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一”字,和一个变形的“刀”。 刀口深俊,刻完以后在刀口处填上金粉,在打磨平整。 刀头这种填金粉的刻法叫阴刻,行里也叫“阴刻一刀。” 下半部分,在刀币的刀身上,用“阳刻”,刻了三个字。 “平五千。” 意思是在王莽时期,就这一枚刀币,能换当时的5000个小铜钱。 字口清晰,金粉犹在,包浆熟透,原盒原封。 一刀平五千,这东西太漂亮,看一眼就觉得气势惊人,我赶快装进了兜里。 王莽造的?值段灏俸鸵坏镀轿迩Ф际谴笳淦罚?但我不知道能卖多少钱,因为咱没卖过,反正拿走就对了。 第二层和第三层抽屉放着几件玉器,也都是顶级的,黑胖子特意装在鹿皮绒袋里。 其中有个“迦楼罗神鸟”,就南孚电池那么大,材质是和田白玉,看鸟头和翅膀的刻工,我觉得应该是辽代的。 这种题材的玉雕非常少见,迦楼罗鸟一般会出现在铜器或者佛像上,在古代做成玉雕的实在少,不是一般人佩戴的,一定是辽代某个贵族才能拥有。 把东西都拿走,我往抽屉里放了两根烟,又给它关上。 搜寻了一圈,没在看到什么太好的东西,我又出去把三个官窑盘子摞在一起,转身离开。 刚下到一楼,还没出去,我突然看到不远处黑胖子满头大汗,正火急火燎的跑来。 “哎.....哎...累死我了。” “兄....兄弟!你都拿了我店里什么东西!” 黑胖子双手扶着膝盖,呼哧呼哧的喘气,大声质问我。 我笑道:“没拿什么啊,你刚才电话里不是还说在外地吗?坐火箭回来的啊。” “我就拿了三个盘子。”我说。 看到我手上端着的一摞盘子,黑胖子松了口气,不过他马上又紧张起来,满头大汗的问:“还有呢?有没有拿别的?” 我摇头说没有,就拿了三个盘子,就当你抵账。 “你先别走!” “我回去看一眼!马上过来!兄弟我马上过来啊!咱有话好商量。” 看他跑步上了楼梯,我转头便走。 等你个毛等,让你有钱不还老子。 出来打了辆出租车,还没走100米,我兜里手机突然嗡嗡嗡震动,一看是黑胖子的号,我笑了笑直接挂了。 想了想,我还是给他回了条短信:“胖哥,给你留了两根烟,抽吧,不用谢,不服找张哥。” 很快,他回了条短信,就发给我四个字。 “xxxx!” “小兄弟,什么喜事儿啊?这么高兴。” “没,没事大哥,你开车吧,”我笑着说。 “大哥,你这塑料袋我用一下吧?” “用吧。” 看我把盘子装塑料袋里,出租司机笑着转头问:“这是从哪买的盘子?怪好看,得50块钱一个吧? 回去后我直接收拾东西,然后去剪了头发,因为天气太热,我剪了个小平头,又去买了两件背心大裤衩换上。 晚8点,我提着大包离开了宾馆,房也没退。 我印象中的南平火车站跟个学校一样,大门是一排排竖着的玻璃门,进去后,四周墙上也都是一排排方格玻璃。 一排排暗黄色的硬塑料椅,人非常多,很多人都脱了鞋躺黄椅子上睡觉,脚臭味很大,我没地域黑的意思,我说的是事实。 现在能从武夷山北站,坐高铁直接到洛阳龙门,只要七个小时,当时没有通高铁,我是从南平站坐车,途径武汉后在换乘才能到,算上走路全程要接近一天,把头他们差不多也动身了。 我买了凌晨12点的火车票,因为候车室脚臭味太大,我就出去等。 印象很深,那时候从候车室出来,能看到一个圆筒形服务台,四周是玻璃,叫“小百合服务台。” 玻璃圆筒里坐着个女同志,她肩膀上带着“先进服务”的袖章。 小百合服务台最早是早7点服务到晚8点,后来全天服务,主要帮人指路,免费帮人看孩子看东西,可惜现在没有了,早就取消了。 放下包,我挨着小百合服务台坐下,从我坐的位置看,能看到一个大钟,大钟整点会报时。 “请问,您需要帮助吗?” 我忙冲服务台的女同志说,“不用不用,您忙,天太热了,我出来凉快凉快。” 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一群人吆五喝六的,不知道在嚷嚷什么。 我起来提着包去看了,没想到,原来是一群男的在斗蛐蛐,赌钱的那种。 “咬!” “上!咬咬咬!” 两拨人,一个庄家,九月份正是斗蛐蛐的时候,他们玩的还不小,一把30块钱。 我也喜欢蛐蛐,去年在西安还买过5只西仓市场出来的蛐蛐,买回来第二天都死了。 “哈哈!快拿钱!” “我就说了!你这黑李逵不行!根本斗不过我的大鬼头!” “来啊!还有谁!” “我来!别牛逼!看我的今麦郎咬死你的大鬼头!” “兄弟,手痒痒了?来玩一把?” 我一摸兜里有买票剩的零钱,就说玩一把吧。 “得嘞,你买哪个赢?” 看罐子里的大鬼头又黑又帅,我说就买大鬼头赢。 然后,这人就拿斗蛐蛐用的牛筋草开始逗。 到现在,都想不通怎么回事,是我点儿太背了,还是这人用了什么手段? 我一共下了六把,全输了! 我买哪只!哪只就输!真是见了鬼了! 最后差点把我输急眼了, 这里头肯定有猫腻。 “铛!铛!铛!” 十二点,车站大钟整点报时,我丢了烟头踩灭,提起包,迈步进了车站。 伴随着南平晚钟的落幕。 高手云集,历代盗墓者的天堂圣地。 洛阳! 我项把头要来了。 <!--over--> 第182章 天下第一村 两天之后。 从洛阳车站出来,坐大巴往北,到达送庄镇,在从送庄镇搭车到了三十里村。 至今为止,我已经去过好几次洛阳,但对第一次去的印象最为深刻。 我提着包走在村间小路上,在地里干活的本地人,时常用很“怪异”的目光看我。 把头和我定的汇合地点,就在三十里村。 这个村子和后沟一样,在外有个大名鼎鼎的外号,叫什么? 叫“天下第一盗墓村!” 还有甘肃礼县的大堡子山村,那里是天下第二盗墓村。 据传,巅峰时期,这里村民有百分之八十都参与过盗墓,这比例太吓人,如果把这些人全抓走,当地监狱会瞬间爆满,手铐都不够用。 在送庄镇后沟村附近方圆百里,家里或许可以没有锄头,但不能没有洛阳铲,因为洛阳铲就是在这里被发明出来的,回声鸭是把头从三十里村李家借来的。 炎炎夏日,天气闷热。 我在大树底下找了个阴凉地,坐着都不想起来。 “哎,大姐!大姐等等!” 远远看到,有名40多岁的妇女扛着锄头路过,我赶忙跑过去。 “大姐好,你们村里卖水的地方吗?小卖部。”我笑着搭话。 “小伙子,你从哪来的?” 我笑着说我是来旅游的,路过你们村,休息休息。 “旅游的?我们这里有什么好旅游的?” 这大姐扛着锄头上下打量我,又看了看我放在树下的大背包,她忽然开口说:“你是不是来盗墓的啊?” 卧槽.....这突然的一句话差点把我送走。 “什么啊大姐!我就是来旅游的,顺便走走亲戚,咱村里不是有个叫李元宝的人要结婚吗?我是他朋友。” “啊?” 大姐一愣说:“你是小宝朋友?我是小宝大姨!” “哎呦!那咱可是太有缘了。”我说。 “嘴真贫,你和我这个老婆娘能有什么缘?” 她笑着说:“那快走吧,你来的早了,小宝后天才结婚,这大热天的,先去家里喝口水吧。” 李元宝是李学亮孙子,就是李学亮借给了把头回声鸭。 而李学亮的爷爷,李元宝的太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洛阳李鸭子”。 这可是正儿八经名门之后,不管南派北派,提起洛阳李鸭子,谁都得比个“大拇指。” 把头一方面是送鸭子,毕竟规矩是有借有还,另一方面也是作为多年相识的老友,收到了李学亮邀请,来参加自己小孙子婚礼。 