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所以少看星辰(NP) > 第124章

第124章

只能先留在了北直隶,没有继续向北行军。 皇帝北伐的事情,被迫暂停。 但皇帝还不死心,又想从湖广总督那里调粮。 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 前朝的官员们,这回是彻底不同意皇上继续北伐了。 甚至觉得,这是老天爷在警醒皇帝,不该继续穷兵黩武下去。 但皇帝独断专行,无论臣子们怎么反对,都要继续北伐。 没想到,让人唏嘘的事情发生了。 都察院左都御史,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周大人,他在大殿上,向皇上死谏: “昔孝武皇帝北击匈奴,虽凿空西域,何其壮也。然元封年间大汉户口减半,海内虚耗,耆老泣血于道,稚子曝骨于郊。及至巫蛊祸起,储君横死,方有轮台罪己之诏!此非前车之鉴乎?老臣残躯七十有三,早该殒身报国。如今,陛下一意孤行,老臣五内俱焚,只能以死相谏!” 说完,周大人就一头撞在了大殿的墙柱之上,血溅当场。 虽然周大人当场没有死,但也不过又撑了半个时辰,便含恨而终。 死前,周大人还撑着手,看着前方,字字泣血地念道着:“昔商纣拒比干而殷墟生草,汉武纳轮台而昭宣中兴。陛下!陛下!大齐传承百年的江山,在此一念啊!” 死了一个忠臣,皇帝却还没有改口放弃北伐,只是把自己关在太极殿里。 太极殿外,文武百官跪了一地,都不理解,为什么皇帝非要在这个当口,出兵北蒙。 香君在后宫里躲了那么久的闲,终于是不敢再躲懒下去了。 若是如今这个关口,她还躲在昭临宫里一声不吭,岂不是显得她这个皇后一点都不贤德。 于是,夜里,香君端着参汤来了太极殿。 她先让宫人们给跪在外面的百官分发了些食物和汤水,然后便独自一人,进了太极殿。 第385章 捧杀 香君走进太极殿的时候,皇上正坐在龙椅上,一只手撑着脑袋,脸上尽是烦闷之色。 就连香君也少看到皇帝这副模样,上回皇帝烦成这样,还是他与太后因为天灾和粮食斗法的时候。 香君进来,万里春立刻就松了一口气,小声在皇帝身边说道:“皇上,皇后娘娘来了。” 皇帝蹙眉抬头,看到香君提着参汤走了进来。 皇帝没说话,继续皱着眉,闭目养神。 香君看一眼万里春,万里春立刻打发了无关的人,他也退到门外站着,只是皇上身后的两个亲卫,是皇上无论去哪里,都寸步不离的。 香君走到皇帝身边,轻轻地放下了参汤。 皇上的桌案前,奏折堆得高高的,香君瞟了一眼,皇上正在看的,便是陕西总督的奏折,说是钱粮和银子不够,马上就是夏天了,还需要大批的药材,不然陕西必起瘟疫。 “皇上,臣妾听说您今日晚间连晚膳都没用,实在是担心您。” 皇帝叹息一声,这才再次睁开眼,看着香君递来的参汤,却没有喝。 “放下吧,朕晚些再喝。” 香君将参汤放下,柔声道:“国事虽然要紧,但皇上您的身子,才是最要紧的,莫要为了那些大臣们动气。” 皇帝看着大殿外,那些跪着的身影,冷笑道:“皇后倒是好心,还给他们送吃的。” “毕竟是皇上的臣子,臣妾想,他们这般,也是为了大齐的江山。” 皇帝脸上的神情更为嘲讽,冷笑道:“你真觉得这些大臣们跪在这里,是为了大齐江山,是为了朕的万世英明么?” “臣妾实在是不懂前朝的事情,但这天下都是皇上的,无论是后宫的妃嫔,还是前朝的臣子,都应当一切为了皇上,这才是为妾妃、为臣子的本分。” 皇帝笑了笑,看着殿外那些朦胧的人影,眼里尽是厌恶和嘲讽。 “前朝的这些大臣们,可与后宫妇人不同。他们一个个口诵圣贤书,却心怀虎狼计。你真当他们是什么善类么?” 皇帝看香君一眼,继续说道: “大齐就这点家底,北边要防北蒙,南边要剿蛮夷,中间还有黄河、长江年年泛滥。朕当了这么些年皇帝,也算得上夙兴夜寐,矜矜业业。他们呢?一个个不知感恩,只知道骂朕,朕稍微享乐,便要说朕奢靡误国。