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所以少看星辰(NP) > 第102章

第102章

不理解皇帝为何那么爱重自己的名声,他那样小心眼又记仇的性子,竟然因为怕被骂,一直对某些大臣和江南的氏族忍气吞声。 但这一两年跟着令仪读书,香君也慢慢意识到,名正言顺有多重要。 名实相符,则政令可行。 皇权之所以稳固,就是因为从上到下都相信儒家的这一套士大夫的伦理,皇帝是以德配天的,皇权就是建立在这种伦理之上的。 就算暂时用暴力镇压住了天下,只要没有好的名声,就得不到士大夫的支持,就无法证明自己统治的正统,天下谁都能打着正义的旗号讨伐你。辛苦建立起来的统治,也迟早要覆灭。 所以,虚名可太重要了。 “方才你说,若是你是大将军王,一定会耐住性子,可若是大将军王耐不住会如何? 顾亭雪的神色一变,“若当真如此,怕是正中皇上下怀。” 香君冷笑,靠在顾亭雪怀里,把玩着手上的珠串,“只怕,皇上这次去北境有多重目的,我看皇上也是等不及了。你等着吧,这次北巡,皇上一定会带着皇后娘娘的。” …… 皇上这次北巡,要三个月时间,整个行程都是顾亭雪和礼部一起来安排的。 皇帝都说了,这次出巡为的是固边防、察河工、慑诸部、收民心。 所以,顾亭雪就安排皇帝从京城出发,先去祭祀历代帝王陵,然后检阅神策军、十二卫,以及京郊大营。 之后,乘龙舟过黄河,接见治河的功臣,亲自立下功德碑。 再去北直隶,抽查赈灾的粮仓、视察沁河的水利。 接着便直接前往周子都镇守的雁门关 ,检阅八万朔方军,重设九边粮道监察使的官职。 最后,就是去草原了,皇帝要在大将军王和朔方军的护卫下,接见北蒙归附的土默特部的诸位王室。 然后,在敕勒川,举行盛大的会猎,结束这次的北巡。 看着顾亭雪定下的北巡行程,香君当真觉得顾亭雪实在是个能臣。 难怪皇帝心里讨厌他,却又一直舍不得杀他,这人实在是太好用了。 紧接着,香君又觉得,做皇帝实在是天下第一美事。 别人劳心劳力,甚至拼了几代人性命才完成的功绩,皇帝只需要一边游玩着,一边去巡视一番,再立个碑,就都成了他的丰功伟绩。 第311章 虫娘娘 太极殿里,皇帝微笑着揽住香君的肩膀,和香君一起看着桌上的地图。 “这次朕想带着你去草原看看,朕要去敕勒川会猎,也见一见北蒙的使臣。当年父皇和母妃在北蒙受到的屈辱,如今也是时候讨回来了。” 香君微笑地看着志得意满地皇上,然后暗自和顾亭雪对视一眼,又匆匆挪开了目光。 狗皇帝,真不要脸。 就算是要把受到的屈辱讨回来,那也是人大将军王讨回来的,又关他什么事儿? 又过了半个月,这次北巡的随行人员也都定了下来。 后妃里,皇上只带了皇后和贵妃同行。反正一路都会有官员进献美人,带太多妃嫔也没什么意义。 皇子里面,皇上只带走了三皇子元吉,剩下的皇子全都留在了京城。 因着孩子全都留了下来,香君不放心,把最信任的梦梅留下看顾孩子们,又把小路子派去了元朗身边,她则是带着喜雨出了宫。 元朗监国,除了皇帝安排的几个大臣之外,皇帝还特意派了卫知也和虎贲卫负责京城的安危。 而护卫皇上此次出巡的,则是顾亭雪的神策军和十二卫中最善于机动作战的左右骁卫的精锐骑兵。 香君看着这出巡的名单,实在是觉得咱们这位皇上,心思可真多。 皇帝不让顾亭雪留在京城,让他护卫,倒不是多信任他,而是因为,如果皇帝在外面出了事情,顾亭雪在京中不会想怎么营救,而是会在第一时间扶持元朗上位,把持朝政。因此,皇帝是一定要把元朗和顾亭雪分开的。 不让香君留在宫中,除了皇帝想让香君陪伴这个原因之外,应该也有和顾亭雪同样的顾虑。 让皇后陪在自己身边,应该是起了一个人质的作用,还能带去刺激大将军王。 不带上四皇子元泽,是皇帝留的后手。万一大将军王要对皇帝出手,也没办法马上拥立元泽为新帝。而且,顾亭雪说,皇帝已经留下了秘旨,如果大将军王犯上作乱,无论发生什么,成功与否,得知消息之后,卫知也都要第一时间,立刻处死元泽。 