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上瓦片,修好门窗,就可以入住。 段砚洲坐下来,喝了一杯热茶,与她道了一件正事,“书棠,我方才瞧见林天海鬼鬼祟祟在府门外。” “我怀疑他是京城派来的监视我们的内鬼。” “内鬼?”林书棠疑惑地问,“你说林天海?” 段砚洲凝神,“嗯,没错,你瞧瞧这个。” 他说罢,将一只飞鸽拿出来。 林书棠瞧着有些许诧异,“如此寒冬,竟有飞鸽?” 段砚洲点了点头,“没错,很怪异,我方才远远瞧见一只,立马将其拦下,只见信是送到一百多公里以外的凤阳县。” “这些飞鸽应该平时关在鸽子房里养着,送一次信,冻死一只,可以用来传信。” 林书棠眸色微凝,正色道:“如此看来,是林天海将消息以飞鸽的方式传到凤阳县。” “凤阳县内又有人将消息传到京城。” 段砚洲点了点头,“看来,我们一家人就算到了岐南,这皇帝和贺王还不放心。” 林书棠走到门口,看向屋外的雪地,“没有林天海,他们也会派其他人前来,不如这样,我们就将计就计,给他们传假消息。” “正好可以打消他们的疑心,谋一些安稳的日子。” “我也正有此意。”段砚洲应道,拿出纸笔,模仿林天海的笔迹,写下一段话,随后绑在飞鸽上,走到窗户旁偷偷送了出去。 “日后,我会多盯着林家人。” 他说罢,侧身发现林书棠的鞋子湿了,“你方才去了袁州?”段砚洲问。 林书棠愣了一下,这才发现自己只换了衣裳和妆容,并未换鞋子,笑道:“我方才将茶叶送到了袁州,得到了一笔银子。” “正好,你随我来瞧一样东西。”她话落,拉着段砚洲来到种植空间。 段砚洲看着眼前的良田和肥沃的土地,眸中满是惊色,好在他已经见多了大场面,很快回过神来,蹲下身,抓了一把泥土在手里揉搓,“如此好的土地,得好好种。” 林书棠摘了一个西红柿洗了洗,递给他,“你尝尝看。” 段砚洲第一次见到这红彤彤的果子,拿在手中尝试地咬了一口,随后眸子一亮,“这是?” 林书棠缓缓笑道:“这叫西红柿,你们这里没有,但是味道不错,可以用来生吃,也可以用来炒菜。” 段砚洲又咬了几口,“味道清甜,比山里的果子还要好吃。” 他说罢,缓缓起身,看向跟前一望无际的田地,说道:“书棠,这些果子十分稀有,若是拿去卖,定也能卖个好价钱。” 林书棠点了点头,“没错。” 有了这个宝贝空间,他们就等着坐着收银子。 第112章 两人利用空间去京城 空间里虽说有田有地,但是要大面积种起来,得费上不少体力,好在段砚洲十分勤快。 林书棠只是随口一提,他拿着锄头,仅用了二十多分钟,将一块地给开出来,撒上了种子。 两人从空间出来时,他满头大汗。 林书棠拿出帕子,给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你身子还未痊愈,日后还是不要如此劳累。” 段砚洲接过她手中的帕子,一脸认真回:“无事,我常年习武,这点体力活算不得什么。” 林书棠给她倒了一杯热茶,转身时发现桌上不知何时多了一个檀木盒子。 她瞧着,拿在手中疑惑道:“这个是?” 段砚洲背对着她,好似有意要避开她的目光,“今日伐木时,见着木头料子不错,给你刻了一把檀木梳子。” 林书棠听罢,打开来看,只见当真是一把檀木梳子。 只不过这梳子和她平时用的梳子不同,尾部多一个小小的雕花,分量也比平时的梳子要重一些。 段砚洲起身来到她身后,“这把梳子除了梳头之外,还另有用处。” 他说着,握着她的手,捏着那朵海棠雕花往外一拔,只见在梳子的手柄里拔出一枚小小的短剑。 短剑估摸着只有她的手长,但是极其锋利,刀面上的光凛冽森寒。 “这剑?”林书棠侧头看向他。 段砚洲回道:“那日从苏河县先帝的库房里我发现了这把十分小巧精致的短剑,此短剑不仅削铁如泥,还十分小巧,非常适合做防身之物。” “所以我便将它藏在了梳子里,你平日里,可以将这梳子随身携带。” 