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堂妹激动得差点蹦起来:“我这不是也参加高考嘛,我当然比较留心报纸,你们没看今天的《人民日报》吗,报纸上刊登了今年高考的一篇作文!题目就叫这个,名字叫林某舒,隐匿了中间那个字,不过我觉得天底下没这么巧的事,十有七八就是我五嫂了!” 啊? 她这一说,大家都纳闷了,陆老爷子也来精神了,催促着晚辈:“快,快把今天的报纸拿来,我看看。” 于是大家都去找,《人民日报》很快被找出来了,大家全都围过去,窸窸窣窣翻了一番:“找到了找到了!” 林望舒到了这个时候,都有些呆了。 高考才结束三周,她觉得距离出成绩还很遥远,根本没多想这些,脑子里醉生梦死的就是吃吃喝喝放轻松,谁想到,突然被人提起这个。 关键是—— 《人民日报》的作文真是她的?如果这么巧就是她的,那—— 林望舒忐忑又有些无奈地看着陆老爷子戴上了老花眼镜,然后大声地念了出来:“在我踏入高考考场的十个月前,我正站在帐幔一般的浓雾中,挥起砍刀,砍向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她脸顿时红了,这确实是她的作文,那么激情澎湃的作文,就这么被当众念出来。 好在,陆老爷子念了几句后,就问林望舒:“小林,这是你的作文吗?” 林望舒这个时候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只好干巴巴地道:“听起来确实是我的,我写的我下乡插队的经历……” 陆老爷子一下子激动起来:“这作文写得好,写得好,被刊登到《人民日报》了,这是当成了样文!” 周围大家伙虽然也都是见过世面的,但听了这个,自然也是意外,纷纷围过来看,一时大家七嘴八舌的,说什么的都有。 那七堂妹更是敬佩得五体投地:“我要去和我同学说,今天《人民日报》上刊登的模范作文,竟然是我嫂的!” 林望舒一时有些恍惚,在最初的羞涩和尴尬后,她的脑子终于可以理智地去想这是怎么回事,作文当成了标准范文,也就是说自己的高考作文会被所有的人看到? 这简直—— 仿佛直接当众表演剖心挖肺给大家看了。 不过,虽然尴尬,是不是意味着她能得非常高的分数? 陆老爷子看得自然高兴,当即宣布:“等回头小林和小静都考上大学了,我给你们一个人包一个大红包来奖励你们!” 有陆老爷子开头,其它长辈也都笑呵呵地表示,到时候要送红包:“就等着看你们金榜题名了。” 陆老爷子笑道:“我们小林肯定稳了,瞧,作文都上人民日报了,还能不被录取?这在过去,怎么也得是半个状元了。” 大家听了全都哈哈笑起来,一时自然夸什么的都有。 陆知义也很有些自得:“要我说,小林这脑袋瓜子还是聪明。” 林望舒听这话,一怔,之后差点笑出来。 当初,她还自称过脑子不好使,姑母那脸色她还记得。 这么说话间,便说起过年的事,陆老爷子便问起林望舒的打算。 林望舒虽然也挺喜欢陆家的氛围,不过没有陆殿卿在,她并不想和陆家人过年,还是想和自己父母一起过。 当下正要开口,旁边陆崇礼已经道:“殿卿不在,小林还是回去娘家过年,等明年殿卿回来再一起过年吧。” 陆老爷子也点头:“这话说得是,他们结婚才多久,殿卿就跑出去了,小林还是先在娘家过年吧。” 林望舒见此,忙笑着说:“等大年初一,我来给爷爷拜年。” 陆老爷子:“好好好,压岁钱我都准备好了!” 从陆家离开的时候,陆老爷子给她塞了一大包年货,让她带着,林望舒却之不恭,也就收了。 走出陆家后,林望舒想起这件事来,依然有些不敢相信,刚才她尴尬得都没好意思凑过去看报纸,现在恨不得立即找张报纸看看,可是一时半会去哪儿弄报纸。报纸一般都是单位或者家庭订购的。 林望舒心里一急,恰好看到旁边新华书店,赶紧冲过去了。 