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诉太子,怎么去做一个皇帝,做一个好皇帝,只把自己知道的东西讲出来,由着太子自己去判断。 李大人滔滔不绝,讲了整整一个时辰,休息十分钟,剩下的半个时辰给太子答疑解惑。 课程结束,甄青殷和太子恭敬施礼,送走李大人。 太子绕过屏风,见甄青殷亲自动手收拾笔墨纸砚,有些讶然,然后上前帮忙,笑问:“感觉如何?” 甄青殷一面收拾书案,一面脑子里信息爆炸,闻言答道:“难怪教导殿下的先生无数,但唯有李大人被封为太子太傅。李大人刚刚所讲,我知道的,就引用了至少二十二本典籍。殿下,你数的是多少本?” 太子不敢打击她,保守地给出个数字:“没太注意,孤记得的,大约三十二本。” 甄青殷顿时知道,他在哄自己。 她低头默默地把书本摆放整齐。 太子摸摸鼻子,安慰:“你能听出二十二本,已经出乎孤的预料。孤是有先生教导,才读了这许多书,而你,是自觉去读。” 两人并肩朝外走,赶着去用午膳,用了午膳,休息一会儿,就该上下午的课。 时间安排得很紧。 甄青殷和他闲聊:“我读书,不求甚解,遇到感兴趣的,才会查一查资料,或者问一问我二叔。从前我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谋生,男子可参加科举,可从书上学到各行各业的谋生技能,所以认真读书。 我参加不了科举,也无须谋生,对什么有兴趣才会看什么。今儿听了李大人讲课,方知自己的无知,真正开了眼界。” 她是真的感慨,这位李大人的学识,比她二叔还厉害,沾卫极的光,她有幸听一回历史大拿讲课。 太子问:“你喜欢看史书?” “尚可,看是什么书了,《史记》这类我爱看,《春秋》就算了吧,没有李大人这等才高八斗的老师授课,以我肚子里的这点墨水来说,毫无意义。” 甄青殷欣赏他的恩师,太子与有荣焉,但仍是吃味,对上她带了点崇拜的眼神,清咳了声说:“以后有不懂的,你直管来问孤,李大人读过的书,孤大部分都读过。” 他搜罗了两本孤本,本打算送给恩师当生辰贺礼的,罢了,赶明儿让冯有喜随便挑一副名画送去吧。 顿了顿,在甄青殷的眼神变得奇怪之前,又说,“孤书房里的书,你随便看,东宫还藏有一些流传较少的史书,孤叫人送来,尽可着你挑。” 甄青殷对史书看得多,但都是不求甚解,更不会背诵,她没法子像李大人那样信口拈来,不仅能把原话复述出来,还能准确地说出出自哪本书哪一篇,作者是谁,作者生平又是什么。 她张了张嘴,拒绝的话到了舌尖,又吞回去,男朋友的好意最好不要拒绝:“那我先谢过太子殿下。” 太子没忍住,弹了下她的额头:“跟孤还谈谢!” 午膳后,是音律课和绘画课。 这两样是甄青殷的短板,她欣赏了半个时辰,便想打盹,为尊师重道,只能逼自己去听。 上学的第二日,甄青殷掩唇打个呵欠,问:“今日学什么?” 太子笑笑,带了丝使坏的意味:“《春秋》之昭公。” 甄青殷摇摇头,清醒清醒:“昨日不是学过了吗?” “《春秋》,孤十岁时已学完,这是先生们第二次教授这本书。孤如今的见识与九年前已大为不同,先生们也换了,讲授的知识也不一样。” 很快,甄青殷便见到第二个讲《昭公》的先生,御史曹大人。 听到他的姓氏时,甄青殷以为碰巧,直到他大骂昭公,明明书上昭公的记载只有几百字,曹大人却洋洋洒洒骂了上万字,她才确定,此曹御史就是彼曹御史。 在董素素的原著小说里,曹御史是卫极的克星,从卫极坐上太子位置开始,便盯着他弹劾,各种小题大做。 卫极吃饭掉一颗米,曹御史都要在皇帝和朝臣们面前哭几声大景危矣。 总之,作不死,就朝死里作。 皇帝几次气得拔剑要杀他,都被太子抱住腰喊着“言官不可杀”拦下。 挨骂的太子,忍辱负重,像极了受气小媳妇,因此大臣们夸他有容人雅量,宽仁贤明的名声便这么传了出去。 然而,甄青殷有上帝视角,知晓背后的真相是怎么一回事。 曹御史的每一次弹劾都是太子亲自上门去求的,他穷,得知曹御史爱茶,便将东宫的好茶都留着,专门贿赂曹御史。 如此一来,无论他砍多少个贪官的脑袋,因曹御史上下蹦跶,还撺掇同僚一起蹦跶,就给人太子其实软弱好欺、宽容大度的印象。 