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出门,都谁在一个营帐中。这十多天七哥不在,他一个人半夜醒来还有些不习惯。 好不容易晚上又能跟七哥躺一个被窝里,头挨着头聊天。现在七哥竟然说不想回京,要去甘肃。 这么说起来,他也想跟着七哥去甘肃,但转念一想甘肃那地方又偏又远,条件特别差,有什么好,还是让七哥回京城比较好。 如此想着,他也就释然了。说不定四哥能说服七哥改变主意呢。 于是,八阿哥本是要跟着他们过去,却脚步一顿,回到自己营帐中等着。 四阿哥按着胤祐好说歹说一个多时辰,嘴皮子都磨破了,仍然没能改变对方的决定。 他这才恍然发现,眼前这个嬉皮笑脸的小伙子,已经不是那个在他怀里撒娇的弟弟了。他真的长大了,是个顶天立地的英武少年郎。做出的决定,就连皇父也难以改变。 两个人谈话的间隙,太监送来饭食,胤祐一点不客气 ,拿起筷子就吃。 “你好好想想,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额娘怎么办?” “这话说的,甘肃几万大军常年驻守,不都好好地。” 胤祐把自己跟前那碗米饭三两口吃完了,又看向他跟面前那一碗,到现在还没动过。于是不客气的伸手去端:“你不饿?那我……” 四阿哥一把拖过那晚饭,重重的磕在跟前:“你什么你,成天就知道吃,也不听话。” 胤祐给他夹菜,把碗堆成了小山:“你快吃,吃完了才有力气揍我。” 吃完饭四阿哥也没揍他,兄弟俩安静的坐着,胤祐没皮没脸的靠过去,下巴搁在哥哥肩头:“好了好了,不要生气了。” “不生气才怪。”四阿哥已经没有力气揍他或者骂他,只能恋恋不舍的搂着他,“半年见不到,额娘不知道要思念成什么样子。” “那你呢,你会不会像我?” 四阿哥不答反问:“你说呢?” 胤祐的胳膊忽然搂上他的脖子:“咱们兄弟俩分工合作,我在外保家卫国,你替我在家守护乌库玛嬷,还有阿玛和额娘。” “那你要照顾好自己,不要让我们担心,知道吗?” “知道啦!” 康熙接纳了儿子的建议,有心让费扬古和孙思克两位将军一同回京,但被两位将军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没能生擒噶尔丹,费扬古哪里也不去。孙思克常年驻守西北,妻子儿女人家都在甘肃,就算卸甲,他也要留在甘肃。 于是,第二日,康熙便率领他的中路大军回銮。胤祐骑着马,将阿玛送出二十里地。 最后到了不得不分别的时候,康熙攥住他的手:“多留些人照顾你。” “有赵诚他们几个,还有小玉,够了。” 康熙仍是不放心:“让富敦和舜安颜也留下来。” 他俩一个是明珠的心肝,一个是佟国维的宝贝,俩老头可舍不得孙儿跟着胤祐去西北吃苦。 佟国维更不舍得胤祐也去,昨儿听说这件事后,跑去康熙跟前跪了半晌,恳请康熙收回旨意,让七阿哥一同回京。 康熙好言相劝:“舅舅,这不是朕要派他去,是他自己要去。” 佟国维这才无话可说。他这外孙主意可大着呢,别说他这个郭罗玛法,就连康熙这个皇父也无可奈何。 胤祐摆了摆手:“算了吧,我留下来就是做殷将军的副将,他们留下来算怎么回事?” 康熙说道:“跟着你一同从军。” 后面的富敦和舜安颜听到此言一同出列,想皇上请旨:“臣愿意追随七阿哥一同去西北。” 富敦是愿意的,他是个老实人,胤祐去哪儿他去哪儿。舜安颜不愿意也没办法,昨天又被他阿玛训了一顿。 既然如此,胤祐便让他们都留了下来。 这时候,保泰也从后面靠了过来:“那我也……” 康熙瞪了他一眼:“你不行!” 听闻此言,裕亲王在后面松了口气。他膝下子嗣单薄,成年的就只有保泰这一个儿子,哪里舍得让他去西北吃苦。 临走之时,康熙又拉着他的手,往他掌心里塞了个东西。 胤祐低头一看,吓了一跳,赶紧翻身下马,跪在康熙跟前:“皇父……” 康熙目视前方,并不看他:“起来吧。”说完,他就打马从胤祐身旁,头也不回的走了。 于是,胤祐带着三名哈哈珠子,三名太监,作为殷化行的副将,正是跟着西路军一同返回甘肃。 