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我生一个吧!” 自知道沈言身体不易怀孕后,魏行从未说过这样的话,沈言一直以为他们两个都是一样的,不强求想要孩子。 可是此时,听着魏行这话,沈言心头有些不是滋味,要是魏行心里确实想要孩子,他却难怀孕可怎么办:“哥,你是不是真想要一个孩子了?要是这样,我们明日再去医馆看看吧,给我的身体再调理调理。” 沈言即使心里有些别扭,但是总归是接受自己能怀孕的事实。 魏行真想要孩子,找办法努努力还是可以的。 看着沈言严肃的表情,魏行有些慌:“言言,我这只是情趣,不是想要你立马给我生孩子啊,这问题在知道你身体不好之后不是已经说过了吗,顺其自然。” 听了星哥儿有孩子后,魏行确实羡慕了一下,但也仅仅是一下。 他最爱的还是沈言,成亲这几年,两个人的日子过得多舒坦,他还没过腻呢。 魏阳有孩子后,经常和他抱怨孩子难带,打扰他和媳妇儿的兴致。即使他说着是一副幸福的模样,但魏行听在心里,却是庆幸他和沈言现在还能肆无忌惮。 “药多苦啊,你身体现在健健康康,没事喝什么药!”魏行笑着亲吻沈言。 “那好吧,不喝药,我们努力生孩子!” 知道魏行和他态度一致,沈言也有了心思开玩笑。 “这可是你说的,今晚别喊停!”魏行将沈言扔到床上,俯身就扑了上去,活像饿了好几日的狼看见爱吃的红肉。 沈言的嘴唇被封住,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吻缓缓向下,脖颈、胸膛、腹部,逐渐靠近更加危险的地方。 沈言刚开始雄赳赳气嗷嗷,两次过后,他就忍不住求饶,后会说了那话。 等到第三次,他已经彻底没了力气,只能任由身上的人予取予求,连嗓子都是沙哑的。 但身体的反应还是在持续,他泪水连连,分不出余地思考其他。 事毕之后,两人都躺在床上缓了许久,沈言迷迷糊糊还捂着自己微微凸起的小腹道:“哥~这里都满了,全都是你的孩子了~” 魏行看的喉结滚动,要不是看沈言没有力气,他都还想再来一次。 魏行抱起沈言去了浴房,刚准备动手将留在里面的东西清理出来,沈言就按住了他的手:“别啊,哥,明日再清理吧,不是说好了给你生孩子吗?” “言言,虽然你这样说我很开心,但是这样你会不舒服的。”魏行道。 “好吧,那你清理吧。”沈言换了一个姿势,笑着拉过他的手,放到使用过度的位置。 看着沈言一副任他做什么都行的模样,魏行只觉得身体像是被放到了岩浆中,热气快要把他煮化,他终究还是没忍住,又来了一次。 沈言这次是真的恨自己不长记性,怎么一个劲招惹这精力旺盛的人。 秋季是个丰收的季节,到处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小麦播种后,下了一场大雨,小麦很快就发了芽,没多久地里就绿油油的,看着很是好看。 但是自小麦发芽过后,一直都未下雨,更不用说下雪了,整个冬季天气都一场暖和,任谁都知道这样的天气不正常。 第79章 天气 我听你的 十二月初,县里已经出现了许多得了风寒的人,许多人即使没有风寒,也咳嗽不止,来医馆看病的比往日都多很多。 经历过上次的时疫,魏行自从发现很多人咳嗽后,就很注意沈言的身体。 他去医馆找大夫问了情况,这次的风寒症状比去年经历的时疫轻多了,总体上不需要特别担心。 大家的症状都是因为天气干燥导致肺热,大夫给他说了几样去火的凉茶,让他们在家中备着,隔三差五喝一次,能够有效预防。 因为魏行的小心,家里人都很健康,没有一个人生病。 县里的几家店铺星哥儿坚持管理到了上个月,之后沈言就全都接手过来。 刚接手时,他忙了一阵子,这段时间县里的几个店铺也慢慢交给了李弘管着,他便又轻松了许多。 李弘自从去年跟着沈言后,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激进模样,做什么都很沉稳,而且经过这些时日的观察,人品也不错,沈言已经完全信任他,把更多的生意交给他,活生生把他当成了手底下的一把手。 从县里风寒人多之后,星哥儿就很少出门了。