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 第135章

第135章

六点见 ☆. 第1301章 回村 庄家的确没准备,庄先生一年到头可能就在家里住几天,房间一直空置着,人突然回来的话,房间里冷冰冰的,根本不方便住人。 满宝他们干脆挽了袖子进屋打扫,把门窗都打开…… 庄大嫂愣愣的看着他们把被子拿出来掸了掸后铺上床,还拿了火盆进屋里烤屋子。 周满从兜里掏出一个小荷包来,将里面的药材倒进火盆里,不一会儿屋里便有了药香味儿。 这是驱虫避秽的药草,他们一路回来的时候没少烧,这屋里久不住人,也不通风,是得熏一熏的,升起的火盆还能驱散屋里的寒气和湿气。 三人动作很快,都没让等在外面的大吉帮忙就一人负责一样做好了。 庄纪安站在一旁愣愣的看着他们,反应过来后立即上前帮忙。 庄大郎从铺子里赶回来时,房间已经收拾好了,满宝点了两个火盆在屋里驱寒,然后几人便退到了院子里和庄大郎行礼问好。 庄家每年都能收到七里村三家送来的节礼,和他们的关系虽不多亲近,却也不生疏。 只是一年不见,他觉得父亲的这三个弟子变化很大,身上隐隐有了一股贵气。 想到两个多月前县城里的热闹事,庄大郎对他们更客气了些,问起父亲的马车落在后面,干脆就要起身和他们到路口去接人。 他钻进厨房里,和庄大嫂道:“把饭菜做得软烂些,父亲不喜欢吃硬的东西。” “知道了,你快去接吧,对了,把纪安带上。” 他们去县城的大路上接,罗江县就这一条大路,要过城,这一条路是必走的。 车队带的东西多,进城的时候还需要检查,所以要慢很多。 他们干脆就站在大道的路口边等,白善趁机问起县里的事,“听说是刘县尉接手的县令之职?不知县务可有改变。” 庄大郎不太想当街讨论县令,但也没有拒绝回答,他只是压低了声音道:“县里还是和杨县令在时一样,什么都没改,不过底下吏员们的日子没以前好过是真的。” 庄大郎是在张家的粮铺里当账房,且不是一家粮铺的账房,而是总账房,县里的张主簿就是出自张家,所以他这方面的消息还是挺灵通的。 正说着话,几人便听到了马车走动的声音,不由抬头看去,就见大街的尽口出现了车队。 庄先生的马车在路口停下,庄大郎连忙上前接住。 庄先生从车上下来,长出一口气道:“一把老骨头都要颠散了呀。” 他推开庄大郎的手,自己原地走了走,便让开让马车进去,对庄大郎道:“我带了些东西回来,你去让他们卸下来小心安放,我去和刘老夫人作别。” 刘老夫人也从车上下来和庄先生行礼,俩人已经熟识,倒不多客套,打了一声招呼后庄先生便转身家去了,他不愿再坐车,要自己晃悠着走进去。 刘老夫人对白善他们道:“送完了庄先生就快回家去,一会儿城门要关了。” 白善应下。 刘老夫人他们就先走了。 满宝和白二郎把庄先生扶回庄家,他喝了一口热茶后便对三人挥手道:“行了,你们回去吧,再晚,天就要黑了。” 三人便跑了,“先生,我们过几天再来看您。” 庄先生挥了挥手,扭头看向庄纪安,笑了笑,改为招手,“过来,祖父看看你。” 庄纪安很喜欢总是给他买各种好吃、好玩的东西的祖父,走了上去。 满宝他们跑回钱记饭馆,正巧周五郎也赶了车过来接他们,接上人后便一起回家去了。 小钱氏见满宝骑在马上,心中自豪得不行,却还是怕她从马上摔下来,就从车里冲她招手,“满宝,你到车里来坐,外面太冷了。” 周五郎坐在车辕上缩着脖子道:“大嫂,她才不怕冷呢,她路上有一半的路程是骑马回来的,让她骑吧,这车里可坐不来这么多人。” 三头和羡慕不已,也趴在马车上看满宝,“小姑,我也想骑。” 满宝道:“可我的赤骥还小,不能坐两个人,你去求大吉带你。” 三头就探头往后看大吉,然后自己拒绝了,“算了吧,等我回到家再骑,小姑,你给我骑马吗?” 满宝道:“我可以教你。” 三丫一听,也立即道:“我也要骑马!” 三头把她推到一边道:“你还小呢,骑什么马?” 三丫冲小钱氏告状,“大伯母,三哥又欺负我。” 小钱氏就瞪了一眼三头,拍了他一下,“不许欺负妹妹。” 三头就觉得很憋屈,也不坐在车里了,钻出车去和周五郎坐在一起。 满宝他们已经笑哈哈的跑远了,三头一脸的羡慕,又一脸的憋屈。 周五郎看着好笑,三头和满宝同岁,他小时候也是周五郎带大的,所以叔侄两个也亲近得很,便撞了撞他的肩膀道:“你娘就念了你一句,怎么,就生气了?” 三头小声嘟囔道:“天天都念的。” 周五郎不信,三头就小声道:“五叔,你不知道,现在家里都不偏心我们,开始偏心三妹了。” 周五郎奇怪,“为什么?” “因为家里就要只有三妹一个女孩儿了,”他道:“大姐要出嫁了,二姐又在京城,四婶又生了一个弟弟,以后家里就只剩下三妹一个了,所以家里就开始偏心她了。” 三头言之凿凿,然而周五郎并不怎么相信,再偏心,三丫不还是得到饭馆里去帮忙吗? 可见也并没有多偏心的。 刘老夫人他们先走,因此也先到的七里村,等满宝他们骑马回来的时候,村口已经聚了不少看热闹的人,老周头站在最前面。 他眼神还特别好,余霞中瞪着眼睛往远处看,满宝骑着赤骥当先出现在村口的那条小路上时他就一拍大腿乐道:“哎呀,是满宝,看到了没,骑在马上的是满宝。” 一旁被他抓住的村长连连点头,“看到了,看到了。” 老周头嘚瑟的不行,乐陶陶的和众人道:“这是我闺女,是我闺女……” 众人:……废话,同村这么多年,谁不知道这是你闺女? 不对,这不是你闺女! 有人正想点明这一点儿,满宝已经一马当先冲了过来,等马跑到跟前将将停下,她便从马上蹦下来,冲着老周头就扑去,大喊道:“爹——”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302章 鼓动 老周头接住她,“闺女呀——” 父女两个高兴的抱了好一会儿,老周头就夸她,“满宝越来越漂亮了,这衣裳也好看,还暖绒绒的。” 满宝就给他看,“这是披风,狐皮做的。” 她道:“爹,我和四哥买了好些狐皮,给你和娘,还有大嫂做了一件狐皮大衣,可暖和了。” 老周头又心疼又怀疑,“和你四哥买的?你四哥啥时候这么孝顺了?” 白善和白二郎也到了,从马上跳下来先和村里的人团团行礼,闻言忍不住抿嘴一笑,白二郎插嘴道:“不是和周四哥一块儿买的,是和周四哥买的,不过周四哥说他没赚钱,平价卖的。” 老周头听明白了,忍不住吹胡子瞪眼,念叨道:“老四出息了呀,都学会挣自个妹子的钱了,怎么,他就不能孝敬一下他爹娘?他人呢?哪儿去了?” 白善拽了一把白二郎,白二郎便哈哈大笑着转身跑远了,跑向站在桥边的他爹。 白大郎已经从车上下来和他爹见礼了,他脸色有些发白,看见他弟欢腾成这样,忍不住摇头,真不明白他为什么哪来那么旺盛的精力。 白善和老周头行过礼后也回家去了,大家各回各家。 后面拉行李的骡车是按照各家来装的,一家一辆,装着老周家行李的车直接往老周家去,在村民们的帮助下卸下行李来,周五郎翻出一个箱子,打开,里面全是包好的各种点心糖果。 