至于,选择三皇子元吉伴驾,也全然都是皇帝的小心思。 身边有个皇子,京城的皇子们才不敢作乱,或者生出不好的心思,因为一旦京城有什么异动,皇帝随时能扶持身边的三皇子做继承人。 所以,这名单看着简单,实际上全都是算计。 香君实在是有些瞧不上咱们这皇帝,慈父之心是一点都没有的,对天下百姓也无一丝一毫的同情心。 他那些心思,不用在如何治理朝政,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上,反而全用在算计自己的女人和儿子身上了。 终于是到了北巡这日,香君虽然不想离宫,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不情不愿地穿上了厚重的朝服。 这是三皇子第一次离开京城,简妃又是高兴又是难过的,反反复复地就是叮嘱,一定要三皇子照顾好贵妃娘娘。 香君笑骂,“哪有你这么做母妃的,儿子要出远门,你要多叮嘱他照顾好自己才是,我这么大个人,还要元吉一个孩子照顾不成?要照顾,也是本宫照顾他啊。” 简妃这才擦擦眼泪说:“那就劳烦姐姐替我照看元吉。我也一定会好好盯着后宫,不会让人伤害娘娘的两位皇子的。” …… 元朗作为监国皇子,自然也是要给父皇送行的。 小小的一个人,脑袋上戴着小小的翼善冠,身上穿着赤色的衮龙袍,腰系玉带,明明穿的是监国皇子的衣服,却一点都不威严,只有种穿大人衣服的滑稽。 元朗身后站着的是皇帝给他选的辅政大臣,都是些正直老成的臣子,这人选导师无功无过。 “父皇,儿臣会尽到皇子的职责,替父皇守好江山,好好等父皇回京的。” 香君有些惊讶,这话谁教元朗说的,倒是有些皇子的气度了。 皇帝神色温和地笑了起来,摸了摸元朗的脑袋。 “好,不愧是朕的好儿子。” 皇上此言一出,大皇子的神色明显就僵硬了不少,倒是元泽,依旧面色沉静、不卑不亢。 皇帝又叮嘱了诸皇子和大臣们一番,让他们听五皇子的话,这才志得意满地出发了。 祭祀历代帝王陵后,皇帝的仪仗便与顾亭雪的神策军和左右骁卫汇合。 从前香君离宫去进行吞蝗礼的时候,已经觉得自己的仪仗很是气派,可和皇帝出巡的仪仗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 皇帝出巡,定是旌旗蔽日,鼓乐震天,所过州县皆黄土铺路,洒水净街。 随行的官兵、侍从有一万多人,沿途还要从地方征调民夫数万。 难怪官员们说,许多王朝都亡于大巡游。 这样大阵仗,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白银,只怕从藩王那里抄家来的银子,过不了多久就要被皇帝花完了。 这一路上皇帝的兴致都很高,但香君可不想在这时候出风头,即便皇帝想要拉着自己一起,香君也会劝诫皇上,百姓看着呢,皇帝出巡,明明带着皇后,却总是贵妃站在他身边,怕是不合礼制。 皇帝这才日日都带着皇后在身边。 只是皇后也不给皇帝什么好脸色,一直淡淡的,很是让皇帝扫兴。 终于,皇帝的仪仗到了北直隶地界。 路上,经过一座山,皇上见到山上耸立着一座庙宇,香火极其鼎盛,一打听,说这庙是新建的,拜的是什么虫娘娘。 这虫娘娘是个什么神,皇帝还真没有听说过。 皇帝心里好奇,天气又好,便一定要拉着香君踏青,上山看看,而且还要微服出巡。 没办法,微服出巡,香君也不能以不合礼制为由,推皇后去陪皇上,她只能换上了轻便的衣服,跟着皇帝,在顾亭雪和乔装打扮的亲卫护送下,和皇上一起爬山。 幸好,这山也不算高,爬了一个时辰,就爬到了山顶。 庑廊尽头立着座青石碑亭,上面密密麻麻刻满捐资百姓的姓名。 皇帝牵着香君,领着顾亭雪和万里春一起大殿里走去。 一走进庙内,就看到一座栩栩如生的铜像。 看到那铜象的一刻,所有人都愣住了,因为那铜象长得竟然和香君有七八分相似。 