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地。 众人齐刷刷朝周氏赶来。 周氏捏着手中的休书,指着段忡大声骂道:“好你这个没良心的负心汉!我从京城一路跟随你到此地,受了不少苦,你却要休了我!” “我呸!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在京城的时候就与你和离!” “段忡,你以为你现在还是崇国府的大老爷?你现在不过是个朝廷重犯,这村里随便一个男人都比你强!” “既然你要休,那好,以后你是死是活与我无关!” 周氏说罢,将自己大拇指咬出血来,重重按在休书上。 这时,段青阳和林晚晚也闻声赶过来。 “爹,娘,你们这是干什么?都一把年纪了,还闹什么休妻。” 段青阳自然是不想看到自己母亲被休,他们还做着回京城的梦,要是回去后,周氏被休,那他在府里还如何立足? 他想罢,将周氏扶起来,“娘,你也别当真,爹一定是说气话。” 段忡捡起地上盖好手印的休书,挥了挥,“我说的不是气话,你娘日后不再是我妻子,段青阳,你若是认我就跟我走,若是不认我,就跟着你娘走。” 段青阳低头看向手中扶着的周氏,又看看段忡,犹豫起来。 周氏看明白了,一把将段青阳推开,“你跟你爹走。” 她说着,转身朝那六十岁的丁老汉走去,“你不是想要我嫁给你吗?好,我嫁给你。” 丁老汉见状,满脸欢喜,拉着周氏到言县令跟前,想要请他征婚。 言县令回头朝林书棠看去。 林书棠朝他使了眼色,点了点头。 言县令转身坐直身子,清了清嗓子,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允许你们成婚。” “不过丁老汉,你可想清楚了,她可是朝廷流放来的重犯,你若是娶了她,那日后你们祖祖辈辈可都要打上重犯后人的烙印,你可确定?” 丁老汉一听犹豫起来,想了想之后说道:“反正我无儿无女,不在乎这些。” 言县令又道:“还有日后你比旁人要多征收一部分的税银,你可愿意?” 这让丁老汉为难起来,“真的要多收?” 言县令点了点头,“没错。” 丁老汉什么都好,但是就是吝啬,一听到要多出一部分税银,看周氏的眼神都变了。 但是现在骑虎难下,说出来的话,又不能收回来。 再者周氏模样长得也俊。 丁老汉犹豫再三之后,勉为其难道:“好,我娶她!” 周氏这会儿还有气,显然不知道,以为自己是跳出火坑,其实是跳进了另一个火坑。 第151章 贺王染上瘟疫 长房的休妻闹剧,最后以周氏跟着丁老汉离家结束。 林书棠袖子上落下的冰霜,转身朝屋里走去。 段青阳愣在原地,瞧见林书棠的背影,叫住她,“书棠!” 林书棠假装没听见,抬起步子,朝隔壁县丞府走去。 “书棠!”段青阳还想去追,刚要起身,一拳头突然砸了过来。 段青阳猛地摔倒在地,再抬头,见到的是谢怀恩。 谢怀恩冷着眸,朝他厉色道:“书棠也是你能唤的?!” 段青阳吃痛地坐起身,朝谢怀恩道:“将军,再如何,我和书棠也是拜过堂的,我.......” 他的话还未说完,谢怀恩又一拳砸在他脸上,“不要让我再从你的嘴里听到她的名字。” “段青阳,书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早已经收她做义女,日后她就是我女儿。” “不要以为你做的那些事情我不知,我早就看你不顺眼!” “什么时候我不高兴了,小心我就提着刀,砍掉你这个小白脸的脑袋!” 段青阳再次被打倒在地,他脸色一白,跌坐在地上,不敢抬头。 眼下他脸上满是悔意。 脑子里闪过无数种可能。 如果当初他没有换亲,娶的是林书棠,那流放路上他就能结交谢将军。 有谢将军相助,即便他们暂时回不了京城,也不至于受冻挨饿。 