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拯救那些堕落为奴的男人们 > 第177章

第177章

要让大权旁落。 可是见到景棠的时候,一肚子的话又都吞咽进去,只因太子脸色苍白,形销骨立,似乎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走。 这是将死之相啊。 太子的皇位来之不易,刚经历过宫变的腥风血雨,却要面临生命垂危。 那么下一个继位者,又将是谁呢? 王贼已被擒获,但九皇子依然下落不明。 五皇子出家,皇觉寺附近已经被重兵把守,旁人不得探望,在一些官员看来,便是变相囚禁。 端亲王...嗐,不提也罢。 而这个时候,长公主被太子推至人前,实在耐人寻味。 一些老臣还记得,当年大公主入朝参政的风范,那一方幕帘背后,出过不少治国良策。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公主早已成为长公主,离开朝堂许久,还能重拾政务吗? 而景棠守孝放手的这段期间,一些年轻的官员恰好见到了长公主的雷厉风行。 心思灵巧的,已经向长公主府递了拜帖,送了礼物。 而另一些人,还是没能打消对长公主的偏见,暗中寻找九皇子的踪迹。 想要弄清楚九皇子在哪里,最快的方法便是去问王贼。 可惜王贼被关押在天牢,寻常人都探视不得。 顾玉明白,九皇子一日下落不明,长公主将来的皇位就一日坐不稳。 终于在太子登基前夕,顾玉带着一盆花,一壶酒,孤身来到天牢。 牢狱中,王宪并没有旁人想象中的凄凉落魄,反而盘腿坐在角落,侍弄墙角长出来的苔藓。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顾玉缓步走入,慢悠悠念出这句诗。 王宪抚摸苔藓的手停了,在心里咂摸着这句诗,道:“清新可爱,好诗。” 顾玉道:“不是我作的,是从书上看来的。” 王宪收回手,看到顾玉手中珍贵的花盆,只一眼,便认了出来,道:“素冠荷鼎,一朵千金。” 顾玉道:“王丞相好眼力,果真是爱花之人。” 王宪道:“之前在宫门口还叫我王贼,现在倒唤我王丞相了。” 顾玉道:“今时不同往日嘛。” 偏要在这种地位落差中,用上曾经的尊称,才最羞辱人。 不过王宪面色无异,似乎早就料到这一幕了。 王宪道:“你比我想象中还沉得住气,直至今日,才来见我。” 顾玉道:“王丞相也比我想象中还要沉得住气,落到如此地步,还有心思照看墙角的苔藓。” 王宪轻笑一声:“曾经赏遍天下名花,临到头了,才惊觉轻贱的苔藓,竟如此可爱。” 顾玉把手中的素冠荷鼎放在地上,道:“曾经的王丞相高高在上,自然看不见下面的人。” 王宪哈哈大笑起来:“尊卑有别,从来如此。” 顾玉也学他,盘腿坐在地上,隔着铁栅栏,给他倒酒。 谁也没想到两个不死不休的宿敌,再相见竟然这般平和。 天牢的伙食的确不好,王宪也不跟顾玉客气,端起酒杯,敬了一下顾玉。 顾玉也把酒杯端了起来,就要隔着栏杆跟他碰一个。 王宪道:“你不是还有伤在身吗?绍无极的武功可不弱,还喝酒?” 顾玉自顾自跟他碰了一个,把酒喝了,道:“我不喝,王丞相怎么知道里面有没有毒?” 王宪将杯中酒一口饮尽,道:“你还有话要问我,怎么可能在酒里下毒。” 顾玉过来的确不是跟王丞相以酒会友的,道:“您既然知道我是来做什么的,不如早些坦白,也少吃些苦头。” 王宪道:“若你觉得,我吃些苦头就能坦白,我现在也不能全头全尾坐在这儿跟你喝酒了。” 顾玉幽幽叹口气,不得不承认,王丞相真是打太极的高手。 她不是没有找过九皇子的下落,可各方势力都出动了,几乎把京都翻了个遍,也没找到人。 