那九尺高的鎏金神像,面如满月,神色柔和慈悲,头戴凤冠,左手是一只金色的麦穗,右手举着一只栩栩如生的蝗虫…… 虫娘娘…… 香君忽然意识到,她该不会就是那个虫娘娘吧? 这……也太难听了一些! 第312章 少爷和夫人感情真好 皇上看着那栩栩如生的雕像,又笑着看着香君,说道:“朕怎么觉得,这神像与贵妃有几分相似?你们觉得呢?” 顾亭雪没说话,万里春陪着笑脸。 正好,有守庙人的人过来询问,“几位可要买香?” 香君可不敢让皇帝祭拜自己,赶紧对顾亭雪使眼色,顾亭雪便询问这守庙人这虫娘娘是哪位神仙? 守庙人手中拿着香,一副惊讶的样子,“你们不知道虫娘娘是谁么?那你们应该是外地来的吧?” 皇帝看一眼万里春,万里春便给守庙人一锭银子,让他给自家老爷讲讲这虫娘娘的事情。 守庙人收了银子,便开始讲起三年前,“贵妃吞蝗显圣”的奇闻。 “话说那三年前,北直隶大旱连天、赤地千里、饿殍遍野。那可谓,赤地千里不见绿,旱得那老榆树皮都卷成麻花!忽听得銮铃震天响……”那守庙人往东南一指,“您猜怎的?” 皇上看一眼万里春,万里春尴尬地笑了笑说:“这位,您怎得跟说书的似的?” 守庙人笑了笑说:“我从前本是北直隶说书的,不是前些年光景不好 ,挣不到钱,便来这庙里守庙了么。” 皇帝有些无奈,“无妨,你说快些便是。” 守庙人继续说:“众人看去,原来是当朝贵妃娘娘的凤驾,竟顶着毒日头到了灾地!那日午时三刻,贵妃头戴九凤衔珠冠,当着万千饥民,纤纤玉指拈起蝗虫……” 守庙人做出扬袖做吞咽状,夸张地说道:“列位!那可是活蹦乱跳的灾虫啊!只听得娘娘朱唇轻启,祈求上天道,若上苍若怜众生苦,请将北直隶灾祸尽归吾身!” 守庙人下意识地要拍一下惊堂木,却发现手里只有一定大元宝,只能又收回手,指了指天。 “您道如何?贵妃娘娘话音刚落,霎时间黑云压城似锅底,旱了半年的黄土地竟飘来雨腥气!哗啦啦三天三夜甘霖降!可那金枝玉叶的娘娘,偏就高烧了整整三日!奇哉!自那日起,北直隶成了块神仙地界。邻省遭蝗它麦浪翻,他乡闹旱它清泉涌!百姓都说地脉里淌着娘娘的慈悲血。北直隶的百姓便建了这娘娘庙,从此,万民同心香火愿!这正是吞蝗敢问天借命,留得福泽佑苍生!” 万里春没忍住拍了一下掌,但看到皇帝的眼神,又生生地收了回来。 但凡皇帝不在这里,香君定是要赏这守庙人一定大金子的,这么会说,就应该多说些,说得香君陪皇帝爬山的坏心情都好了不少。 守庙人笑眯眯地说:“这便是这虫娘娘庙的由来,几位香客可还满意?我可以送诸位几支香。” 顾亭雪拒绝道:“不必了,我们是做生意的,不用求风调雨顺。” “那家里也有田产吧?我们虫娘娘很灵验的。”说着,守庙人看向香君,诶了一声说:“我看,这位夫人长得与虫娘娘有些相似呢!” 香君看一眼那雕像,兴许这雕像寄予了百姓的祝福和想象,所以雕像比她圆润许多,还有双下巴。 皇帝看一眼香君,微笑道:“夫人能和虫娘娘长相相似,倒是为夫的福气了。” 香君一口气还是没敢松下来,咱们这位皇帝,语气越温柔,心里越阴暗。 他莫不是在因为此事不高兴吧? 而且她算起来只能是皇帝的小妾,怎么能叫夫人呢? 但香君不敢在外驳斥皇帝的蛮子,只能笑了笑说:“夫君说笑了,我长得没有这虫娘娘有福……” 顾亭雪在一旁听到这一声夫君,神色沉了沉,但终究还是把心中的情绪压抑了下去。 那守庙人又说:“我看,诸位和这娘娘庙有些缘分,不如捐些香火钱。这风调雨顺,百姓的兜里有余钱,你们做生意的才挣得到钱不是么?” 皇帝对顾亭雪点点头,顾亭雪这才掏出一袋银子交给了守庙人。 “这是我们老爷给娘娘庙捐的香火钱。” 让皇帝拜贵妃实在是倒反天罡,但赏些银子倒是无妨。 守庙人开心地接过。 万里春对皇帝说:“老爷,这一路上山辛苦,可要在外面的凉亭休息一会儿?我方才看了,此处的风景极佳。如今正是枫叶红了的时候,煞是好看呢。” 皇帝点点头,这才领着众人去凉亭里休息。 万里春说的不错,这山虽不高,但周围都是平原,一眼望去,山上是红枫,山下是麦浪,远方的沃野到处是金灿灿的麦子。 