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逆爱(H) > 第14章

第14章

,这个柴火和锅,不瞒你说,我们昨晚就没起火。” “柴火好办,上山捡就行。锅,我也是运气好,才买到一个,你们可以去供销社碰碰运气。 要是也没有的话,知青点应该也有小灶吧,你们有没有瓦罐什么的,弄个瓦罐放在小灶上也可以。 村里好多人家没有铁锅的也是这么做的饭。” 第20章 “还有一些用的什么木盆,木桶,柜子之类的,赶车的刘三爷,他家儿子就是木匠,做的东西都不错,能用的住,我这些木制的也都是在那换的。 还有炕席,笤帚,背篓,筐,吃饭的木碗,筷子,木勺,这些零碎,他那也都有。” 三个人目瞪口呆,李燕哀嚎一声, “我们都没想起来这些,就想到没有锅不能吃饭了。” 陈建国平时应该不是不通家事的那种,坐直的后背都软了, “天啊,我怎么没想到还有这些东西呢?” 林招娣倒是没多吃惊,还跟着细数, “还有铲子,帘子,油盐酱醋,洗衣服的盆子,晾衣服的竿子或者绳子,簸箕,筛子,篮子,这些我们都没有,这些还都是能共用的,不常用,但是得有。 对了,还有针头线脑的,反正不着急,但是去供销社的话,也要陆续添置。” 简单第一想法,是个过日子人啊。 “不错,过两天上工,但是也没有之前那么忙碌,你们可以看看轻重缓急慢慢置办。 据说这边降雪早,我估计上山几次就差不多了,到时候一下雪,路不好走,出门也没有现在方便了。” “简知青,你为什么没住在知青点啊?” 简单笑笑,这也不是秘密,肯定会有人问, “我刚来的时候,就我自己一个人,那么大的院子,我也不敢住啊。 正好看见这个小房子,我一寻思,这不正好吗?收拾收拾就是一个房间,我就给买下来了。” “你买下来了?” 简单理解他们的不理解,好好的有住的地方,不用花钱环境还不错,为什么要自己花钱买一个破旧的小房子呢? 自然不能跟他们说,以后还会来很多知青,那边会挤着住很多人,会有很多矛盾和纷争,鸡毛蒜皮不得消停。 “嗯,咱们是来支援农村建设的,什么时候回城都不知道,这买下来就是自己的,也算是个家了。 主要是太破了,不贵,不然我也买不起啊,就这,都几乎用光了我的家底。 我还惦记着上山多弄点吃的呢,不然这个冬天就这点粮食可熬不过去啊。 听说这边山货都挺多的,到时候咱们都多弄点,都是好东西。 到时候不管是咱们自己吃,还是送人,还是邮回家里,都是好东西。” 她要借着他们的口,把买房,不贵,没钱了,这话记住,再来人的时候传出去,免得有人惦记。 现在刚开始下乡,真的好多都是满腔热情来的。 等到了大批,强制的时候,人一多,心思也就花了,到时候,阴谋诡计,就更多了。 所以现在能想到能做到的事,她都不打折扣的做好做周全,就算是为了以后的平静生活打基础。 而且,这么一说,她突然就想起来那个要认她做妹妹的朱艳,好像来了后就把她忘在脑后了,要不写封信,报个平安? 哦,还有那个没少帮忙的钢铁厂厂长陈红军。 陈建国看了半天,终于问了一直想问的问题, “简知青,你是不是年纪不大啊?你,成年了吗?” 从昨天他就一直觉得简单怎么看怎么都带着一丝稚气。 简答抿嘴笑, “让你看出来啦,我今年15岁,跟你们比,确实比你们都小。” 李燕和林招娣顿时母爱爆棚, “什么?你才15?” “你这么小怎么就下乡了?” 说是建设农村,但凡是心疼孩子的家庭,谁舍得呢? “我家里人都不在了,就剩我自己了。 之前爷爷给定了一门亲,看我家里出事了,就赶紧上门退亲。 住的都不远,这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挺尴尬的。 正好看见有下乡的政策,我一寻思,反正也没有亲人了,还不如下乡了清静。” 