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他不禁涨红了脸。 顾玉看到这一幕便走了过来,亲自将汤显扶起来。 汤显自然连连感谢,可是顾玉阴沉着一张脸,没有说话。 正在汤显忐忑之时,顾玉走到那两个侍卫面前,冷声问道:“很好笑吗?” 那两个侍卫连忙收敛笑意,紧张地躬身请罪:“是卑职失态,顾小公爷见谅。” 顾玉面色平静,但众人都能感受到她的隐怒。 顾玉道:“他们寒窗苦读数十载,一朝登临天子门,是来让你们嘲笑的吗?” 两个侍卫不明白自己不过笑了一声,怎么就惹到了顾玉。 但他们敢笑一个窘迫的寒门,却不敢得罪顾玉,只道“卑职知错。” 顾玉道:“你们不该向本官道歉。” 那两个侍卫身子一僵,莫非顾小公爷想让他们跟那个寒门道歉? 他们可是从八品的宫廷侍卫,能在这里守宫门,家里都是有一定底蕴的,怎能向一个穿着破洞足衣的寒门道歉! 而且事情的起因,不过是他们没忍住发出了一声轻笑罢了。 汤显听到后忙提好鞋子,道:“不敢当,不敢当,我没事的。” 顾玉见那两个侍卫不肯动,便道:“若你们不道歉,便掌嘴三十,好叫你们知道,天子门生,不是你们可以轻辱嘲弄的。” 一句天子门生将这些寒门抬得很高。 那两个侍卫一惊,若真的掌嘴,传出去他们的脸面往哪儿搁。 在顾玉的威压下,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向汤显道歉。 汤显受宠若惊,四肢都不知道该怎么放。 顾玉等他们道完歉后,继续带着贡士们往集英殿走去。 顾玉再次在心里感叹,寒门和世家的差距实在是太遥远了。 她今日逼着那两个侍卫给贡士道歉,就是要放出一个信号,有她在,寒门就不可随意欺辱。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顾玉看到汤显破洞的足衣时,没忍住想起了自己上辈子窘迫的处境。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却在军训时被人踩掉了鞋,一只露着大拇指的袜子暴露在人面前。 别人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一个眼神,一声嗤笑,足以让她无地自容。 无论哪个年代,要跨越阶级都很难,顾玉想力所能及地帮他们一把。 看着宫里金碧辉煌的楼宇,顾玉将前尘往事抛之脑后。 她不知道背后的贡士看向她的眼神都变了。 不再是将她看作高高在上的镇国公,而是看做一个引路的圣人。 汤显默默拭去眼角的泪,昂首挺胸地走着。 越是靠近集英殿,这群人就越是紧张,顾玉一回头,发现有的人已经两股战战。 尽管礼部的官吏已经教过他们规矩,可他们还是不能抑制心里的忐忑和对圣上的敬畏。 顾玉安抚他们道:“诸位不必紧张,到了殿内,你们只有两件事要做。第一,向圣上行礼。第二,拿起笔,写你们手上的试卷,其余什么都不要想。” 听到顾玉这么说,大多数贡士安定下来,再次向顾玉投出感激的目光。 集英殿内,圣上端坐其上,所有贡士连圣上的脸都看不见,跟着礼官的指示,行完礼后坐定。 顾玉站在圣上跟前,看着这群贡士从刚进来时的胆战心惊,到奋笔疾书,也松了口气。 幸好没出什么大乱。 随着记时的香柱缓缓燃烧,空荡荡的集英殿内鸦雀无声,只有圣上时不时发出一声咳嗽。 殿试要进行三个时辰,不过顾玉是耐得住性子的人。 在福海端着茶走来后,顾玉及时接过,亲自奉到圣上跟前。 圣上接过茶才发现是顾玉。 顾玉低声道:“圣上的咳嗽怎么还不见好?” 圣上的龙椅距离下面有很长的距离,他们说话下面人根本听不到。 