跟着大姐进了村,七拐八拐走了十多分钟,她把我领到了一户小院前。 小院有三间刚翻新不久的平房,粘了瓷砖,门口还贴了个大大的“喜”字。 “小梅在家呢,你爷呢?” 一名看起来20出头的女孩,正在院里晒扁豆角,这女孩儿闻言回头道:“毛姨,我爷和我哥去市里买酒了,要下午才回来。” “哦,”大姐看着我介绍说:“这小伙子说是小宝朋友,从外地来的,你给人倒杯水招待下,我家里还坐着锅呢,先回去了。” “知道了姨。” 妇女走后,这女孩洗了洗手,去厨房给我倒了一大碗凉白开。 我忙接过来说了声谢谢。 “咕咚!咕咚!” 一口气喝完,我把碗放在一边儿。 她坐在离我不远的小马扎上,我两大眼瞪小眼,时不时互相看一眼对方,谁也不说话,气氛很尴尬。 我先开口说:“你叫小梅是吧?请问有没有吃的?” 她摇摇头。 “哦,那算了,你爷爷5点能回来?”我又问。 她又点点头,起来继续收拾晒的扁豆角去了。 人不太想跟我说话,我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去搭讪,当下就去门口打电话。 “喂,把头。” “我到了,人没在家,你们今天能不能到?” 把头在电话中说:“云峰,我们路远,要晚一天,大概明天下午能到,等老李回来了你跟他说一声,让他给找个地方住一晚,都是老朋友,没问题的。” “好,把头,那我在这里等你们。” “嗯。” 进院里有点尴尬,我就在门口石凳子上坐着休息,这里凉快。 坐了一天多火车很累,我靠着墙,不知不觉睡着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迷迷糊糊,有人推了推我。 “喂?喂?” “别睡了。” 睁开眼天色擦黑。 我眼前站着一名年轻人,很瘦,长脸儿,个子不高,脸上稚气未退。 我连忙揉揉眼,从石头上站起来。 “我姨说你是我朋友?我怎么不知道。” “你是李元宝?”我问。 他点头说我就是。 正要开口解释,就听院里传来一道老人的声音说:“小宝,别问了,让人进来。” 李学亮比把头大几岁,这年74岁,他一直有染发习惯,看起来还是蛮精神的一老头,穿着布鞋汗衫,腿不弯腰不驼。 “李爷好,我叫项云峰,是王显生徒弟。” 老头上下打量着我,笑道:“呵呵,你是小神眼峰,知道知道,我和老王几十年朋友了,到我这儿就跟自己家一样,不要拘束。” 这时,叫小梅的女孩抬头看了看我。 “卧槽!”瘦小子突然惊呼说:“原来你就是那个小神眼峰!” 我有些郁闷,你们爷俩说就说,为什都加个“小”字? 晚饭喝的米汤,吃的馒头和拍黄瓜,吃了饭瘦小子把我叫到门口,递给我一根烟。 他兴奋的问:“小神眼峰,我听说你的眼能透视?能看到人不穿衣服的样子?这事儿真的假的?” “我能透视?你听谁说的?”我无语问。 他叼着烟说:“听我一个伯伯说的,咱都是圈里人,又没有外人。” “我还听说了,那个非常牛逼的玉面孟尝,让你打的下跪了!” “别说这个,你以后别叫我小神眼峰,不好听。” “另外,你今年多大?” 吞云吐雾中,他说我今年28了。 “扯淡吧,”我说你不可能28,说真的。 他挠挠头,眉头一皱,略带两分不情愿的说:“哎,其实我今年刚十八岁。” “才十八你就要结婚?那女方呢?” 他郁闷的说女方比我还小,完了又说:“早些年,我爸妈挖洞的时候,因为那天突然下了暴雨,洞塌了,他两埋里头死了。” “这两年,我爷爷一直给我张罗对象,好赶快抱上重孙子,这不,我后天就要典礼了。” “那恭喜你。” “恭喜什么啊恭喜!” 他弹飞烟头,郁闷的说:“我这就属于英年早婚,有什么好恭喜的。” 