三个人都沉默了半天,还是简单开口, “那边我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叔叔,对我挺好的。 村里不是要上山吗,我也想着弄点山货,给他们也邮点呢。” 三个人就跳过了她的身世,顺势就接上了上山的那段, “简知青,你今天有什么安排吗?能不能带我们往山上走一圈,我们熟悉一下,好去捡捡柴。 这早晚天还挺凉,炕还有点潮,也该烧起来了。” 简单也没有啥不行的,就约好一会知青点集合,先去刘三爷家买背篓。 三个人回去了,简单也抓紧时间吃了口早餐,背上背篓,装上几个干粮和水壶,就锁上门奔了知青点。 陈建国几个没有什么收拾的,剩下的吃的也不多,就是对付一口,简单到的时候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刘三爷家,开门的是7岁的虎子,看见简单也很高兴, “简姐姐,你是来找爷爷吗?” 简单笑了笑, “是这几个哥哥姐姐想换点东西,我应该找谁呀?” 虎子回头就喊, “奶,爸,妈,简姐姐来了。” 简单也吓了一跳,这阵势是不是有点大了? 刘光明和媳妇先出来了, “小简知青,” 简单也没寒暄, “光明叔,这是昨天新来的知青,想来换点东西,我就带他们过来了。” 两口子带着知青去仓库,老太太也笑呵呵的出来了, “小简知青,先坐会,不着急。” 院里都有凳子,简单也没客气就坐下了, “三奶奶,您这做的鞋子是三爷的?” “是啊,天要冷了,他这时不时的就出去,冬天还得扫雪捡柴禾喂牛啥的,去年的棉鞋底子都漏了,趁着这几天不忙,先把鞋底子纳出来,慢慢的再上帮子,还不着急。” 千层底布鞋,大小姐前世在老爹脚上见过,不过那是特意定做的,和这个还不完全一样。 翻来覆去的看, “三奶奶,这就是千层底?” “是啊,到时候外面再套上一双乌拉草鞋,底子厚点,也能顶不少事。” “三奶奶,咱们这边的雪特别大吗?” 老太太使劲的扯着纳鞋绳子, “前些年确实大,十一月份就开始落雪,到了十一月末或者十二月份,基本就大雪封山了。 去年啊,就没有,刚入冬的时候下了两场,再后来就一直晴着,就那么干巴巴的,一冬啊。 要不今年咋能旱成这样呢?” 第21章 外面还是万里无云,老太太看了一眼就接着干活, “今年冬天啊,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要是还这么旱啊,来年更不好过。” “不会的,最近这天气不是正常多了吗?没准过几天就下雪呢。 您这先准备起来是对的,我们也是一会要去捡柴呢,万一真的大雪封山了,也好有的烧啊。” “对,这眼看着天就冷了,可不得准备了?” 说着关心的看着简单, “你都准备了吗?棉衣服带了吗?棉鞋带了吗?被子够不够厚?铺的褥子不用太厚,炕烧的热点身下就不冷,盖在上面的得厚点。 咱这边的窗户啊,不严实,这几天就得把窗户缝子封上了,那冬天西北风还大,也直往里透风,到时候一睡觉,脚底下呼呼的风,就靠这厚被挡着呢。” 简单跟着叨咕, “棉被我带了一床,应该差不多,我那屋小,几个叔给我抹的还挺严实,有功夫我也试试窗户。 棉衣棉裤,我那个干姐姐给我带了一套,我到时候注意点,不弄湿了就行。 棉鞋,我好像带了一双旧的,待会回去看看。 三奶奶,我要是不会做怎么办呀?” 这说悄悄话的感觉,显然让老太太心情很雀跃,也小小的声, “你要做啊,我给你做,我跟你说,我这手艺在村里可是这个,你光明叔和你三爷爷都愿意穿我做的鞋。” 这才恢复的声调, “你婶子都给你三爷爷做鞋了,这不是,就穿着我做的合脚吗?” 简单就感觉铺面而来的甜蜜狗粮。 “哎呦,三奶奶,三爷爷就喜欢你做的鞋呀?” 