圣上嗓子发痒,又是一声轻咳,道:“御医无用。” 顾玉关心道:“臣看不是御医无用,而是圣上太过操劳,不遵医嘱,您听臣一句劝,该休息时就休息,什么事儿都不及您的身子重要。” 圣上一笑,道:“你呀,年纪轻轻怎么也唠叨起来。” 语气中带着连他自己都察觉不到的亲厚。 顾玉却察觉到了。 获得天子的信任很难,但不是不能做到。 顾玉不着痕迹地接近,一次次试探,终于让圣上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她的存在。 顾玉继续道:“非是臣唠叨,而是圣上这样不爱惜自己,让臣甚是担忧。” 圣上喝了口茶,将茶盏放到顾玉手里,道:“朕知道了,等文翰司弄成后,朕也好好休息休息。” 顾玉无声笑了笑,道:“正该如此。” 圣上看着下面的贡士,道:“你身在吏部,这些人要好好替朕挑挑。” 顾玉道:“这是自然,有桩事臣斗胆跟您提一提。” 圣上道:“什么事?” 顾玉道:“今年的会元名叫丁孝吉,是他家乡的解元,上次在贡院胳膊上还被烧伤了一块儿,哪怕如此,他还是考中了会元,如今已经连中两元,若是他殿试的试卷能入您的眼,还望您赏他一个三元及第,也是一件美谈。” 圣上心情颇为愉悦,三元及第的美谈可遇不可求。 这个丁孝吉争气,已经连中两元,圣上自然乐意与他互为成全这个美谈。 圣上道:“朕留意一下。” 说着,圣上又是一阵咳嗽。 第350章 栖霞宫。 徐代柔将一个香囊放在鼻下深深嗅了一口,道:“冷御医制的香囊果真有用,我用了之后,这个月的癸水都不那么疼了,你得空再去要一些。” 若絮想到丰神俊逸的冷御医,禁不住有些脸发烫,道:“奴婢明日再去一趟。” 徐代柔道:“可惜要防着那毒妇,不能让冷御医光明正大给我煎汤药,只能用这香囊慢慢养着。” 毒妇自然是说徐皇后。 若絮道:“还说呢,先前那毒妇不肯帮您一把,现在您凭自己获得圣上宠爱,她又厚着脸皮给您传话,要您在圣上面前提醒圣上放她出来,呸,忒不要脸。” 前段时间徐代柔在御花园里跳舞,彩蝶纷飞,绕着她不散,吸引了圣上。 最近一段时间,她颇得恩宠,还从美人升为良媛。 若不是被毒妇伤了身子,她怕是早就怀上孩子了。 徐代柔道:“我真恨不得她关一辈子,但是...” 若絮一惊,道:“莫非您真要劝圣上让她出来?” 徐代柔忍着恨道:“我恨不得食其肉,啖其血。” 徐代柔缓了缓,才道:“可是九皇子和十皇子现在都在皇子所养着,整个后宫都盼着毒妇倒台,收养两个孩子。那毕竟是徐家的血脉,再怎么也轮不到旁人。 可惜我品阶不高,无权抚养那两个孩子,现在只能让她出来,起码要让两个孩子掌握在徐家手里。我也要快些获得恩宠,然后将两个孩子抢到自己手里。” 想到这儿,徐代柔揉皱了帕子,若是她真的不能生了,只能倚靠那两个有徐家血脉的孩子。 若絮道:“可是毒妇一旦出来,再针对您可怎么办?” 徐代柔抿抿唇,道:“我虽不知她做了什么惹得圣上厌弃,但是这回连孩子都带离了她身边,必定是触了圣上的逆鳞,她如今空有皇后之名,却无皇后之实,现在宫妃大多被昭贵妃拉拢过去。只要她不蠢,就该知道,现在只有依靠我才能笼络圣上。” 若絮道:“奴婢明白了,只是替您委屈。” 徐代柔道:“委屈,后宫谁不委屈?” 徐代柔想,当初若不是徐皇后召她进宫,想要利用她搞坏顾小公爷的名声,她现在还是徐家小姐。 父母会为她挑一户好人家嫁了,过上相夫教子的贵妇生活。 就算是受了委屈也有家里给撑腰,何至于走到这一步。 上不上,下不下,所有委屈都得自己受着,还要对欺辱她的人笑脸相迎。 徐代柔道:“我所有的委屈都是她一手造成的,我迟早要千倍百倍还给她。”