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剩余的大军,让大家一起在通州,继续等待皇帝认错。 大将军王和袁好女的此举,让京城的百姓们和官员们都开始人心浮动。 假如,大将军王和袁好女真的直接打到京城来了,京城的这些官员和百姓们,必定是要拼死反抗的。 江南那边血腥的屠杀,可是把所有人都吓破了胆,现在京城里的大人,吓唬小孩都是:袁好女要来了,抓走你砍头,肠子都掏出来。 可如今,袁好女和大将军王他们就停在通州,不进不退,甚至打赢了也不入城,这般表现,似乎就是打定了主意,就是要皇帝下罪己诏而已。。 于是乎,百姓和大臣们也都改变了想法。 不过是皇帝下一下面子,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就能免除京城的生灵涂炭,一时间,大家都希望皇帝能下罪己诏了。 但皇帝是绝对不可能下罪己诏,也绝不可能承认自己是个昏君的。 双方竟然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皇帝认定,这样僵持下去,定是大将军王和袁好女先忍受不了。大将军王和袁好女的军队,本就靠一个快字,打得朝廷措手不及。 若是他们一直留在通州不动,那皇帝就可以调兵过来合围他们的军队。 皇帝打算从山东调二十万军队过来,巴不得大将军王和袁好女继续僵持着。 而此时,京城等待着的百姓们,却开始一个个琢磨着,咱们这个皇帝这些年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能让袁好女这么愤怒? 咱们的皇帝到底是不是昏君? 就在这时,卫知也在上朝的时候,将一封奏折递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字,实在是心烦,不愿意看,便让卫知也自己念。 只见卫知也走到大殿中间,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举着那奏疏,开口道: “谏延庆皇帝罪己疏,臣卫知也顿首谨奏!” 第415章 皇帝被气晕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地看向卫知也。 皇帝脸上也难得地出现了震惊的神色。 只听到卫知也没有任何停顿,朗声道: “臣闻君者,天下之本也,社稷之基也。 “陛下承祖宗之业,当思克勤克俭,以安天下。然数载以来,陛下南征北战,以致民力凋敝,饿殍遍野。 “陛下好大喜功,妄封禅而欺天诳地。 “泰山封禅,乃圣王功成德备之礼。陛下无安民之功,反兴战乱之祸;无治国之德,徒增苍生之苦。僭越礼制,窃天之功,岂不令鬼神震怒,天降灾异? “陛下封禅后,大齐三年干旱,天降灾荒,陛下不仅不恤民瘼、不自省自罚,反推咎于后宫,令妇人蒙不白之冤,逼迫废后薛氏下罪己诏,又令皇后许氏为皇上行吞蝗礼。 “天下是圣上的天下,此等推诿之举非圣主所为!” 卫知也吐字清晰,声如洪钟,字字句句掷地有声,就连殿外的侍卫们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文武百官们,已经都要被卫知也吓死了。 有些话,可不能说啊! 大家心惊胆战地看着皇帝。 皇帝已经气得站了起来,他涨红了脸,怒目圆睁,指着卫知也的手都因为愤怒而颤抖着,他大骂道:“混账!你给朕闭嘴!闭嘴!” 卫知也非但没有停止,反而声音越发洪亮和坚定。 他豁出去了,今日若是不能叫醒皇帝,大齐就完了。 臣子们辅佐君主,若是只知道阿谀奉承、或者皇上犯了错,依旧视若无睹,那么他卫知也和那些奸佞又有何区别? 卫知也没有丝毫的停滞,没有被暴怒的皇帝吓住。 他提高了声音,将手中的奏疏举得更高了。 “先太后去后,圣上愈发暴虐残忍,戮骨肉以逞私欲。 “陛下手足同胞,本应亲睦共治,然陛下为敛财帛,尽诛兄弟,骨肉相残,人伦尽丧。此暴戾之行,虽桀纣亦未至此!