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一人。我的人,我的财富,我的一切都是你一个人的。” 听闻此言,梦境里的她脾气消散得极快,将手掌伸了出来:“规矩你懂的吧?” 万长安笑着将家中府库的一串钥匙放在了她的掌心上: “承蒙娘子关照,余生多多指教。打理内宅不要太辛苦,量力而行就是。” 宁如鸢得了钥匙,很是开心,朝着他挑了挑眉:“好吧,多谢夫君信任,家里就安心交给我啦。” 金榜题名时,又逢洞房花烛夜。 这一夜,喝了合卺酒,行了周公之礼,做了一回真正的夫妻。 在梦境里,他是个身体健全,高官显达之人,人生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他抱着娇妻合为一体,他的生命与她的命运都将相融。 一年后,流着他们血脉的孩子出生,取名为琢玉,是个健康的男孩子。 他下朝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走入后宅看看自己的娘子跟孩子。 他掀开珠帘,便看见宁如鸢发髻松散的坐在小床边,摇着拨浪鼓: “琢玉,给阿娘挥挥小手。” 听见动静,宁如鸢笑着抬眼,起身走过来要他抱,娇嗔道:“夫君,你可算回来了,琢玉又尿床了!” 万长安取下官帽,站在原地张开双臂,宁如鸢主动起身撞进他的怀里。 他眉眼都是幸福的笑意,身体没有一丝痛苦:“嗯,娘子,为夫回来了。” 江南初秋的雨,格外清冷冻人,仅有的翠色也雾蒙蒙的。 黛色屋檐下的水珠练成一道水色的珠帘,落在地上起了白色的水雾,像她眼睛里的泪,早已坠如雨帘。 一阵凄冷的风吹过,屋子里传来宁如鸢凄惨的呼声:“听澜!” 院子外的东厂侍卫,以隋明为首,纷纷下跪,脊背挺直的跪在了雨中。 万长安,是带着满足又幸福的笑意走的。 在梦里,他做了一回完完整整的男子,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有了显达的人生,一生圆满。 “你说过的,会陪我一直走下去的,你说过的!” 宁如鸢跪在床前哭到声嘶力竭,手一直紧紧攥着万长安冰凉的手掌不肯松开。 她身子抽搐起来,脑海天旋地转:“听澜,听澜,你当真不要我了吗?” 隋明跪在地上,脑海里回想起这十年督公与宁娘子在海上的每一日,他们是幸福的,每一日都是。 隋明哭腔声浓:“宁娘子,莫哭了,督公还没走远,怕您难过呢。” 宁如鸢跪在地上,头抬看去屋顶,身子晃晃悠悠起来,语声沙哑的道:“以后,得叫我万夫人。” 她起身看着东厂一众万长安的亲信:“我是万长安的妻子,你们得叫我万夫人。 我为他置办灵堂,我为他抬灵位,我为他素衣裹身。 因为,我是他的妻子。” 她什么都可以答应万长安,唯独这件事,她不。 灵堂就在江南万府搭建,隋明将消息散了出去。 没过几日,万琢玉便赶到,同来的还有朝廷的同僚,以及那受了万长安势力庇护的宁家兄弟。 他们一走来,便看见自己的妹妹宁如鸢魂儿都没了,消瘦的跪在灵堂前烧纸。 宁家人眼睛都瞪圆了,相互对视一眼,这要让家中父母知道了,只怕是要闹翻天了。 他们一直以为宁如鸢是在北境为皇后做事,没想到,竟然私自背着家族跟太监做了夫妻。 宁三公子走上去就要去脱开宁如鸢,万琢玉起身就撞了过去,十来岁的少年格外凶悍: “你干什么,动我母亲做什么!” 宁三咬着牙,怒道:“如鸢,你好大的胆子,你知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你眼里还有没有宁家!” 