皇帝坐下,万里春在一旁服侍着,侍卫们乔装打扮都站得远远的,没有靠近。 顾亭雪也站在皇帝身边,香君摸不清皇帝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想法,没有贴到皇帝身边坐,不想触咱们皇上的霉头,只当是看风景的,站在凉亭旁边往远处看。 皇帝看一眼香君,对顾亭雪说:“给娘娘送件披风过去,她站的那处有风。” 香君听到,稍稍松一口气。 皇帝果然是不开心了,但还不至于不开心到一点都不关心她,那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顾亭雪去侍从那里拿披肩。 正好,有一对来踏青的年轻夫妻也要走到凉亭里,顾亭雪本想拦住他们,皇帝却摆摆手道:“无妨,与民同乐嘛。” 看这对夫妻的打扮,家境应该还算殷实,夫妻俩也极恩爱,牵着手走到凉亭里,就在皇上旁边坐了下来。 皇帝兴之所至,便和两人攀谈起来,自称是京城来的商人, 这男子是个秀才,家里是耕读世家,斯斯文文的,说话也很好听。 “秀才也要来拜虫娘娘么?”皇帝问。 香君本来想回去坐下的,听到皇帝这么问,还是继续看风景吧。 “咱们北直隶的人,就算不祈求风调雨顺,也爱来这边,只因为这里风景极佳,春日踏青,秋日看枫都是极好的。” 香君在心里对皇帝说,您看,也不是百姓都喜欢我,说不准大家只是踏青,顺便上个香呢? 可别真的记恨她啊。 另一边,顾亭雪已经拿了披风回来,他走过去伺候香君带上披风,又问道:“夫人,可要用些水和点心?” 香君一路爬上来,也是饿了。她点点头,顾亭雪便伺候香君喝水,用点心。 顾亭雪是伺候惯人的,从前皇帝若是带着顾亭雪去承香殿,也是看过顾亭雪伺候贵妃的,所以这一幕在众人看来都没什么。 不过是一个伺候细致的奴才罢了。 可这一幕,落在那秀才的娘子眼里,便是另一番画面了。 “这位老爷,您家的少爷和少夫人感情可真好。” 第313章 朕还是老了 好看的人自然会让人多看两眼,更别说两个顶顶好看到世上少有的人站在一处,那真是比他们两个身后的风景还好看。 这秀才听到自己的娘子这么说,也忍不住对皇帝感叹道:“少爷身若临风之玉树,少夫人行止间芝兰竞秀,实在是天赐良缘、地设佳偶。此处的风景,都被二位比下去了。家中有这样两位仙人般模样的人,想必是老爷积善累仁,才得此福报。” 万里春的神色大骇。 香君正在吃点心,刚塞进嘴里,感觉到气氛的凝视,意识到那秀才夫妇在说她和顾亭雪,吓得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他们莫不是以为顾亭雪是皇帝的儿子,她是顾亭雪的夫人? 她就知道,今日出游准没有好事! 香君嘴里的糕点,嚼又不好嚼,咽又咽不下去,一时间尬在此处,以至于她就算巧舌如簧,也开不了口。 都怪顾亭雪,让她吃什么糕! 皇帝看了一眼顾亭雪和香君,两人并排站着,顾亭雪一手拿着水壶,一手拿着帕子,帕子里是糕点。 照说顾亭雪只是在尽宦官的职责,但明明是在伺候人,却的确像那秀才夫人说的那般,像是恩爱夫妻。 “少爷,少夫人?”皇帝微笑着问:“那你觉得,我是他们的什么人?” “您这般贵气,定是老爷吧?我看您和那位少爷长得有几分像,定是父子。” 香君想要赶紧把糕点咽下去,偏偏这时候被噎住,咳了起来。 顾亭雪倒是面色如常,给香君递过去水壶,说道:“夫人小心一些。” 万里春则是终于从震惊中回神,笑眯眯地解释道:“这位才是我们的老爷,那位娘子是咱们的夫人,旁边那位只是咱们家的管家。” 秀才夫人有些尴尬,只能笑了笑说:“夫人真年轻。” 秀才也很是不好意思,正想拱手道歉,皇帝就已经起身,走过来牵着香君的手便走了。 万里春和顾亭雪对两人点点头,也跟在了皇帝和香君的身后离开。 那对秀才夫妻也怪尴尬的。 等皇帝一行人走远了,秀才夫人还在说:“这夫人太太年轻了一些,怕不是续弦?