全都是他们在绵州城中买的,他把箱子交给二嫂,冯氏便开始拆了点心和糖果给大家分。 村民们也不客气,收了点心糖果后转身就找到自家孩子,给他们拿去吃,有的则叮嘱拿一些回去给老人尝尝。 他们也不走,就站在院子里和老周家人说话,主要是想和满宝说话。 他们对京城很感兴趣,想知道京城是什么样子的。 周五郎已经跑去找他媳妇孩子了,满宝就被众人围住,大家七嘴八舌的问起来,比如京城的大门是不是真的有八丈高,满宝是不是真的见着了皇帝…… 满宝也很喜欢跟他们说话,脱了披风后就搬了张小凳子坐在她爹的身边和人吹起牛来,哦,不,是说实话。 她表示京城比罗江县可大多了,随便一个坊都比罗江县大,一个坊内纵横四条大街,沿街是商铺,后面一格一格的则是住宅,想想看罗江县可只有一条大街呢…… 京城里好吃的东西也很多,漂亮的东西也很多…… 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老周头最为捧场,冯氏几次想要插话都插不上,干脆就不打扰他们,转身把三丫拉了过去,按照箱子上贴的标签搬到各人的屋里去。 村里有人看到他们一箱箱的东西搬回房里去,先前还不怎么在意,这会儿却眼热得不行,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就忍不住问,“满宝,你们这是从京城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 满宝看了一眼后道:“给我爹娘买的布料,还有京城的特产,再有就是一些书啊、药材了。对了,我从济世堂里和药商买了好些药种,你们可以试着种在山上……” 村民们惊讶,忍不住问道:“药草也能种吗?” 不怪他们惊讶,在他们的印象里,药材都是从山里采摘的野生的。 满宝道:“我问过了,有些药草能种,反正也是用的山地,这些种子也不怎么贵重,试一试吧,若是能种出来自然好,种不出来也不妨碍什么。” 其实这些种子都是她托药商们和药农收的,没办法,好多药材百科馆内都没有收录过,可药铺里基本上都是炮制过的,已经没有活性了,她只能将这些药材名字记下来,再划出可以收集种子的药材,然后出钱让药商们帮忙收集种子。 不然,她一种只要一两株生药草,就算她出的钱高,因为不好运输和存活的原因,药商们也不喜欢费这个劲儿。 所以满宝才转而考虑要收集种子。 有些药材是有种子的。 但正如他们所说,药材绝大部分都是从山里采摘,天生天长,种药材,别说七里村,别的地方也很少有的。 至于村里种的老姜和山药,他们没把它们当药材,因为这些都是可以当菜吃的。 也就只有女贞子稀奇点儿,被他们算做一味药材。 满宝道:“女贞子、老姜、山药还有枣片,这些都是常用的药材,用量颇大,如今我四哥已经决定要常走京城那条线,那你们多种些也没什么。” 众人眼睛微亮,新麦种现在已经卖不出什么价了,听人说连很远的北地都换上了新麦种。 而且,这两年因为丰收和新麦种的产量,粮价还降了些呢,倒是今年被周四郎收去的老姜,还有和周二郎一块儿拉到绵州、益州等地卖的新姜换回来不少钱。 而且姜喜欢沙地,那种地方不好种粮食,拿来种姜是最合适的。 话题便一转,大家转到了农事上,也就没心思去想什么箱子不箱子的了。 “金叔,你家今年就种了二十来棵枣树吧,上哪儿找的果苗?” 老周头道:“二郎从外头找回来的,回头我问问他。” “要我说还是种枣树比较好,生的当果子吃,晒干了能卖给药铺,直接种山上,能省不少地呢。” “满宝,你带回来的种子都是什么种子?那药材贵吗?” 大家七嘴八舌的,满宝慢慢回答,得知这些药种她也都没种过,甚至好多连药农都没种过,所以哪怕她说她知道种植的方法,大家还是不太心动,反倒商量起来要怎么多种些老姜。 自从老周家说老姜可以晒干放到药铺里当药材,生的也能保存得更久,大家便都开始有意种起老姜来。 现在看来,完全可以再多种点儿嘛。 反正七里村旱地挺多的,可以少种点儿豆子,多种点儿老姜。 村民们见老周家厨房快做好饭菜了,纷纷起身告辞回家去,老周头留了一下,有两家就要留下吃,结果被人给簇拥着离开了。 人家一家子团圆,你跟着凑什么热闹? 等人一走,周三郎便把门关上,把院子里的凳子一收,大家分了两桌进屋吃饭。 坐下以后老周头才发现不对,左右看了看后问,“老四、老六和大头呢,他们怎么不在?” 众人:……爹,您这反应是不是慢了些? ※※※※※※※※※※※※※※※※※※※※ 作家的话 晚上十一点见 ☆.第1303章 看法(祝书友“潇洒走一回”生日快乐) 满宝抬头道:“爹,六哥和立重立君留在京城开店呢,过年生意好,他们不舍得关掉铺子。” 她没说周四郎把周六郎和店铺押在胡商那里的事,继续道:“四哥和立威进了一批皮货,在绵州跟我们分开了,要拿去茂州和益州卖,估计得好几天才能回来。” 这种做生意的事老周头不是很懂,不过他对周四郎不走空的行为和周六郎勤奋劳作的态度表示了赞赏,于是暂且把他们丢在脑后,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肉给满宝,乐滋滋的道:“好,那我们先吃饭,来,满宝吃肉,一路上都饿坏了吧?” 倒不怎么饿,就是颠簸得很。 钱氏看了眼一直兴奋不已的老周头,也给满宝夹了一筷子肉,然后道:“快吃吧,你的房间娘让你三嫂收拾出来了,屋里点了火盆,晚上要是太冷,就再加一床被子。” 满宝应下。 一家人开心的吃了一顿晚食,饭后大家就点了灯分东西。 大房、二房、四房和五房都给各自的屋里人买了好东西的,满宝当然也不会忘了三哥他们,也给他们买了一箱子的东西。 不过这不是最主要的,这些东西在京城时就分门别类的放好了,已经抬回各自的房中,他们自己会分。 主要的是,满宝这次还从京城里带了一些书回来,这是她买回来给三头他们的。 家里的书大部分是她去先生那里手抄,然后三头他们再从她这里手抄一份过去的,其实书还是很少。 这一次,她把许多她已经读过背下来的书带回来,三头他们可以直接用上。 不够的话也可以自己抄一份。 还有皇后和太子妃赏赐她的一些布料、首饰之类的,满宝也带了不少回来,她并不吝啬的分给家里人。 钱氏摸了一下那锦缎便把手收起来,摇头道:“这锦缎太滑了,我都怕手上的茧子把它的丝给挑了,不是我们庄户人家可以用的,还是收起来吧。” 满宝却看出嫂子们是真的喜欢,因此道:“娘,让嫂子们收着吧,就算不穿,收好来,以后也可以卖了换钱。” 钱氏看了她一眼,没再表示反对,对小钱氏等人道:“既然满宝这么说了,你们就收着吧。以后孩子娶媳妇或是出嫁,这些料子说不定能用上。” 说到这个话题,小钱氏就忍不住问满宝,“满宝,大头什么时候能回来说亲?” “对,二丫也到年纪了,”冯氏道:“我还以为这次二丫回来呢。” 满宝吓了一跳,“二嫂,你就要给立君说亲了吗?” 冯氏道:“可以开始相看了。” 满宝想了想后摇头道:“立君现在可能干了,让她回家嫁人估计不可能,而且女孩子嫁的太早不好。” “怎么不好了?” 