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可知。 端亲王回到府中时,脸色亦有些沉郁。 近些年来,圣上的心思愈发难猜,云太嫔是圣上的亲娘,又不是长公主的亲娘,让长公主前去皇陵闹得哪样儿? 他就是一个啥也不懂的闲散亲王,平常就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可是君泽和长公主一离京,是个人都能咂摸出不对味儿来。 端亲王自认是个无能的废物,但他好歹也是先帝的儿子。 长公主和逍遥王走了,圣上的儿子一个个都不争气,他这身份,留在京都真是不尴不尬的。 他甚至想去就藩,但是先帝偏心眼儿得很,给他划得封地穷的叮当响,气候也不怎么样。 他在京都娇生惯养这么多年,不想人到中年,还千里迢迢过去受罪,妻女定然也舍不得就这么走了。 但是不走,又怕哪一天圣上冷不丁发神经,把他拎出来摆弄。 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个结果,端亲王心烦意乱,家里的鸟也不遛了,蛐蛐也没心思斗了。 刚到府里,侍从跑过来道:“亲王,镇国公来了,在大厅等您好一会儿了。” 端亲王奇怪道:“顾玉?她来做什么?” 端亲王脚步一顿,转身又往大门口走去。 开玩笑,六皇子被封为太子,跟王丞相斗得不可开交,他只想混吃等死,一点儿麻烦都不想沾啊。 可没走两步,侍从道:“郡主已经过去了。” 端亲王:... 端亲王不得不转身回去,指着侍从骂道:“要你们何用!不知道拦着她点儿!” 侍从低着头不敢应答,松阳郡主的脾气出了名的火爆,不顺她意的话,那可是会挨鞭子的。 顾玉在大厅里喝了好几杯茶了,端亲王没等到,倒是等到了松阳郡主。 这么久了,松阳郡主总算给了顾玉一个好脸,此时正揪着她问:“那个王乐游人呢?” 顾玉道:“他另有要事。” 松阳狐疑道:“你不会怕他麻烦,把他给赶走了吧?” 王乐游在外吊着绍无极,顾玉不便跟松阳多说,便道:“不是,他的确有要事在身,不过很快就会回来的。” 说完这句话,端亲王就走了进来,道:“松阳,你在这儿干什么!还不下去!” 松阳瘪瘪嘴,转身走了。 顾玉对端亲王恭敬行礼道:“晚辈见过端亲王。” 端亲王笑眯眯道:“贤侄忽然过来有何要事?” 顾玉从袖中拿出长公主给她的令牌,交给端亲王看,道:“是长公主让我过来的。” 端亲王表情认真起来,他这个皇姐可是个人物,怎么离京后,把这么重要的令牌给顾玉? 端亲王半信半疑道:“皇姐要是有话,为何不与我直说?” 顾玉道:“圣上突然将长公主派去皇陵,事发突然,长公主怕给您惹麻烦,便托晚辈过来。” 因为君泽和松阳从小一起长大,端亲王跟长公主的关系自然比跟圣上的关系好。 现在顾玉拿着长公主的令牌过来,哪怕端亲王怕麻烦,还是肯听一听。 端亲王道:“皇姐让你过来,有什么事交代?” 顾玉警惕地看了看左右,确认没有旁人后,才小声对端亲王道:“长公主托晚辈告诉您,这段时间千万小心圣上。” 端亲王脸色有些僵硬,故作恼怒道:“顾玉!你你你!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顾玉道:“晚辈只是陈述长公主的话罢了。”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端亲王顿时像无头苍蝇一样,急得团团转,道:“皇姐为何这么说?” 顾玉似是而非道:“唇亡齿寒,长公主这是在担心您。” 端亲王道:“什么唇亡齿寒,你把话说清楚!” 顾玉倒是闭上嘴,任由端亲王猜测了一会儿。 