他现在情况不同,家里人都很担心他感染风寒,他自己也担心出什么差错。 只是呆在家里无聊,经常会写信和沈言说道。 沈言看他无聊,挑了一个好天气去看他,那日星哥儿正在家中躺椅上晒太阳,身边要吃的有吃的,要喝的有喝的,一点也不像他说的那么难受,沈言觉得自己受骗了。 不过他也知道怀孕的人多愁善感,只是调侃了几句,就和他一起找乐子。 星哥儿的肚子比沈言上个月见到要大上许多,他好奇的伸手摸了摸,还被孩子揣了一脚,觉得十分新奇。 想着魏行中午也不会回来吃饭,沈言索性在星哥儿家吃了午饭,下午又玩了许久直到晚上才回家。 谁料刚回到家,小翠就告诉他魏行下午很早便回来了。 “郎君在那儿?”沈言笑着问道。 “郎君一回来就去书房了,一直到待到了现在。”小翠回道。 到了书房,沈言看到魏行身边堆了很多书,他手上还正拿着一本在翻看。凑近一看,这些果不其然,全是农书。 自从研究冬季青菜开始,魏行便经常看农书。青菜种出来后,他虽然还看,但是看的时间不如以前那么多。 但是这段时间,魏行却像是回到了种青菜的那段时间,经常拿着农书翻看。 “哥,你这是又想研究种什么呢?”沈言走到他身边问道。 魏行看到沈言的时候已经放下了书,等沈言走过来,便把他抱到自己腿上做着,头也顺势靠在沈言肩膀上,像是在汲取力量,叹了一口气道:“我想找找看,有没有办法阻止小麦继续生长……” 今年冬天一直没下雨下雪,是个暖冬,小麦感受到温度,就一直疯长。 村里的农户,也早就采取了措施,让羊啃食、用石磙碾、锄地等,但是还是没能阻止小麦的生长,许多小麦已经长起了麦杆,看着让人忧心。 “怎么?小麦长的好还不好吗?”沈言问道。 “要是开了春当然好,但是现在长可不是什么好事。冬天就得温度低一些,小麦才能往下扎根,只有根系旺盛,第二年才会收成好。” 魏行解释道。 经常种地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沈言经商有一手,却对种地一窍不通,便不懂得这些。此时听了也有些忧心:“那……找到办法了吗?” 对于农户来说,田地便是一切,只有田地收成好,大家才能过好。县里人过的好,沈言的生意才会好。 “没有。”魏行又叹了一口气,能用的办法其实村里的农户都用过了。 “别担心,说不定情况没有那么坏。”魏行极少这样唉声叹气,沈言忍不住亲了亲他的脸颊安慰。 即使沈言的安慰的话没有一丝根据,但是魏行还是汲取了力量,收拾了自己的心情,将沈言松开一些,看着他的眼睛道:“言言,我们囤一些粮食吧。” “你是担心明年买不到粮食?”沈言意会。 “嗯。”魏行低声道:“要是明年初春天气正常倒还好说,至少还能保证一定的收成。但是我担心最坏的情况,暖冬过去后,在春季降温是常事,到那时长出麦秆的小麦因为跟扎的不深,会有许多冻死,届时粮食稀缺,怕是高价都很难买到。” 魏行看过不少农书,曾经也看到历史上有过这样的情况。他们的田除了用来种菜的,其余的都租了出去,现在都得靠卖粮食,一旦到时买不到粮食,对他们来说也很危险。 “好,我听你的,明日我们就去囤粮。”沈言果断道。 种地的事情即使听了也是一知半解,但是既然魏行这个行家说了有风险,沈言便相信他。 事情谈完,已经到了晚饭时间,两人便起身出去吃饭。 沈言吃饭的时候一直在想着刚才说的囤粮那事,要不是魏行一直给他夹菜,他都忘了吃菜。 一番思考过后,沈言道:“哥,不如我们多囤一些粮食,开一家粮铺吧!” “粮铺?”魏行重复了一遍,有些不解。 “对,就是粮铺。按你刚才说的情况,不管怎么说,明年粮价都会上涨。轻一些,收成不错,涨得少,我们就把粮食卖了,也不亏。重一些,粮食短缺,我们这些粮食便更是价值千金,也能救到不少人。”虽然沈言也不希望最坏的情况出现,但是天气的变化可不会随他们的心意。 不是沈言发灾难财,而是到那时,其他的粮食商人会比他做的更狠。沈言自然不想挣灾难财,到时真发生最坏的情况,他肯定会竭力稳住粮价,让更多的人能买得起粮食。 你要问,为什么不现在告诉县里人,让大家都及时囤粮? 他只能说,不是他不想,而是说了也不会有几个人信,反倒会把他们当成妖言惑众的神经病。非但落不得好,还会收获一身脏水。 