怪声怪调的,老太太没忍住拿着轻飘飘的鞋样子去打她, “你个臭丫头,还打趣起老太太了。” 正好三个知青也挑了东西出来,简单直接就跑了,远远的喊着, “三奶奶,改天我再过来。” 李燕看着这亲昵的样子,不禁露出羡慕的目光。 “简知青,你跟这家很熟悉吗?” “还好啊,就是平时打交道次数多了就熟悉了。” 简单不想纠结这个问题, “你们都选好了?” 几个人露出后背上的背篓, “选好了,其他的晚上给送过去,先把背篓拿出来了。快走吧,咱们耽误了不少时间了。” 山下还有村民在捡柴,简单带着他们大大方方的就从村民平时上山的路往里走。 近的位置早早的就被村民捡光了,往里走的远一些才会有陆续掉下来的细细的树枝。 “这种细的就得积少成多了,粗的得往里走。今年旱的,外围的树也半死不活的,最近天一冷,风再大点,陆续的就有枯掉的树枝折下来,或者被风刮断。 那些枯叶子,点火还行,但是不抗烧,我不爱往回背,费事,那一筐一会就烧完了。 我就捡树枝,然后回去扯点田里的苞米叶子,那个点火就很好用,晒干了,一点就着。” 三个人一边捡柴一边听着简单的经验传授。 简单还觉得惋惜, “要是有那种枯掉的树,拽回去就能顶好几天的柴火了,那个树干抗烧。” “简知青,这种呢?” 简单扫了一眼, “那是蒿子,也能烧。 听说夏天割几棵还绿着的蒿子,用火点着,它不是湿的着不起来吗,就那个烟,对这农村的那些虫子呀,蚊子呀,都特别好使,不过就是挺呛的,这家门口点着,风一吹,小半个村子都能看到烟。” 现在枯萎的很彻底,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来的叶子形状了,几乎是一碰就碎成渣的那种脆,三个人盯了半天也没盯出个窟窿。 “来年发出来我再告诉你们,味道还行,不熏人。” “哎,简知青,简知青,那个红色的果子,我好像见过,那边那边,” 三个人跟见着什么新鲜东西一样一股脑的跑过去, “这是野生的红菇娘,这山上也就它还活着。这个是越冷越甜,下霜冻一下味道更好。这个可以摘回去,拿着针线顺着这个梗穿成一串,挂在门边或者窗户上,是不是挺好看的?” 男同志还差一些,两个女知青感同身受, “还真的是啊,这颜色还喜庆。” “是啊,馋了就拽下来一个。而且,这个皮,是这边消炎撤火的好东西,嗓子疼什么的,就拿这个皮冲水喝,很好用的。” “那不是全身都是宝?那都摘回去吧。” “摘回去吧,山上一共也没有结多少,这棵也是漏网之鱼,不然早就被摘光了。” 这个意外发现,让几个新人还惊喜的很,对上山的怨念都少了不少。 “这山上还是有好东西的呀。” “当然啦,这可都是以大自然的宝库啊,山下的人若是活不下去了,这山上是最后的依靠。” 在一个斜坡,简单找到了两棵枯树,把树枝树杈都掰下来,和捡的柴火捆在一起,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拖着就走。 “那个是你们的,收拾收拾走吧。” 三个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唯一的男同志,撸起袖子,学着简单的样子把树修了一下,不过拎起的瞬间差点把他带了一个跟头,他震惊的在两根木头上扫来扫去, “简知青,你拎着真的很轻松吗?” 李燕过去试了一下,压根就没拎起来,两根木头都只是轻微的晃动了一下。 三个人看向简单的目光顿时又火热了不少。 “简知青,你是大力士吗?” 秋收后也没什么需要出力的地方,简单已经忘记自己的力气异于常人了, “还行吧,就是力气有点大,遗传的,你们羡慕不来。” 简单在前面拎着一根木头,背篓里是捡的一些碎树枝。 后面林招娣拎着三个捡的柴火,陈建国和李燕两个人抬着那根枯木,慢慢的跟着。 “下次咱们能不能带上工具过来,万一再碰到这种,还能处理一下,要是东西多拿不了那多可惜。” “当然可以啊,只要你有工具,怎么方便怎么来。” 李燕没憋住笑,一松劲,手里的东西就脱手了,后面的陈建国反应还算快,紧跟着就撒手躲开了。 第22章 简单听见声音回头,见到的就是两个跳脚的人,林招娣远远的站着。 无奈摇头, “你们还想光荣负伤吗?” 两个人手忙脚乱的抬起来,这次倒是配合的多了,总算是顺利的到了山下。 回到知青院,两个人同时松了一口气,木头一扔就开始揉着手腕, “哎呦,可算是到了,我这手,都不是自己的了。” “行了,你们自己收拾吧,我把东西送回去,得去趟公社。” “你要去公社?简知青,我们跟你一起去行不?” 简单停住脚步, “你们也要去?” 李燕几个不好意思的互相看了看, “我们算了下,还有好多零碎东西需要添置,调料啥的也都没有呢。” 看了下天色, “现在是中午,那现在就去?能赶在黑天之前回来,晚上你们也能好好的做顿饭。” “行,我们也进去收拾一下。” “那我去找三爷了。” 上次想着给朱艳和陈红军写信,邮山货,今天有人跟着,就一直没拿出来。 到了公社几个人都去供销社了,她才偷偷的将东西放现在背篓里进了邮局。 也不多,每份是几斤栗子和榛子,都知道旱,别的山货没有才正常。 看着信和邮包都收进去,她想了想,还是先给朱艳打了一个电话。 朱艳留的电话是街道办的,离国营饭店不远,隔了几分钟打过去,那边就是气喘吁吁的熟悉声音。 一听要碎布头,朱艳直接就愣住了, “你是要做衣服吗?我去给你找几块瑕疵布吧,那碎布头接出来的花花绿绿的,” “艳姐,不是做衣服,我想拼点东西,不要好的,白瞎了。 你帮我问问,有没有那种碎布头,不挑,什么料子,什么颜色都行,越多越好,刚才给你邮了信和邮包,钱夹在邮包里了。” 就上次的换票交易,她就看出来这妹子是个人物,谁让她就喜欢呢? “行,没问题,一会过了饭口我就去,尽快给你邮去。 你说你,还给我邮东西干什么,我都听说了,农村也没收上来多少粮食。” “艳姐,这是我跟着村民上山,在山里找的山货,我自己也留了不少,给你尝尝。” 简单听村长说了,收上来的红薯和土豆,也就将将的够交公粮。 这么看啊,下次上山没准还是个艰巨的任务呢。 朱艳动作很快,过了饭口就出去找人。 婆家娘家都在这,几乎都有工作,关系网不说遍布,那也不老少的。 一问碎布头,人家连奔儿都没打, “这玩意有的是啊,又不能做衣服,也就沾个鞋底子。” 朱艳还是记挂着妹子的, “你给我弄几袋子大点能用的,” “几袋子?” “对,我有个妹子在外地,他们需要这玩意,我跟你说,要是用好了,虽说肉小,这不也是给厂子创收吗?” 简单自己都没想到,这姐姐是这么雷厉风行的主,这会,她办完了事,去了趟国营饭店,慢悠悠的去找牛车呢。 不得不说,这大环境还真的是,公社的人烟也不多,匆匆走过几个也都是面黄肌瘦的骨架子。 走到半道,一个老太太晃晃悠悠的就要倒,简单条件反射的退了好几步,然后才想起来,这不是那个不敢见义勇为的时候,眨眼间,老太太已经倒下了。 简单上前两步,蹲下拍了拍, “老太太,能听见吗?老太太,” 一边往嘴唇里滴了点水, 过了有个两三分钟,老太太才狠狠的吐出一口气,嘤咛醒来,简单瞬间松了一口气。 “老太太,你没事吧?” 旁边围着的几个人分分开开, “这是饿晕了吧?” “是啊,这不前街老孙太太吗?” 一听有认识人,简单也不耽搁,一边起身一边交代, “咱们向阳公社的各位大叔婶子,真是热情的又乐于助人的,都是党的好同志,对待邻居,真的和春天一样温暖。 各位大叔婶子,能帮忙联系一下他的家人吗? 我是农村过来办事的,现在要着急回去了,实在是没有时间把这位老人家送回家,谢谢各位热心的婶子啦。” 