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家添酒,照顾这乱纷纷的一大家子。 顾玉对孙采薇道:“等忙过今日,便给你写个和离书,将官府的玉牒撤了,若丁孝吉诚心娶你,你又愿意,便把镇国公府当成娘家,我亲自给你们操办,也是一段佳话。” 孙采薇一双含情眼,看着顾玉,愣了几息,也不知在想什么。 顾玉垂下眼帘,道:“当然,若你不愿意...” 孙采薇很快喝了今天的第一口酒,温声道:“妾身愿意,多谢...夫君。” 顾玉松了一口气。 看得孙采薇微微一笑。 幼时的救赎与痛苦,年少时的执念与失望,在听到这话时,忽然就放下了。 不是自己的果然不能强求,不过她从心里感激顾玉,是顾玉将她从深渊中拉了出来,是镇国公府给了她容身之处。 岚烟耳力灵敏,听到顾玉跟孙采薇的谈话,小声对顾玉说:“妾身想要一封放妾书。” 岚烟的主子是君泽,明知这两个人有一腿,自己还不得识趣一点儿? 顾玉欣然应允,然后她看向郦若,道:“也有你的。” 郦若还没说什么,莫哲彦便道:“镇国公大气!小弟我以后为你马首是瞻!” 郦若却是狠狠瞪了莫哲彦一眼:“我不要!” 莫哲彦道:“姑奶奶,你干嘛不要啊,你不想跟我成亲吗?” 郦若当即道:“呸,谁要嫁给你,净往自己脸上贴金。” 然后郦若看着顾玉道:“有了放妾书,我就跟你彻底没了关系,也不能理直气壮待在镇国公府了。” 顾玉知道她跟莫哲彦总是不消停,常把莫府弄得鸡飞狗跳,然后郦若赌气回来,过不了几天,莫哲彦再上门,对郦若喊“姑奶奶”赔罪。 顾玉笑道:“镇国公府永远是你的家。” 郦若执拗道:“那我也不要。” 就这么几句,莫哲彦又开始跟郦若拌嘴。 他们吵着,王乐游也带着松阳郡主来了。 顾玉不在京都这两年里,王乐游已经成为郡马,二人还是被女帝赐婚的佳偶。 顾玉也从跟京都来往的书信中得知,松阳虽然成了亲,却还是老样子,时不时就要到畅春园里听戏,看看俊俏小生。 郡马每每下了职,还要去畅春园“捉人”。 玩归玩闹归闹,松阳跳脱,但是在招揽女兵的事上毫不含糊。 松阳搞出来的娘子军也颇有意思,虽然远没有她吹牛说出来的十万人之多,但这两年从各方拼拼凑凑,还是凑来了八千多人。 女帝很给面子,率先借调五百人充入神鹰卫,剩下的又安排在城防营和禁军那里。 松阳平日里带着娘子军在京郊操练,往往王乐游带着城防卫在一边,她就在另一边。 此时看到顾玉,松阳也没有之前横眉冷眼之举,跟玄芝一起,闹着要给顾玉灌酒。 第831章 君显和王乐游一起坐在一边,心里颇为不是滋味儿。 君显原本不想来,是被玄芝硬要拉着他来赴镇国公府的宴。 后面郦若见这边热闹,也加入劝酒的行列,他们身边又多坐了一个莫哲彦。 莫哲彦长吁短叹:“顾玉的女人缘怎么就这么好呢?” 君显看着顾玉倚在玄芝身上喝酒,便嘟囔道:“不守妇(夫)德!” 一语双关,骂了两个人,但又没有亲自去拦。 莫哲彦问道:“这句骂谁呢?” 君显抿抿唇:“君泽也不知道管管!” 王乐游瞪大了眼睛,似乎窥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但看莫哲彦和君显二人毫无异色,又觉得自己太大惊小怪了,把惊疑放回肚子里。 顾玉看热闹满堂,心里也高兴,不由便多喝了几杯,耳畔是大家伙的嬉笑,推杯换盏,宾主尽欢。 郦若说了一个笑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就连向来内敛的孙采薇都笑得捂住肚子。 顾玉醉得厉害,没听清楚,但不妨碍她跟着大家一起笑。 笑完之后,顾玉醉意醺醺,却总觉得身边少了些什么。 