段青阳是越想越后悔,明明只是一个选择,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阳,我们还是快些回去吧。”林晚晚来到他身旁,将他扶起道。 段青阳抬头看向她,双眸里满是嫌弃。 林晚晚已经习惯他嫌弃的眼神,避过头不再去看。 谢怀恩朝林晚晚冷眸一瞥,“还有你,都给我老实一点,不然我把你们俩人都拉去埋城墙!” 林晚晚吓得手一抖,“是.......是.......将军.......” 谢怀恩这才将他们赶了出去。 要不是杀了这两人会引起贺王的怀疑,他早就动手将他们大卸八块。 处理完他们,谢怀恩转身来到隔壁县丞府。 姜氏和冯嬷嬷已经将午饭端上来,今日他们吃的是羊肉汤。 冯嬷嬷给谢怀恩和林书棠都盛上汤,笑道:“来,天气严寒多喝些汤滋补。” “多谢嬷嬷。”林书棠接过碗,吹了吹,喝下一口汤,味道十分鲜美。 屋外的寒冰依旧不见融化,好在羊汤喝在胃里暖暖的。 她一边喝着汤,一边在脑子里计算着来这里的时日。 算起来已经有了好几个月。 现在已经到了五六月份 。 眼看临近夏日,寒冰依旧未散。 但是按照史书上记载的来看,这场极寒天气到了来年开春便可以结束。 到时候万物复苏,定是另一番光景,只不过还会有新的灾难迎来。 林书棠并不担心,她有空间在手,即便再厉害的天灾,也不足为惧。 到时候朝廷那些人,不一定熬得住。 京城内,被关在房里的贺王开始剧烈咳嗽起来。 “咳咳!咳!”他浑身滚烫,说话也开始变得迷迷糊糊,“来人,快传太医!快!” 皇帝还惦记着他存放在别处的粮,没想让他就这么死了,还是逼着太医给他看诊。 贺王瞧着有太医来了,忙拉着他问道:“本王这是得了什么病,快告诉本王!” 太医吓得手直哆嗦,捂着口鼻颤抖着声音回:“王.......王爷,您恐怕是得了瘟疫.......” “什么?”贺王惊坐起,“本王真得了瘟疫?” 太医缓缓朝后退了几步,“王爷,你的症状和脉象和河州传来的瘟疫一模一样,当真是瘟疫!” 贺王面色惨白,怔怔看着前方,感觉天塌了,“瘟疫,本王怎么可能会得瘟疫!” “陈太医,这瘟疫能不能治?!” 太医又朝后退了几步,“王爷,请恕臣无能,这瘟疫无药可医.......” 贺王脸色又一变,猛地从床榻上翻身站起来,“你说什么?无药可医?” 太医将头埋下,“是,王爷,无药可医。” 贺王瞬间觉得头晕目眩,整个人朝床榻上栽倒下去,颤抖着手,指着他骂道:“你们这群没用的东西,连个瘟疫都治不好!” “ 去,快去给本王弄药来,你们若是治不好本王,你都给本王陪葬!” 第152章 城墙建起守好岐南 太医连连后退,直接躲到门后方,“王爷,真不是臣不救你,臣是真的无能为力啊!” “你先好好休息,臣这就退下。” 他说完,转身迅速离开。 贺王气愤不已,想要起身去追,但是浑身无力。 寝殿内烧着满是浓烟的木炭,不仅不暖和,还很呛人。 贺王又冷又难受,随后又剧烈咳嗽起来,这回直接咳出血来。 他看着手中的血,脸色变得青紫,“血……血.......” “来人,快来人!” 他厉声大吼,唤了自己最为忠心的暗卫。 暗卫上前道:“王爷。” 贺王正色道:“去,给本王去寻名医,一定要治好本王的病!” 暗卫抱拳应道:“是,王爷。” 他话落,转身一跃立马离开。 贺王躺在病榻上,唉声叹气,早已没了前几日运筹帷幄的镇定模样。 在灾荒跟前,就算他是王爷,也无济于事。 随着众多瘟疫者发病,包括岐南县四周的几处村子也开始出现病患。 好在林书棠预防得及时,他们的城墙在十天之内渐渐有了雏形,虽然只有两米多高,但是总归还是有点用处。 她从空间里拿出玻璃瓶砸碎,然后用黄泥全部扎在城墙上,旁人想翻进来也难。 言县令还派了衙役在城门口守着,每两个时辰轮班一次,只要是外乡人,一律不可入内。 为此,林书棠和段砚洲还提前去了燕州军营,叮嘱陈副将等人,让他们守住好城门,一律不让外人进入, 除了燕州,还有苏家。 