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 第293章

第293章

才出生的孩子死了,那是因为早产,摔跤,营养不良等各种方面造成的,所以白善定刁氏的罪是伤害罪,而不是杀人罪,可要是大花死了…… 不说刁氏,就是郭大财都打了一个抖,不敢在这时候惹吴家了。 大富娘子一看就脸色煞白,命不久矣的样子,万一这时候说了什么话惹到她,人一激动又血崩了怎么办? 郭家人连忙转身走了。 吴大富也转身扶着大花回屋去了。 两个孩子正坐在床上玩耍,看到大人进来便立即手脚并用的爬下床去。 她们身上的衣裳已经换上干净的了,昨天晚上大花给她们换的,此时见她们爬下来,便道:“下来做什么,在床上玩儿,一会儿又把衣裳弄脏了。” 吴大富低头看着两个孩子,难得的将孩子抱起来放在床上道:“脏了就让娘去洗。” 毕竟是自己的女儿,吴大富当然也是喜欢她们的,只是以前为了生计,基本上忙得转不开身。 他出门的时候她们还睡着,回来的时候又累得连说话的欲望都没有了,所以他很少与她们呆在一起。 可若是没有意外,他这一辈子可能就这两个孩子了。 一想到这里,吴大富对她们也多了一点耐心,将俩人拎到床里面放下,这才扶着大花坐下。 他道:“你先躺着吧,我去让娘买些肉回来。” 他转身去找他娘。 出门时,正好看见县令和县令夫人才带着人出门,他娘站在门口送人,他不由上前问道:“娘,大人他们和你说什么了?” 大富娘没好气的道:“还能说什么,就说要你媳妇好好的养着身体,不然于寿命有害,还说什么要是养好了,将来说不定还能生养。要我说,何必费这么多的钱,直接拿了五万切结多好,我们拿了钱也不会亏待她,该给她的药和肉都会买的,她要是用不完,将来也能给两个孩子准备嫁妆……” “大人已经说了,这是该郭家来选的,您能做郭家的主吗?”吴大富有些烦躁,他蹲了两天大牢,受饿不说,也担惊受怕的,这会儿就很饿,所以他伸手道:“您给我一些钱,我去买点儿肉,您把饭煮上吧。” 大富娘道:“这不年不节的吃什么肉?” 她还是没有死心,压低了声音道:“你还真打算守着她过一辈子吗?我们吴家总不能真的断子绝孙吧?” 她道:“把钱存着,她身体不好,过几年她要是……你也好有钱娶个媳妇。” 吴大富烦躁的道:“怎么娶?我们家穷成这样,我还有两个女儿,鳏夫娶个媳妇,就是寡妇也得四五吊钱,我们家现在才有多少钱?两吊钱都不到。” “而且总不能为了娶媳妇就不过日子了吧?”吴大富道:“我又不是没媳妇?您别说了,赶紧把钱给我吧。” 吴大富愣是从大富娘手里抠了二十文出来,直接甩着膀子就去买肉了。 他已经生了两个女儿了,就算是再娶媳妇回来,说不定生的还是女儿。 那县令夫人不就说了吗,生儿子这事儿是男人决定的,他觉得一定是因为他们家一直阴盛阳衰,所以他才会一直生女儿。 过几年? 哼,过几年等他两个女儿长大了,家里风水更阴了,想生儿子更不可能了,既然如此,还不如现在买了肉吃呢,何必再娶一个媳妇生许许多多的女儿? 白善牵着周满出了巷子,也忍不住问她,“生男孩真是男人这一方来决定的?” “假的!”满宝道:“男人也不能控制住融合的血脉一定是下一头有颜色的呀,所以这是天注定的,既不是女人可以决定的,自然,也不是男人可以决定的。” “只不过是男孩还是女孩,的确是男方那边的血脉来决定的而已。”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807章 评价 后面竖起耳朵听的方县丞等人沉默了下来,所以生育男女虽是男方这边的血脉决定,但生男生女却是天注定的? 方县丞没忍住,好奇的问:“大人,生儿生女之间可有概率吗?” “大体上来说,一半一半吧。” 出了巷子,满宝问他,“要不要去吃饭?” 白善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绿色官袍,决定还是回县衙,于是他叫住郭里长,“我们同回县衙用饭吧。” 郭里长心中一紧,就知道接下来轮到他了。 也是,连一条巷子的街坊都被罚了,他这个里长怎会一点事也没有呢?何况他和郭大财还是亲戚。 郭里长抹了抹额头上的汗,连声应下,弓着身子和白善去了县衙。 白善要在这里县衙里吃工作餐,满宝想了想,她也有事和他说,干脆也留下了。 县衙里养有厨子,官吏们可以在县衙里吃工作餐,只不过为了节省花销,县衙的工作餐实在是称不上好吃。 白善是这么认为的。 他也没少吃工作餐,但生平第一次吃到这么难吃的,所以这一顿饭他吃的极为优雅。 倒是满宝吃得津津有味,白善看了她一眼,又看了她一眼,觉得胃口也好了许多。 但坐在对面的郭里长就没有白善的这份从容了,他只觉得如坐针毡,白善一直不开口,他这心就一直提着。 白善吃得差不多了,这才擦了擦嘴巴和郭里长道:“百姓愚昧,很多人行事全靠着一口气,并不知道自己行事会带来多坏的结果,也不知道触犯了律法。所以这些事就需要里长去关心注意。” 郭里长连连点头应“是”。 白善道:“县是乡里组成,本县虽是县令,但政令通达还得靠诸位,尤其是里长,一里之内,各家各户的情况你是最了解的,出了事情,本县会问你,百姓们也是仰仗你,所以里长要公正呀。” 郭里长抹着额头上的汗连连称“是”。 白善继续道:“以后郭吴两家那边郭里长要多注意,尤其是吴家,他们才遭逢打击,短期内只怕很难振作起来,而如今正是春忙的时候,都是乡邻,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郭里长连连点头,见白善没有训斥他,高高提着的心这才慢慢放下。 白善的话也只是到这里,等他吃完后便让郭里长退下去了。 他一走,白善就扭头问周满,“你选好地方了?” “选好了,”满宝道:“就在前门大街的后面,距离百草堂和仁和堂不是很远。” 她道:“两进的院落,勉强算宽敞吧,但北海县小,并不用特别大的地方。” 白善疑惑道:“百草堂和仁和堂不是在前门大街上吗?那一溜儿前头都是店铺吧?” “它不在前门大街上,它在后面,”满宝给他比划了一下,道:“大门开着的那条巷子还挺宽,零星有些小摊位,但租金便宜,一年十三吊钱。” 白善惊讶,“你连价钱都谈好了?” 满宝叹息道:“没办法,房东太热情了。” 白善总觉得她被坑了,“那也太快了,那房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满宝道:“问题不是很大,除了偏僻点儿外没有其他太大的毛病了。” 方县丞认真的想了想周满比划的地方,总算是想了起来,不由道:“那地方不只是偏僻点儿吧?” 那是相当偏僻了,宅子在前门大街下去的一条巷子里。 巷子的确不小,但需要一直下去,一直下去,走到尽头是一堵院墙,临着那堵院墙边上的一个院子才是周满他们要租的宅院。 但其实那条巷子是斜着往里的,那座宅院的后门也有一条巷子,要小很多,巷子的对面就是百草堂,斜对面则是仁和堂。 嗯,两个堂的后院。 穿过整个百草堂和仁和堂就是北海县最热闹的前门大街了。 直线距离特别短,但真要走到前门大街,他们需要走一刻钟往上。 