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穿进肉文被操翻了怎么办_御宅屋 > 第207章

第207章

许多打稻谷那种大木桶。 里面也堆了一捆捆韭菜,都用水泡着,能保持新鲜度。 还有一些汉子则在一边忙着打包。 这么多韭菜,姜梨花当然不可能全自己留下来吃。 平均一亩地十斤左右,六千多亩也有好几万斤。 这还不是一日收完就完,后面每天也会有。 就算分到几座工坊天天吃也吃不完。 她在收韭菜苔时就打算好。 这些韭菜大部分都是用来送人。 正好现在冬季气温低,他们这边也有县城的镖师了,方便运送东西。 今天收下来头批韭菜苔是口感味道都是最好的一批。 她让人把每捆韭菜都解开,挑出最细嫩的,十斤绑一捆。 选出三万斤,分几车装。 其中两万斤送给北朝帝,一万斤送给蕙王。 又挑了一万斤送到临安府给敖通判和知府。 县衙门这边也送了五千斤做日常吃用。 苟县令、秋师爷等平时跟她走得比较近的,私人也得到几百到上千斤的赠送。 每个衙役也分到十斤拿回家去吃。 这次韭菜苔直接被姜梨花给垄断了。 都没人拿到县里卖。 所以县民们也没法吃到。 倒是对姜大人特意花高价收的这东西很感兴趣。 听说在衙门当值的人都分到十斤。 一些与这家人交好的,就忍不住过来瞧一眼,顺便看能不能蹭两口。 要不怎么说越得不到的东西越好呢。 很快县里就传出韭菜苔非常美味,可比山珍海味等话。 让吃不上的更加心痒痒。 一些地主乡绅忍不住派人下乡,找上有种韭菜苔的人家,想要高价买一些尝尝。 不过大多数人都拒绝了。 说好都只卖给姜大人的,可不能反悔。 也有些没扛住高价的,就忍不住卖了一些。 不过也只卖这一次。 因为卖完他就要遭受村里人的白眼和奚落。 还被村长喊去训话。 这些倒还罢,他主要是怕以后姜大人那边还有什么好东西要种,他会被排挤种不到。 倒不是怕姜大人会记仇。 如今谁不知道姜大人大仁大量,心胸宽广。 之前那么多人骂她,她都能不计前嫌。 他们怕的是村长不给分配。 如果真这样,他也没脸告到姜大人面前。 再说成功买了韭菜苔的老爷们,吃过后也觉得这东西挺好。 主要途新鲜,没尝过。 不过要说多好吃,多美味也没有。 可等之后再买不到,他们反而想念起来,越想越觉得韭菜苔美味。 便也更后悔当初没有跟着第一批种萝卜。 不然他们现在的地也都种上韭菜了。 可惜韭菜这东西种子全在姜大人手中。 他们就是想偷偷种都没法。 就在马头村每天都能迎来一批又一批卖韭菜的人时。 苟县令也带着一队刚从京城赶来的钦差队伍过来了。 这次前来的钦差队伍人数比上次要多几倍,也高调许多。 长长的队伍,前头末尾的骑兵都扛着钦差出巡的旗帜。 两边都是身穿甲胄的侍卫,虽然那铠甲没有当时御林军那般拉风鲜亮。 但顶不住人多,看着就壮观。 队伍中间则是六辆马车,看起来就不平常。 至少在潼阳县绝对没有见过这种规格的马车。 一看就是只有大官贵族老爷们的专驾。 看到这样一支队伍时,不管是县民还是村民。 第一个念头是,估计是冲着咱姜大人来的。 说不定陛下又来奖赏了。 姜大人把土地治好了,若这样陛下都不奖赏,那可太说不过去。 很多人便忍不住奔走相告。 钦差队伍过来时,姜梨花宅子外正堆满载着韭菜的车辆。 幸亏苟县令提前派人来通知。 姜梨花也提前派人到村口迎接,然后把队伍迎到新农山。 新农山就是姜梨花买下的那座山的名字。 她懒得起名,但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山上。 经常有人来找都不好指路。 就干脆随口起了个新农山的名字。 反正这座山的确是她用来种植各种新农作物的试验山,取这个名字也没毛病。 钦差队伍一路过来,都能看到草木凋零,放眼望去一片荒凉。 直到他们走近潼阳县,打远就隐约看到一抹绿色。 等他们走近再看,发现不少田地里竟然都是一片稀疏的绿色。 这些都是第三批开始种植肥田萝卜的田地。 这会萝卜苗才刚长出来不久。 肥田萝卜的萝卜苗又比较细。 看起来就有些稀疏。 可即便如此,这一抹冬日的绿色,依然叫人震惊。 随行过来辅助姜梨花的司农监忍不住就带着一群下属往田里走。 基于前司农副监使屈大人回来后就被撸了官职下狱。 