满宝道:“对身体不好,嫁得太早,生孩子危险,十八岁后再说吧。” 冯氏纠结,“十八岁也太大了吧?对了,老六呢?” 大家这才想起来,周六郎还没娶媳妇呢。 嫂子们纷纷看向钱氏,气氛有点儿凝滞。 满宝嘿嘿一笑,有些许的心虚。 钱氏看到了,便对围在满宝屋里的冯氏等人道:“天色不早了,你们赶紧回屋睡觉去吧。” 冯氏等人就抱了分到的锦缎离开。 钱氏对小钱氏道:“再去烧一锅热水,免得一会儿满宝他们洗漱热水不够。” 小钱氏也走了,满宝连忙摸出一个大包袱来给她,“大嫂,这是给你的狐皮大衣,穿上可暖和了。” 小钱氏抱着一匹锦缎和一个大包袱回去了。 冯氏等人都看到了,便知道大嫂比她们多了一个包袱,不过这会儿大家是羡慕居多,对此早习惯了。 等人都走了,钱氏这才拉着满宝问,“你六哥在京城喜欢上人了?” 满宝:“娘怎么知道的?” 钱氏没回答,问道:“是什么样的人?” 满宝便挠了挠脑袋道:“六哥托了四哥回来说情的。” 钱氏就点了她的脑袋道:“所以你要瞒着娘,瞒到你四哥回来?” 满宝便不好意思的一笑,往外看了看后才趴在钱氏的耳边小声道:“是我们家饭馆隔壁的羊肉馆的闺女,姓邱,今年有十八岁了。” 钱氏就皱眉,“十八岁还没定亲,是跟你六哥一样不想成家,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 满宝:“他们家只有她一个闺女。” 这种情况太熟了,钱氏想也不想就问,“他们家要入赘?” 满宝正想回答不是,闻言顿了一下反问,“娘你会答应六哥入赘吗?” “不答应,”钱氏沉着脸道:“倒不是为了你六哥的那份孝敬,除了他我还有五个儿子,我和你爹养老尽够了。只是赘婿不是那么好当的,先不说外头人那些眼光,光家里都有可能会看不起他。” 钱氏道:“我们家现在也不缺娶媳妇的钱,为什么要入赘?” 满宝道:“我亲爹也是入赘的,娘你不是说,我姥爷他们对我亲爹挺好的吗?” 钱氏听她提起这个,便知道她在想什么事,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道:“是挺好的,可今时不同往日,你亲爹那会儿什么都没有,连命都是人家救的,不然要是娶进门来这会儿就没这么多纠结的事了。” 满宝小声问:“什么纠结的事儿?” 钱氏掐了掐她的脸颊,嗔道:“明知故问,还能什么事儿,当然是你上族谱的事儿了。” 满宝就叹气,道:“娘,你觉得我叫周满好听,还是叫夏满好听呢?” 钱氏笑道:“都好听,看你喜欢哪个名字。” 满宝自己也举棋不定,她当然是更喜欢从小便带着的名字了,可这样一来就显得她亲爹和他们家很没有道义了,毕竟当初说好了是入赘的。 钱氏也跟着叹息,“你六哥应该回来的,让你爹打他一顿就好了。” 满宝一个激灵,立即回过神来,连忙解释道:“娘,邱家没让六哥入赘,只是说想要一个孩子跟他们家姓而已。” 钱氏:…… 她默默地看着满宝。 满宝讨好的笑道:“我这不是想知道您对于入赘的看法吗?” 钱氏就点了一下她的脑袋,这才细细地问起邱家的情况来。 满宝一听便知道钱氏是倾向于同意了,她莫名的觉得自己有点儿亏,看来等四哥回来得让他把六哥的那十两银子给她,因为这门亲事是她说服娘亲的。 ※※※※※※※※※※※※※※※※※※※※ 作家的话 祝愿书友“潇洒”生日快乐,事业更进一步,早日脱单,早日买房,早日啥啥啥 明天见 ☆.第1304章 小农庄 阳光透过窗户照了进来,满宝这才翻了一个身,撑着懒腰爬起来。 家里人早就都吃过早食了,大冬日的没事做,大部分都出去玩了,只有几个人还在家。 小钱氏正照着钱氏的吩咐准备各家的年礼,快要过年了,又撞上满宝他们从京城回来,给亲戚们的东西肯定要丰厚一点儿才好。 尤其是钱舅舅家的。 看到满宝过来,小钱氏就擦了擦手问,“醒了,肚子饿了吧,大嫂给你下碗面。” 满宝已经溜进了厨房,掀起锅盖看到还有一个白馒头,就道:“不用了,吃馒头就行。” 钱氏看了一眼后道:“给她煮个鸡蛋配着馒头吃就好,不用下面了。” 小钱氏应了一声,却不止给满宝煮了鸡蛋,还给她炒了个青菜。 满宝很高兴。 她笑道:“一大早五郎就说你们在京城少能吃到绿叶子的青菜,一入冬就只能吃白菜和一些干菜了,今年天气还算暖和,菜地里种的菜还能活,所以我多折了些回来。” 满宝拿着馒头一边啃一边看她们收东西,问道:“娘,我爹他们呢?” “出去了,”钱氏道:“肯定满村转悠着吹牛去了,还穿着你给他的狐皮大衣。” 别说,狐皮大衣还是很暖和的,毛绒绒的,又挡风,七里村在山里,就算是出太阳也感觉冷飕飕的,冬天也就围着火盆的时候感觉好受。 可烧火盆太费木柴,家里人又多,所以并不常升。这会儿有这一件大衣,出去外面逛也不会觉得冷。 钱氏都很喜欢,更别说老周头了。 满宝也想到村里去逛一逛,于是抓紧吃馒头,吃完了早食手一拍就跑出去了,小钱氏想拉住她量一下脚做鞋子都没拉住。 钱氏就笑道:“我看她现在和大丫差不多一样高了,你照着大丫的脚给她做就好。” 小钱氏应下,把分好的年礼拿回主屋去放好。 满宝正要跑去白家找白善和白二郎,结果才到桥边就看到他们两个从那边过来,三人在桥上碰面。 白善道:“我们想去小农庄里看一看,你去不去?” 满宝便立即改了主意,“好呀。” 大吉已经把车赶出来了,不过不是用的马,而是骡子,走乡下的这种坑坑洼洼的路,骡子走得比马稳当。 白管事和他们一块儿过去,他也坐在车上,一边给他们介绍今年庄子的情况。 今年庄子少了新麦种的收益,所以钱少了许多,但也赚了不少,因为粮食丰收,卖出去也挣了不少钱。 除了粮食,还有庄子里种的姜,果树,养的鸡鸭等也都收获不少,白管事知道这个小农庄是三位小主子在外面花销的主要来源,因此很上心。 白善也不嫌弃车颠簸,直接在车上查起账来,白二郎嫌头晕,没去看,只问他,“你的钱够还我吗?” 白管事好奇的看了一眼他们家少爷,按说不该是堂少爷和他们少爷借钱吗? 怎么这会儿反着来呢? 白善默算了一下各项收益的总和,点头道:“够还。” 白二郎就高兴了,“那你什么时候还我钱?” “分钱了就还,”白善有些好奇的看他,“你现在急用钱吗?” 白二郎道:“倒也不急,就是我表哥昨晚上和我借钱来着,说是想做生意,缺本钱,我觉着他那门生意不错,所以我想入股,就答应了。” 白善和满宝很好奇,“你表哥?” 白二郎点头,“我表哥和表姐在我家呢,你们还没见过吧,等下午回去了我带你们去见。” 别说满宝了,就是白善都没见过白二郎的表哥表姐,因为从来都是他去舅舅家,他舅舅家的孩子从不过来的,倒是他舅舅偶尔还过来,满宝和白善都见过。 白善问,“他们是过来过年吗?” 白二郎:“不知道。” 他想了想道:“过来借钱的吧?我昨晚才回屋我表哥就过来找我借钱了。” 满宝便和白善对视一眼,不由道:“你该不会被你表哥骗了吧?” “不会,”白二郎自信的道:“我都问清楚了,他的确是要做生意,连铺子都找好了,就是钱不够,所以没有盘下铺子,进货的钱也少。” “那怎么不和你爹借钱?”