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关闭,这意味着江彦海他们可以弄到的星门矿石已经可以弄到四种了,现在最麻烦的就是先知那个世界的星门矿石了。 红星那个世界都的好说,到时候江彦海自己都有机会去弄,不过先知那个世界,江彦海他们没有办法过去,到时候所需要的就只有跟红星的人谈判,或者说跟先知来谈判了。 跟先知联系的星门世界只有一个,那就是位于灵山岛上面的那个星门,而那里如果现在不出意外的话,米普,沙熊和红星这三个国家控制着主要的力量。 剩下估计还有其他的国家在控制着其他一些力量。 如果能够搜集到五种星门能量矿石,这意味着国内就可以建造初级星门了。 到时候,跨越星系已经不再是问题,并且不是通过宇宙飞船的方式,而是通过星门的方式。 现在四个世界的材料相互交集都形成了无数强悍而且可怕的材料,而这些材料正在不断的提升国内的整体科技实力,当这种科技实力不断的开始碾压世界的时候,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国际地位将会不断的提升。 “胡教授你们的想法是采用哪一个?”江彦海有些好奇的问道。 “我们觉得采用常规动力的这一个更好。”胡教授立刻开口道,“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意见,刘教授他们更想是用核动力的哪一款战斗机。” “小姜,你觉得呢?因为核动力的战斗机,加上它4.5马赫的巡航速度,这意味着它每小时的巡航飞行速度将会达到5500公里左右,同样也意味着3个小时的飞行距离大概在15000公里,这个飞行距离意味着3个小时之内我们的战斗机可以抵达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刘教授飞快地说道。 “3个小时,等你到了黄花菜都凉了。”胡教授忍不住反驳道,“而且价格那么贵,单台造价因为材料的关系,至少要接近3亿美元一台,我们国家现在是有钱了,但是有钱也不能这样花啊。” “废话,你会不会算账,你想一想,如果采用你所说的常规动力的话,魅影现在的极限作战半径为3000公里,就算是采用最新的常规动力发动机,它的作战半径也不过就是4500公里。” “4500公里的作战半径虽然说太平洋区域,东南亚区域,可以说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覆盖,非洲怎么办?” “如果想要去非洲的话,依然要用航母,而作为能够承载魅影战斗机的航母造价就算是我们没有研究经费,但是它整体造价也在800亿RMB左右,一百多亿美元,都可以直接生产30多架核动力魅影了。”刘教授飞快的开口说道。 “你说的是废话,一个航母战斗群所能够提供的威慑力是战斗机可以比拟的吗?确实战斗机可以影响当地局势,但是你打完导弹呢?用飞机去撞啊,但是航母战斗群的持续作战能力就很强了。”胡教授不甘示弱。 “你说的也是废话,一个航母就造价800亿RMB了,这还是没有研发经费的情况下,一个航母战斗群组成总不能让航母裸奔吧?整体的造价下来没有2000亿RMB能下的来吗?2000亿RMB可以买100架魅影了。” “你告诉我,100架魅影,而且还是可以飞行十几万公里的魅影,什么样的战斗可以承受现代100多架战斗机的攻击?你让现在隔壁的10个航母战斗群过来,你信不信100架魅影都能将它们送进大海,再说了,你那常规动力便宜到什么地方去了吗?不依然要上亿美元一架?” 看着两个老头吵了起来,江彦海有些无语,不过他一看周围这些人的表情就知道,两位老教授估计因为这个争论不是一天两天了。 而且估计每一次争论起来都是这样的套路。 江彦海犹豫了一下,然后他忍不住开口问道:“两位老教授,你们想过一个问题吗?” 两个人立刻停下了自己的争吵,面向江彦海问道:“小姜,你说我们谁有道理。” 江彦海有些无语,其实他算是看出来了,两位老教授一个是航母派,一个是战斗机派,其实之所以有这样的争议,就是因为现在国内在某些军事方面已经达到了巅峰,说白了,以后的路都是自己走了,没有借鉴的了,包括红星那个世界的科技都没有超过他们太多。 而先知那个世界算是点明了一些未来的科技发展方向,比如说纳米生化作战服,但是那玩意其实也是有缺憾的,因为它一旦穿着之后,对战士来说,想要再脱下来就会很难。 战士总不可能一直都穿着这个,他们也是需要家庭生活的。 而先知他们则是没有办法了,说白了,他们整个人类都要被灭了,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他们想的都很清楚。 最关键的是,制造生化纳米作战服的关键材料都是在先知那个世界才有,他们的世界目前没有发现,至于宋国和大秦有没有,这个还需要时间。 毕竟这两个世界的探测是需要时间的,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发现。 