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人,您就别为这些王爷们遮掩了,顾大人监察百官,还有顾大人不知道事情么?莫不是大人收了这些人的贿赂,要为他们遮掩?” “娘娘说笑了,微臣可不敢收受贿赂。”顾亭雪低头对香君拱了拱手,回禀道:“微臣虽说不知道具体的数额,但想来,这些王爷们也是有不少银子的,怕是比国库里的多。” “怎么,顾大人是见过?” “回娘娘的话,微臣没有见过,但微臣听说,那楚王的王妃,光是梳头宫女便有十二人,专司不同发式。出行仪仗含轿夫六十四人、护卫二百人,队伍绵延数里。胭脂水粉采自江南特供,由专人快马递送。一次寿宴就耗银八千两。” “哼,那岂不是比本宫用的还奢靡?”香君扯着皇帝的袖子道:“皇上,臣妾不依!一个楚王妃而已,竟然敢比臣妾用的宫女还多!皇上定是要好好罚她!” 终于,皇上黑着脸起身。 “回太极殿。” 第246章 有些演技在身上 皇帝带着顾亭雪一起离开承香殿,往太极殿去。 走之前,顾亭雪还回头看了香君一眼。 香君蹲在地上恭送皇上离开,眼里是抑制不住的得意,还冲着顾亭雪眨了眨眼。 顾亭雪勾了勾唇角,立刻又收起笑容,低着头,跟着阴沉的皇帝一起离开。 这几个月,香君是看出来了。 皇帝的确想收拾他的兄弟,但是他只是想报当年被欺负的仇罢了。 一个魏王被折磨死了,对香君来说根本没有意义,魏王还有子女,一样能承接魏王的封地和人马。 这些人未来都会是香君的敌人。 晋王和大将军王为什么厉害?不就是有钱又有人么? 香君要让皇帝现在就把这些藩王都除掉,不仅仅是为了百姓,也是为了香君扫除以后的障碍。 但咱们这位皇帝,只有触动了他的利益,他才会下狠手。 所以,香君才特意和顾亭雪在今日演了这么一出,提醒皇帝,他的那些兄弟们比他过得还像帝王。 …… 然而,自古以来,削藩都是极危险的事情。 皇帝叫着顾亭雪、许焕文等人商讨了一夜。 如今大将军王在北境,手上有十几万大军。若是皇帝贸然削藩,大将军王联合其余的藩王造反就麻烦了。 所以此事,不能着急。 魏王已死,皇帝先派顾亭雪去敲打魏王的世子,为了能继续蒙荫,魏王世子自然是愿意出血,还带是先把西北的灾情按了下去。 接下来的日子,皇帝对京中的这些藩王都还算客气。 转眼,就到了太后去世一整年的“小祥”之祭。 这是如今宫中最重要的事情,皇帝要让所有的皇亲国戚都入京参加太后娘娘的小祥祭典。 这次祭典结束,国丧也就结束了。 因着皇帝这一整年,都严格受丧,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皇亲国戚都看得出,皇帝是真的至孝之人,为着太后娘娘之死伤了心。 所以没人敢触皇帝的霉头,都老老实实入京。 只有大将军王,他那伤一整年都还没好,就是不愿入京。 也不是没有敏锐的藩王,觉得所有藩王都入京,会有危险。 尤其是魏王的事情,让大家都有些害怕。 皇帝的那些兄弟们都知道,这魏王死得蹊跷,从前皇帝还是九皇子的时候,这魏王可是欺负他欺负得最狠的一个。 有人说魏王连尸骨都是不全的。 他们也不敢替魏王说话,毕竟有个虎视眈眈的顾亭雪替皇帝盯着诸王的动向,但凡说错一句话,指不定就要掉脑袋。 众人都怕皇帝会清算自己,但时间一日日过去,似乎皇帝也没有对其他藩王出手。 大家也就渐渐放下了戒心。 而且不知道是谁传的,说皇上只恨魏王。 还说,咱们皇上很大度,大将军王和晋王对皇后娘娘的心思,谁不知道,这些年,皇上不也都包容了么? 皇帝和咱们先帝一样,是仁君。 …… 皇帝包容大将军王和晋王的事情,自然是香君传的。 香君担心咱们皇帝办不好这件事,所以想办法在暗中帮了皇帝一把。 因为去年,王妃们都是跟着王爷们一起进京的,这一整年在京城里,她们都不能像从前在封地里那般奢靡宴饮,日日无事可做,无聊的很。 于是嫂嫂李氏就办了不少国丧里不违国丧祖制的宴会。 