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啧,果然是拿人手短。” 香君挑眉,大将军王竟然会说好听的话,她可真是不习惯。 银子没白花。 第444章 (番外)太后的日常9 (二十一) 在香君做太后的第五年,昭临宫的墙便拆了重修。 从前昭临宫虽离太极殿很近,但是还是在后宫之中。 如今重新修宫墙,昭临宫便不再包含在后宫里了,这样也方便大臣们来昭临宫与香君议事。 这一年,元吉大婚。 简太妃开心得不得了,进宫来求香君,想要给元吉谋个在军中的差事。 “虽然元吉是王爷,但是他的性格,真让他一辈子待在王府里,也是折磨他,倒不如让他出来历练历练。” 照说先帝的皇子不该掌握兵权的,但香君也有自己的考量,元吉毕竟也是她养了许久,看着长大的孩子,性子又重情重义,便让元吉先入十二卫历练几年。 简太妃回去之后把此事给江太妃说了,江疏雨这才把这里面的关窍告诉了简太妃。 “你倒是敢提,换做旁人,怕是就要被太后忌惮了。” 简太妃第一反应是觉得自己犯了错,紧接着又感动得落了泪。 “太后娘娘对我们母子,的确是极好的,竟然没有半点犯防备。我回去一定要好好叮嘱元吉,好好在十二卫当差,一定要效忠娘娘。” …… 这一年,袁好女回京述职,带回来了三岁的小福宝。 太后娘娘强迫袁好女在京城待上半年,并且不让袁好女回自己的将军府,逼着她住在宫里,并且把小福宝养在昭临宫。 香君疼小福宝,疼得可贞和元祚都心生嫉妒,姐弟俩难得的不争不抢,结成了同盟,打算想办法把小福宝扔到御花园去。 这样袁好女觉得昭临宫的人照顾不好小福宝,说不定就会把她抱走。 两人带着小福宝去了御花园,将宫人们打发得远远的,打算把小福宝扔到哪个花丛里藏起来。 没曾想,小福宝一路小跑追了上来,然后给可贞和元祚一人塞了几片不知道什么的叶子。 塞完小福宝又转身跑回可贞和元祚让她待着的地方,继续蹲好。 两个孩子见到小福宝这般,终究是心软了,牵着小福宝回了昭临宫。 等到袁好女要带小福宝离京的时候,可贞和元祚伤心得都不肯去送。两人求了母后许久,母后也没把小福宝留在京城里养。 袁好女快要离京的时候,香君打算好好提拔一番的探花郎,竟然不愿意要进翰林院,而是主动要求外放。 进翰林院,以后便是要重点培养的,多少人求不来的。 又有几个进士愿意外放?宁可在翰林院等着听选,也不想离开京城。 这探花郎本可以直接授职的,怎么还会想外放? 当探花郎说自己想要外放去松江的时候,香君心里隐隐便觉得此事有些不对劲,只说自己考虑考虑,便让他先走了,然后便立刻把顾亭雪叫了过来。 顾亭雪一听这名字,就笑了起来:“娘娘四年前给袁好女的名单了么?他是其中一个。” 香君脸上立刻露出防备和不悦的神色来。 “把袁好女给哀家叫来。” (二十二) 袁好女半天才想起探花郎是谁。 她恍然大悟道:“哦,我记得,睡过几晚,那时候他还只是国子监的学生呢。” “仅此而已么?” “自然,顾大人叮嘱我的话,我可是记得很清楚的,每日我都换不同的,”袁好女举起手来,做了个手势,“他排在第四个。” “这些年,你们可有交集?” 袁好女摇头,“自然没有,那十个人,我都没交集,这几年每次回京的时候,倒是偶尔会碰到几个,但每次也说不上几句话。” 香君当年给袁好女挑的大多都是新科进士,有许多都是留在京城任职的,遇到了倒是不稀奇。 袁好女是一品将军,还是忠贞侯,他们想躲也不能躲,见到自然是要见礼的,所以说几句话也不稀奇。 看袁好女一心只看着桌上的糕点,拿起来就往嘴里塞了几个,那样子,也不像是对那探花郎上心的模样,香君这才放下心来,又叮嘱了袁好女一番。 她的水福兵对香君来说有大用,也只有她麾下有女兵,香君是绝对不会允许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沾染的。 香君直接驳回了探花郎的请求。 不曾想,没过几日,探花郎又上了奏折,奏折里详细地写了,他去了松江府之后打算如何治理,怎么打击倭寇,怎么提振漕运和纺织行业,甚至还写了如何鼓励工匠创新,如何提振当地纺织女的地位等等。 