林书棠有空间,想要什么武器可以随时拿。 但是段砚洲的担忧也不是并无道理,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多带一个兵器在身上,并无坏处。 她将梳子揣在怀里。 段砚洲眸一抬看向窗外,“今日种的那块地,最少也得三天,现在时辰还早,我们不如去干另一件大事。” 林书棠对上他的眸光,心领神会,“你想去一趟贺王府?” 段砚洲收回目光,“与其让他们一直盯着我们不放,不如反客为主。” 林书棠接过他的话,“最好还能让他们吃些苦头。” 段砚洲点了点头,“不过从岐南到京城有两千多公里,我们靠你的乾坤袋,能否到达京城?” 林书棠想了想,眸光一亮,笑道:“我的乾坤袋每瞬移一次两百多公里,需限制半个时辰后才能再次使用。” “从岐南到京城,需要停歇九次,算起来需要近四个时辰。” 段砚洲算了算时间,“也就是说,我们若是从下午申时出发,到夜里亥时可到?” 林书棠点了点头,“没错。” 幸好她卖了茶叶,让一百公里变成了两百公里。 不然,两人折腾着去京城得花上一整天的时间。 段砚洲计算着时间,沉思片刻后,“若是要去,最好是选明日,若是去了,就不只能去一家。” 他看向林书棠,“赵丞相府上,必定要去一趟。” 赵丞相,也是原主的生父。 她猜测赵丞相早就知道了女儿的身世,不然也不会急着联合贺王将他们段家赶到岐南。 她应道:“去,当然要去,我倒是要看看,这位赵丞相到底是何许人也。” 林书棠和段砚洲一拍即合。 两人夜里早早睡下,夫妻二人相识已有数月,只不过两人一直相敬如宾。 倒也不是林书棠含蓄,也不是段砚洲太过呆板。 只是这些时日两人都很繁忙,好似谁也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只是每到深夜林书棠被噩梦惊醒时,便会发现总会有一个温暖的怀抱紧紧拥着她。 翌日清晨。 林书棠找到了姜氏,“娘,我今日和砚洲想要去一趟袁州。” “去袁州?”姜氏疑惑道,“现在天气严寒,外出怕是不安全。” 林书棠笑道:“袁州离这里最多一天的路程,我想和砚洲去置备一些东西。” 姜氏原本还想再劝。 段砚洲走来道:“娘,你放心,有我照顾书棠,不会有事。” 姜氏对自己的儿子还是很放心,犹豫片刻后,只是进屋拿了一些干粮,放在他们的手上,“这些你们留着路上,早去早回。” 林书棠见她允诺,接过干粮,笑盈盈回,“多谢娘。” 她话落,转身朝段砚洲对视一笑。 段砚洲连忙收回落在她身上的目光,红着耳根转身去牵马车。 林书棠拿上干粮,收拾好行李后,和段砚洲坐上马车,一同前往最近的驿站。 等避开众人的视线后,他们带着马车进入空间前往两百多公里外的另一处驿站。 由于天气严寒,一路上不是所有的驿站都开着。 好在他们早有准备,在空间里逗留半个小时,然后再出来驾着马车继续行驶,等时间一到,又继续进空间。 这样下来,他们清早出发,午时便来到京城。 第113章 初到赵丞相家 两人从空间出来,为了防止被人发现,易容成了普通村夫农妇的模样。 因为数月来的闹灾,京城也大变样。 街道上空荡荡的,只剩下一地冻成冰的白雪,偶尔只有一两个穿着厚厚袄子的小厮。 估摸着是哪个府里的下人。 大多数人都躲在房里烤火。 他们的马车行驶在街道上,竟显得有些怪异。 好在路上的行人不多,也未有人在意他们。 段砚洲驾着马车,朝马车里的林书棠问道:“我们不如找个地方歇息,等晚上再行动。” 林书棠点了点头,“也好。” 马车继续前行,在一家客栈前停下来。 林书棠刚准备下车,正见到一位小厮匆匆忙忙从他们身旁跑过,一边跑还一边说道:“快,快去找大夫,小少爷已经三天没进食了,若是再治不好,怕是活不过今晚。” 