白善总觉得不对,“你舅舅家也不缺钱呀。” “大人们的想法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做什么事儿他们都觉得做不成,所以根本不给钱,”白二郎道:“我表哥就是和我爹借不着才来和我借的。” 满宝道:“我娘常说,老人言,明路灯,你不如问一下你爹的意见,也不叫你听他的,你问过后再想想?” 白善也点头,“堂伯可比你精明多了,你手上拿这么多钱也从不见他插手,可见他是个开明的人,你不如问问他为什么不肯借钱给你表哥。” 别人说这话白二郎可能不会听,但白善和满宝说他却是听进去了,三人从小一块儿长大,感情不同别人,而且他心里是知道他们两个都比他聪明的。 说着话的功夫,车到了他们的庄子,白善跳下车,伸手扶了一下满宝,三人一起回头看来路,若有所思,“这路好像宽敞平坦了一些。” 白管事就笑道:“今年收的麦子和稻子全都是在这儿打出来晾晒的,加上偶尔还要出去卖鸡蛋,出入的多,这路就显得不好走了。农闲的时候老太太就请了短工把这路整了整,至少出入方便点儿。” 白善点了点头,三人一起往前去。 属于周四郎山脚下那块乱糟糟的山石乱地,此时那里建了五间小院子,白管事道:“地里忙,又请了两户长工,这是他们建起来的房子,这一间则是囤放庄子产出的库房,是我们家一个老门房来看守的。” 也是盯着那四户长工的意思。 而别的地方则拦起三个大大的篱笆空地,里面全养的鸡,院子里还算干净,每一个大院子都用茅草盖起低矮的鸡棚,晚上鸡会住到里面去。 三人还在里面看到一只很眼熟的鹅。 都被满宝家的鹅追过的三人只觉得脊背一寒,齐齐停住脚步,扭头问道:“怎么这里还养鹅?”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 第1305章 生气了 白管事就笑道:“没办法,这里离山近,不仅黄鼠狼会偷鸡,山鼠还特别大,常把鸡咬伤,庄子去买了几只鹅回来,还是周老爷给介绍的呢。” 毕竟罗江县里养鹅的人家也没几个,并不好买。 本来还想进鸡棚里摸几个鸡蛋的三人立时打消了主意,算了,他们就远远看着便好。 他们家的长工日子过得还不错,除了每月固定的月钱,庄子里每次收获时还会给赏,比如庄子里养的鸡鸭,产出会分给他们三成,喂养的麦麸等都是庄子里出。 四户长工都出来见过白善他们,除了新来的两户,其他两户和满宝他们都熟的很,毕竟曾经一起种过地,一起拔过草,还一起收割过麦子和稻谷…… 三人看了一下地,和白管事一起规划了一下明年的种植情况。 良田自然是都拿来种稻子和小麦,但其他不太好的地满宝则规划着多种些老姜和山药,她看向依然只有二十来棵果树的山,道:“回头我和我大哥们说一声,留出一些女贞子的树枝来给你们扦插。” 长工们自然没意见,但白管事却有些犹豫,“不是说药材不好卖吗?” 别人不知道,他却是知道的,老周家的女贞子,县城的济世堂收的有限,把价格压低了,所以他们才送去益州的。 但听说益州那边的药铺也收不完他们家的女贞子的。 满宝意味深长的道:“不怕,你们能种多少就种多少,回头炮制好的,我四哥就能收。” 就算他们规划的太医署不过,就是多建起一个女太医院,将来看病的大夫也会多一些的,大夫多了,那病人也就多了,吃的药也就多了。 白善显然也预料到这一点了,和白管事点头道:“不错,你们能种多少就种多少,不用怕卖不出去。” 白管事就扭头去看那郁郁葱葱的山,叹气道:“少爷,把这山开出来种药材不知道得需要多少人力啊。” 满宝:“再买两头牛?” 白管事便思考起来,觉得可行,一头犍牛可抵两个劳力呢。 三人简单的规划了一下地,走到沟渠边,见里面似乎有鱼,便跑去和长工们借了木桶去捞鱼。 白管事看他们又不务正业了便摇了摇头要回去,白善却叫住他问,“今年冬天的鱼捞了吗?” 白管事道:“已经捞过了。” 三人很惋惜,他们没赶上今年的鱼。 不过他们也没泄气,长工家里还有鱼篓,白善用木棍和鱼篓绑在一起便放进水里,拿木棍慢慢的拖着鱼篓向前…… 大吉跟在他们身后,看着他们玩水,哦,不,是抓鱼。 但这沟渠里的鱼哪是那么好找的,忙了半天,别说大鱼了,连巴掌大的小鱼都没抓到,倒是网了许多小鱼仔。 但白善他们看了一眼便又倒了进去,这些小鱼仔都是明年的大鱼,他们可不能这会儿赶尽杀绝了。 玩了小半日,他们觉得肚子饿了,这才惊觉到中午了。 长工们邀请满宝们留在这里用午饭,不过三人拒绝了。 长工们想了想,干脆进屋里去凑了一篮子的鸭蛋给他们,算是他们送给主人家的东西。 白管事看了篮子里的鸭蛋一眼,没说话。 满宝三人非常高兴,拎着鸭蛋和他们告别回村子里去。 坐在骡车上,满宝随手捡了一个鸭蛋在手里玩儿,觉得它比鸡蛋大多了,便好奇的问,“白管事,集市上鸭蛋多少钱一个呀?” 白管事道:“两文钱三个。” 满宝愣了愣,“鸡蛋好像是三文钱两个。” 白管事点头道:“鸭蛋没有鸡蛋好吃。” 所以,每次分三成的蛋时,他都是用鸭蛋替换成鸡蛋分给长工们,鸡蛋再卖出去。 他再看了一眼那篮子的鸭蛋,不过这事主子们不知道就是了。 满宝没多想,拿着鸭蛋道:“鸭子也没有鸡好吃,还脏,要不是我们的农庄离村里远,前面又有一条大沟渠,我也不想养鸭子。” 白善则看了一眼白管事,又看了一眼篮子里的鸭蛋,若有所思起来。 白善和满宝道:“这鸭蛋你拿回家去吃吧。” 满宝摇头,“不要,我家有鸡蛋呢,还是拿去你家吧。” 白二郎道:“你们都不要我要了。” 白善和满宝就一起点头,“行,给你吧。” 白二郎:“我中午就让厨娘炒了吃,你们来我家吃午食吧。” 白善和满宝一起拒绝了,纷纷表示他们要回自家去吃。 白二郎隐隐感觉到了什么,对大吉道:“一会儿到下桥就过去,从那条路回我家,哼,我就不信这鸭蛋这么难吃。” 白善和满宝一听,也不拒绝去他家了,还跟着他一起把那篮子鸭蛋给送到了厨房。 谁也不知道他们要在哪边吃饭,所以白家的厨娘没准备他们的午食,但要准备也不慢,灶台还都是热的,饭菜也有,新切了一些菜直接煮上就行。 所以厨娘保证会用鸭蛋给他们做一道菜,总算是把他们给哄出去了。 白善回头叮嘱道:“别煮太多,煮三个就行,多了吃不完。” 满宝则道:“多放点儿姜,听说鸭蛋比鸡蛋腥多了。” 白二郎却道:“随便煮,别客气。” 厨娘:…… “煮多了你吃!”白善对白二郎没好气的道:“又不是我们坑你要的,是你自己主动要的,这会儿生气什么?” “就是,”满宝也道:“会浪费知道吗?” 白二郎:“我讨厌你们说话不明着说。” 白善:“那我也是推给满宝,也没想推给你。” “就是,我也是推给白善的,也没牵扯你。” 白二郎:“我更生气了!” 厨娘听着三人的争执声,见他们一点儿也不耽误的往前面去,沉默了一下后看向一旁的白管事,“这是吵架了?” 白管事默然无语,他完全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吵起来呀。 