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人皮嫁衣 > 第29章

第29章

止良种的劣化。请示上宗能否学习此项技艺,被拒了。” 宣白凤说到这,话语便戛然而止。然而宋从心明白了,宣白凤大公主的诉求很简单,要么情报共享,要么技艺共享。她的目的只有一个,便是尽可能抹平仙凡的差距,让子民尽可能地做到自立。他们需要学习与思考,宣白凤不希望子民永远接受上宗的救济。 “更何况,我们并非完全没有耕种。良种曾在咸临帝都附近的城郊中进行了试种,之后这批粮食也被用于救灾。但是归根究底,高产量易劣化的良种在没有掌握改善与培育的技艺之前,可以用于救灾,却不能彻底成为田地的主要粮种。” “主宗知道你们顾虑良多,也明白你们竭力维持《天景百条》平衡的苦心。但粮种一事,究竟是顾及后患还是因为政治原因,想必贵国也心知肚明。”天殷国身为中州雄主,其国君姜氏更是传承千年的修真世家,同时掌有皇权与道统,处于人间界与仙界的中心地带,想也知道,对方的野心岂止是区区一个「中州雄主」?咸临国没有推广良种,或许是真的出于不想彻底成为仙门附庸的目的。但天殷的游说与施压也是原因之一。 “仙门遵从「清静无为」之法,非「天时地利人和」便不插手人间他事;天殷追寻「王道天下」,修一柄上决浮云下绝地纪的天子之剑。”一直沉默无言的鹤吟突然开口,却是道,“上宗虽然赠予良种,但是否采用,是否善用,却是只能由各国天子来抉择此事,此即为「人和」。但是赠予良种与授予技艺,两者之间的差异便如苍天与地。凡尘民智未开,技艺与知识的最终归宿便只是束之高阁,由士人取用。上宗在等,等一个「天时」。” 鹤吟语气平淡,话语却是将双方之间的矛盾剖析得明明白白。宣白凤与应如是听罢后,不由得沉默,良久,两人才重新入座。 过了好一会儿,宋从心听见了泉水入壶、交杯换盏的声音,有人烹水煮茶,平复了屋中僵滞的气氛。 “咸临不是天殷的属国。”宣白凤抿了一口茶水,做出了保证。 “人间皇朝意图效仿天殷,天下君主都渴望同时掌有人之权与天之道。”应如是绵里藏针,话中带刺,“白凤公主,您可曾想过,人族是一个整体。那么,究竟是仙家仰仗通天之能将凡尘排挤在外,还是你们人间皇朝早已不将仙家弟子视作袍泽?” 宣白凤沉吟,没有立刻给出答案。 “一百六十八。”宋从心听见了一声低笑,应如是的笑声像是从喉咙口挤出来的一样。 “什么?” “一百六十八。这是无极道门近十年来为解决九州各处魔患,身死殉难的内门弟子人数。” 整个无极道门的内门弟子拢共不过千余,并且修士寿数漫长,修行却殊为不易,培养出一位足以达到无极道门内门标准的弟子,需要耗费的心血与资源岂止海量?十年,修士漫长寿命中不过弹指一挥的年岁,却有将近十分之一的内门弟子葬在了九州的土地上。 修士跳出五行,不入轮回。死亡,便是魂飞魄散。 客厅内再次陷入了死寂般的缄默,宋从心自己也生出了几分迷茫。 也就在此时,宋从心眼前模糊的景象微微凝实,她发现,自己竟然能看清事物了。她看清了这三天来一直出现在她身边的白衣人影。虽然早已从他人的口中得知赶到桐冠城的不是内门长老,而是那位传说中的正道魁首明尘掌门。但在真正看见这位传说人物的瞬间,宋从心还是怔了一下。 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她本以为,身为《倾恋》这本狗血言情的男主角,明尘上仙想必应当有宸宁之貌、俊美异常。但实际上,好看的确是好看的,但坐在木椅上的男人眉眼实在太过冷,像崎岖的山峰,或是冰冷的雪川。总而言之,是高不可攀、让人生不出半分亵渎之心的长相。 见鬼了,居然还真是「神像」。宋从心眼见对方拿着一卷书册,微微低垂着眼眸,就这么一个姿势,看上去都仿佛神明俯瞰着凡尘一般。