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拯救那些堕落为奴的男人们 > 第135章

第135章

一个幼儿拦腰斩杀。 鲜血从他的刀刃上滑落,他浑不在意地抖了抖剑,走向这家最后一个王姓人。 此人有功夫在身,目睹了父母兄妹死在绍无极刀下的惨状,强烈的悲愤让他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七八个内卫都不能将他擒住,反而被他所伤。 绍无极握紧了贯天,准备亲自动手解决这个麻烦。 那人爆喝一声,向绍无极攻击而去。 绍无极并不把他放在眼里,挥起贯天,用厚重的刀身将他猛拍在地。 那人身受重伤,却依然记着满府人的惨状,竟不知疼一般,凭借满身的碎骨头从地上爬了起来。 用尽全身力气,再次向绍无极袭来。 这一次是他用尽了全身力气,突破了自己的极限。 绍无极原本没把他放在眼里,阻挡都是漫不经心的,可一阵浓烈的杀气扑面而来。 这个濒死之人竟能迸发出如此力量! 绍无极连忙后撤一步,险些被他的剑锋伤到脸。 这是二十多年以来,绍无极第一次被人打得后退,竟还是一个濒死之人。 绍无极一惊,正要认真反击。 可那人已经半跪在地,用剑撑着残躯,眼中充满恨意: “绍无极,你不得好死!” 一旁的内卫见这人只剩下一口气了,皆围了上去,要将他擒住。 绍无极却一抬手,制止了手下人的动作。 绍无极居高临下地看着那人道:“你叫什么?” 绍无极醉心武学,可顾钧益死后,他再无对手,武功虽然天下无敌,却二十几年来,再无精进。 今日这个濒死之人竟能跟他正面交锋,将他逼退半步,绍无极冷寂已久的内心见到了意外和惊喜。 那人满口鲜血,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对绍无极恨恨道: “你爷爷我叫王乐游,可别忘了,就是到了阴曹地府,我也不会放过你。” 说完这句话,王乐游便重重摔倒在地,生死不知。 绍无极收起重剑,叫来一个内卫道:“看他死了没有,若是死了,扔去乱葬岗,若是还活着...” 绍无极摸了一下脸上的疤,陈年旧伤,竟在今天泛起了些许疼痛,这个濒死之人,也让他想起了一个不该想的人。 绍无极顿了顿,道:“留下他的性命。” 内卫十分诧异,还是依言照做。 这王乐游还真是命大,满身是伤,骨头都不知断了几根,竟还留着最后一口气儿。 按说他们摆着满门抄斩的架势过来的,不该留人性命。 但内卫看了看这院子的尸体和鲜血,再看看这人重伤昏死的模样。 有绍太尉发话,留他一命又如何。 内卫和其他人一起将王乐游抬了下去。 绍无极则骑上马,前往皇宫复命。 他所到之处,人人避让,门户大关。 一个孩子啼哭不已,看到他凶狠的疤痕脸,吓得缩在母亲怀里瑟瑟发抖。 绍无极没有在意,直奔皇宫而去。 到了皇宫,圣上脸色不佳,但是看到绍无极,还是提起几分精神,问道:“怎么样?” 绍无极道:“王家根基深厚,哪怕旁支亦是家底殷实,收获颇丰,这是四家所抄没的家财,请圣上过目。” 福海将绍无极手里的折子呈到圣上跟前。 圣上翻开一看,脸上先是有了笑意,紧接着又阴郁下来。 圣上握着十八子,幽幽叹息:“四个旁支而已,仅白银就抄没了六百多万两,更有无数奇珍异宝未计,那王家本支,岂不是富可敌国?” 早有王家富可敌国的说法,只是大家心知肚明,都不敢说出来。 圣上想到那卷象牙簟,连他都觉得的奢靡之物,竟被王丞相的儿子拿来随手送人。 真是让人心惊不已。 在圣上眼里,王家就是一座宝山,可惜这座山坚不可摧,难以攻下。 绍无极没有接话。 过年期间,他连抄四个王家分支,原以为王丞相会做出些什么事情阻拦。 