朕想要做一番事业,他们就骂朕穷兵黩武。他们呢?一个个家里都是良田千顷,妻妾满院啊?就那左相,小妾和儿子比朕还多!一个个自诩清流,骂朕重用宦官,骂亭雪贪银子,可亭雪却还知道孝敬朕,给朕修宫殿,送宝物。他们只知道整日君君臣臣第念着,背地不也往老家运银子,运字画么?” 香君听得不敢吱声,她虽然知道文官们难缠,却不知道,皇帝心里对他们有这么多抱怨。 皇帝继续骂着,“他们现在一个个跪在这里,装什么孝子贤孙,肱股之臣?去年黄河决堤,六科廊那帮言官,奏章写得比堤坝还高,真让他们去治水,个个推脱!今年陕西地震,死了十几万人,他们不想办法给朕筹银子、筹粮食,就知道写奏折!” 皇帝重重地将奏折摔到地上,怒骂道:“怎么,写奏折,银子和钱粮就能变出来么?那周匹夫,一头撞死,大齐就能好起来么?不过是这些文官,逼迫朕的把戏罢了!” 这些话,都是皇帝之前从未跟香君说起过的,也是香君完全不懂的。 香君两辈子,斗的都是女人,唯一需要伺候的男人,就是皇帝。至于前朝的这些文官们有多恼人,香君只是听说过,却没有经历过。 如今,皇帝与香君说这些话,怕是因为,他也一直无人可说这些心中的抱怨吧。 香君走到皇帝身边,一脸心疼地说:“皇上今日这般委屈,这些事情臣妾从前竟然从不知道。臣妾只以为皇上无所不能,却不知道底下的这帮人,各个都不知道给皇上省心。” 香君走到皇帝的御案前,给皇上行了一个大礼道:“臣妾自知后宫不得干政,但如今看皇上如此烦恼,冒死想要为皇上进言。” 皇帝想起,上一次自己为江南的事情烦恼的时候,也是香君的话帮了他,此刻倒也不反感,摆摆手道:“你是皇后,不必如此小心翼翼,要说什么,起来再说。” 香君这才起身,柔声道:“臣妾也是来劝皇上,放弃北伐的。臣妾不懂打仗的事情,但是臣妾知道,打仗想要赢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那就是只打必胜的仗。” 皇帝对香君还是有些耐心的,说道:“这世上,哪有必胜的仗?” “那边等到有必胜的机会再打,如今朝廷的情况,的确不适合打仗。” 皇帝的目光阴沉下来,“皇后应该懂朕为什么要北伐才是。” “臣妾自然懂。”事到如今,香君也没必要装作无知,抬起头来看向皇上道:“是为了大将军王。” 皇帝倒也不惊讶香君猜到他的意图,平静地说:“大将军王狼子野心,不将朕放在眼里,在敕勒川的时候,皇后应该也看到了。” “臣妾怎会不知?大将军王对这臣妾射来的那一箭,臣妾可是毕生难忘。” “既然如此,你就应该知道,朕的决心,若是这一次朕放弃北伐,下一次,不知道又是何时……” 香君立刻说道:“臣妾也厌恶大将军王,那人狂妄自大,自从臣妾入宫,他就一直为难臣妾,想要置臣妾于死地,臣妾比皇上还要厌恶他!只是,臣妾是皇上的妻子,不得不为皇上考虑,不能因为臣妾想出这口恶气,就看着皇上冒险。如今,形势严峻,贸然北伐,朝廷又有多少机会获胜?说不准,还会给大将军王递上把柄。若是大将军王以奸臣当朝为由,反攻至京城,皇上岂不是更加被动?所以,就算皇上和臣妾再憎恶大将军王,此刻,还是对大将军王还是安抚为佳。” “安抚?朕要如何安抚?” 香君停顿片刻,回答:“捧杀。” 第386章 入嗣 皇帝收敛了眸光,盯着香君。 “如何捧杀?” 香君答道:“皇上,如今大将军王的一切,都是先帝在时封赏的,所以大将军王也只念着先帝的好。不如皇上再多给大将军王一些尊荣。大将军王领不领情不要紧,关键是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皇上对大将军王的好,对大将军王的爱重。” 皇帝看向香君,倒是觉得她这些话,说得入情入理。 “那你觉得,朕要给他什么封赏?” 香君想了想,“大将军王已经封无可封了,不如,先给个太子太保的虚衔?” “这哪里算得上安抚?三师的位置,对于大臣们来说,兴许是无上荣誉,但是大将军王怕是瞧不上。” 