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怪的,至于样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样貌相似的人实在太多,这又算什么证据!” 其实皇帝自己心中也已经动摇了。 只是他终究还心存侥幸,觉得当年阿若给先皇后和小皇子都下了蛊毒,没道理先皇后一个成人都死于其上,小皇子一个婴孩却能存活。 现在皇帝就是后悔,后悔当初急于夺得皇位没有派人去追那带着小皇子潜逃的老太监,否则当日就将小皇子烧死在火海之中,也不会落得今时今日的场景。 祝庭玉就知道皇帝绝不会善罢甘休,但他早有准备,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他不会再让皇帝有任何一点翻身的机会。 “当年父皇为避免百年之后后嗣相争,曾秘密立储,那东西现在就放在崇政殿,若诸位有心一探究竟,我可以将其取出。” 周老太傅当仁不让:“请您带我等前去!” 皇帝想要阻止,但现在周围的御林军都是祝庭玉的人,他根本就是有心无力,最后只能被裹挟着一同前往崇政殿。 太子从刚才起就一直跟在皇帝身边,如今神情复杂的看向皇帝。 “父皇,难道您真的……” 皇帝恼羞成怒:“住嘴!” 太子一怔,目光暗淡下来。 皇后一直注视着这场闹剧,见皇帝事到如今了竟然还对她儿子没有半分慈爱之心,目光愈发冷淡,她嗤笑一声:“我的梦早就醒了,现在看来,你的梦也要醒了。” 太子这么多年来被皇后教导着,比起皇帝而言反而要多几分风骨,明白自己的父皇不仅对下不慈,甚至还对上不孝不忠,太子只觉得羞愧难当。 他不再保护在皇帝身边,反而走到皇后身旁,有些无措:“母后,儿臣该怎么做?” 皇后拍了拍太子的肩膀:“尽人事,听天命。” 若祝庭玉想要杀了她们母子,皇后自然也不会束手就擒,但若反抗之后仍无法活命,她也要看着皇帝死在她们母子前头。 一行人就这么浩浩汤汤前往崇政殿,反而是荣妃这个挑起一切事端的人被落在原地。 荣妃母家就是因为当年帮助皇帝反叛才封侯拜官,如今皇帝即将倒台,她们一家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现在汝阳侯已经面如菜色,反倒是扶姣原身的生父伯阳侯是心中暗喜。 他可没在皇帝登基时出什么力,反而是他女儿如今怀了得势者的孩子,即将一步登天。 伯阳候站在原地,心中已经在想自己未来胜过大哥的场景。却没留意到自己的夫人和大女儿面色阴沉。 这边扶姣跟着祝庭玉一起前往崇政殿,没有一个人提出女子入朝堂不妥。 毕竟扶姣现在身怀有孕,如果弄清楚真相证明了祝庭玉的确是先帝晚年时流落在外的嫡子,那扶姣腹中的可就是尊贵的小皇子了,现在这兵荒马乱的正是危险的时候,当然不能放任她在外面了。 崇政殿里,祝庭玉没有动,他告诉周老太傅:“周老只需将此物放在龙椅后的扣手上,遗旨自然会出现。” 祝庭玉拿出一只龙形玉佩,从那玉佩上将龙口中含着的玉珠取出来递给周老太傅。 老太傅当即迈着有些颤巍巍的脚步走上前,跪在龙椅面前,垂头将玉珠放入扣手。 咔哒。 一声触动了什么机关的声音响起,龙椅背后露出了一个暗格,其中装着的正是明黄的圣旨。 周老太傅亲手取出圣旨,展开读过后泪流满面。 “此乃先帝亲笔所书,言及欲立嫡出幼子为太子,请您袒露衣衫,老臣需得确认您是否真为先帝嫡子。” 祝庭玉随手扯开衣襟,肩背之处一道龙形的狰狞疤痕便展露人前。 周老太傅立刻跪下,手中高举圣旨:“老臣周珂,恭请陛下立刻登基,拨乱反正,振我朝纲!” 第二百四十四章 侯府庶女vs九千岁49 周老太傅这么一跪,别说原本就属老臣一派的臣子,就连效忠于现在皇帝和太子的朝臣们的心也是一震。 谁都知道周老太傅与先帝师徒情深,谁都有可能被收买,只有周老太傅,活到了这个年纪,儿子孙子都为国尽忠战死沙场,如今年到古稀,家中只剩他一人,名利对他而言都是身外之物,如今依然坚持在朝中,为的就是一个忠义。 现在他当先认下了祝庭玉的身份,那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了。 