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穿进肉文被操翻了怎么办_御宅屋 > 第208章

第208章

大夫全程都是欲言又止。 因为姜梨花在接待他们后,就没有半分拖沓,直接带着他们开始参观起她的田地,详细给他们讲解各种或听得懂,或听不懂的知识。 连一开始还勉强能挑点刺的枢密院使,到最后都听得有些入迷。 有时还忍不住询问一番。 尤其看到田中的龙骨水车时,还不怕冷,上手去东摸摸,西看看。 连工部侍郎也顾不上几位大佬,几次忍不住插话各种询问。 因为姜梨花这边的各种新式农具实在不少。 当他们参观到工坊。 看着一架架高大的机器时,更是惊为天人。 这种感觉无疑就像现代人突然看到面前出现一架机甲。 工坊里的机器,这段时间经过几位大师的不断改良,早就鸟枪换炮。 在这里工作的工人除了觉得机器越来越好用,效率也更高外,没有更多感触。 毕竟他们天天看,改良也是一点点增加或者删减。 可让从未见过的人看完整套机器,脑袋直接就蚌住了。 所有被制作出来的机器或者农具什么的,其实都有送一套图纸给北朝帝。 北朝帝也让蕙王秘密让人按照图纸打造出来。 不过这件事保密级别很高,不是寻常人可以知道。 当他们得知这些机器都是姜梨花想出来时。 看她的眼神更加不同。 早没了开始的轻视和挑剔。 而劝农寺那一行人,早就忍不住拿出纸笔,边舔笔尖边记。 然后发现记录的速度根本赶不上姜梨花的讲解,着急得只能直抓头发。 后来还是姜梨花说等看完,可以寻机会再细说,才作罢。 介绍完,宅子里提前得到消息的人也终于准备好接风洗尘宴。 这次上的菜虽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大鱼大肉。 但一句都是新农物,叫诸位大人尝尝,便也让人挑不出什么刺来。 更别说这些菜式新颖,味道也出奇的好,倒是宾客尽欢。 吃完饭,姜梨花便给他们安排了住处。 目前这边能住下这么多人的,也就只有工人宿舍了。 除几位大人都被安排在姜梨花的独立小院住外,其余人都被安排在小院周边的大杂院。 几位大人听说这里一片房子竟然都是建给来这边做工的工人居住。 惊愕之余,也来了兴趣,四处参观起来。 大杂院其实就是个小型四合院。 大门进去四面墙都是一个个房间。 因为都是黄土建造,看起来也不怎么美观。 每一座大杂院都会有四个门,连通东西南北左右。 就像皇宫一样,每个大杂院看起来似乎各自独立,但却又连成一片。 好在每条小巷都会设立导向指引,门上也会写上牌号,不至于让人在里边迷路。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房子,竟然是建给工人免费住的。 众人不免又为姜梨花的大手笔也惊到。 对工人都能如此大方仁善。 难怪老百姓提起她都是赞扬。 抛开女子身份不谈,姜梨花的确当得上一位好官。 在跟她接触后,也发现她本人气度不俗,腹有广才,若为男子,往后说不定还能金銮拜相。 可惜偏偏就是女子。 他们想着,身为女子, 有这般功绩,陛下病急之下乱投医,给了个小农官当当也就罢。 以后肯定没机会往上走,最多就再给些奖赏。 可惜了这样的才华。 还有人心里开始打起小九九,看着姜梨花的容貌起心思。 想着家里有没有小辈适合。 娶妻不行,纳妾总可以。 如果能让姜梨花为己所用,岂不更好。 姜梨花可不知道他们的各种小九九。 招待大半天,等把人都送去休息,她也累得直趴床上不想起来了。 只希望这些人不会在这里留太久。 第二天,钦差们就提议想去周边田地看看。 姜梨花就只能又陪同他们在村里遛达。 然后他们就亲眼看到了长满蘑菇的蘑菇房。 还去参观了姜梨花的菌丝房。 对无土培育蘑菇的事,他们也有了解过。 不过京城那边蘑菇种植在农庄,他们也没法亲眼见到。 这会见到,也不免被震撼到。 第一百八十三章 给大人们长长见识 原来蘑菇真的不用地里种,不需要土也能随意生长。 在得知可人工种植的菌菇不止这种小灰菇。 几位大人便提议要去看别的蘑菇。 然后姜梨花就无奈地带着他们翻山越岭,去隔壁马山村看木耳。 马山村当时竞标到的是黑木耳。 现在村里总共有三十个蘑菇房,都是村共同产业。 每个蘑菇房里也放着十个架子。 不同的是这些架子上都整齐摆放一块块圆木头。 