沈言自问,他做不到劝说一整个县里的人。 “好,听你的。”魏行道。 就像种地方面的事情沈言都会听魏行的一样,在经商方面,魏行一直都挺沈言的。 最后这事,沈言告诉了三拨人。 第一是亲人朋友,舅舅一家、三婶一家,还有星哥儿一家。他们都是常年种田的人,虽然在种田方面不如魏行懂得多,但也知道今年情况反常,因此他们也相信魏行的判断。而且粮食早晚都得吃,即使魏行错了,对他们都没有损失。 第二是县令。沈言在做出这个决定前,也很是纠结了一番,他担心县令不见他,也担心县令不信。但他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他刚让人通传,县令就召见了他。看知道沈言疑惑后,县令还跟他说了缘由。 新任县令王春农进京参加科考时曾住过魏记客栈,对客栈的环境印象深刻,那时也见过沈言,知道他是那客栈的老板。加上他赴任后,李江临走前曾反复和他提及这位沈言,说沈言对他有恩,希望沈言做出一些难以理解的事情时,希望他能够多给沈言解释和证明的时间。 果然这次,沈言一来就说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虽然他半信半疑,但还是差了人去各乡县调查情况。 沈言不知道县令最后有没有动作,但是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沈言最后告诉的是李弘和店里的伙计。店里的伙计人数很多,沈言不确定他们会不会相信,但是只要能有几个相信,沈言也算是尽了一份力。 李弘再听到沈言要开粮铺后,道:“老板,让我也一起吧。” “行,那买铺子和找伙计的事情就交给你,我和郎君一起去囤粮。”沈言道。 种青菜这活,魏平和魏阳已经能够独立上手,魏行只需要隔几日去看看情况便可,因此开粮铺这事,两人便说好了一起干。 两人成亲这么久,还是第一次一起忙活着开一家店铺,感受自是不同。 县里有几家粮食商人,沈言和魏行准备分别在每家买上一些。 去第一家的时候很顺利,他们就买到了粮食。但是去第二家的时候,事情就出现了变故,不管沈言和魏行怎么说,他坚持不同意卖他粮食。 等到第三家、第四家,依旧是如此。 县里一共就四家粮食商人,都被他们跑遍了,却只买到了一点粮食,这些粮食,即使用来开粮铺,也卖不了多久,更不用说囤粮到明年了。 沈言刚开始也有些疑惑,到最后一家的时候,他说尽了好话,才让那位老板说出了原因。 这四家粮食商人彼此之间都有联系,平日县里很少有人一次性买这么粮食,特别这买的人还是沈言。 因此沈言买了第一家粮食后,这老板便和另外三家联系了,问他们最近有没有什么消息。 另外三家即使知道情况,也不会实话实说,不过这让他们留了一个心眼,沈言去第二家买粮食的时候,那人便坚持不卖。 第三家、第四家依旧如此。并且经过一番打听,他们知道了沈言准备开粮铺。 这县里的粮铺就他们四家,维持着一直以来的和谐,要是沈言再开一家,他们肯定要少赚钱的,因此他们更是不会同意将粮食卖给沈言。 知道情况后,沈言一时无言。他就是怕在一家买太多会出问题,才分开购买,没想到即使这样,这些人还是知道了情况,不愿卖给他。 第80章 晕船 你抱着我就不冷了 “老板,铺子已经买好了,伙计也准备好了,第一批粮食已经全部入了仓库,按定好的日期开业吗?” 沈言和魏行刚从外头回来,就见到李弘在他们家等着,和他们汇报粮铺的情况。 “第一批粮食预计能卖多久?”沈言问道。 “要是按照目前县里每日买粮食的情况,应该差不多能卖十几日。不过刚开始开业,我们肯定会给一些优惠,客人说不定会多些,那些粮食应该卖不到这么久。”李弘回道。 沈言考虑了一番才道:“行,你先按时开业。现在县里的几家粮食商人都不卖我们粮食,我和郎君去一趟郡城买粮。” “去郡城?两位老板准备找什么人运粮?”这些时日,一直没有第二批粮食,李弘也察觉到了问题,这次来也是想问问后续的粮食。 “现在组建商队也来不及,我们先去镖局找人押运,组建商队这事等粮铺走上正轨你劳心一些。”沈言回道。 这是他和魏行在回来的路上讨论出来的办法。 