因着宴会里,也不能食用荤腥,不能有歌舞表演,只能搞搞诗会,赏赏花,妇人们坐在一起说说话而已,所以最适合传播一些家长里短的私密事情。 这些王妃和贵妇们她们虽然不懂朝政之事,但是对这种宫廷秘辛,对皇帝、皇后和藩王的多角关系还是很感兴趣的。 香君派了嫂嫂李氏去传这些宫廷秘事,还特意找了个说书先生润色,让嫂嫂一开口,就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这些在镜中的王妃和贵妇们,一个个都无事可做,便开始口耳相传,聊起这些旧事来。 此事,很快就传得人尽皆知。 王妃们都觉得,皇帝连这种绿帽子都能忍,还真的算得上是仁君呢。 有时候,女人们的嘴是很有用的。 枕头风也是很厉害的武器。 王妃们的这枕头风一吹,藩王们当年多多少少也想起了一些陈年旧事。 都是皇帝的儿子,大家也了解这几位当年的纠葛。 众人一想,也觉得皇帝连大将军王和晋王都能包容,大概对他们也没什么恶意。 至于魏王…… 魏王那是活该! 谁让他过去欺负皇帝欺负得那么狠? 让香君欣慰的是,咱们皇帝也实在有些演技在身上。 这一整年,皇帝对太后的思念都极真切,尤其是靠近小祥祭典的这几月,皇帝时常哀思,时不时就要拉着自己的兄弟们思念母亲。 偶尔还会请当年和母妃关系不错的老太妃入宫,聊一聊太后的旧事。 皇帝在众藩王面前都落泪过好几次。 诸位藩王,也都慢慢相信,皇帝让所有的皇亲国戚进京,就是为了替太后娘娘办祭典,为了表达他的孝心。 大家只想着怎么好好的把祭典混过去,只要哭得伤心一些,不让皇帝生气,想必一家人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地回封地,就是近在眼前的事情。 终于,到了太后“小祥”之祭这一日。 第247章 八王谋逆 太后小祥。 宫外,皇帝率宗室王公、文武大臣赴太后陵寝致祭。 然而,皇帝看了一圈,发现晋王竟然没有来。 “怎么回事?”皇帝看一眼身旁的顾亭雪。 顾亭雪上前,小声回答:“晋王殿下突发腿疾,痛得下不了床,神策军已经去请了,就是抬也会把人抬过来。” 皇帝冷哼一声,晋王这腿疾倒是来得巧。 许焕文作为这次小祥的读祝官,忍不住提醒:“皇上,微臣怕等下去会误了时辰。” 皇帝看一眼顾亭雪。 顾亭雪立刻回答:“明知今日是太后小祥,晋王却故意拖延不来,皇上若是要治他一个不孝不悌之罪也无不可。” 皇帝想了想,的确如此,今日还要办大事。 皇帝痛斥了晋王一番,便命令祭典开始。 于是,祭祀开始,皇帝着素服,腰系素带,至陵前行三跪九叩礼。 许焕文作为读祝官跪诵祭文,读得那叫一个声泪俱下:“底痛惟慈闱,奄弃兹辰,星周纪候,悲慕弥深……” 下面的皇室宗亲也都抹泪哭泣,无论有没有眼泪,先哭了再说。 祭文诵读完毕,皇帝亲献酒爵,然后燎炉中在焚烧帛幡、祝文。 做完这一步,祭典就要结束了。 皇室宗亲众人的一颗心马上就要放下。 此时,却一支飞箭朝着皇帝射来,顾亭雪上前,挥剑一刀斩断那箭矢,紧接着又有漫天的箭矢射来。 “护驾!” …… 宫内,太后生前所居的仁寿宫内设好了神龛。 皇后率妃嫔、公主、诸位王妃、宗亲妇孺、命妇们对太后娘娘的牌位行六肃三跪三拜礼。 内廷焚化金银锞、冥衣。 祭祀结束,就在宗亲和命妇们准备退下的时候,香君一个眼神,侍卫便齐齐上前,挡住了众人的退路。 只见贵妃穿着一身素服,缓步踏上玉阶,声音清冷如刃。 “诸位王妃、命妇,祭祀之礼未毕,何必急着散去?” “贵妃……”皇后蹙眉看向香君,她脸上难得的有了一点严厉的神色,“本宫在此,不容你放肆,如此多亲贵、命妇在下,你怎可如此不知尊卑,还不退下……” 香君压根不理皇后,甚至没有给皇后一个眼神。 “方才宫外递来急报,八王谋逆,在太后小祥之祭上,行刺杀皇上之事。” 众王妃、命妇骚动惊呼,甚至有人吓得瘫软跪地。 