宁如鸢此刻跟一具尸体一样,静静的跪在那边烧纸: “亡夫尸骨未寒,你敢来闹一下,我敢保证,以后宁家就是跟整个东厂为敌。” 宁家曾经入宫为妃的女儿,做了皇帝女人的女儿,后来嫁给了一个太监。 宁家必会视其为奇耻大辱,动用家法鞭笞她都是有可能的。 万琢玉小小的身体挡在宁如鸢面前,拿出了东宫令牌: “我代表太子殿下前来悼念大周万督公,谁敢在灵堂上闹一下,我回宫必将此事呈报于殿下。” 宁如鸢与万长安远航,江云娆格外照顾这个孩子。 万琢玉做了太子陪读,从小跟在自己儿子的身边,培养感情,如今算是混做一起了。 宁家两兄弟,按着一腔怒火离开了万府。 宁如鸢面无表情,默默流泪,心底并无害怕,也并不怕外人知道这一切。 只是她眼睛里的神采也湮灭了尽。 万琢玉挨在宁如鸢身边跪了下来一起烧纸,宁如鸢侧眸看向他,揽过他小小肩头: “不怕,母亲会保护你。” 万琢玉稚声未退,亦是格外坚定的道:“儿子也会保护母亲,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宁如鸢看着他流泪:“对,我们是一家人。” 她话完,抬头看了一眼那台上的灵位,眼似泣血,形容破碎。 声音已经完全失声的她,连哭都没有了声音。 如果没有琢玉,她早就随万长安去了。 万长安的墓葬在万家祖坟边,丧事也没有三日就收,而是办了整整七日。 七日过去,宁如鸢消瘦了好大一圈。 整个东厂的侍卫跟在后头,一身白衣的宁如鸢抱着万长安的灵位走在前头。 秋日的雨,湿了半身,也湿了她余生。 宁如鸢看着雕刻着海浪纹路与巨轮石刻的墓碑,眉眼温柔。 上面刻的每一个字,都似乎写着她与万长安再不会分开的宿命。 那墓碑上写着,亡夫万公长霖之墓,长霖是他的大名。 一侧的小字写着,妻,如鸢立。 上面还刻了一句诗,那是万长安第一次跟她表白时候的诗句: 风起云间飞如鸢,雨碎庭前动听澜。 宁如鸢胸前佩戴着万长安曾经送她的那枚世间最坚硬最纯澈的宝石, 这颗宝石是万长安亲自跑去火山下为她寻的,代表着她与万长安无坚不摧的爱。 宁如鸢拿出丝帕缓缓的拭去墓碑上的雨痕: “听澜,我会一直爱你,直到我自己也不在这世间。 琢玉你就放心交给我,宁家若是将来不愿帮衬他,就我自己来,我可以做到的。” 她抬眼看了看青色的天际,眼泪顺着猩红眼角而下,流入已有几分银丝的鬓边: “十年夫妻,十年深爱。 如鸢做了你十年的珍宝,幸福倍至。 听澜,这十年我没有遗憾,更无怨无悔。” 第七百二十七章 告诉天下人,我是他的妻 宁如鸢在江南将万长安的事情料理完毕,便北上回了宁府。 帝京城中,关于她的非议,早已是波涛汹涌。 前帝王嫔妃,私自背着家族嫁给了一个太监,宁家蒙羞。 万长安小心翼翼藏了十年的事情,保护了她十年的事情,在他死后不过几日,就掀翻了天。 她一身素白的长裙站在宁府前,隋明也赶来了,后而赶来的还有万琢玉。 隋明接替了万长安的职位,如今已经是东厂一把手了。 他知道督公离去前最放心不下的人就是夫人了,所以一直留心着宁如鸢的所有动向。 宁如鸢跪在祠堂里,宁国公手拿家法时,整个东厂的侍卫冲进来将宁家的人都给按住了。 隋明立在祠堂中间: “宁国公,东厂今日是没讲规矩,隋明自会去皇上面前领罪。 但万夫人不得伤之分毫,除非从隋明尸体上踏过去。” 万琢玉进来挡在宁如鸢面前:“也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彼时的万琢玉其实是不懂自己母亲这样的行为的,他觉得母亲没必要回来挨这一场打。 