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声铜锣敲响,宫卫开道,今年的金榜在万众瞩目下贴在了皇城街头。 人声鼎沸,摩肩擦踵,顾玉一袭青衣,低调地坐在人群后的一个茶摊上。 一边品茶,一边细细观察着上榜之人。 此次一甲进士及第二十八人,二甲进士出身一百五十七人,三甲同进士五十四人。 先前重伤的那三位考生在二甲榜上。 今年的状元郎正是丁孝吉,三元及第,风光无限。 金榜之下,有范进中举的癫狂,也有名落孙山的捶胸顿足。 大喜大悲之时,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品性,顾玉要在文翰司培养自己的人,那么轻狂倨傲者、自卑怯弱者就不能选择。 顾玉观察了好一会儿,暗中记下几个人的名字,便起身离开。 这时,在人群里没走几步,身后就传来一阵噪乱。 顾玉刚要回头,就被一块儿巨大红绸兜头盖住,眼前红艳艳一片。 周围响起一阵起哄声与喝彩声。 顾玉意识到了什么,赶紧把红绸掀开。 一个富商笑着过来,拍着手道:“家中有娇女,貌若天仙子,嫁与君为妻,举案齐眉好,恩爱两不疑。” 这个富商身后跟着好几个身量高大的仆从,一看就是来抢人的。 旁边又是一阵起哄声和喝彩声。 顾玉:... 她没想到自己来看个热闹,也能被人榜下捉婿。 平沙挡在顾玉前面道:“休得放肆!我们爷乃是当朝镇国公!岂是你能榜下捉婿的人。” 此话一出,旁边看热闹的人脸色都变了,纷纷向顾玉行礼。 那个富商更是吓得面如土色,连忙跪下来请罪。 他家里有个女儿,因为貌若无盐,迟迟嫁不出去,这才打起了榜下捉婿的主意,过来时一眼看到清雅出尘的顾玉,便想趁机将人骗回去。 有些寒门就是考上了进士,当了官,但是平日里应酬打点许多,仅凭俸禄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一些下层官吏会娶富商的女儿为妻为妾,补贴家用,这也是榜下捉婿一直存在的原因。 若是真遇见合适的,榜下捉婿也能成就一番姻缘。 顾玉手里拿着红绸,一股脑塞到富商怀里,道:“不必多礼,下次捉婿,擦亮你的眼睛。” 顾玉冷着脸走了。 一时间顾小公爷被榜下捉婿的事情传遍京都。 莫哲彦把这事当笑话说给君泽听,最后又状似无意道:“我还专门打听了打听,那个富商的女儿脸长得跟烧饼似的,哈哈哈,笑死我了,幸好顾小公爷出身世家,若她也是寒门士子,岂不就被人捉去跟丑八怪洞房了吗?” 君泽有意无意地摩挲着杯沿,道:“她的女人缘向来不错。” 君泽的语气里没有过多情绪,仿佛在评价一个陌生人。 莫哲彦眼珠子一转,专挑君泽的痛处戳,道:“顾小公爷下个月就要迎娶季小姐进门了。” 君泽道:“你说这个做什么?” 莫哲彦道:“嗐,我就是提醒你一下,毕竟相识一场,你可得备上厚厚的礼。” 君泽沉默下来,房间忽然安静。 明明君泽什么都没说,但莫哲彦就是觉得自己脖子凉飕飕的。 他拢了拢衣领,道:“你就当我放了个屁。” 君泽忽而牛头不对马尾道:“你知道扫把星是什么意思吗?” 莫哲彦挠挠头,不知道话题怎么从顾小公爷转到扫把星了。 好在脖子没那么凉了,他接上了话茬,道:“民间倒是有一种说法,命犯扫把星会很倒霉。” 君泽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桃花眼里充斥着莫哲彦看不懂的神色。 第351章 金榜出来后,就到给进士们安排职位的时候了。 世家已经感受到圣上扶持寒门,以此对抗他们的念头,对这次进士们的职位安排尤其谨慎。 顾玉在吏部再一次感受到受人冷待的滋味,一大半吏部的官员都是世家出身,他们像是盯贼一样,在暗处盯着顾玉。 笑面虎张尚书在顾玉面前,笑容都要维持不住了。 