香君想了想,又说:“臣妾倒是还有一个法子,定能安抚大将军王。” “什么法子?” “封元泽为郡王,入大将军王一脉,做大将军王的嗣子。” 太极殿里,忽然安静了下来。 皇帝看向香君,眼神冷冽。 “皇子过继给旁支,只怕言官要议论。” “只有这样,这才显得皇上爱重大将军王。东汉刘秀,也曾令皇子兼承功臣的祭祀,名义上延续功臣的香火。玄宗也曾把儿子李瑁过继给其兄李宪。这又不是从前没有过的事情。而且,以后皇上还是将元泽养在宫里,不也一样全了您和元泽的父子之情么?” 皇帝沉默了,思索着香君的这个建议。 他倒是从未想过这个法子。 元泽是薛娇娇的血脉,大将军王定是极在意的、 皇帝从前最担心的就是大将军王谋反,然后拥立元泽。 若是让元泽承嗣大将军王一脉,就绝了这个可能性。 大将军王除非要自己称帝,做乱臣贼子,不然手中就没有可用的皇子。 “只是,皇子给别人做儿子,还是不好听了一些。”皇帝还是有些犹豫。 “好不好听,不就是一个说法么?只要皇上的话术感人一些,说不准,天下人还觉得皇上体恤功臣,是一代贤君呢?” “你觉得,朕应该用什么说法?” “臣妾可否借皇上的纸笔一用?” 皇帝点点头。 香君想了想,走到皇上身边,拿起笔在纸上写道: 朕与大将军王,非君臣,乃血肉相持之手足。大将军王二十载沙场沥血,以一己之身撑起山河、抵御北蒙,却无暇顾及自身。如今大将军王不惑之年,膝下却无一子,百年之后,也无人祭祀。朕每思至此处,便辗转难安。朕夙夜忧思大将军王嗣胤之承,今决以三子元泽承郡王爵,嗣大将军王宗祧。此子虽承朕之血脉,然骨相气度,实类卿之刚毅。朕此举,非施恩泽,乃托子于卿,愿大将军王以锋镝淬其魄,烽火砺其魂,纵千钧之重负加身,亦当效霍骠姚之勇,卫青之谋。惟冀此子他日能做大齐的擎天之柱,如大将军王般,为大齐镇山河。此诏既出,山河为鉴! 皇帝拿起来,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又不动神色地看着香君道:“朕的皇后,的确是才女。” “臣妾只希望能帮到皇上罢了。” “既然如此,便按照皇后说的做吧,只希望,此举真的能安抚大将军王。” “若是不能安抚也无妨,皇上此书昭告天下,您对大将军王便再无任何可以指责之处,没有任何的道德瑕疵。如今,四处闹着天灾,皇上为了天下百姓,才不能支持大将军王北伐北蒙,为了安抚大将军王,皇上将自己的亲儿子都舍给了他。大将军王若是这个时候,再行谋逆之事,便是不得人心,天下人必定会共讨伐之。就算大将军王真的冲冠一怒为红颜……”香君小心地观察着皇帝的神色,说道:“想必大将军王大将军身边的人,也要劝阻他呢。只要皇上能暂时安抚住大将军王,还怕以后寻不到更合适的时机收拾他么?到时候,就是皇上要放过大将军王,臣妾也要求着皇上,为臣妾出气呢。” 皇帝的脸色柔和了下来,朝香君伸出了手。 香君也握住了皇上的手。 “皇后果然能替朕排忧解难,朕都不知道该赏你些什么了。” “因为臣妾知道,这世上,臣妾只和皇上是一体同心的。皇上好,臣妾就会好。皇上不好,臣妾也会什么都没有。所以,臣妾日日都期盼着,皇上能顺心如意。臣妾今日来,也是想了许久,只要皇上不怪臣妾妄议朝政,臣妾就感恩戴德了,哪里还敢让皇上赏赐臣妾呢?” “朕怎么会怪皇后呢?事到如今,还能事事都为朕着想的人,就只有皇后了。”皇帝温柔地看着香君,柔声道:“朕有时候会想,若是一开始,就是皇后陪着朕,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香君不知道皇帝说的一切都不一样,指的是什么,但她还是温柔地回应皇上。 “如今,臣妾陪着皇上,也不晚啊。” “是,不晚。有你在,很好。” 皇上叫来万里春。 他看向外面的大臣,依旧阴沉着脸。 “让他们散了吧,朕已经决定,不北伐了。” …… 皇帝终于是放弃了北伐,只是,放弃北伐之后,皇帝便像是泄了气一般,对赈灾的事情也不甚关心。 