香君看着探花郎的奏折,倒是写到了她心坎上。 只是,她心里始终有个疑影,便单独召见了探花郎。 香君直接单刀直入,问探花郎:“你要去松江,可与忠贞侯有关?” “若微臣说无关,实在是欺骗太后娘娘,但袁将军并不是臣想去松江的唯一原因。太后娘娘重视海运和海贸,那松江必然是将来大齐的重镇。” 香君想了想 ,“那就还是和忠贞侯有些关系了?你可知,忠贞侯的孩子不是你的。” 探花郎面色不变,“臣知道,臣算过日子。” “那你是想做什么?不给哀家一个解释,哀家绝无可能让你去松江。” “忠贞侯是臣的救命恩人。” (二十三) 四年前,探花郎还只是国子监的一个学生。 国子监的监生大多是官员子弟,这里的大多数的学生家中祖辈、父辈都有官职或者功劳,甚至,家中长辈是三品以下的官员,在这里都有些抬不起头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是监生,他们家中大多是巨富,靠着花钱纳捐进入国子监。 最后剩的那么一点,才是地方选拔上来,在地方书院里学习极为优秀的贡生,然而在这些贡生里,大多也是家境好的,真正的寒门极少。 所以,整个国子监里,只有探花郎一个,家中没有祖辈荫庇,也不是巨富之家,甚至在老家,他也是出了名的穷,全因为恩师的举荐,他才有机会入国子监。 到了国子监之后,他除了读书,几乎不与人交往。倒也不是他性子不好,只是出去交际要花钱。 他进京的银子,都是恩师给的,自然不愿意挥霍。 其他学生们来请他出去,他大多回绝,时间久了,便总是自己待着。 直到那一日,因为正是冬至,国子监里没什么人,不是回家了,就是出去玩乐了。 探花郎在屋里读书,忽的面前的窗子被推开,一个英气十足的女人蹲在窗口,看到他的时候,还有些惊讶。 “这都什么时辰了,你怎么还在读书?”袁好女问。 探花郎放下书,“这个时辰,姑娘怎么乱翻窗?” 第445章 (番外)太后的日常10 探花郎以为是哪里来的贼人。 他从梯子里拿出一锭银子来交给袁好女。 “我这里,没什么值钱的物品。别的屋子里都是朝廷大员、公侯世家之子,拿了他们的东西,怕是也不得善了。这一锭银子姑娘拿走吧。” 袁好女打量了探花郎一番,身上穿得都是些粗布麻衣,但长得不错,气质也还可以,长得还挺像是个聪明人的。 她跳下窗子,关上窗,走到探花郎面前比了比个子。 不错不错,满京城里,也难得找到几个个子比她高的男子。 探花郎也有些惊讶于眼前女子的高大,果然敢来国子监偷东西的,不是普通的毛贼。 他正想开口劝她离开,这女子却伸手摸了摸他的肩膀。 袁好女又捏了捏这人的肩膀和骨架。 “不错,筋骨也还可以,虽然瘦了些,但架子是有的。这顾亭雪是会挑男人啊!” 顾亭雪? 天下谁人不知道鼎鼎大名的顾大人。 那可是两朝的宠臣,第一权宦,只是名声不大好,都说他是大齐的第一奸臣,却也没人敢得罪他。 这女子认识顾大人? 袁好女把那银子推了回去,然后又递给探花郎一颗药。 “吃了。” “这是什么?” “专门给男人吃的药。”袁好女大马金刀的往床上一坐,“本侯可不是来偷窃的,是来跟你睡觉的。” 探花郎愣了愣,很快反应了过来。 本朝能自称“本侯”的女子,怕是只有一个,那便是杀名在外,把江南氏族几乎杀光了的袁好女。 探花郎立刻紧张了起来。 “怕什么?我又不吃人。你自己选吧,你是自己把药吃了,还是我用强的。” 探花郎深吸一口气。 “我能问一问忠贞侯,为何如此做么?” “自然是要生孩子啊。” “为何选我?” “我也没选你啊,顾大人给我选了十个,你是第四个,还有六个呢,我一日去找一个,直到我怀上为止,所以,兴许十日后,我还来。” 探花郎差不多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 忠贞侯这是要“去父留子”,让顾亭雪替她挑些不错的男人,要生个好一些的后代。 探花郎蹙眉,这样的事情,实在是闻所未闻。 “别磨叽了,前面几个也不愿意,但他们说了不算啊,把药吃了,咱们速战速决,时候也不早了,本侯累得很。” 