也没必要针锋相对了。 杨支书吹着空调的凉风,又摸摸堂屋的电冰箱,啧啧道:“你这小家搞得确实挺好,怪不得你妈赞不绝口的,跟我说了好几回。” 接过钟文强递来的热水,杨支书在椅子上坐下道:“这回我过来,主要是跟你俩说一声。” “今天我叫吴远过去,没别的意思,主要是想让他讲讲,在外头倒腾国库券有多不容易。打消你二哥那种‘别人的钱都跟大风刮来似的’的错误观念。踏踏实实地,好好过日子。” 吴远连连点头。 杨落雁却是得理不饶人:“依我说,你有这想法,就是对二哥心存幻想。他要是能听人劝,何至于沦落到这地步?反倒是吃了这次的大亏,说不定能涨点记性。” 杨支书长叹一口气:“但愿如此吧。” “不谈他们的事了。”杨支书话锋一转:“我最近听到不少消息,说别的村里有人在仿制你的组合柜和席梦思床,你得上点心。” 吴远并不意外。 如今的组合柜和席梦思床,利润空间丰厚。 又被吴远一手打造成为陪嫁的一样大件,甭说是在十里八村,就是在县城里,也开始流行起来。 这种情况下,出现更多的逐利者,太正常了。 这是充分竞争的表现。 不过这意味着,他必须加快县城里家具门面或者柜台的开设,尽快树立起一个家具品牌来,以便抢占城市这块主要市场。 夜深人静时。 席梦思床上,杨落雁枕着丈夫的手臂,两口子说着悄悄话。 “自打我发现你的四个存折之后,我就一直有个问题,左想右想,都想不通。” “什么问题?” “你说你都挣了那么多钱了,为什么没想着在大城市找个城里姑娘过好日子,偏偏回到我这个农村妇女身边过苦日子?” “你当初不也放弃嫁给城里人,选择了我?” “这不一样,这可是100万哎!” “没有你,我可挣不了这么多钱。” “为什么?” “因为你旺夫!” “有道理!嗳,你干嘛呢,别闹……” 蔺苗苗连续跑了三天,腿都跑细了,这才找过来十多个服装厂的小姐妹或同学。 县里的服装厂不太景气,早就不怎么开工了。 以至于这些女工,都分散在各处。 让蔺苗苗东跑西颠的,一阵好找。 好在最终,舅舅吴远相中了五个人,也开出了100块的工资。 几位小姐妹欢天喜地,简直把蔺苗苗当亲人。 蔺苗苗暗自庆幸,得亏当初留了个心眼,没有照实说过自己的工资。 如此以来,蔺苗苗自然就成了这五个小姐妹的头头。 拥有绝对的生杀予夺大权。 只是队伍大了。 工作场地不可能仍旧安排在吴远家里,必须找间宽敞的房子。 吴远跟杨支书一说,又在村部,工场的隔壁安排了房间。 如今场地有了,人也够了。 就差缝纫机了。 吴远带着蔺苗苗直奔百货公司,直接定了4台。 161块钱一台,不包送货上门。 于是吴远又多出了10块。 回去的路上,路过下圩村。 吴远让蔺苗苗先回去,自己去了三姐家。 蔺苗苗巴不得先回去吹空调,车子一蹬,转眼跑了个没影。 到了三姐家,吴秀华正在院子底下乘凉。 屋里明明有电风扇,也舍不得开。 “三姐夫不在?” “去村部了。不过他留了信,找了个关系,正好这条线上的人你都熟,你亲自去跑最合适。” 吴远接过三姐从屋里拿出来的纸条。 好嘛,还真是熟人。 怪不得陈大姐处心积虑地买走了那把黄花梨太师椅,敢情是送给亲爹,刘主任他老丈人了。 刘主任老丈人陈老先生,刚从县领导班子退下来,转到县人大养老了。 理清这关系,吴远直言道:“那就请陈大姐带个话,我请他们吃顿饭,三姐夫也跟我一块去呗。” 吴秀华一听,自是喜出望外。 “幺弟,你有心了。最近你三姐夫有心往乡里活动活动,要是能搭上这条线,就妥了。” 吴远却有些疑虑:“陈老先生已经转人大了,会不会人走茶凉,说话不管用?” “那倒不至于,乡镇一级的人事调动,他还是说得上话的。” 吴远点点头,重振信心:“就算人走茶凉也不打紧,只要他能给咱指条路子,咱们该花钱花钱,该请客请客。三姐夫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全力争取。