经过近半月的路途,他们于五月中旬回到甘遂。由河西要塞嘉峪关入关。 从山海关到居庸关再到嘉峪关,这里有着与其他两座关隘截然不同的风物。 胤祐骑着马远远地望过去,嘉峪关建在山谷最狭窄的地方,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 孙思克向胤祐介绍道:“以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咱们的茶叶、瓷器、丝绸从这里出发,向西再出玉门关,穿越茫茫沙漠,通往西域。他们的牛羊、马匹、骆驼、玉石、羚羊角从这里运往长安。” 胤祐看着眼前几乎没有人走动的城门,往日的繁华景象,也只能凭想象。 殷化行说道:“自从噶尔丹统一准噶尔部,占据天山南北各处要道和城池,咱们与那边的贸易往来就完全停止了。” 胤祐一牵缰绳,驱马往城门处走去:“由来征战地,不见几人还。杀了噶尔丹,让此地重现往日繁华。” 三位将军在他身后,凝望他的背影。 这个年纪的少年身量长得很快,想起一个多月前,他们刚见到七阿哥的情形,好像又长高了不少。 他身上有直上凌霄的壮志与锋芒,整个人显得熠熠生辉,像一块美玉,又似一柄宝剑。 他是皇上的儿子,却甘愿来到西北边陲,路过嘉峪关时,就那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三位将军深信,他能让这座沉寂多年的古老关隘,焕发昔日风采。 第150章 嘉峪关不仅在距离上和京城差了十万八千里, 居住和生活条件更是天壤之别。 胤祐确实有点住不惯,连这里的水都有些喝不惯,总感觉咸咸的, 喝在嘴里有些涩口。 不仅他有这个感觉,其他三人也有。舜安颜来的第一日就说水里有沙子,没两天竟然病倒了。 经过胤祐的诊治,他应该是水土不服, 于是亲手给小表弟开了个方子, 让人熬好了药端到他的跟前, 劝他:“把药喝了吧, 喝了就好了。” 端药的人是曹颜, 手上仿佛装了弹簧,伸过去, 又缩回来。抬起头来一脸于心不忍的看着胤祐:“真的……要给他喝吗?” “废话, 不喝药病怎么好得起来?”胤祐挥了挥手, “赶紧, 赶紧!” 舜安颜不疑有他,端过碗“咕嘟咕嘟”把药灌进了肚子里。 曹颜不无担忧的问他:“感觉怎么样?” 舜安颜拧起眉毛:“我怎么觉得怪怪的。” 曹颜回过头来看胤祐:“你瞧,我就说不能……” 胤祐一把捂住他的嘴, 问舜安颜:“哪里怪怪的?” 舜安颜砸了咂嘴:“水里有沙子,还有泥土的味道。” 曹颜拽开胤祐的手,还是决定把实话说出来:“是七阿哥往里面加了鞋底的土, 说这样才可以治疗水土不服。” 舜安颜伸着脖子又要吐, 胤祐赶紧吩咐一旁的赵诚:“快快, 把碗递过去接住,吐出来再让他喝进去。” 富敦年龄最大,人又老实, 见不得他这么欺负小表弟。赶紧把人拦下来:“好了好了,别多想。都是正经药材,哪有什么鞋底土,七阿哥逗你玩呢。” 他推着胤祐往外走:“你好好休息,我们改天再来看你。” 其实水土不服的症状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只是舜安颜年纪最小,功夫练得也没那么扎实,反应更明显一些。 他们在嘉峪关休整数日才渐渐适应,对未来的艰苦生活也有了大致的心理准备。 舜安颜身上有不少世家公子的臭毛病,胤祐时不时就要捉弄他一番,把他这些臭毛病都改过来。 听到七阿哥总说自己娇气,舜安颜还颇有些委屈:“你在宫里的时候,不是比我还娇气。吃穿用度都得是最好的,衣服料子稍微硬一些都不肯穿,还说我。” “那是在宫里,”胤祐揉一把他的脑袋,“这里是军营,军营里都是顶天立地的战士。咱们要是娇滴滴跟个姑娘似的,人家会瞧不起咱们。” 舜安颜小声嘀咕:“你可是皇子,谁敢瞧不起咱们呀?” “人家嘴上不说,心里瞧不起。”胤祐又捏了捏小表弟的脸,“咱们是来打仗的,放下身份,比普通士兵做得更好,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尊重。” 