无形中,连皇帝都会减少对他的警惕心。 历史上,年老的皇帝忌惮年富力强的太子,逼儿子造反,再名正言顺杀太子的案例不要太多。 隔着屏风,曹御史骂到高兴处,双手叉腰,哈哈大笑,状若疯癫。 甄青殷:“……” 这曹御史精神状态不太稳定的样子,她同情地看眼卫极的背影。 不知曹御史教导了他多久,折磨了他多久。 更不知,曹御史在朝堂上当众弹劾太子的时候,是不是也这种状态,这种骂赢了哈哈大笑的得意模样,难怪皇帝要拔剑砍他。 好容易挨到午膳,甄青殷的双耳终于解放,她双眼放空,走路有些飘。 太子问:“今日学到什么?” “怎么不带脏字地骂人。” 太子扭头,隔了十秒才转回头。 甄青殷确定,那十秒卫极肯定在笑。 这俩奇葩,能做一场师徒,她一点不奇怪。 第172章 把他的本事学过来 甄青殷欲言又止。 太子停下步子:“说。” 甄青殷靠近他一步,太子见状,也朝她靠近一步。 两人的衣裳相触,几乎贴到一起。 甄青殷一惊,立即后退半步,飞快地朝左右张望,恼羞成怒地瞪他一眼,口中制止:“殿下,曹御史兴许还没走远呢,我可不想他在朝堂上弹劾我。” 万一曹御史真疯了,拿她弹劾太子,她家老太太能拿菜刀剁了她。 太子轻笑一声,想解释什么,但看她受惊的表情满足了自己某种不可言说的恶趣味,又放弃解释:“你要说什么。” 甄青殷压低声问:“曹大人是不是听过少傅大人授课?怎么他今儿骂……他今儿评述功过的那些人物,全是昨天少傅大人给我们讲过的呢?” 在曹大人嘴里,那些历史人物当然全部是过大于功,尤其是那些皇帝,曹御史只差把他们的遗体挖出来,指着他们的鼻子大骂一通。 若非史书记载有限,曹御史能把他们一生犯过的大小错误,全部拿出来攻讦一遍,每个过错写一封弹劾奏折。 那痛心疾首、捶胸顿足的样子,像极了暗示卫极,不要犯这些皇帝犯过的糊涂,不要当个遗臭万年、人人唾骂的昏君。 太子以拳抵唇,低笑出声,也压着嗓子说:“老师与曹御史同一届会试,曹御史本该位列一甲,因老师相貌过于出众,父皇一生爱美人,便把曹御史撸了下去,赐二甲第一名,而本该位列殿试第八名的老师,被提成一甲探花。 因这段恩怨,曹大人与老师常不对付。他俩老对手了,老师讲什么,曹大人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孤是老师的弟子,曹大人便常常弹劾孤,当着父皇和众朝臣的面破口大骂于孤,仿佛孤是那纨绔膏粱子弟,大景会毁在孤的手上。” 说最后一句时,他的神情露出些落寞。 真会装!甄青殷信一半疑一半。 曹御史和李少傅有恩怨应是真的,俗话说,最了解你的是你的敌人。 她鼓励道:“那殿下多跟曹御史学学,把他的本事学过来,骂回去。” 太子:“……” 他敢吗? 他敢回骂一句,曹御史准撂挑子不干,讹他十倍的好茶。 太子甩甩两袖清风:“此事,日后再议。” 第三日,依旧上《春秋》昭公篇,是兵部的王大人来授课。 课堂的画风又变了。 王大人带了沙盘来,着重讲了春秋战国的几场经典战役,昭公篇里一个“灾”字,他都要拿火来融入战争中讲半个时辰。 甄青殷提前一晚读了《孙子兵法》,依旧有大半内容无法听懂。 第四日,是司天监的洪大人授课,主讲天文与国运之间的联系,旁枝末节还讲了星宿、易经八卦。 甄青殷更是云里雾里,好像学到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学到。 晚膳时,甄青殷摇摇被填成浆糊的脑袋,好奇地问:“太子,你是一直这般进学的吗?一篇文章,要六部,还要司天监都来授课。殿下都听懂了吗?” 知识量太庞大。 她才上了四天课,就有些吃不消,先生们讲的内容,至少涉及了两百本书,她怎么可能四天里去看两百本书,更别说吃透。 她看怪物似的看着太子。 侍膳太监用银针一盘盘菜试毒,太子轻笑:“术业有专攻,孤仅仅一人尔,不可能学所有的书,这般授课,只是方便孤更了解六部职司,也考察一下,哪些人是有真才实学的,哪些人尸位素餐。” 