探花郎这些年的求学之路不易,一面艰难求学,一面隐姓埋名,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只为了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题名,有机会可以为自己的父母翻案。 若是现在得罪了深受太后宠信的权臣,他的读书之路怕是就要断在此处了。 探花郎垂眸,捏紧了手中的药,走到一旁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准备服下。 袁好女挺满意的,这人倒是识时务,比前面几个强。 探花郎举起水杯,深吸一口气打算服药,却见到袁好女已经把外衣都脱了,只剩下亵衣。 他立刻扭过头,不敢看。 “啧,扭捏什么,马上都要一起睡了,快吃药。” 探花郎没有说话,正准备吃药的时候,却听到袁好女忽然说:“等等!有人……” 袁好女冲着屋顶喊着:“你们监察处的人烦不烦,又来偷听?别逼我打你们!” 这顾大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偷窥的癖好,前两次她找人睡觉,他都派人来偷听,上一次袁好女忍无可忍,打了他们几个一顿,又去找了顾亭雪,顾亭雪有些尴尬,但还是答应不再派人来偷听。 上次就没人跟来,怎么今日又跟来了? 然而,袁好女话音刚落,门就被人幽幽地推开了。 紧接着三个人影闪身进屋。 袁好女一眼便看出,这不是监察处的人,这几个人身上杀气集中,应该是杀手。 一旁的探花郎脸色煞白。 袁好女看一眼,冷笑道:“今日倒是让我赶上了热闹。” 三个杀手看到屋内竟然还有一个女人,有些惊讶,但却没打算离开。 “一起杀了。”打头的人说。 两人朝着探花郎举刀而去,一人朝着袁好女砍来。 然而,那人砍向床上的袁好女时,却发现原本坐在床上的她,就像是一片枯叶被风吹起一般,瞬时飘至了探花郎身前。 两把刀同时朝着袁好女砍过去,她却快准狠地同时抓住两人的手腕,一转手,那两把刀子便落入了袁好女的双手之中。 只见袁好女将两把刀,在手中甩了甩,刀光就像是水银泻地,霎那间狭小的屋子里就填满了寒芒。 “藏好了,别伤着你。”袁好女对身后的探花郎说。 探花郎退到墙角。 之前那被夺走刀子的两人,又抽出了两把短剑,三人意识到这女子是有些功夫在身的,明显谨慎了许多,没有立刻上前。 “你若是现在离开,我们还可以饶你一命。” 袁好女冷笑,“废话真多,姑奶奶来了!” 三人同时向袁好女杀来,然而袁好女的动作极快,灰衣杀手最先倒地,紧接着赤面汉子挥刀格挡,刀刃却撞上了袁好女的刀。 只见袁好女手一震,赤面汉子的手一麻,刀子就落在了地上。 “小心!”探花郎喊着。 然而袁好女早就发现了右侧有暗器飞来,她将右手的刀子转动起来,那暗器便打在刀上,飞了出去。 下一刻,她就闪身到了那使暗器的人面前,一刀毙命。 三个杀手,探花郎甚至觉得自己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竟然就全被袁好女杀了。 袁好女收起刀子,回过头,看到探花郎正看着自己,眼睛亮极了。 她皱皱眉,问道:“你不是个穷学生么,哪里来的仇人?” 看到袁好女脸上怀疑的目光,探花郎也不敢隐瞒,“当年,我的全家遭人陷害,满门被杀,我多年求学,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要给家人翻案,怕是泄露了行踪,仇人便杀了过来。” “我会搞清楚,你有没有撒谎的,太后娘娘治下,可容不得居心叵测、身份不明的人入朝为官。” 袁好女穿上衣服,肩膀上扛了一个,又一手拎了一个,便往屋外走去。 “你自己收拾收拾吧。我明日再来。” 第446章 (番外)太后的日常11 (二十四) 第二日夜里,袁好女如约而至。 窗户又被推开了,看到那张英气勃勃的脸,探花郎没来由的紧张了起来。 袁好女跳入屋中,直接去床上躺下了。 