大吉一点儿没受影响,见他们安全回到家便不跟在他们后头了,甩了手便回隔壁白宅,吃了午饭后去休息。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1306章 借钱一 他们没去饭厅吃饭,而是去白二郎的书房煮茶等着饭菜,一边还要吵架。 等白二郎的表哥陈博找过来时,白二郎正扭着头偏到一边去生闷气。 陈博一进屋,见桌子边坐着个姑娘,正犹豫着是不是要退出去时,白二郎已经和缓了脸色站起来,行礼道:“表哥,你怎么过来了?” 他回头和白善周满道:“这是我表哥,陈博,表哥,这是……” 他顿了顿后有些憋屈的道:“这是我师姐和师兄。” 陈博恍然大悟,他说呢,怎么有个姑娘在他表弟的书房里,三人互相见过礼,陈博也在桌子边坐下了。 他见白二郎的脸色似乎有些不好看,就笑问,“表弟怎么了?” 白二郎摇头,“没事。” 他摸了摸肚子道:“就是还没吃午食,有些饿。” 白善和满宝也饿,所以他们已经先给自己灌了两杯茶水,他顺手提起茶壶给白二郎也倒了一杯,然后才给陈博倒茶,笑道:“昨日回来得晚,不知道陈表兄来做客,没有上门拜访,实在失礼。” 不说白善和白二郎是师兄弟,仅他们同族,便可以一起论这个亲戚,陈博连忙笑道:“哪里,哪里,应该是我们过去拜会才是。” 他说到这里一顿,笑道:“对了,上午的时候我母亲已经带着我妹妹过去拜会老夫人,你们……” 白善只能歉意的表示他们上午不在家,而是去看庄子去了。 陈博便笑道:“我早听表弟说过了,你们三人有个小农庄,只有百亩地,可每年的收益却不少,最多的时候甚至超出千两去,一亩地十两银子的收益,要不是我素来知道表弟诚实,我一定不信的。” 白善和满宝:…… 俩人齐齐的看向白二郎,眼带怀疑,他诚实? 白二郎微微抬着下巴,瞥了他们一眼后更挺足了胸膛。 白善只能点头表示赞同,跟着夸了白二郎两句,然后就转开话题,“我们听师弟说陈表兄想要做生意?” 陈博没想到他昨天晚上才和白二郎说的话,今天白善二人就知道了,他点了点头后叹息道:“我不像善表弟和二表弟,你们会读书,将来是要出仕当大官儿的,我呢,只求将来做一乡绅就好,多买些地,和姑父一样经营几个庄子铺子,日子过得下去就行。” 这曾经也是白二郎的理想。 “可我们家人多,父母都没分家,更别说我们这一辈了。” 白二郎在一旁低声解释,“我三个舅舅,他们都还跟着我外祖父外祖母一起过呢。” 白善和满宝表示理解。 “所以这家里的钱不好动,我想做一番事业却是没本钱,所以就想和表弟借一些。”陈博目光炯炯的看着白善和满宝,意有所指的道:“听说善表弟和周小姐和我二表弟平分庄子里的收益,那手中的钱一定也很多吧?” 他笑道:“你们若有多余的钱,可以和二表弟一样入股我的生意,将来赚了钱,就跟你们分庄子的收益一样,我们也可以分铺子的收益。” 白二郎直接道:“他们没钱。” 陈博面色有些怀疑,白二郎便道:“他们的钱在京城全花光了,白善还欠我钱呢。” 白善便不好意思的笑笑,解释道:“我们花钱比较大,所以存不住钱,就是有心想入股也无力。” 他顿了顿后问,“不知陈表兄想做的是什么生意?” 陈博一听白善还欠白二郎的钱,信了几分,笑道:“想做布庄生意。” 他道:“要说这生意啊,无外乎就是吃穿住行,这吃的,又脏又累,住的需要本钱大,行也劳苦,算来算去,还是这穿最好做,又体面,又轻松,本钱也不是很大。” 他指了三人身上的衣服道:“就看你们身上的衣服,细棉布,好的还有绸衣,锦缎丝帛,这不同的布料有不同的用处,谁也避不开这穿去是不是?” 三人想了想,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点头。 “我们这儿有蜀锦,京城、江南都喜欢,但江南的细棉布,中原的绸缎,北方的皮货,那可也都是好东西,总之,这做穿的生意总不会亏的。” 满宝就问,“你是要做走商,还是自己开个铺子?” “走商太累了,而且路上太危险,万一遇到山匪怎么办?”陈博道:“风险太高,所以还是开铺子好,收益虽低些,却胜在安稳。” 白善和满宝就一起点头,觉得他还挺靠谱,就含笑问,“你想把店开在哪里?” “就开在绵州,那里有钱人家多些,总比开在县里好。” 陈家是绵州神泉县人,神泉县距离绵州城也不近,却是中县,经济比罗江县要好。 因为怕白二郎被坑了,白善和满宝便问起陈博开店的事来,想要问得详细些。 陈博表示他已经在绵州看好店铺了,正是在最繁华的地方,他道:“我的意思是买下来,不然这租铺子,万一生意做得好了,房东提价什么的影响生意。” 白善问:“那个铺子多少钱呀?” “不贵,八百五十两。” 满宝差点把茶水给喷出来,八百五十两都能够在益州城不差的地段里买一间商铺了。 白二郎也愣住了,昨天晚上他们只来得及说借钱和要做的生意,这铺子的价钱却没谈。 这也……太贵了吧…… 白二郎不由看向满宝,正想问一下她家那铺子多少钱,就听白善问道:“铺子都那么贵了,那你们进货得多少钱?” “这个不贵,我算过了,一开始我们进个二百两左右的货就差不多了。” 白善和满宝便对视一眼,笑问,“不知道陈表哥手上有多少钱了,还缺多少?” 陈博笑了笑后道:“我手上已经有一部分了,是我自己存的一部分钱,我娘也给了我一部分,就还差一些,所以才想找二表弟一起合伙儿。” 白善听他这么说松了一口气,觉得他多半是被卖铺子的人给坑了,正想劝说他一下呢,就听白二郎道:“可表哥你昨天晚上不是说还少八百两吗,要与我借八百两。” 白善和满宝:…… ※※※※※※※※※※※※※※※※※※※※ 作家的话 晚安,明天见 ☆.第1307章 借钱二 陈博还一无所觉,点头笑道:“是啊,你知道的,我不像你小小年纪就可以经营庄子,我只能把自己的月钱存下来,但也没多少,我娘给了我二百两,这开铺子总要有些钱在账上……” 白善微微挑眉:“那这钱,你是和二郎借,还是拉他入股?” “本来是想借的,但昨天晚上我见二表弟也心动,便想着我们表兄弟一起做这门生意也不错,干脆就算入股吧。” 白善和满宝一起扭头看白二郎,斟酌的问道:“陈表哥计划着这个铺子一共要投入多少钱?” 陈博看向他们笑问,“怎么,你们也感兴趣?” 满宝才要说话,白善立即抢在她前面点头道:“倒是有些心动,如果真好,我还真想与祖母借些钱投入进去。” 陈博却哈哈大笑道:“说什么借呀,你们祖孙还论这个?” 他语气有些羡慕的道:“你们家就你一个,自然是你说要什么就给什么的。” 白善没反驳,只是轻咳一声再度问起他的规划来。 陈博的规划就是没有规划。 他自己存了有六十多两的银子,他娘给了二百两,和白二郎拿八百两,这铺子就能开起来了。 但如果白善和周满愿意拿出钱来入股,他也是不介意多进一些好货的,而且钱多了也好周转不是? 白善和满宝听他全无计划就想着开店,忍不住目瞪口呆,就连一旁的白二郎都呆住了。 他虽然没开过铺子,但周五郎他们在京城商量着开饭馆的时候他是听过的,他们一家五口每天都早出晚归的,不仅把内外城的坊街都蹲了一遍。 