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板,装有100门大炮,名叫“海上君主”号。 这个胤祐听不太懂,荷兰是什么、什么叫排水量、战舰和大炮又是什么? 他默默地记在心里,准备回去之后问问额娘。 他觉得自己额娘可厉害了,什么都知道,会做很多好吃的小点心,还有别的哥哥姐姐都没有的小玩具。 可是额娘说过,这些都不能告诉别人,他一直记在心里,从来没有跟别人提过。 别说胤祐,康熙也没有听懂“吨”这个计量单位。南怀仁细心的解释:“在法语中年tuns,是酒桶的意思,他们用装载酒桶的多少来表示船舶的大小。” 帝王沉思片刻,问道:“是何用途?” 南怀仁答道:“护卫商船,抵御海盗。” 因为黑龙江那边准备跟沙俄开战,大清也正在加紧造船,康熙便与南怀仁讨论起了欧洲各国的造船技术。 正在这时,曹寅没有通报,直接从外面走了进来。 胤祐抬起头来看他,发现他神色肃穆,眼睛亮亮的,里面似乎含着一点水光。 曹寅走到康熙的龙案之前,一撩衣袍单膝跪地:“启禀皇上,于成龙大人因病离世。” 康熙震惊的从龙椅上站起来:“什么时候的事?” 曹寅答:“三日之前。” 片刻之后,震惊从帝王面上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悲痛与惋惜。 曹寅仍是跪在地上,言语更是沉痛:“于大人去世时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 胤祐看看阿玛,又看看曹寅,安静的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于成龙大器晚成,四十五岁才出来做官,从小小的知县,一直到封疆大吏,二十多年的宦海生涯,始终清廉自守,以卓著的功绩深受百姓爱戴和朝廷重用。 康熙追赠为太子太保,赐谥“清端”,称他是“天下第一廉吏”,还破例亲自撰碑文并题写“高行清粹”匾额给予褒扬。 胤祐听完曹寅给他讲于成龙大人的事迹,也是肃然起敬,为朝廷失去这样的好官扼腕叹息。 南怀仁讲的那些欧洲的造船技术,一直在胤祐脑袋里挥之不去,他连紫禁城都没出过,更没见过真正的船长什么样,只见过太皇太后宫中的一个摆件,也是西洋人进贡的,用木头做的帆船。 胤祐对着那艘船看了半天,抱着就往外跑。 苏麻喇姑赶紧将他拦了下来:“七阿哥,这是做什么?” 那艘船虽然是模型,个头却不小,胤祐抱起来有点费劲儿,左右两个太监赶紧上来帮忙。 胤祐说:“我拿去池塘里试试,看看它能不能带我去对岸。” 太皇太后哈哈哈哈的笑了好一阵:“那可不行,这船是假的,只能放着看看,不能载人。” 苏麻喇姑让两个太监赶紧把船放回去:“再说了,咱们院子里的池塘太小了,船也放不下呀。” 此时皇贵妃正从外面进来,听到儿子又在淘气,看来弄不清楚船这个事情,他是不会死心了,看来也只有自己这个老母亲出马,给他科普。 她先是用纸叠了一艘船,又命人找来个大木盆,里面放一个盛满水的小盆。 然后将纸船放进小盆里,水就从边沿溢出来留到外面的大木盆里。 皇贵妃指着溢出来的水告诉儿子:“这就叫排水量。” 胤祐低下头看了一眼,溢出来的水也就勉强能打湿大木盆底部的一小片区域,他皱着眉问:“这里有1500个酒桶那么多吗?” 他不仅对船舶大小没有概念,对数字和计量单位也没有概念。 这个解释起来就有点麻烦了,皇贵妃只能告诉他:“这个问题,等以后小七长大之后做过大船就明白了。” 又是长大之后,胤祐现在对这个问题十分苦恼。 这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风和日丽,气温回暖,阳光又正好,娘娘小主都岛上各自的皇子和公主来到御花园玩耍。 孩子们脱下了冬天厚厚的棉袄,穿上了相对轻薄一些的衣物,更方便奔跑和玩耍。 孩子们一人蒙上眼睛,去抓其他人,抓到了就换这个被抓的蒙上眼睛。 胤祐不但年纪小,身高也是最矮的,跑不过他们,一直被抓,干脆不玩了,一个人跑到旁边做着发呆,思考他从出生到现在,遇到的最大难题——如何快些长大。 