运送粮食可不是轻松的活计,负责运送的人必须得有些拳脚工夫,还得会刀枪,才能保证粮食不出意外。 虽说这里去郡城只用一日时间,但中间也经过一片山林,他们也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两位老板,这事巧了,我恰好组建过一支商队,他们工夫都不错。只是我生意失败后,只能解散了他们。要是老板信得过我,我就将他们召集起来。”李弘笑着道。 那些商队的人都是他慢慢组建起来的,也跑过几次运送的活计。有次在路上还差点被劫走货物,靠着那些人的工夫躲过了危机。 解散后,他也偶尔和他们联系,知道他们现在只能靠着力气讨生活,过得不怎么好,十分无奈,一直想找机会帮他们。 这次正好是个机会,跟着沈言比他们自己讨生活简单的多。 沈言知道李弘为人,既然他说出这话,这些人肯定不错,便道:“你先将他们带来给我们瞧瞧。” 这些人有在码头搬运货物的,有在县里店铺做工的。其中以前那商队的老大刘能,去了县里的镖局,现在日子过的还不错。 李弘找到他后,本以为他不愿过来,但是听到是沈言要组建商队,他立马就答应了。 大家都摩拳擦掌,在聚集到沈言家里时,每个人都带着以前经常要用的家伙事——弯刀。 沈言刚看到,被他们的气势吓了一跳,这些人一个个身材高大,加上手里的弯刀,看着着实吓人。 沈言后退了一步,被魏行伸手拦住。 虽然被吓到,但是沈言却对他们很满意,就是要这种气势,在路上才能吓退打粮食主意的人。 “你们以前谁做主?”沈言定了神后问道。 其中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男子上前,声音浑厚道:“回沈老板,是我,刘能!” 在他们来之前,李弘和沈言说过这些人目前的情况,沈言便问道:“听说你现在在镖局,一定挣的更多,跟着我可能没那么多,你愿意?” “自然愿意,县里谁不知,沈老板对手下的伙计很好。而且镖局做的大部分是刀尖舔血的生活,商队更安稳,我也不想老婆孩子时时为我担心。” “好,你们回家收拾收拾,明日便跟着我到郡城运送粮食。只要这次顺利,以后的生活你们便不用担心。”沈言大声道。 “老板放心,我们一定誓死保护粮食!”商队齐刷刷道。 “好,气势很好。不过我希望你们记住,不管什么时候,性命才是最重要的,保证货物安全的同时,更要保护好自己!”沈言听了他们话笑道。 “是,沈老板。”听了这话,这些人更大声了。 第二日一早,一行人带着车队,浩浩荡荡出了曲江县,前往郡城方向。 去郡城运粮很顺利,第五日,沈言和魏行就带着商队,运送着近千石粮食返回曲江县。 将粮食放入仓库后,沈言找李弘问了一下粮铺的生意如何。 “目前粮铺客人不少,我们虽说是新开的粮铺,但开业头几日有买有送,来的人不少。也就是这两日,其他四家粮铺见我们生意好,也学着我们送粮食,我们的客人才少了一些。但总体上不用很担心,我家的粮食不掺水分,买过的自然能察觉出不同。” “好,生意交给你我放心,我和郎君还得再去运一趟粮食。”沈言道。 他们去运粮,租了马车和赶车的人手,除此之外,刘能带的商队只有二十余人,一次运二十几辆车已经是极限,要是运送太多,反而不安全。 因此沈言和魏行两人商量过后,都一致决定年前运送两趟。 第二次粮食运回曲江县后,已经到了十二月廿四,县里比他们出发时热闹了不少,到处都是来准备年货的人。 “李弘,把准备好的年礼和工钱发给兄弟们,让他们回去过个好年,明年再继续。” “多谢沈老板!”商队的所有人都连连感谢沈言。 他们都知道沈言名声在外,对手底下的伙计很好,但没想到只是跟着运了两趟粮食,沈言竟然还会给他们发年礼。 加之这走这两趟,可比他们平日做工挣钱的多,自然更是高兴。 将发年礼和工钱的活交给李弘,沈言和魏行便回家了。 “郎君,夫郎,热水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先去沐浴,有事叫我。”出去一趟,天气冷,加上每天忙碌,两人都五天没洗澡,一到县城,沈言就让小东先回来让小翠准备热水。 舒服的洗了热水澡,吃了饭,沈言倒头就睡。魏行看他睡得那么香,也抱着他进入了睡眠。 