连城里哪儿的菜蔬便宜,新鲜,各是什么价儿都记得一清二楚,哪条街什么时候人多,多是什么样的人,会不会进店吃饭也都记下了。 光记这些东西就去了好多纸,更别说周五郎为此还偷偷摸摸的去和菜农进了一批菜,挑着去各个饭馆的后厨卖,结果一斤菜都没卖出去,却把各个饭馆进货的菜价摸了个七七八八。 那段时间,家里吃的全是周五郎挑回来的菜,吃不完还得拿出去送给邻里,不然留着最后也是给骡子吃。 开这一个饭馆,他们连买的盘子钱和大概的损耗都给算了进去,一笔笔,成本精确到了文,结果到陈博这里,他连开这个店到底要多少钱都还没个范围呢。 白二郎纠结起来,不知道他现在反口说不借,他会不会揍他。 满宝扫了一下白二郎的脸色,对陈博道:“师弟他过了年还得回京城,恐怕没有心神落在这铺子上。” 陈博笑道:“我知道呀,不过你们放心,就是你们入股,我也不会让你们操心的,你们只管出钱,这跑腿的事我来做。” 三人:……所以更不放心了。 满宝轻咳一声道:“这也太劳烦陈表兄了,我们总不好坐享其成,倒不如这个铺子全算做表兄的,这样你想怎么经营就怎么经营。” “不错,”白善点头笑道:“表兄没开过铺子不知道,这店里的伙计也是很有心思的,一个铺子有这么多东家,那是听这个的,还是听那个的?” 陈博竟然点头了,迟疑了一下便扭头和白二郎道:“二郎,那要不你借钱给我吧,回头我还你,这个铺子就算是我一个人的。” 说罢不好意思的对白善和周满道:“本来是想带着你们赚钱的,没想到却没合作上。” 三人微微惊诧的张着嘴巴,白善最先反应过来,连忙安慰陈博道:“不要紧,也是我们和这铺子没有缘分。” 陈博就笑道:“这做生意还是得本钱多一点儿才好,这样也好周转,善表弟,你们有没有多余的钱,不如借我一些周转?” 三人…… 白善和满宝找借口拒绝了,理由也是现成的,他们的钱已经花光了,甚至还欠着白二郎的呢。 到底是第一次拒绝人借钱,三人脸上也都有点儿泛红,正为难时,下人端了饭菜上来,白二郎立即邀请陈博,“表哥,你要不要吃一点儿?” 陈博拒绝了,他刚吃过午食没多久,还不想再吃。 虽然和白善周满借钱无果,但他自认和表弟已经借着了,所以也不纠结,见他们要吃饭便告辞离开了。 等人一走,白善和满宝便齐齐看向白二郎。 白二郎泄气道:“知道了,我私底下会劝表哥的,这个铺子开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白善和满宝毕竟是外人,所以交浅言深,便是发现了问题也不好劝诫,可白二郎不一样,他们是表兄弟,既然已经知道陈博开铺子不靠谱自然要劝一下的。 三人吃饭,又和好如初了。 厨娘煮了一盆鸭蛋给他们,白善和满宝吃了一个,虽然放了许多姜去腥气,但他们还是吃出一股腥味。 而且鸭蛋的口感本来也没有鸡蛋好,俩人吃了一个后就不吃了,纷纷看向白二郎。 白二郎哼哼一声,也只吃了一个就不吃了。 俩人闷笑起来,倒不逼着他把剩下的给吃了。 吃饱喝足满宝才想起来,“庄子里养的鸭不多,可似乎下的鸭蛋不少,这是卖不出去吗?” 白善道:“多半是白管事没分给他们鸡蛋,用鸭蛋替换掉了鸡蛋。” 反正鸡蛋不愁卖,可鸭蛋不好吃,又便宜又不好卖,长工们要依附农庄,必须得听白管事的,这一点儿上,他们还真没办法反抗。 满宝闻言皱眉,“白管事怎么可以这么做呢?” 白二郎也觉得这样不好。 白善道:“没事,回头我查查账,看今年一共收了多少鸡蛋,我们过年给他们包红封的时候顺便抽出三成的鸡蛋送他们就是了。” 他笑道:“白管事见了,自然知道我们不答应,以后自会改过来。” 不然要是说破,今天送鸭蛋给他们的长工讨不了好,白管事和他们之间也会起嫌隙。 “一直替换的鸭蛋便算是送给他们的了,”白善道:“就算鸭蛋不好吃,那也比青菜好吃多了,也算肉呢。” 满宝和白二郎也没把这点损失放在眼里,点头同意了白善的提议。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1308章 急病 一年的时间,庄子积累的账目还是挺多的,白善看了一下午,才把所有的账理清,一抬头就看到满宝和白二郎正在各自的书桌上些东西。 他好奇的凑过去看,“你们写什么呢?” 白二郎头也不抬的道:“传记,趁着不用读书,多写些。” 白善转头去看满宝,发现她写的东西他大半看不懂,便知道这是医书,干脆转过头去不管了。 他拿起桌上的账册,也不管俩人有没有在听,直接道:“我都已经算好了,今年庄子里的收益,每人可分得二百八十六两。” 白善扭头问白二郎,“我要还你钱吗?还是等你表哥走了再还?” 白二郎一听,眼珠子微转道:“不急,等我表哥走了再还吧。” 白善就应下了。 白二郎说了要劝他表哥的,晚上一家人用过晚食就把陈博给拉到了房间苦口婆心起来。 陈博也就比他们大几岁而已,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见白二郎出尔反尔,他便生气的甩袖要走,“你不想借直说便是,何必找这么多借口?” 白二郎追出来拉住他,“表哥,我没不想借给你,我就是觉得你做的这个生意不靠谱,你只说要做布庄生意,那你找好货源了吗?你可打探过别的布庄的进货价格?” 陈博甩开他的手,“这是谁教你说的?你那师兄,还是师姐?昨天晚上我和你借钱的时候你可没问这些。” 白二郎道:“我那会儿没问是因为刚回家累了,而且我们也没说到这个。” 他哪里知道,他表哥都成亲的人了,看着却比周六哥还不靠谱,不对,是比他都不靠谱。 陈博却不信,他下午的时候就隐隐觉得有点儿不安,觉着中午白善和周满说的那些话意有所指,果然,白二就出尔反尔了。 陈博很不高兴,于是推开他的手就怒气冲冲的往客院走,白二郎连忙去追。 隔壁院子就住着白大郎,他听见吵架声,扶着墙走出来,倚在门上看他们,“你们吵什么呢?” 陈博和白大郎同龄,月份却比他小,于是叫他表哥,“表哥你来评评理,二郎说好了要借我钱,我下午的时候都和我娘说了,结果他现在又不借了,还给我找了那么多借口,说我的生意不好……” 白二郎却盯着他哥的脸色看,“大哥,你怎么了,不舒服?” 白大郎摸了摸肚子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家里的东西不干净,晚食过后我就一直拉肚子。” 陈博拽了一把白二郎,“你别转开话题。” 白大郎也劝他们两个,“别吵了,兄弟间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话?不就是借钱吗,表弟你要多少,我这儿还有些。” “这是借钱的事吗?”白二郎道:“我这不是怕你亏本吗?只是借钱我有什么不能借的,反正最后你还不起大舅也会还给我的……大哥,你脸色这么白,才拉肚子怎么会这样?” 陈博听他这么说,内心深处虽然知道他说的有几分道理,但还是很难受。 