可王丞相始终隐而不发,任由外面风雨变幻,他都不动如山。 越是如此,他心里的不安就越重。 只是这话不能跟圣上说,为人臣者,做好君王吩咐下来的事是理所应当,怎可因不安而有所推辞。 圣上道:“无极,你立了大功,户部年年叫穷,这一笔钱,能解今年春种的燃眉之急。” 根据顾玉等人所修订的均田制,百姓新得田地,若无余粮,可向官府借粮种和农具,到了秋收之后,再按量向官府交还。 如此可鼓励百姓脱离世家,回归自有农耕。 均田制将在今年沿着京都往外推广,这笔钱,刚好用得上。 绍无极道:“能为圣上解忧,臣荣幸至极。” 圣上继续道:“你辛苦了,之后要做的事还有许多。无极,朕只信得过你。” 绍无极呼吸一滞。 看来圣上是不打算收手了。 他要继续与王家为敌,把王丞相彻底得罪。 然而绍无极没有半分犹豫,道:“臣,遵旨。” ... 两天后,顾玉收到内卫处线人传来的消息,把纸条放在灯上焚烧。 顾玉道:“圣上当然不打算收手,尝到了一分甜头,岂能忍得住不去尝剩下的九分。” 君泽道:“王丞相可不是怂瓜蛋,只是不知他会如何反击,什么时候反击。” 顾玉道:“怕是要等绍无极惹得天怒人怨,连圣上都保不住他的时候。” 君泽长叹口气,道出了让顾玉心情沉重的事实:“他在江南挖出万人坑,圣上也不过是对他停职罚俸,想要取他的命,怕是还有得等。” 顾玉听到“万人坑”的时候,呼吸都停了一瞬。 君泽一眼便看出顾玉的不对劲儿来,道:“怎么了?” 顾玉道:“君泽,我不能等太久。我一定要亲手杀了绍无极,方能解我心头之恨。” 君泽又道出了一个让顾玉难以接受的事实:“绍无极武功盖世,就是你我二人合力,也不一定能取他性命。普天之下,只有一人能杀他。” 顾玉的拳头轻锤了一下桌面,眼中满是恨意: “那我就让那人杀!” 第577章 君泽察觉到顾玉现在很不对劲儿,试着去牵顾玉的手道:“顾玉,每次提到万人坑,你的情绪便格外激动。” 联想绍无极在江南处理叛军的做法,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君泽心底浮现。 关言带回来的消息,当年在落日关,应该还有撑到最后的顾家军。 那这些人去哪儿了? 想到这儿,君泽握紧了顾玉的手,道:“老镇国公,是不是被绍无极埋了。” 君泽说得含蓄,可看到顾玉眼底一瞬间迸发出绝望和恨意,就知道他猜对了。 顾玉眼中有泪水闪过,道:“他在落日关挖了一个万人坑,不仅将我父亲和存活下来的顾家军活埋,还将俘虏来的西戎人一起投了进去。我父亲恨透了西戎人,到最后,却跟西戎人埋葬在一处。” 君泽猛然把顾玉抱紧,感受着她身子的颤抖。 真相超乎他的想象。 听关言说绍无极迟迟没有赶去支援,让数万顾家军在冰天雪地里苦守四个月时,他已觉得残忍至极。 在猜到活下来的顾家军,很有可能死于绍无极之手时,他更觉残忍。 现在,顾玉竟然说绍无极将顾家军和他们仇视的西戎人一起活埋,这突破了君泽所能理解的人性之恶。 怪不得顾玉跟绍无极在练武场比试,顾玉一次又一次被绍无极打伤,依然咬牙站起来跟他对抗。 听说绍无极年轻时,还曾向老镇国公请教功夫,老镇国公多次称赞他“武学奇才”。 绍无极为何能残忍到这种地步! 君泽紧紧抱住顾玉,道:“我帮你一起讨回来!顾玉,我跟你一起,定能将他碎尸万段,挫骨扬灰。” 仿佛是溺水之人终于抓住了浮木,顾玉亦紧紧抱着君泽,哽咽道:“好。” 抱了许久,君泽才将顾玉放开,跟她额头相抵,难舍难分。 在他不知道的时候,顾玉竟然背负着如此沉重的恨意。 君泽道:“往后的路,我跟你一起走。顾家的仇,我跟你一起背。” 越了解顾玉,君泽就越觉得心疼,恨不能拼尽所有,去换她再无烦忧。 