至于京都之外,王丞相当时就是慌忙逃窜出京,根本没时间带九皇子走,就算是带走了,世家军中定然会有人注意到九皇子,可是审问过许多人,都说没有。 顾玉又喝了一杯酒,道:“王丞相,您别忘了,您的儿子还流落在外,而且他身边的王启...” 王宪又笑了起来:“他身边的王启早已向你倒戈了,是也不是?” 顾玉哑然失笑:“您什么时候知道的?” 王宪道:“王沛给你令牌之后,我本想把王启打死了事,但是又摸不准你的道行,且留他一命。” 顾玉道:“那你还放任他给我传消息?” 王宪道:“那些消息都无关紧要,就算王启不传给你,你也能从其他地方得知。” 顾玉又倒了一杯酒,自己喝了起来。 顾玉原本以为王启已经遇害,听王丞相的意思,似乎是王启护着王沛,一直藏着行踪,乃至现在。 难怪顾玉多次询问,他们都不露踪迹。 王宪道:“这点还是我向你学的。” 顾玉奇怪地看向他。 王宪道:“在狱中,丁孝吉那些泥腿子出身,竟能抗住重刑,抗住亲人被威胁,也不签字画押。看来小人物在棋局上,的确能起到大作用。” 顾玉心头有些堵,道:“王沛和王启能躲一时,却不能躲一世。” 王宪道:“的确不能,可就算你找到他们又能怎样?他们也不知道九皇子的下落。而唯一知道真相的我,随时可以一头碰死在这间牢狱。九皇子一日找不到,新皇的龙椅就一日坐不稳。顾玉,你拿我没法子的。” 顾玉被他气笑了,喝了一口酒,问道:“说罢,您想要什么?” 王宪却牛头不对马嘴道:“流放边关的周家,现在如何了?” 顾玉一时没反应过来,问道:“周家?” 王宪道:“周宝林那个周家。” 第764章 那已经是很久之前的记忆了。 王丞相忽然提起,顾玉才惊觉四年时光就这么匆匆过去。 顾玉道:“她五服内的家人被流放闽地,您问这些做什么?” 王宪喝了一口酒,漫不经心道:“当初皇贵妃与徐皇后斗权争宠,周宝林被推出去顶罪,关键时候,她指认徐皇后宫中藏有同心膏,才让局势急转直下,徐皇后惨遭禁足。” 顾玉道:“是有这么一回事儿,可这跟咱们今天说的话有什么关系?” 王宪继续道:“剌帝为了颜面,当场杀了周宝林,又将周宝林五服族人流放闽地。” 顾玉道:“没错。” 王宪道:“顾玉,周宝林五服内的族人,现在如何了?” 顾玉低低一笑:“您还真是把我查了个底儿朝天。” 王宪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顾玉总算猜到王丞相留着九皇子的底牌,究竟想做什么了。 顾玉道:“没错,周宝林最后倒戈,让徐皇后吃了大亏,我允诺她护着她的族人。现在周家人就在闽地,不过不是流放,而是隐姓埋名,过他们自己的小日子。” 王宪道:“你是个道义君子。” 顾玉低垂眼帘:“所以您是想以九皇子的下落,来换王沛不被您牵连?” 王宪道:“一个微不足道的罪臣之后,换新帝皇位稳固,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顾玉小口喝着酒,细细咂摸着里面的味道。 的确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但只要是买卖,就得讨价还价。 顾玉道:“您落到这种地步,还愿意相信我,真是让我受宠若惊,不过我还是要说一句,您犯的可是株连九族的谋逆之罪,天下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可出不得差池。” 王宪老神在在,根本不在意顾玉的话。 毕竟九皇子的下落,绝不是一个王沛能比的。 顾玉见他这样,只得道:“也罢,我会保下他的命,并把他送得远远的。” 王宪摇摇头,把酒杯放下,示意顾玉给他添酒。 “不止如此,我还要你保他荣华富贵,美满一生。” 