什么叫他爹会还? 这是觉着他一定会亏了? 他还要和白二郎掰扯,白二郎已经无心跟他辩解了,他跑上前去扶住白大郎,“大哥,你怎么样了?” 白大郎挥了挥手表示没事,然后肚子一阵叫,他瞪大了眼睛,立即推开白二郎便往茅房里跑去…… 白二郎蹙眉,他从小和满宝长大,一些简单的医理也知道,甚至还和满宝学过把脉呢,虽然是半桶水,不,半桶水都没有,但脸色还是会看的。 他皱了皱眉,转身就往外跑。 陈博见他们兄弟俩一下全跑了,下意识的跟在白二郎身后跑,问道:“你跑什么?” “我去叫满宝,你快去看一下我大哥。” 陈博停下脚步,嘀咕道:“这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拉肚子吗?” 话是这样说,他还是往院子里去了。 白二郎一溜烟的跑到满宝家。 满宝家里已经吃过晚食,大门已经关了,各房正准备洗漱睡觉呢,毕竟天快黑了不是? 白二郎直接敲门,离得近的周三郎过来开门,“二公子,你怎么来了?” 白二郎熟门熟路的往小院那边跑,叫道:“我叫满宝去看病,我大哥病了。” 满宝已经脱了鞋子,正在系统里学习呢,科科提前提醒了她,她退出系统拖着鞋子去开门,对上白二郎焦急的目光,问道:“什么事?” “我大哥病了。” 满宝便一边穿好鞋子,一边去开药箱,“什么病?” “说是拉肚子,可我觉得不是普通的拉肚子,他脸都发白了。” 满宝道:“昨天他的脸也白,不过他说是晕车头痛,他现在头还痛吗?” “不知道,你去问他,反正我看着不太对。” 满宝便收了药箱和他走,小钱氏闻讯已经跑了过来,见满宝就这么走,立即把她的披风给她拿过来披上,“天都要黑了,夜里风大,寒气重,把这大衣披上。” 又让周三郎去送,“好好的把人送过去。” 白二郎和满宝表示不用,就这么一段路,还能丢了吗? 小钱氏却坚持,“要过河呢,晚上水里鬼祟多,你三哥个大体壮,能驱邪,快去!” 白二郎和满宝:…… 周三郎也已经套上了外衣,就着天上的月亮送他们过去。 天越来越黑了,几乎要看不见地上的路,白二郎久不回家,根本不知道路上哪儿又新出了坑,一个不小心踩进一个小坑里,差点给摔了。 满宝就念叨他,“你过来也不会拿一盏灯笼,真笨。” 白二郎辩解道:“我过来的时候天还没全黑呢,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我怎么知道它就全黑了?你家都这么有钱了,偏还不舍得买几个灯笼挂着,真扣。” 周三郎缩着脖子抵御寒风,听着俩人斗嘴还笑呵呵的应着,一抬头,瞥眼看见河对岸有亮灯过来,便道:“有人来接我们了。” 是白善带着白家的下人过来了,他只和周三郎点了点头,将手中的灯笼交给周三郎,让他照着回家,然后扭头和满宝道:“快走吧,大堂哥刚晕过去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309章 自省 满宝赶紧跟他一起走,一行人快步赶到内院时,白大郎屋里已经站满了人。 原来陈博跟着白大郎到茅房时,就看到白大郎扶着茅房门出来,结果才走了两步就一头栽倒了。 陈博就是再笨也知道事情不对了,连忙跑上去扶白大郎,然后高声叫人。 白家的下人不多,跑过来的还是白大郎的随从,这一喊,直接就惊动了白老爷、白老太太和白太太,然后不一会儿,连隔壁白善家也听说了。 白老爷已经让人去大梨村请老大夫了,白善则提了灯笼带着人过来接满宝。 满宝一进屋,白老爷立即起身让到一边给她看,满宝让下人把灯拿过来,就着灯光看了一下他的脸色,看见他眼底的青黑和脸下的青气,也吓了一跳。 她连忙伸手摸他的脉,见他嘴唇发干,艰难的咽着口水,就道:“给他倒杯温水喝。” 她摸着他的脉,转身又与白善道:“让他们出去一下,屋里太多人了,把我的药箱打开,取针来。” 白老爷立即让白太太扶白老太太出去。 白老太太焦急,“老大夫怎么还不来?要不要先按一下大郎的人中穴,得把人弄醒吧?” 白善已经把药箱打开,取出针袋来,还打开放到她眼前,满宝快速的抽了一根针,还抽空回答了白老太太的问题,“他醒着呢。” 然后把针扎下去,她在他脑袋上扎了好几针,捻了捻,见他精神些了,这才问道,“你拉肚子拉几次了?有哪儿不舒服?” 白大郎定神看到满宝,心内微松,他是知道满宝医术的,虽然没吃过她的药,找她看过病,但她都能给皇后太子看病,那医术还用说吗? 刘老夫人也已经拉着不放心的白老太太和白太太出去了,低声和她们解释道:“放心吧,满宝医术好,她可是能给宫里的娘娘和太子看病的人。” 一旁的陈太太听闻怔了一下,小声问道:“这个小姑娘这么厉害?” 刘老夫人笑着颔首,“我们先等着,看她一会儿怎么说,而且大梨村的老大夫也去请了,放心。” 屋里的白大郎正低声和满宝说他哪儿不舒服。 满宝伸手在他肚子上按了按,按到右下方时,他忍不住痛呼出声。 满宝蹙眉,问道:“晚食过后你就拉了六次?” “是。” 白二郎急得跺脚,“才这么一会儿功夫你就拉了这么多次,你怎么也不叫人?” 白大郎嘟囔道:“我不是想着,这拉肚子多半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等拉完了不就好了吗?” 满宝三人:…… 这可真是再错误不过的认知了。 不过这会儿也没功夫给他们说教了,只是这么短的时间就拉这么多次,根本不是普通的拉肚子。 满宝看了看他的眼底和舌苔,问道:“那在晚食前你有没有哪儿不舒服?在饭钱你上过几次茅房?” “两次,虽也有些不成形,但还好。” 满宝问:“头晕吗?” “有点儿,不过我以为是因为路途坐车晕的后遗症。”白大郎顿了顿后补充道:“还有些没胃口。” 说着话的功夫,白大郎又捂住肚子,脸色发白道:“我,我要更衣,你们先出去。” 下人立即拿了恭桶进来,满宝拦住问,“是干净的吗?” 下人愣了一下后道:“不是。” “去取干净的来,”满宝扭头对白大郎道:“你再忍忍。” 白大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下人快步跑出去,很快又拎着一只桶进来了,满宝这才没拦着他,起身出去。 不过片刻,里面就好了,满宝进去看恭桶。 白大郎脸发红,想揪住被子捂住脸,白老爷都有些微的不自在,但白善和白二郎虽然一脸的嫌弃,但也跟着一起上前看了眼,只一眼便脸色微变,“怎么……” 满宝一脸沉凝的和白大郎道:“你便血了。” 白大郎一愣,怔怔的问道:“怎么会?” 满宝一边扯开他的衣服,一边和白善道:“我念一副药方,你去抓药,立即煎了送来,葛根三钱、炒白芍两钱、黄连两钱……” 白二郎连忙帮着剥他哥的衣服,露出肚子,满宝便取了针给他扎天枢、下脘…… 白善复述了一遍药方,得到满宝的确认后就去了。 白老爷听到满宝说白大郎便血时就差点摔倒,他也去看了一眼,此时脑袋正跟浆糊似的,听到满宝说的这些药材,他也不知道自个家里有没有,急得跺了跺脚后,干脆出去,青着脸叫来下人,“去把厨房的人拿来,今天的饭到底是怎么做的!” 