忽而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动静,原来是君泽姗姗来迟。 女帝留他说了会儿话,倒也没有晚到让他翻窗户的时候,出了宫门,他便骑着马匆匆赶来。 顾玉回头一望,便撞进他一双潋滟的桃花眼里。 只这一眼,顾玉心中欠缺的东西,就全都被补上了。 何为圆满? 大概是在想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就及时赶了过来。 外面的宾客都散了,院子里的都是自己人,君泽毫不避讳,径直来到顾玉身边,还未靠近就闻到她身上的酒气了,问道:“怎么喝这么多?” 顾玉头晕乎乎的,不过尚有精力回答他:“高兴啊,就多喝了几杯。” 君泽弯下腰,想要将顾玉从椅子上抱起来,顾玉顺势搂着他的脖子,低声问道:“我的意思,太后都跟你和女帝说了吧。” 君泽眼眸并无波动,似乎早就料到了顾玉会这么选。 他声音低沉,与顾玉窃窃私语:“都说了。” 君泽低头看着她,这个女人野心勃勃又心怀广阔,他怎么舍得将其囿于后宅? 得知顾玉说“全都要”的时候,君泽心中一片熨帖。 还好是全都要,而不是只要江山。 他娘问他:“顾玉这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为什么是你替她回答?” 君泽直言不讳:“因为无论顾玉怎么选,我都会站在顾玉身边。” 顾玉肯相信自己会一直陪在她身边,便比一切缱绻的情话都要让君泽满足。 顾玉“嗯”了一声:“你怎么想。” 君泽不顾旁边诸人的眼神,嘴唇轻轻吻了一下顾玉的耳朵,笑着说了句: “恭喜顾丞相。” 封相圣旨还未下达,但君泽这句话,无疑是传达了女帝的圣意。 顾玉笑了笑,她的人生,总算圆满了。 君泽将顾玉打横抱起,对着满院客人道:“诸位继续,我带她先回去了。” 郦若也喝醉了,以前一看到君泽就同手同脚,今天借着酒劲儿抒发了自己的不满:“不许!她是我们的,你不能抢走她!” 君泽微微一笑,没跟她计较,而是把目光转向莫哲彦。 莫哲彦揽着郦若的肩膀:“姑奶奶,人家你情我愿,你发什么酒疯?” 郦若气得跺脚,对一直瘫在旁边当废物的季妙仙撒娇道:“妙仙,你看他!都把夫君抢走了!” 季妙仙不以为然摆摆手,一开口便直击要害:“他又没有名分,你跟他计较什么?” 郦若道:“对哦,我好歹还是镇国公府的妾室,你是正妻,他算什么东西?” 莫哲彦连忙捂住郦若的嘴:“别说了别说了。” 君泽看着季妙仙轻哼一声。 季妙仙也不怵他,直勾勾对视过去,眼中满是挑衅。 左右顾玉的身份一时揭露不得,她一日在府里,君泽便一日是姘头。 说不定... 季妙仙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对于君泽来说,没有名分始终让他不大高兴,可现在顾玉是在他怀里,不是在这群女人怀里。 想到这儿,再跟季妙仙较劲儿也就没什么意思了,他胳膊一用力,将顾玉抱得更紧,直接离开。 王乐游坐在松阳郡主边上,紧张地手足无措,想问些什么,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松阳道:“这都是小场面,以后你见得会越来越多。别说出去就行。” 王乐游咽了一下口水,惊讶道:“这还是小场面?他当着国公爷的妻妾,就敢直接把人抱走,这这这?” 松阳凑在王乐游耳边,小声道:“我表哥他就喜欢人夫,没办法。” 王乐游瞳孔地震,三观被彻底刷新。 另一边君泽抱着顾玉来到慎独院的屋子里,少有的不是翻窗户,而是从正门进来。 顾玉被他放到软榻上,呼吸间都是酒气,醉眼迷离,看得人心尖颤动。 