就这一会儿功夫,端亲王就脑补出许许多多可怕的画面,急道:“你倒是说呀!” 顾玉这才慢悠悠道:“圣上子嗣凋零,五皇子出家,六皇子愚钝,九皇子年纪太小,圣上忌惮您和长公主也不无道理。” 端亲王捶胸顿足道:“本王,本王就是一酒囊饭袋!他有什么可忌惮的!” 顾玉不便接这话,故意道:“长公主区区女流之辈,上面还有太后这个生母在,圣上都让长公主代他前去皇陵,为云太嫔尽孝。” 端亲王道:“那是因为皇姐她曾是参政公主啊,君泽那小子也争气。” 顾玉道:“或许如此吧。逍遥王刚被圣上派去西北,带的兵比护国大将军少得多,圣上就想方设法把长公主弄去了皇陵。” 有些事情不能细想,越想越让人坐不住。 端亲王就不知想到了什么,倒吸一口凉气:“本王...本王这就去就藩。” 顾玉道:“若要就藩,您便得带护卫营走,圣上会同意吗?” 端亲王又重重叹了口气。 他的护卫营是最少的,但也有八千多人,虽然平时不怎么管,只是发发军饷,都让他们混混日子,可忽然把这八千多人带走,还是在这种敏感时候,圣上岂会同意? 就算他没有反心,圣上也要强行给他扣上谋反的帽子了! 左思右想,端亲王的榆木脑袋也想不出一个好法子。 他也不想坐以待毙,走了皇姐和君泽的老路,便道:“那本王该怎么办?皇姐可有说?” 顾玉凑在端亲王身边,低声道:“长公主想请您帮个忙。” 第715章 从端亲王府出来后,顾玉直奔忠义侯府,找萧行之。 跟萧行之说话,就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了,顾玉上来就道:“我需要钱,很多钱!” 顾玉清隽的眉宇堆满了焦虑,看得萧行之不安。 顾玉在他面前,一向沉稳风流,张弛有度,忽然露出这幅姿态,怎么看怎么不祥。 萧行之挠挠头,跟顾玉做买卖只赚不亏,这些年跟在她后面,忠义侯府可谓在京中站稳了脚跟。 现在京都局势复杂,萧行之自是愿意帮,但自己的爹忠义侯不一定愿意蹚这浑水。 萧行之道:“你需要多少?” 顾玉目光凶狠道:“有多少!要多少!” 萧行之呼吸一滞,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镇国公府可不穷,能让顾玉这么狮子大开口,必是天塌下来的大事。 萧行之低声对顾玉道:“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顾玉道:“我不便告诉你。” 顾玉不便告诉,萧行之就不敢多问了,道:“你先回去,我这边能给你凑多少就给你凑多少,我爹那边我再去说,说不动你别怪我。” 患难见真情,萧行之解了她几次燃眉之急,顾玉记在心里。 如今京都人人自危,他还对自己慷慨仗义,顾玉当即对他抱拳,道:“我若是度过这次难关,必加倍奉还。” 萧行之道:“好说好说!” 顾玉得了他的话,便匆匆离开了。 萧行之看着她的背影,转身就去找忠义侯。 忠义侯听了这话,也是拿不定主意,唯恐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忠义侯府在京都刚有起色,可别断在这儿来。 萧行之道:“爹,其实就算咱们不帮,旁人也都知道,我跟顾小公爷走得近啊。” 忠义侯道:“走得近跟帮忙岂能一样?” 萧行之道:“爹,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忠义侯府走到这一步,镇国公府可是帮了大忙。” 忠义侯道:“从前能帮就帮了,可现下牵扯到两个皇子,就怕走岔了路,前面是万丈深渊。” 