满宝给白大郎扎针,他一直疼痛不止又闹腾的肚子微微好受了点儿,才起来的便意似乎也消散了。 他苍白着脸看向满宝,问道:“我这病……” “是痢疾,”满宝皱眉,“这病多在夏秋时,因天气炎热,又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才有的,现在天那么冷,你怎么会起这个病?而且你内里热毒极重,所以这病才来得这么急。” 见他目露担忧,满宝便安慰他道:“没事,我今晚在这里给你扎针,你只管放心睡着,一会儿药来了喝下去就可以睡觉了。” 白大郎的确松了一口气,但他也睡不着,就看着满宝给他扎针,除了肚子,还有腿上和手上也扎了针。 也不知道是不是针扎起了效果,白大郎的确没有隔个一刻多钟就要更衣。 满宝留着针,听见外面吵哄哄的,便和白二郎一起出去看。 白老爷正在大发雷霆,在他看来,大郎拉肚子完全就是厨房的责任。 厨房的人跪在地上,脸色发白,可他们回忆了半天也没回忆出来到底是哪儿不对。 这在白老爷看来完全就是他们的推托之词,满宝听了半响,悄悄的和旁听的白善白二郎道:“恐怕是因为路上的饮食。” 白二郎眨眨眼,“可我们路上吃的也是一样的呀。” 满宝道:“人和人之间也是不一样的,并不是吃的一样就不生病,他今晚吃的鱼可能是诱因。” 白二郎疑惑:“是鱼不干净?” 满宝摇头,“不知道,也不一定是不干净才会引起,怎么说呢,反正很复杂,但根本的原因肯定不是这一顿晚食。” 满宝也有点儿自责,叹气道:“他路上应该就不舒服了,可惜我没看出来,看来我的医术的确还不怎么样。”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310章 不及 白二郎瞥了她一眼道:“你都是小神医了,还不好呢?” 满宝一脸深沉的道:“你不懂,你没读过《鹖冠子》,总读过扁鹊见蔡恒公吧?如果我能在疾病只在肌肤时就发现,那白大哥这会儿也不会病成这样了。” 白二郎就不说话了,毕竟里头躺着的是他哥。 不过他还是觉得他哥身体太不好了,一路上大家吃喝都是一样的,回家吃的东西也都是一样的,他可一点儿毛病也没有。 白善捅了捅白二郎,抬起下巴示意了一下他爹的位置,白二郎就上前劝说,“爹,让他们下去吧,大哥应该是在路上就病了。” 白老爷闻言皱紧了眉头,想起昨天傍晚大儿子回来时的确脸色发白,胃口不佳,但他只以为是旅途劳顿和晕车。 白老爷叹息一声,挥手让下人们都退下去,去找满宝,“大郎怎么样了?” 满宝道:“还得看用药的情况。” 他这病来得太急,太重,满宝也不敢直接断言就能治好。 药熬好的时候,老大夫也到了,相比满宝,白老太太和白太太显然更相信老大夫,毕竟多少年了,一直找的老大夫看病。 老大夫摸了摸白大郎的脉,又看了一下他的脸色,问了些问题,也去看了一眼恭桶,然后便道:“是痢疾,来得太急,我也没有好的法子,只能开药解毒止泻。” 他闻了一下端上来的药,对白老爷道:“就是我,也开不出这样的好方来。” 他扭头看向满宝,认真的打量了她一下后叹息道:“真正的后生可畏呀,你才出去多久,看病竟就如此的老练了。” 白老爷松了一口气,明白了老大夫的意思,连忙亲自将他送出去。 满宝让白善给白大郎喂药,她跟着一起出去,“老大夫,我们要不要辨症?” 老大夫笑着摇头,“你开了葛根汤,显然我们断的症是一样的,既如此又哪还用辨症?行了,我年纪大了,本就不好奔波,这病人你就治着吧。” 满宝看了一下黑沉的夜色,道:“要不您在我家住一晚吧,让五嫂照顾一下你。” 老大夫摇头,“我就不去打搅了,白老爷会叫人送我回去的。” 他对白老爷示意一下,白老爷便亲自送他出去。 到了门外,老大夫道:“他这病太急,恐是吃了不好的东西,只是半天时间就便血,恐怕药是止不住的,我看他身上还扎着针,于针灸上我却是不太熟,白老爷不如问一下满宝。” 对满宝,他倒不吝夸奖,笑道:“她的针灸是出了名的好,当初连辨症都还不好,就已经能用针灸治人了。” 白老爷表示明白,恭敬地把老大夫送上马车,让人把他们再好好的送回去。 老大夫年纪大了,现在出诊不是带着他儿子,就是带着他孙子,今天带的就是他孙子陆归。 祖孙两个坐上马车,白老爷还送了他们出诊费,目送他们走了才转身回屋。 陆归当时也跟进去看了的,等马车一走远便压低了声音问:“祖父,周满能治好吗?” 白大郎的情况可不太好,他们也不是没碰到过这样的病患,基本上熬个三两天就不行了,病情非常的急。 至少陆归知道的,痢疾这么急的人就没熬过去的。 老大夫半闭着眼睛道:“五五之分吧,只要她能止住,让他不下利,那就有很大的可能救回来。” 说罢,他叹息道:“白大郎内里热毒,肌肤却又有受寒之相,外寒内热,这下药也需谨慎啊。” 陆归问,“祖父刚才怎么不和周满说?” 老大夫笑道:“你以为她不知?看她扎的针,我虽不懂针法,但看她扎的几个穴位,显然不仅是在止泻,还在调表里,她现在的医术已经不是我能指点的了。” 他以前胜在一个经验丰富,看的病人足够多,周满这两年显然接触过不少病人,不少病症,她又素来聪慧,恐怕经验之谈对她来说已经没有多少益处了。 他又何必说出来扰乱她的辨症呢? 陆归这才不说话了。 老大夫看了一眼陆归,忍不住悠长的叹了一口气,也真是奇怪了,老周家几辈子从没人学过医术,怎么就出了一个周满。 他们家三代都搭上了边,怎么他儿子孙子都跟榆木疙瘩似的? 白大郎喝了药,满宝将针拔了,斟酌一二后又换穴位继续扎,三人坐在床前一起看着白大郎。 白大郎一开始还没知觉,这会儿肚子不太疼了,头也不晕了,便觉得难为情起来,他下意识的动了动。 满宝连忙道:“别动,小心移针。” 白大郎又不动了。 白老爷从外面进来,找到满宝,一脸歉意的希望她今晚能够留下来。 满宝点头,表示没问题,本来白老爷不说,她也是要留下来的,不然她走了,白大郎又拉起来,那可真是会要人命的。 尤其他拉得这么凶,很可能会脱肛。 白老爷见她这么畅快,微微松了一口气。 白善就扭头和满宝道:“我留下来陪你吧。” 满宝点头。 白二郎立即道:“我也留下。” 为怕他们冷,也怕白大郎受寒,下人给多添了一个火盆,都放在白大郎的床边。 三人就围着火盆坐,外室坐着的白老太太和刘老夫人已经被白老爷劝回去了。 白太太和她嫂子叹了

相关推荐: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红豆   淫魔神(陨落神)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乡村透视仙医   女奴的等价替换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村夜   乡村桃运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