林书棠听罢,拉开马车帘子,朝他们唤道:“你们是哪个府上的?” 小厮停下来气喘吁吁道:“我们是赵丞相府的。” 林书棠一听,眸子一亮,笑道:“你们想要找大夫?” 小厮长叹一口气道:“我们家小少爷得了怪病,宫里的太医和城里的大夫都瞧过了,依旧没有治好。” “这不,老爷让我们去城外去寻。” 林书棠双眸微眯,回道:“我家祖上世代行医,不如让我去给你们小少爷瞧瞧。” 小厮犹豫道:“这位姑娘,我们丞相府的少爷金贵得很,若是看不好,怕是会惹祸上身。” 林书棠笑道:“能不能治好,还得治了才知道,反正你们也是要出城寻人,不如就带我去府上。” 天气严寒,他们虽然穿了袄子,但是走在这寒风里,依旧如针扎一样难受,自然也不想继续受冻。 两人犹豫片刻后,朝林书棠问:“你当真是大夫?” 林书棠点了点头,“当真。” 两位小厮心一横,便将她和段砚洲领到了赵丞相府。 好在今日她和段砚洲都已易容,平常人就算仔细看,也认不出来。 在小厮的带领下,他们来到赵丞相府。 赵丞相府和上次苏河县的赵府,虽然都是姓赵,可是截然不同。 赵丞相府最少有上次的赵家富商府上三四个大。 就连那府门都大上一倍。 和过去的崇国府不相上下。 林书棠缓缓走进府中,发现府里很是冷清。 小厮一边走一边说道:“近来闹灾,老爷怕府里的粮食和炭火不够用,就遣散了府里的下人,只留下几个在身边伺候着的。” 林书棠抬头看了四周,赵丞相府这些年积攒了钱财和粮仓,不至于连个下人都养不起。 无非是觉得给他们烧炭火是浪费,与其让他们在府里冻死,不如先将其遣散,还能得个好名声。 至于这些下人被赶出府后会如何,那就与他们丞相府无关了。 林书棠走在空荡荡的长廊上,不禁觉得脚底生寒。 他们很快来到后院,刚跨进门,就见着一位穿着灰貂袄子,头上戴着金钗的贵妇人。 估摸着就是那位将姐姐逼死,从而上位的赵夫人。 “大夫请来了没有?!”她朝着小厮厉色问道。 小厮朝着身后的林书棠一指,“夫人,大夫请来了。” 赵夫人朝林书棠看来,见着她一副农妇打扮,面露嫌弃道:“这就是你说的大夫?” “哪里找来的村妇,快给我赶出府。” 小厮吓得连连低头。 林书棠上前道:“夫人,民妇的确是大夫,你若是不信的话,可以让民妇给小少爷诊脉。” 赵夫人瞥了她一眼,巴不得现在就将她丢出去。 然而,就在这时,屋里的小丫鬟冲出来道:“夫人,不好了,小少爷又开始呕吐了。” 第114章 贺王的一屋炭她拿走了 赵夫人脸色一白,险些没站稳,“快,快去给我请大夫,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就这么死了!” 林书棠听到她说此话,眉头一皱,这可不像是一个母亲见儿子病重时该说的话。 她趁着混乱时,走进屋内,给这位只有十二岁的小少爷把脉。 并不是什么大病,不过是吃坏了东西。 只不过被人喂了一些不该喂的东西。 她忙拿出止吐药给小少爷服下。 赵夫人这时也冲了进来,“谁让你碰他的,给我滚!” 林书棠朝后退了一步,“夫人,方才民妇已给小少爷喂下药,这会儿他应该不会再吐。” 赵夫人一听,忙朝床榻上的小少爷看去,发现他果然没有再吐。 一旁的丫鬟也跟着欣喜道:“少爷没吐了,夫人。” 赵夫人这才相信林书棠当真是大夫,语气好了些许,“我家少爷是生了何病?” 林书棠回道:“天气寒凉冻着了五脏六腑。” 她说着,目光落在了一碗黑色的水上,“这是?” 赵夫人眸光有些闪躲,“这是太医给的药方。” 那位小少爷身旁的丫鬟,接过话道:“说是可以让人变成聪慧的药方。” 林书棠瞬间明白了,看来是这汤药所致。 她将眸光再次落到了赵夫人身上,大致猜到了前因后果。 