但是后来他长大了才懂了,她母亲不愿宁家一直蒙羞,但也不愿与自己的父亲躲躲藏藏。 所以一身硬骨回来挨打,就是为了能洒脱的做一回万夫人。告诉天下人,她是万长安之妻。 宁国公被气得不轻: “你们这是要造我宁国公的反是不是!宁如鸢,我没你这个女儿,宁家的脸,早就被你丢尽了。” 宁如鸢抬起一双猩红晦暗的双眸,语气平和: “父亲,母亲,女儿无孝,今日是特地回来被你们逐出家门的,有些断亲的流程是需要走一下的。” 宁夫人冲进来大哭,跪在地上拉着她的手臂: “如鸢啊,你糊涂啊!你瞒了我们整整十年,是十年! 就连皇后娘娘都帮你瞒着,你这是做什么,要让我们宁家满门蒙羞吗?” 宁如鸢半垂眼眸,淡淡的道: “母亲,女儿前半生都在努力做宁家女,后半生做回我自己不行吗? 前面的二十来年,为了宁家,为了荣耀, 你们将我送入后宫,也不管我开心还是不开心,但我还是将自己的责任尽到。 十多年前,宁家被皇上打压一路衰败,是我,是亡夫万长安一路出谋划策,保住了岌岌可危的宁家。 后来的这些年里,宁家之所以这么太平,桩桩件件哪一样不是亡夫在维护? 四大世家,其余三家都亡了,如今宁家还能有一些气数在,皆是女儿跟您女婿的孝心。” 宁国公胸口剧烈的起伏起来,大声吼道: “你做的功绩,宁家都记得。 但你嫁给太监,你可是贵族女,竟嫁给太监,老夫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宁如鸢缓缓抬眼看着自己的父亲: “你们眼里只有荣耀,只有体面,却从不问我过得幸不幸福。 但听澜在乎,他说风雨里做个大人,玩闹时做回孩子。 你们让我拼尽全力的做个大人,可是听澜让我做了十年的孩子。 他人都走了,我为他抬灵位操丧仪,是人妻最后的职责。 这个时候,我岂能缩在后边,让琢玉一个孩子来做? 我们十年夫妻,他将我视若珍宝,在意我的所有。 在意我吃得好不好,快不快乐,用尽一切的对我好。 如今,我堂堂正正告诉天下人我们的关系怎么了? 万长霖,就是我的夫君,我告诉任何人都这么说! 你说,怎么不行了,怎么不行了!” 宁如鸢跪在地上,说话的声音一句比一句大,激动得如海上的巨浪。 宁国公的家法被扔在了地上,眼角的皱纹在昏暗光线的祠堂里变得沟壑万千。 渐渐的,又松开了去,似释然一般,冷笑了好几声,有气愤,也有无奈。 宁如鸢又道:“我知道我这件事让宁家不体面,所以今日特来断亲。 我不会否认自己跟听澜之间的关系,但为了宁家的体面,我愿意不要宁家女的身份。 是女儿不孝,我只想在将来清明节时,有一个堂堂正正的身份去给他扫墓。 女儿无惧天下人的非议,但女儿也不愿宁家遭受难堪。” 宁老夫人跪在地上跟她一起哭: “你啊,你从小脾气就执拗,骨头硬得不得了,此番是执拗到底了。 你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断亲这样的话,母亲听着是有多难过啊!” 宁如鸢的兄长走过来扶起了自己的母亲跟自己的妹妹: “万督公是大周功臣,十年航海,宣扬大周国威,开书立传,将大周以外的世界带了回来。 皇上对其连连夸赞,叹他生命短暂,苍天不仁。 若非在心底格外欣赏万督公,也不会给他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将大周的巨轮开往海岸尽头。 父亲母亲,不要让妹妹断亲,十年深宫争斗,已经够折磨她了。 