君泽想要抽身去取热水,被顾玉一把拉住:“不要走!” 君泽再次将顾玉抱到怀里,温柔道:“我不走,永远都不走。” 顾玉依偎在他怀里,什么都没说,但胜过说一切。 待安抚好顾玉,君泽去打来热水,给顾玉简单擦了擦身子。 醇厚的酒香非但没有散去,反而让君泽也沉醉其中。 此时的顾玉眼角微红,思维涣散,但是注视到君泽的时候,又满是深情不悔。 顾玉强硬地揽住君泽的脖子,在他耳边道:“我要你!” 声音蛊惑人心,明明绵软,又透露着霸道。 君泽桃花眼微弯,又问道:“你要谁?” 顾玉再次倾吐心声:“我要你。” 君泽的喉结滚动,一把抱起顾玉,来到卧房。 “我也要你。” 第832章 酒色惑人,一夜荒唐之后,顾玉从睡梦中幽幽醒来。 昨夜二人酣战许久,顾玉又宿醉未消,此时浑身酸软,缓了一会儿,才算稍稍醒神。 腰间横着一个手臂,顾玉小心拿了下去,转头一看,君泽的脸庞便映入眼帘。 阳光从窗棂透了进来,照在他脸上,多了几许温暖,睫毛浓密修长,鼻梁高挺,端的是俊逸非凡。 顾玉伸手去抚摸他的额头、眉毛、眼睛、鼻梁,当指尖触碰到他的嘴唇时,君泽忽然张开嘴,将顾玉的手指含了进去。 睁开眼时,里面虽然透露着几分刚醒的朦胧,却蕴藏着深深的笑意,似乎在告诉顾玉,我抓到你了。 顾玉轻笑一声,将手指从他口中抽出来,问道:“什么时候醒的?” 君泽又把胳膊放在了顾玉的腰间;“你偷偷摸我额头的时候,我就醒了。” 顾玉道:“我不仅要摸你,我还要亲你。” 然后顾玉就撑起身子,低头亲了一下他的额头。 顾玉一动,被褥就从肩头滑落下来,露出莹白的肌肤,君泽眼神一暗,长臂一挥,又把顾玉拉回怀里。 “刚从边关回来,我娘说让我们多休息几天。” 这一路的确奔波劳累,昨夜又在酒醉中辛苦了一夜,顾玉的确有些吃不消。 听君泽这么说,她也没有挣扎着起身,趴在他的胸口,听着他强劲有力的心跳。 二人的头发纠缠在一起,君泽忽然想起什么,在顾玉的床头摸索一番,成功摸到一把匕首。 顾玉一挑眉毛:“你怎么知道我床头藏着匕首?” 君泽道:“一猜就能猜到。” 顾玉警惕心太强,睡觉时身边放着匕首并不稀奇。 拿出匕首后,君泽挑起自己的头发,削下一缕,而后又挑起顾玉的头发,削下一缕。 君泽手指翻飞,将二人的头发紧紧系在一起,喜滋滋道:“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从前顾玉跟季妙仙结发,可是好生让君泽醋了一番,现在知道顾玉担丞相之职,暂时不能跟自己成亲,只能聊以慰藉。 顾玉只是安静看着,待他绑好后,拿到手里翻来覆去看了看:“回头找个盒子,放起来。” 君泽眼珠子一转:“你跟季妙仙那个呢?” 顾玉道:“当时松阳送上剪刀,当众为难我和妙仙,她也只是找个台阶下而已,成婚之后,便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君泽满意极了:“我们的一定要好好放着。” 然后君泽思路一转,又道:“不必放着,做个荷包,挂在腰间,天天带着比较好。” 顾玉宠溺道:“随你。” 窗外的阳光带着几分暖意,二人享受着为数不多的休闲时刻。 直到日上三竿,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响动,他们才算是坐了起来。 落雁在外道:“国公爷,圣旨到了。” 君泽了然,在顾玉耳边道:“封相圣旨。” 顾玉连忙起身,君泽在一旁帮她挽头发,插玉簪,穿官服,一阵收拾后,看着顾玉离开屋子。 府上接圣旨的香案也都准备好了,为表重视,顾玉的嫡母也穿着诰命服来接旨。 今日来传旨的是福海的干儿子小福子,知道这是个人物,半分不敢拿乔,待顾玉出来后,他笑着迎了上去,道:“奴才先恭喜镇国公!