第二日起来后,小翠和小东已经带人在收拾家里。小翠在沈言没回来时,已经带着人采买了以前过年需要的东西。 看两人起来,小翠拿着一张单子笑着道:“郎君,夫郎,这是我这些时日采买的年货,你们看看有什么缺的,我们再去补上。” 两人接过单子,粗略扫了一眼,基本不差什么。 热热闹闹的一个年过去,沈言和魏行继续囤粮。 他们从年后就没有再去郡城,而是乘坐商船南下,到南方去采买粮食,想要打通一条由南方到曲江县的商路。 到南方的路途遥远,自然比去郡城要曲折一些。 首先沈言没想到的就是,商队里竟有许多人晕船,就连魏行,也不习惯坐船,焉巴巴的没有精神。 好在船上准备的有一些治疗晕船的药物,吃了有些作用。 “哥,把这姜汤喝了,我去开窗,吹些风肯定会好很多!” 成亲以来,沈言总是被照顾的那个,他还是第一次见魏行这模样,学着魏行以前照顾他的样子照顾魏行。 照顾魏行沈言很乐意,但他还是希望魏行早日习惯。看魏行没精神的样子,有些心疼。 “言言,我没事,别开窗了,天气冷,要是把你吹病了,谁照顾我?”魏行拉着沈言的手道。 他是不喜欢做船,刚开始晕的厉害,但这两日已经好多了,有些习惯船上的日子。 “没事,我有手炉,要是冷的厉害,你抱着我就不冷了。”沈言笑着道。 听到这话,魏行也随了沈言,放他去开窗。 又几日过后,商队的大部分人已经适应了坐船,没有继续晕船,但仍旧有几个人适应不了,晕的厉害。沈言去看了他们,决定下次南下,不再继续带他们。 魏行也没有继续晕船,偶尔和沈言到甲板上,欣赏两岸的风景。 越往南方来,岸边的风景越是不同。和背上此时光秃秃的山林不同,南方两岸更多的绿树,看起来十分舒心。 下了船后,商队修整了两日。趁着这个功夫,沈言和魏行去找当地的粮食商人,先把购买粮食的事情谈妥,只等着两日后搬运。 生意谈的很顺利,等所有粮食搬上商船,商队又重新返回。 商船一路北上,在接近曲江县渡口时,沈言和魏行在甲板上看到了运河两边厚厚的白雪,对视了一眼,知道他们预估的最坏的情况发生了。 现在是二月下旬,本该逐渐升温的天气,却下了一场大雪。 他们站在甲板上,感受到了凛冽的寒意。 “老板,现在怎么会下雪?”刘能看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十分不解。 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在这个时间看到天降大雪的。刘能不种地,因此他不知道这时降温意味着什么,只知道很不寻常。 “刘兄,等商船回到渡口后,你带着兄弟们把粮食运到粮仓,我和沈老板有急事先走一步。”魏行看着岸边的大雪皱眉道。 “是,请两位老板放心。”刘能回道。 沈言看着脸上一道刀疤、做事妥当的刘能道:“你要是信我们,就趁着现在粮价低,让底下兄弟家里囤些粮食,今年夏季收成怕是不好。” “所以两位老板提前预料到了——”刘能虽然长的粗狂,但心思却是细腻,他很快想到了沈言和魏行从年前就带着他们买粮。 刘能不懂生意,不知道县里开一家粮铺需要多少粮食,但是此时,他却想到,这些粮食并不是全部为了粮铺。 “嗯,我郎君擅长种地,去年天气异常便有所猜测,不过我们也不确定,只是做好面对最坏情况的打算。”沈言点头道。 刘能跟着两人,这几次购买粮食,做主的都是沈言,魏行也只是偶尔提些意见,他有时会忽略这人,但是此时,他却是对魏行升起了敬佩之意。 下船后,沈言和魏行没看管粮食,而是踩着厚厚的白雪往周围的农田里走去。 第81章 抢钱 能囤多少粮食 两人还是抱着最后的希望,不想看到死了一大片的麦子。 魏行用手慢慢拨开覆盖着麦田的大雪,雪下的麦苗露了出来。这一片的麦子虽然看着还是绿油油的,但是仔细看,就能看到有些麦子已经被冻死,等雪化开后,没两日便会一片枯黄。 魏行剥开了好几个地方,下面的麦子情况都不好。 “看来我们得趁着现在多囤些粮食了!”魏行看着这些麦子道。 等雪化了过后,看麦子的情况,粮价肯定会上涨,趁着现在能囤多少囤多少。 “好,我们回去看看李弘这些时日找了多少人,要是人多就将商队分成两队,一队让刘能带着去南方,一队我们两个带着。”