她觉得匪夷所思,原书中的灵希仙子到底是如何对这么一樽神像产生恋心的?他看上去不像一个人,倒像是一座城。 这个宛如坚城般的男人似是察觉到了宋从心的目光,忽而间抬头望来。也便是那一刻,看着那双细长平静的眼眸,仿若笼罩山峰的云雾被风拂散,宋从心竟有那么一瞬间感受到了寒芒切肤的痛感。 “醒了?”他放下书简,平和道。 打扰了,我醒得不是时候。宋从心眨了眨眼,忽而间又绝望地闭上。 第32章 外门弟子 谈判僵直不下,无论是仙门还是凡尘,双方都有自己的底线,谁都不肯退让。 宣白凤是人间难得有作为的君主,她为民谋划生计的眼界也称得上深谋远虑。 如果不是这个世界潜藏着许多诡谲莫测、不可视不可听之物,仙门或许能藉由宣白凤而在人间适度地推行自己的理念。可惜,没有如果。 身为从另一个世界流落至此的异乡人,宋从心比在座所有人都更明白鹤吟所说的仙门与凡尘之间的矛盾是什么。人间皇朝坚持人族至上,对于超脱凡尘、凌驾众生之上的仙家心怀警惕,他们无法坐视九州版图之上除了皇权以外,还有另一股强大却完全无法被他们所掌控的势力。 宣白凤公主的顾虑没有错,因为栽种仙家赠予的良种,国家就必须为良种定下税收。高产作物便意味着人口膨胀,人口膨胀便意味着收成只能上涨不能下跌。在没有优化良种技艺的情况下,人间皇朝就必须源源不断地向仙门索求良种。这也就意味着,仙门把控住了皇朝的命脉。 无论哪个国家,农业都是一个国度的立身之基、立命之本。宣白凤不愿意自己的国家成为仙门的附庸,更不愿看到仙门掌控皇朝的命脉。 宋从心知道她在忌惮什么,虽然目前的仙门汇聚的都是一群品性道德足够高尚的人,但人心易变,谁都不敢保证以后也会如此。拥有强大力量的仙人如果同时掌控着凡人的命脉,那谁知他们以后会不会真的想要成为凡人的「神明」,将所有没有灵根的凡人贬为奴隶呢? 宣白凤不敢赌。所以她才说,如果育种技艺没有掌控在凡人的手中,那高产量良种所种植出来的粮食只能用来救急救荒,而无法取代主要粮种。 对于人间皇朝而言,仙门给的良种无疑是掺了毒药的美味佳肴。 但是从仙门这一方来看,他们不愿交出培育良种的技艺也是有原因的。应如是在谈判中反复强调「开民智」,足以发现这件事对仙门来说意义重大。换而言之,仙门其实很清楚,人间皇朝有阶级之分,吃肉喝汤的永远都是上层阶级。但仙门看重的是「人族」这个广泛而笼统的群体,绝不仅仅只是贵族。或许在凡尘的贵族眼中,平民百姓与牛马无异。但在仙门看来,他们却是一个整体。 也正是因此,仙门在等待一个「天时」,等待民众开智开悟的「天时」。 这一点本是白纸黑字地写在《天景百条》之上的,凡尘皇朝本不可以阻止仙家授道、子民开智。但凡间皇朝的贵族阶级却知道「愚民」政策是巩固自身政权的最好方法。所以不知他们用了什么手段钻了《天景百条》的空子,致使平民百姓至今都没能达到仙门「开智」的标准。 正如鹤吟所说,平民百姓没有开智,这种情况下仙门传授的育种技艺可想而知是不会流入民间的,它们将被束之高阁,高高捧起,被贵族奉为仅有士人才能学习的「仙术」。在各地没有战争的情况之下,贵族为了扩大自己的产业,便会抬高粮价,死贫民,从而侵占无主的良田。 所以才说:“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仙门的育种技艺最终只会变成贵族捅向平民百姓的一把刀。 至于仙门插手平民百姓的开智进程?这条路其实也很坎坷艰难。首先第一个问题是人口的差距悬殊,仙家弟子总不能倾巢而出全部去民间当教书先生;第一便是九州国家众多,每个国家的文字都不一样,教育在没有皇权的支持下很难推广;第三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矛盾,仙门崇尚「清静无为」的思想。实际上并不完全被凡间界的读书人认可。