贺喜镇国公!” 顾玉道:“公公客气了,待会儿吃杯茶再走。” 寒暄过后,待顾玉和府上一干人等跪下接旨,小福子方才展开圣旨,吟诵起来。 “诏曰:镇国公顾玉,温文尔雅,学贯经史,文武兼备,建不世之功,乃逸群之才,肱股之臣,着册封丞相。钦此。” “臣顾玉,谢主隆恩。” 顾玉接下圣旨,摆置香案,又与府上诸人一起叩拜。 而后宫人手捧丞相的官服、笏板、还有女帝赐下的一系列赏赐,鱼贯而入。 君泽一直站在角落里看她,眼中带笑,亦为她骄傲。 待宫人离开,府上众人将圣旨请入顾家祠堂,老夫人带着顾玉和苏姨娘给顾家的列祖列宗上了三炷香。 老夫人对着老镇国公的牌位道:“我们的女儿很出息,是顾氏最有出息的孩子,建不世之功,得封丞相。” 而后她忽然颇为伤感,不知想到了什么,眼中氤氲着泪水,说了一句:“比你有出息。” 苏姨娘此时也不禁泪眼婆娑,她比老夫人敢说,毫不忌讳道: “你只是守住了落日关,挡住西戎的入侵,玉儿却是率兵征服了整个西戎。替你报了仇,了了心愿。” 顾玉在一旁轻声唤道:“母亲,姨娘。” 苏姨娘用帕子把脸上的泪都擦了擦,而后收好,抽了一下鼻子:“瞧我,都在镇国公府二十多年了,还是学不会规矩,这是天大的好事,为娘不该哭的。” 老夫人也握着顾玉的手:“是好事,真是好事,你撑起了镇国公府门楣,让娘高兴极了。” 顾玉笑了笑。 老夫人看向窗外,低声问道:“他是不是也在?” 这个“他”指的当然是君泽,顾玉点点头。 老夫人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按理说你们情谊相通,虽无夫妻之名,却有夫妻之实,他该过来给你父亲磕个头的,认个亲。但他毕竟出身皇族,身份高贵...” 顾玉道:“我明白母亲的意思,不妨事的。” 不但不妨事,君泽还巴不得过来认亲。 顾玉过去跟他说的时候,在战场上面对数万敌军面不改色的平南将军,在京都横行霸道的逍遥王,竟然紧张起来。 “这身衣服会不会不太正式?” “今天早上起来,头发好像没梳整齐。” “脸也没好好洗,要不然我沐个浴焚个香?” 顾玉嗔道:“废话多!难不成还要我父母和姨娘等你矫情吗?” 君泽当即道:“那当然不能!” 一番忐忑中,君泽总算踏入顾家祠堂,看着上面摆放的牌位,站在一旁的老夫人和苏姨娘。 老夫人和苏姨娘看到他很是拘束,皇室中人,自不能像普通女婿一样对待。 谁知君泽来到牌位前,毫无顾忌跪了下去:“小婿君泽给岳父、两位岳母请安。” 第833章 待给老镇国公的牌位叩拜之后,老夫人连忙拉起他道:“快快请起。” 君泽道:“早该过来给二位岳母请安,是小婿失礼。” 的确早该过来,倒也怨不得君泽,毕竟顾玉身份未明,他每次过来都是偷偷摸摸的。 就像季妙仙说的,他没有名分,便没有立场过来见家长。 老夫人和苏姨娘自然明白这个道理,道:“此事不能怪你。只不过你现在与玉儿在一起,怕是要辛苦许久。” 君泽坚定道:“能跟顾玉在一起,便是我此生之幸。二位岳母放心,以后无论发生什么,我身边都只会有顾玉一人。” 看到顾玉和君泽站在一起,二人眼中都有幸福,老夫人和苏姨娘也就安了心。 待他们离开祠堂后,苏姨娘搀扶着老夫人回去。 苏姨娘道:“玉儿这次回来,变了许多。” 老夫人道:“哪里变了?” 苏姨娘道:“从前她总是冷着一张脸,现在好似如释重负一般,脸上的笑也多了些。” 想了想,苏姨娘又补充道:“尤其跟那位在一起的时候。” 苏姨娘不知道原因,老夫人却是知道,这是因为仇恨已了,西戎已平。 老夫人眼神复杂,几分哀伤,几分愧疚,几分欣慰:“我们亏欠她的,好在现在有人替我们补回来了。” 