听着花费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北海县就这么大,最热闹的前门大街逛起来也就两三刻钟的事,一刻钟对这里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长了。 不过京城来的满宝不觉得,她觉得那个位置挺好,不仅出入方便,便宜,地方够大,还闹中取静。 很是适合贫穷的病人来此治病。 方县丞张了几次嘴到底还是没说下去。 白善看了看方县丞的脸色,当即起身道:“走,我与你去看看。” 满宝愣,“不休息吗?” 跑了一天了,她有点儿累,想休息。 白善就拖着她起身,“累什么累,我们先去看房子,真的定下来医署再休息。” 他道:“我明天就要下乡去巡视了。” 满宝精神一振,蹙眉道:“不等我吗?” 白善道:“你后头再来追我?我给你做好笔记,回头你把问题写出来,我给你问一问也行。” 科科就适时的叮咚了一下,满宝一听立即道:“不必,我自己去,嗯,早日定下宅子和规程,我和你一并下乡去看看情况吧。” 白善就忍不住笑了一下。 方县丞跟在他们身后,正迟疑着是不是要跟上,便见宋主簿站在办公房门口冲他招手。 方县丞皱了皱眉,还是上前了。 宋主簿立即和他行礼,笑问:“方大人,白大人他们这是要去干什么?” “看医署的房子,”方县丞皱眉问,“粮种都准备好了?” “我都清点好了,这不是刚从库房里回来吗?”宋主簿笑眯眯的道:“刚才郭里长一头汗的从里头出来,我叫了他两声都没反应过来,看样子吓得不轻,怎么,我们的县令大人罚他了?” “也是,听说一整条巷子的人都被罚了呢,”宋主簿笑哈哈的道:“白大人也太小题大做了些,不过是两家的矛盾,怎么还把整条巷子的人都牵扯上了?” 方县丞皱眉道:“今天白大人处理这桩案子处理得极好,宋主簿合该去听堂才对,可惜了。” 说罢转身就走。 宋主簿被噎了一下,扭头问端着饭出来吃的董县尉,“方大人这是怎么了?” 董县尉吃着饭道:“方县丞这话却是没错,白大人的这一桩案子处理得极漂亮,就是升官前的路县令都做不来的漂亮。” ※※※※※※※※※※※※※※※※※※※※ 作家的话 六一儿童节快乐! 今天是六一,答应了书友们晚上加一更,所以晚上十一点见啦 ☆.第2808章 晕了(祝书友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宋主簿:…… 他惊讶的看向董县尉,不明白怎么才一个上午他对白善的评价就这么高了? 董县尉端着一个碗靠在门框上道:“白大人心地善良,心机手段也都不差,最要紧的是,他足够用心。” 见宋主簿挑眉,董县尉就笑了笑道:“你也说了郭吴两家的事算不上什么大事,要是往常,除非吴大富提刀把郭家的人砍杀了,不然多半是报到里长那里,郭里长组织了郭吴两家宗族商量着解决了,根本就报不到县衙这里来。” “报上来的,多半就是郭家的人命案了,到那时郭吴两家也就全毁了。”董县尉负责的就是北海县的治安问题,自然知道过了那股劲儿后吴大富就没那个胆气再提到杀人了。 可是人都怕一个万一。 “这样的小案子就是报到县衙里来,也多是像白大人说的那样,按律,刁氏坐监三年,郭大财打一顿板子,吴大富去服役了事。看着是公平公正了,但这样一来同样后患无穷。” “郭家出了一个坐监的媳妇,而吴家不仅失去了一个孙子,儿媳妇还病重卧床,儿子又去服役,出去后一年的收成也毁了,极有可能日子一落千丈,甚至会落到卖儿鬻女的地步,”董县尉道:“两家经此一遭算是结了死仇。” “可白大人费了两天功夫,郭家被罚得心痛了,却免了牢狱之灾,对后世子孙的影响降到了最低,”董县尉道:“吴家更是不必说,从破家之局变成了现在还有一线生机的局面。就凭这两点便可看出他心善又有手段和心机。” 董县尉说到这里一顿,意有所指的道:“我们这一位大人可不好糊弄,为民者脾气多有强硬之处,只怕这一位的脾气不比路县令小。” 宋主簿没说话。 董县尉就捧着碗溜溜达达的走了,宋主簿回神,连忙喊道:“你上哪儿去,不吃饭了?” “吃饱了,你今天叫的鸭子炖得也太油了些,不好吃。”董县尉说着话走远了。 白善骑着马和满宝跑了半条街,又走了一条巷子才到她说的宅院。 白善下马,左右看了看,发现这是一条副街,根本不是什么大巷子,左右两边还有临街的铺面…… 好吧,大半铺面都没开,连摆摊的摊贩都只延伸到这条街的路口而已,靠着门和墙的一边有的还放着木柴之类的杂物。 的确不像是街面,而就是一条巷子。 白善看着杂乱的街道,觉得他急需整理城中的洁净样貌。 房东还没走,正带着家人在里面收拾东西,毕竟要出租了嘛,自然要给人收拾收拾的。 拎着脏东西的房东一家人才出门就看到穿着官袍站在他们门前的白善。 房东的手就有点儿抖,连忙放下手上的东西上前行礼,他不由偷偷去瞄周满,“大人怎么又回来了?可是落下了什么东西?” “没有,”满宝看了一眼白善道:“只是白县令想看看房子。” 白善忍不住感慨道:“这地方是很偏僻呀。” 在往里就是一堵墙,他很好奇,“这是谁家的宅子?我看它横跨了两条巷子,想来里面不小。” 这个格局,很有点儿他们当初在益州租的宅院的格局呀,隔壁就是个大宅院,偶尔还能翻个墙什么的。 这么一想,再看向拦在巷子口的院墙时,白善目光就不对了。 房东道:“这是宋老爷家的宅子,他家的宅子可大了,从这儿到后头都是,听说比县衙后头县令家的院子还要好看。” 那是自然,看这布局,整个宋宅只怕跟县衙差不多大了。 白善笑问,“是宋主簿家吗?” “不是,宋主簿只是宋老爷的一个侄子,这是宋老爷家的宅子。” 满宝便也好奇起来,“亲侄子?” “堂的,”房东看了眼白善的身后,见跟在他后面的都是护卫下人,而没有县衙的衙役,这才压低了声音道:“宋主簿是旁支。” 这有什么好避讳的? 白善疑惑,旁支就旁支,嫡支便是嫡支,这不是客观事实吗? 房东似乎知道白善在疑惑什么,小声道:“宋主簿想加入嫡支呢。” 这下不仅白善,连满宝都好奇起来了,却不是好奇宋主簿想加入嫡支的事,而是好奇,“你怎么知道?” 房东不好意思的道:“不瞒大人,小的母亲便是出自宋家,这事儿吧,小的就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些。” 白善:“……” 他想了想,记得当时房契上写的是陆氏,于是道:“陆老爷倒是想得开。” 他们才见第一面吧,便和外人说亲戚的逸闻,真的好吗? 房东便嘿嘿一笑,正想继续,就听白善道:“但这也不能抹掉它太偏僻的事实。” 房东连忙道:“但我们这院子大啊,夫人是看过的,我家虽然也是二进的院子,但门脸大,后头分了两个院子不说,最后还带了个小花园呢。” 满宝就感叹道:“这宅子我又不是拿来住的,是拿来做医署,风景一类的倒也不需要太过好看。” 白善补充道:“而且还远,从县衙过来得走上半条街,然后又走完了这条巷子才到。” 房东一听立即道:“大人,我们这里离县衙很近啊,我们不走大街,我们走巷子,不必骑马,走路用不到一刻钟就到了。” 白善满脸怀疑。 “真的,不信我带大人们走一趟。” 