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仔像打了鸡血,腾的一下站起来,他又马上瘫坐在地上,说不行了,没力气了, 也是,我来之后,阿春吃了黄瓜果丹皮,把头和小萱也吃了一些果丹皮和棒棒糖,我没有给豆芽仔。 “诺,拿着,就剩这些你都吃了吧。” 豆芽仔一脸高兴,立即往包里伸手。 “云峰你也没吃吧?”小萱问。 我摇头说我不了,不饿。 我们大概找了三四个小时,最终在墓葬盗洞往西一公里多,在一块石头坡上找到了我们的两个包。 一个包很大,一个稍小,东西都还在,大的包里装着手电筒绳子,手握冲击钻,蜡烛手套,套管旋风铲等大小工具,小的装着罐头瓶装水,饼干方便面等。 拿回去后我还有些担心,我怕药箱子往吃的东西里下药,事情证明是我想的复杂了,豆芽仔一连吃了四包方便面,三罐罐头一袋子饼干,还咕咚咕咚喝了两瓶水,什么事儿都没有。 突然,小萱兴冲冲的跑来说:“云峰,快过来看看,鱼哥醒了。” 我忙放下水,跟着小萱跑了过去。 鱼哥已经自己从婴儿塔里出来了,阿春站在一旁看,看鱼哥左扭右扭的活动身体。 “哈哈!” 我笑着跑过去说:“鱼哥你真醒了,没想到蟾蜍酥还真有用。” 鱼哥伸了伸懒腰,疑惑问云峰你什么时候下来的?蟾蜍酥是什么? 我看了眼阿春,看来她没说。 我笑着说:“你听错了鱼哥,我说的是吃的饼干,旺旺小小酥。” “哦,这样,对了!” 鱼哥一拍大腿:“他妈的,那鬼东西去哪了!” “是不是还在这里!”说完,鱼哥紧张的扭头乱看。 阿春冷着脸说:“你说的鬼东西已经死了,是你这小兄弟弄死的,他救了你。” 鱼哥莞尔一笑,走过来搂着我,使劲揉了揉我头,对我道谢。 我想说主要是阿春姐出的力,不料阿春已经扭头走开了。 小萱也是这样,女人心海底针,我完全搞不懂她们的心思。 我苦笑着回过头来。 “鱼....鱼哥....” “怎么?” 鱼哥见我表情呆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咽了口吐沫,小心翼翼的指了指。 鱼哥伸手一摸自己头发。 又一摸。 就摸了几下便掉完了,比刮胡刀都快。 鱼哥满眼惊讶。 或许以为自己看错了,他揉了揉眼,这揉眼碰到了眉毛,马上眉毛也没了。 “这.....” 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讲。 都说发型影响颜值气质,这话没有错。 鱼哥现在这张脸看着不像个好人。 太凶了。 第107章 破门 光线昏暗,石灰岩墙上不断传出打电钻的声音,周围几把强光手电晃来晃去。 豆芽仔擦了擦汗,他从小萱手里接过来半截洛阳铲钢管,钢管那头做了改造,焊上去个三寸多长的破碎头。 “来吧。” 豆芽仔双手扶稳。 我拿着锤子开始铛铛铛!使劲砸,。 每砸一下会落下很多灰尘。 从侧边看,椭圆水晶小门上刻的卡通笑脸正好看着我,看的人不舒服。 “累死了,他妈的!这墙是真硬!”豆芽仔喘着气抱怨说。 现在石灰岩墙上,我们已经尝试着打了十几个这种洞,最后都被卡住了。 把头因为感冒低烧精神很差,他看了眼说:“在换个地方,一定能砸进去。我研究过,这里地理特性奇特,雨季下雨的时候水渗透下来,时间久了,石灰岩吸水后一定会出现裂缝,这是自然规律。”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问了,计师傅那么厉害的炮工,他就不能直接把两侧的石墙给炸开吗。 我当然问过,答案是不行。 