忠义侯犹豫不决,萧行之也不敢凭着他跟顾玉的交情,拿整个忠义侯府做赌。 萧行之道:“我已经答应了顾玉,只以我的名义给她凑,虽然不一定能使得上劲儿,但也是我们的一片心意。” 忠义候看着儿子,道:“你能给她凑多少?” 萧行之用手指比了一个数。 忠义候咬咬牙,握上儿子的手:“再翻三倍,悄悄给她送过去,以你的名义送,千万别提到忠义侯府。” 萧行之郑重道:“好!” 顾玉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到处联络长公主和君泽给她留下的人脉,每天睡眠时间不足三个时辰。 便如现在,夜色深深,顾玉身体乏累至极,可怎么都睡不着。 在黑暗中睁着眼睛,一点点盘算现在的局势。 长公主明面上带走了四千君家兵马,暗地里还有六千赶过去。 若圣上派去的神鹰卫对长公主有了杀意,保全长公主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顾玉能打出去的牌就更少了。 本想后发制人,等王丞相先动作,眼下是等不了了。 她手上握着的筹码就这么多,能充分利用起来便是万幸,再也不会增加了。 不知圣上的打算,不知王丞相还有什么后手,时间拖得越久,未知的风险就越多。 若能在半个月内逼王丞相起事,或许长公主还能带君家兵马,及时从半路折返回来。 绝地求生,怎么也要比坐以待毙强。 不过在此之前,她得把家人妥善安置起来。 想完这些,顾玉抱着大氅,才渐渐睡了下去。 隔日一早,顾玉便让家里人收拾金银细软,准备先把她们送到云卢县,让高怀暗中接应。 若是失败,再让高怀送她们去更远的地方安置。 顾琼不知真相,惊慌不已,拉着顾玉的袖子道:“哥哥,这是要发生什么了?怎么忽然要全家离京?” 虽然顾玉说让她们一家子出去游玩,看看外面的风光,可这架势明显不对,哪儿有出去游玩还偷偷摸摸的。 大概是双胞胎心有灵犀,顾琼近日来莫名寝食难安,夜里时常惊醒,做些可怖的噩梦,醒来又不记得梦到什么,只是冷汗涔涔,心跳不止。 顾玉安慰她道:“没什么要发生的,你且安心。” 顾琼不依不饶,拉着她的袖子道:“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哥哥你不要事事都瞒着我。” 顾玉只好道:“京都局势可能要有变动,到时不知会发生什么” 顾琼瞪大眼睛,惊恐道:“会有危险吗?” 顾玉摸了摸她的头发,道:“我不会有危险,但是真乱起来,我顾不上你们。” 顾琼总觉得顾玉带着点儿破釜沉舟的狠劲儿,便道:“哥哥,我要留下,跟你共进退。” 顾玉连日来的焦躁让她对顾琼的不配合发了火,发狠道:“你留下就是给我拖后腿!” 顾琼猛然被凶,再加上心里担忧,眼眶里当即蓄了一泡泪。 顾玉只好软下语气,道:“我跟你保证,我不会有事,你们先出去躲避这场风波,这一路不要声张,遇事就听母亲和妙仙的话。安定下来后,我一定再去接你们。” 顾琼咬着下嘴唇,忍着哽咽道:“你一定要来接我们回家。” 顾玉点点头:“一定!你快回去收拾东西。” 顾琼走后,老夫人也过来找了顾玉,道:“已经糟糕到这种地步了吗?” 顾玉摇摇头,不欲把话说得太清,除了平添烦忧没有什么用。 “并不算糟,六皇子是太子,道义上便占了先机,只是以防万一,母亲不必担忧。” 老夫人看着顾玉长大,岂会看不穿顾玉的伪装,可她也知道自己年迈,根本帮不上顾玉的忙。 老夫人忧心忡忡道:“你阿姐那边...” 顾玉道:“母亲放心,阿姐在深宫,还有太后帮着,不会波及她。” 老夫人看着顾玉,又道:“复仇是次要的,你可一定要保全自己!” 顾玉道:“我知道轻重!这一路上,劳母亲照顾好琼儿和妙仙她们。” 