说罢带着他们进院子,走到后面花园处,直接打开了后门,一出去便是一条小巷子,只容一辆马车经过的那种小巷子。 白善还闻到了淡淡的药香味儿,他抬头看了一眼对面的一间小门,显然这就是满宝说的百草堂后门了。 房东领着他们朝前去,走了几十步后转弯进了一条小巷子,走了不到百步又拐了一下…… 等再拐出去的时候,已经晕头转向的白善和周满就看到了一条有些熟悉的巷子。 房东高兴的指着巷子上的一道门道:“大人们请看,这就是县衙后院的角门,我可以保证,我们刚才绝对没有花费超过一刻钟。” 白善和满宝沉痛的道:“是没有一刻钟,但我们已经晕了。” 让他们自己走这条路,只怕一天都很难转出来,里面的小巷子太多了。 ※※※※※※※※※※※※※※※※※※※※ 作家的话 晚安了哟 ☆.第2809章 定下 虽然这条路线比较曲折,但白善最后还是答应租下来这个院子,因为目前北海县内出租的稍大一些宅院中,这一个宅院的确是最合适的了。 “别看北海县内有三个牙行,手头租赁的房屋却不多,他们主要做的是买卖土地和人的生意。”满宝和牙人们见了两面,基本上就把人家的行情摸透了,她是官,问话,对方便是稍稍有夸大的成分,却都会回答,当然,这也是有宋主簿在一旁的好处。 “而在租赁的房屋中,除了店铺外,其余都是住宅了,不是太小,就是出入的巷口更小,”满宝和白善解释道:“就我们刚才走过的那种小巷子,只容一辆车经过,很是不便,那条大巷子挤一挤还是能过两辆马车的。” 白善强调道:“那不是巷子,是街道,不过我也看出来了,北海县商贸不盛啊,好好的街上堆满了杂物,若是清理出来,它就能不像巷子,像真街了。” 满宝道:“听那些牙人的意思,三四年前北海县的商人更少,摊贩连前门大街都占不完,更不要说边上的副街了,还是路县令来了以后商人才慢慢多了起来,街上的摊贩也多了一点儿,如今便是农忙时候也占到了路口。” 白善野心勃勃,“那接下来两年我们就让他们占满副街好了。” 满宝问他,“路县令不收小摊小贩的入城费的,你收吗?” 白善:“我也不收。” 很是大方的样子。 满宝:“那我们医署的租金县衙能帮我们销了吗?” “不能,”白善反应很快,道:“我记得除非建造房子,县衙需要负责一部分外,医署的其他支出都是太医署直线负责的吧?” 满宝道:“医署资金不足的时候也是可以寻求县衙帮助的嘛。” 白善:“……这还没开始呢,你们医署的资金就不够了?” “接下来要忙的事可不少呢,”满宝掰着手指头给他数,“要整理宅院,改造成适合医署的格局,要采购药材和医疗器械,还要请人……总之花销很大呢。” 白善沉吟片刻,问道:“这么多事你还要随我下乡吗?” 满宝颔首道:“我得调查一番乡下的就医情况,有的乡镇是有大夫的,有的却是没有大夫的,而且医署也要宣传一番,农忙过后要换季,体弱之人和婴幼儿容易招邪,而且过后便是夏季,我也想看一看当地有什么防暑的药材,若是可以,我直接当地收购,倒是免了和药商购买,又贵上一筹。” 白善便明白了,点头道:“行吧,那明日我们一起出行。” 满宝问他,“你带谁一起下乡?” 白善:“董县尉。” 他道:“先找董县尉,待粗粗了解过北海县的情况后再换宋主簿,我外出,方县丞得负责县衙事务。” 白善看了眼他们刚才过来的方向,和周满笑道:“只看宋家的宅院就知道,宋氏在北海县的势力不小,所以好刀得用在刃上才行。” 宋主簿没料到自己被白善当成了刀,他拿着一本册子笑眯眯的从县衙前头找到后院来,和白善道:“大人,今年的粮种都在这儿了,下官今日又清点了一遍,您看该如何分配?” 白善便起身道:“我与你先去看看粮种。” 他扭头和周满道:“我下午可能有些忙,晚食若是赶不回来你就先吃。” 满宝点头,挥了挥手让他忙去。 白善一边往外走,一边和宋主簿道:“派人去通知各乡里正,让他们三日后来领粮种,我记得现在便是农时,为何粮种到现在都没有发下去?” 宋主簿:“这不是想着大人要来了,所以想要请教一番大人再做决定……” 声音慢慢消失,似乎是人走远了。 满宝摇了摇头,从书案上翻出一沓白纸来放在一旁,她抽了一张放在桌子上,沉吟片刻后便开始写计划书。 他们医署需要的东西要一一列举下来,这样才好采买讲价。 药单是现成的,各地医署采购的药单都大同小异,只是在偏重药量上会有些不同,还有便是各地会在当地一些特殊病症上多增添一些药材而已。 满宝便直接拿了太医署内的记录的药单出来,直接在后面添加上采购量。 应该要放出风声去了,总不能她去找药商吧?合该药商来找她才是。 满宝想了想,扯过一张大纸写了一张公告,招来西饼道:“将这张公告送到前面县衙去,让他们的文书誊抄几份,县衙门口的公告墙和城墙都给我贴上,这一份就给我贴到医署门口去。” 西饼:“娘子,医署就定了那座宅院了吗?” 满宝点头。 西饼很苦恼,“我不认路。” 满宝安慰她道:“不打紧,我也不认路,但前头县衙的衙役肯定都认路,回头你找他们多走两趟就认路了。” 安慰下西饼,满宝继续伏案工作,九兰和五月都进来看了一眼,然后将灯给点上了。 等白善回来,满宝都还在埋头苦写。 白善看了一眼已经完全黑下来的天色,轻轻地敲了敲桌子问,“你吃晚食了吗?” 一旁的西饼立即道:“没呢。” 九兰补充道:“娘子是在等郎主呢。” 白善信她才有鬼,看她案上那些写满了字的纸他就觉得她是忙了。 满宝抬起头来扭了扭脖子,和他道:“我还差一点点。” 白善探头看了一眼,发现她不是在写计划书,而是在写折子,不由疑惑,“你要上折?” 这才一天功夫,有什么事需要上折? 满宝道:“我将青州医署的地址暂定在北海县,虽然不违反规定,却不符合常情,所以我要上折与陛下、与太医署汇报一声,顺便再催促一下新的刺史,他要是再不来,我的医署就只能在北海县扎根了。” 白善若有所思的问,“新刺史到了,难道你要两地奔波?” 满宝喝了一口茶水后道:“我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呢,所以我晚上还得给萧院正写一封私信,不知道他愿不愿意让我从太医署中再挑选一个人过来帮忙。”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810章 下乡(一) 白善:“……你属意谁?” 满宝特别随性的道:“谁我都可以接受,是个人就行。” 白善无言的看着她,等她将折子收尾便拉了她去吃饭,道:“陛下将你外放,是想你找到地方医署与地方县衙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方法,你此时要带在身边的人就相当于将来你的左右手,甚至此人会接替你的位置,你觉得此人可以随便吗?” 满宝微微蹙眉,“太医署里的学生我都授过课,在我这里都是一样的。” 她想了想后笑道:“此时郑辜他们四个都各有位置,而且太医署也不会让我们师徒四个在一个地方的。” 这不就是结党了吗?谁知道会不会营私? 所以是谁又有什么关系呢? 白善道:“我以为你会有属意的人选。” 满宝想了想后摇头道:“都可以,本来地方医署就是在摸索,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太医署这么多学生,我并不能了解他们每一个人的想法,既然如此不如随缘,不管来的是谁,我们互相磨合,互相启发便好。” 