苏姨娘听到这话,心情亦是和老夫人一样:“是啊,好在她遇见了心爱之人。” 顾琼出嫁,苏姨娘醒悟自己对顾玉忽略太多时,顾玉又忙着奔赴边关。 如今她重新回到镇国公府,苏姨娘惊觉顾玉已经不需要她了。 她身边有了全心全意,坚定不移爱她的人。 ... 顾玉挑了一个良辰吉日,在京郊选了一块儿山清水秀的地,用以埋葬顾家军的尸骨。 入葬当天,恰逢百官休沐,不仅百官毕至,连百姓都自发前来,个个表情肃穆,无一人身着艳色。 女帝开恩,特许昭皇贵妃顾玥出宫送葬,又派了逍遥王过来,追悼英灵。 天色阴暗,天空飘着小雨,夹杂着雪沫,落在人身上,自是寒意彻骨。 顾玉一袭雪白色丧服,身前是老夫人和苏姨娘,身边跟着顾玥和顾琼,身后是顾氏一族。 唢呐声响起,灵幡在风雨中飘摇。 顾玉和一众顾家人祭拜天地与英灵之后,百棺抬动,所有英雄入土为安。 不知是谁哭了一声,带动顾家人饮泣不止。 老夫人还撑得住,苏姨娘却是扑到顾玉身上,没哭自己的夫君,没哭顾家军的英灵,没哭那些家国大义。 她只是边关军镇的一个村姑,机缘巧合下入了老镇国公的营帐,对他为数不多的感情早在日复一日的守寡生涯下磨灭了。 她只是哭自己的女儿。 “怎么不早告诉为娘!我的玉儿啊!” 顾琼不知冷还是怎么样,身子微微颤抖,她和苏姨娘一起紧紧抱住顾玉,却是连一句“姐姐”都喊不得。 她哽咽半天,只能说一句:“哥哥,你也太苦了。” 明白了,她们所有事情都明白了,一腔痛苦只能靠眼泪宣泄而出。 苏姨娘抱着顾玉,顾玉抱着顾琼,替她擦干眼泪,道:“别哭,对胎儿不好。” “一切都过去了。” 君泽站在雨幕中,遥遥看着顾玉。 她的背影清瘦挺拔,却是扛起了顾家门楣,担起了家国大义。 他担心顾玉过于伤心,好在结局已定,顾玉虽有难过,也不过是发出一声尘埃落定的幽叹。 同样看着顾玉的还有冷流,从边关回来后,他便有了打算。 他走不进顾玉的内心,青梅竹马,终归渐行渐远。 他也不想留在京都看顾玉跟君泽恩爱,往后余生,他会继承冷大夫的衣钵,走遍天下,悬壶济世。 有句话叫做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顾玉成了大禹朝的良相,他便立志成为大禹朝的良医。 若有机会,有人能将他们二人一起提起,他便心满意足了。 待所有棺椁入土,一切是非恩怨便随之尘归尘,土归土了。 群臣和百姓渐渐散去,顾玉和一家人也都入了马车。 百里青转身回去时,察觉到有道视线落在自己身上,他遥遥望去,看到一辆顾家马车内,有个一闪而过的身影。 百里青不知为何,对车内的身影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还没等他有所反应,马车已经驶走了。 等百里青回府没多久,顾丞相便递过来一封请柬:请大将军上门还枪。 百里青眉头微皱,宫变之后,顾玉一直没提银枪之事,他念着银枪虽是假的,但仿的极好,便私心将银枪昧了下来。 今天落日关的顾家军都入土为安了,忽然要他还枪,让百里青很是诧异,心中又升起一种不祥之感。 不过人家都明说了,他也无法装聋卖哑,虽然不舍,还是将银枪擦干净后,带着枪前往顾家。 上门之后,百里青对还穿着丧服的顾玉道:“顾丞相,我来还枪。” 顾玉道:“先见一见故人吧,他快不行了,临终前,想再见你一面。” 百里青一肚子疑惑:“故人?” 顾玉没有回答,只是带着百里青到了一个屋子里。 屋内摆放着一个轮椅,顾玉将轮椅转过来,吓了百里青一跳。 那人满脸烧伤,全身肌肉萎缩,呼吸微弱,的确是将死之相。 那人道:“百里青,这么多年,你过得可好?” 百里青心口莫名一痛:“你是谁?” 似乎是回光返照,那人枯朽的嗓音,竟然莫名带着几分意气风发:“酒后赢你银枪之人。” 