林书棠告知苏钰章,让他除了去宣国之外,不可离开袁州,同时不要和外乡人碰面。 为了以防万一,林书棠还教他们如何预防瘟疫。 等这些办完,便是两天后。 林书棠养在温棚里的棉花在灵泉水的浇灌下,长出了棉花。 三妹段秦舟瞧着欢喜不已,张罗着大家一同来摘棉花。 有了棉花就可以纺线,有了线就可以织布。 姜氏和冯嬷嬷也一喜,一家人开始忙活起来。 林书棠在她们摘棉花的时候,也特地动了手脚,将种植空间里的棉花拿出来,掺在她们所摘的棉花一起。 这样一来,棉花的量增加了数倍,还不会引起她们察觉。 翌日清晨时,林书棠在院子里,见着丁老汉要带周氏出门。 言县令连忙上前劝道:“现在瘟疫横行,你们最好不要出门。” 丁老汉回头朝周氏瞥了一眼,“家里多了一个人吃饭,我得出门寻些粮食。” “言大人,你放心,我们只是不出远门,就到附近的县城逛逛。” 林书棠走来朝他们正色道:“言大人已经说了,近来最好不要外出,你们若是要出去,那就不能再进来。” 丁老汉一惊,看向一旁的言县令,“大人,当真是如此?” 言县令点了点头,“没错,这瘟疫厉害,你若是在外得了,回到村,那不把我们其他村民都给害了?!” 丁老汉犹豫起来。 周氏却拉着他拽道:“别理会他们,那林书棠就喜欢跟我们过意不去,我们别管他们,出去弄些粮来。” “他们若是不让我们进来,我们就住在外头。” 她巴不得离开这里,要不是每日有官差守着,她早就想逃回京城。 丁老汉刚娶了妻,正巧还在心头上,被周氏这么一说,连连点头,“好,我们不管他们。” 言县令见他们执意要去,也没有再劝,让门口衙役放他们离开。 周氏走在路上,回头看了一眼猪圈,脸上满是不屑,“哼,段家有什么了不起的,现在只有不饿肚子才是最要紧。” “段忡,你休了我,在早晚有一天有你后悔哭着来求我。” 她说罢,头也不回地朝前方走去。 然而,周氏却不知,她这一去,就再也回来了。 林书棠站在门口,朝他们二人渐行渐远的背影看了一眼,转身回到屋里。 屋内,段砚洲和段承安正和舅舅看着燕州的地图。 昨日他们三人一致决定,岐南山多,易守难攻,可为后方。 而燕州土地辽阔,不仅有大片的草原,还有山川河流,适合养兵休养生息。 可为前方,日后他们准备迁往燕州。 将燕州和岐南两地都收为己用。 第153章 大嫂要生了 林书棠也很认同他们的想法,因为史书上曾记载过,岐南隔壁的丹州在冰灾过后的第三年,将会有大地震。 岐南离着丹州还有一段路程,但是丹州一旦发生地震,那他们前往京城的路便会受阻。 若是能在地震之前,迁徙到燕州,方可解决这些问题。 不过在此之前,他们得先背着朝中那些人,在岐南养精蓄锐。 眼看城墙建起,段砚洲和大哥一商量,决定重新建房。 他们现在所住的房子还是过去的县丞府,虽然修补过,但是毕竟年久失修房子较为老旧。 若是再刮一场大风,怕是会受不住。 段砚洲一听,连忙自告奋勇,拿出岐南地图在两座山间的空旷地图画了一个圈。 “这里在两山之间,又靠着河水,是个好地方。” 林书棠朝他所指的方向看去,发现还真是个好地方。 如果没有发生雪灾,那这里一定是世外桃源。 大哥和舅舅见后,也一拍即合,“那好,就把新宅子建在此处,我们先派人去除冰。” 段砚洲轻点头,“是,大哥。” 林书棠心中雀跃,她空间里可还有贺王的宅子,找个机会将其搬出来,不就行了。 只需等他们将冰除完,把土翻好便可。 就在这时,三妹突然快步朝他们跑来,“大哥,二嫂,大嫂她说肚子疼,估摸着是要生了。” 林书棠听罢,立马跟着段秦舟来到陈婉柔的房内。 陈婉柔捂着腹部,痛得嘴唇发白,额头已流出一排细密的冷汗。 段承安小跑进屋,忙将她搂在怀里,“柔儿,你怎么样了?柔儿?” 陈婉柔此刻蜷缩着身子,根本没办法开口。 林书棠大步走进屋,算了算时间,忙道:“大嫂还没到生产之日,为何会突然腹痛?” 