英年早婚.... 我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个词儿。 第183章 洛阳还鸭 我并没有住在李家,李老爷子帮我找了间房子,我晚上一个人住那儿。 把头是第二天下午三点多到的。 几个月不见,我非常想他们。 “哈哈!峰子!我早就知道你小子命大死不了!” 一见面,放下包,豆芽仔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我又和小萱抱了抱,问你们近况怎么样。 “云峰你好像瘦了,胡子都长了。”小萱松开手,抬头看着我说。 我笑着说没瘦,哪里瘦了,吃了两天土豆炖蛤蟆,我都感觉自己胖了。 小萱噗嗤一声笑了,说土豆炖蛤蟆是什么东西?那怎么吃。 看小萱笑,一瞬间,我有些走神。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几个月没见到,感觉小萱又变的好看了,她把头发拉成了直板,短牛仔裤,白吊带衫,五官精致,看起来很青春,很漂亮。 鱼哥还是老样子,还是大光头,就是几个月不见,他眉毛已经长了出来,面相看起来没那么凶了。 帮忙提东西,我和把头说着话进了屋。 提起这几个月遭遇,把头叹了声说:“干咱们这行的漂泊不定,有时候往往身不由己,活着就好了。” 休息了个把钟头,把头提着笼子去给李爷送鸭子,回声鸭在笼子里关着,耷拉着脑袋,显得有些垂头丧气,时不时扭头,用芝麻大的小眼睛看看鱼哥。 万物有灵,这东西鱼哥喂熟了,从鱼哥眼神中我看出来了两分不舍,但没办法,说到底它的主人并不是我们,我们只是临时主人,要还给人家的。 鱼哥最后用雪碧盖儿,喂了鸭子一点酒。 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了离别气氛,这鸭子竟然不喝,只是耷拉着脑袋。 对此,把头只是摇头叹了一声。 ...... 相比于昨天的平静,今天就忙了。 李家院外用砖头糊了两个泥灶,村里不少妇女都在帮忙洗菜切菜,房顶的大喇叭连着影碟机,大声放着百鸟朝凤。 把头一手提着盖着布的笼子,一手从怀中掏出个厚信封递给我。 “云峰,这里头是三千块钱,待会儿你拿着随礼用。” 我接过来说好。 “看看这是谁来了! “哈哈,老朋友!” 李老爷子脸色红润,一身新衣迎了过来。 互相寒暄几句,进了屋。 把头坐下说:“李老哥,这是我借你的鸭子,你看看,完好无损。” 老人撩开布看了眼,说显生咱们认识几十年了,我信的过你。 回忆鬼崽岭之行,各位是不是以为这鸭子没用,因为早早丢了,后来也是机缘巧合下失而复得。 其实,在鬼崽岭的小水塘下,它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 在明年,也就是从05年1月份开始,这只鸭子将会大放异彩。 从05年到08年,一直到奥运会结束,短短三年,这只鸭子在岷江水域战功赫赫。带路,带人找古沉船,以“西王赏功”金铜钱为代表的那批文物,背后都有这只水鸭子的功劳。 甚至有人调侃,给这只鸭子起了好几个外号,都想借到它。 更有人戏称它是“岷江第一眼把头”,“鸭把头”,“鸭王之王,”等等。 “老朋友,这次到洛阳还活动?”(活动的意思就是盗墓。) 把头喝了口茶,说:“看情况,李老哥,这两年你还在暗中活动?” 李老爷子摇了摇头说:“老朋友,我的钱花到死都花不完,现在就想抱个重孙子享享福。” “而且....” 