天下闻之,无不寒心,岂能望其效忠? “陛下敛财无数,却把国库私用,不顾百姓死活,只顾自己奢靡享乐! “陛下广修宫室,糜费百万! “陛下巡游无度,州县疲于供奉,至百姓鬻儿卖女、家家皆净! “今叛军围京,非图篡逆,但求陛下罪己悔过。然陛下犹自矜威权,拒天下之心声。昔唐太宗纳魏征之谏,宋仁宗容包拯之直,皆成盛世。陛下若执迷不悟,恐民心尽失,社稷倾覆,悔之晚矣!” “来人!”皇帝愤怒地吼着,“把这个逆贼给朕拖下去!杖刑伺候!” 侍卫们要上来拖走卫知也,可卫知也却砰砰地磕头,继续喊着: “伏乞陛下,速颁罪己之诏,罢修宫之役,停巡游之扰,散财以赈饥民,止战以养国力,释兄弟之冤魂,谢妃嫔之屈辱。若此,则天怒可息,叛军自退,四海归心,宗庙永安。” 看到几个侍卫拉不动卫知也,皇帝愤怒地吼着:“你们也要跟他一样谋逆不成!还不把他拉下去” 侍卫们只能拉着卫知也往外走。 卫知也却还在高声喊着: “陛下登基以来黩武穷兵、穷奢极欲,内失民心,外结天怨,臣虽卑贱,岂敢不言?伏乞陛下垂听,若臣言有悖逆,甘受斧钺之诛,然臣心赤诚,惟愿圣上江山永固。若陛下仍不省悟,臣恐史笔如铁,后世将以陛下为桀纣之俦,臣虽万死不足以赎其咎! “臣卫知也泣血再拜!” 谁都没有见过这般愤怒失态的皇帝。 皇帝登基二十多年,极少在大臣们面前,表露出强烈的情绪,就是皇上生气,那也是有目的的生气,从未这样,气得整个人都在发抖。 “给我把卫知也……打……打……” 最后那个“死”字,皇帝只发出了“丝”的一声,就气得捂住心口,向后倒去。 “陛下!” “陛下!” “快,传太医!” 太极殿乱做了一团,侍卫们按着卫知也,一时不知道打还是不打,皇帝话也没说完啊。 万里春匆匆往外跑,见状便对两个侍卫说:“糊涂东西,还不先把人带下去关押起来!” “皇上,皇上怎么了!”卫知也激动地问。 万里春没好气地说:“皇上被你气晕过去了!” 卫知也整个人都懵了,就这么被侍卫们带了下去。 …… 香君在昭临宫里等着,只见小路子匆匆跑进来,激动地说:“皇后娘娘,不好了!方才,皇上在太极殿里晕过去了!” 香君和身旁的陆令仪对视一眼。 然后急匆匆地起身,带着梦梅和小路子往太极殿去。 其实,香君想了很久,到底什么能真正的牵动咱们皇上的心,能做到把皇帝气死。 她甚至觉得,就是她和顾亭雪在皇帝面前翻云覆雨,皇帝搞不好也不会气死。 皇帝这样自卑又自大,阴暗又虚伪的人,只有在众人面前,把他多年来给自己营造的伪装都狠狠撕下,只有把所有人都知道却不敢说的话,当众说出来。只有逼着皇帝认清他自己是怎样一个无能之人,才会真的让他愤怒。 所以,香君让陆令仪写下来那封《谏延庆皇帝罪己疏》,将皇帝登基以来做的桩桩件件事情,都摆在皇帝面前,让皇帝看一看,他自己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 让皇帝知道,天下已经被他祸害成了什么样子。 还要让皇帝知道,他以为瞒住了天下人,但实际上,谁都知道他是个什么东西。 但此事最难的还是寻找到一个将奏疏呈上的人。 思来想去,香君觉得最好的人选就是卫知也。 不仅仅是因为卫知也是武将,只有他能顶着皇上的威压,将那奏疏说完。 还因为,卫知也在皇帝心里,是心腹,是一个老实人,是一个无论如何也不会背叛皇帝的愚忠之人。 旁人站在皇帝的对立面,兴许是审时度势,兴许是投机取巧,兴许是目的不纯。 但卫知也不是那样的人。 他做任何事都是为了大齐,为了皇帝,为了心中那忠君爱国、报效朝廷的信仰。 可是,到最后,就连这样的一个好人、老实人,也站在了皇帝的对面。 所以,一定要是卫知也。 只有卫知也这样的人,这般毫不留情地说皇帝的错处,皇帝才会意识到,他如今是怎样的众叛亲离,他又是如何对一切都失去了掌控,他心中的防线才会真正的崩塌。 第416章 混账,怎么可以这么说皇上? 香君来到太极殿的时候,外面的大臣们跪了一地。 见到香君过来,万里春立刻迎了上来。 “皇后娘娘,您快进去看看皇上吧,皇上被卫将军的奏疏气得晕了过去,如今人已经动不了了,就连话都说不清了!” 