老夫人道:“自然。” 第716章 傍晚,四百顾家军分了几批,伪装成行商队伍,暗中护送顾琼,老夫人,苏姨娘,季妙仙和孙采薇离开。 一行人打扮得十分低调。 郦若,岚烟,玄芝则留在京都帮顾玉。 郦若联系着神女教,岚烟来往于费酒楼传送消息,玄芝带领着招安回来的山匪,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满城风雨做准备。 由于顾家女眷等闲不出门交际,又有郦若几人在府中掩人耳目,顾家女眷的离开并未引起旁人注意。 马车车轮碾压着满地落花离开,顾玉送走她们后,才发觉热闹府邸忽然就安静起来。 巨大的孤独吞噬了顾玉,她只能让自己忙碌起来。 到了夜晚,狗子和踏月仙子倒成了她少有的慰藉。 所有事情都在紧张中有序进行着,宫里却是发生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百里青的孩子不知为何啼哭不止,已经哭了一整天的,大人都受不了,何况一个刚满月不久的婴孩。 奶水也喂不进去,哄也哄不睡,几个奶娘知道这孩子重要,却是束手无策。 事情传到圣上耳朵里,圣上正忙着跟朝臣议事,只是下令让御医前去看看孩子。 御医到了之后,也是尝试了许多法子,还是无法止住哭声。 眼看着孩子越来越虚弱,所有人都急得团团转。 太后听到这个消息后,在一众宫人的拥簇下赶了过去。 刚进门,就听见里面吵吵嚷嚷的,御医、奶娘、宫人都挤在这里,愣是找不到解决方法。 “一个个都挤在这里做什么?孩子没事也被你们吓得有事了。” 太后发了话,所有人都低着头安静下来。 太后从奶娘手里把孩子抱了过来,轻声哄了一会儿,孩子还是哭,声音哑得不像话。 太后问道:“御医可找到病因了?” 几个御医都道:“应当是受到了惊吓。” 太后二话不说,直接道:“所有看管孩子的宫人,全都拖到慎刑司,杖责二十。” 伺候的宫人平白受了这无妄之灾,纷纷喊冤求饶。 太后在婴孩的啼哭声中,冷然说道:“受到惊惧,要么说明你们中间有人心怀险恶,要么就是你们侍候不当,其他人则是看管不力,无论哪一条,这顿罚你们都该受着。” 宫人们被拖了出去,宫殿里乱糟糟的声音这才消失了,只剩下婴孩的哭声。 孩子已经很虚弱了,可就是止不住,连口奶都不喝。 再这么下去,这孩子得夭折在宫里。 太后道:“圣上呢?” 一个奶娘道:“圣上正跟朝臣议事,没空过来。” 太后叹了口气:“罢了,别拿这事去搅扰圣上。” 奶娘迟疑道:“可这孩子若是继续哭下去,恐怕...” 太后对自己带来的宫人吩咐道:“去一趟护国大将军府,以哀家的名义,将百里夫人请进宫来。” 宫人应了一声,便下去了。 孩子在宫里哭,百里夫人就在宫外哭。 宫人上门的时候,百里夫人正揪着百里青的领子,哭着要百里青去宫里把孩子要回来。 百里青也无奈得很,圣命难违,这孩子岂是说要就能要回来的? 宫人这时候登门,可谓解救了正着急的两个人。 百里夫人听到孩子啼哭不止,一颗心都要碎了,又听见宫人说太后要她进宫,自然千恩万谢。 百里夫人匆匆收拾了孩子在家用的衣服被褥和玩具,就进宫去了。 百里夫人一见到太后,就洒泪给太后跪了下来。 太后道:“先别忙这些虚礼,快看看孩子。” 百里夫人擦干脸上的泪,把孩子抱过来,又解开衣襟,给孩子喂母乳。 大概是母子连心,宫里人怎么都哄不好的孩子,在百里夫人怀里很快安静下来,静静吃着奶。 孩子很快哄睡着,奶娘想要接过孩子,百里夫人却转过身子,不愿撒手。 太后道:“哀家知道百里夫人舍不得孩子,但是天色不早了,宫门要落钥,百里夫人实在不便留在宫里,免得招来闲话。” 