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穿进肉文被操翻了怎么办_御宅屋 > 第126章

第126章

压抑激动和忐忑。 “你,你确定蘑菇真的不用地也可以大量种出?” 潼阳县所在的地方被酸雨全覆盖,这里的农民们受影响最为严重。 看着每年都在减量的粮食,没有谁没忧心过土地不能种植后要怎么办。 他们靠天靠地吃饭,没了地也找不到其他活计,唯一的生路就只能举家迁离了。 不过他们这种小老百姓想迁走也不知道该去何处。 就算去了新地方,也不意味着就能活下去,说不定还有更大风险。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愿离开家园。 陈二爷也没少为这事愁得每晚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所以他更清楚不用地就能种出东西,对现在深受土地贫瘠几乎快要无法耕种的农户多重要。 这不亚于救命。 小红娘点点头。 “我确定,梨花带我看了她种出来的那些菇子,就那么一片草,上面挤挤挨挨全是菇子,我也看了金花那边的蘑菇房,里边就只有摆一些架子,上面放上干草,以后就能一片片的种出蘑菇来。” “按照梨花的话来说,只要技术过关,种植法子都没问题,1两的菌丝就能发至少15斤的菇子,而且这些菇子发出来后不用继续撒菌丝,只要把头留着,还能再长一茬,也就相当于1两菌丝就能收下来30斤菇子,之后如果不换新菌丝,也可以继续种,就是产量会减少而已。” 陈二爷这下彻底没了睡意。 “那菌丝怎么定价,1两菌丝要多少银子?” 陈二爷飞快在心里算一笔账。 现在市面上新鲜菌菇一斤最高能卖到8文,干货最低15文一斤。 平均二十天发一批菌菇。 1两菌丝种两茬菌菇至少能挣150文,甚至不换新菌丝还能继续挣。 他这么想着,就听媳妇道:“说是按照菌菇品种定价,现在提供的是小鸡枞的菌丝,1两是60文。” 听到1两才卖50文,陈二爷眼睛更亮了。 这样算下来,买1两菌丝就能赚90文。 虽然还要加上前期投入,但东西都是可持续用下去的,等回本后便都是净赚。 最重要的是这东西不占土地。 按照媳妇的描述,刘金花那边一个屋子放十个架子。 每个架子按正常来算每次可以种出一百八十斤菇子,十个架子就一千八百斤。 就算按照鲜菇5文的价格卖出去,第一茬就能挣钱9两多银子,两茬合一起就是18两银子。 一个架子的量只需要用到1斤多菌丝,也就七百多文而已,十个架子的菌丝也就七两多银子。 都不需收第二茬,第一茬基本就能完全回本了,第二茬的9两都是净赚。 陈二爷捏着手指一边自言自语算着,呼吸不觉粗重起来。 最后忍不住直接撩开床幔爬下床,点上灯找出压箱底的笔墨纸砚,开始激动的算起来。 小红娘算数能力没他这个账房先生强,所以对此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就觉得能赚钱。 可等看到丈夫列出来的成本和净利润,她眼睛也不觉越瞪越大,呼吸都跟着急促起来。 她原本想着,只要第一年能回本就行。 可看到只是第一茬一个蘑菇房就能挣9两银子。 除去七两银子的菌丝费用,余下还有二两多银子,足够支付前期投入的器具费用。 第二茬不需要买菌丝,也就是说9两就完全是净赚的。 再想想菌菇的成长期。 也就是说如果她们现在种,二十天后开始,她们以后每二十天一个蘑菇房就能赚至少9两。 那如果多几个蘑菇房呢。 小红娘不觉抓住丈夫的胳膊,感觉腿好像有点软,手都止不住轻颤着,激动得她脸颊通红。 “老老陈,咱,咱这是要发了呀?” 陈二爷看着纸上列出来的清单,也激动得两撇胡子直抖个不停。 夫妻俩盯着纸上的数字兴奋大半夜,几乎都没怎么合眼。 一半是为以后可能赚大钱兴奋激动的,一半是为还不能开始种蘑菇而煎熬着。 姜梨花跟她说了,现在菌丝还在培育中,因为条件有限,所以暂时走不了量,下一批菌丝出来,得至少半个月后。 菌丝平均三天就能发一批,但她场地有限,数量自然也有限。 现在她借用金花婶的蘑菇房,平均一个种菇只能发两次菌丝,而且逐次拉长时间和产量。 不过她用泉水来浇灌,至少可以发五次,每次间隔三天。 每次出的菌丝,算下来一个架子每批种菇五次下来可以发两斤多菌丝。 