老人看了眼我,皱眉敲着桌子说:“从前年开始,局势变了,可以说是风声鹤唳,我差点被挂牌上了铐子,老朋友,我说的这些你应该知道的。” 把头脸色凝重,点头说我知道。 “嗯,所以,你们要活动的话,我就不参与了。” “另外等我小孙子忙完婚事,我会尽快把借鸭子的十万押金退给你。” “这倒不慌,”把头起身拱手说:“那就祝愿李老哥你早日抱上重孙子,你先忙。” 出来后,等走到人少的地方,我问把头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 什了叫“局势变了?”“风声鹤唳?” 把头先看了看周围忙着操办喜事的那些村民,这才皱眉说:“云峰,你听没听说过,前年从洛阳流出来一匹完整的唐三彩陶马,有1米2高,被400万卖到了国外。” “什么玩意?” “一米二高的三彩马!” 把头说的话吓着我了! 这也太大了,之前我见过的唐三彩马,不说好的坏的,最大的也才三十多厘米高。 “真的假的啊把头?1米2?以唐代的工艺条件,不可能烧出来吧?” 这事儿我真不知道,没听说过。 把头摇摇头说:“都这样说,可是实物确实被挖出来了,这就是前年,在洛阳发生的1210盗墓案。” 这个盗墓案很复杂,涉及到某些方面我真不太敢多说,接下来用到的人名也都会是化名,希望各位理解。 1210特大盗墓案,1126特大盗墓案,210特大盗墓案,还有个1149特大盗墓案。 其中,“代号1126”,也叫辽宁盗墓案,破获地点记得我之前我说过,就在“天意宾馆”,姚师爷就是这次栽的,被行里一个叫关杰的男的出卖了。 把头告诉我,“1210”的主谋,就是这个村子里的人,行内人称“宋氏四兄弟”,这个宋氏四兄弟,也可以说是野路子的“天花板。” 我认识的西安杨坤杨斌兄弟,在这四个人面前都不行,差了大概两个档次。 到底有多牛逼? 我这么说吧,他们四个,这几年卖出去的文物数量,加起来是洛阳市博物馆文物数量的三十倍! 知道这是什么概念? 那是以“万件”计数的。 前年1210案挂牌督办,办了十几年都没办下来。 具体原因,有人写了一首歌传到了网上,原因都在歌词里了。 现在还能搜到,你们去网上听听就知道了,名字就叫“洛阳盗墓贼之歌。” 我说多了,别他妈在给我叫进去。 三岁小孩儿都知道的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说的是洛阳北边的北邙山上风水好,古墓多,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1900多座古墓,据推算,这个数目才十分之一,剩下的都还没发现。 西安古墓就够多了吧? 但还是比不上这里。 你不信,我随便说几个在北邙已经发现的一些古墓。 帝陵有八座东周王陵、五座东汉帝陵、两座曹魏帝陵、五座西晋皇陵、六座北魏皇陵、一座后唐帝陵,一座南明帝陵,都埋的谁呢?刘禅,孟昶,李煜! 这里山上风水太好了,我死后也想埋在这里。 此外,在说一些大家平常耳熟能详埋在这里的,像苏秦,张仪,班超,吕不韦,杜甫,王之涣,颜真卿,狄仁杰,石守信,白居易,范仲淹,褚遂良等等,全他妈都埋这里了,有的墓找到了,很多墓还没找到! 从唐代就有这句诗,说:“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置处。” 正因为有数不清的古墓,所以这里才是盗墓行里的圣地,隐藏在各个村子里的高手无数,在地里随便干活的一个老头,都可能是带着团队的“把头。” 我们到了这里,一来“还鸭”,二来是把头给老朋友“送礼金还人情”,在来就是想着看。能不能“活动活动。” 