顾玉的眼泪已经收住了,道:“好。” 从此之后,她便不是一个人了。 等顾玉情绪稍微平静下来,道:“绍无极手下从不留活口,这次却留下了一个叫王乐游的人,你认识他吗?” 君泽回想了一下,道:“王乐游虽是王家人,但算不上大奸大恶之人,印象中他武功颇高,我没跟他交过手,不知高到哪种地步。” 顾玉道:“既是世家子弟,武功不弱,为何没有入伍当个武官?” 君泽道:“他是个富贵闲人,对建功立业没什么兴趣。在他上面还有个嫡亲哥哥,所以他也不必过问俗务,一门心思练武。” 顾玉试着揣测:“绍太尉留他一命,有可能是看中了王乐游在武学上的天赋?” 君泽道:“王乐游就是功夫再好,也不是绍无极的对手。但无论如何,绍无极留他一命,就说明他身上有过人之处。” 顾玉道:“绍无极屠杀他满门,他只要活着,就一定会想尽办法报仇。” 君泽道:“王家人的确仗着家大业大作恶多端,但不是每个王家人都有罪,尤其绍无极为了省事,别说无辜的大人了,连襁褓里的婴孩都不放过。” 顾玉眼神冰冷,道:“视人命为草芥,他就不配当人。” ------------------------------------- 王乐游从阴暗的地牢中醒来,浑身如同被碾压过一样。 他还活着? 可随即巨大的悲痛淹没了他。 他还活着,可是他的父母,他的兄长和妹妹,都死于绍无极刀下。 原本幸福的家庭,只剩他一人。 一个内卫走了进来,给他送吃的,道:“呦,你醒了?大夫可是废了好大劲儿才把你救活,我也没日没夜照顾你好几天,你可得惜命啊。” 王乐游看着这个内卫咬牙切齿道:“绍无极呢?” 他力有不逮,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拼尽全力也只能逼退绍无极半步。 但只要他还有一口气,他就要去杀此人。 内卫道:“绍太尉仁慈,留你一命。你也是命大,肋骨被打断了三根,右腿骨折,大小伤口无数,还能活下来,也是不容易。” 王乐游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道:“留我一命?呵,屠我满门,留我一命,我就要对他感恩戴德吗?” 内卫也不恼,道:“你能活着就不错了。” 王乐游闭上眼。 是,只要他还活着,就还有报仇的机会。 眼看这个内卫还能跟他说几句话,王乐游问道:“绍无极留我一命究竟想干什么?” 内卫道:“绍太尉的心思,岂是我能猜到的?不过等你养好了伤,倒可以问问,兄弟我也很好奇,怎么太尉连一岁的婴孩都不放过,偏偏放过你。” 王乐游道:“我要见绍无极。” 内卫道:“绍太尉忙着抄家灭族,哪儿有空来见你。” 听到“抄家灭族”这四个字,王乐游便痛不欲生,恨不能啖其肉,饮其血。 王乐游吞咽了嘴里的血沫,道:“他既然留我一命,就说明我对他还有利用价值,你告诉他我醒来了,他定然会见我。” 内卫蹲在铁栏杆外面,道:“我可以帮你把绍太尉叫过来,但是不能平白无故帮你啊,总得给我点儿好处。” 王乐游苦笑一声:“王家被抄,满门惨死,我更是如同废人般被关在地牢,哪儿有本事给你好处?” 内卫凑近他道:“我这人啥毛病没有,就是好奇心强,爱八卦。这样吧,若是绍太尉肯见你,你告诉我绍太尉留你一命的目的,也不枉我照顾你这么几天,还帮你叫绍太尉过来。” 王乐游不是傻子,这个内卫一见他就劝他惜命,现在还要知道绍无极为何留他性命。 王乐游敏锐道;“你不是绍无极的人?你是谁的人?” 内卫嘿嘿一笑:“这个你就别操心了,你只要知道,我背后之人跟你的目的一样就够了。” 第578章 虽是在地牢,但每日都会有大夫过来给王乐游换药,处理伤口。 内卫向绍无极禀报,王乐游想见他,绍无极并没有放在心上,每日忙着替圣上杀人。 