总之,我全力支持。” 打吴秀华家出来,吴远没有回家,直接折返回到机关大院。 找到刘主任家门上,跟陈大姐把这事一说。 陈大姐满口答应。 一切水到渠成。 隔天晚上的饭局上,吴远还额外替三姐夫备了一份厚礼。 总不能请陈老吃一顿饭,让人办两件事。 没这个道理。 陈老先生听了他的事儿,当场答应下来。 本来就是政策框架内可以操作的事儿,又是国家试着鼓励的方向,他没什么为难的。 至于熊刚的上调一事,陈老先生也提点了一句。 “从村支书到乡里这一步,未必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风光。” 这是一句忠告,也是一句实话。 熊刚诚恳地表示接受,但依旧坚持,想要进步。 这不难理解。 毕竟熊刚刚刚三十出头,没必要在村支书上干到杨支书那样的年龄。 想要沉淀下来,那是四十岁以后才会考虑的事。 吴远也很赞赏三姐夫的坚持。 年纪轻轻的,这么早躺平做什么? 以后有的是时间和机会躺平。 饭局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熊刚一直坚持到送走陈老先生一家人,这才颓然一倒。 醉在吴远的怀里。 吴远也顾不上自己的二八大杠,只能寄放在饭店这里,叫了辆面的送人回家。 第41章 妹夫,是你嫌我胖的么? 饭局的第二天,吴远就拿到了批条。 凭着那张条子找到百货公司的娄经理,立刻就得到一块四十多平的柜台空间。 地方倒是不小。 可惜位置有些堪忧。 这年头的百货公司,压根没装电梯,五楼对大部分逛商场的人来说,都有些高不可攀。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是好的位置,也不可能被百货公司拿出来对外出租。 相比于位置上的堪忧,更要命的是,这块柜台对面就是进口席梦思的柜台。 均价2000块起步的那种。 吴远仔细观察了一通,转念一想。 300块钱一个月,还要什么自行车? 这300块,包括了试行出租费、统一管理费、水电费、员工服装费,以及一些记不得明目的杂费。 吴远知足了。 只是柜台这边,还得找个自己人,接受百货公司的管理,推销咱自己的货。 如果杨落雁不怀孕,她无疑是最合适的。 可惜现在上哪儿找个形象好、气质佳、又可靠的人来当家具推销员? 从百货公司离开,一直到工商所拿了执照,吴远一路上都在琢磨这个人选。 路过下圩村,不知不觉地去了三姐家。 吴秀华想了半天,也没什么合适的推荐。 如今几位姐姐家的孩子,除了蔺苗苗能独当一面了,其他女娃还真的不行。 而且就算是蔺苗苗,面对这百货公司这种需要察言观色、懂点人情世故的场合,怕也是应付不来。 闷头琢磨着回到家。 杨落雁一看他愁眉不展的样子,就问他:“琢磨什么呢?事情办的不顺?” “那倒没有,”吴远坐下来道,“百货公司那边,我们得出个人,我琢磨着太年轻不行,太没形象也不行,不知根知底的更不行。这人,一时半会的,还真不好找。” 杨落雁心里一动:“我倒是有个人选。” “谁,媳妇你快说。” “我大姐。” 吴远没表态,只是看着媳妇。 就听杨落雁续道:“你听我说哈,大姐她不年轻了,跟着马校长耳濡目染的,待人接物,人情世故什么的,她都拿捏得死死的。大姐她一直都注意保养,形象也还不错。她是我姐,对我还不错,值

相关推荐: 作恶(1V2)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和徐医生闪婚后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切切(百合)   一梦三四年   危险情人   小人物(胖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