在知道顾玉被刑部赶出来,又被安排进吏部时,张尚书以为自己手下又添一个人才,往后会省事不少。 可是现在,面对各个世家的施压,张尚书只想像刑部的居子石一般,将顾玉这个烫手山芋撵出去。 不过张尚书的笑面维持了这么多年,实在干不出居子石那样的事情,只能吩咐手下人,给顾玉冷板凳坐。 一应事务不让顾玉沾手,顾玉向谁问什么话,也都含混不清,不给出个明确回应。 可这么做没两天,张尚书就被叫去勤政殿问话,圣上亲自问道:“顾卿在你手下做得如何?” 做得如何? 他敢说不好吗? 能得圣上亲自垂问,顾玉还是头一个。 张尚书只能擦着额头的冷汗道:“顾小公爷聪慧敏捷,是我吏部之福。” 此话一出,在勤政殿的几个世家官员纷纷侧目。 一边是圣上,一边是世家,张尚书表示自己压力很大。 每天一睁眼,张尚书都在愁怎么把顾玉“请”出去,愁得头发更少了。 下面的李侍郎给他出了主意,让他学学居子石,给顾玉一些脸色瞧瞧。 等真到了顾玉面前,他想跟居子石一般给顾玉摆些冷脸,可是他笑面虎的名声不是白来的,脸上虚假的笑挂得太久,摘都摘不下来。 顾玉一开口,就是谦逊恭谨,让他挑不出错来。 若不是顾玉非要作死帮寒门说话,张尚书定然将顾玉当宝供起来。 吏部官衙里的气氛十分焦灼,顾玉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着,写下的每一个字都会被人不着痕迹带走。 顾玉叹口气,看来吏部她也待不了多久了。 顾玉翻看册子的手不停,张尚书踱步到她面前,道:“顾小公爷,圣上交代给你的事,你做得怎么样了?” 以前的张尚书可以一口一个贤侄叫着,现在成了顾小公爷。 不过顾玉并不在意。 顾玉淡笑道:“还未完全定下,我毕竟年纪轻,入朝时日不多,许多地方思虑不周,张尚书有何建议,还望不吝赐教。” 张尚书抚了一把胡须,还是试探一下顾玉,道:“你参照往年旧例安排,保准不会出错。” 顾玉道:“可是今年不同往年,往年不少世家子弟,子承父业,一个空缺顶一个人。可是今年,二百多人皆是寒门,无根无基,去向就成了难题。” 世家子弟不做繁杂琐碎的事情,甚至将一些小官小吏称为“浊官”,以此标榜门第高贵。 这是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事情。 所以往年世家与寒门虽然同在一个榜单,二者的职位待遇可谓天差地别。 这是因为世家对官职的把控过于紧密,一个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确定好他未来要走的路。 正如裘右的父亲就是御史台的御史大夫,所以他能轻而易举成为御史。 再如狄罗的父亲就是上一任的大理寺卿,所以哪怕大理寺有许多比狄罗资历深的老官,依然被狄罗压在上头。 若是顾玉的父亲镇国公没有战死,顾家军还在,顾玉也会成为下一个统领顾家军的武将。 在大禹朝,子承父业的世家制度是最常见的任职方式,官位已经不是官位了,而是一个家族的所有物。 而这也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原因。 长此以往,他们对自己的地位有恃无恐,也就对圣上少了敬畏,对百姓少了责任心。 张尚书道:“这有何难,往年的寒门多为外放县官,从基层开始,对他们这些只知死读书的人是不可多得的历练。” 只知死读书。 顾玉在心里咂摸着这几句话,觉得心寒。 不过她面上不动,顾玉道:“张大人说的有理,只是今年的春闱乃是圣上恩设,一时腾不出太多县官的位置。” 张尚书道:“江南不是...” 