百里青摇摇头:“不可能!” 银枪小将顾飞柏,一骑绝尘定江山,绝对不是眼前这个将死之人。 那人道:“哦,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有酒吗?” 顾玉给他们摆上一坛酒,两个碗,默默退了出去,把时间留给这对故友。 一坛酒饮尽,百里青满脸泪水,那人却嘴角含笑,如枯木逢春。 执念了却,他便没了苟延残喘的力气。 四溢的酒香中,顾飞柏恍若看到随军出征时,意气风发的自己。 片刻之后,百里青端着空碗,将最后一滴酒落入喉咙。 他手上的银枪再也还不回去了。 第834章 顾玉成为顾丞相后,大多数人心中都觉得果然如此,但也有人觉得顾玉年纪太轻,担不起江山。 但张太师率先表态,大张旗鼓向镇国公府送去贺礼,又在朝会时跟顾玉表现得很是熟稔,这两年手上的人脉,也都毫无保留交给了顾玉。 顾玉回来之前,丞相之职一直是张太师暂时担任。 如今手握大权,自然跟着女帝一起,大刀阔斧改革。 朝堂上的利益纠纷太多,一不小心便会踩到旁人的雷区。 张太师的心腹便是被踩到的其中之一,暗中向张太师进言:“镇国公虽然有功绩在身,但年龄阅历摆在这儿。她不在这两年,您和咱家小姐可是为女帝做了不少事儿,并不差她什么,您为何放权放得这么快?” 张太师轻笑一声:“主动放权,总比被逼着放权体面一些。” 就像心腹说的,顾玉虽然屡建奇功,可论年龄阅历,她满打满算才入朝七年,朝中老臣居多,怎么也轮不到她来当这个丞相。 但张太师看得明白,顾玉就是头饿狼,心狠。 对敌人狠,对自己也狠,她想要什么,就没有得不到的。 仅仅七年,她从一个落魄世家的镇国公世子,一步步走到权利巅峰,这可不是年龄阅历就能压过的。 更别说女帝和逍遥王明摆着要抬举她。 心腹唉声叹气,为太师府失去了更上一层楼的机会感到可惜,偏偏还是张太师主动放弃的。 此时张蓉下值回来,虽然面露疲惫,但眼中透露着神采。 张蓉曾说,她能担任女帝身边的随侍,仰赖顾玉在女帝身边进言,亦是顾玉心怀宽广,不与她计较。 今日他放了权,算是还了顾玉的人情。 以后朝中风云变幻,顾玉会怎么走,他和张蓉又能走到哪一步,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张太师抚摸着胡子:“甘罗十二岁为相,顾玉如今担丞相之职,并没什么不妥。” 一锤定音,心腹听见张太师这么说,只能收起脸上的灰心丧气,暂且歇下心思。 张太师笑道:“这天下到底是年轻人的天下,一些事情,你就算计较也没有用。真有本事的话,就自己去争。” 明着劝解,暗中敲打,告诉心腹他不会因为他跟顾玉对上。 心腹只能咽下不满。 说话间,张蓉已经来到他们跟前,张太师让心腹下去,对张蓉问道:“有什么话想说?” 张蓉道:“在宫里听了几句闲话。” 张太师道:“什么闲话?” 张蓉道:“落日关万人坑。” 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张太师自然知道,再联想到宫变时看到的场景,张太师自然明白。 张蓉道:“若这件事是真的,那顾丞相...” 张蓉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说。 她觉得顾玉心思深沉,竟凭一己之力搅动朝堂局势,来为顾家军报仇,这些年朝廷的诸多变动,可是都跟顾玉有关。 张蓉受过顾玉的恩惠,一时竟不知是该恐惧,还是该敬佩。 张太师站在楼阁,仰头看着白日昭昭,叹息一声:“不容易啊。” 张蓉有些奇怪道:“原以为顾丞相跟逍遥王不清不楚,女帝心里会有些介意,但是她一回来,女帝对她格外偏重。