作者有话说: 小舒:大型社死现场现在开始上演,我呕心沥血声情并茂的作文即将被所有人围观…… 小科普: 1977年人民日报刊登的北京高考刘学红的作文,题目叫《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文科状元,后来被北大新闻系录取。 ? 第 82 章 第82章高中 林望舒冲进新华书店, 买了一份报纸,打开仔细看,果然是自己的文章, 原封不动地给刊登上去了。 她深吸口气,有些无奈,也有些激动,她隐隐感觉,自己的高考应该是没问题了。 作文分数占语文分数的百分之七十, 作文竟然上报纸, 肯定是高分。 这几个科目中,数理化她都对过题目了, 比较有把握, 问题不大,比较飘忽的其实就是语文和政治,这都是主观题, 分数不好说,但是语文高分, 这两个科目她已经赢了一半。 而政治, 得益于她公公陆崇礼给的那些政治分析, 那就是弯道超车了,公公那种级别对时政的把握,阅卷老师只有佩服的份。那些精炼睿智的回答,怎么也不至于拿低分了。 这么一分析, 她甚至觉得,应该是没问题了, 哪怕考不上北大物理系, 到时候赶紧去找找别的学校, 依她高考作文上日报的名头,依陆家的能量,应该也能有个学校接收她吧。 当然了,最好是直接被北大录取,也省了周折。 她捏着那报纸,拎着一大袋子年货,回到了家里,一进家门,便见几个街坊正在那里说闲话呢。 看到她回来,又看她拎着那么一大包,便笑着说:“望舒这是打哪儿来,是置办年货去了?” 林望舒便笑了下,道:“过去了殿卿爷爷家里,吃了一顿饭,临走前,老爷子非塞给我这么多,我说这么多我哪拿得了,可老人家非让拿,也就拿着了。” 她这么说,当然也是有意的,她今年就在娘家过年了,免得说出什么闲话,再没有什么比婆家长辈送的东西更能压住大家口舌的了。 大家一听,眼睛都往她这边看,谁不知道林家现在日子过得红火,老大结婚了,听说又涨工资了,老二现在去了故宫当保安,竟然也穿上了公安系统的制服,人模人样的,家里唯一的闺女嫁到了陆家,那可真是吃香喝辣,三不五时有东西往娘家拎,林家那老两口揣着袖子享福,可算是把大家羡慕坏了。 进了屋后,林望舒把老爷子给的那大包年货往那儿一放,打开后看了看,有上等的金华火腿,熏肉,也有德州扒鸡等,这些应该是晚辈或者多年的老下属孝敬的,也有各处慰问的,毕竟年纪大了,快过年了,总是被各处惦记着。 老爷子一个人吃不了,倒是便宜了当晚辈的。 一时关彧馨回来了,她看到那些东西,也是觉得惹眼:“这又是谁给你的?” 林望舒便说起来,是陆殿卿爷爷给的,关彧馨看了看:“瞧这些东西,都是实诚货,再有个把月就过年了,眼下要什么都紧张,全都得攒着票,胡三家为了过年时候能买鱼,现在锅里都不见荤腥了,勒紧裤腰带要过一个肥年,咱们家倒是好,这些东西都吃不完了!你也真是的,长辈给你,你就拿。” 其实现在日子好了,一家子加上媳妇六口人,每个人都有工资,少的三十多,多的已经上百了,加起来也不是小数目了,加上老大娶了媳妇,闺女也嫁人了,眼下操心的无非是林听轩的婚事,可以说,当父母的,一大半的责任都没了。 林望舒其实也觉得有些多,她知道陆家长辈的意思,到底是新媳妇,陆殿卿不在,便对她格外上心,生怕亏欠了她。 当下道:“妈,你也别想多了,一则长辈是好意,我不拿反而见外,二则长辈不缺这些,老爷子到底年纪大,逢年过节都是各处的孝敬,惦记着他的人很多,他那边东西都堆起来了。等回头,让我哥用心做些老人家适合吃的,也不求多金贵,关键是那点心意就是了。” 关彧馨:“说得也是,要说你真是好命,嫁过去后,我看陆家长辈,这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疼爱长辈的,又不和你们一起住,他们条件好,待你们也好,随便给你们点,你们都缺不了好东西!