顾玉连忙打断他的话道:“圣上特意交代过,江南乃是军事要地,去年刚出了事儿,除非是江南本地的一些寒门,否则还是不要轻易派人过去。” 顾玉适时堵住了张尚书的嘴。 张尚书算是看明白了,顾玉是铁了心要将这群寒门往京都的官职上塞。 张尚书脸上的笑意收敛下来,道:“莫非顾小公爷想让他们补三省六部、公卿侯爵的缺不成?” 顾玉摇摇头,道:“正如您所说,他们没有根基,只知死读书,于政事上也不过是纸上谈兵,万万不能承担要职。” 世家之间互相勾连,密不可分,就算顾玉强行将他们安插进去,他们很快就会被世家吃干抹净。 张尚书半是提醒,半是敲打道:“顾小公爷明白这点就好。寒门士子久贫寒,乍富贵,见识浅薄,若是刚入朝就担任要职,很容易出错,到时辜负了圣上的信任不说,连带顾小公爷也跟着吃落挂。” 顾玉将这些话记在心里,故作苦恼道:“张尚书说得有道理,想来想去,他们竟无一处可去。” 张尚书道:“怎么能说是无一处可去呢?这些寒门的位置可低不可高。若是县令的职位不够,那就往更远处放,若是还不够,县丞、刀笔吏也不是不可。” 顾玉四两拨千斤道:“我也想省事这么安排,可圣上那里怕是不同意。” 张尚书被顾玉油盐不进的样子弄得心烦。 顾玉明显不想让这些寒门外放为小官,还搬来圣上压他。 可要说顾玉有心安排寒门入要职,她的态度又不是那么坚决。 张尚书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不成要单独辟出一个官衙给他们?” 话音一落,顾玉忽然朗声道:“好主意啊张尚书!” 第352章 顾玉这一声让旁边暗自观察他们的官吏纷纷停下手上的活儿,一个个竖起耳朵偷听。 张尚书一头雾水,道:“什么好主意?” 顾玉道:“正如张尚书所说,该给他们单独辟出一个官衙,将能安排出去的,就照旧例外放,实在安排不了的,就给他们单独辟出一个官衙。” 张尚书被顾玉搞得不上不下的,只能顺着话道:“具体说说。” 顾玉道:“正如您所说,这群寒门只会死读书,那便专门辟出一个官衙,让他们在此修书撰史,为圣上的游宴娱乐填词作赋,为君臣的议程起草记录,寻常便安排一两人跟在圣上身边伺候文墨,润色公文...如此一来,我们就不用再想方设法将他们安插到各个官衙,也不必担心他们德不配位,弄得两头落埋怨。” 顾玉说了一大通,张尚书敏锐地抓住了两个重点: 第一,这群寒门有着落了,而且不会分走世家的官职。 第二,新辟的官衙,只是负责修书拟诏之类的文字工作,并无行政实权。 张尚书松了一口气,是个好法子,若是能成功,他就不必顶着圣上和世家的双重压力操心寒门的去向了。 可不知为何,他的右眼皮直跳。 顾玉趁热打铁,没留给他太久的思考时间,道:“张尚书一番话真是让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我这就写折子呈与圣上,若是圣上同意,张尚书当居首功。” 张尚书脑子有些发蒙,刚刚那些话的确是顾玉一个人在喋喋不休对吧,怎么就成了他的功劳? 可是顾玉已经坐了下来,在众目睽睽之下,研墨铺纸,下笔如有神。 不一会儿,折子便写好了,顾玉轻轻吹了一下未干的墨汁,而后恭恭敬敬呈到张尚书面前道:“尚书大人请过目。” 张尚书接过折子,上面不过是将顾玉刚才的话写得更清楚了些,似乎真是皆大欢喜的处理法子。 张尚书喃喃道:“文翰司?” 顾玉道:“若是张尚书没有异议,晚辈就将折子送入宫了。” 张尚书又翻看了一遍奏折,的的确确没有发现漏洞。 让一群只会读书的寒门伺候圣上的笔墨,再合适不过了,但是他的心怎么就砰砰砰跳个不停呢。 张尚书道:“此事非同小可,李侍郎,你也来看看。” 李侍郎早就被这边的动静勾得无心工作,闻声大步走来。 