顾玉嗤笑道:“王丞相这是在强人所难,王沛这些年在京都斗鸡遛狗,无恶不作,想他死的人多如牛毛,我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保住他的性命已为不易,怎么可能再保他荣华富贵,美满一生?” 王宪道:“剌帝在位以来,国库空虚,现在又逢时局不稳,西戎入侵,新帝继位容易,保江山却难。” 顾玉一挑眉头,给王丞相倒酒:“什么意思?” 王宪道:“我王家百年积累,不说富可敌国,再挤一挤,替国库抗住这次西戎入侵,还是足够的。” 酒水溢出,酒香四溢,顾玉整个人愣在原地,一脸不可思议。 君二叔带着兵马前去丞相府的时候,丞相府被付之一炬,依然从中搜刮出奇珍异宝。 还有丞相府散落各处的庄子、店铺、分支的家财。 零零散散加起来,便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数目。 没想到到了现在,他居然说再挤一挤,竟能替国库抗住这次对战西戎的军费? 顾玉一脸严肃,放下酒壶问道:“既然你王家还有这样的积累,为何逃出京都后,还会束手就擒?” 无论哪朝哪代,钱才是最佳通行之物。 只要有钱,就算手中兵马溃散又能如何? 若王宪有如此巨资,大可振臂一呼,会有万千百姓前仆后继前来效力,过段时日,未必不能卷土重来。 可王丞相最后被生擒,并非二叔带的兵马有多给力,而是王启泄露了他的行踪,这行踪又是王丞相默认泄露出去的。 换句话说,王宪是主动被擒的。 王宪似乎被顾玉难看的脸色逗乐了,大笑一声:“顾玉啊顾玉,你太小看世家,也太小看世家的气量了。” 顾玉重新审视王宪,原以为这是个为了一己私欲,就无视百姓,颠覆朝堂之人。 事到如今才知道,并非她赢了,而是王丞相主动认输。 为了... 顾玉沉声道:“您是为了大禹朝。西戎举兵入侵大禹,所以你才丢盔弃甲,缴械认输。” 王宪道:“我大可以继续跟你打下去,继续打下去的话,最大的可能是,你、我、西戎,三分天下。” 顾玉道:“虽是三分天下,西戎占领的却是我大禹朝的国境。” 王宪道:“正是。” 顾玉心情复杂,端起酒杯敬他。 王宪饮下一口酒后,笑眯眯看着顾玉。 顾玉道:“我答应您,保王沛荣华富贵,美满一生。不过我也不会放任他为非作歹。” 王宪道:“你是君子,我相信你。” 顾玉道:“我不是君子,但这一点,你可以相信我。” 二人又对饮一杯。 王丞相该托付的都托付了,她也都答应下来了,顾玉道:“现在可以告诉我九皇子的下落了吗?” 王宪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顾玉面露疑惑。 王宪道:“你难道就不好奇我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把九皇子带出宫的吗?” 顾玉半开玩笑道:“是好奇,一夜之间九皇子就没了踪迹,总不能他压根没出宫吧。” 王宪意味深重地笑了起来。 顾玉嘴角垮了下来,认真道:“这不可能!九皇子不见之后,我已将皇宫上上下下翻了个遍,都没有九皇子的踪迹。” 王宪身子微微前倾,对顾玉道:“有句话叫做灯下黑,你确定你把皇宫都翻了个遍吗?” 顾玉不能确定,九皇子消失后,王丞相便把九皇子在他手上的消息传播出去。 她好奇过,九皇子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消失的,也想过九皇子会不会就在宫里,可当时更多的心思,还是在宫外,在如何布局上面。 王宪言尽于此,再多的信息就不肯透露了。 范围已经缩小到皇宫,而且是顾玉已经搜过一遍的皇宫,她当即起身离开。 王宪道:“这酒这花,你不带走吗?” 顾玉道:“您慢慢品尝。” 王宪的手便穿过栏杆,把酒壶和顾玉的酒杯拿了进来。 