探花郎起身,将窗子关上。 “那三人我已经送去了监察处,顾大人说会彻查此事,若是真如你所说,顾大人会给你家人翻案的。” “谢过忠贞侯。” “小事儿。”袁好女坐起来,从兜里掏了掏,又递给探花郎一颗药,“昨日没办的事儿,今日得办了,后面还排着六个人呢。” 探花郎接过那药,却没有吃,而是打开屉子,扔到了抽屉中。 那药滚到了另一颗药旁边,正是袁好女昨日给探花郎的那一颗。 探花郎将抽屉合上,再次转过了身。 “你什么意思?”袁好女黑着脸看着探花郎,“非要本侯用刀子逼着你是吧?” “不是……”探花郎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昨日忠贞侯留了一颗药,方才你来之前,我已经吃过了。” “真的假的?” 袁好女一把将探花郎扯过来,伸出手探了探。 “哟,还真吃了啊。” 探花郎的脸瞬间就红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愣着做什么?快整吧!” …… 后来袁好女又来了两次,一次间隔了十日,一次间隔了二十多日。 之后,她便再也没有来过了。 探花郎想打听,但忠贞侯是一品将军,地位之高,又怎是他这样的一个国子监学生能了解的呢? 只怕他的那些同窗的父亲、祖父,都不一定有资格打听忠贞侯的事情。 直到四个月之后,监察处的人来国子监请他。 等到他去了监察处,便看到他的仇人们一个个已经血肉模糊的躺在衙门的地上。 他的父母终于沉冤得雪,他的灭门之仇也终于可以报了。 他想再见一见忠贞侯,但监察处的官员也没资格替他请见。 他也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贡生,与忠贞侯的地位天差地别,实在是不该纠缠,于是他只是走到忠贞侯的府邸门口,恭敬地拜了三拜便离开了。 他再知道忠贞侯的消息,便是京里传言,说是忠贞侯生了个孩子。 忠贞侯生了个女儿,一出生太后娘娘就封了个郡主。 探花郎算了算日子,不可能是他的孩子。 三年后科考,他考上了探花郎,这才有胆量求太后将他外放到松江。 他知道,袁好女在松江培养水师,他自然是想要帮她的。 …… “救命恩人?”香君怀疑地问:“什么救命恩人,哀家怎么没听说过?” 探花郎简单地将当初的事情说给了太后娘娘听,只是省略了许多细节。 香君得知还有这么一出,心里很不高兴。 这个顾亭雪,实在是不像话,这么大的热闹,竟然没和她讲,她竟然不知道。 香君看向探花郎,问道:“你的家人都死了?” “是,多亏了忠贞侯,我家人才能沉冤得雪。” 没有家人倒是还行。 “哀家对忠贞侯说过,此生,她不能嫁人,也不能招婿。” 探花郎沉默了片刻说:“臣知道了。” “你还想去松江么?” “臣初心不改。” 香君笑了笑,倒也不是她信了探花郎的话,只是,如今国泰民安,她想看看热闹。 “哀家可以答应你,只是,每七日你都要给哀家写一封奏折,要把你这七日做了什么事无巨细的告诉哀家。若是你的奏折,哀家不满意,哀家便立刻将你调回京城来。” 探花郎有些不明白太后为何要这么做,但还是应下了。 “臣愿意。” “好,既然如此,你便去松江做你的松江知府吧。哀家希望,你写的那些个政策,都能好好实施,莫要让哀家失望。” (二十五) 袁好女准备回松江,不曾想与自己同路的竟然是今年的探花郎。 袁好女想到前些日子太后问她的事情,心中立刻对此人防备起来。 探花郎上前一步拜见忠贞侯。 袁好女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打量着他。 “你谁啊?” “忠贞侯不记得下官了么?” “记得倒是记得一点,但是记不大清楚。” 这一点袁好女倒是没撒谎,她连此人叫什么都不记得了。 探花郎倒是不生气,微笑再拜道:“下官是松江知府沈静之。” 哼,四品小官,倒是会攀高枝。 顾大人从前叮嘱的实在是没错。 顾大人说过的,男人想要攀附权贵是可以相当不要脸的。 