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秦时月下踏九歌 > 第397章

第397章

一个德才兼备的太子。 至于母后担忧的通州之事,不过是小事一桩,李氏不满分赃不均他完全可以用东宫太子的身份碾压,平人百姓闹事抓进县衙关上十天半个月总会老实下去,俗话说快刀斩乱麻,这不就是母后从前教导他的。 可母后素日总是担忧得太多,担忧他学不会兄友弟恭,父慈子孝,担忧他在宫中行差踏错,担忧有损太子德行的美名,这般犹犹豫豫又如何得到想要的东西。 想要的东西就要去争取。 纪烨晁浅笑:“母后,大皇子之事本就与我无关,眼下通州李氏也安分下来,不会有人威胁到东宫和外祖家。” 殿中无人说话,一时间落针可闻,纪烨晁面上那抹笑也再不见,只听得沈文瑶的话:“你知道长安侯是怎么死的吗?” “母后......”纪烨晁心头猛然一跳。 “怎么好端端提起这陈年旧事。”当年之事同样是他不愿提及的。 雪仪叹息一声:“太子殿下,当年便是因为猜忌。” “与我何干?” 雪仪见沈文瑶沉默不言,这才娓娓道来:“圣上最忌讳有人惦记那个位置,而太子殿下知道自己如今在做什么?” 纪烨晁后背发凉。 沈文瑶自然知道她这个皇后当年也不过是因为世家联姻。 男欢女爱不过是皮肉贴近。 她唯一在乎的就是这个儿子,可这个儿子做事甚至还不如一个武安质子纪晏霄。 能让华贵妃忌惮又让纪烨宁想要拉拢的人,自是有真才实学。 而今修筑河堤之事全权交到了他手上。 她出面想要替纪烨晁拉拢人,却是无功而返。 如今的吏部侍郎纪晏霄早在七日前晋升为吏部尚书,几欲成了圣上的心腹。 沈文瑶又气又急,偏偏没有任何办法。 她气纪晏霄的不识好歹,她急纪晏霄去幽州之时路过了通州还停留了好几日,这样的消息她的兄长和晁儿却觉得无关紧要并未告知于她。 事情常常分不清轻重缓急,她沈文瑶乃当朝皇后,又是丞相倾力培养的嫡女,怎么会养出这样一事无成的东宫太子! 沈文瑶只觉得冰冷的感觉蜿蜒心上。 纪烨晁跪在殿中,几度张口,却没能发出半分声音,汗浸透了他的衣裳,却让她想起极其出色的纪晏霄。 青年总是雪衣乌发,温润含笑,行为处事却早已迈上了肱骨权臣的位置。 如今朝中还有谁敢轻视? 他与户部与廷尉府交好,对付朝堂的明争暗斗游刃有余,圣上已经将重要的事情都交到他手上。 甚至他殿中那名青衣女官如今也成了六部尚宫。 前朝后宫稍有风吹草动便逃不过他的耳目。 沈文瑶看着纪烨晁出神,不知道自己面上神情是喜是悲。 她知道的,纪烨晁的手段太浅显了,被人算计也不知道。 直至今日,她才看清太子与旁人的差别。 甚至连他身边那神色清冷的青衣女官做事也滴水不漏,连她这个皇后都挑不出错。 这样的两个人配合起来实在天衣无缝,这样的人何须旁人再递去青云梯。 纪烨晁见母后这副不愿多说的样子,低头沉声道:“母后,儿臣定会汲取教训,做得更好。” 沈文瑶看了他良久,慈爱将他扶起来,又替他整理衣衫领口。 “晁儿,母后只有你了,你万万不要让母后失望。” 倘若东宫太子的位置不复存在,沈氏会沦落到什么下场,她甚至都不敢想。 纪烨晁连忙行礼,说:“母后放心,儿臣定会跟着外祖父好好学习,不过——” 他似有些犹豫:“通州之事儿臣处理得不恰当,还请母后替儿臣筹谋一番。” 沈文瑶到底是心疼,道:“你这孩子与母后之间何须这么生分,母后不为你筹谋还能为谁......” “先前你说已经在接近安乐殿那青衣女官了?” 第170章 锋刀 是夜寂静。 廷尉府各个院子的人都已经熟睡,唯有意园的灯烛还燃烧着。 早些时候纪晏霄的马车将她送回来,安老夫人免不得多问上一句,再加上在东街之上似乎和顾指挥使发生了争执,也必然是让她担忧的。 窗前,姜藏月将灯烛的灯芯剪得更亮一些,院中传来宝珠惊呼一声,原是外院灯笼经不住风吹落下就地燃烧起来,一时间细碎的脚步声响起,火光又重新亮在灯笼里。 宝珠这才拍去身上的露气进屋,嘴里笑道:“二小姐,外院的灯笼不小心烧了,奴婢换好了。” 晃荡的灯影映在姜藏月剔透眼眸中,她点点头没说什么。 意园内外的事情她都交到了宝珠手上,婢子仆人月例,院中规矩一律由她负责。 更何况不过是灯笼坠地烧了这样的事。 宝珠进屋为她将芙蓉锦帐的轻纱用金勾挂起来,帐上的缕空芙蓉刺绣显得栩栩如生。 许是做惯了这些事,宝珠手脚麻利,就这么一小会儿的功夫又端来好几盘精致的点心,瞧她在抄写佛经,便安慰道:“二小姐可是在为老夫人身子不好而担忧?林太医说了老夫人这是忧思过度,只要好好静

相关推荐: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赘婿   下弦美人(H)   偏执狂   缠绵星洲(1v1虐爱)   沦陷的蓝调[SP 1V1]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宣言(肉)   我以力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