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十夜 > 第260章

第260章

。”司马兴男语气冰冷。 一路走的慢,六日过后回到荆州城内。城门大开,桓启带兵入城,此时城中早已知北伐收复旧都洛阳之事,守城将士对桓启十分恭敬,更甚世子桓熙。司马兴男透过车窗看间,脸上闪过不悦,又很快舒展开。 载着桓温的牛车在随从侍卫护送下要回府,桓启见了,忽然笑道:“父亲这样我放心不下,就先回刺史府住一段时日吧。” 桓熙立刻就要反对,司马兴男先一步开口道:“尽孝行本分,正该如此。” 桓启命蒋蛰将卫��送回府中,又分了一部分亲兵给他,自己则去刺史府。 司马兴男见他在街头分开安排,殷勤叮嘱,在牛车外与卫��说话的态度模样,都与平日有所不同。她冷笑连连,心想桓温真是老糊涂了,竟要将家业交给一个断袖之好的儿子。 回到刺史府里,司马兴男刚梳洗还未歇下,婢女急匆匆进来在她耳边说了两句,她面色一紧,道:“既是陛下的使臣,让他进来吧,当心别让那个院子里的人知道了。” 婢女当然知道她说的那个院子,就是如今桓启所住的北院。 漆黑夜色中,婢女提着灯,引着两人来到到院内,在门外通报后,带着两人入内。 司马兴男端坐着,见两人只略点了点头,并未起身相迎。 来人倒是行了大礼,口称长公主。 司马兴男打量两人 ,一个是侍卫,另一个则是这次主事的使臣,她无意寒暄,开门见山道:“陛下就派你们两个来” 来人从袖中拿出书信,双手呈前,“我们只为传信而来。” 司马兴男从婢女手中接过信,并未马上打开,而是若有所思道:“看你们的样子,不是刚到荆州,这样算下日子,该是兵刚退回来的时候,你们就从建康出发了” 使臣不想她竟如此敏锐,随即又笑道:“长公主看信便知。” 司马兴男打开信笺,目光渐沉,手放下后一言不发。 使臣道:“陛下这番计较,既是为了司马家,也是为了桓家。” 司马兴男双目一睁,道:“如此一来,我儿承袭爵位,却要让出三州,陛下好一番算计。” 使臣见她发怒也不害怕,仍是语气和缓道:“当年明帝将公主下嫁桓家,也是为了扶持桓家对抗庾氏,哪知桓家却拥兵自重,长公主身为明帝正统,桓家弱时扶一把,强时压一下也是宗室之责。而且,现在的情况,若无陛下援手,只怕世子日后只能做个清闲贵人,桓家拥几州都与他无关了。” 司马兴男气得眉头直竖,喝道:“大胆。” 使臣跪下行礼。 司马兴男要挥手撵他们出去,可抬起手来,却迟迟没有动作,良久,她才慨然长叹一声,“……就按陛下意思行事吧。” 作者有话说: 第278章 二七八 骗门 天色微曦, 雾气未散。 桓启清早起来在院中打了套拳,擦洗换过衣裳就去看桓温。刚回刺史府那日,太医就已来诊过脉, 皱着眉说这样的伤只能慢慢养着, 若非桓温往常体格健壮,未必能熬到现在, 但又因年纪大了,便是用药,也恢复不了从前。 桓温躺着多日,多少汤药灌下去, 身上却使不出力,心中已有所准备,他少年时便意气奋发,多少大风大浪都熬过来,自有一股豁达豪爽的气度,又有妾室李氏温柔小意服侍,桓温沉郁了两日重又打起精神来。 回来几日, 来桓府探病的人极多, 族内的人,荆州官员等等,桓温心知他们为的是什么, 就将桓启叫来作陪。那几个族老见桓启英俊挺拔,懒洋洋坐在一侧不怒自威,心里就不禁有些犯嘀咕, 有些话也不好再说。 这些人自然知道桓温的意思, 回去后就有不少人托人给司马兴男回话, “原也想为世子说些好话, 但大司马诸事都与启郎君商议,想是已拿定主意,再难劝得动了。” 司马兴男冷着脸并无表示,等人走了才长叹一声,桓家上下如此,倒也怪不得她要靠着宗室想法子了。 卫��回来后在家歇了几天,从春日渡汉水出兵到退兵回来已是深秋将要入冬,用了足足大半年的时间。她回想起随军的经历,仿佛一场急促慌乱的梦,整日行军匆忙,便是偶尔入城,心里也是不踏实的。原先她觉得军中生活艰苦,好几回咬牙支撑,并非没有后悔,但见着战场上的残酷厮杀,还有途中所遇颠沛流离的百姓,卫��心境又有所不同,这才知书中所说宽仁之德,体恤百姓有多不易。 蒋蛰从外面急匆匆跑进来,面色有些古怪。 卫��问他什么事。这些日子桓启住在刺史府,蒋蛰每日都将外面的事来说给卫��听,哪些与南康母子交好,哪些又只听桓温的话,他分析的头头是道。 “小郎君,外面有个女人来找你,”蒋蛰道,“听说是世子的妾室,啧啧……生得一副好容貌。” 卫��知道他说得是沂婴,奇怪道:“好端端的,她来找我做什么” “听说是被新安公主赶出来的,”提起这些闲话,蒋蛰来了精神,“她生了个儿子,世子很是偏爱,整日带在身边,新安公主早就不满了,今日清早听说又闹腾一场,世子最近又不敢得罪公主,这妇人又被公主捏住什么错处,就被赶了出来。” 卫��早知道桓熙后院不太平,轻轻摇了摇头。 蒋蛰道:“那妇人可能是没去处,听说之前与小郎君有些交情,就找上门来了。