要知道,前几天长公主可是刚带着云太嫔的尸骨前去皇陵。 云太嫔当年不就是臣妻留在宫里吗? 百里夫人若是强要留下,哪怕为了孩子,也是不妥至极。 百里夫人只能道:“孩子留在宫里,劳太后娘娘多挂心,臣妇感激不尽。” 太后道:“你放心,都是当过娘的人,哀家会好好看顾的。” 百里夫人抱着孩子对太后磕了一个头,将孩子交给奶娘后,抽抽噎噎离开了。 太后顺理成章地将孩子抱回了慈宁宫。 等圣上忙完,才从福海那里听说了这件事。 这孩子是用来控制百里青的,圣上岂容太后抱过去,当即前往慈宁宫。 见到太后时,太后正抱着孩子低声哼着歌,场面格外温馨。 圣上道:“前段时间母后身子不适,御医说应当静养,儿臣岂敢让母后因为这个孩子受劳累?” 太后抱孩子的动作十分熟练,她没说话,她身边的宫人接了圣上的话,道:“太后娘娘常说在慈宁宫里寂寞,长公主离京,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有个孩子陪着太后娘娘,太后脸上的笑明显多了呢。” 圣上看向那个宫女的眼神十分危险。 “圣上问话,焉有你一个宫婢插嘴的道理,看来是本宫最近疏于管教,让你不知天高地厚了。” 一道声音从圣上背后传来,原来是皇贵妃走了进来。 皇贵妃一句话,顿时让那个插嘴的宫女跪倒在地,忙说:“奴婢知错。” 太后淡淡道:“皇贵妃真是好大的威风。” 皇贵妃似乎没听懂她的讽刺,恭恭敬敬行了礼,道:“圣上是忧心太后娘娘,若是太后因为照顾一个臣子的孩子加重病情,就不好了。” 太后冷哼一声,没说什么。 皇贵妃温温柔柔对圣上道:“圣上,臣妾斗胆,想代太后娘娘照顾这孩子,若太后娘娘实在喜爱,臣妾白日里便带着孩子到慈宁宫来,以解太后膝下寂寞之苦。” 圣上满意地对皇贵妃点点头,转而对太后道:“朕觉得皇贵妃的提议很是妥当,不知母后意下如何?” 第717章 说话间,孩子又哭闹起来。 太后轻轻拍打着孩子的后背,也没将孩子哄好。 皇贵妃道:“天色已经晚了,若是夜里孩子再哭,搅扰了太后休息,就不好了。还是让臣妾来吧。” 皇贵妃顺势把孩子接了过来,轻声哄着。 太后像是乏累了,道:“罢了,你们带孩子走吧,哀家也要歇息了。” 皇贵妃屈膝行礼道:“谢太后。” 从慈宁宫出来,圣上松了口气,道:“皇贵妃,多亏有你。” 皇贵妃一脸懵懂,道:“什么?” 圣上便背着手道:“你来得及时,把孩子抱了出来,不然打扰到太后,总归是朕的过错。” 皇贵妃柔和一笑:“臣妾也是极其喜欢孩子的,可惜肚子不争气...” 说到这儿,皇贵妃面露寥落神情,不过很快调整过来,道:“圣上说这孩子是给后宫招子的,所以臣妾才不顾礼数,请求太后将孩子交给臣妾照料几天。” 听她这么说,圣上想到了皇贵妃失去的孩子,心中起了怜惜之情。 圣上正想开口,说今晚摆驾景秀宫,皇贵妃便对身旁的茯苓道:“别忘了将孩子的摇篮摆到本宫的床边,今晚本宫跟孩子一起睡。” 皇贵妃对孩子的喜爱做不得假,圣上只得把要说的话吞回去,道:“你的身子如何?” 皇贵妃是跟他一起中的毒,当时还小产了,休养了许久。 皇贵妃道:“臣妾不似圣上日理万机,为了黎民焚膏继晷。现在日日喝着药,静心调养,身子还算能撑住。” 圣上对温和知礼的皇贵妃还是有几分怜惜的,本想将玄清道长的丹药赏给她一粒,听她这么说也就歇了心思。 圣上道:“那就好。” 二人很久没有这般说过话了,大概是皇贵妃温柔的声音让圣上听着舒心,圣上难免多说了几句。 “朕听说小六许久不往你那儿去了。” 皇贵妃道:“是臣妾让他少来的。他被封为太子,该把心思多放在政务上。” 圣上龙心大悦,执起皇贵妃的手,含情脉脉道:“还是你识大体啊。” 