白善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不再管她这件事。 用过饭,周满便给萧院正去了一封信,和折子一起交给白善,大爷一般的道:“明日递出去吧。” 嗯,驿站也归县衙管,除非密信,不然这信还真是要交给县衙后送到京城去。 白善接过,放到一旁的桌子上,揉了揉额头后上床抱住她,被子一蒙便道:“快睡吧,明儿还得下乡呢。” 下乡是个苦力活,一般尽职一些的县令每年都会选择几个乡里去看看,了解了解民情,劝课农桑; 非常尽职的县令呢就和当年的杨和书一样,走遍所辖地的每一寸土地。 白善便是打算尽量每个乡里都走一遍,至少要知道粮种和播种情况。 不过和喜欢只带了一个小厮就进村的杨和书不同,他不仅骑着马,带了护卫,还带了董县尉和衙役,后头还拉着两车粮种。 满宝也带上了西饼,随行还带了一些常用的药材等。 董县尉问,“大人想从何处看起?” 白善道:“顺着往外看吧,先去李庄。” 那是往西南方向去,出了城骑马小跑两刻钟左右就能到,董县尉没想到他会先去这么近的地方,愣了一下后点头。 于是众人先去了李庄。 李庄里面的人大部分都是李姓,一个家族的,里长也姓李,管着附近三个村子。 靠近城池的村子发展得都要比别的村子好,村子里已经有人在播种,朝廷每年支援的粮种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也并不是能包下一个家庭一整年的粮种。 所以家境还不错的人家,没有谁是真等着粮种播种的。 白善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儿,所以他只解了一下村子里的人口情况,然后就带着人去地里看人播种,摸了摸他们种子,问了一下去年的收成。 白善抓了一把种子在手里,一颗一颗的按了按,扭头问周满,“我记得我们发种要等它发芽的。” 满宝点头,“泡两天就发了。” 白善便好奇的问村民,“你们这里不泡发种子吗?” 村民道:“以前泡过,说是中原那头传来的法子,但我们泡了之后长得老长,撒下去的时候很多芽都给掰断了,还不如不泡呢。” 白善沉吟道:“这会儿泡发……昨晚上是有些闷热的,所以可以子时左右起来泡发,第三天早上应该差不多。” 少去一个白天的功夫,芽苗应该不会这么长。 但农户们脸上有些不甘愿。 他们的种子虽然大多是自己留种的,但也留得很辛苦,并没有太多多余的,要是泡坏了,还得上县城里买粮种,很不划算。 白善见了也不勉强,笑道:“可以选两三斤泡了看看效果,我们南方就是这么育种的,每年的出苗率很高。” 县令不勉强,农户们反倒又犹豫起来,不由问道:“大人也会种地?” 不怪他们这么怀疑白善,实在是他长得太白了,和上一任看上去精明强干又发黑的路县令很不一样。 白善便笑道:“说不上精通,但也从小下过地的,种地也和读书一样,可以多试几个法子,我也知道,农户们不好冒险,所以每年可以只在几块地上试验一下衙门给的新法子,若是高产自然最好,明年其他地也都能跟上,若是不能高产,对你们的影响也不是很大,来年再换一个法子就是。” 他们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对种地特别感兴趣,为此翻了不少农书和杂记,上面记载有各地耕种的方法,还有周满找来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法子,他们全在自己的小农庄里试验过。 大部分都成功了,当然,自然也有失败的。 七里村的人和白老爷都习惯了看他们折腾,也由着他们满地撒野的折腾,折腾出效果了,他们第二年就紧跟上,没有就笑眯眯的和他们说一句,“吃一堑长一智”。 白善认为天下的农民都需要这样的吃一堑长一智。 围观的村民不少,大部分人都不太愿意去费这个劲儿,但也有人愿意冒险尝试一番。 正如白善所言,拿出三四斤的粮种试一试就是,就是这点粮种废了影响也不是很大。 白善见有人愿意听便高兴起来,于是与他们交流,问道:“你们这里肥料是如何解决的?” 白善和村民在沟通时,满宝则听科科的话在田间和山边挖了一些东西,跟在她身边的多是一些半大孩子和村里的女孩子们。 满宝还特意叫上了村子里的几个小媳妇,问她们:“你们生病是自己抓药吃,还是进城去看大夫?” “吃什么药呀,熬一熬就好了。” 满宝问:“孩子呢,也要熬吗?” “孩子就比较难熬,一般会去镇上找大夫抓两副药。”说话的小媳妇叹气道:“养孩子最怕发烧了,我家那孩子今年就烧了两次,每次我都心惊胆战的。” 她还不知道周满是太医,打量了她一下后笑问,“夫人是不是也生孩子了?我看大人和夫人都是性格极好的人,生的孩子肯定也很好带吧?”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811章 下乡(二) 满宝便笑道:“还没有生孩子,我是医署的署令,来这儿便是想告诉你们青州医署暂时落在了北海县城,所以你们今后生病了可以去县城里的医署看看。” 她道:“凡是下户,带着户籍去看病都是不要钱的。” 才开口的小媳妇瞪大了双眼,连忙问道:“那中户呢?” 他们家家境还不错,是李庄的村长家,所以她才被派来招待周满的。 满宝便笑了笑道:“我可以免了你们的诊费。” 小媳妇纠结起来,“为何给下户就免了诊费和药费,我们却不免?” 满宝道:“陛下和朝廷诸公怜惜天下万民,害怕贫苦的百姓看不起病,所以特意免了下户的诊费和药费,对于中户也可减免诊费,除此外,每有疫情,每年交季,医署也都会出防疫的药汤,万民都可免费去领取。” 她叹息道:“陛下和国库都穷,现在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要想中户也免药费,甚至天下万民都免费,那还得诸位共同努力。” 边上的小媳妇、大姑娘和大孩子们都惊住了,用手指指着自己不可置信的问道:“我们?” 满宝点头,“就是你们啊。” 她认真的道:“这是涉及天下万民福祉的事,自然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小媳妇便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等能做什么呢?这还是得靠大人们吧?” “不,你们能做的可多了,”周满道:“你们经营好了小家,每一家日子都好过了,国家自然也就繁荣富强,这不就是你们的努力吗?” 不仅这些小媳妇,跑来凑热闹的小姑娘和大孩子们也都听呆了。 等周满领着一群人回到村里,他们手上已经脏得不成样子了,所有人,包括才六七岁的孩子,手中都拽着一把草……是草吧? 前来陪同的李村村长和里正有些不太确定的想。 李家的小儿媳妇特别兴奋,到了跟前还和她公公道:“爹,周大人教我们认草药了,说是这种草药晾干了送去县城可以卖钱。” 