接过折子一看,眼前一亮道:“文翰司,真是个好主意。” 李侍郎也不觉得有问题,让张尚书不安的心定了定。 顾玉苦恼道:“各种细节定然还要敲定,圣上那边多半不会同意,毕竟圣上对这些寒门士子十分看重,若只让他们伺候笔墨,而不放权,怕是会引起圣上不满。” 张尚书悬起来的心又往下落了落。 圣上对寒门的扶持之心人尽皆知,决不能依从圣上放权给寒门,一旦开了这个头,以后就难以收住了。 思来想去,这个文翰司的确是目前的万全之策。 既不会下了圣上的面子,又不会触碰世家的利益。 若是圣上不同意文翰司,那就只能联合世家向圣上施压了。 张尚书道:“你先呈上去,探探圣上的口风。” 顾玉道:“那便先试试。” 顾玉如愿以偿地从张尚书那里拿回折子,一路入了宫。 各个世家晚上就收到了消息,圣上在勤政殿好一通发火。 甚至将顾玉的折子撕了个粉碎,直言寒门士子寒窗苦读数十载,不说高官厚禄,也应为一方父母官,岂能让他们做伺候文墨这等仆役之事。 众世家闻风而动,纷纷上书,说什么修书撰史,润色公文,起草诏制,怎是伺候文墨这种仆役之事。 圣上的一言一令,关乎江山社稷,能为圣上润笔,是他们至高无上的荣耀... 如此云云。 雪花一般的折子堆满圣上的案台,大有逼迫之意。 圣上一怒之下,竟然昏倒在勤政殿里。 隔日一早,所有上书的大臣都跪在宫廷里向圣上请罪。 圣上倚靠在龙榻上,胸脯起伏不定,不时咳嗽几声。 顾玉小心翼翼地端着药碗,伺候着圣上吃药。 圣上昨日是真的昏倒过去了,眼看天气转暖,可是他的风寒一直好不起来。 虽然撕毁顾玉的折子是做给那些世家看,只是为了让那些世家放松警惕。 但看到世家堆积如山的奏折,圣上还是动了怒。 他的无力感从未这般强烈,堂堂一国之尊,竟然要靠演戏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吗? 连日的操劳,风寒未愈,再加上郁结于心,他的身子终于支撑不住了。 御医院的御医已经吃了好几次刑罚了,可是面对圣上这样的病患,他们实在是有心无力。 又按照常规开了几副药后,御医再三叮嘱道:“圣上,您是操劳过度,思虑过重,才致久病难愈,得好好休息啊。” 圣上将朝堂上的脾气发到御医身上,道:“治不好朕是你们无用,却把错怪到朕头上。” 御医忙道:“臣惶恐。” 圣上不耐烦地挥手让御医下去。 顾玉伺候着圣上喝药,道:“圣上勤政乃是万民之福,可若是被政务所累,生了病,岂不耽搁的事情更多。您就听御医一句劝,好生休息几天。” 圣上道:“朕每日要批阅奏折二百多封,处理国事不计其数,稍一放松,就有魑魅魍魉生乱,怎能安心休息。” 顾玉道:“等文翰司建好,您就可以稍微轻松一些。” 提到文翰司,圣上就不由自主想到逼迫他的世家,福海也适时过来提醒,说大臣们都跪在外面请罪呢。 圣上冷笑一声,道:“他们哪儿是请罪,分明是跟朕过不去。朕想做什么,他们就不让朕做什么,若非顾爱卿提醒朕,文翰司一事不能答应得太顺利,现在他们求的,就不是让朕设立文翰司,而是反对朕设立文翰司了。” 圣上说完这长长一段话,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顾玉小心地侍奉在侧,道:“圣上千万保重龙体啊。” 圣上好不容易抑制住喉间的痒意,抬头只见顾玉一脸担忧。 风寒眩晕之下,顾玉的脸跟记忆中的一张脸重合。 第353章 那人的身量高大,于刀光剑影中为他辟出一方天地。 又在几年后跪在点将台上,一脸肃穆道,“臣前往落日关,定将西戎驱退,守护边疆太平,然山高路远,不知何时还朝,您千万保重龙体。” 顾玉手里的勺子轻轻碰了一下药碗,将圣上从记忆中拉出。 他叹口气,对顾玉道:“顾爱卿,幸好有你,在朕身边为朕排忧解难。” 