说自己英年早婚的李元宝明天典礼结婚,在把头的示意下,我找过去,自告奋勇的表示要“端盘子。” 李元宝的老婆,岁数很小,我估计顶多就小唐那么大。 明天上午接亲,拜天地,吃席。 晚上就是...“闹洞房。” 第184章 送礼人 “走菜!” “酥肉丸子!” 伴随着百鸟朝凤的喜庆婚乐,婚宴掌勺的满头大汗,扭头吆喝一声,我们这些端盘帮忙的赶忙端着托盘过去端菜。 洛阳水席以上菜速度和菜品质量出名,不管是做菜师傅还是来吃席的街坊邻居亲戚朋友,都突出一个“快”字。 我端着托盘走过去,刚把菜放桌上。 瞬间! 十几道筷子凭空出现,跟打仗一样,一只整鸡,十秒不到就被抢完了! 上汤也是,大家都是先捞稠的,在喝稀的。 有的从城里回来的年轻人注意面子,不愿伸手去抢,那对不起,只能饿着。 你要面子就吃不饱,这里每份菜只上一盘,吃完了就得等下一盘。 这种流水席和河北一带的“三道饭”有点像,上完了鱼之后,最后用一道酸甜汤收尾,用山楂和橘子粉冲的,有的家里有小孩的会随身带一个大瓶子,灌一瓶子酸甜汤拿走,做菜师傅让我帮忙打酸甜汤。 我正帮忙给小孩灌酸甜汤,忽然,李家门口传来一阵阵大声喧闹声。 一共进来六个男的,年龄二十多岁,我不是这里的人,并不认识他们是谁。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伙人用杠子抬着个长方形东西,这东西用红布包着,看不清是什么。 “哈哈!大家都吃呢!席怎么样啊?”六人中,为首的这男的笑道。 “好吃!鸡鸭鱼肉啥都有!香着呢!”有人大声回应。 “好吃就行,那大家吃好喝好了!” 这人就像东家,笑着招呼全场。 院外动静惊到了屋内,李学亮李老爷子一身新衣出来了,右胸前还带着一朵红花。 不过,等看到突然到访的这六个人,他脸上本来洋溢着的笑容,一点点消失了。 “哈哈!李老爷子!恭喜恭喜!” “今儿个是令孙大婚之喜,我大哥特意让我过来给送一份礼。” “放下吧。”他指挥抬杠子的几人慢慢放下。 “咚的一声落地!” 听声音很沉,应该是石头。 随即说话这人手抓红布,呵呵一笑,直接将布扯了下来。 他们送来一块长方形石条,或者说石碑,上头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这些字都是用锋利的刀手刻上去的。 “福寿全归,志行贞坚,铭碑记表,后世显荣,方寸之间,阴阳两断,呜呼哀哉。” “洛阳李公李元宝,于某某年.....” 这碑,只要是识字的人看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他妈分明就是个墓志铭! 送给死人陪葬用的! 赠送对象,正是李爷孙子李元宝! 今天是李元宝大喜之日,我皱眉心想,这是谁他妈这么缺德?这不是咒李爷晚年丧孙,咒刚过门的新娘子守活寡吗? 在看过去,只见这人双手插兜,笑道:“李爷,这是哥几个特意送来的新婚贺礼,您看看还满意不?” 一身新郎官打扮的李元宝一脸怒气,由于刚喝了几杯酒脸有些红,就要冲过去,不过被老人挡住了。 李老爷子迈步上前,拍了拍为首这人的肩膀,满脸笑容的说:“多谢了,这么好的礼物我怎么会不要,各位一路抬过来累了吧,要不吃点喝点?” “不用了,您喜欢就好,既然礼物送到就行了,兄弟们我们走。” 这人斜着眼看了老人一眼,直接带人转身离开。 我凑过去问把头,这伙人是谁?什么身份,真不怕挨打啊?人结婚大喜这天送个墓志铭过来。 把头眉头微皱,低声说:“我们不要掺和,我了解我这位老朋友,敢当面咒他孙子,这几个,怕是活不久了。” 