李村长急忙给她使眼色,扫了一眼等在后面的小儿子后便道:“乱称呼什么,叫夫人。” 白善就笑道:“叫大人也不错,这位是青州医署的署令,周大人。” 村长张大了嘴巴,他不知道什么医署,更没听说过署令这个官儿,所以有些无措的看向里正。 里正连忙道:“大人见谅,乡野村民没有见识……” 白善不在意的笑道:“没事儿,不懂我们教便是。” 他指了李家的小儿媳和后面那些小媳妇及孩子们道:“刚才周大人不是就在教他们吗?过后他们再教给家人便是。” 小媳妇们还罢,跟着周满已经混得眼熟的小姑娘们胆子却很大,还有那些孩子,立即在大人的目光下挺足了胸膛骄傲的道:“我们都记下了,爹(爷爷),等回头我教您……”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起来,白善便笑了笑,和里正道:“青州医署暂时落在北海县,这是北海县的好事儿,你有时间便召集各村的村民宣传一下,若有重疾,可将人送到北海县医署中诊治,若有贫弱不能就诊的人家,也可以去医署里试一试。” 周满补充道:“拿着户籍去,中下户可免费看诊,下户会免掉药费。” 村长怀疑,“有这等好事?” 村民们也不由问道:“真免费?” 周满点头,“这是陛下的恩典,暂时只针对贫弱之家。” 白善他们一走,李村长便带着人围上了里正,“大伯,大人他们说的那什么医署是什么地方?” 挤进来的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抢着回答,“我知道,我知道,问我,问我……” 李村长没好气的将孩子扒拉到一边,道:“大人说话,小孩儿别淘气。” 里长道:“你还没听孩子们说呢,怎么就知道他们是淘气?” 他道:“我知道的也不多,只听说陛下恩典,要在各地开办医署,一些贫苦看不上病的人可以去看病,除此外,还能防疫。” 里正也道:“听着似乎是因为前些年的天花闹的,关于医署我知道的不多,但这位周大人我却是知道一些的。” 相比于不太显名的医署,周满小神医的名字却是很多人听说过的。因为凡是读书人都会关注时事,关注时事就会知道益州王叛乱被杀和太子喜得贵子,国本稳固这两件大事。 而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里面都有周满的身影。 尤其是太子喜得贵子这一件大事,里面周满可是主角之一,所以凡有读书人的人家多少都听到过周满的大名。 而且她的身份还那么的特别。 把益州王拉下来的侠士之女,转身却治好了益州王的侄子——太子,让国本稳固下来,听说夏州前几年闹得特别凶的天花都因为听了她的威名给吓退了。 当然,这是已经转过几道口的传闻,总之一句话,里正知道这位周大人! 于是村民们也不散了,直接就蹲着听里正说起这位周大人的丰功伟绩来,当然,他也就听他读书的孙子提过几句,但这不妨碍他发散性拓展啊。 离开李村,白善便直接往下一个村去,他和周满道:“我看过他们的麦子,挂穗没有我们的长和饱满。” 他扭头问一旁的董县尉,“你们是用的新麦种,还是自己留的麦种?” 董县尉哪里知道这些事?只是以前隐约听到些消息,“有中原传过来的麦种,以前户部有送来一批,后来路县令来了以后更是采购过几次分种。” 白善颔首,“到下一个村子问问。” 有的村子有人种了分下来的粮种,但更多的人是把那部分粮种吃了。 白善问了两个村子就问出经验来了,他又不瞎,虽说都是麦子,但麦子和麦子也是不一样的好不好。 此时冬小麦大多挂穗了,看那长度,看那高度,再看那细微的叶片变化,就算新麦种在不同的地方生长会有细微的差异,但也绝对不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仔细一问就知道前面两年分下来的麦种去哪儿了。 白善没怎么说话,只是将村子和里正的名字记在了小本本上。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 第2812章 下乡(三) 出了村子,董县尉就提醒道:“白大人,太阳快下山了,我们回城吧。” 白善摇头,“我们去下一个村子,我记得下一个是赵家沟?晚上我们就借宿在赵家沟好了。” 董县尉:“……大人,赵家沟很偏僻的,我们此时过去,得天黑了才能到。” “就是因为偏僻才要借宿,”白善道:“不然明儿又跑赵家沟,就多费一路的时间了。” 他怀疑的看着董县尉,“董县尉,你不会没带换洗的衣服吧?我之前说了,我们这一趟出来要三天上下的。” 董县尉:“……大人,下官不着急洗漱。” 大男人三天四天不洗不是很正常的吗? 去赵家沟的路比较难走,何况此时天已经快黑了,一行人就加快了速度。 等他们终于翻过一座小山看到一个村庄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只有月光照着他们前进。 村庄里的人早就睡了,这时候能点得起灯的没有几个,所以天一黑,除了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外就没别的光源了。 他们骑着马摸黑进村,董县尉知道此时就不能低调,不然很有可能被当成土匪山贼给打杀了都不一定,因此一到村口就喊起来。 直接将全村人都给惊醒了。 村长带着青壮们点着火把过来,才到村口就看到一群穿着官服的官差牵着马站在田埂边上。 最前面的两匹马在火光之下只踢了踢脚,一看就是受过训练的好马。 一般这样的好马也就官差用得起,村长松了半口气,虽然不知道官差深夜到这儿来干嘛,但总比山贼要好一些。 嗯,也只是好一些。 村长弓着腰上前,讨好的问道:“官爷怎么深夜到这儿来了,还没吃饭吧?小的这就让人去杀鸡宰羊。” 董县尉没好气的问:“你们村养有羊吗?” 村长讨好的笑道:“羊没有,但猪有,但那猪肉味腥,怕官爷们吃不惯。” 董县尉:“是怕我们吃不惯还是你舍不得?” 白善见村长头都要点到膝盖上了,不由皱眉,和董县尉道:“行了,莫要吓他了。” 他扭头对村长道:“本县是新任县令,前来巡视的,到你们村的时候已经晚了,所以今晚要在此落脚,你看村里谁家房屋比较宽裕些的,挤出一间房来给我们歇脚就行。” 又道:“不必杀鸡宰羊,给我们烧一锅开水就行,我们带了干粮来的。” “哪能让大人们吃干粮呀……”村长转头就要吩咐村子里的人去杀鸡,白善拦住他道:“天色已晚,现在杀鸡做饭也来不及了,我们有些困顿,吃了干粮就要睡下了。” 村长这才没再叫人去杀鸡。 他引着白善他们住到他家里去,当然,这么多人他家是安排不下的,所以还在隔壁邻居家里腾出一间房来给董县尉他们住。 就着开水吃了干粮,说困的白善却拉着村长在月色下说话,“你们村的稻种撒了?” 一顿开水干粮下来,村长脸上的惊惶之色少了不少,他也看出来了,这位年轻的官员很和善,虽然他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官会对他一个小老百姓这么和善。 满宝洗了一把脸和手,出来站了一会儿便觉得蚊虫齐飞,实在受不了就回房拿了两包药出来,一包让白善他们放在身侧,一包则拿到院子里点了火堆慢慢烧着,围着马不停打转的蚊子慢慢飞远或者啪叽一声落在地上动弹不了。 