因为是一块整体,如果暴力炸开,需要巨量炸药,就算找来足够量炸药,一旦在这底下点炮,整个大墓都会塌。 千百年前,这里原本就是一个整体,当初秘密建造这个大墓是挖进来的,从结构上来说,有些像那些汉代王陵的凿山而建,乾陵比这里要大的多的多,为什么那么坚固,能历经上千次盗墓都安然无恙,就是因为这种结构。 “卧槽!” “这里好像行!打进去了!” 经过十几次尝试,豆芽仔似乎发现了新大陆。 “快点儿峰子!快砸!” 看我手中的铲把儿一点点陷进去,把头松了口气,从这儿能看出他之前并没有百分百把握。 “一米五....一米七....” “差不多了把头,到你说的深度了。”豆芽仔说。 “行,文斌,把我带的那几样东西拿出来。” 鱼哥头发掉的七七八八,他嫌难看,直接用刀自己全给刮了,现在依然能看到他头上的戒吧,他头现在像个圆灯泡,手电照上去会反光。 鱼哥从包里拿出来三样东西。 三个大号膨胀螺栓,一个普通拐子针,还一个把头自己研究做出来的软拐子针。 先把膨胀螺栓砸进去,让它向两侧发力,到极限后,把普通拐子针顺着洞眼放进去。 然后使劲砸拐子针,砸上百下,突然听到墙内一阵异响,这说明通了一个小洞。 这时候将普通拐子针抽出来,把软拐子针顺进去。 因为看不见,要想找膨胀螺丝那个眼儿,只能靠手上感觉。 光让软拐子针穿过膨胀螺丝那个眼儿,光这一步就花了大量时间,就像缝衣服穿针,越急越进不去。 小萱趴在水晶门上,阿春用手电帮她照明。 小萱突然喊了声:“唉,好像出来了。” “出来了把头!” 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先进的水晶玻璃加工工艺,去杭州博物馆看那个杯子,那是用一整块大水晶掏膛掏出来的杯子,把人手放在水晶杯之后,蹲下来看,依然能看清楚。 水晶玻璃门后头,靠墙那里,有个凸出来的小尾巴,又长又细,和这个小门是一体的。把头当时就是发现了这个小尾巴,才突发灵感做出来了软拐子针。 “出来了!出来了!” “往下!在往下!” 小萱侧着身子,脸贴在了门上,大声提醒。 “哎呀没套住,差一点点!” “在往上。” “套住了,钢丝圈套上了!” 把头脑门上都是汗,因为发烧和紧张,汗水顺着他眉角落下,滴到了地上。 小萱说套上了以后,把头慢慢向外抽软拐子针,大概抽出来几十米,在抽不动了。 把头喘气说:“文斌,你手上力气大,你来。” 鱼哥接过来后拽了拽,没动。 把头在旁说:“因为里头拐了弯,我们寻常发力会被抵消,你拽紧后,用爆发力,瞬间向外拉,能理解我的意思不能。” 鱼哥点头,深呼吸两口。 往手上绕了两圈,鱼哥小臂上青筋暴起,闷哼一声,用力向外一拽! 由于用力过猛,鱼哥一连向后退了好几步。 瞬间只听啪的一声!就像玻璃碎了。 小萱赶忙跑开,把头招呼我们赶快向后退,离这里远一些。 我们退后几米,就看到那道椭圆形的水晶玻璃小门,内部不断发出砰砰的暗响,一道裂缝以一个点为中心,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周围扩散。 裂缝一寸寸,整个蔓延开来,此过程持续了一分多钟停下来了。 “好....好了?” 豆芽仔忍不住咽了口吐沫问。 把头眼前中闪过一丝激动,说现在在砸一下试试。 之前用炸药都没事的椭圆门,这次格外的脆,就像是普通玻璃,用尖头锤子轻轻碰了几下,门上便开了个大洞,许多碎碴子都掉进去了。 我们不断扩大洞口,最终能容一个人钻进去。 看着很神奇,其实这就是一种很简单的力学原理,门内墙角凸出来的小尾巴是破绽,鲁珀特之泪只是现在外国人的叫法,华夏古代工匠很早之前便有了这方面涉猎,谁搞研究的,或许能从天工开物或者战国的考工记古竹简中寻找到蛛丝马迹。 