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万贯。如此,把欠船厂的钱全部还清后,还能余下二十来万贯。 一次如此大规模的航海,只有一艘商船在途中不幸触礁沉没,还不是市舶务的官船,而利润却如此之高,石越笑得嘴都合不拢。可惜接下来是台风季节,出海远航风险太大,否则一年之内,便能把三年茶盐之税,全数挣回了。 除了船队的开门红之外,石越主修各项水利工程都已竣工或者接近竣工,包括新开发的数万顷圩田在内,在灾年过去之后,竟然有了一次大丰收。石越亲自巡视各县,几乎带着强制性的推行合作社制度,让农民互相帮助,以充分利用牛力,保证土地的肥力,又派人去淮南、福建选种,贷给百姓,花费偌大的精力,终于保证了这次丰收的取得。虽然到目前为止,杭州府库所存钱、粮,实在只能勉强度支,但是以民间而论,杭州却是一派繁荣景象。 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商业的繁华,邻近州县的商人,已经开始渐渐把杭州当成一个地区性的商业中心了。因为石越下令把用官价强行征购民间商船的高利润商品的比例下调到百分之二十,而余下百分之八十允许商人在杭州就地出售,立时大大刺激了商人们的神经。于是最典型的交易行为是,外地商人把本地货物运往杭州,卖给杭州的外贸商人,又从杭州买回高丽、倭国的特产,以及杭州本地的一些物品,贩运回乡,牟取利益。托赖杭州的交通发达,各官道修葺一新,沿途皆有驿站,出入杭州又只要交纳一次关税,石越又严禁小吏勒索商人,这里简直就成了商人的天堂。 当潘照临进入杭州府界之时,就被驿道上往来的商贾吓了一跳,而进入杭州城后,更是被市面的繁华所震惊。他以前来过杭州,那时候的杭州,虽然也是大城,但若论繁华,不用说与汴京比,就是比之扬州,也相差甚远,而眼见所见之景,倒俨然是个“小汴京”了。不过汴京此时却是饥民遍地,而杭州虽然一样也有乞丐,却始终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 漂荡在西子湖上的一艘画艇之上,潘照临眼睛迷离地望着远处翠碧荷叶之上点点晶莹的水珠,忽然赞叹道:“公子真是非常之人,一年之间,便能使大灾过后的杭州有如此景象,只怕古之管仲,亦不过如此。” 司马梦求笑道:“难得潜光兄开口赞人,不过比起管仲来,却还是差得远哩。打开杭州的府库,什么底都露了。现在通判彭大人,心里可从来没有安稳过,整天拐弯抹角来找石大人,说来说去,都是一句话――快收税吧!” 一句话说得众人哈哈大笑。 石越轻轻把玩酒杯,望了潘照临一会儿,悠悠问道:“潜光兄快马急驰,兼程而来,想必不是为了来夸赞我在杭州的治绩的。” 司马梦求和陈良、李敦敏立时都止住笑容,望着潘照临;侍剑默不作声走出船舱,到外面监视。潘照临亲自赶来,众人都知道这是有大事要相议了。 潘照临笑眯眯地说道:“公子说得不错,眼下有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石越默不作声,只是望着潘照临,等他的下文。他们都知道河北诸路大旱,流民聚集京师,只是不知何故,石越临行前向皇帝所献诸策,赵顼却至今没有采用,虽然知道种种措施,只怕有骇物议,但石越也认为的确是行得通的办法,虽然不可能完全救灾――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可至少能够减缓流民的出现。 “王安石已经不安其位了。”潘照临淡淡地继续说道,“郑侠上《流民图》,王安石已经有灰心之意,现在勉强继续视事,却不过只在政事堂处理公文罢了,隔不几天就托病一次,有人看到他经常微服在灾民中行走,我看拗相公良心发现,自己已经坐不下去了。而各地攻击新法的奏章,没有一日停止过,最致命的是,两宫太后不断的请皇帝罢王安石、废新法,这个消息居然被人传了出来,更增加旧党的气焰。王安石能不能撑过这次旱灾,完全在于皇上的心意……” 陈良不禁问道:“如果此时王安石去位,大人远在杭州,又怎么称得上是机会?” “正为了远在杭州,才是机会。若在京师,反有许多麻烦了。”潘照临斜着眼睛看了陈良一眼,又继续说道:“最有意思是桑长卿……” “长卿,他怎么了?”石越奇道,不明白这些事情怎么和桑充国又扯上关系了。 “嘿嘿,‘当日爱王相公亦切,今日责王相公亦过’,任谁也料不到,《汴京新闻》与桑充国,这个时候替拗相公打抱不平来了。”潘照临讽刺地说道,一面把几份《汴京新闻》发到众人手里。 众人接来,略略一看,石越和李敦敏默默摇头,司马梦求叹道:“长卿真是天真了。”陈良心里
相关推荐:
实习小护士
召唤之绝世帝王
我以神明为食
带着儿子嫁豪门
流萤
南城(H)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交易情爱(H)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