连这种皇室私密,都放任流传。” 张太师也觉得奇怪:“的确奇怪得很。” 若非知道顾玉和君泽有些关系,张太师甚至都想猜顾玉是女帝的入幕之宾了。 不过张太师道:“你也不必忧心,左右她回来,是在前朝当丞相,你在女帝身边当差,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自不用我教。她既然向女帝举荐过你,只要你不逾规,她就不会为难你。” 张蓉的心思更细腻些,她总觉得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情,是被她忽略了的,但没有丝毫头绪。 随着顾家军的骨骸入葬,有关落日关万人坑的流言,比众人想象中传播的还要快。 有人说,这些尸骨从落日关挖出来时,是跟西戎人埋在一处的。 有人说,当年绍无极带领朝廷军,行至拥雪关,便停滞不前。 有人说,绍无极率领援军前往,击退西戎,是踩着顾家军的尸身,捡了功绩。 还有人说,绍无极挖的第一个万人坑,便是为了将冻死、饿死的顾家军毁尸灭迹。 ... 或真或假的说法太多,令人心惊胆战。 然而这些流言蜚语,没有一个人敢问到顾玉跟前,顾玉也从未承认过,那就做不了真。 茶馆里的说书人再次提到顾家军在落日关的英勇一役时,荡气回肠的同时,却是在结尾含糊其辞,面露悲痛。 居子石端着茶盏,里面的碧莹莹的茶水晃荡着波纹。 居子石是爱茶之人,一杯好茶总要品上几品,此时却牛嚼牡丹,一口吞下,任由苦涩的茶水划过舌身,品不出一点儿甘甜。 一向笑呵呵的连老怪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听着说书人的话,心情压抑。 一个茶客问道:“说书的,你把结局说清楚啊,顾家军守下落日关后,都去了哪里?” 说书人惊堂木一响,眼睛一瞪,令满堂茶客不由紧张起来。 可下一瞬,说书人却是笑了起来:“自然是天下太平,解甲归田。” 这样引得一些茶客不满,纷纷要求他把话说个明白。 涉及皇家私密,说书人哪里敢真的说清楚,便讨饶道:“诸位客官,还有什么结局比这结局更好的呢?” 居子石放下茶杯,失魂落魄离开茶馆。 茶馆外行人如织,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居子石仰头看天,白日昭昭,刺得人眼睛发疼。 他一直知道人间大道,不是非黑即白,但是他仍然坚守在纯白领域。 破公案,明冤情,呕心沥血,兢兢业业。 平生唯二沾上脏污,一是为了朝堂百官构陷绍无极,二是为顾玉这个后生隐瞒弑君真相。 第835章 前者他抱着必死的决心,直面剌帝的刀剑,丝毫不见退缩,可因为顾玉的一拽,将他从鬼门关拽了回来。救命之恩不是他想要的,却是他欠下的。 后者他还了这份人情,却怎么也迈不过心里这道坎儿。 以下犯上,祸乱宫闱,天理不容,顾玉活该被凌迟处死,五马分尸。 可是他看着剌帝被活活吓死的死相,又看着一旁假意哀伤的顾玉,嗓子里像是塞了棉花,怎么也开不了口。 一路失魂落魄回到家后,居子石对连老怪问道:“我错了吗?” 连老怪闷声不吭,哪怕从流言蜚语和顾家军尸骸的归来猜到了些许真相,还是没有责怪这个刚直的老朋友。 居子石抓着他的肩膀,再次问道:“我
相关推荐:
HP 撒谎精
穿越成种马文里的男主
我的霸总爱装小奶狗
睡倒过气男爱豆
养不熟
传说中的故乡(人外;克系恐怖)
绝美狐狸爱撒娇,禁欲主神不经撩
攀折(abo np)
反噬(西幻 人外 NPH)
荆棘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