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啥童子鸡?都快用废了,在不治病,以后别说娶媳妇了,就是你拇指姑娘都要闲下来。” 这—— “不会吧?” 院子内。 “姜叔说的是真的。” 院外。 司务长额角青筋跳了跳,“那西关,你听墙角。” 那团长,“我没有,我是正大光明的站在摘菜,顺带,听你们说话。” 这可不是偷听,这是正大光明的听。 司务长,“……” 他有些后悔来找姜舒兰了。 正事没说,自己搭进去不说,脸还丢尽了。 “你确定你还要纠结这些小事?”姜父靠在墙上,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你这病不治,不出三个月,就报废了。” “再无修好的可能性。” 司务长,“……” 若说,之前只有三四分信,这会已经是□□分了。 “干爹,请您帮我我。” 又一个叫干爹的。 上次那个叫干爹的还是那团长。 姜父,“别,我儿子多的是,不缺你这一个,你这病说好治也好治,说难治也难治。” “回去后,就开始清心禁欲,我给你开个方子,先照着回去喝药,喝十天后,给我反馈下效果。” 司务长有些为难。 有些习惯,是很难改掉的。 例如禁欲。 “改不掉?那就等着当太监吧,你这可比那团长的严重多了。” 一个是要不上孩子,但是将就着能同房。 司务长这,可就麻烦了。 这—— “成,我尽力。” “不是尽力,是一定,好了,跟我一起进来,我去给你写方子,你不是找我家舒兰说事情吗?去吧。” 姜父走在前面。 司务长走在后面,他一进去,就看到站在墙角底下的两人。 一个是那团长,一个是周中锋,周中锋明显要走,但是那团长不同意。 所以,周中锋被那团长给拽住了。 “听完了?” 司务长其实没多大气,他心里藏着事。 “嗯?兄弟,我没想到你这么猛。” 那团长抬手拍了拍司务长的肩膀,“你牛啊!” 一夜七次,他想都不敢想。 司务长,“牛什么?牛着未来当太监?” 他算是明白了,这哪里是天赋异禀,这明明就是提前透支。 早知道这样,年轻的时候也不会胡来了。 想到这里。 司务长压低了嗓音,“这姜伯父,他是专业看男科的?” 这话一说。 那团长差点喷了出来,“不不不,你小瞧了对方,对方是看全科的。” “只是,男科方面比较拿手而已。” 那团长不知道,自己随口的这一句话,竟然让部队不少男同志,都来悄无声息的找到姜父来看病。 而且还把姜父专精男科的消息给放了出去。 姜父一下子成了大家口中的香馍馍。 姜舒兰其实在等司务长找她的,但是好久也没见到人,见到姜父进来了。 姜舒兰不由得道,“爹?司务长呢?他是得了什么病??” 后面进来的司务长,忙接过话。 “我没病,就是请叔给我开点药,给我降降火。”顿了顿,司务长看向姜父,“叔,我就爱苦的,越苦越好。” 姜父,“……” 这人怕是个神经病。 见姜父还想说话,司务长忙打断,“小姜是吧,我是来找你有正事。” “你之前提过的那个干蔬菜,是怎么做的?” 姜舒兰一愣,反问道,“干蔬菜?你是说脱水蔬菜吧?” “对对对,就是这个,你知道怎么做吗?” 姜舒兰只听过弹幕说过,她哪里知道怎么做?但是恰好。 此刻,弹幕恰好上线。 [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脱水蔬菜怎么做。] 第122章 这话一落。 姜舒兰愣了下,下意识地看向弹幕。 [这个脱水蔬菜,我在家就做过。 我当时做的是胡萝卜,把买回来的胡萝卜切成丝,放在通风处控水半个小时后,放在烤箱里用一百二十度的温度,烘烤九十分钟。 出来的胡萝卜丝和刚切下来的一样。 不止不会变黑,连带着色泽都没变化,再次吃的时候,只需要加水泡开,就跟新鲜的没区别了。] [但是,我们这个时代是有烘干机呀,舒舒他们那个时代,哪里来的烘干机?] [没有烘干机,根本无法做脱水蔬菜,晒出来的蔬菜和脱水的蔬菜,区别还蛮大的。] [烘干机这个简单啊,你们忘记了,可以自己搭一个吗?用黄泥胚搭一个烤炉,四周封闭,然后把蔬菜送进去烤就行了。] [说得简单,烤炉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不要泼凉水了,你们忘记了吗?舒舒她是东北的呀? 搭这种土灶台,只留下前门一个口子,然后中间留一个大肚子出来,等把整个土灶台都烧热后,把柴火都撤出来,再在铁皮上面铺着控水后的青菜,放到土灶台肚子里面,关上门,不出一个小时,青菜就成了脱水蔬菜,这种做法的意义和烘干机是没区别的。] 这条弹幕发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只有我觉得,高手在民间吗?] [我有了猜测。] [我也是。] [总感觉这个大佬,又预判了舒舒的预判。] 姜舒兰看完最后一条,忍不住抽了抽嘴角,不是大佬预判了她的预判,而是她在抄作业。 