又作揖又摆手的,然后一溜烟的跑了,被几滴水唤醒的老太太,也只看到一个背着背篓狂奔的小身影。 等围观的人再反应过来,大街上哪还有刚才那个人了? 陈建国三个背着背篓回来时,还议论呢, “刚才那边有个人晕倒了,说是有人救了人,又不想让大家知道他是谁。” “这不是无名英雄吗?” “是啊,还是好人多呀!” 无名英雄,默默的不做声。 “都坐好了,咱们要回去啦!” “三爷,你过几天还过来吗?” “这不是要捆苞米杆子了吗?这几天没有人上公社,我就不出来了。 等完事了,约莫着得六七天吧,差不多,再来一次,然后差不多就得上山收山了。 等这些活都完事了,要是再来你就去找我,村里啊,没有人来。” 李燕嘴快,张嘴就问, “为啥啊?” 林招娣伸手去拽的时候,就晚了。 老头叹口气, “还能为啥?没钱,没粮,上公社干啥? 往年啊,自个儿家院子里的菜,捡回来的山货,榛子,栗子,松子,蘑菇,啥的,都惦记送去供销社卖点钱,换点针头线脑,或者给家里割上几两肉解解馋。 今年啊,等交了公粮,村里就彻底空了,家家也分不到啥。 这冬天,就得指着上山了,还卖啥了? 就盼着能多捡点能填肚子的,要不,这一冬天,可咋过啊!” 李燕也反应过来这话题不对,讪讪的闭了嘴。 简单坐在车边,晃着小腿, “三爷,你家三奶奶做的鞋是不是特别舒服呀?” 冷不丁的话题,老头也没寻思,顺嘴就答应, “可不是咋滴,那老婆子这手艺可是出了名的好,这点我可是享福了。 哎,你这孩子,瞎说什么玩意儿?” “嘿嘿,是瞎说吗?我还想让三奶奶帮我做双棉鞋呢,你要这么说......” 老头改口极快, “那都不是事,这个她最拿手。” 第23章 最累人的秋收缩水一半,剩下的捆苞米杆子基本就没有什么难度了,不过就是机械的动作而已。对村里人来说,更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活计。 秋收时割下来的苞米杆子,横在垄上摊开着晾晒,如今的天气干爽,这些天也干的差不多了。 成年男人蹲着,双臂伸开把能够到的都搂到一起,把早就捻好的草绳拦腰放到下面,一收,一拧,一塞,就捆完了。 后面有专人把这一捆捆捆好的抱到地头,给老黄牛留下足够一冬天的伙食,剩下的跟粮食一样,也是村民烧柴的一部分。 不过村长还是习惯性的叮嘱, “苞米杆子不要挨着柴房垛,不要挨着容易着的东西啊。” “知道啦村长。” “知道知道,垛到门外去。” 陈建国傻傻的跟着干了两天,终于忍不住问道, “为什么不能挨着柴房,不都是烧柴吗?难道这个还有特别的用途?” 李燕和林招娣也是半知半解,但是没好意思问,都看向简单。 简单也是最近才知道为什么, “苞米杆子,和咱们捡回来的树枝,哪个一点就着?” “苞米杆子啊。” “那你说,万一哈,万一有点火星,苞米杆子垛,‘碰’,着了,会在怎么样?” 几个人, “苞米杆子会连上柴房,柴房一般都是挨着,房间......” 简单耸肩, “而且,好多房子上面盖的都是草,更易燃。” 三个人互相看了一眼,顿时就感觉一阵冷汗。 天气太旱,所有植物都长的不好,唯一的好处就是,后续的工作就少了不少,除了苞米杆子,居然没有其他大的活计了。 这个完事后,刘卫民组织人去送公粮。 看着他们辛苦一夏天,从两公里外担水,又一点一点浇水养活的红薯和土豆,都被抬上了牛车,或者一个个扁担,都沉默了。 刘卫民也不好受, “乡亲们,我相信,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回去把家里都收拾一下,明天我们就进山。” 村里只有一辆带轱辘的,就是刘三爷平时赶的牛车,装的满满一车的粮食,老爷子那心疼的表情实在是太明显,但是乡亲们肩头压着的扁担,他也不可能再说什么。 