反正钱也给了,粮食也给了,再把在北直隶等着北伐的顾亭雪和神策军直接派去了陕西,皇帝便不再操心此事。 香君在心里骂狗皇帝这般使唤亭雪,但是却也无奈的发觉,朝廷里还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不仅愿意,还有能力,来办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皇帝放弃北伐之后,那口心气便下来了,便又不爱待在太极殿,而是日日都来昭临宫。 前几日皇帝还有所收敛,但看香君柔顺体贴,事事恭顺,便也不再藏着掖着,便在昭临宫里吃起药、宠幸起美人来了。 如今的药方是章太医和宴太医一起改良过的,对身体的危害更小,虽然药性没有那么强烈,但是用完之后,会比从前清醒许多,反而是感受更深刻一些。 皇帝用起来倒是觉得极为称心。 第387章 怎么就不算一段帝后佳话呢? 皇帝因为这药好用,还好好地赏赐了章太医一番。 章太医便越发觉得宴离懂事。 明明是宴离献上的改良方子,却把功劳全都让给了章太医,从前宴离可没这么懂得做下属的道理。 而且,宴离还有一套鬼门十三针的传承,习自医圣,竟也无私地传授给了章太医,让他每次在皇帝用药后的清晨,替皇帝施针。 所以,即便皇上纵情声色,第二日,也能神清气爽地去上朝。 甚至,太医们给皇帝诊脉,皇帝的脉象也比从前好了许多。 昭临宫里夜夜笙歌,但宫里只有两个真正的主子,一个是皇帝,一个皇后,其他妃嫔也不敢说什么。 至于这昭临宫,最开始修建,本就是为了给皇帝自己玩乐的,处处都透着江南那边的奢靡。香君又懂事,宫门一关,皇上想如何玩就如何玩。 香君本就来自江南,被当做扬州瘦马培养长大,那边的人是怎么玩弄风月的她最清楚不过,还怕皇帝不会乐不思蜀么? 但为着皇上不又闹出人命来,香君只能一次每次多送几个美人来,不够新鲜就让简妃从宫外弄些来。 但香君也知道,不能总是纵容着皇帝,因此每回都得让章太医亲自伺候着皇帝用药,再三确定无事,才让太医走。 完了,还要提醒皇帝,如今纵容着皇上用一些药,只是因为她知道皇帝心里不痛快,但是药三分毒,定是不能长期用的。 见香君这般唠叨,皇帝也是无奈的很,还说香君:“做母亲的人,果然就唠叨了。” 就这么过了些时日,皇帝越发在昭临宫待得舒服,便干脆彻底住在了昭临宫,甚至,直接把太极殿的一切都搬了过来,甚至就连奏折也是每日送到这边来批阅。 有时候,皇帝看得头疼了,便让香君给他念,偶尔烦恼的时候,和香君说两句,导致比和那些臣子们讨论,要舒心得多。 香君自然也知道,太过展露自己对前朝之事的野心,会让皇帝多想。 但如今,皇帝身边实在是缺少“盟友”,所以,皇帝会用她。 偶尔,香君甚至会假装出一副洋洋自得、难以掩藏住权欲的样子给皇帝看。 皇帝反倒是对野心勃勃的香君更放心,愿意让香君继续干政,有一次,甚至是握着香君的手,写的朱批。 他这般纵容香君的道理也很简单,因为香君只是后宫女子,没有军权,也调动不了前朝。 这干政的权利,他随时都能收回。 而且,皇帝也相信,就是有朝一日,香君做太后,也不会有如今做他的皇后这般得意,这般被纵容。 他们这对帝后,就这么“纵容”着彼此,怎么就不算一段帝后佳话呢? 如今这样的感情,倒是比从前皇帝和薛娇娇在一起最好的时候,还让皇帝满意,也更让皇帝觉得真实。 …… 终于,一个月后,大将军王八百里加急送了奏折入京。 奏折里,大将军王感激皇恩浩荡,言辞恳切,虽然一看就不是大将军王自己能写出来的,但这奏折递上来,就是大将军王给皇帝服软了意思。 皇帝满意了,元泽过继的事情,便这么定了下来,很快便昭告天下。 元泽入嗣大将军王的事情,香君一直让人瞒着他,直到事情尘埃落定了,香君才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让人去给元泽宣旨。 元泽接过圣旨,半晌都没回神,等反应过来,他立刻就去昭临宫要求见皇上。 