怎会如此? “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众王对皇上忠心耿耿,绝无可能行谋逆之事!” 皇后也是有些惊慌失措,谋逆此等大事,她怎么毫不知情? 皇后看向香君:“贵妃,你是从何处得来的急报,本宫为何不知?” “皇后娘娘有什么疑问,还是等皇上回来问皇上吧。来人,送皇后娘娘回甘露宫,派人守着甘露宫的大门,若是皇后娘娘敢与宫外传递信息……便处死甘露宫的所有宫人。” “本宫是皇后……” 几个太监直接捂住皇后的嘴,将皇后架住就走。 甘露宫的人看如今的形势,也不敢多言。 毕竟,出了事儿,皇后也许没事儿,甘露宫的人可是要命的。 等到皇后走了。 香君又看向诸位后宫里的妃嫔。 “本宫也劝诸位妹妹,赶紧回自己的寝宫,锁好宫门,老实待着。若被本宫发现,有谁存了不该有的心思……就别怪本宫不顾念姐妹情分。” 众妃嫔大气不敢出,纷纷退下。 等到宫妃和皇子、公主们都走了,香君才又看向被侍卫们围住的诸位王亲和命妇。 众人一脸惶恐地看向玉阶之上的贵妃,只见贵妃抬眸扫视众人,眼中寒光隐现。 “来人!仁寿宫内外落锁,无本宫手令,妄动者——以同谋论斩!” 小路子端来一个圈椅给香君坐下,香君坐在玉阶之上,接过宫人递过来的茶水。 “诸位且安心候着吧。待神策军清剿完‘逆党’,本宫自会送清白之人……体面归家。” …… 香君在宫中看住诸王的家眷和命妇,是为了保证宫外的人不敢轻举妄动。 太后陵寝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京城。 一直到了深夜,皇帝才在禁军的护卫之下回了皇宫。 除了一直在家里待着,跟神策军斗智斗勇,到最后都没有离开王府半步的晋王,剩下的诸王全都被关进了诏狱。 香君知道,只怕接下来的几个月,顾亭雪都要待在诏狱审案子,她是见不着顾亭雪的人了。 等到皇帝回宫,才对宫中这些妇孺有了处置。 和叛乱亲王相关的家眷们自然也是送去诏狱里关着。 若是关不下,就先送去“高墙”关着,那是专门囚禁谋逆宗室的特殊监狱。 一时间,整个京城风声鹤唳。 接下来几日,皇上罢了朝,谁递折子进来,皇帝都不看。 谁也不知道宫中和诏狱发生了什么。 时不时的,就能看到神策军冲到某个官员的家中,把人给带走。 一封又一封的折子递进皇宫来。 皇帝实在是心烦,干脆连太极殿都不待了,日日就待在香君的承香殿里。 毕竟,这里听不着大臣们唠叨。 香君故意在皇帝耳边吹耳旁风。 她一边给皇帝捏着肩膀,一边问:“晋王是不是知道陛下的计划,怎么会那么巧,偏偏太后小祥祭那日,他的腿疾犯了?” 皇帝闭着眼,冷哼一声道:“他可不是那一日才犯的病,他是病了半年多,京中不少人都知道,而且,这半年,他一直和诸位皇亲无任何交集,连面都没见过。” 香君心里咯噔一下,这晋王还真的是谨慎啊。 诸位王爷们不是不担心皇帝生了处理藩王的心思,但只有晋王谨慎到什么内情都不知道,还一点把柄都不留给皇帝抓。 但香君还是要继续给皇后上眼药的。 “原来晋王是真的病了,那就好,我还以为是哪里走漏了风声呢,此事,皇上只与臣妾说过,若是真是从宫里走漏了风声,臣妾非得好好整顿承香殿一番才是。” “放心,朕让人查过了,无人走漏风声。你的承香殿,朕是最放心的。”皇帝神色阴森,继续说道:“要说这宫里与晋王交好,除了皇后还能有谁呢?真的有什么消息漏出去,也轮不到你。” 第248章 但凡换个人,都死八百遍了 诏狱中,顾亭雪负责审讯这群皇亲国戚。 这些人一开始还很狂妄。 因为他们都看出来了,这次谋逆,就是皇帝对他们彻头彻尾的陷害。 只要他们能统一口径,抵死不认,就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毕竟,大齐是儒家治天下。 儒家强调“孝悌”,兄弟相残被视为违背天理。 戕害血脉至亲这种事情,就算是唐太宗那般的雄主,千年后,也被评价“太宗杀兄,终是欠个名分”。 