这次辅助姜梨花的事,老皇帝直接点了司农监过来,随行的人也让他仔细选,务必都是些干实事,靠谱的人。 司农监不敢不仔细,选的这些都是跟他在皇庄研究过营养液,种过新作物的人。 可皇庄的地毕竟是肥沃的土地。 他们实验也只能从别处运土过来,种在花盆里。 效果看起来自然没有此时一望无际的绿色壮观。 这还是因为其中夹杂着一些已经种过肥田萝卜的土地,在萝卜被收起来后就空着。 不然放眼望去,整个地面都是绿色,会更加壮观。 此行的钦差一行也忍不住下车到田地瞧瞧。 这次带队的钦差共有五人。 与上次只派一位传旨公公可不同。 这次五位都是重量级人物。 分别是枢密院院使楚大人、观文殿大学士邹大人、御史大夫曹大人,都是二品大员,且分站不同阵营。 让他们来确认土地恢复情况,绝对不会发生偏帮谁作假的情况。 除此外还有工部侍郎秦大人,国子监祭酒滕大人。 全都是四五十岁年纪的中老年人了,临近过年时,从冰天雪地的京城一路大老远颠簸过来,不少人都神情萎靡。 所幸路上有太医随行照料,不然怕都熬不到这里就会接连病倒。 这些人中,有的是真心想来取证,也是干实事的人。 有的纯粹是在朝堂上跳太高,这质疑,那质疑,干脆就让蕙王丢过来亲自瞧瞧。 比如御史台和枢密院这两位。 不过无论他们过来的初衷为何,此刻看到号称死地的东南土地,竟然在冬日也能出现这么一片生机盎然的新绿,也止不住地心情振动。 谁知他们看到自以为震撼的新绿只是冰山一角。 当队伍穿过县城,走下山路。 入眼所见的,就是一片片墨绿的农田,齐齐整整,几乎没有疏漏。 当初选择第一批种肥田萝卜的村庄,都是距离马头村不会太远的村。 因为平时来往比较方便,得到的消息也会比较快,比较多。 这也导致以马头村为中心,周边的所有村庄,大部分农田都拥有种韭菜的资格。 现在韭菜都长大了,放眼看去一片墨绿海洋,哪是一个壮观可以形容。 第一百八十二章 钦差队伍又来了 尤其再对比两边几乎光秃大半的山林,更显得田地生机勃勃。 路上他们也停下过,正好田里还有不少农人在干活,便寻了人问。 结果跟县令说得差不多。 听说这些韭菜都没有再用姜梨花提供的药水和肥料,全用的自己农家粪肥。 再看看生长得极好的韭菜,哪怕是一直对姜梨花女子为官极不满的御史大夫,此时也不免有些失语。 尤其看到农人们一提起姜梨花,就激动得直各种夸各种些,更是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 原本他们以为百姓更会对一个女子当官不满。 从古至今,都是女子听从男子,哪有男子甘愿被一个女子骑在头上的道理。 可没想到,不止县衙从上到下对姜梨花都是一面夸。 就是随便遇上的农人也是半句没有不好。 要说姜梨花有多大能耐,能直接封了这么多百姓和官员的口。 他们是不大信的。 谁没查过姜梨花的底子。 人就在这,底子也简简单单。 除了因为土地的事入了陛下青眼,得了官外,并无其他背景。 可如果真如他们所见的,这个姜梨花倒还真有些能耐。 直到他们亲眼见到姜梨花本人。 才发现许多违和之处,似乎也不那么违和了。 姜梨花与他们所想象中的山野村妇真的半点不同。 刚见面时,他们差点以为是哪家氏族妇人来山野中居住。 可再看,姜梨花的一些言行举止,又与大家贵族中的命妇贵女完全不同。 至少那种随性洒脱,就绝对不是大家贵族教导出来,恪守礼规的女子能有。 面对他们这一群不知甩了她多少品级的大官。 她也没有一丝惧色和谄媚。 举止落落大方,行事板正又不失洒脱。 若站在女子立场,他们肯定能挑出许多错处来。 可站在同僚为官的立场,却似乎挑不出什么错来。 连御史

相关推荐: 山有木兮【NP】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虎王的花奴(H)   过激行为(H)   神秘复苏:鬼戏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深宵(1V1 H)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交流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