刚才还在门前喊,请小郎君救她性命。” 卫��眼里若有所思,“这个当口,这么巧” 蒋蛰最是机灵,嘿嘿一笑道:“可不是。” 卫��问:“就她一个身边什么人都没带” 蒋蛰点头,道:“瞧着是没有,其实还有个法子看清楚些,小郎君稍等。” 他说着就跑出去,当初桓启选了这个宅子,前后皆有两层望楼,可以看见前后街面情况。蒋蛰叫人去看了,又跑回来告诉卫��,“在街口有五十多人藏着,正盯着我们府里呢。” 卫��又问家中有多少侍卫,蒋蛰拍了下胸膛,道:“小郎君放心,府里有一百多侍卫,都是将军留下的精锐之士,若有支撑不住,在望楼点一把火,将军立刻就能知晓。” 卫��微微颔首,心中已大为安定,那日回荆州,分开两处走时,桓启在牛车外说了一句,“最近许是有些不太平,我不在的时候你拿主意就是。” 卫��问了一句,“若是我想岔,办错了事怎么办” 桓启笑道:“就是捅破了天,我也给你补了,放心做就是。” 卫��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南康长公主与世子不会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家族大权旁落。 眼下外面沂婴叫门,就是已经冲着她来了吗卫��想着又觉得这手段着实有些不入眼。 蒋蛰与卫��相处久了,察言观色的本事也渐长,道:“我猜这大概是那位世子的法子,早就听说他没什么脑子,兴许是想让人进来绑了小郎君去威胁将军荆州城里与小郎君相识的也没几个,这个沂婴算是从前有些交情,这才让他这妾室卖这么一出苦肉计吧” 蒋蛰闲谈随口猜测,还真就猜了七八分准。 今日这一桩闹剧,就是桓熙所设,要将卫��从府里捉出去,他那日见卫��身边所带侍卫不过三十来人,想是只要骗着开了门,趁人不备,擒住卫��的概率很大。卫��自来了荆州,少有交际,没几个与她攀得上交情。沂婴曾经在他面前说过一句,与卫��有旧。桓熙想来想去,决定让沂婴去骗开门。 沂婴闻言眼睛瞪得老大,登时柳眉竖起哭闹起来。 桓熙自纳了她入府,真就是专房之宠,此刻也是心疼,耐着性解释给她听,“这可关系到我日后前程,你能给我立下大功,日后想要什么没有” 沂婴撒娇卖痴一阵,见他不松口,心下也知此事要紧,就抽抽嗒嗒收了泪,道:“全是为了郎君,妾这一回才豁出命去。不过桓启此人心狠手辣,捉了卫家郎君可有用” 桓熙在她身边轻语两句。沂婴啐了他一口,暗暗吃惊道,原来桓启竟是看上卫家郎君,难怪当日她主动献身他都不曾答应,呸,瞎了他的眼。 沂婴捋了一下鬓发,如今她已是世子的人,儿子都生了,就该多为自己和儿子考虑些,男人的情爱日后未必靠得住,今天这件事做好了,就是一桩功劳,桓家已是门阀之首,富贵至少几十年,将来她的儿子未必没有机会。 沂婴相通这些,就答应下来,清早换了身朴素打扮,就往卫��这里来。她还记得,卫家郎君是个心善的,当初在驿舍时就曾搭救过素不相识的她,要骗开门应是容易。 作者有话说: 第279章 二七九掌 狠心 沂婴离开刺史府前还假戏真做了一回, 桓熙在院里斥她不敬公主,将她赶了出去,并令仆从婢女不许相帮。 这番动静不小, 传到桓启耳朵里, 他嗤笑一声,叫何翰之过来, 道:“大清早的作妖,叫两个跟上去看看什么情况。” 何翰之领命去了,一盏茶的时间就回来了,说沂婴身后跟着几十个人。桓启面无表情, 桓熙现在手上能用的人手也只这些,他府里留着的兵士足够应付。再说卫��聪明机灵,也不会被这等粗陋手段骗了。 桓启拿巾子擦拭剑锋,面上不屑一闪而过,南康老妇心思狠毒,行动果断,上回在别庄偷袭他堪称雷霆手段, 这一点上, 桓熙这等眼高手低,小打小闹的手段差着远了。 他正想着,门外有侍卫来报, 说有江州来客求见。江州来的不是桓冲就是豫章三姓望族。桓启叫人进来。 来人进门跪在堂前道,“启郎君见安,我家郎君在城外遇见建康来使, 有些口角冲突, 现在人被押着了, 还请启郎君出面转圜。” 桓启认得此人, 是罗弘近随,他问道:“怎知是建康来使” 近随道:“是我家郎君看出来的,刚闹起来的时候郎君让我先走,速来城里告诉启郎君。” 桓启起身,叫何翰之去备马。罗弘是江右望族出身,行事张扬,年少在吴郡游学时就没少惹是生非,行走在外与人生些口角冲突半点不稀奇。桓启进去换了

相关推荐: 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师父变成少女之后(NPH)   极品大地主   婚变   被筷子夹起的流动猫咪(1v2/年下/人外)   狛犬(H)   女王的小鲜肉_御书屋   丝妻小唯之购物被奸   面具(NP 追妻火葬场)   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