甚至,许多人都认为,就是玄武门之变开了唐代皇位血腥争夺之先河。 皇帝但凡还要点后世的名声,就不能随意地定他们的罪。 然而,在饿了他们几日之后,顾亭雪将众人分开,并且告知了他们一个消息: 首告之人,可以得到皇帝的原谅,皇帝会赏赐其一座京城的大宅,保全家性命,除了庄田之外,其余的家产也可以得到保全。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众人对顾亭雪这个阉狗恨得牙痒痒。 这是逼迫他们兄弟互相攀咬啊! 接下来一个月,皇帝都没有上朝,对外就声称被刺伤,受了伤。 那日文武百官都在,见识了场面的凶险,但是也看到皇帝是没有受伤的,所以知道,皇帝这是不想听他们废话。 众人都静静等待着这场八王谋逆的风波,要如何收场。 因着皇帝一直都住在承香殿,所以香君第一个知道事情的变化。 香君只能说,取一个好名字,有一个好封号,是很重要的。 比如说这福王,他实在是有福,因为第一个主动“交代”,攀咬了跟他关系不睦的楚王,留了性命,得了京城的宅子,保全了家产。 而楚王和楚王妃全家因为过于嚣张,被满门抄斩。 照说,十岁以下是可以不杀的,但这次“皇恩浩荡”,楚王家里,最小的男丁才三岁,也一样拖去了刑场斩首了。 皇帝残酷,绝不给自己留一点后患。 在京城处置皇室宗亲的同时,皇帝的十二卫早就在太后小祥之祭前月余,便兵分几路前往各地的王府,准备替皇帝抄家去。 楚地一得到京城的消息,立刻就把楚王府给抄了。 紧接着,京城的皇帝,收到了卫知也传来的八百里加急。 皇帝差一点没有气死。 皇帝想过楚王富有,但是真的得知楚王有多有钱之后,皇帝才是真的了解到,他这个皇帝有多穷,之前他又是过得什么日子。 楚王占据武昌周边良田数十万亩,仅江夏县一地,楚王府庄田便达三万顷,佃户数万,年收租粮逾百万石。 不仅如此,楚王还垄断了长江中游商贸,武昌是九省通衢,楚王通过码头、仓储租赁获利极丰。 楚王府中,仅仅是现银都有二百万两、 而且,楚王府库藏之富令人咋舌,卫知也说,还没有清点清楚,但楚府的府库里,金银如山,珠玉充栋,就算是从城中找来了一百个账房先生,估摸着,也至少要一个多月,才能全部清点完毕。 以卫知也那没见过什么世面的眼光,他估摸着,楚王府的资产,加起来怎么也要超过千万两。 看到皇上青了黑,黑了青的脸色,香君忍不住火上浇油,“啧啧,什么叫做富有天下,楚王才是富有天下。福王好像比楚王还有钱,哎,就这么少了一千万两呢,可惜了。” 皇帝瞪香君一眼,香君委屈地眨眨眼,皇帝见她这副模样,也没办法真的跟她生气,只能没好气地说:“你少说两句气朕的话吧。” 不过让皇帝有些意外的是,楚王王府有五千府兵,这次却没有闹起来。 卫知也说,怕是跟楚王妃平时多作风过于奢靡,平素欺压百姓,让楚地百姓深恶痛绝有关。 皇帝倒是因此增加了不少的民望。 自从知道楚王这么有钱之后,皇帝对剩下的人也不打算心慈手软。 皇帝给顾亭雪下了命令,剩下的人,不给任何机会。 于是,顾亭雪找到福王,让他重新写了一份口供。 出卖第一个兄弟的时候很难,看到第一个兄弟死得那么惨,出卖剩下的兄弟就容易了许多。 于是,在太后小祥后的两个月。 那一箭射向皇帝的箭矢,终于成了众王联合起来,要造反的箭。 藩王一个个被杀被抄家问罪,顾亭雪日日都奔波在杀人的路上。 然而,此时,民间却忽然有了皇帝是暴君的说法。 竟然还有人编了童谣开始在民间传播。 咱们贤后皇后娘娘得知此事之后,第一时间就来了承香殿。 无论皇帝怎么拒绝,她还是跪在殿外,一定要见皇帝。 皇后这副非要见到皇帝的架势,让皇帝也无奈得很,只能让她进来。 一进承香殿,皇后就看到皇帝侧着身子,枕在香君的身上,由香君给他揉着太阳穴。 那画面,实在是让皇后觉得刺眼。 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深爱的男人,变成了这般模样。 