特别是你这姑母,依我看,你这姑母可真真是讲究人。上次我和她说起以前的烧素鸡,说她惦记那个味儿,我说这算什么,你哥会做,还说回头让你哥做了送过去,让她尝尝呢,这个可不能忘了。” 林望舒:“好,那我过两天走一趟,也给老爷子孝敬一份。” 一时说着话,拿出来这人民日报,笑着说:“妈,我估摸着我这考试没问题了,你瞧,我的作文上了人民日报了!” 关彧馨:“什么?上了人民日报?” 要知道在这四九城里,平时老百姓看的都是《北京晚报》,那就是讲一些老百姓身边事,比较亲切,至于人民日报,那是国家的报纸,是大事,一般人摸不着边。 所以林望舒说这个,关彧馨都有点懵,不知道怎么回事。 林望舒便解释起来今天的事,又拿了报纸给关彧馨看,关彧馨这才明白过来,一时自然是稀罕得不轻:“这人民日报可是要紧报纸,你写的作文竟然上人民日报,这,这,这在过去怎么也得是个状元吧!” 林望舒笑了:“状元不状元的,咱也不敢想,反正就盼着能考上吧。” 关彧馨激动起来:“这就是咱们家祖坟上长了青蒿草,我闺女有本事啊!你从小就聪明,妈就说你早晚有出息,瞧瞧,这可不就出息了!” 林望舒越发笑出声,心想她妈天天念叨自己闺女有出息有本事,念叨了这么久,总算是给她出息一回了! 关彧馨拎着那报纸就往外跑:“我可得让街坊四邻都看看,看看闺女多争气!” 林望舒其实知道,告诉自己妈,肯定是这后果,几个胡同都知道自己的作文上报纸了,然后大家都围过来看,说不定很快自己作文的句子就被街坊念叨了。 挺羞耻的。 不过也没办法,她估摸着这个事大家早晚得知道,羞耻就羞耻吧,忍忍就过去了,不然还能怎么着呢?都上人民日报了也没法藏着掖着了。 很快林观海回来了,肖爱红回来了,林听轩回来了,林大靖也回来了,大家都知道林望舒的作文上报纸了,别管识字不识字的,都捧着报纸看。 街坊们全都凑过来瞧稀奇,问东问西的。 “这怎么也得过去人民大会堂走走?” “望舒作文上人民日报,回头是不是得当个官?” 当然了,问的更多的就是让林望舒讲讲经验:“到底怎么写这么好?” 各家都有孩子的,大家见了这情景,想着自己孩子是不是也可以参加高考,是不是应该向林望舒取取经。 此时的林望舒已经彻底抛却了羞耻心,只剩下骄傲和光荣了,她干脆地对大家道:“写好作文这个,要注意几点,第一就是结合时代精神,比如我们知青下乡,得到了锻炼,现在得到机会回城,我们还能参加高考,这就是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知识青年得到了机会,我们结合这种时代精神,弘扬正能量,这当然就容易得高分?第二呢——” 其实这才是她的重点,将她的羞耻心彻底化解的重点:“其实写作文嘛,就得是编,比如有一分难过,你得编得天花乱坠,说出四五六分来,别人伤心难过的事,也得往自己身上套,平时看文章得到的感悟,也按自己头上,总之一定要写伤心,写动情,写难过,最后握紧拳头发誓自己要上进,这就行了!” 她这么一说,大家听得恍然,也有人好奇,拿着报纸说:“这个砍树磨得手流血,一屁股坐树墩子上哭,这是真事吗?” 林望舒咳了声,这就是尴尬的所在啊! 于是她笑着说:“哪至于呢,这是别的女知青的事,现成的素材,我拿来用用,再说人家也没哭,就是叫了几声疼,但我说哭了,在作文里那不是更打动人心吗?所以这就是写作文的诀窍,要进行艺术加工,要对平凡的真事进行拔高。” 大家恍然,若有所悟,还有人拍着自己孩子的脑袋:“小七,你可记住了,你望舒姐姐说的这都是正经经验。” 这么一番下去,她竟然一下子成了周围几个胡同的名人,连着好几天,都有人特意跑来看热闹,还有人拿着人民日报打听:“这个写作文的,是你们胡同的是吧?” 以至于整个大杂院也脸上有光,沾沾自喜到处和人显摆。 