周围吃完席还没走的人,纷纷小声议论。 李老爷子对这些视而不见,转身进了屋。 流水席吃完,就该我们这些帮忙的人吃大锅饭,我没吃,因为把头叫我去东屋。 东屋特意摆了一桌,有七个人坐桌上。 李老爷子坐下后,笑着说:“老朋友们,大家认识几十年了,以后能聚到一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你们这次天南地北能过来,我还是很高兴的。” “老李啊,刚才那几个不懂规矩的小年轻,是宋老黑的人吧。” 老人点头说是。 “哎.....现在的年轻人,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你用我们帮忙就说话。” “不用,今天我孙子大喜,咱们聊点开心的。” “对了,老马,我听人说,你前两年带人在山东活动,碰到了长明灯?” “是啊,那是个明代晚期坑,是一名波斯传教士的墓,墓室西南角有一缸油连着一盏灯,我们进去的时候还亮着呢。” 李爷听的连连摇头咋舌。 我忍不住好奇,插话说:“长明灯真的存在?我只听说过有,还没见过。” 这时把头介绍说:“几位,这是我前两年收的一个小徒弟,项云峰。” “云峰,快打声招呼。” “各位爷爷好。” “大家叫我小项就行。” 说自己见过长明灯的这老人喝了口水,笑道:“显生,这就是小神眼峰吧?听人说,小神眼峰的眼睛晚上能看见东西?” 我脸色有些不自然。 谣言太可怕,这就是纯粹的以讹传讹,我看不见,晚上能看见的那是猫头鹰。 主要是因为在行里田三久名气很大,一传十,十传百,我们圈子就那么大,所以很多人都知道了我。 除了透视,夜视,更有甚者说,神眼峰的眼睛能夜观天象推演风水,人在东北抬头看星星,能看出来海南哪里有大墓,这是神眼峰的绝技,叫“千里观穴。” 这桌坐的都是老人,除了我,年纪最小的也有六十多岁,这些都是北派中的一些老把头,有些曾经是把头,现在基本不在活动。 把头叫我上桌,我自然不会给他丢脸。 一伙人喝酒聊天,谈起盗墓之事,我都是侃侃而谈,这帮老头们听后,连连称赞说:“江山代有才人出,显生,你收了个好徒弟啊。” 听到这些老友称赞,把头也感觉脸上有光。 气氛很融洽,众人似乎都忘了刚刚发生的不愉快。 晚上就是在婚房内闹洞房,很好玩。 玩的游戏有“喂菜”,“咬苹果”,“冲击波”,“弹簧深蹲”,“高跟鞋酒杯”,“春泥护花。” 豆芽仔和鱼哥在旁看的哈哈大笑。 喂菜是新娘喂新郎,菜名叫“铁棍菜”,就是去了皮的铁棍山药炒野生木耳,应该有什么寓意吧。 弹簧深蹲,是元宝脱了裤子,就穿着个红裤衩,抱着女方做深蹲。 春泥护花,这个玩的真有点儿黄了,各位自行脑补吧,我看看有没有猜对的。 反正把小两口折腾够呛,不知道元宝晚上还有没有力气了。 闹完洞房是晚上九点多,我以为今天就这样了,没事了。 哪知道。 把头突然把我叫出来说:“云峰你洗把脸,等到十一点整,你叫上小萱。” “上邙山。” 第185章 夜上北邙山 “上邙山?今天晚上?”我惊讶问。 把头看着我点点头。 “不是,把头,这都九点多了,我叫上小萱上邙山?是要找墓踩点?” “而且我看天气预报,洛阳这边晚上可能会下中雨啊。” 把头说:“没事,带把伞,你和小萱陪李爷一家三口一块去,他特意拜托我了。” “去干什么?你去吗把头?” “我不去了,路上李爷会跟你们解释,10点钟走,快的话,一点左右就回来了。” “那....行吧,我去叫小萱。” 听我说要上邙山,小萱也一头雾水。 9点50左右,宾客散场,李爷,元宝,还有元宝刚过门的小媳妇出来了,新媳妇叫小霞,他们手里都拿了把伞,估计也看了天气预报。 