一直焦躁不安的马渐渐安静了下来,总算是不原地踏步了。 到了清晨,天刚亮,白善和周满便醒来,俩人梳洗好以后站在村长家的院子里四望,青山葱翠,雾气朦朦,的确看着是好地方,只是村庄被三座山包围在中间,出行的路难走而已。 白善活动了一下筋骨道:“看着倒是和七里村挺像的。” 满宝问:“那他们土质如何?种植的粮食产量高吗?” 赵家沟的情况比七里村还差一些呢。 至少七里村有一条可以通马车的道儿,虽然那条道儿有些颠簸,好歹牛车和驴车都可以进出,东西能送到县城去,多少可以赚点儿外快。 但赵家沟不仅距离县城更远,出行的路还更难走,恐怕推着板车都很难出去。 白善道:“我昨晚问了一下,产量一般般吧,一会儿用过早饭我要和村长去看一下村里的田,你去吗?” 满宝则是抬头看向山,昨天刚到赵家沟的时候科科就播报了,里面有五种他们没收录过的植物。 她道:“你去吧,我和村里的人说说话……” 顺便再上山挖点草药什么的。 白善便点了点头,再次拦住提着刀想杀鸡的村长,催促道:“天暖了鸡要下蛋的,还是留着吧,我们赶紧用了早食去地里看看。” 满宝则让村长媳妇组织了村里聪明伶俐,干活利索的男女老少,一边带着他们往山上走,一边给他们介绍一下医署。 不过他们不太能听懂官话,他们说的方言满宝更是听不懂,所以只能带上两个衙役做翻译。 赵家沟虽然偏僻,但偏僻也有偏僻的好处,那就是山上的草药比外头的要多,也要更好。 满宝本来只想教他们认一认几种清凉解毒,可以防暑的药材,却没想到在山上看到了许多别的药材。 她想要假装自己看不见都不行。 于是医署介绍会很快就变成了,“这是葛根,辛凉解表,还能治疗腰腿关节疼痛,你们记住它的样子,挖出来后晾晒干了可以送到县城去换钱,可以给医署,也可以送去百草堂和仁和堂,大夫们自会炮制……” “这是桔梗呀,这东西极好,没想到你们山上竟然有它,还这么多,记下来,记下来,这东西可以治疗咽炎肿痛……” “这个药常用到,大人和小孩儿都易得,严重起来还会发烧,而且桔梗也不便宜,我教你们采摘,以后摘了晾晒好了就送到县城换钱。” 对于换钱这件事,不仅周满有极大的热情,村民们也有,于是大家都瞪大了眼睛看着,努力将它们的样子记在心里。 满宝还教他们给药材留种,道:“好的地方要会给药材留种,这就跟留着鸡蛋孵蛋一样,要是把种蛋都吃了,来年也就没有鸡可以养了,药材也是一样的,要想长长久久的将这门赚钱的生意做下去,那就得给它们留种……”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813章 融入 村民们听得很认真。 在场的多为女子,因为周满说了要聪明伶俐的,干活利索的,所以大多数人年龄都不大,多是村里二十岁往下的小媳妇,还有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青年和少年们显然不太想和她们混在一起,因此没来,倒是村里八九岁上的男孩子们正是调皮的年纪,因此也跟着来凑热闹。 不过这会儿涉及到赚钱大计,便是兄嫂姐姐们不说,他们自己也安静了下来。 等他们这一行人下山时,每个人都是满载而归,满宝更是采到了自己想采的东西,即便它不是药也很心满意足。 科科也很心满意足。 村里也正热闹,白善正在给他们做记录分粮种,这会儿已经分得差不多了。 赵家沟的人也是自己留种,不过白善问过去年水稻的产量,直觉就是留了最好的一穗,只怕种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所以他强硬的要求他们所有人将他分下去的粮种都种了,不得食用粮种。 他道:“我计算过的,我给你们的粮种只够种两亩田,剩下的你们还是用的自己粮种,本县知道,你们对新粮种的新种法有疑虑,本县也不勉强你们将自家留种的种子也泡发,但衙门下发的粮种一定要用泡种法。” 他们带来的大半粮种都发了下去,剩下的都被白善拉到了隔壁山脚下同样很穷的二沟村。 二沟村和大沟村有一条大水沟连接着,人口更少,地也更少,大部分都是山林,当然,里面的药材和各式物种也更多。 满宝就跟掉在了米缸里的老鼠一样,眼见着天要黑了,她忍不住和白善道:“明天你先回去吧,我要留下来。” 白善看了眼她挖出来的各种他似乎眼熟,却又叫不出名字来的各种花草树木,问道:“我们不一起了?” 满宝严肃的道:“职责各有不同,我们已经长大了,怎能时时在一起?” 白善:“……就是因为长大了才要在一起的呀。” 满宝拒绝了:“你先回去吧,我要在这儿工作。” 到底是工作还是挖挖挖,彼此都心知肚明,白善定定的看了周满一会儿,最后还是无奈的妥协了。 “我再住一个晚上,明儿再去看一下柳山就得回去了。” 他已经让县衙里的人去通知各乡里的里正到县里见面开会,后天就是正日子,所以他说什么都得回去了。 满宝点点头,挥手和他作别,“放心,我一定不闯祸,再见。” 白善拍下她的手,“我明天才走呢,明天你再和我说这话。” 第二天一早周满就兴高采烈的送走了白善,等他一走,周满便转身带着大吉和西饼进山去了。 白善把大吉几个护卫都留给了周满,还留下了一个精通本地方言的衙役,但周满进山从来只习惯带着大吉,最多再带上一个西饼,其他人就还留在村子里。 等下午周满背着一背篓的东西下山,还没到山口就看到了村长领着不少人等在了山口,衙役和几个护卫就蹲在一旁,看大周满下来,几人立即起身迎上去。 满宝将背篓放下,拿出几株山里比较常见的药材给他们认,还教他们采摘的方法。 有些草药是挖根,有些草药是整株入药,但也有很多草药是只取叶茎,尤其是一些野茶树,更是只取芽尖部分。 满宝在山上发现了两种茶树,都未曾收录过,但百科馆内有记载,所以科科一看见她就能调出它们的信息来。 山上这样的野茶树周满发现了好几丛,她摘了好些,还挖了三株幼苗,此时正好好的放在大吉的背篓里。 她此时就将幼苗拿出来给大家看,道:“这茶叶有清热解毒,轻身延年的功效,你们日常可以采摘下来,炒干了,或者放在锅里阴干了自家吃。” 听说是自家吃的东西,大家都不太感兴趣。 村长搓着手问:“大人,您昨日说山上可采摘赚钱的药材还有好些,不知道还有哪些?” “在这儿,我都给你们采下来了,回头我再给你们留一些样本,你们可以拿着上山去对照。”满宝笑道:“你们这山上的药材还挺多种多样的,所以一时认不全也是正常的,你们认得哪些就采摘哪些,只一样,要注意留种。” 满宝道:“不成熟的植株不能采摘,不然你们就是采了,送到县城,药铺也是不收的,你们还白费功夫;而且我们总要为后代子孙计算,若不留种,那后代子孙采摘什么呢?” 村长连连点头,转身喝问,“你们都记下了吗?” 村民们兴奋的大吼一声,“记下了。” 然后满宝便在山脚下教他们认她采下来的药材,她还能大致说出它们生长的地方和习性。 村民们都认得很积极,连孩子们也听得认真,但能记住多少就不一定了。 果然,还没到晚上,村子里就开始响起孩子们的哭声,满宝竖着耳朵去听,隐约听到大人们的怒嚎,“大人说的这么清楚明白你们都记不住,你们是吃干饭的吗?” 