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的授课形势,了解各部门的官员是怎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找出他们的优缺点,慢慢揣摩如何掌控臣子、平衡六部的权力分配。 甄青殷暗暗吃惊:“殿下的意思是,是你要求先生们如此授课的?” 太子颔首。 甄青殷给他盛一碗汤。 心中既有崇拜,又有些……恐惧。 太子工于心计,倘若将来两人关系生变,她不知自己能不能全身而退。 这哪里是给太子授课,分明是太子考验朝臣。 太子受宠若惊,也亲手给甄青殷盛了一碗汤,笑道:“礼尚往来。” 甄青殷冲他笑笑,眼睫颤颤的垂下,有些食不知味。 唉,男朋友是学霸满足了她的虚荣心,但太有心机,又让人害怕。 吃到一半,太子皱眉问:“今日的菜不合胃口?” “我在想先生们的课呢,有好多不懂的。” 甄青殷头一回因读书少而生出自卑。 身为穿越人的优越感被打击得一点不剩。 玻璃水泥等等,还是董素素给她开的外挂,她脑子里根本没有储备这些知识。 “有不懂的,问孤,孤也不懂,咱们去问先生们,不用怕。”太子真当她为此苦恼,怕她受了打击不敢来了,温声细语地安慰她。 “嗯,我是想问,但不懂的太多了,不知从哪里开始问的好。我自己先琢磨琢磨。”甄青殷敷衍地答一句。 虽回答敷衍,但她打算好好抓住这个学习的机会,学多少算多少,过了这村可没这店。 太子想了想,邀请道:“用完膳,咱们一道去书房温书。” 甄青殷摆手:“你能允我借书已经很好了,你那书房有奏折,我可不能常去。” 太子颇为遗憾。 “明日讲什么?还是《昭公》吗?是哪位大人来授课?” “还是《昭公》,”太子一笑,“先生应是出自礼部。” 甄青殷心里咯噔一声。 应该不会是二叔吧? 她二叔只是个小小的侍郎,怎能给太子当先生。 但是,昨日兵部的王大人也是个侍郎。 甄青殷头一回真心实意地求神拜佛,结果甄世廉还是出现在屏风的另一面。 甄世廉温文尔雅,面上常有笑容,语气温和,他主讲周之礼,讲昭公时期的春秋诸侯国外交,再引申到大景的外交上。 礼部下辖鸿胪寺,甄世廉曾在鸿胪寺当职三年,对外交极为熟稔。 大景国力强盛,虽不如刚立国那会儿,但依旧是这个世界最强横的国家,周围的小国甚至上赶着,以给大景当藩属国为荣。 第173章 威慑力 甄青殷一边听讲,佩服二叔的学识,感慨头一回知道大景周围有哪些国家,盛产哪些特产,一边恨不得把自己埋起来,希冀二叔不要认出她。 难捱的上午过去,到了午时,甄青殷饥肠辘辘,特意磨蹭一会儿,挑了个问题和太子讨论,这才和太子一起去用午膳。 才踏出门槛,便见院子里一把油纸伞缓缓扬起,露出甄世廉那张惊讶含笑的脸:“青殷?我瞧着屏风后的影子像你,没想到,果真是你。” 今日下雨,雨还不小,不知甄世廉在雨中等了多久,他的官袍下摆已溅湿一半。 甄青殷羞愧得无地自容:“二叔,快上来,怎地不在屋内或廊下等我?” 甄世廉笑着走上来,却没有回答她的话。 他若站在屋内或廊下,甄青殷恐怕能跳窗子逃跑。 甄青殷接过伞,合上,靠着廊柱放下,雨水顺着伞尖哗哗流向外面。 甄世廉欠身向太子行礼:“殿下金安。多谢殿下这些日子照顾我们家青殷。” “应该的。”太子轻轻颔首,心中不舍,却也只能说,“孤去用午膳,你们叔侄二人多日未见,想必有许多要聊的。青殷,好好招待甄侍郎。” 他负着一只手,沿着抄手游廊离开。 太监们呼啦啦一片,随侍在他的身后,留下小赵公公和杜若侍奉甄青殷。 甄青殷寻了一间空置的侧殿,和甄世廉进去,吩咐宫女太监们上膳,又道:“赵公公,麻烦您寻个火盆来。” “姑娘客气。”小赵公
相关推荐: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皇嫂
[综穿]拯救男配计划
逆战苍穹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蛇行天下(H)
爸爸,我要嫁给你
大风水地师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
妙拐圣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