王宪道:“也罢,等你找到九皇子,自然会回来感谢我的,到时,我再与你对坐共饮,也要你再答应我一件事。” 顾玉脚步一顿,而后快速走出天牢。 阴暗潮湿的天牢中,王宪大笑出声。 第765章 顾玉脚下生风,一路回到皇宫,把九皇子还在宫里的消息告诉长公主,长公主当即道:“搜宫!” 所有宫人闻风而动,只为找一个孩子,不时还有领事太监在人群中强调道:“一块儿砖,一片儿瓦都不能放过。” 皇子所、后宫、永安巷... 人影攒动,灰尘四起。 从早到晚,所有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个遍,也没有找到九皇子的踪迹。 顾玉脸色凝重,细细思索着王丞相的话。 顾玉对长公主道:“皇宫之中可有什么暗道?” 长公主道:“是有一些,不过几乎都被填平了。” 长公主凭借记忆画出一些隐秘的地道,让宫人再去找,还是一无所获。 为了找九皇子,满宫忙乱了一整天,这不免让长公主有些焦躁:“该找的地方都找了,难不成真要掘地三尺?” 顾玉略带疲惫道:“那就掘地三尺!” 掘地三尺肯定不是把整个皇宫都给掘了,只是将九皇子一直住的皇子所,废后徐氏曾经住过的永安巷,以及附近的建筑,尽数推倒,再往下深挖。 这一下又折腾了一夜,依然毫无所获。 顾玉和长公主一样,因为惦记着九皇子的下落,彻夜未眠。 天还未亮,九皇子没找到,可宫人却不能再忙了。 只因今日是景棠的登基大典。 顾玉和长公主对视一眼,又都叹口气,只能暂且搁置了。 两个人趁天亮前最后一点时间,换上朝服,梳妆打扮。 宫廷热闹了一天一夜,还远远未完。 尚宝司将宝案放置在奉天殿,鸿胪寺将表案放置在丹陛,随着钟鼓浩浩荡荡的响声,神鹰卫在宫廷中开道。 启明星出来之时,宫门也缓缓开启,文武百官穿着庄重的朝服,走入宫门,在宫廷之中,左右候立。 日出之时,景棠身着厚重庄严的衮冕,走入百官视野。 风乍起,衮冕贴在身上,都看得出新帝的消瘦来。 他脚步沉稳,一步步走上台阶,登临顶峰,而后转身,于百官之中,看到了低着头的顾玉。 文武百官行礼之时,景棠传旨免贺,只行五拜三叩头之礼。 神鹰卫首领鸣鞭三响,文武百官再次行五拜三叩头礼,而后文翰司的丁孝吉奉诏前往端门开读,以表景棠的正统地位。 一切繁琐的流程走完后,文武百官便要走入奉天殿。 顾玉有伤在身,一夜未眠,此时难免有些吃不消,脑袋昏昏沉沉的。 拾阶而上时,一道霞光射入这座皇宫中最辉煌的宫宇。 顾玉眯起眼,真相如同嫩芽,破土而出。 她脚步一滞,喃喃道:“灯下黑。” 走在他身后的官员见她停了下来,赶紧推了顾玉一把:“什么灯下黑?镇国公上去,不能出岔子!” 顾玉经他一推,才如梦初醒,不由得重重喘了口气,忍下悸动,继续往上走。 知道了! 她终于知道九皇子在哪儿了!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虽然王丞相话中,“朝”的意思并不是指奉天殿,但把这个字单拎出来,不就是文武百官上朝之地吗? 大禹朝半个月才开一次朝会,除了朝会当天,奉天殿除洒扫的宫人,不会有人踏足。 而宫变前后,剌帝中风,自然不会照例举行朝会,奉天殿殿门也没有再开启过。 顾玉把注意力放在宫外,放在后宫,却恰恰没敢去想九皇子竟会在这天底下最威严之地。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九皇子定然在这奉天殿内! 王丞相果真老谋深算,胆大心细。 顾玉深吸一口气,随着文武百官再行五拜三叩头礼。 而后礼官走了出来,单独跪下,高声道:“请圣上继位!” 所有人再拜,高声道:“请圣上继位。” 午门鸣钟,丹墀内三鸣鞭。 