然后是孩子们的哭嚎,“你也没认出啦,你也没记住啊。” 然后是大人们暴躁的声音,“说你,你还敢顶嘴?” 然后是啪啪的打击声。 满宝打了一个抖,皱了皱眉,怀疑自己是听错了,便问衙役自己翻译得对不对。 衙役惊讶:“大人您可真厉害,都能听懂他们说话了?” 满宝不太好意思的道:“他们说得不快时就勉强能听懂一些,毕竟昨天这样的话他们常说。对了,以后生病了就到县城去问诊,不要耽误了病情这句话要怎么说?” 衙役就教她。 满宝跟着学着说了三四次就记下了,然后问,“那‘下户看病抓药不要钱’怎么说?” 等白善终于在另一个村子里和周满碰上面时,她已经不是之前的周满了。 她已经能够用本地不太标准的方言和村子里的老大爷老大娘聊得飞起,看到白善还兴奋的招手,然后转身用蹩脚方言和大家介绍白善,“这是我夫君,也是北海县的县令,以后你们要是有什么困难了尽管找他,他是你们的父母官,你们有事儿他就得管的。” 和以往每每进村都会收到的惶恐不同,老大爷老大娘们立即点头,然后满眼敬佩慈爱的看着白善。 白善:……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2814章 盯着 白善和周满道:“有药商找上门来了,医署那边已经收拾好,你何时回县城?” 满宝算了一下自己出来的时间,发现已经在外面近一旬了,于是叹气道:“跑了好远了,罢了,明儿就回去吧。” 白善就点头,“你在县城的时候帮我留意一下宋主簿。” 他道:“这段时间我发现以前户部下发的粮种,稻种和其他豆种还好,麦种基本上都会给到宋家的佃户和宋氏族人那里,倒是一些偏远的村庄基本上分不到新的粮种。” 他道:“路县令在时情况有所好转,但以我这段时间走过的村庄来看,大部分新麦种还是会集中在那几个姓氏之间。” 满宝问:“衙门采购回来的稻种和豆种不好吗?” “不是不好,而是不知适应环境的能力怎么样,”白善显然对种地颇有研究,道:“一个地方的粮种循坏久了产量也会越发的稳定,要想提升,便要试着种一下外地的粮种,说不定外地粮种能延伸出产量更高的粮种来。这也是司农寺和户部坚持给各地衙门发送粮种的原因之一。” “但种地的百姓不愿意去冒这个风险,”白善道:“所以,不仅是衙门下发的稻种,还是给的新麦种,他们大多会拿来吃了,还是种自己留的种子。” 白善是有些头疼的,种地的人显然更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衙门的。 当然,白善也不能说他们不对,因为有些粮种在播种后的确不适应当地气候,从而变得很低产。 百姓们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而宋家和那几家显然是有别的渠道信息,知道新麦种的好,因此用别的方法分配到了不少,即便情况在路县令上任后有所改善,他也不能一下就拿捏住底下这么多里长。 县令治县,其实更多的是顺应当地的情势来治理地方,在可以操作的空间内去改善情况。 在外放前,杨和书曾经就此事和他书信往来讨论过,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聪明人读书时惊才绝艳,在朝中时也如鱼得水,可一旦到了地方便折戟沉沙,是他们不聪明了吗? 还是他们的学识不足以治理地方? 都不是,只是他们所为超出了地方情势所能承受的范围,所以就失败了。 杨和书知道皇帝要培养白善,而目前大晋虽然有许多问题,但最大的问题便是土地的问题。 近些年因为国泰民安,人口增长很快,全国安定之后的几代孩子陆续长成,有些地方的现有耕地已经被分得差不多了,加上当地豪族、士族和世家权贵还会想尽办法圈地,所以土地和税收便是当下大晋最主要的矛盾。 涉及土地,一不小心是会死人的。 所以县令和地方豪族的关系,不该是完全对立的,若不能相辅相成,也要顺应情势。 所以即便知道北海县这些豪族在粮种分配上有猫腻,白善也没有追究的意思。 而是略过这些旧事,转而着眼未来。 白善道:“这一次县衙分配粮种的额度是跟以往反过来的。为了保证这些粮种最后都能到百姓手中,我接下来应该都会在乡下,不知道各家对于这次分配是什么反应,所以有劳你多看顾。” 满宝一口应下,“没问题!” 满宝应得豪爽,回去后就专门去看了一圈宋主簿,让宋主簿脊背发凉,不由扯了嘴角问,“大人这是……?” 满宝露出标准的八颗牙齿,皮笑肉不笑的虚伪恭维道:“看宋主簿都瘦了,看来这段时间很辛苦呀。” 宋主簿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就还好?春日事多,所以比较耗神?” 满宝便建议道:“春天多痰湿,所以宋主簿还是少吃些肉,多食些菜蔬,最近不是有许多野菜冒出来了吗?别看它苦,于养身很有功效的。” 宋主簿不想吃野菜,那是饥民和贫民才会吃的东西,不过周满既然这么说了,他也就笑着应下了,心里却并不打算吃。 满宝盯完了他才开始说正事,“我听白大人说,你们县衙里有一批用旧的桌椅板凳,还在库房里吗?我们医署想要。” 宋主簿:“……大人,那些桌椅都缺胳膊断腿的,您何必这么委屈自己,直接买新的便是。” “你出钱?” 宋主簿就不说话了,要是一两套桌椅还行,但医署那边…… 想也知道不可能是一两套可以搞定的,木料加木工,那就不少了。 满宝见他不说话便叹气道:“医署接下来还要买药呢,我没钱了,所以能省一点是一点吧。那套桌椅你们县衙也没用,便给了我们医署吧。” 宋主簿便无奈的道:“大人,这事儿我一人也做不了主,不如等白大人回来以后……” 满宝就挥手道:“回来前他已经答应了,不信你去问大吉他们,你要是觉得他们是我家的护卫就偏向我,那你去问赵武。” 赵武就是白善配给周满的衙役,话多,但知道的方言也多。 青州十里不同音,但他都会说那些方言,有他在,周满和任何人沟通都不成问题,还顺带着学了不少的本地语言。 宋主簿被噎住了,这才惊醒,周满和白善是夫妻啊,白善不向着她还能向着谁呢? 宋主簿摸了摸鼻子,只能道:“好吧。” 满宝也不见外,直接招呼上院子里的衙役们,“走走走,帮我搬些桌椅去。” 库房打开,里面堆了不少东西,其中就有不少桌椅,满宝看了看,有些桌椅的确是不稳,也有缺胳膊断腿的,但更有不少只是有了些划痕也被搬到了这里。 满宝一看,大手一挥,全要了。 宋主簿抽了抽嘴角,库房都打开了,他还不至于为一些破桌破椅和周满计较,但这也忒多了吧? 他道:“周大人,你们医署用得了这么多吗?” 满宝道:“肯定可以,将来看病的人多了,说不定还会有住在医署的病人,这些东西都需要的。” 等桌椅搬完,满宝到了堆在角落里的油布,便上前去翻了翻。 宋主簿顿时心生不妙,果然,周满一站起来便道:“这油布放在这里都落灰了,也给了我吧。” 宋主簿:“……大人,您要油布做什么?” “遮挡药材啊,用处可太多了,反正都是旧的,你们也是白放着,不如给我利用起来。” ※※※※※※※※※※※※※※※※※※※※ 作家的话 明天见啊 ☆.第2815章 再寒暄寒暄 宋主簿眼睁睁的看着周满领着一群衙役又抬又扛的离开,等他们走远了才反应过来,这会儿还在上衙呢。 