段秦舟走来回道:“方才大嫂就与我一同坐着闲聊,不知为何就突然腹痛,摸着是快要生了。” 林书棠上前给陈婉柔把脉,随后又轻轻将手覆在大嫂的孕肚上,顷刻后,眉头一皱,“大哥,三妹,大嫂这是早产,你们二人快去准备烧热水。” “好,我们这就去。”段承安和三妹没敢耽搁,忙起身去烧热水。 林书棠这是故意支开他们。 见他们走后,立马从医疗空间拿出麻醉药和待产包。 她趁着陈婉柔痛得晕乎乎时,给她打上麻醉药。 随着麻药见效,陈婉柔身上的疼痛逐渐减轻,她诧异地看向林书棠,“书棠,这是?” 林书棠拿枕头替她垫上,随后拿帕子给她擦了擦脸上的汗珠,“大嫂,这药用上后,生孩子不痛。” 她说完,替她检查了一下,孩子的确是要生了。 陈婉柔脸色渐渐缓和,拉着她的手说道:“书棠,我这是要早产?” 林书棠点了点头,“不过嫂嫂你别担心,虽然未满十月,但是现在生下来也不会有大问题,待会儿你就听我的,该用力的时候用力,不该用力的时候,就好生歇息。” 陈婉柔头一次生产,很多东西都不懂,林书棠说什么她都照做。 很快大哥和三妹端着热水赶来,他们见着陈婉柔没再像方才那般痛,都长松一口气。 林书棠让开位置,让大哥陪着他,并叮嘱道:“大哥,大嫂,这生产需要时间,你们且等等,我会一直在旁边守着,绝对不会有问题。” 陈婉柔点了点头,“多谢你书棠。” 此时姜氏和冯嬷嬷也赶了过来,在屋里一同守着。 待过了两三个时辰之后,林书棠发现孩子开始露头了。 第154章 大嫂生了大胖小子 大嫂的生产很顺利,在林书棠的无痛药加持下,很快诞下了一名男婴。 孩子被养着很好,就算没有足月,却依旧有五斤多。 这在古代来说,已经是大胖小子。 随着一声婴孩啼哭声在院子里响起。 “生了,柔儿生了。”姜氏抓着段枫的手激动不已,捏着手中帕子不停地擦着脸上的泪痕。 段枫搂着她,眸子里也含着泪水。 他们这一家人,受着风雪一路从京城来到岐南,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完了。 可是随着这声婴儿啼哭声传来,他们瞬间觉得,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屋内,林书棠替孩子剪下脐带,帮着大嫂盖上被子,看向大哥怀里那软糯糯的孩子,心里也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而她也正式升级成了小婶。 大哥将孩子递给冯嬷嬷,冯嬷嬷连忙用包布将孩子包好。 林书棠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尿不湿和孩子的冬衣递给冯嬷嬷,“这是我替孩子准备的衣物,待会儿给孩子换上。” “天寒,千万别冻着孩子。” 冯嬷嬷看着她手里的尿不湿,疑惑道:“小姐,这个是什么?” 林书棠简单解释道:“这是尿片。” 她说着,抬手耐心地演示了一下该如何使用。 冯嬷嬷过去照顾过府里的孩子,虽说不认识尿不湿,但是听林书棠一说是尿片,顿时心领神会,“好的,小姐,我待会儿就给小少爷换上。” 林书棠轻点头,随后又拿出产后所需的药,递给一旁正在给大嫂擦着脸颊的丫鬟春香,“这个待会儿给大嫂喂下。” 春香忙接在手中,回道:“是,少夫人。” 这时,大嫂已经缓过来,想要看孩子。 冯嬷嬷将穿戴好的孩子抱着来到她跟前,“瞧瞧,这孩子的眉眼和大少爷和大少夫人长得一模一样。” 陈婉柔低头看向怀里的孩子,缓缓笑了起来,在笑的同时又含着泪。 她擦了脸上的泪痕,朝林书棠柔声道:“书棠,今日幸好有你,正巧我和你大哥还未给孩子取名,不如书棠你来给孩子取一个。” 在古代大户人家,一般只有德高望重的长辈才能给孩子取名,大嫂这般说,是发自内心地感谢。 她知道,这一路上要是没有书棠,她这个孩子还不一定平安到出生。 