看来这小儿子并非她所生,估计是从哪个妾室手中过来的儿子,所以她并不是真的关心他,只是害怕自己手里养着的赵家嫡子突然暴毙。 不是自己的儿子自然不会心疼,想要让他变得聪明,好得老爷欢喜,便给他喝了一些不该喝的东西。 这个赵夫人,即便是坐到了这个位置,也一样是心狠手辣。 林书棠给小少爷诊治后,被赵夫人安排住在了赵家客房。 他们二人走进客房时,发现里面居然连个炭火都没烧。 段砚洲眸子里露出不悦,“书棠,我去给你拿炭火。” 林书棠拦住他,“不用了,我们现在直接去贺王府。” 住在丞相府,去贺王府搬东西,他们一定打死也不会知道是远在岐南之人所做。 当然,林书棠走之后,偷偷去了一趟那小少爷的房里,估摸着他夜里会醒来。 所以将一张写着有关他身世的字条放在了他的枕头下。 总得让他知道,到底是谁害了他。 办完这些后,林书棠和段砚洲进入空间瞬移来到贺王府。 贺王府内的下人也被遣散。 不过他不是舍不得炭火,他是得演戏给皇帝看。 上次在皇宫他说自己的府邸被搬空,缺衣少食,自然是养不起那么多的下人,所以将那些人都偷偷赶出了府。 夜里王府内只有贺王的卧房还燃着灯。 林书棠和段砚洲快步到王府后院,第一个来到地方就是他藏炭火的库房。 库房算不上隐蔽,就在后院一处无人居住的废宅里。 林书棠从空间进入门内,只见里面果然堆满了一袋袋上好的红螺炭。 红螺炭不仅无烟,燃烧的时间也长。 眼下,就连皇宫里的皇帝都烧着木柴和木炭,只有贺王在这里烧着上好的炭火。 林书棠没多逗留,动作迅速地一凝神,将其全部收到空间里。 收走之后,她灵机一动,将牧场空间里多余的牛粪马粪羊粪全部都搬出来堆在成小山放在这库房里。 待一切弄好后,她和段砚洲迅速离开,随后又去贺王所藏家财的阁楼。 这个贺王处事十分小心,知道皇宫被人搬空后,便在自己放置钱财的阁楼四周设满机关。 平常人只要走近一步,就可以触动机关,被飞来的长箭刺穿胸膛。 林书棠看着那些机关,露出一抹笑,“他还真以为这些东西就能拦住我?” 第115章 火烧他的空库房 夜黑风高,林书棠带着段砚洲进空间,直接避开机关,便到达阁楼内。 阁楼里漆黑一片,却是什么都没有。 林书棠眸色一凝,“看来,这只是个陷阱。” 也难怪贺王能有本事坐稳现在这个位置,还是有些脑子。 很快,阁楼外涌来一群举着火把的侍卫。 “人就在这阁楼里,将他们拿下!” 段砚洲握紧手中的长剑,将林书棠护在身后。 暗夜里,火光熠熠,将林书棠的侧脸照得忽明忽暗,她红唇微扬,笑道:“别急,我有办法。” 她话落从空间拿出一瓶瓶汽油,将其全部倒在了阁楼上。 “既然是空阁楼,那自然要着也无用。” 这些举着火把的人纷纷朝上涌。 此刻,贺王也来,他穿着一身灰色貂毛斗篷,眼神阴翳,“给本王抓活的!” “本王倒是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人敢来王府盗窃!” 林书棠朝他看去,这回终于瞧见了这位赫赫有名的贺王是何许人也。 许是因为有着相同的血脉,他和段砚洲竟然还有几分相似。 可是一双微挑的眼睛里,阴恻恻的全是凶狠。 “想要抓我,等下半辈子吧。”林书棠拿出打火机,点燃后朝着身后一抛。 随着打火机落地,汽油被点燃,大火随着夜风瞬间蔓延。 在火种燃起的一瞬,林书棠牵着段砚洲的手进入空间。 在她离开的最后一秒,贺王的目光朝她背影投来,他眸子一怔,瞳孔猛地放大,但很快他便发现跟前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大片的火海。 “不好,起火了!快!快灭火!” 贺王怔愣在原地,良久后,一把抓起身旁侍从的手,“你们方才瞧见没有,阁楼里有位女子?!” 侍从朝他说道:“王爷,你可看清楚了那女子是何模样?” 贺王努力回想,只记得那个农妇打扮的背影。 