林望舒的那些学生,也都陆续过来,大家对过题,有人考好了,有人没考好,大家对题估分,算着能考多少,互相打听着消息,又打听着万一没被录取怎么办,互相催着说可以去学校问,分只要别太低,兴许能调剂。 林望舒作为一个和学生一起高考的老师,也尽可能给大家出主意。 这么一番分析好,考好的心里有底了,没考好的也开始不怕了。 看起来真是遇上了一个好时候,只要肯努力,有些文化,总归是有机会的。 那天林望舒送走了学生们,打算往回走,结果抬头一看,叶均秋站在胡同旁,好整以暇地站在那里,显然是等她。 她有些惊讶:“叶均秋,你还有事吗?” 他刚才说先走了,结果竟然没走? 叶均秋:“你爱人呢?” 林望舒:“出国了,好几个月了,估计过年后回来。” 叶均秋轻轻“哦”了声。 林望舒:“你报考了哪所学校,都没听你提。” 刚才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叶均秋却一直不说话。 叶均秋垂着眼睛,低声说:“老师,我也报考了北大,不过报的是数学系。” 林望舒顿时笑了:“你学习一直名列前茅,我觉得大有希望!你对题了吗,怎么样?” 叶均秋:“随便凭着感觉写的,不想对了,听天由命吧。” 林望舒便觉得叶均秋的情绪有点不对:“这是怎么了?你学习好,大有希望,怎么无精打采的?” 她想着,该不会没发挥好吧? 叶均秋苦笑了一声:“小林老师,那天你说,让我们相信你,这是一次完全公平靠着实力取胜的高考,我们和你一起,拥有了这次选择人生道路的权利。” 林望舒:“是,我是这么说的。” 叶均秋:“你还说,我们会一起牵着手,跨过高考这道门槛,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吧。” 林望舒望着叶均秋,心里却突然涌现出一种不好的感觉。 其实她骗了他们,这一次,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会有一些人受了父辈的影响,被刷掉了,没有被录取。 叶均秋笑了下:“小林老师说的,我信,所以我报考了,希望下一次我们再见到,便是未名湖边了。” 林望舒试探着问:“叶均秋,你家里?” 叶均秋:“还好,没什么事,我相信一切都挺好,等着出结果吧。” 林望舒只好道:“好。” ********** 林望舒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已经腊月下旬,马上要过年了。 她的录取通知书是北大应用物理系的,牛皮纸信封上写着北京大学001号。 她看到信封上的字样,愣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 在这个年代,是不公布高考成绩的,所以大家只会知道自己考上了没考上,但是到底考了多少分,谁也不知道。 也是很多年后,她和一位北大的教授聊天,说起当年的录取,那位教授说他才明白,原来当年录取通知书上,大学后面的那个数字,其实是表示名次,而她这个001,意味着她竟然是北京市高考的理科第一名。 一时也有些不敢相信,不过想想这个年月,能得到很好学习条件的根本没多少人,便是那些有条件复习的,高级知识分子的孩子,数理化好的,英语政治往往是弱项,英语好的,数理化未必就吃香,总
相关推荐: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篮坛大亨
我的风骚情人
鉴宝狂婿
婚里婚外
村夜
顾氏女前传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蝴蝶解碼-校園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