香君神色严肃,问道:“如今谁在里面陪着皇上?” “宴太医和几位大臣。” 香君做思索状道:“顾大人现在在何处?” “顾大人这些日子都在为了京中城防的事情奔走呢。” “你赶紧让顾大人回来,皇上这个样子,顾大人不在皇上身边,皇上怎么能安心呢?此刻,皇上的身子比什么都重要。” “是!” 万里春赶紧招手让自己的徒弟立刻出宫去把顾亭雪找回来。 “去把璟王殿下也叫来,这时候,他应该陪在他父皇身边。” “是!”万里春立刻说:“奴才亲自去通知璟王殿下。” 香君入了皇帝的寝殿。 几个朝中的重臣都守在皇帝身边,宴离刚刚给皇帝施针,皇帝的脸色看起来好一点。但皇帝还是不能说话,睁着眼,只能发出含糊的声音。 香君扑到皇帝身上,“皇上!您这是怎么了?您别吓臣妾啊!” 皇帝想张嘴说话,但越是努力想要开口,就越是狼狈。 香君赶紧轻抚皇帝的胸口,柔声安慰道:“皇上您放心,您是真龙天子,您一定能逢凶化吉,一定能好起来的。。” 宴离已经收了针,站在了一旁。 香君看向宴离问道:“皇上这是怎么了?” 宴离立刻恭敬回答:“回皇后娘娘的话,陛下此症乃急怒攻心,致肝阳暴亢化风,风火相煽挟痰上扰清窍,引发气中危候。风痰流窜经络则肢体不仁,蒙蔽舌本则言语蹇涩。所以,皇上才不能动弹,也不能说话。” “你的意思是,皇上是被气成这样的?” “是……” “那要如何诊治?” “当务之急,每日需施以开窍通络针法,为皇上平肝熄风,疏泄厥阴郁火,再每日以桃仁、红花煎汤熏洗手足,通利经脉。再辅以药膳。” “那皇上多久能好?” “若圣体调养得宜,最快七日便可言语渐清,二十日四肢始能微动。只是,皇上肝木克伐日久,需百日静养方可固本培元,更是再不能动怒啊!” 香君深吸一口气,看向诸位大臣。 “诸位大人,你们能不能告诉本宫,到底发生了什么,皇上为何会被气成这样?” 左相把事情与香君说了一遍。 香君蹙眉,“什么奏疏?皇上不是那等心胸狭隘之人,定是这奏疏里写了什么大逆不道之言!拿来给本宫看看。” 小路子立刻去拿。 此时元朗也已经匆匆赶到了太极殿,东宫离太极殿最近,他一路跑来上气不接下气,满头都是汗水。 看到父皇躺在床上,元朗的眼泪便立刻落了下来。 “父皇!” 香君赶紧安慰元朗,擦了擦他头上的汗水,柔声道:“别担心,你父皇没有大碍,只不过是气急了罢了。好好调理一个月,定是能好的。” 元朗这才擦了擦眼泪,但还是紧紧握住皇帝的手,一动不动地看着皇上。 香君看着元朗,对他父皇的关心做不得假,心里难免有些惆怅。 她收回目光,看着小路子匆匆进来,将那奏疏递给了香君。 香君匆匆看完,怒骂道:“混账,怎可这样说皇上!” 香君转身,立刻抓住了皇帝的手。 “皇上,您放心,虽然您现在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但是臣妾是皇上的妻子,与皇上一体同心。皇上只管相信臣妾,有臣妾在,定不会让那些大臣欺辱皇上!” 皇上急促的呼吸似乎平缓了一些。 但那些“欺负皇上的大臣”却是站在殿内头都不敢抬。 香君看向几位朝中的重臣。 “卫知也现在人在何处?” “这……” 大臣们面面相觑,都不开口说话。 卫知也那奏疏虽然大逆不道,但是读书人,还是有气节的。 只要是读圣贤书的,多少心里都有一个辅佐明君的理想,之前皇帝暴虐阴郁,独断专行,官员们只能小心在皇帝手下讨生活,但不代表,他们不和卫知也一样,希望皇帝能振作些,好好管一管这天下。 所以,当卫知也在大殿之上慷慨激昂、直抒胸臆的奏疏,他们除了震惊之外,也是佩服他的。 那些可都是他们这些年心里想说却不敢说的话啊。 如今卫知也说出来,大臣们自然还是想保一保他,别让他真的被皇帝处死了。 “皇后娘娘,如今卫将军已经被押送到偏殿,等候皇上处置了。” 香君冷笑道:“你们糊弄本宫呢?万里春,你来说。” 万里春立刻说:“皇上昏厥之前,说了要让人把卫大人拖出去打。” “皇上既然下旨要打板子?你们怎么没打?怎么让人押到偏殿去了?皇上不过是一时不能动弹说话,你们就这般不尊皇上,连皇上的吩咐都不听了么?” “这……”大臣们继续糊弄香君,“皇上的确说要打板子,但是却没说要打多少板子,臣不敢擅专。” 