我们到底是血脉相连的亲人,怎能说断就断? 往后的日子,还有这个叫万琢玉的孩子,我们宁家是要管的。” 隋明看了一眼身边的侍卫,东厂的人才收了手,慢慢从祠堂里退了出去。 宁国公叹了口气:“别在外面飘了,回宁府,还是你从前的那间屋子住下来吧。万琢玉,宁家以后会管。” 宁如鸢再次下跪朝着父母磕了头:“抱歉,是女儿不好。” 宁如鸢带着万琢玉回了宁家,在宁府陪了孩子三年,母子感情极好。 三年后,宁如鸢承亡夫遗志,再次在江南云天码头启航,三下南洋。 宁如鸢站在甲板之上,吹着海风,面露恬淡的笑意。 海上万里霞光,流云如玉,在恍然之间,她看见万长安站在云端朝着东边指了指。 她顺着那东边看去,看见一只金色的鸟跟一只黑色的苍鹰并肩飞行。 宁如鸢一身墨蓝色的窄袖长裙,发髻干练的束在头顶,不饰金簪珠玉,洗尽一身铅华。 她看着那无边无际的大海深处,温柔笑着: “听澜,我也出发了。 这一次,我会带着我们所有的航海经验与航海记忆,带着我对你的爱,继续好好的走下去。 也让你看看,我带你去看的世界。 听澜,此刻,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七百二十八章 后宫嫔妃群像终章 大周天启帝这一朝,出现了大周建国三百多年来的首位航海家。 他的出现,让大周有了全新的世界观与非常详细的大周航海堪舆图。 万长安将所到每一处的物产资源,人文风情,政治形态都写于《大周南洋航海本纪》上下两册中。 十年航海,十年无边天地。 万长安为大周开创新的海航盛世,了解外面的世界奠定不世之勋。 也是在万长安离世的这一年,天启帝裴琰大开国门,促进与南洋诸国交流合作。 皇后提议开创海岛贸易,为海岸与内陆手工业的百姓实现经济创收。 大周江南船业也因此飞速发展,更有了形形色色各异的船只出海,规模迅速壮大。 《大周南洋航海本纪》也为百姓出海提供了重要导航启示,这本书是他们出海时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后世有人说,万公航海十年,功在千秋。 几年后,江南云天码头之外,有一金身铜像立在巨轮之上,高耸云间。 天启帝命东厂督公隋明亲自修建万长安航海神像,愿出海渔民,出海做生意的大周百姓能在万公的指引下,安全返航。 万公,受香火供奉,此刻化神。 若干年后,大周出现了第二位航海家,也是大周首位女子航海家,宁如鸢。 她在万长安身边十年,有着非常丰富的航海经验。 她接下了万长安的担子与未完成的梦想,代替他接着将那片湛蓝色的汪洋给游历了下去。 最远的一次,大周的巨轮船队走到了从未抵达过的波斯帝国。 二十年后,宁如鸢编著长达两百万字的《大周寰宇航海观》出则惊世,震惊天下。 她绘制了更新更大的航海堪舆图,去了最遥远的国家,看了万千风景。 归来时,她已是满头白发,年迈之身。 可她的心,依旧如汪洋的浩瀚一般,是一颗晶莹剔透的宝石,纯澈美好,胸襟无边。 她的船队所到之处,皆是大周国威的证明。 后世对第一位航海家万公评价至高,对第一位女航海家的评价亦如此。 大周史官对于航海史一事的记载,在开篇的第一句这样写到: 万公夫妇,航海万里。 集寰宇万象所归,为大周盛世奠定不世之基。 短短二三句,却是对万长安与宁如鸢此生情与身份的认可。 万公夫妇,被后世以夫妻身份铭记。 宁如鸢年迈时看见这句话,一时泣不成声。 世俗不承认这份情的纯澈,但,千年历史悠悠,终将认她二人的情,她二人的功绩。 此情可比岁月之长,此爱可比天地之深。 