王乐游开始绝食,传到绍无极耳中,引起绍无极不满。 几天后,绍无极终于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见一见这个浑身是伤的年轻人。 王乐游倚靠着墙壁,头发盖住了他半张脸,他听到动静后抬起头来。 贵公子一朝成为阶下囚,身上的伤逐渐痊愈,可心里的恨只会越来越浓烈。 绍无极看着栏杆外没被动过的饭碗,还有虚弱得连站都站不起来的王乐游,不禁有些后悔留下他的命。 这样的人,逼退了他半步,大概是运气使然。 绍无极从小就知道,他跟普通人不一样,他没有七情六欲,很少有东西能牵动他的情绪。 长久以来,心里只装了两件事:忠君和武学。 只有在厮杀时,才会感到自己是个活人。 他太执着于武道的精进,可自从上次,跟顾钧益的儿子在练武场比武,她的断剑指向了他的腰间,他的武艺便到了一个瓶颈。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可顾玉却能以“快”破了他的威势。 对于绍无极来说,从提起重剑那一刻开始,手下就不该留有生机。 若是真刀真枪,顾玉早在第一回合就被他打死了。 然而后面顾玉从地上站起来,还把握时机胜了他三分,对于他来说是奇耻大辱。 也让他看到了重剑的缺陷,过重是优势,也是缺陷。 他迫切需要一个人来助他突破瓶颈,可放眼天下,一无所获。 这个王乐游在重伤之时能逼退他半步,才被他留了下来。 这时,倚靠在墙边的王乐游道:“我迟早会杀了你。” 绍无极居高临下地看着王乐游,道:“凭你,也配?” 王乐游胸口剧烈起伏,仇人近在眼前,可他却无力复仇。 王乐游眼中满是恨意,咬牙切齿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一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绍无极看着王乐游的眼睛,这才有了几分将他打退半步的样子。 仇恨,大抵是武学最好的养料。 顾钧益死的时候,也用这样的眼神看着他。 可惜那个时候,顾钧益被饥饿和寒冷折磨得奄奄一息,拼尽所有力气,也只在他脸上留下一道长长的疤痕。 都不用他还手,顾钧益就力竭而亡,倒在了他挖好的坑里,死不瞑目。 绍无极将栏杆外纹丝未动的饭碗踢翻,里面的窝头和饭菜洒满一地。 绍无极道:“等你身子养好,再想复仇的事情吧。” 他很期待,痊愈之后的王乐游,是否还能将他打退。 绍无极走后,王乐游拖着骨折的身子从墙边爬了过去,伸手将地上的饭菜捡起来吃掉。 他含着金汤匙出生,从未吃过这样难吃的饭菜,还都洒落一地。 可要先活着,才能复仇。 ------------------------------------- 继上次容贵嫔侍寝被圣上训斥,退回去后,圣上再也没有召见任何一个宫妃。 容贵嫔在宫里的日子颇为艰难。 后宫诸人最开始对她是嘲弄,是讽刺,日子渐长,一些人就怨恨起她来。 觉得圣上是因为她,才不来后宫的。 容贵嫔有苦难言,除了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什么都不敢讲。 直到有一天众妃嫔向太后请安时,太后娘娘将她单独拉出来训斥。 众妃嫔围在太后面前嬉嬉闹闹,容贵嫔独自跪在慈宁宫正殿的地砖上。 等了许久,太后娘娘才开口: “圣上膝下子嗣本就不多,总不来后宫可怎么是好。容贵嫔,你自己惹下的祸,还得你自己解决。” 容贵嫔跪久了,身子都有些不稳,膝盖疼得要命,心里也委屈得要命。 