院外停了一辆三轮摩托车,一辆蓝色的金城铃木王,三轮摩托车后头装着两个竹篮子,盖着雨布。 “小项,会骑车吧?” 我说会。 老人点点头,把钥匙扔给我说:“等下你骑上车跟着我走,大概半个小时到山脚下,然后咱们走路上山,辛苦你了。” 说完,他抬头看了眼天色说:“希望别下雨,要下雨了山里路不好走。” 我接过铃木车钥匙问:“李爷,把头没跟我说,这么晚了,咱们上邙山干啥?” 老人眼中闪过一丝哀伤,落寞道:“去看看我儿子儿媳妇,当初我承诺过,等小宝成家了,会来告诉他们一声。” 这时,小萱咬着我耳朵,悄悄问:“怎么回事儿啊云峰?他们家里人住山上吗?自己儿子结婚这么大事儿,怎么白天不来?” 原来如此.... 我心里忍不住说,要是能白天来就完了,那就是大白天见鬼了。 李爷本来是找了别人,这天是临时起意换了我们,我猜可能是因为我们都是行内人。 我和小萱一男一女,身份就相当于伴郎伴娘。 铃木电瓶亏了,没电打火。 我连续踹了十几脚才打着,轰了几圈油门,小萱坐上来双手搂住了我腰。 前头李爷骑着三轮摩托,元宝和他媳妇小霞坐斗里,我跟在后头。 路上两口子恩恩爱爱,元宝搂着小霞帮忙挡风,时不时还会抬起头,互相亲个嘴儿。 路况有些颠簸,小萱抱着我,脸紧紧贴在我后背上。 10点半。 快到山脚下就不能骑车了,我们开始徒步上山。 怕什么来什么,刚上山没有多久,天上就开始稀稀拉拉掉雨点,我们打着手电,又撑了雨伞。 邙山南北范围差不多200公里,海拔也是200多米,这里海拔不高,土多石头少,是黄土陵地貌,最高主峰是翠云峰。 “下雨了,路滑,孙子你扶着点儿小霞,别滑倒了,下一段路不好走。” “知道了爷爷。” 老人又回头提醒我和小萱说:“小项,你们也注意脚下,注意看没填严实的探坑盗洞,不是我说大话,光芒山北这里,就大概有2万多个盗洞。” “这么多....”小萱忍不住惊呼出声。 老人打着伞,笑了笑说:“你们有所不知,邙山南边儿那里盗洞更多,古往今来的加起来,最少也有3万多个盗洞了,前十多年林业局搞过探山,回填了很多。” 我听的暗自咂舌。 雨势逐渐从小雨转成了中雨,看架势,可能还会成大雨。 我怕小萱淋湿,把伞都打她那里了,我整个后背全湿透了。 在山里走的小路,越来越偏僻,最后穿过一片树林子,头前带路的李爷慢慢停下了脚步。 老人手扶在一棵树干歪歪扭扭的柿子树上,深吸一口气,开口说:“娃子,爹来看你们了。” 这时小宝噗通一声,双膝跪地,哽咽着大哭说:“爹!娘!儿子来看你们了!” “小宝今天结婚了!” “爹!娘!我成家了!” 哽咽着说完,元宝拉着他媳妇小霞跪下,一块对着柿子树磕头。 孙子孙媳妇跪地磕头,李老爷子扶着柿树,眼里隐隐有了泪光。 竹篮子里装了蜡烛纸钱,因为来前盖了雨布没有湿,但不好点。 在柿树下找了好几个避雨位置,李爷好半天才点着蜡烛。 又点着一把香插地上,我和小萱以伴郎伴娘的身份过去拜了拜。 “李爷,我有个问题想问,没别的意思,说了您别生气啊。” “你说。”老人还在尝试用打火机点纸钱
相关推荐: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凄子开发日志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天下男修皆炉鼎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蔡姬传
总统(H)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