早早受过祝庭玉恩惠的朝廷官员被这个大惊喜砸到头上,跟天上掉馅饼也没什么区别,立刻便随着周老太傅跪下:“臣等恭请陛下登基!” 祝庭玉登基,他们这些人一下就能从跟随宦官的“乌合之众”变成“新帝心腹”,这地位简直是天差地别。 呼啦一下,朝中半数的人都已经表示了对祝庭玉的效忠,而宫中兵力也完全被祝庭玉所掌控,太子党和保皇党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皇帝没想到先帝竟然还留有后手,把秘密立储的圣旨放在了崇政殿龙椅之中,当初他还大肆重建了养心殿和御书房,却不知道原来东西在崇政殿。 “好,好一个狡兔三窟!”皇帝咬牙切齿。 然而他大势已去,无论文臣武将,祝庭玉已经全面将他压得死死的,而且祝庭玉打的旗号还是拨乱反正,更有桃李满天下的周老太傅为其做保,他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后续的一切都顺理成章,皇帝面对祝庭玉毫无还手之力,他被祝庭玉一刀削去冠冕,又被当众剥下龙袍,刚刚还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现在就成了衣衫褴褛的阶下囚。 之前跟随皇帝的保皇党原本就不是什么忠义之人,现在看到皇帝大势已去,一个个都缩着脖子,生怕祝庭玉会注意到他们跟他们清算罪状。 现在殿中最无措的反倒成了太子和支持太子的朝臣。 这些人要说有多大奸大恶倒也不是,他们正是因为不满皇帝昏聩,所以才支持太子,想要让少年意气的太子继位好肃清宫中的迷乱风气。但他们支持的毕竟是太子,现在皇帝都不再是皇帝了,太子又要如何自处呢? 皇后和太子站在一起,她的确是个聪明的女人,这么多年和皇帝这个阴狠之辈相处还能保住自己和儿子的性命,现在皇帝大难临头,眼看这皇宫之中也没了她们母子的立足之地,她竟也能当断则断。 “新君登基,我们母子自请出宫,新君乃先帝嫡子,想来有此仁爱之心。” 说祝庭玉有仁爱之心,如果他从小在宫里长大,能受先帝教诲的话或许会吧,可他自幼流落在外,少年时忍辱负重入宫潜伏,仁爱二字与他全然无关。 祝庭玉看了皇后和太子一眼。 周老太傅上前一步:“眼下多事之秋,陛下赶紧登基是大事,至于……至于这二人,不如遵循祖制外封,您看如何?” 依据本朝,非嫡长的同宗或外封出京或安置宗府,皇后和太子身份特殊,如果在京城实在不妥,便找个偏远之地外封出去,过了几代也就算不得皇亲国戚了。 看祝庭玉似乎不是很满意的样子,皇后王氏的兄长王大人硬着头皮:“眼下这位娘娘有孕,不宜过多杀戮,外封是再好不过了。” 这个理由还算说服了祝庭玉,事情尘埃落定,众臣已经心照不宣的称呼皇帝为“废帝”,令称祝庭玉为“新君”,一口一个陛下接受的很快。 可能也是废帝之前太过荒唐,朝中大事早就是祝庭玉在料理的缘故,只要是真心希望这个王朝存续的都对祝庭玉是先帝血脉接受良好。 在御林军的护送之下,扶姣平平安安的回到了翊坤宫,花茸三个跟着她一起回来,脸上的表情一个比一个奇怪。 刘江过来给扶姣诊脉,刚才九公主打了扶姣小腹一下,虽然刚才那个被斩首了的太医说没有大碍,但是祝庭玉还是不放心。 就这么一个还没出生的独苗苗,祝庭玉宝贝的厉害。 在刘江诊脉的时候,花茸实在是沉不住气了:“主子,您是不是早就知道祝掌督啊不对,现在应该说是陛下,陛下他的身份其实是……是现在这样,所以才告诉奴婢说马上就要知道答案,让奴婢不要担心?” 当时花茸担心扶姣担心得不行,生怕祝庭玉是个假太监的事情暴露
相关推荐:
偏执狂
左拥右抱_御书屋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祸国妖姬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归宿(H)
生存文男配[快穿]
御用兵王
小怂包重生记(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