小表弟被胤祐这番话教训得服服帖帖,从此以后,安心跟着他呆在嘉峪关,安排他干的活儿,他也认真的干好。 他们在嘉峪关呆了一些时日,这天,殷化行将军要去玉门关视察。那是个胤祐在无数诗词和文章里读过的地方,万分神往,也想跟着去瞧瞧。 他想办的事情就没有办不成的,小嘴特别甜,一口一个殷师傅,叫得那叫一个亲人。又说自己想多多学习戍边事宜,想要跟随将军同去。 殷化行被他哄得哈哈大笑,这便答应了带着他同去。 玉门关始于汉武帝时期,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 周围是茫茫戈壁,中间是一处砂石岗,用黄土垒起来的小城堡,名叫小方盘城。 现在大约是这个地方一年之中天气最炎热的时节,但放眼望去,周围仍然寸草不生,看不见一点绿意。就如同唐朝王季淩所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胤祐站在玉门关城墙之上,远眺一望无际的隔壁。其实周围也不是什么都没有,仍有一些断壁残垣,旧时遗迹。 这里的风很大,裹挟着沙粒刮在脸上,有刀割般的痛感。 胤祐闭上眼,耳边隐隐约约传来悠远沉闷的驼铃声,随后,沙漠上出现了两个影子,随着影子渐渐扩大,他才看清,那是一个人,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人。 他的目光浑浊却坚定,宛如历经苦难终于归向的旅人。 胤祐问他:“来者何人?” 耳边远远地传来一声轻叹——张骞。 胤祐睁开眼,茫茫大漠,早已不复往日繁华。从郑和下西洋开始,海上丝绸之路就已经逐步取代沙漠丝绸之路。 自从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卒于古里国之后,无论是前朝还是大清,早已经停止了对海洋与新大陆的探索。 胤祐从南怀仁那里听了太多航海的故事,以及世界各国的传说与风物,自幼心向往之。 以前总以为对世界的探索只是个人爱好,直到皇贵妃曾经跟他说过一句话:“中国、印度因为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而被合理排除于世界之外。” 西藏和印度隔着人迹罕至的喜马拉雅山脉,胤祐现在连西藏这个地方都还没什么概念,更别说远在山那一头的印度。 他只是隐约记得,曾经听一位外国传教士说过,大英帝国在那边建立了一个东印度公司,国王颁布法令,授予东印度公司自主占领地盘、铸造钱币、指令要塞和军队、结盟和宣战、签订和平条约和在被占据地区进行审判的权利。 这不就是明目张胆的侵略,果然,西洋人都没安什么好心。 “七阿哥,七阿哥!”殷化行见他忽然整个人愣在那里,眼神不知道望向何方,便唤了他两声,“你在想什么?” 胤祐回过神来,摇了摇头,有些自嘲的笑笑:“我想得太远了,还是先将眼前的事做好吧。” 处理完玉门关和阳关的事务,他们来到了敦煌郡。 这里也是胤祐曾经无数次在史书中读过的地方,曾经的边关贸易重镇,随着沙漠丝绸之路的没落而早已不复往日荣光。 比起京城的热闹与繁华,江南的纸醉金迷,这里只能称作一个小镇。 这里的百姓衣着质朴,街边店铺也显得破败,往来行人不多,大多是买卖一些生活必需品。 胤祐走到一个卖水果的小摊贩跟前停下来,金黄饱满的果实散发着淡淡的甜香,胤祐从未见过这样的水果,便好奇问道:“
相关推荐:
她太投入(骨科gl)
《腹黑哥哥。霸道爱》
祸国妖姬
归宿(H)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军师威武
大唐绿帽王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沦陷的蓝调[SP 1V1]
小怂包重生记(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