她入宫以来颇为受宠,现在满腹怨怼再也忍不住了,当即破罐子破摔道: “臣妾御前失仪,遭到圣上厌弃,惶惶不可终日,不知该做什么挽回圣心,还请太后娘娘指点迷津。” 太后被她的话怼回来也不恼,只道:“解铃还需系铃人,哀家不知是你如何御前失仪,但你这样躲着,让宫里其他妃嫔跟着你受冷落,也不是个事儿,你总要到圣上跟前去,该认错认错,该请罪请罪。” 一番话倒是苦口婆心,可还是没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散了之后,容贵嫔被嬷嬷扶着,一瘸一拐走了出去。 又经受了好一遭旁人的冷嘲热讽和斜眉冷眼,容贵嫔回去后趴在被子上又哭了起来。 “现在好了,不仅圣上厌弃我,连太后娘娘都容不下我了。” 嬷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没有半分法子。 圣上雄风不再,容贵嫔就是有心也无力啊。 这时宫里一个宫女仓皇进来,将她叫了出去。 “嬷嬷,奴婢刚刚撞见一个小宫女和小太监躲花丛里苟且,不敢声张,还请嬷嬷过去处置。” 嬷嬷脸色一变。 宫中人难免寂寞,哪怕是没根的人,也想找个人陪着。 但嬷嬷没想到他们如此大胆,竟敢在贵嫔的宫里苟且,想来是觉得贵嫔失了宠,才敢如此大胆。 她迅速来到下人房里,果然一个太监和一个宫女衣衫不整地被压在地上,不停喊冤枉。 嬷嬷担心传到容贵嫔耳朵里,污了容贵嫔的耳朵,让人把他们两个的嘴堵了。 刚刚来报信儿的宫女在搜过房后,拿着一瓶药过来,对嬷嬷道:“从这宫女的妆匣里搜到了这个。” 嬷嬷在宫里时日不短,一眼就看出里面装的是什么。 太监是没根的东西,只能靠这种下三滥的东西助兴。 嬷嬷正要挥手让人把这东西处理了,心里却忽然想到太后说的那句“解铃还须系铃人”。 嬷嬷从宫女手里接过药瓶,又将所有人都遣了出去,只留下那个太监拷问。 嬷嬷道:“宫中戒备森严,这东西你是从哪儿得的?” 那太监支支吾吾,不敢说实话。 嬷嬷一拍桌子,道:“你若说了,我或许还能饶你一命,你若不说,我直接将你扭送到慎刑司。” 第579章 那太监再不敢隐瞒,道:“从御兽苑的李公公那里得来的,偶尔畜生得病,他便将这东西混迹在畜生的药里,便能带进宫来,嬷嬷饶命,奴才再也不敢了。” 嬷嬷看着手里的药,眼中闪过挣扎。 她没有处置这个小太监,而是让人堵上他的嘴,关了起来。 回到正殿时,容贵嫔还没哭完,嬷嬷道:“娘娘,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容贵嫔道:“什么办法?” 嬷嬷在她耳边耳语一番,容贵嫔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半晌之后,她脸上挂着泪,点了点头。 慈宁宫里,花锦城知道了容贵嫔那边的动静,来给太后回话。 “太后娘娘,容贵嫔上钩了,只是这药再好,圣上已经厌弃了容贵嫔,岂会去容贵嫔那里?” 太后厌恶地瞥了一眼花锦城,语气略带冷意:“花锦城,你太小瞧女人了。尤其是后宫的女人,真想做什么,就没有做不到的。” 花锦城跪在太后身边道:“是奴才的错,太后娘娘不要生奴才的气。” 太后慢条斯理道:“此事瞒着玉蝉儿。” 这种事情,会污了玉蝉儿的耳朵。 花锦城却提到了另外一茬:“不过奴才倒是没想到,六皇子竟有这等心计,那可是他的生父啊。您说他是真心与您联手,还是假意与您联手?” 太后道:“没有哀家,他翻不起风浪来,至于真心还是假意,那要看他之后的行动了。” ------------------------------------ 绍无极在过年期间连抄六家,满朝文武人心惶惶。 劝谏圣上以及弹劾绍无极的折子雪花一样摆上了圣上案头。 