绍无极虽然忠心耿耿,但是脑子太过执拗,于政事上更是一窍不通。 朝堂被世家桎梏,圣上没想到,助他破局的是年仅二十岁的顾玉。 顾玉道:“能为圣上分忧,是臣的荣幸。” 圣上道:“你跟你父亲一样,都是朕的肱股之臣。可惜你父亲去得早,不然看到你如此年少有为,不知有多高兴。” 顾玉眼中一股凉意一闪而过,抬头时脸上不露一丝情绪,道:“臣的父亲骁勇善战,落日关一役,令西戎人闻风丧胆,至今俯首称臣。臣不过得圣上青睐,做了几件小事,如何敢跟父亲相提并论。” 圣上拍了拍顾玉的肩膀,道:“不必妄自菲薄,你未来大有可为。” 顾玉道:“谢圣上夸赞。” 这时,福海从外面进来,道:“圣上,逍遥王带着五皇子看您来了。” 圣上生病,又被那些世家朝臣弄得心烦意乱,不想看那些妃子们的争宠戏码,勒令后妃不许探视。 徐皇后还在禁足,九皇子和十皇子太小,看管他们的嬷嬷唯恐两位皇子被过了病气,不敢带他们过来。 六皇子养在姜太妃那里,姜太妃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也没让六皇子过来。 这给了五皇子前来尽孝的机会。 君泽特地入宫,将五皇子带到了圣上歇着的甘泉殿。 最近五皇子在君泽的教导之下性子变了许多,让圣上十分欣慰。 圣上道:“让他们进来吧。” 顾玉稍稍退到一边。 君泽带着五皇子进来,看到顾玉在旁边有些诧异,但是没说什么。 君泽请过安后,对圣上道:“五皇子知道圣上生病忧心不已,国子监一下学,便让我带他过来。” 圣上对五皇子的感情有些复杂,道:“要来便来,拉上你做什么。” 五皇子从小到大不肯亲近圣上,倒是对长公主和君泽十分依赖。 五皇子低着头,让人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君泽摆出外甥的姿态,大大方方说道:“还不是怕您病中也不忘处理朝政,不肯见他。” 圣上小时候没有感受过父亲的关怀,也不懂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父亲,对几个孩子颇为严厉。 平时只有君威,没有父亲该有的慈爱。 若不是先前顾玉提出南书房,圣上一旦忙起来,十天半个月不见孩子一回也是有的。 圣上挥挥手,让五皇子近前来。 五皇子感受到后背被君泽推了一把,便乖顺地走上前,向圣上请安。 看到一旁的顾玉,便顺手从顾玉手里接过药碗,道:“父皇,儿臣侍奉您用药。” 五皇子的动作虽然笨拙,但是圣上看他一脸乖觉,便在他的侍奉下喝完了一碗药。 一旁的顾玉看着有些出神。 去年的五皇子还是一个暴戾的小孩儿,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竟然像是换了一副面孔。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君泽,凭着五皇子对那个太监的爱,将五皇子的性格硬生生掰了过来。 想到这儿,顾玉下意识地去看君泽,不想君泽刚好回头,二人目光猝不及防交汇。 顾玉触电般扭过头去。 圣上喝完药,道:“行了,你们都先回去
相关推荐:
传说中的故乡(人外;克系恐怖)
牧师小姐真的一滴也没有了(np)
孤注一掷(西幻暗黑np 高H)
不羡仙(快穿仙侠 古言 1v1 sc)
我给OL娇凄绑上了眼罩
无人区玫瑰【重生NPH,追妻火葬场】
如何折下高岭之花
[还珠同人] 重生还珠之格格无双
恶龙(1v1)
我的霸总爱装小奶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