皇上刚刚在章太医的伺候之下吃了药,实在是不想见元泽。 香君只能劝道:“皇上与元泽毕竟是父子一场,如今让他出嗣大将军王,他也定是舍不得皇上的。皇上不如见一见?” “舍不得朕,还是舍不得储君的位置?”皇帝冷眼道:“对自己亲生母亲都能下毒手,他又能对朕有几分真心。” 香君见皇帝不肯见元泽,只能说:“既然如此,臣妾出去与他说说,让他回去吧。” “也不用和他多说什么,早些回来,你不在朕身边,朕不舒心。” …… 昭临宫的宫门打开。 元泽跪在宫外,正哭着。 抬起头,见到是香君出来,愣了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赶紧上前,抱住香君的腿,一声声地求着:“母后,求求您让我见一见父皇吧。” 香君冷脸看着元泽。 “如今你已算不上皇子了,皇上连玉牒都改了,你现在是大将军王的儿子,再叫本宫母后,怕是不合适,你还是叫本宫皇后娘娘吧。” 元泽震惊的看着香君,香君脸上的冷漠,是他从前从未见过的。 从前,就是香君和薛氏关系最剑拔弩张的时候,香君也不曾这样对待过元泽。 元泽怎么会不懂呢? 他一下子就清醒过来,只怕香君从未相信过他,那一日,他在香君面前演的戏,怕是白演了。 “是你!” 元泽红着眼看着香君。 “是不是你让父皇将我出嗣给大将军王做儿子的?” “元泽……如今应该称呼你一声郡王了。你看,做大将军王的儿子也没什么不好的。你做皇上儿子的时候,可一直都没有封王,这一做大将军王的儿子,立刻就封王了,可见皇上对大将军王的爱重……”香君无奈叹息道:“只可惜,如今,大将军王怕是不能如慎郡王所愿,入京救你了。” 元泽瞪大了眼睛看着香君,可对上的只是一双嘲讽而冷漠的眼。 完了,她什么都知道。 如今,元泽已经没有别的法子,看香君身后昭临宫的大门敞开着,便不顾阻拦推开香君,冲了进去。 香君一个踉跄,幸好梦梅稳稳地扶住了香君。 “娘娘您没事吧?” “无妨。” “娘娘也太好脾气了一些。” 香君看着元泽疯狂地往里奔跑的背影,目光沉了下来。 “慎郡王还有他的大用处。”香君收回目光,淡淡地说:“咱们赶紧跟上去,别让慎郡王冲撞了皇上。” 香君嘴上这么说,却是不着急,看着元泽一声声地叫着“父皇”,推开侍卫冲了进去,这才慢悠悠地和梦梅一起跟了进去。 第388章 皇后从未让朕失望 元泽冲进正殿的时候,皇帝正被几位美人围着饮酒。 如今,所有入昭临宫的美人,都是不能带任何锋利的钗环的,就是盘发也只能用不尖锐的木钗,身上穿的也清凉得很,根本藏不了东西。 美人们看到元泽冲进来,赶紧拉起衣服,纷纷退到一旁跪下,头都不敢抬。 皇帝脸上阴沉看着元泽,“你怎么来了?皇后呢?” 香君这才匆匆跑进来,一来就给皇上请罪,“是臣妾不好,没有拦住慎郡王。” 香君看几个美人一眼,美人们立刻退了下去。 皇帝刚吃了药,被人打断,很是不悦。 “你来做什么?” 元泽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父皇!您不要儿臣了么?” 香君看着元泽,他哭泣的神态有些像元朗,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观察元朗,模仿元朗…… 只可惜,咱们皇上是什么人? 要在皇帝面前演戏,好歹得从头演到尾,半路才开始演纯孝,还是晚了些。 皇帝冷淡地看着元泽。 “朕将你过继给大将军王,是朕体恤功臣,你既然是皇室血脉,就应该尽自己的责任,如今,给大将军王做儿子,就是你的责任。” 元泽见跟皇帝讲父子之情已经无用了,立刻换了种说法。 “父皇我是您

相关推荐: 开局成了二姐夫   秘密关系_御书屋   过激行为(H)   篮坛大亨   村夜   女奴的等价替换   婚里婚外   交流_御书屋   蝴蝶解碼-校園H   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