圣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训斥了绍无极,可对他的行为却没有过多干涉。 反倒是劝谏圣上的几个御史,在过后的几天,内卫频繁在府外晃荡。 还有一位御史在晚上归家时,横死街头。 朝堂上下都笼罩在绍无极的阴霾中。 一些年纪大的臣子都有些恍然,莫不是回到了圣上初登基时的朝堂? 可惜那个时候还有王丞相如定海神针般,在朝中安定大家的心。 到最后,太子一派的人被清算,支持其他皇子的人受到牵连,中立者都安然无恙。 现如今王丞相年纪大了,对一切不管不问,连自家旁支受难,也未有干涉。 圣上又实施铁血手腕,矛头直指世家。 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内卫所到之处,人人侧目。 朝会结束,王丞相回到家,不出意外地被许多人堵在门口。 王丞相没有理会,径直走了进去。 丞相夫人忧心忡忡地走来,道:“夫君,绍无极锋芒毕露,难道就放任他对我王家出手吗?” 王丞相道:“绍无极不仅对我王家出手,其他世家也没放过,早已引起朝野不满,只是无人敢置喙罢了。” 丞相夫人道:“许多族人求到我这边来,有往日还算亲厚的亲戚,我实在不忍看他们落难。” 王丞相道:“夫人可以施以援手,只是要注意分寸。” 丞相夫人道:“夫君,就算我们施以援手,也不能压制绍无极的气焰,长此以往,我王家如何服众?” 王丞相道:“欲先使其亡,先要令其狂。为夫自有打算,不会让他嚣张多久,这朝廷,不是圣上一个人说了算。” 丞相夫人得了这话,便离开了。 一个侍从匆匆忙忙进来,道:“赵尚书求见。” 王丞相让人将赵尚书带了进来。 赵尚书道:“丞相,今年往各地运的军饷已备齐,难得的充足。” 王丞相又拿起他的小金壶开始浇花:“我王家各支的家财,他倒是用得顺手。” 赵尚书笑着低头,不敢回答。 今年国库充实,王家功不可没。 可这钱绍太尉敢收,赵尚书却不敢乱用,这才来请示王丞相。 王丞相道:“这粮食离开京都前,给我留下一成。剩下的...你们下面人辛苦了。” 赵尚书得了话,心底却是一惊。 往年王丞相总要叮嘱一句“收敛些”,今年怎么有种放开了手的意思。 赵尚书说着场面话:“哪儿能啊,军饷可不是小事。” 王丞相摇摇头,道:“别以为我身在京都,就不知道你们的勾当。” 赵尚书冷汗直冒,道:“非是下官不想管,实在是天高路远,下面人的法子太多,防不胜防。” 王丞相却没有半点儿发火的样子,道:“我知道你们辛苦,下去吧。” 赵尚书一时弄不清王丞相是真不在意还是假不在意,又试探了一句:“下官定会管束好下面的人。” 王丞相眼神一凉,将金水壶放了下去,道:“我王家的家财,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赵尚书道:“是是是,丞相放心,下面的人定会明白王丞相的苦心,唯丞相马首是瞻。” 王丞相挥挥手,让他下去。 赵尚书心中忐忑,不敢多言,匆忙离开。 王丞相这是要大肆收买人心,究竟意欲何为? 赵尚书走后,王丞相拿起剪刀,将一朵衰败的花枝剪断。 如果一朵花已经坏进了根子里,要做的并不是想尽办法挽救,而是大刀阔斧砍掉。 等到春天,自会有新的嫩芽冒出。 而春天,就快到来了。 “沛儿最近在做什么?”王丞相对侍从问道。 近来王沛老实得很,已经许久没给他惹祸了,倒让他有些不适应。 侍从道:“回丞相,四爷最近发愤图强,日日练武,还读起了书。” 王丞相诧异极了。 他的小儿子虽然混蛋,但嘴甜得很,他最喜欢的便是这个小儿子,从不拘着王沛读书上进。 但现在突然读起书来,怎不让他吃惊? 