皇贵妃就坐在不远处的亭子里,欣赏儿子在阳光下的完美侧颜,大眼睛,高鼻梁,脸蛋嘟嘟,唇红齿白,怎么看都觉得是画卷中走下来的仙童,连轻蹙眉头的样子也那么可爱。 这时候,远处走来一对太监,每个人都拎着桶拿着木勺。看到这边有主子在游完,便转了方向,去了御花园的另一头。 胤祐好奇,站起来就跑过去看热闹。皇贵妃见他跑了,自己也赶紧跟上去。 走进了胤祐才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他像小狗一样使劲儿嗅了嗅,发现那股臭臭的味道是从木桶里发出来的,太监们正在用木桶里的东西浇灌御花园里的花木。 有太监发现了他,赶紧跪下来说道:“七阿哥,您还是上别处玩吧,奴才们正在奉命给花园里的植物施肥。” “施肥?”胤祐又学到了一个新名词,本着不懂就问的原则,小家伙立刻问道,“什么叫施肥?” “就是……”小太监没想到这位小主子会对这个感兴趣,支支吾吾的解释,“就是把肥料浇灌在土壤或植物上。” 胤祐接着问道:“为什么要施肥?” “这样植物会长得更快更好。” 胤祐眼睛忽然亮了起来:“会长得更快?” 小太监跪在地上点头:“是,会长得更快。” 皇贵妃站在不远处看着,也不知道儿子哪里来的这么多旺盛的好奇心,对什么都感兴趣。 胤祐去拉那个小太监:“你快起来。” 小太监却避开了他的手自己站了起来:“奴才身上脏,别污了七阿哥的手。” 胤祐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探头去看桶里的肥料。 那小太监继续干活,胤祐又上前拉住了他,吓得小太监退也不是站也不是,立在那里又要跪。 “别浪费啊,”胤祐拍了拍自己胸脯,“来,往这儿浇。” 小太监:“!!!” 在宫里当了这几年差,极少与这么尊贵的小主子说话,万万没想到,小主子竟然提出这样的要求。 胤祐有点着急:“愣着干嘛,不是施肥能长得更快吗?来,给我也来点儿。” 小太监膝盖一软,又跪了下去,匍匐在地给他磕头:“奴才不敢,奴才不敢!” 看到这一幕的皇贵妃赶紧过来,一把将儿子拎起来,对跪在地上的小太监说道:“去忙你的吧。” 老母亲被脑洞清奇的熊孩子气得够呛,点了点他的太阳穴:“你这小脑瓜成天都在琢磨些什么?” 胤祐挥舞着小爪子,奶凶奶凶的嚷:“额娘,我要长大,我要快快长大!” “可是,额娘希望你永远也不要长大,永远是额娘怀里无忧无虑的小宝贝。” 额娘说的听起来似乎也很诱人,如果长大了就要像哥哥那样搬出去自己住,起早贪黑的上学读书,背那些枯燥乏味的文章…… 可是长大了就可以有师傅教功夫,练好了功夫阿妈还会把那把剑赐给他,他就可以保护额娘和乌库玛嬷…… “唉……”小团子又有了新的苦恼,到底要不要长大呢? 这个问题可太难了,小家伙辗转反侧了好几个晚上,也没能思考出个答案。 最后决定还是顺其自然吧,每天要过得开开心心才最重要! 天气一天天暖合起来,又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过了惊蛰所有在冬天沉睡的小动物也苏醒过来。 “梁山伯”和“马文才”开始频繁活动,每天都要在池塘边爬来爬去,两只乌龟形影不离,还很喜欢挤在一块大石头上晒太阳,感情特别好。 它俩感情越好,胤祐的心情就越是复杂,总是会想起那只在寒冷的冬天越狱的“祝英台”,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现在生死未卜。 看完了小乌龟,胤祐又想起了他的那棵橘子树。 树苗是长在花盆里的,那时候天气还有些冷。胤祐便将它放在了室内窗户下的案几上,每天还能晒一点太阳。 现在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橘子树的幼苗也开始疯狂生长。苏麻喇姑说植物需要更多阳光,胤祐便将它从温暖的室内,挪到了室外,让它充分享受日光和雨露。 他还惦记着如何让橘子树在北方也结出甜美的果实,子清说可以等橘树再长大一些,把它嫁接到枳树上,这样既可以结出橘子,又能耐严寒。 但是嫁接需要找一棵枳树,紫禁城里根本就没有枳树,胤祐只能先好好把橘树的小苗养起来。 