沈言回道。 回到县里,两人立马找到李弘,让他将这段时间找的愿意进入商队的人都带过来。 从去年开始囤粮,沈言和魏行带着商队,李弘便在县里给他们召集人手。这次去南方,他们带的人手就比去年多了十几个,因此这次运回来的粮食也比以前多很多。 李弘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又找了十几个人,仙子商队的人加起来已经有差不多六十个。按照沈言的想法,将这些人分成两队,一队交给刘能,一队他们自己带。 送走刘能和李弘后,小翠便笑着进了房间:“郎君、夫郎,这是梁家派人送过来的红鸡蛋!” “星哥儿生了,来送鸡蛋的人有说孩子的性别吗?”沈言问道。 “说了,是个男子!”小翠笑着道。 “这鸡蛋我和郎君一人一个,剩下的你们拿去分了,也沾沾喜气!”沈言笑着道。 “多谢郎君夫郎。”小翠笑着将剩下的红鸡蛋拿了出去,给大家一起分。 第二日,沈言带着准备的礼物,去梁家看望星哥儿。孩子今天已经出生第八天了,沈言去的时候,正在睡觉,小小的一只,眉眼能看出像星哥儿,很是可爱。 梁立的阿父是一个性格温和的夫郎,他身体不好,生梁立的时候吃了一些苦头,知道生孩子不易。在星哥儿给他生了孙子后,也就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星哥儿。 星哥儿被他照顾的很有精神头,加上身体好,完全不像是刚生过孩子的人。 在沈言准备走的时候,星哥儿让人抬了一个木箱子过来,打开后,里面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这是……”沈言略有疑惑。 “言哥,我知道你在囤粮,我也帮不上什么忙,这些银子你拿回去,至少能买更多的粮食。”星哥儿笑着道。 “这可是五千两银子啊,梁立他们同意吗?”沈言问道,他可不希望星哥儿为了帮他,和梁家闹出矛盾。 “言哥放心,这里面有一大半都是这些年我跟着你做生意挣得的分成,另外的是梁立知道我想给你后给我添的。”星哥儿笑的温柔。 以前在村里,总听说谁家哥儿女子嫁人后受气,但是梁家都对他很好,梁立非但不阻止他继续做生意,还非常支持他。 在他怀孕初期,知道他不想闲着,每日都接送他,让他继续做自己的生意。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我给你写个字据,这些钱算是我借你的。”沈言道。 他们现在囤粮,确实需要银钱,家里的银子支撑不了多久,现在铺子多,每月的利润倒是不少,但是那些未来的钱现在却是用不了。 * 看过星哥儿后,两人也不敢耽搁,继续去其他地方囤粮,刘能带着商队已经早他们一步出发去了南方,他们两个便准备沿运河去近一些的地方。 在他们走后几日,曲江县的雪渐渐融化了,小麦地里一片枯黄,大部分小麦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雪冻死。 大部分人都是靠着种地过活的,看着地里被冻死的小麦,很多人感到绝望,坐在地里嚎啕大哭,不知道接下来半年的日子怎么过。 这些年一直风调雨顺,很多人习惯把家里的余粮卖了换钱,因此大部分人家都不会存太多粮食,等过了夏收,他们就没得吃了。 更多的人家是每年种的粮食只勉强够吃,更不用说有余粮。 即使还未秋收,但是已经有许多人涌进了粮铺,开始囤粮,为以后的日子做准备。 粮价也在这个时候节节攀升,到了四月,已经由原来的麦子七百文一石、大米一千四百文一石,涨到了如今的麦子一两银子一石、大米三两银子一石。 五月,夏收的时间到了,不是所有的小麦都冻死了,每家每户还是有了一些极少的收成,粮价也稳定了一段时间。 六月,在稳定
相关推荐:
将军男后(修改版)
逆战苍穹
蚊子血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他来过我的世界
进击的后浪
罪大恶极_御书屋
生化之我是丧尸
皇嫂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