而先知那个世界,除了这样先进的单兵武器之外,其他的大的威力武器还是属于常规范围的,无非就是航母比他们先进一点,战斗机比他们先进一点,仅此而已。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区别。 “两位教授,我问一个问题。”江彦海想了想问道。 “你说。” “这些战斗机如果从太空返回地球的话,可以吗?”江彦海开口问道。 江彦海的话一出口,两位老教授就愣了一下,两个人相互对视了一眼,最后胡教授开口道:“其实我们没有试过,也没有模拟过,主要是它目前凭借自己的性能想要飞上太空很难,因为想要飞上太空的话,在进入外层空间之后,空气将会完全无法提供动力,它们的引擎需要改进,在太空改成离子推动引擎。” 第1470章 只要敢想 “不过众所周知,离子引擎的推力非常小,只有在真空环境当中用来减速,或者是变轨,变向。而大部分的飞行器在太空进行持续加速的时候,目前采用的依然是化学火箭推进。当然,还有一种正在论证的电磁驱动引擎正在论证当中,不过它的成功可能性甚至还不如核聚变离子引擎。” “那如果给它加装一部小型的离子引擎的话,它应该是可以在太空飞行的对吗?”江彦海想了想问道。 “如果不是长时间飞行的话,并不难,比如说就像是我们内置燃油一样,可以内置固态物质然后转变为气体,将它们进行压缩喷射出去。” “但是这样的话,飞行的时间肯定是有限的。而且它的系统会更加的复杂。”胡教授开口道。 “小姜你问这个是什么意思?它现在还不能飞到太空当中去。”刘教授有些疑惑的问道。 “呃,其实两位教授,你们应该很清楚,按照我们目前的科技来说,就不用说还在研究的,就当前已经研究成功的,其实能够飞行进入太空的,载重量更加庞大的航天飞机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了对吧?”江彦海开口道。 “是的。”两位教授都点了点头。 俄罗斯和老美的航天飞机几十年就可以飞行了,现在他们自然是可以发射更加庞大的航天飞机或者是火箭,这不是什么问题。 “那我有个问题,假如我们将航空母舰放到太空当中,太空当中的空间站不像是现在的体积这么小,而是跟航母一样大小,甚至比航母的体积都要大,到时候在太空常驻飞行员和新一代魅影的话,理论上它自然是可以用更快的速度抵达全球。”江彦海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个想法他真的是刚刚才冒出来的,至于可行不可行,那谁知道呢? 其实这也不什么新鲜的说法,这就是跟无数游戏当中的大型空间站一样的,只不过是这些东西的问题其实更多,不说别的,光是整个空间站的搭建和运营就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就目前人类的运载能力和成本来说,玩不起。 两位教授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刘教授无奈地说道:“小姜,我知道你说的是未来,也许我们在几十年内可以实现,但是实际上,我们说的目前的局势,因为某些原因,你知道的我们至少要在军事上达到绝对的领先才行。” 江彦海点了点头,“好吧,看起来确实是我想多了,不过就两位目前所说的状况来说,我支持胡教授。” “你个小家伙!你讲不讲交情,我们两个先认识的吧?”刘教授立刻就有些郁闷的开口道。 “刘教授你别急啊。”江彦海忍不住笑着开口道。 “我怎么就不急,我们现在的科研经费虽然足够,但是可没有那么多的实力装备这么多的战斗机,而且还有J20在呢,现在J20的处境已经很尴尬了,你这么搞J20不就很快就要下马了?” “下马干什么?可以出口啊。”江彦海赶忙开口道。 “你说的倒是轻巧。”刘教授翻了个白眼,虽然说出口没有什么错,如果魅影有更先进的话,J20其实确实可以出口了。 虽然说J20在更换所有的发动机和材料之后,也可以达到和魅影差不多的行能,但是那没有什么意义。 两个战斗机的功能有些重叠了,还不如维持它现在的配制直接出口呢。 虽然它在国内确实是处境尴尬,但是它拿到国际上来说,那就是一等一最先进的五代机之一。 就连老毛子都寻求跟它进行技术谈判,只是老毛子自己穷,也不好说买多少。 “其实刘教授你们的想法陷入了一个误区,这么说吧,采用全新常规动力的魅影现在作战半径可以达到4500公里之多,刘教授您别觉得它无法控制大部分区域,实际上它基本可以做到了,您想想,我们国家大啊!” “南北距离就是5500公里,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南北一共控制16000公里的范围,这个范围几乎可以达到任何地方了。” “而同样东西之间的距离我们也可以达到16000多公里,因为我们的机场可以建立在我们的边境线附近,这样我们可以控制更多的区域。” “实际上除了极少数部分之外,我们大部分区域都可以覆盖。” “而在海外我们也有自己的几个军事基地,尤其是在非洲的这几个,这意味着我们同时达到非洲的所有区域,包括部分欧洲。” “所以战斗机方面,即便是没有航母,其实我们也够用了。” “更何况,我们又不是不建造航母了,只是数量不那么多,至少维持4个最新的航母战斗群是必须的。” “我觉得,核动力的飞机可以放在更大的飞机上面,而不是战斗机,比如说超远程的运输机,以及超远程的战略轰炸机。”