林书棠这次出来,特地易容,就是怕被他们瞧见。 “是个农妇,瞧着身形不高,该死,本王居然没见到她的脸!” “给本王追!” 贺王气愤不已,双手收紧握成拳。 与此同时跟前的阁楼火势越来越大。 侍卫们一个个赶着去灭火,“王爷,火势非常大,里面的人怕是难以逃出来!” 贺王怒斥道:“给本王搜!就算是烧成焦炭都得给本王找出来!” 这时,另外一位侍从走来道:“王爷,今夜风大,再这样下去,其他宅子也会一并燃起来!” 贺王冷静下来,凝神道:“给本王盯着北院!” “并再派一些人手到这里来灭火!” 侍从应道,慌忙退下。 林书棠方才并没有走,她进空间后,又从空间里出来,躲在了贺王身后的一座假山后,将他的话听得清清楚楚。 她看向身旁的段砚洲,眸光朝北院瞅了瞅。 阁楼被烧,贺王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真正的库房。 他一定会再派人去把守。 这个北院定就是他存放家财的地方。 段砚洲与她眸光对视,二人心领神会再次进入空间。 此时,去灭火的侍从们忙来禀告道:“王爷,阁楼里并未发现贼人!” 贺王冷眸,厉色道:“不可能,本王刚刚亲眼瞧见她就在阁楼顶上!” 他说着朝前方被大火覆盖的阁楼指去。 侍从一个个直摇头,“王爷,里面真的没有人,方才我们进去瞧了,连个焦炭都没有!” “全是火!” “他们早就逃了!可是这么高的阁楼,四周都有我们的人,无处可逃啊!” 他的话让众人都一惊。 有人突然开口道:“是鬼魂,一定是奚家的鬼魂!” “奚家的人来报仇了!” 奚家正是林书棠原主生母奚氏的母家。 也是上一任的太傅。 只不过自从女儿惨死之后,两位二老一直郁郁寡欢,五年前一家人死在了大火里。 而这把大火就是贺王所放。 贺王想要拉拢奚家,可奚老太傅不愿意同流合污,大声斥责他狼子野心。 贺王本就睚眦必报,便派人杀害奚上下一百多号人口,并放了一把大火。 那火可比跟前阁楼的火要猛烈得多。 贺王那张苍白的脸在火光下逐渐蒙上黑色,“世上哪里有鬼魂!她人就在里面,本王就不信,她能逃出来!” “给本王将四周团团围住,她受不住,自会出来!” “王爷........”侍卫们一个个犹豫着,但还是重新冲进了火海。 另一边,林书棠已经来到了北院,她看着赶来的侍卫偷偷进入了一个假山,扬起唇笑道:“看来是这里。” “我们走吧。” 第116章 连块砖头都不给他留 段砚洲回道:“这次我们小心一些。” 林书棠点了点头。 二人进入空间,出来的时候,朝四周打量了一番,见着四周无人,这才继续往前。 进入假山往里继续走,便可以看到一个用玄铁打造成的铁门。 此铁门平常刀剑都无法将其劈开。 林书棠拿起刀在门上刻了两个,“蠢猪。” 随后拉着段砚洲从空间进入门里。 里面果然是贺王的库房。 这里除了贺王积攒的金银珠宝之外,还有当年奚家的所有家财。 林书棠一眼就见到了一本诗册。 诗册上落款的是奚苒。 诗册旁还有一轴画。 她将其打开,只见竟然是一张画像。 画像里有两位老人,还有三位年轻的女子,以及两位年长的男子和两位估摸着只有十岁的少年。 段砚洲凑过来看,“这位好像便是过去那位早逝的赵夫人,也就是你的生母。” “只不过,奚家当年遭遇马贼,一夜之间被抢钱银,全家惨死。” 段砚洲看着跟前原封
相关推荐: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致重峦(高干)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醉情计(第二、三卷)
天下男修皆炉鼎
蔡姬传
小白杨
取向狙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