之后得重新用菌丝种一批新的种菇。 平均出20斤种菇就能满足一个架子的菌丝种菇量。 不过种菇得种10天,让菇子根都长实了才能收获。 所以她以后新房得腾出两个屋子。 一个种植种菇,一个培育菌丝。 一个月能保证稳定出五十斤的菌丝,足够供应五个蘑菇房。 先把村里的蘑菇房供应起来,如果效果好,她会扩大产量。 所以她让陈二家可以先准备起来。 毕竟打架子,腾屋子这些都需要时间。 半个月后第一批菌丝正好有二十多斤,正好可以供起村长家和小红家两个蘑菇房。 至于金花婶家,现在小团队还要忙养生膏的生意,就暂时不跟着抢。 而且也没空间没地方。 伍成那大宅子倒是多的是房间,但他一个人也顾不来。 正好可以让村长家和小红家先去打开市场和销路。 不过这事村长那边还不知道,姜梨花拜托了陈二爷把这事透露给村长。 这事不适合她亲自去说,若村长也想参与,直接来跟她买菌丝签合约就是。 不过没人觉得村长家会不愿意,毕竟是送钱的买卖,还利国利民,只要不是傻子都不会拒绝。 事实也的确如此。 村长在得知情况后,当下就直接杀过来,找上姜梨花问清楚。 彼时姜梨花正在研制新的养生膏。 第九十章 金针菇和香菇 她这次要做的养生膏算是中成药膏了,不像之前就地取材那种只根据材料来体现功效。 像她现在正在熬制的是元气膏。 元气膏主要以滋补元气为主,主料为桑寄生,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和安胎等功效。 辅料是党参、红枣、桂圆、枸杞等,可以补气抗衰老,调节内分泌,改善疲劳,缓解腰膝酸痛、气血不足、肾脏亏虚等。 这种膏熬起来相对更麻烦一些,因为每种料的熬制时长、配比、火候都不同。 所以熬制期间必须紧盯着算时间,什么时候下哪种料,火候大小都不能出错。 这次她暂时选定五款养生中药膏。 除元气膏外,还有乌发膏、安神膏、玉肌膏、回春膏。 乌发膏以黄精为主,桑葚、玉竹、橘红、槐米为辅,上润肺,中补脾,下益肾,能滋阴养血,乌发明目,还有理脾胃之气,燥湿化痰,且防脱发早白等功效。 安神膏以酸枣仁为主,加茯苓、回心草、桂圆、红枣、分心木、合欢花、甘草等为辅,具有宁心安神,养心助眠等功效,还能起到清肝明目、补血养气、健脾固肾等作用。 玉肌膏以糯米末为主,辅楮实、白芨、升麻、甘松、白芷、丁香、砂仁、山奈、绿豆、皂角等为辅,如名,可内服外用,调内阴,滋阴润燥,可润泽肌肤,去垢除斑。 回春膏以巴戟天为主,枸杞、熟地黄、牛膝、苁蓉、小茴香、杜仲、山茱萸、楮实、五味子、石菖蒲、茯苓、红枣、远志等药材为辅。 这款养生膏主要功效都偏男性方面,有壮阳补肾,调理精气,达到身体返春等作用。 这些养生中药膏她只做尝试。 毕竟这些用料全是药材,成本都不低,只能走高端路线。 成功了就能增加收入,稳固长线生意。 不成功也没什么损失。 反正她可以继续做普通的低成本养生膏。 普通养生膏她还会继续做,并且最近已经有新的想法了。 下一款平价新品就是姜枣膏,只需要姜丝、红枣两种料就可以。 正好这两种都是比较容易买到,价格也不算高。 唯一的缺点就是比不得就地取材的成本低。 但这也没办法,山里植物有限,要往更深山的地方又危险,犯不着。 她正在灶房边熬膏,就听到外面村长的声音。 姜梨花想到村长过来的可能目的,就把手上的活交给小红和金花婶看着,叮嘱两句就赶忙出去。 村长正站在院门口朝里边张望。 姜梨花看到他的目光正落在她院墙边上那一排排干草上,目光火热,心中便有数了。 “村长,您怎么来了?是有什么事吗?”她佯装不知情,笑着上前把人请进来。 村长这会心里火急火燎的,也顾不上思虑什么了,忙跟着走进,边问:“我刚都听陈老二说了,蘑菇的事,是真的?”

相关推荐: 神秘复苏:鬼戏   猛兽博物馆   深宵(1V1 H)   白日烟波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乡村透视仙医   开局成了二姐夫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镇妖博物馆   顾氏女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