江彦海开口道。 因为这两者的体积更大,那么它们可以容纳的核反应堆功率等等就会更大,而这些飞机才是最重要的,国内现在不缺核原料,实际上不仅仅是常规的核原料。 他们还发现了一些新的核原料,这些新的核原料虽然也同样有辐射,但是能找到辐射更小,能量更稳定的原料这都是进步。 刘教授愣了一下,然后才看了一眼胡教授没好气的开口道:“对啊,我跟你较劲干什么,我可以搞战略轰炸机和运输机啊,而且还可以给体积更大的航天飞机进行技术储备。” “这是你要跟我争得。”胡教授有些哭笑不得。 江彦海笑了笑,没有加入进去,其实他可以理解,刘教授和胡教授江彦海认识他们的时候就已经六十多岁了,现在江彦海已经26周岁了,当兵8年了! 两位老教授也都七十多马上快八十岁了。 刘教授搞了一辈子战斗机,在得到了这样的新技术的时候,他最先想的自然是战斗机,因为其他的飞机有其他人在想。 不过他们倒是忽略了,虽然说运输机和轰炸机有其他的团队在搞,但是这些团队保密级别没这么高啊,有一些新技术他们是没有的。 第1471章 来了 江彦海既然来了,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就离开,魅影的两种升级方案江彦海都看了,并且在将它的数据全部都录入数据分析程序之后,对它们的所有参数进行了分析,然后江彦海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以及一些设计的方案。 比如说,它的外形启动布局要进行细微的更改,另外就是弹药舱,起落架等等都是要进行重新设计的,毕竟发动机等方面都发生了更改,这些东西自然是要细微的调整。 还有就是,它的隐身性能也要重新调整。 实际上在它巡航的时候,隐身性能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如果说之前的魅影在进行3马赫飞行的时候,还能维持一定的隐身性能,那么现在它的巡航速度在达到4.5马赫极限的时候,什么隐身都没有用了。 它的周围温度到时候会高达600摄氏度,新魅影的飞行员服装都不再是传统的飞行员服装,而是采用类似于航天员一样的全封闭式,不过没有那么臃肿而已。 因为常规的飞行服已经无法阻挡它的高温,机舱里面再牛逼的空调也不可能将这个问题降低到让飞行员适应的地步了。 如果飞行员无法适应这样的高温,那么魅影要么改成无人战斗机,要么它的4.5马赫的巡航速度将没有实际作战意义。 所以不如在飞行服上面来进行研究。 可以说江彦海在这方面的速度是极快的,尤其是在某些数据方面的修改,可以说刘教授他们这些专业的团队在见到了江彦海的研究速度之后都有一些愕然。 “说实话,我觉得你这个小家伙就应该搞科研,你这个……天才果然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可以比的。”刘老都有一些无语了,不过在感慨之余就是庆幸,庆幸江彦海是中国的军人。 “我现在不在搞科研吗?”江彦海忍不住笑着说道。 刘教授有些无语,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现在搞科研是干什么,如果你真的是搞科研的话,你为什么现在是姜玲而不是江彦海。 显然你这个还有别的任务存在,你别以为我老就糊弄我。 江彦海笑着没有说话,任务是有任务的,但是任务之余顺便做做科研也是可以的啊。 而且……这科研说来就来。 因为在江彦海来到成飞第三天的时候,他收到了二蛋的提醒。 二蛋一直都作为幻境模拟程序和所有科研所之间的中转,所以说这些科研所到底是在研究什么,二蛋自然是知道的。而这一次二蛋之所以提醒江彦海是因为,这里面出现了一项研究,已经走到了正确的道路上。 “你是说,这个研究方向是正确的?”江彦海此刻在自己住的地方跟二蛋交流中,叶寸心她们都没有打扰江彦海,而此刻在江彦海的电脑屏幕上面放置的是一种全新的装置。 而它的名字说出来,估计所有人都知道,那就是,可控核聚变! 它跟目前可控核聚变所采用的磁约束方式有所区别,不过整体的理论是没有错的,毕竟目前任何物质都没有办法在承受一亿摄氏度的高温。 要知道即便是太阳内部的核心温度也不过才2000多万摄氏度。 而即便是2000万摄氏度的高温就可以连星门的稳定性都影响到了,连阿法3型这样不知道领先地球科技多少倍的星门都会被影响到,由此就可以知道,一亿摄氏度到底是什么概念。 