皇贵妃道:“这都是臣妾应该做的。” 甬道终于走到了尽头,皇贵妃道:“时辰不早了,臣妾先带着这孩子回去,圣上勤政,也要注意身体。” 圣上道:“好。” 回到景秀宫后,皇贵妃眼神满是冷意,让人打来热水,一遍一遍洗着手。 太后若是把百里青的孩子抱过去,圣上定然不愿意,所以她及时出来接手,才让圣上松了口。 皇贵妃对茯苓道:“传消息给本宫的弟弟,百里青的孩子已到手。” ------------------------------------ 在圣上的翘首以盼中,玄清道长用陨星炼的丹药终于大功告成。 圣上刚从一个妃嫔的床上醒来,就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禁龙颜大悦。 福海道:“玄清道长是在夜里炼成的丹药,丹成之时,炼丹炉里冒出耀眼的金光,照得满屋亮如白昼,守在炼丹房外的宫人都看到了呢!” 圣上赞叹道:“不愧是陨星,竟有如此光辉,可惜朕没有亲眼看到。” 福海笑道:“虽然没有看到,可圣上马上就要吃到了。” 圣上内心激动不已,大笑几声:“赏!都赏!” 殿内的宫人皆惊喜道:“谢圣上!” 圣上脚下生风,一路赶往玄清道长的炼丹房,果然看到桌上摆着一枚丹药。 与寻常吃的黑丸子不同,这丹药色泽金黄,在晨光的照耀下,还透着一点儿红。 圣上激动地拿起盒子,看了半天,才对玄清道长道:“国师,这便是用陨星制成的丹药?” 玄清道长面露疲惫,有气无力道:“回圣上,正是!陨星乃是贫道与司天监的灵台郎一起去采集的,日夜炼制,才成此丹。” 圣上连说了三声好。 不过看到玄清道长的脸色,圣上还是问道:“国师怎么如此虚弱?” 玄清道长苦笑一声:“凡人炼丹,以求成仙成圣,本就是逆天而行。贫道为了尽快炼出,消耗了不少精力。” 圣上道:“辛苦国师了,朕重重有赏!” 玄清道长道:“贫道谢圣上!” 圣上激动不已,拿着丹药反复观看。 玄清道长见他只看,却不服用,便道:“丹已炼成,贫道在此祝贺圣上得偿所愿,成仙成圣,为江山社稷谋福,为大禹朝延续盛世辉煌。” 圣上大笑起来,道:“朕不求成仙成圣,只求延年益寿,身体康健。” 在玄清道长的注视中,圣上道:“来人,将御医和太子都唤来。” 玄清道长听到要唤御医,心里咯噔一声,手心浸出了汗水。 景棠身在东宫,离这里不远,很快过来,对圣上道:“恭喜父皇!贺喜父皇!” 圣上指着自己旁边,道:“你且在此等候。” 景棠站在一旁,看着盒子里仅有一枚的丹药,似乎猜到了圣上叫他来的打算。 不一会儿,五名御医也赶了过来。 玄清道长的心都快要跳到嗓子眼儿里了,唯恐被御医看出什么来,露了馅。 没想到都到这种地步了,圣上的疑心还未完全消除。 圣上道:“你们五个,小心检查这丸丹药。” 装着丹药的盒子被放在一个小桌子上,几个神鹰卫护在一旁,圣上一双眼睛紧紧盯着。 一个老御医迟疑着上前,想要伸手去拿,就听圣上呵斥道:“不许碰!” 那御医被吓得一缩手,连道:“是是是,臣不碰。” 五个御医只好围着丹药,上下左右看了好几遍,其中一个斗鸡眼儿都看出来了。 旁边的神鹰卫也紧紧盯着那丸丹药,唯恐哪个御医心思不纯,毁了这丹。 场面很是荒诞诡异。 玄清道长松了口气,那个斗鸡眼儿御医实在逗乐,他险些笑出来。 不过下山这么多年以来,无论喜怒哀乐,他都能稳住表面的仙风道骨。 第718章 光靠看,是绝对看不出什么来的,一个御医为难道:“圣上,臣斗胆,想要凑近一闻。” 圣上没有说话。 那个御医缩了缩脖子,明白了这是无声的拒绝。 