香君握着皇帝的手,明显感觉皇帝的手动了动,捏了捏香君的手心。 香君看一眼皇上,神情立刻变得柔情似水。 皇上对香君动了动眼睛。 “皇上,您可是有话想对臣妾说?” 皇上又动了动眼皮。 “皇上,您是不是想说卫知也的事情?” 皇上又动了动眼皮。 “您若是想放过卫知也,就闭上眼,您若是要处置他,就睁着眼睛。” 皇上死死地瞪着眼睛。 香君不得不感叹,皇帝是真的生气了。 “皇上您是想打他几十板子,还是要处死卫知也?你若是要他死,便不要闭眼。” 皇帝果然还是死死瞪着眼睛,眼里都有血丝了。 香君转头,看向诸位大臣,“你们也看到了,皇上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 几个大臣面面相觑,然后都立刻说道:“皇后娘娘,处死一个朝廷命官,不可如此儿戏啊,还是等皇上身子养好了,能说话了,再由皇上下旨决断吧!” 几个大臣纷纷附和。 “皇上就是被卫知也这大逆不道的奏疏给气成这样的,你们还护着卫知也,是不是,你们也觉得,皇上是卫知也奏疏上说的人伦尽丧、暴戾如桀纣?” “臣等不敢!” 乌泱泱地,大臣们跪了一地,但是却没有一个愿意去处置卫知也的,只是跪在那里,一动不动不说话。 一个个果真如皇上说的那般,滑不留手。 香君一副被大臣们气着了的模样,她转过头,委屈地看着皇帝。 “臣妾没用,连替皇帝处置一个罪臣,都做不到。皇上,您一定要早些好起来。这卫知也,臣妾是处置不了了,还是皇上您好了之后自己处置吧。” 香君抹着眼泪,心里想的却是:皇帝,你看看吧,你还没死呢,不过是不能动了,这些大臣们就已经敢这般欺辱你的皇后,无视你的吩咐。这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愿意真心效忠于你的人呢。 第417章 如今朝廷到底谁来做主? 顾亭雪匆匆赶回了宫中。 他到太极殿的外的时候,大臣们没有一个离开,全都站在外面,忧心忡忡,激烈地讨论着什么。 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叛军还在通州虎视眈眈,皇帝却又忽然被气瘫了,连话都不能说,这天下要怎么办啊? 看到顾大人回来,两位丞相和几位大臣都立刻围上来,想要问问顾大人接下来要怎么办。 顾亭雪没有搭理官员们,先进去看了皇上。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顾亭雪才走出来。 左相赶紧带着几个大臣围了上来。 “顾大人,皇上病了,话都不能说,如今这朝廷的事情,到底谁来做主?” 顾亭雪想了想说,叹息一声说:“璟王殿下年纪太小,如今是多事之秋,大将军王和袁好女的大军虎视眈眈,璟王殿下怕是做不得主。如今之计,朝廷的事情,怕是只有皇后娘娘来做主了。” “皇后娘娘是一介妇人啊!”左相道。 顾亭雪瞥左相一眼,“皇后娘娘和皇上一体同心,娘娘自然能明白皇上的心意,而且之前皇上生病的时候,不一直都是皇后娘娘替皇上批阅奏折么?” “那怎么能一样呢?那奏折也是皇上过目,皇上的意思啊,如今,让皇后做主,岂不是后宫干政?” 顾亭雪想了想,叹息一声道:“左相说的是……左相是百官之首,不如,皇上不能说话的这段日子,朝廷的事情,就由左相做主吧。包括,皇上要不要写罪己诏,如何应对叛军,山东正在调来京城的那二十万大军如何部署,要不要与叛军决战,种种这些事情,都由左相来决定。以后,等皇上身子好了,自然会感谢左相愿意在朝廷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 听到顾亭雪这么说,左相瞬间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不可以! 绝对不可以! 这一瞬间,左相瞬间就明白了,让皇后娘娘做主,是多么正确的一件事情。 