目前这个装置依然是采用磁场约束的方式,不过设计跟国际主流都不一样,但是它里面唯一先进的……同样是材料。一种超导材料。 因为采用磁场约束的方式就需要线圈,而线圈产生磁场就要通电,而通电就会有电阻,而可控核聚变有一个Q值,也就是输入用来稳定线圈磁场的能量跟输出的能量产生的比值。 只有这个比值大于1才有意义。 不过以前所有的类似装置都只有零点几,而后来中国的类似研究将这个Q值最高达到了1.2。 也就是输入1的能量,可以输出1.2的能量。 但是长时间运行还是一个问题。 而现在江彦海面前终于有了一个连二蛋都确定的装置。 不过这个装置整体的设计里面问题不大,但是他们的材料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在承担最重要的磁场部分的超导体,之前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才能够达到超导状态。 但是这种新发现的材料,虽然无法达到常温超导体,但是它所要求的最低温实际上相对于其他超导体来说,那可是高了太多太多了,而且它同样属于合金超导体,本身的材料也非常的符合。 不过他们所使用的这种材料还没有达到最佳,而且整个实验装置也没有配置到最好,所以目前他们的Q值大约在1.8左右。 如果这个Q值可以长期运营的话,其实也有了建造的成本。 “是的,指挥官,根据我的数据模拟计算,该研究方向的成功率最高。”二蛋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既然你数据能计算出成功率最高,你能不能直接计算出成品。”江彦海反问了一句。 “指挥官,我没有该能力,但是有一些数据是无法说谎的,根据已有的资料我可以进行对比计算。”二蛋立刻开口道。 “好吧,我们一会儿直接进入幻境模拟程序。”江彦海想了想很干脆的开口道。 对于这个二蛋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江彦海给自己洗漱收拾完毕之后,他直接躺在了床上,然后进入了幻境模拟程序当中。这一次江彦海是有目的的,所以他模拟的速度很快。 他比这些人最大的优势就是,他有数据分析程序,根据数据分析程序给出来他们设计错误,或者说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正,整个装置的稳定性不断的提高,在稳定性提高的同时,它的Q值也在不断的上升。 一个晚上的时间,江彦海已经将整个装置就完成的差不多了,按照江彦海的估算,估计他最后彻底完成,最多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不过,这个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在研究这个装置的过程中,江彦海又发现了新的研究方向,这玩意似乎很适合小型化? 第1472章 优势 超导体的研究同样是人类未来研究的最重要方向之一,因为超导体对人类的作用是非常广袤的,从最普遍的超导发电,可控核聚变,超导输电,以及各种磁悬浮列车,汽车,甚至磁悬浮滑板等等,只要有,就可以研究出来。 但是这一切都只有一个条件,常温超导体。 也就是说,室温超导体,在自然环境之下能够达到超导状态,但是这样的材料,目前没有! 之前几年前曾经有关于双层石墨烯材料错开1.1°的角度达到了超导体,似乎说是常温超导体,其实它并不能算是,因为它是需要在1.7开的条件下制造得到的,也就是零下271.45℃。 所以它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常温超导体,对人类来说,1K的温度制备还是有很高的难度,当然了,它的发现一直都有人在努力,但是石墨烯的制备都一直相对而言成本比较高,而且它的应用更难,所以目前来说,这个材料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室温超导体。 而且超导体三个参数,临界转变温度,临界磁场强度,临界电流密度这三个数值必须要同时处于临界条件内,超导才算是成立。实际上比如现实中的使用,有可能从夏天到冬天的自然温度波动就会超导失效。 有时候正负一两摄氏度的改变都会让超导失效,但是这种的金属材料在零下60摄氏度的时候就可以达到超导状态,更重要的是,它的三个临界参数都是非常的高,尤其是它的超导温度很广,这意味着部分的温度波动不会中断它的超导特性。 零下60摄氏度在超导界来说,都已经算是超高温超导体了。 因为在超导界的高温跟我们所认识到的高温可不一样,不要别人跟你说超高温超导体,你会觉得超高温是不是几百摄氏度之类的。 实际上零下200摄氏度在超导界都算是高温超导体了。 所以零下六十摄氏度的合金超导体如果说出去的话,这玩意都已经算是常温超导体了,因为在自然界的温度也会有零下60摄氏度的时候,只要自然界能达到的都可以算是常温超导体。 