该不会圣上怀疑他们会趁着凑近闻的时候,抢服下丹药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他们来检查丹药,却不让他们碰,也不让他们闻,这能检查出什么来? 可他们又不能凭着感觉胡说,唯恐这丹药有问题,到时候圣上吃出了事儿,那就是杀头的大罪了。 半晌之后,五个御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愣是一句话没说出来。 圣上不耐烦道:“到底有没有问题!” 一个御医道:“圣上,臣斗胆,想要削下来一些碎屑,化水分辨。” 圣上看向那丸丹药,犹豫起来。 本来丹药就不大,如果削下来一些碎屑,还能剩下多少? 更何况... 圣上看了眼旁边的太子。 不过若是不让他们检查清楚,圣上也不敢轻易服用。 圣上对福海道:“取匕首来。” 福海看了一眼丹药,就知道圣上的打算了。 匕首取来后,圣上亲自拿着匕首,小心翼翼削下来一点儿碎屑,恨不得比雪花还要薄,落在纸上,都不太显眼。 几个御医对视一眼,皆是满脸苦涩,却都没有说话。 福海双手捧着那份纸,来到五个御医面前。 他们凑近闻了闻,连说话都不敢大声,生怕把这点儿碎屑给吹散了。 一个御医犹犹豫豫道:“似乎有人参、肉桂、当归...” 四个御医点点头道:“不错。” 这些都是大补的药,若是药方得当,的确于圣上身子有益。 玄清道长在一旁道:“几位御医医术高明,丹药与医药息息相关,的确有这些药材作为辅料。” 原还担惊受怕,可见圣上这么宝贵丹药,给御医分过去了那么一点儿碎屑,能弄明白他都添加了什么,那真是见了鬼了。 除了上述说的几味药材,五个御医真的就再也闻不出来什么了。 可担心这药吃了后,让圣上身子受损,怪罪下来,他们五个都得遭殃。 其中一个老御医咬咬牙,伸出一根手指,沾了一点儿碎屑,放进嘴里。 这么一指,就把这么点儿碎屑弄掉了一大半,剩下的更少了,一个呼气似乎都能吹干净。 老御医用舌头小心品尝着丹药的滋味,甚至不敢抬头去看圣上的脸色。 在众目睽睽下,老御医咂咂嘴,犹豫道:“还有甘草,生姜。” 闹了半天,这药能不能吃,还是没个定论。 御医模棱两可道:“或可一试。” 其实在御医看来,这丹能不入口便不入口,可圣上偏信玄清道长,一直服着玄清道长炼制的丹药,他们不欲去触霉头。 圣上拿着那枚丹药,看着刚刚服下碎屑的老御医道:“你身子可有什么感觉?” 老御医直在心里骂娘,就那么一点儿碎屑,到舌头尖上都化没了,他能有什么感觉? 不过在众人的注视下,老御医只得道:“臣并无不适,唯有舌尖一点苦涩。” 狂喜之后便是长久的犹豫,圣上把丹药盒子拿在手里,跃跃欲试,又犹豫不决。 景棠道:“父皇,既然此丹药是陨星炼成,不如将京郊的陨星请入宫,举办典仪,敬告天地,请百官前来庆贺,再行服用。” 圣上道:“如此也好。” 玄清道长悄悄看了眼景棠,又低下了头。 礼部接到这个消息,虽然觉得荒唐,但不得不前去准备。 巨大的陨石被仪仗队伍请入宫,沿途百姓议论纷纷。 更多的,还是谈论陨星上“六子立,万民饥,天地逆,社稷墟”的“神谕”。 顾玉听说了宫里的事情,传话给景棠,说要见他一面。 景棠被封为太子后,入住东宫,不是顾玉想见就能见的。 之前景棠每每见她,总要说些似是而非的话,顾玉不想与他接触过多,他则总往自己跟前凑。 没想到此
相关推荐:
HP 撒谎精
穿越成种马文里的男主
我的霸总爱装小奶狗
睡倒过气男爱豆
养不熟
传说中的故乡(人外;克系恐怖)
绝美狐狸爱撒娇,禁欲主神不经撩
攀折(abo np)
反噬(西幻 人外 NPH)
荆棘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