总的来说,春天的胤祐很忙碌,忙着照看他的乌龟和橘树,也忙着观察院子里的其他植物和动物。 这一日,皇太后带着胤祺来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各位太妃也来到了正殿,一屋子人热热闹闹的聊天品茶。 胤祐和胤祺两个小家伙一开始坐在炕上摆弄玩具,后来又跑到院子里去玩耍。 胤祐在仔细观察他的橘子树这几天又有什么新的变化,胤祺对这个不感兴趣,于是跑到池塘边去看乌龟。 “梁山伯”与“马文才”似乎还有些怕生,一看到胤祺就双双跳进池塘再也不出来了。 忽然,胤祐听到池塘另一边传来一声惊呼,是胤祺的声音,随即又听见他大喊:“小七!小七!你快过来呀,这里面有东西!” 胤祐听到有东西,耳朵一下子就立了起来,警觉地转过头去找他的五哥:“什么东西?” 池塘边有个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没有御花园的堆秀山那么大,但也别有一番雅致。 胤祺正好就蹲在假山对面的池塘边冲他招手:“你快过来看呀。” 胤祐跑过去,先是绕着假山看了一圈,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他问胤祺:“五哥,你到底看到什么了呀?” 胤祐指着假山靠池塘的那一面,下方有一个洞,里面长满了苔藓,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清。 胤祐蹲在池边,低着头看了好一会儿,仍是没看出什么名堂,他身体前倾,失去平衡,险些一头栽进水里。 后面一双小手将他牢牢抱住,兄弟俩一起滚到了地上。周围太监宫女被他俩吓出一声冷汗,纷纷围过来。 兄弟俩却一点也不害怕,抱着在地上滚了好几圈,笑得咯咯咯的。 胤祐坐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五哥你骗人,什么都没有!” 胤祺不服气:“我才没有骗人,那里面就是有东西。” 俩人正坐在地上扯皮呢,胤祺忽然瞪大眼睛张着嘴,一脸惊讶的指着胤祐身后:“小七,快看!” 胤祐才不上他得当,双手环抱在胸前:“哼!我才不看。” 胤祺扑过来掰他的肩膀:“快看快看!” 胤祐勉为其难的转过身去,然后,他就看到从假山下面的洞里缓缓地,缓缓地爬出来一个东西,身上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苔,看起来怪吓人的。 胤祺说:“那……那好像是一只乌龟。” 那确实是一只乌龟,但胤祐一眼就能认出来,那既不是他的“梁山伯”,也不是他的“马文才”,因为他俩的体型根本没有这么大。 乌龟大摇大摆的上了岸,他就像个沉睡了许久的国王,正在巡视自己的领地,走了一圈没发现吃的,又转身准备下到池塘里去。 胤祐爬过去仔细观察,又找了根木棍将它反过来,最后无比确定的说道:“这是当初越狱的‘祝英台’!” “……” 越狱的“祝英台”个头很大,足足比另外两只大了一圈。自打它出现之后,胤祐就好吃好喝的养着,它还占领了“梁山伯”和“马文才”平时晒太阳的大石头。后面这俩根本不敢反抗,每天就像小跟班似的,只敢跟在它的后面。 这三只乌龟故事的发展早已经超出了胤祐的预期,谁能想到“梁山伯”与“马文才”相亲相爱的日子只过了一个冬天,立刻就迎来了被“祝英台”霸凌的日子。 康熙忙完了手中事务,这才腾出空来关心儿子们的学习问题。 胤禛虽然还没有年满六岁,但也快了,于是被康熙安排到上书房念书。因为年纪最小,跟不上进其他人的进度,还专门为他分派了
相关推荐:
人妻卖春物语
将军宠夫
虫族之先婚后爱
我以力服仙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沦陷的蓝调[SP 1V1]
将军夫夫闹离婚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寡妇门前桃花多
心情小雨(1v1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