还有几天新一批木耳也能收成了。 所以现在木头上都长满密密麻麻的黑木耳。 “这是乌耳?这么多?竟在木头上也可种?” 乌耳是这里人对黑木耳的第一称呼。 黑木耳也可算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菌菇,价格也不低。 市面上,品质上乘的干木耳,一斤能到200文。 姜梨花道:“乌耳便是雨天后,从湿润的树干上生长出来。” 京城那边的环境比较干燥,冬天下雪,春夏很少下雨。 他们这些大老爷又经常待在四处都是砖石的城里,哪见过木耳是从哪长出来。 楚大人忍不住问,“这种乌耳产量如何?” 姜梨花道:“每三十日一收,一个蘑菇屋每次可收800-1000斤。” 每种菌菇的成长期和产量都有不同。 木耳的成长期就比鸡枞菇久一些。 不过耐不住他价格高,产量也不低。 所以当初马山村抢到木耳种植权,可让不少村长羡慕好久。 连赵有德都羡慕对方的好运。 不过想到明年他们马头村可以种价值更高的云芝,便更加自得。 司农监忍不住问,“那这个一年能种几次,莫不是也与鸡枞菇一样,全年可种?” 姜梨花送到京城的菌丝都被交给司农监亲自种植培育。 所以对于菌菇种植,他了解得比较多。 可也止于鸡枞菇。 他倒是从王爷口中听说过,姜梨花还研究出其他菌菇种植法子。 但他想着大概就几种寻常容易长出来的菇子。 没想到连乌耳也可,不由让他再次重视起菌菇种植来。 之前他的重心都在营养液和肥料可增加作物产量上。 现在他发现菌菇的重要或许并不比那些差。 这是自成一个体系了。 如果以后能推广开来,百姓们是否能一边种田,一边种各种蘑菇? 其余人被这么提醒,也想到这个,顿时都惊了。 先前他们得知鸡枞菇全年可收,便惊于产量之高。 所幸鸡枞菇只是一种普通菌菇,价格也不高。 所以最多感慨一番。 没想到其他菇子也能全年收成。 如果是这样,其中的利益可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庞大。 乌耳都可以种植,那其他稀有菌菇呢? 想到姜梨花之前说的,其他村子种植的菌菇都不同,顿时兴致更高了。 可惜兴致再高,也扛不住翻山越岭。 所以一行人只能先回马头村。 休息吃饭后。 下午一行人骑马,被姜梨花带着去其他村落看蘑菇。 看完所有蘑菇,还看了姜梨花提供的菌菇集。 确定里边的蘑菇都可以人工种植后,在场几位大人都难以抑制心动。 而后便更加遗憾,没有早发现姜梨花这个能人。 若早发现,这菌菇法子和土地恢复法子都能捏在手中。 现在菌菇法子已经进了天眼,圣上也打算推广开来。 他们即便跟着种,也捞不到多少油水。 毕竟物以稀为贵。 当菌菇都泛滥开来,还能赚多少钱。 他们只想高价,却忽略了薄利多销的可怕之处。 等以后再看到北朝国菌菇所含的可怕利润,更加后悔。 营养液和肥料现在也被陛下先捏手中了,谁也不敢虎口夺食。 所以他们只能幽怨地扫了姜梨花一眼,叹气摇头。 只能心中暗自嘀咕,这姜梨花也太过实诚了。 但凡有点什么新东西都先叫陛下知道。 搞得他们想捡点漏都没法。 钦差队伍在这边一直停留了五日便急匆匆离开。 毕竟他们还要赶回去过年。 算算时间,还有八日就过年了。 姜梨花目送离去的车队,好心地想着,希望这些金贵的大人们骨头别被跌散架。 此番回去,肯定一路都得加速赶路。 以现在的路况和马车颠簸情况,啧啧啧。 被折腾了几天,这会难得起了丝幸灾乐祸。 钦差队伍带着考察的结果回去了。 劝农寺的众人却还留着。 他们此行的任务就是辅助姜梨花治疗东南土地。 恐怕在东南土地全部治好之前,他们这一群人都回不去了。 姜梨花让人把小院旁边的大杂院重新修整,清理出来给他们住下。 转眼就到正月前一天。 县里施工暂时被

相关推荐: 神秘复苏:鬼戏   猛兽博物馆   深宵(1V1 H)   白日烟波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乡村透视仙医   开局成了二姐夫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镇妖博物馆   顾氏女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