青史漫漫,黄烟缥缈,有她温柔目光送行这一生所爱之人,一生所累之功。 年迈时,她只觉内心是幸福与丰盈的。 万长安没有死,一直活在她的心里,她的爱一直延续着。 宁如鸢航海归来后,一直住在江南万家祖宅里。 她的屋子里放着一艘木刻的巨轮,巨轮甲板上刻着一男一女。 吹着海风,身后长袍浅浅吹拂,巨轮正航行在蓝色汪洋之上。 她眼角的皱纹已经变得深刻,眼神却极为深沉温柔的看着巨轮, 又垂眸翻了翻手里的书册,笑着说:“听澜,我讲到哪里了? 哦,讲到沙漠王国了,我继续讲,你要继续听啊。” 摇摇椅上有老人温柔的呢喃,字字句句说着后半生的一切境遇,别人听的是故事,而她说的字字句句皆是情话。 …… 文雪嫣放弃更好更广阔的仕途,放弃外交使臣的身份做了太子太傅。 为大周培养了无数新一辈的杰出人才,是大周第一位以女子之身出任的最高级别的教育家。 而后太子裴昀登基,册文雪嫣为帝师。 帝师手下人才辈出,裴昀,裴乐瑶,鹤重霄,鹤绵绵,万琢玉等人,皆为大周以及周边各国立下显著功绩。 帝师一生未嫁,终生致力于大周人才培养,一心改变男女之间不平等的社会境遇。 是以她站在王朝的最高处,影响、改变这王朝手握最鼎盛权力之人。 帝师年迈之时,迁出皇宫居于长生山,归隐世间。 长孙金月历经多年边疆军营生涯,早已成长为西境封疆大吏。 嫁与副将,生三子,而后送入文雪嫣门下培养。 年迈时,夫君比她先去,她则辞官回了帝京。 打听到文雪嫣的去处后,选择去了长生山,与她相依为伴。 偶有下山与宁如鸢相聚,皇后时常出现。 众人依旧与当年模样,把酒言欢,说着一生喜乐,说着当年衷肠,是一生的朋友。 所有人都没想到,一开始,她们这些女子其实都是红墙之下的竞争对手。 她们只道,人生并不完美,但也感谢时代,感谢自己,足够幸运的在后来做了一回自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她们不悔无怨,倍感幸福。 或许有些人先她们中的一些人离去,但记忆不灭便是魂灵不灭,被铭记,虽死犹生。 大周云懿皇后江云娆后来极少出现在朝野视线,常年待在后宫陪伴皇帝与太子公主,制造宫中欢乐之声。 但每逢大周风雨临至,她必是与天启帝携手在前,共敌风雨。 后世有人传,云懿皇后,得帝独爱重。 大周风平浪静,不见皇后其人; 大周稍起风浪,必有皇后妙策,一改王朝风浪为万里霞光。 皇后宽待女子,朝野陆续可见女子为官, 为大周女子成长与将来铺了一段长长的锦绣花路。 云懿皇后,是大周女子后来眼中神一般的存在。 无不由心爱之,敬之,尊之。 桂花树下,江云娆与裴琰在月下对坐,面前摆着一盘棋,她再次举棋不定:“老裴。” 裴琰挑眉笑着:“这可是最简单的五子棋,你又想耍赖?” 她从宫外的小聚归来,很是感慨。 饮过一些酒后,就开始认认真真的看着面前这个爱了一辈子的男人。 眼神忽的朦胧起来,静
相关推荐:
爸与(H)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我以神明为食
挚爱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薄情怀(1v1)
珊璐短篇CP文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召唤之绝世帝王
认输(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