这种情况下仙门去教书育人,只会害了那些向学的学生。 毕竟根据《天景百条》的制约,正道修士是不可以用仙术残害凡人的。哪怕凡人有罪,也不行。 仙术只能用来斩杀妖魔,而不能伤人。 宋从心心里幽幽地叹气,其实关于这一点,解决办法并不是没有的。在布施良种且良种尚未劣化的几年间尽可能地推广读书教育,让百姓们在一个富足的生存环境下开智开悟,学习技艺。这样一来,思想与技力同时发展,皇朝便能平缓且自如地过度到下一个时代。 但,谁有那么大的魄力,敢去尝试这种堪称孤注一掷的事情呢?贵族阶级又怎会允许那些低他们一等的「贱民」与他们平起平坐呢? 行路难,难于上青天啊。 显然,这场辩论争执到最后也没有一个让双方满意的结果。仙门最终能答应的只有给咸临国一个交代,并承诺若是幕后之人乃凡尘中人,那关于这些人的处置将会移交咸临国。同时,九婴身死导致的魔气侵染,无极道门会派遣弟子前来净化这片被污染的领土。与之相对的,宣白凤公主也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她同意无极道门在咸临国边境三城布道。因为这些子民通过这些年军中推行的识字教育,已经达到初步「开智」的标准了。 宋从心听出来了,恐怕边境三城推行的识字教育,便是宣白凤公主此次谈判的筹码。 上宗大抵是不会放过这次「试行」的机会的。宣白凤公主算是顶着得罪天下人以及违抗中州最大国的压力,给仙门开了方便之门。 仅从这点来看,便可以察觉到宣白凤对麾下城池掌控力的自信,以及她同样不愿咸临被他国掣肘的野心。 为什么仙门如此执着于「开智」呢?仅仅只是因为想要传播道统吗?宋从心有些想不明白。 在经历了漫长且熬人的思想碰撞与言语厮杀之后,宣白凤与应如是也冷静了下来,他们抿着鹤吟奉上的茶水,开始谈点其他的话题了:“听说此次九婴之灾,有一位姓宋的仙长居功甚伟。是她最先发现了九婴的阴谋,整合了所有弟子共同反击,才令桐冠城没有毁于一旦?” 应如是跟宣白凤扯皮了半天,满心火气未散,他阴阳怪气地讥讽道:“不仅居功甚伟,还伤势甚重呢。” 宣白凤只当没听见他的嘲讽,只是转向鹤吟,郑重道:“不知我可否拜访一下这位宋仙长?我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感谢和歉意。有什么我能做的,还请尽管开口。” 宣白凤说这话倒是真心的。为国为民而不得已的利益纠纷是一回事。对于那位危急关头力挽狂澜、方才没让事态发展到最糟糕境况的「宋道友」,她心中自然也是感激的。只是她的感激在应如是看来也不过是红尘政客作秀的一种手段,他正想反唇相讥,却被鹤吟拦住了。 鹤吟沉吟思量,不确定宋道友目前的状态可不可以见人。她还没斟酌好拒绝的言辞,便听内室传来了一道低沉平和的男声。 “让她进来吧。” 是谁?虽然知道内室可能有人。但听见这道声音之时,宣白凤还是好奇了一瞬。 很快,她的好奇便在鹤吟与应如是的反应中消散了。只见那方才性情乖张倨傲的清宇玄门少宗主与那位冷静沉稳的女修同时起身,朝着内室行了一礼。他们的神情十分平静,眉宇间的恭顺尊敬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情

相关推荐: 人妻卖春物语   将军宠夫   虫族之先婚后爱   我以力服仙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沦陷的蓝调[SP 1V1]   将军夫夫闹离婚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寡妇门前桃花多   心情小雨(1v1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