景棠终于坐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 文翰司恭恭敬敬将玉玺捧到景棠面前,景棠在奉天继位的诏上按了印,而后道:“众卿平身。” 所有人站了起来。 登基大典就此进入尾声,而顾玉心跳如鼓,反复咂摸着王丞相最后跟她说的话。 “等你找到九皇子,自然会回来感谢我的。” 王丞相不会无的放矢,他既然说出这句话,顾玉就要大胆去猜想其中之意。 难道... 顾玉抬头,看到龙椅上稍显孱弱的景棠。 沉重的衮冕,单薄的身躯,恍惚间,有他撑不起这江山的样子。 再去看长公主,明面上她是登基大典上唯一的女人,景棠力排众议,也要让她参加,同时也是给朝臣一个信号。 长公主头上金灿灿的凤冠和大红色的裙装,在朝堂上显得格格不入。 顾玉眯了眯眼,在心跳如鼓中下了一个决定。 等一切事毕,顾玉走上前来,道:“臣有要事禀告!” 所有人都看向顾玉,不明白她在登基大典,这么庄重的典仪上捣什么乱。 就连景棠和长公主都十分诧异,顾玉动作太突然,并没有提前跟他们打过招呼。 景棠问道:“小...顾爱卿要禀何事?” 顾玉道:“昨夜臣从王贼口中知道了九皇子的下落。”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纷纷凝神聚气,静待顾玉接下来的话。 九皇子就是一个信号,只要他还活着,就会有无数蠢蠢欲动的人,想要利用他撼动天子的正统。 景棠微微皱眉,道:“顾爱卿,九皇子何在?” 顾玉看向景棠,道:“就在这大殿之中!” 文武百官警惕起来,扭着头找来找去,也不见九皇子的踪迹。 有官员道:“镇国公,别开玩笑了,这里怎么会有九皇子?” 还有人小声嘀咕道:“镇国公莫不是得了失心疯?” 长公主则想到“掘地三尺”这句话,难道九皇子在奉天殿下面? 这时,顾玉抬起一根手指,指向景棠的位置。 “龙椅之下!” 第766章 景棠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文武百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长公主一脸不可思议。 若是真的,这也太惊悚了。 可若不是真的... 有人道:“镇国公,此言当真?” 顾玉目光坚定道:“王贼是这般说的。” 又有人担忧道:“倘若他戏耍您,登基大典上闹出这样的事,您可是难辞其罪。” 顾玉缓缓吐了口气:“这位大人,您觉得王贼精明一世,临到头了,会拿这种事开玩笑吗?” 依然有人出于各种目的,不愿相信顾玉的话。 景棠当机立断唤来神鹰卫:“搜查奉天殿。” 神鹰卫鱼贯而入,每个角落都不放过,自然毫无所获。 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龙椅上,神鹰卫不敢轻举妄动。 景棠缓缓走下台阶:“把这段时间在奉天殿做洒扫的宫人都审一遍。” 事关重大,神鹰卫的动作很快,外面陆陆续续响起痛呼声,求饶声。 不一会儿,就有领事太监来此请罪。 “圣上,大约一个月前,负责洒扫奉天殿的宫人中,有两个小太监因为一点小矛盾在夜里斗殴,互相杀死了对方。” 景棠道:“一个月?为何当时不禀报?” 领事太监只是嘴上说着“奴才该死”。 一个月前,剌帝龙驭宾天,王贼被擒,宫中上下要忙剌帝的凶礼,以及新帝的登基大典。 个个忙得脚不沾地,谁会留意两个宫人的死亡? 宫人命如草芥,死了也就死了,一张破席卷出宫去,给其家人一些碎银子,便罢了。 谁承想牵扯出来九皇子之事。 此事一说,原本五分怀疑就成了八分。 顾玉道:“臣该死,请圣上移驾,拆卸龙椅。” 九皇子很有可能就在下面,景棠也坐不下去,在神鹰卫的护卫下走了下来。 文武百官立在殿中,不敢发一言,任由神鹰卫跪在上面,仔细检查着龙椅。 “回圣上,但从表面上看,没有看出龙椅有异。” 所有人都去看向顾玉,等着顾玉怎么圆这件事。 顾玉则是看向长公主:“长公主可知,奉天殿周围有无密道?” 长公主摇摇头,别说是她,就是她父皇,都未必知道。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还是登基这样的大日子,总不能把奉天殿也给掘地三尺了。 顾玉道:“往奉天殿后面再搜索一番,不要放过一块儿砖,一片儿瓦。” 顾玉之所以断定九皇子在龙椅之下,是因为奉天殿底下,横七层,竖八层,交叉铺设了十五层地砖。 唯有龙椅之下的丹壁高高隆起,还有很大空间。 果然,一个神鹰卫从宫殿后面喊道:“这里有空隙!” 一些品阶高的官员随着景棠过去,神鹰卫正在一点点拆卸后面的砖。 这里原本平整无恙,并不惹人注目,只是一些蚂蚁从砖逢中进去,引起了神鹰卫的注意,一路顺藤摸瓜,找到了关窍。 忙活一阵之后,果然见里面黑洞洞的,直达奉天殿内。 嚯! 龙椅之下真的有一间密室,这也太骇人听闻了。 更骇人听闻的是,就连长公主、景尚这些凤子龙孙都不知道龙椅之下还有密室,王宪竟然知道! 黑漆漆的洞口隐隐约约散发着一股臭气,所有人心情凝重,大概猜到了九皇子凶多吉少。 几个神鹰卫点着火折子,用巾帕勒着鼻子钻进去。 过了一会儿,抱出来一具腐烂的尸骨,虽然腐烂,但依然能看出这是九皇子无疑。 一些官员吓退半步,捂着口鼻。 景棠则是瞪大了眼睛,脸色惨白如雪,倚靠在离他最近的顾玉身上,似乎下一秒就要昏厥过去。 他呜咽一声:“九弟!” 除了搀扶景棠的顾玉,还有长公主,其余人都跪了下来。 景棠哽咽道:“王贼何其狠毒!九弟他,他只是个六岁孩童啊!” 顾玉道:“圣上节哀。” 顾玉示意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卿上前,检查九皇子的尸骨。 众目睽睽之下,他们道出了九皇子的死因。 “皮肤干燥坍塌,关节肿大,脱水严重,是饿死之相。” “手指处腐烂严重,饿死前,应当在密室里拼命挣扎过。” “看尸体其余部分的腐烂程度,应当是饿死了一个月了。” 神鹰卫也道:“密室的墙壁上有许多血色爪印,九皇子应当尝试过徒手挖墙,可惜...” 神鹰卫面露不忍,其他官员听到也都觉得后背发凉。 神鹰卫又补充道:“密室里还有一些杯盘,九皇子在饿死前一段时间,应该有人给他送过食物。” 诸多细节全都对上了。 王宪若是宫变成功,九皇子不过在密室里待个一天一夜。 可王宪宫变失败,带着重兵逃亡,亦有可能回归,所以送九皇子进入密室的宫人不敢怠慢,悄悄给他送食物。 可惜最后西戎入侵,王宪放弃抵抗,被生擒后,也就彻底没了东山再起的可能。 那两个夜里斗殴而死的宫人,究竟是二人害怕事情暴露,相约自杀,还是一人奉王宪之命,杀另一人时,自己也不小心丧命,众人并不清楚,也并不重要。 顾玉低垂眼帘,她的确该好好感谢王宪。 若九皇子被活着找到,是个极大的麻烦。 杀之,会落下残害皇室的罪名。 不杀,会不断有人蠢蠢欲动。 而现在九皇子之死的罪过,全落在了王宪身上,她,以及景棠,长公主,都清清白白,甚至能借此上演一出悲痛的戏码。 景棠恨恨道:“逆贼王宪,杀朕幼弟,朕要将他凌迟处死,碎尸万段!” 无人会对这条圣令有异议,反而都在劝谏景棠节哀。 一些怀有异心的人只得按下不该起的心思,对景棠,以及对未来会登基的长公主俯首称臣。 登基大典以九皇子的死亡彻底落幕,龙椅下的密室也被彻底封死,某些人该歇的心思也都彻底歇下。 顾玉怀着复杂的心情,再次来到天牢。 