果然啊,好好的探花郎,不留在京城,却要跑到松江去当知府,还跟她跟得这么紧,不是看上了她手中的军权和她的侯爵之位,是为了什么? 正道不走,偏要走歪路…… “本侯骑马,怕是要比沈知府脚程快些,便不等沈知府了。” 袁好女头也不回地带着人马消失在了官道上。 赶车的老仆问道:“沈大人,咱们也走吧?” 沈静之低头开心地笑了笑,上了马车,往松江而去。 (二十六) 香君当太后的第七年,元朗十五岁。 这一年,元朗终于大婚了。 从皇帝十三岁那一年起,大臣们也吵着闹着要给元朗选皇后,想要让皇帝赶紧大婚亲政。 香君知道他们是怎么想到,无非是在她手底下日子不好过,想换个主子呗。 大臣总以为是香君不愿意元朗大婚。 殊不知,是元朗非要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皇后,不遇到真心喜爱的,就不肯成婚。 这些年香君也是给元朗相看了不少,最后元朗却选了一个五品小官家的女儿。 这个姑娘叫做容露华,今年十七岁,父亲是翰林院的,家里还有三个哥哥,其中一个今年考中了进士。 爹娘把她留到今年才议亲,就是有信心,他家长子今年能高中,倒是没想到,女儿竟然碰上了皇上。 香君觉得奇怪的很,五品小官家的女儿,元朗是怎么遇上的? 逼着顾亭雪去打听,这才知道是元朗自己偷偷微服出宫找元吉玩儿。 两人是今年元宵节的时候遇到的,元朗这几个月,已经偷偷出宫见了她几次了。 香君听完,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决定随了元朗的心意。 也罢,皇帝喜欢,香君这个做娘的也不好说什么。 男人嘛,爱一个女人的时候,自然是要把最好的给她,何况是皇帝呢? 只是,此举,又让香君被群臣误会。 大臣们觉得太后是香君是故意给皇帝挑了个身份低微的皇后,就是不想交出自己的权力来。 香君觉得百官未免也太瞧不起自己了,她的确不准备交权,但她也不怕自己儿子娶高门贵女啊。 于是香君大手一挥,又替元朗选了几个合适的妃嫔 太后的本家女许云锦做贵妃。 左相孙女了陆绣玉做德妃。 明年再给元朗选秀,定是要让着后宫热闹起来, (二十七) 香君做太后的第八年,永昭帝元朗亲政,开始独自上朝。 太后退居在昭临宫。 终于,香君不用每日寅时就起床了。 但昭临宫的宫墙依旧没有改,大门也依旧朝着前朝。 那些重要的折子,依旧送到昭临宫里。 因为谁都知道,这大齐真正做主的人到底是谁。 元朗的后宫也渐渐热闹了起来。 如今可贞和元祚也九岁了,因着香君是太后,元祚倒是没有像他的其他兄弟那样,早早的就搬去东三所。毕竟那里是皇子们住的地方,等元朗有孩子了,元祚可是皇子们的叔叔,住东三所也名不正言不顺。 香君就自然地把两个孩子都留在昭临宫养着。 马上就要是香君的寿辰,皇后带着众妃嫔来给香君请安,想问一问,要如何给太后娘娘祝寿。 香君不爱过寿,但这是皇后入宫后,第一次遇到太后寿辰,自然是想好好表现一番。 贵妃和德妃也都想努力地在香君面前表现着。 三人之间暗流涌动。 后宫里的事情,香君也懒得管,年轻人总是要争一争、闹一闹的。 香君便没有驳他们的好意。 提前一个月,京城便热闹了起来。 各地的总督全都派人进京送寿礼,这回就连大将军王都特意请了旨,希望能回京给太后贺寿。 京城许久没有这般热闹,香君也许久没有见到这么多旧人都齐聚京城了。 不仅如此,民间也为了庆祝虫娘娘的寿辰,四处都在办庆典。 香君的寿宴上,底下暗流涌动,不仅仅是皇帝的妃嫔们争奇斗艳,那些个老臣们互相挤兑,也甚是有趣。 宴会进行到一半,皇后便
相关推荐: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恶蛟的新娘(1v2)
沉溺NPH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女奴的等价替换
淫魔神(陨落神)
红豆
蝴蝶解碼-校園H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