简单本来这几天就打算去公社的,估摸着朱艳那边的东西应该也该到了,如今车是不能坐了,但是,回来应该还是空车,想了想,还是跟着大部队一起出发了。 前面牛车,后面浩浩荡荡的扁担队,一看就知道是去交公粮的,路上也不乏有人投来羡慕的目光,那满满的袋子,可都是粮食啊。 公社这边人还不少,不过倒是不喧闹,看着也是来交公粮的,都是一样的单薄,一样的愁眉苦脸。 要说平时可能还会有人挑一挑比一比什么的,但是今年这年景,有,就是好事。 粮交的很干脆,往外走的乡亲们,肩膀上是轻松了,但是脚步还是一样的沉重,公粮是交了,接下来又是想办法救命的日子了。 看着刘三爷卸了车,简单赶紧喊了他,一起去邮局。 果然,一说名字,看了证件,确实有邮包到了。 不过,那眼神很怪异。 下一秒,看到对方指着的几个大袋子,简单也懵了一瞬, “姐姐,这,都是我的?” 虽然吧,她是这意思,但是艳姐这效率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她是想着看到就给她留着,也说了越多越好,但是没想着她一次性就给弄过来这么多,而且,她也没想到,能这么快弄到这么多布头,朱艳这能耐可不小。 好吧,是她小看了,给她艳姐道个歉。 这么想着,就从背篓里又“掏”出一包山货,按照上次的地址邮了过去。 然后,才收了信,将自己那几个巨大的包裹往外挪,进了门厅的死角,立马就把多余的收进了基地,只留一个在外面。 正在喂牛的刘三爷,是顿时就吓了一大跳,没等他瘸着脚绕过去,就看小简知青轻轻一拎,一放,硕大的包裹就落在了牛车上。 好吧,他忘了,这孩子力气大。 往公社粮站去接那几个人,刘三爷才开口, “你这是,又弄了棉被?” 不然谁能弄这么大的包裹,看那形状也都是软的。 简单没想因为这个一下子出个大风头,早知道就另选一天过来了,但是这会说什么也晚了。 先叹了口气, “三爷,我不是说,想找您家三奶奶帮我做棉鞋吗? 我就跟我那个姐姐说了一嘴,让她帮我留心,如果有碎布头什么的帮我弄点,这玩意沾个袼褙,不是挺好的吗?还不浪费。 我也没想到她会邮来这么多东西,不知道有多少碎布头,不会真的给我邮了棉被吧?” 老头眼睛直发亮, “你还认识布料厂的呢?” 简单拆开朱艳的信,扫了一遍, “哪儿啊?我家里这情况,认识也是白认识,这是我那个姐姐帮我换的。 说知道我不会做鞋,所以特意给我多换了点,让我请人帮着做鞋,这请人帮忙也不能空口白牙的不是。 呦,还真的帮我换了棉被?” 说着抽了抽鼻子, “唉,这艳姐真是,我都这么大了,还把我当小孩呢。” 刘三爷瞄着袋子呢,这一袋子,除去棉被,也能装不少呢。 回想着她好像说过,她可是要找他家老婆子帮她做鞋,那这布,这不是自家也能得着点? 哎呀,那可好,甭管是啥料的,都是你好东西呀。 攒攒,攒够了,老婆子就能给小孙子或者大孙女拼凑成一件衣裳。 这么一想,心里还美滋滋的呢,不是他贪图孩子这点东西,实在是,太穷了。 “你这话说的,你不是孩子啊?” 这会功夫,跟前面的人就碰头了。 刘三爷心情好,也不心疼老牛了, “都上来歇歇。” 还有人犹豫, “三爷,您不心疼牛啦?” “哼,放心吧,你们几个还没有那车粮食沉呢,上来吧。 回去上工时候也少了,老牛能好好歇一段时间。” “哎,好嘞!” “小简知青,你的包裹,这么多?” 都是知根知

相关推荐: [综漫] 审神者今天也在万人迷   观里有真修   莫名其妙去修仙   王秀陆云鸿   天灾末世,我囤千亿物资带崽躺赢   夺冠后老婆不要我了[电竞]   无限辉煌图卷   降落   快穿之炮灰女配逆袭记(上)   小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