她看完所有的弹幕,感觉就最后一条弹幕是最靠谱,也最实在的。 他们确实是没有烘干机,而且她也不知道什么是烘干机。 但是对方所说的那个土灶台,她倒是知道。 他们在东北长大的孩子,家家户户做大席面儿的时候,都会在院子里面搭土灶台。 这个,她算是从小看到大。 所以,姜舒兰在思虑再三后,便朝着司务长回答道,“我大概知道怎么做脱水蔬菜,但是我从来没做过,我需要先做个试验,如果成功的话,我便可以把法子交给你。” 这话一说,司务长眼睛一亮,“那你做实验的时候,我能看吗?” 他觉得周团长娶这媳妇是真厉害,似乎天底下没她不会做的事情。 姜舒兰想了想,“没问题。” 接着,她便起身,她肚子极大,这般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候,只觉得整个肚子都跟着晃动了起来。 旁边的黎丽梅下意识皱眉,“我姐姐受不了累。” 本来就是双胎,还七个月了,哪里受得了累? 面前这个司务长,不是强人所难吗? 这话一说,姜舒兰朝着黎丽梅低声道,“丽梅——” 黎丽梅有些委屈,她是为姐姐好。 姐姐总是这般,对谁都这般好,偏偏自己受累。 旁边的司务长也意识到自己的莽撞,他忙补充,“没事没事,小姜这边你负责说,我来做就好了,把体力活都交给我。” 姜舒兰看了他一眼,思忖片刻,便点了点头,她确实不能用力。 接着,姜舒兰便拿了一张纸出来,简单的把一个土灶台的样子。 她记得弹幕说过,是直接把铁皮上放蔬菜,然后放到灶膛里面。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灶膛和传统的还不一样。 传统的是上面烧火,下面扒灰。 而这种,似乎是没有扒灰的地方? 只用一个烧火的地方,把黄泥灶膛烧热后,把柴火撤出来后,在把青菜这些放在铁皮上放进去,贴着烧热的地面来放。 之后,把灶膛门口给堵着。 这样,整个灶膛内部就是高温烘干了。 似乎这就是一个简易的烘干机? 姜舒兰不得不感谢自己,高中时候的物理和化学学得不错,不然也想不到这里来了。 把一切都想通了之后。 姜舒兰迅速在纸张上补齐了灶膛的后半截样子,并且特意点出。 “爹,司务长,你们看下这个,我要的这个灶膛,直接贴着地面建,要用老黄泥,下面不用留扒灰的地方。另外,这个灶膛尽量建大点,尤其是灶膛肚子,要足够我放进去一块铁皮,用来烘干蔬菜。” 之所以喊姜父,那是因为姜父有一手好泥匠的手艺。 这基本上是东北男人都会的。 盘炕,建房,垒灶膛。 姜父更是其中好手。 只是,姜舒兰这话一落,整个弹幕都跟着宛若死寂。 不知道是谁最先反应过来。 发了一个。 [卧槽,卧槽,卧槽。] [果然是,大佬预判了舒舒的预判。] [一模一样,长见识了。] [所以,这些大佬还发啥弹幕啊,直接去写剧本好了,他们写出来的剧本肯定好看。] [只有,我觉得是舒舒不对劲吗?] [哪里不对劲?] [每次都那么巧,会不会有一种可能?] [细思极恐。] [好了,你们别胡思乱想了,一看就是新来的,不要大惊小怪了,这样只会显得无知。 难道之前那么多次,你们都没看吗?这种事情对于舒舒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好吗?] [有老人吗?给大家科普下,舒舒的外号叫什么?] [老天鹅的亲闺女!] [对,没错,舒舒就是老天鹅的亲闺女,别说一个简单的土灶台了,就是她以后上天,我都不稀奇好吗?] [瞧你们那没见识的样子,就只是一个土灶台,就把你吓懵了?那以后舒舒要是找到个金矿出来,那岂不是把你们吓死了?] 这话一说,原先还冒头的弹幕瞬间安静了下去。 尤其是新人们更不敢说话了。 倒是老人们跃跃欲试。 [舒舒,快给大家上一课,让他们见识下,什么叫做老天鹅的亲闺女!] [没有烘干机算什么?我们舒舒无所不能!] 前面的弹幕,让姜舒兰下意识地提起来了一颗心,后面的弹幕却让她有些哭笑不得。 她觉得弹幕背后的那些人,真是高看她了。 她哪里有那么厉害啊! 一切,不过是因为她能看到弹幕而已,她是因为弹幕而厉害。 而不是本身而厉害。 只是,这话姜舒兰不能说,也不能告诉任何人,这是她最大的秘密。 在她发呆了看弹幕的时候,姜父和司务长已经把姜舒兰画的草图,拿了过去仔细看了起来。 两人都是其中好手。 姜父本来就
相关推荐:
恶女嫁三夫
炼爱(np 骨科)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永乐町69号(H)
可以钓我吗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先婚后爱
他来过我的世界
长夜(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