过了一天一夜而已,顾玉带来的那盆素冠荷鼎已经蔫儿了,墙角的青苔依然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这次轮到王宪把酒杯摆出栏杆:“我就知道,你会来感谢我。” 第767章 顾玉脸色并不好看:“是该感谢。” 王宪哼着小曲儿,心情大概不错。 顾玉仔细听来,是西北的腔调,虽然声音不大,依然有铿锵之感。 顾玉却是心情沉重,人散去后,她悄悄从地道钻入龙椅下面的密室,地道狭窄,她只能跪趴着进去,进去后,密室逼仄,一个大人连手脚都伸不开。 九皇子在被宫人哄着躲进去前,以为自己很快就能出来了。 而从宫变到王丞相被抓,过去了将近一个月,这一个月里,一个六岁的孩子,就屈居于此,直到饿死,尸体又在这里发烂发臭。 王宪似乎看出了顾玉心情不佳,便道:“怎么?心疼九皇子?” 顾玉微微皱眉,没有回答。 王宪道:“你若是心疼九皇子,人就显得虚伪了。就算他不死,你也会想办法把他弄死,不过是死的方式不同而已。还有十皇子,虽然是被圣上摔死,也是你在背后做了推手。算来算去,也是报了废后徐氏多次害你之仇。” 顾玉只得叹息,把那些不该有的情绪赶出脑海。 她问出心里的疑惑:“您怎么会知道,龙椅下有一间狭小的密室?” 王宪倒了一杯酒,刚刚还得意的神情有些垮了,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感怀。 “你也不想想,没有大禹朝的时候,我王家就是这片土地远近闻名的望族了。” “大禹朝皇宫修建之初,我王家就从中辅佐,多少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秘辛。” “龙椅下的密室本是太祖皇帝想给某个子孙留条退路,只告诉自己认定的继承人。” “可惜皇位一代代传下来,顺位继承者少,倒行逆施者多,不知从哪一代开始,这个秘密就断了。” “而我王家尊卑分明,嫡庶有别,这宫闱里的秘密,反而在王家代代相传。” 顾玉道:“王家祖上的确辉煌,可惜水满则溢,月盈则亏。龙椅下的密室已被封住,宫闱中诸多秘密也会随您的去世,永远不见天日。” 王宪饮了一口酒:“是这个道理。” 天牢昏暗,顾玉看到他眼中蕴含着无尽凄凉。 顾玉道:“您手上再无底牌,不过冲这杯酒,冲这盘棋,冲龙椅下的九皇子,我答应你一件事。” 王宪道:“我要你答应我...” 王宪沉默了一下,似乎在思量要不要说。 最终,他还是道:“我要你留下王家,无论哪一支血脉。就算王家倒了,总要留个后人记住王家曾经的辉煌。” 顾玉道:“王沛没这个本事。” 王宪宠爱王沛,却也瞧不上王沛:“不要他,就...” 王宪眯了眯眼,看向顾玉:“就王乐游吧。依稀记得那是个英才小辈,还跟过你,前途必定辉煌。留下他这一支,也算是我对王家列祖列宗有个交代。” 顾玉道:“我答应你。” 该了的心愿已了,王宪看着墙上的苔藓,不再端着架子,而是以忘年交的身份跟顾玉交流。 “在天牢的这段日子,我就在想,为什么小小的苔藓,竟有这般惊人的活力?” 顾玉道:“王丞相出生在锦绣堆里,自然不知泥泞中的人如何苦苦挣扎。” 王宪忽然道:“那你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顾玉端起酒杯的手一顿。 王宪眯起眼,狐疑地看向顾玉:“你自己也出生在锦绣堆里,长于妇人之手,又为何能低下头,看到

相关推荐: 后天契合(abo)   被草原霸主强取豪夺后   快穿:男神,从了我吧!   温柔的sm我吧   牧师小姐真的一滴也没有了(np)   你是abo世界里的万人迷   迷迷集(H)   江湖闯王   如何折下高岭之花   我给OL娇凄绑上了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