书中说的昏君和祸国妖妃,也不过如此。 香君看到皇后那副气急败坏的模样就很无奈。 皇后难道不知道,她代表的就是那群皇室宗亲么?皇帝正在为这些人生气呢,正是最憎恨这些敛财无度的宗亲的时候。 此刻她还来皇帝面前露脸,是生怕皇帝不迁怒于她么? 香君无视皇后凌厉的眼神,继续给皇帝揉着太阳穴。 “皇上可知,民间如今已经有了童谣。” “什么童谣?” “说皇上杀兄弟,冤枉忠臣,是个昏君的童谣。” 皇帝终于睁开了眼睛,一把推开了香君的手,坐了起来。 “大胆!” 皇帝一声厉喝,香君立刻爬下软榻跪下,承香殿的众人也全都跪伏在地,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 然而,咱们皇后娘娘还是如此的铁骨铮铮。 她昂着头,直视着皇帝的眼睛,丝毫没有退缩。 “皇上也不必如此急言令色,如今这童谣已经在京城百姓之中传遍了,只怕很快,全天下都将知道这童谣,皇帝杀光了自己的兄弟还不够么?难不成,要把天下人都杀光,皇上才满意么?” 香君都不得不感叹,皇后娘娘这气势,她是比不过的。 不愧是女主,天命在身,但凡换个人,都死八百遍了。 第249章 蠢妇 皇帝被皇后都气得发抖了。 香君是真不想看着夫妻俩吵架。 但她又不能躲开,只能继续跪在地上,一动不动,但耳朵却竖了起来,仔仔细细地听着。 “皇后,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然而,咱们皇后还是那么的直言不讳。 “金鳞爪,血盆口,蟠龙盘踞玉阶头,吞了楚王嚼秦王,兔儿鹿儿圈里囚。” 皇上抄起一旁的茶盏就往皇后身上砸去。 皇后却根本不躲。 香君偷偷看了一眼,皇后脸上都是茶叶,额角都流血了。 难道每回皇帝和皇后吵架都这么惊天动地么? 皇后娘娘还是勇敢地直视皇帝。 她跪了下来,向皇帝叩首道:“皇上,民意如此,难道您就看不到天下人的心意么?大齐以儒学治天下,难道皇上您非要让自己背上一个滥杀无辜、有悖人伦的恶名么?还请皇上不要轻信奸臣!请皇上远离妖妃!” 香君一愣。 妖妃? 不会是在说她吧? 虽说此事的确是香君想让皇上办的,但皇帝不知道啊,皇帝一直以为是他自己想削藩的。 为什么皇后要扯到香君身上? 香君神色一沉。 怕又是晋王那个烂玩意儿在背后的支的招。 这一招实在是狠毒。 皇帝不想背负骂名,若是能怪罪到一个后妃身上,倒也是个摆脱骂名的办法。 毕竟,老百姓都很朴素善良,他们愿意相信,皇帝不是真的坏,是受了奸臣妖妃蒙蔽才不小心做了坏事。 香君正在心里想着对策。 却见到皇后身后的小太监,颤颤巍巍地递过来一个折子。 “皇上,这是百官共同上书的奏折!” 香君倒吸一口凉气,再次跪伏在地。 太好了,皇后娘娘拿着百官共同上书的奏折来请命,那香君的命肯定是保住了。 果然,皇帝看了一眼那奏折,更愤怒了。 但皇帝这人,最生气的时候,反而能压抑住怒火,这回他没有再砸东西,而是仔仔细细地把奏折看完,然后放在了一边。 “这是让朕到此为止,然后把贵妃和许家都处理了?” “皇上!妖妃祸国,难道您想当昏君么?” 皇帝冷笑。 “从前,朕独宠你的时候,也有不少人说皇后是妖妃,朕那时候护着你,难不成那时候朕就是昏君了?” 皇后脸色骤变。 皇上怎么可以把他们的情谊和贵妃和皇帝的关系相提并论? “那些人要刺杀朕,皇后竟然还为他们说情,还联络百官,写下这份奏折,接下来,皇后是不是还要替朕做这个皇帝?” “臣妾……” “闭嘴。” 皇帝黑了脸。 “贵妃伺候朕一向尽心,又温婉柔顺,倒
相关推荐:
山有木兮【NP】
神秘复苏:鬼戏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淫魔神(陨落神)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