接下来,朝廷必定是风雨飘摇,但凡做错一个决定,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此事站出来,看似是抓住了权力、出尽了风头,其实是担责任。 担的还是千斤重任啊! 一不小心,搞不好大齐都要亡在这个做主的人手里。 他是绝对不能担这个责任,也绝对不能做这个主的。 就算运气好,真的没出事儿,等到了皇帝好起来,这个出头之人,也一定会被皇帝忌惮,搞不好,还要被皇帝清算。若是这中间,做了什么事情,不合皇帝的心意,以咱们皇上那记仇、睚眦必报的性子,搞不好就要倒霉。 刚才不去处理卫知也,那是大家一起,罪不责众。 等到左相真的做了这个做主的人,那刚才皇帝对众臣的愤怒,可就都要落在他的脑袋上了。 不仅仅是左相,此刻,几位人精一般的大臣,都已经瞬间明白过来,这个千斤重担,他们谁都不能担。 此刻,最好的人选还真的是皇后。 因为就算是璟王殿下辅政,璟王殿下不过是个孩童,就等于还是他们几个大臣在主持朝政。 做得好是璟王的功劳,做的不好,还是他们的错。 所以,皇后的身份其实是合适的,皇后是后宫之主,又是个成人,总不能赖他们。 再加上皇后是女子,她也不懂朝政之事,具体的事情,总归是要问他们这些大臣的。这样,他们既能管理朝廷,还不用负责。 真的出了什么事情,事后,皇帝也怪不到他们头上去。 最重要的是,叛军的事情,若是真的处置不了,最坏的情况发生,那这千古罪人,也不用他们来做,那就是女子误国。 众人看着顾大人,心中不禁感叹,还是顾大人看透了一切,难怪顾大人这么多年,深受皇恩,地位不倒呢? 左相飞快地说:“顾大人,这担子,本官可担不了啊!” 顾亭雪看向右相,“那不如……” “不不不,本官也不能啊。本官觉得顾大人方才说让皇后娘娘主政,说得极对!皇后娘娘和皇上一体同心,想必出了皇后娘娘,皇上也不信任旁人!此时此刻,只有皇后娘娘最为懂得皇上的心意。” 一旁的大臣也附和道:“是啊,皇后与皇上心意相通,方才我们几个都看见了,不过几个眼神交流,皇后娘娘就能懂得皇上的意思。” 左相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是啊,其实,如今要皇后娘娘做主,就是皇上做主,本官方才想岔了,如今看来,皇上应该请皇后娘娘主持朝廷的大事。” 右相立刻对顾亭雪笑了笑说:“顾大人,不如,您把皇后娘娘请出来,让皇后娘娘说话吧。” 顾亭雪扫一眼诸位大臣,冷哼一声道:“看来,诸位终于是想明白了其中要害啊。” 几位大臣们尴尬地笑了笑。 “顾大人莫要再笑话我们了,还是赶紧请皇后娘娘吧。” 顾亭雪深吸一口气,一副无奈的样子。 “也罢,既然如此,我便去请皇后娘娘出来主事,只是……想必也得费一番功夫……” 几人拱手道:“那就全靠顾大人了!” 第418章 对视 顾亭雪又一次进入内殿,过了好一会儿,顾亭雪才扶着皇后娘娘走出了太极殿。 香君安慰了诸位大臣一番,便道:“诸位大人们守在这里,于圣上的身子安康也并无裨益。要知道,撑起大齐江山的,从来不只是君王,而是尔等笔下万钧、掌中千骑的治世之臣。若是诸位因为忧心皇上,夙夜辛苦,熬坏了身子,才是折损栋梁,让山河倾颓、社稷危矣。” 香君此言一出,大臣们里竟然有抹眼泪的。 “今日大人们都熬了一整日,本宫让御膳房给大人们熬了些八珍汤,配了些小菜,大人们用过之后再出宫吧。” 众大臣谢过皇后娘娘。 香君又对左相说:“劳烦左相安排几位大臣替皇上轮流侍疾。” “那是自然。” 就是香君不说,左相也是要这样做的。 皇上如今这副模样,本应该后宫、宗室、大臣都
相关推荐:
鉴宝狂婿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蝴蝶解碼-校園H
万古神尊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将军在上
篮坛大亨
顾氏女前传
乡村桃运小神医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