侍从看出了王丞相的惊讶,道:“都是被王启那小子带的,王启常常自己读了书,然后给四爷当故事讲。小的在一旁听过,十分有趣,跟外面说书先生一样,四爷也很感兴趣呢。” 王丞相点点头,道:“他做的不错。赏!” 另一边的王启讲得口干舌燥,喝了口茶润润嗓子,道:“且说巨鹿之战,楚霸王项羽率领六万义军,破釜沉舟,于巨鹿大败四十万秦军。” 王沛听得津津有味,道:“厉害厉害,六万战四十万,还胜了,此乃真英雄也!” 王启道:“四爷天纵奇才,若是放在当年,率领咱们王家军反暴秦,定能将秦军打得屁滚尿流。” 王沛摇头晃脑道:“我家也就五万兵,比起项羽的还差一万,打秦军四十万是够呛,不过三十万应该没问题。” 王启当即竖起大拇哥,道:“四爷威武!” 第580章 “啧,五万人。” 顾玉的食指轻轻敲着桌子。 顾家军现在满打满算也才两万,而且以老兵和新兵居多。 有个致命的问题便是老兵作战经验多,但身体素质跟不上了。而新兵身强体壮,却缺乏经验。 王丞相家养的私兵定然待遇良好,兵器铠甲不知比她精良多少。 这五万人马看似不多,可就藏匿在京都和京郊地带,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王家有这等实力,别说圣上忌惮,就是顾玉也怕得很。 顾玉感叹道:“真是让人眼馋啊。” 君泽一笑:“瞧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顾玉苦笑一声,道:“可不是没见过世面吗?我父亲生前领兵十余万,可惜到我手里,东拼西凑,也才两万。” 君泽凑近她,将脑袋放在顾玉的肩膀上,在她耳边道:“那我让你见见世面?” 顾玉一挑眉。 君泽是武将,不仅从他父亲手里接过平南将军的名号,还接过了君家兵马。 再说君家本就是将门,又有长公主撑腰,养私兵的条件不知比她优越多少。 顾玉小声问道:“多少?” 君泽轻飘飘道:“加上我娘封地的那些,二叔带去江南的那些,还有河间君家的那些,朝廷知道的,不知道的,差不多有...” 君泽牵着顾玉的手,在上面写下一个数字。 顾玉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世面是真的见识到了。 就算君家大部分兵马都离京都甚远,架不住这数量庞大啊。 君泽亲了亲她的耳朵,蛊惑道:“你叫我一声夫君,这些就都是你的了。” 很不错,顾玉很没出息地被他诱惑了。 都是为了兵马,不丢人。 顾玉耳朵微红,小声唤道:“夫君。” 君泽觉得一股酥酥麻麻的感觉瞬间弥漫全身,连指尖都在发热,身心顺畅。 君泽从背后抱着顾玉,对着她的耳朵一顿乱咬,声音有些沙哑:“再叫一声,刚刚没听清。” 顾玉轻咳,皱着眉头道:“你少得寸进尺!” 君泽抱着她的腰不撒手,道:“不要这样小气,再叫一声嘛!” 顾玉冷酷无情道:“说正事呢!” 君泽情绪上头,格外缠人,无视她的冷脸道:“夫人~” 顾玉刚刚能为了兵马,故作镇定地叫他夫君,可听到他情意缱绻地叫她夫人,耳朵瞬间红了。 顾玉嗔道:“别闹!” 君泽道:“不喜欢这个称呼?” 顾玉道:“你认真点!刚刚的话还没说完呢!年初的军饷已经运往西北了,我们也要提前准备才是。”

相关推荐: HP 撒谎精   穿越成种马文里的男主   我的霸总爱装小奶狗   睡倒过气男爱豆   养不熟   传说中的故乡(人外;克系恐怖)   绝美狐狸爱撒娇,禁欲主神不经撩   攀折(abo np)   反噬(西幻 人外 NPH)   荆棘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