就算白大人同意了把库房里的旧东西送给医署,但也没有全县衙的衙役都跑去医署啊? 满宝已经带着人顺着巷子浩浩荡荡的回去了。 还冷清的医署瞬间热闹起来,满宝让人将搬来的桌椅放在院子里,和跟着跑来操心的五月道:“先挑出好的桌椅来,擦干净了放到各个诊房里,其余缺胳膊断腿的,敲下同样缺胳膊断腿的桌椅的腿接上,放到打扫好的各个房间里。” 五月:“……娘子,我们全然不懂木工呀。” 满宝挥手道:“这有何难,不就是简单的装腿吗?敲下来装过去就好了,要是缺缝就塞些木条进去,要是塞不进去就削去一些。” 虽然这么说也没错,但五月总觉得这样装出来的腿只怕要有问题。 想了想,她还是道:“娘子,还是请个木工来看看吧,而且您不是还要做一些小床放着吗?” 满宝想了想医署的钱袋子,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医署里她最大,也只有她一个官儿,因此做任何事她都可以直接吩咐下去,让习惯了找人商量的满宝很不习惯,因此她道:“告诉方县丞,张贴公告,我要招募吏员。” 医署是需要吏员的,名额不多,只有两个,还有的便是医署博士和典药,不过那得是大夫和精通医理药材的人。 而现在周满需要的吏员是要处理医署杂务的,最好知道怎么管理人和管账。 满宝想了想,去了医署才腾出来,连书都没有两本的书房里写了一封公文,等墨干了以后交给县衙的衙役,道:“即刻送去青州,找路县令,就说我要张榜招募有才之士,半个月后会在北海县县衙举行考试,请路县令以刺史府的名义将此公告发往各县。” 衙役应了下来,却没敢立即就走,而是跑回县衙里要找宋主簿拿主意,毕竟周满是医署的官,而他是县衙的兵。 结果才进县衙大门,还没得及去找宋主簿,先见到了方县丞。 方县丞看过公告后道:“送去吧,现在去青州,天黑前还能回来。” 衙役便拿着公文得令走了。 方县丞看着他牵马出了县衙,这才背着手转身回办公房。 看到方县丞,宋主簿便笑道:“方大人,这县衙里的人都跑了大半,就算白大人和周大人之间不分彼此也不能这么干吧?” 他道:“医署那边人手不足,我看不如抽调一些吏员过去算了,倒免得周大人每次要用人时都来我们县衙借。” 方县丞道:“这是青州医署的事,我们北海县衙只负责协从,并无管理之权。” “我这也是建议嘛,”宋主簿道:“医署才建立,正是急需人手的时候,白大人和周大人不分彼此,县衙这边的人过去周大人用起来也顺手。” 方县丞道:“宋主簿可以去问一下周大人。” 宋主簿就思考起来,还真就考虑去问一下周满。 周满直接就拒绝了,她道:“你们县衙的吏员都处理习惯县衙的事情了,突然调到我这个小衙门来只怕不适,所以还是罢了。” 周满还有些疑惑呢,“我已经让县衙张榜招募人才,怎么,宋主簿没看到我的公告吗?” 宋主簿:……他没看见,也没人告诉他呀。 正说话,西饼进来禀报道:“娘子,百草堂和仁和堂的掌柜都来了,还有两位药商。” 满宝立即起身,“请他们到大堂里稍坐片刻,我这就来。” 她扭头和宋主簿道:“宋主簿,我们都是自己人,医署随便你逛,我就不多陪了。” 宋主簿:……如此空荡荡的医署有什么值得看的?而且他们怎么就是自己人了? 自己人会连她发公告招募人才都不知道吗? 见周满起身要走了,宋主簿连忙叫住她道:“周大人,我与你同去吧?” 他一脸忧虑的道:“商人重利,多狡诈,您初来乍到,若无人压阵只怕要被坑。” 满宝却一脸纯良的道:“不会的,能够做医药的人,别的不说,一颗善心是有的,怎么会坑我呢?” 她道:“我以诚待人,对方自然会回我以诚。” 宋主簿:…… 满宝一脸善良的转身出去,出了门口脸上的笑容就收了起来,一脸严肃的往大堂去。 大堂里坐了四个人,且彼此都不陌生,于是趁着周满没来,大家都端着茶互相打探起来,“赵掌柜怎么来了?听说周大人来北海县后诊治的第一个病人就在你们百草堂抓药,不知对方病情如何了?” 赵掌柜打哈哈道:“那是周大人的病人,我们只管照着药方抓药,哪里知道病人的病情?听说仁和堂的邵大夫是北海县里第一个见过周大人的大夫,当时还给周大人开了一副求子汤?” 仁和堂的石掌柜哼了一声后大:“你们百草堂的田大夫不也给周大人开了补汤?” 两位药商连忙打哈哈道:“两位掌柜莫要生气,那都是误会,谁也没想到周大人会扮做病人在县城里逛不是?而且两位大夫开的药也并没有错,周大人的确还没有孩子,开个求子汤倒也应景,那补汤更是吃得没毛病,对了,听说周大人当时买药时将药房里许多常用到的药药价都问了一遍?” 正说着,四人听到了脚步声,立即收声,正襟危坐起来。 周满浅浅笑着进来,四人一看见她便起身行礼。 周满坦然接受了,微微抬手后道:“四位请坐吧。” 她在首座上坐下,开门见山,直接和他们道:“今日请四位来是讨论一下医署采购药材的事。” 满宝看向西饼。 西饼就捧了四张纸过来,上面列了药单和周满需要采购的量,她笑眯眯的道:“我想四位来前也一定有所猜测,所以我也不多赘言,大家直接对照着药单写下自己能给的单价,我会看着购买的。” 四人:……不再寒暄一下吗? 他们其实可以再寒暄一下的。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816章 定价 四人接过西饼递过来的单子,不由转头看向彼此,可惜他们中间隔着一张桌子,默契上却隔了更多的桌子,所以没能从彼此的眼神中领悟到对方的意思。 周满还特别体贴的给他们准备了笔墨,笑眯眯的道:“我想各位对自己的药价总还是心中有数的吧?开价吧。” 药商黄老爷轻咳一声道:“周大人,此事重大,我想得先回去和管事商量一下,不如将这单子给我拿回去参详参详?” 满宝小脸一肃,认真的道:“这几日我都在致力于让北海县更多的百姓知道医署的存在,现在医署的名声勉强算打出去了,所以为了不让百姓们失望,医署就得尽快办起来,今日我是一定要定下药材的,黄老爷若是不能做主,自可以离开,见完了四位,我还要见一见从青州那边过来的人呢。” 四人不由互相看起来,心中有些忐忑,青州那边都来人了? 那要是他们这里不应,周满和青州那边的人达成了合作,以后医署这边还有他们的一站之地吗? 医署虽然设立在北海县,但它可是整个青州的医署,就算没什么大规模的病情发生,只每年换季发生的病患便能消耗去不少药材,更不要说周满名声之盛,只怕青州之外的人也会来求医。 那可都是钱啊! 连同是药铺掌柜的石掌柜和赵掌柜都知道这个道理,更不要说两位药商了。 四人又面面

相关推荐: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红豆   淫魔神(陨落神)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乡村透视仙医   女奴的等价替换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村夜   乡村桃运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