相对于它的临界转变温度,它的制造相对于其他的所有超导体都可以说是物美价廉,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但是如果大规模的工业制备之后,它的成本必然会大幅度的下降。 到时候,可以使用到它的地方会越来越多,超导材料对人类社会的改变是极其巨大的,像是未来的超导量子计算机,这些都是可以彻底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 江彦海觉得自己手里面就像是掌握着一个钥匙,不过这个东西,他不能立刻拿出来,主要是他之前才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感言里面提到自己要研究可控核聚变,然后这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就搞出来了…… 这个有点太变态了。 外界不知道姜玲是怎么回事,但是江彦海能不知道吗? 所以,他已经准备往后拖延一段时间,另外他还有个备用想法,那就是找个借口。 这个借口不是别的,正好先知那个世界有外星人的存在,而且那些外星人的技术也确实远远的超出他们的科技程度,只要往那边推,一切都可以解释的出来。 当然材料这东西,江彦海觉得自己研究研究也没什么,因为一个可控核聚变真的不算什么,后面还有更变态的东西等着自己研究的呢,总不能什么借口都往那边推吧。 正好,国内已经将这个可控核聚变的结构一直都在演算了,只不过是他们在一些材料方面进行演算出现了一些错误而已。 超导材料不是计算不出来,实际上在盘古系统出现之前,利用超算计算有些可能出现超导的材料已经是科学界经常做的事情了,当然,这些计算,有的准确有的不准确。 因为人类总体而言对材料的了解实际上就像是对宇宙的了解那么少。 所有的物质原子,人类目前了解掌握的太少了,其实科学和神话有时候真的是互通的。 神话讲究什么细微之处见真知,讲究大千世界,小千世界,讲究一花一世界,一粒沙就代表一个世界等等各种说法。 其实都是有道理的。 如果你真的将微观粒子彻底了解了,那么你也就了解整个宇宙了。 如果你真的可以操控所有的微观粒子,那么你也就可以操控整个宇宙了,这个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将所有的数据都存储起来之后,江彦海也没有多说什么,类似的材料如果研究设计这个崭新的可控核聚变装置的团队研究出来了,那最好,如果研究不出来的话,江彦海肯定迟早都是要拿出来的。 在蓉城又呆了三天,白天的时候,江彦海在和刘教授他们搞魅影的事情,而晚上的时候,江彦海则是在研究这种新材料,因为他发现这种新材料似乎可塑性非常强,它不仅仅是超导体,它还可以利用到其它的领域里面。 第四天的时候,江彦海才跟人离开了这边的研究所,乘坐早班机准备前往鹏城,叶寸心他们自然不可能进入研究所的,研究所有专门的保卫人员,他们负责相关的安全工作,外围人员不可能进入。 不过江彦海离开的时候,叶寸心他们自然是可以跟上了。 到了机场,江彦海他们作为头等舱是最先登机的,不过在江彦海接近飞机的时候,他的耳朵里面突然响起来了二蛋的提醒声:“警告,指挥官,该飞机发现危险性材料,是否取消行程。” 江彦海微微愣了一下,危险性材料?而不是飞机机体危险?这就是说,对他有想法的人要动手了? “什么危险性材料?”江彦海表面上根本没什么反应,反正姜玲的性格一直都比较高冷,其他人都是知道。 “一种特制的涂料,在飞机副驾驶的挡风玻璃上面,该材料在外界温度达到一定低温的时候,会极具变化,会导致飞机挡风玻璃性能改变,会发生飞机挡风玻璃破裂。”二蛋立刻给出了答案。 第1473章 来了? 听到这个,江彦海就微微眯了眯眼睛,这是要直接对他动手吗? “飞机结构性影响呢?”江彦海又问道。 “飞机结构以及其他部件没有任何安全隐患。”二蛋立刻开口道。 “那就不用更改行程,单纯只是挡风玻璃出现问题的话,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江彦海直接否定了二蛋的答案,如果这个时候他更改的话,那么反而不知道事情会怎
相关推荐: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高门美人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我的美女后宫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和徐医生闪婚后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外婆的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