林书棠走到她身旁坐下,朝她怀里的孩子看去。 小婴孩的脸还红扑扑的,不过没有再哭闹,闭着眼睛好似在熟睡中。 她想了想说道:“大嫂,我这一时半会儿想不到什么好名字,不如我先给他取个乳名,等日后他再大一些,我们全家人一起给他取个好名字。” 陈婉柔听后,笑着说道:“也好。” 林书棠这时目光落到了窗外月光下的雪地,缓缓笑道:“就叫熙熙。” “熙光的熙,意有光明之意,希望他日后前路坦途,和乐安稳。” “熙熙……”陈婉柔看着手中孩子,柔声唤着,眉宇中满是温和的笑,“那好,以后我们家的乳名就叫熙熙。” 小熙熙闭着眼睛,没过一会儿又哭了。 这回估计是饿了。 林书棠早前生怕孩子不够吃,还准备了奶粉,不过现在不用愁了。 陈婉柔在吃过她给的中药之后,孩子不仅能吃饱,还有剩余。 林书棠忙了一整天,也有些累了。 她离开大嫂的房门时,段砚洲正在门外等着她,见着她出门,大步上前扶着她道:“大嫂和孩子可平安?” “母子平安。”林书棠笑着回道,“今后你便是二叔,我便是二婶了。” 段砚洲听罢转身,背对着她,拍了拍肩,“走,我背你回房。” 林书棠见着他结实的后背,一愣,疑惑道:“砚洲,你这是?” 段砚洲缓缓道:“大嫂生了几个时辰,你也在里面候了几个时辰,这几个时辰下来,铁打的身子也有疲乏的时候。” 他这是心疼她太过劳累。 林书棠原本还真有些累了,但是听完他的话,整人瞬间清醒不少。 她笑着回道:“放心,我不累,能走。” 然而,段砚洲没有再给她逞强的机会,转身将她直接打横抱起,朝房内走去。 林书棠这才发现,段砚洲自从病大好之后,身体又强健了不少,一只手就能将她轻轻松松抱起。 她双手勾着他的脖子,忍不住笑了起来,脱口而出道:“怎么,你也想当爹了?” 段砚洲脚步一顿,随后继续往前走,“罢了,女人生孩子九死一生,我还不急着当爹。” 林书棠听完这句话,看他的眼神变得柔和起来。 而段砚洲也将她抱得更紧了,两人很快回到房内。 第155章 长房一家起气得吐血 林书棠是当真累了,她躺在椅榻上,没一会儿又感觉头昏昏沉沉。 他们从天亮忙到天黑,这眼看天又要亮了,她趁着还有一个时辰,闭上眼睛赶紧入睡。 随着翌日晨光照来。 二房内传来了鞭炮声。 这鞭炮还是过去言县令的珍藏,没想到竟然还能派上用场。 随着鞭炮声响起,县衙和县丞府每个人都喜气洋洋,很快传来欢声笑语。 就连附近村子里的村民都跟着添了一份喜气。 “你们听说了吗?段县丞家添了孙儿,真是大喜事啊!” “是啊,他们冒着风雪从京城而来,一路上肯定吃了不少苦,这孩子能生下来,还真是不容易。” “这就是福气,说不定我们岐南县日后也能添加上这福气。” “没错没错,你们瞧瞧,他们来之前我们饿得啃树皮,来之后,我们跟着修城墙还能混上一口饭吃。” “没错没错,我们呀,这回是碰到好县丞了!” 这些小声议论的人都是这些时日给林书棠他们建城墙的村民。 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大,渐渐刺痛了猪圈里的一家人。 尤其是段忡。 段忡当时一直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己这个儿子。 当初段承安失踪, 段砚洲病弱,他就断定二房不会再有后。 看现在,段承安完好无损地回家,段砚洲气色一
相关推荐:
致重峦(高干)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天下男修皆炉鼎
小白杨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鉴昭行
凄子开发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