也不知这家老爷怎么想的,找那么好看的管家做什么?” 秀才也在心里纳闷儿,“是啊,那人穿着打扮,也不像是管家啊……倒是比咱们这儿富户的公子们穿得还华贵许多。” “许是京城来的,不一样吧。” …… 下山的路上,前后都有侍卫开路,万里春和顾亭雪也远远地跟在皇帝后面,不敢上前去触霉头。 皇帝握着香君的手,握得极紧。 香君心里还摸不准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皇帝是更为香君在北直隶吞蝗、占尽民心的事情不高兴,还是更为香君和顾亭雪被认作一对夫妻不高兴。 “皇上可是生气了?”香君试探着说,“下面的人没有眼力见,胡说八道罢了,皇上何必放在心上。” 皇帝停下脚步,香君也赶紧顿住。 皇帝打量着香君,虽然她生育了三个孩子,入宫也有八年,但她的美貌非但没有减损,反而美得越来越夺人心魄。 她还是满头的乌发,还是吹弹可破的皮肤,还是清亮的眸子。 皇帝摸了摸香君的乌发道:“朕还是老了,以至于,旁人都见到我们在一处,也不会觉得朕与贵妃是一对。” 香君心里想的是,她当然和皇帝不是一对,皇后才和皇帝是一对呢。 而且皇帝本就大香君十几岁,香君若真的和皇帝看起来是一对璧人,被人认作是正经的一对夫妻,香君怕不是要气得从这山上跳下去。 但香君能怎么说? 她只能说,皇帝正当盛年,违心地吹嘘了几句。 香君伸出手,拦住皇上的腰,“臣妾就喜欢皇上这般成熟稳重的男子,臣妾从小就没有了亲人,自己是哪里来的都不知道,像是无根的浮萍,遇到了皇上,臣妾才有了依靠,才感觉有人能处处照料我。” 皇帝叹息一声,拍了拍香君的背,“走吧,早些回去。” 香君也不知道皇帝到底有没有听进去自己的剖白。 但回去的路上,皇上的兴致都不怎高。 不过,香君也可以理解皇帝这般矫情。 毕竟,宫里谁不是捧着皇帝,兴许,这还是皇帝第一次意识到,他已经开始老了。 当天回了行宫之后,皇帝破天荒地去了皇后住的宫殿。 兴许,今日皇帝被误认为顾亭雪的父亲之后,意识到自己开始衰老了,便对曾经被他嫌弃“一把年纪”的皇后,生出了几分怜惜之心。 皇帝喝了许多的酒,还拉着皇后一起说起了许多他们从前的事情。 奈何,咱们皇后对皇帝的态度已经是今非昔比。 放在之前,皇帝若是过来与她话从前,两人定是马上就要重归于好的。 但如今,皇后对皇帝说得那些话,回应的那些从前,反应却是淡淡的。 皇后知道,自己现在还不能与皇帝翻脸,但她那样的性子,这般憎恨皇帝,能做到这样相敬如宾,每句话都努力回应,已经是尽了全力了。 皇帝也察觉到皇后的疏远,虽然皇后对他恭敬又柔顺,也悉心地伺候着,也会回应他说起的两人的年少时光,但皇帝总觉得,皇后和从前不一样了。 这一刻,皇帝只觉得,有些怀念起从前那个会与他争吵,会歇斯底里哭着质问他的皇后了。 酒喝到一半,皇帝只觉得很扫兴,让皇后早些歇着,便带着万里春走了。 万里春问皇上:“可要贵妃娘娘那儿?” “贵妃怕是已经休息了。” 万里春哪里听不出来,皇帝这是不想去贵妃处,怕是今日的事情,还是让皇上有了心结,心中不快。 万里春立刻说:“皇上,北直隶的官员送了不少美人来,可要奴才给皇上安排?” 皇帝点点头,万里春便去安排了。 第314章 娘娘怕是不知道,听到别人说我们像夫妻,我有多开心 香君如今住的,还是上次来北直隶行宫住的宫殿。 香君刚卸下钗环,顾亭雪就熟

相关推荐: 红豆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树深时见鹿   弟弟宠物   女奴的等价替换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沉溺NPH   桃源俏美妇   将军在上   镇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