第七道金刚墙开了,豆芽仔一脸激动,抬脚就想钻进去。 把头立即拦住他说:“别着急,这里不知道多少年没开过,里头有可能氧气不足,先通风十分钟。” 豆芽仔收回来脚说:“对对,通通风,里头没氧气。” 在门外等了十多分钟,我们提起包带上头灯,先后爬了进去。 “嘶....” 进来后第一感觉很凉,黑,温度低。 我抓着头灯扭头来回看了看。 这间墓室挑高很高,空间面积可能有四五十平米,墙上依稀留有斧凿痕迹,地上空旷,并没有预想中满地摆放的青铜器。 墓室中间摆着的,看轮廓像是一具棺材,又不太像棺材。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是泥的,一大团泥,表面发干龟裂严重。 泥棺材! 就孤零零摆在那里。 豆芽仔挠头来回走着说:“有铭文的青铜去哪儿了,玉璧玉器也没有啊。” 我呆呆的看着眼前摆的东西,这种类型的古代棺椁,听所未听,见所未见。难道当初陈胡公从龙阳湖底的水下铁墓,被后人迁坟后,葬到了这具泥棺里? “你们快看!”这时阿春突然叫道。 我们顺着阿春手电打的光束,抬头向上望去。 墙上掏了个洞,我看到离地面四五米高,还有一具棺材整个塞在墙洞里。 棺材露出来了一点儿,风化严重,看手电的反光可能是石头。 这又是谁? 一具泥棺,一具石棺,这是谁?是男是女? 把头眉头紧锁,他抬头看着,不说话。 第108章 窃窃私语 <!--go-->“把头?把头?” 我扭过手电,一连喊了两声。 “我....我年轻时见过类似的泥棺材。” 把头突然开口说:“在邯郸,在永年聪明山,半山腰的一颗柿子树底下。” 说着话,把头举起手电走向泥棺材。 我快步跟了过去。 泥棺表面不是普通黄泥,可能加了别的混合物,整体颜色黄中泛白。 龟裂成这样了,还基本保持着完整,就静静的摆在那里,一摆两千年。 我突然心里有种感觉,道县的鬼崽岭之谜,上万座遗存至今的鬼崽石雕,是不是在守着这具泥棺? 泥棺体积很大,地上倒着两个陶俑,看衣服和神态是一男一女,个头很小。 男陶俑脸上残留了一层白,嘴唇以前应该描过红漆,应为年代久远,导致陶俑嘴唇上的红漆颜色淡了很多。 我把倒了的小泥人拿起来看了看,年代大概是战国晚期的。 我见过很多这种陶人,看这类陪葬俑我自己总结出来一个窍门。陶俑年代越是早,做的越矮小,衣服袖子开的越宽,脚下穿着鞋。 陶俑年代越晚的体型就越是瘦长。 (唐代除外,陶俑脸很胖的基本都是唐代)。 这种陪葬俑到了宋代,高度都过了成年人膝盖,而泥棺这两个,高度只有二十公分左右,说明年代远远早过宋代。 我没怎么用力,就拿起来动了动,这泥人俑头就掉了,啪塔一声,掉在了地上。 随手扔在旁边,我皱眉问:“把头,你刚才说,你以前见过这种泥棺?” 把头眉头紧锁。 他没说话,而是问小萱拿来了她的刀。 特意选了处龟裂严重的位置,把头拿小萱的刀开始用力刮这里。 一层层风干的黄泥往下掉。 龟裂的泥土下,很快露出来个小洞。 把头放下刀,举起手电往小洞里望了望。 “没错,是这样.....云峰你看看。”把头说完让开了位置。 我顺着小洞往里一看。 这里头.....好像是红颜色的木头。 战国的木头棺材? 我看到这抹红后心理一惊,溶洞下湿度这么大,木质棺材历经千年都没烂,这很反常。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七道防盗金刚门的密封,加上这层黄泥的包裹,最大程度上隔绝了空气,这才能留下来。 这时阿春抬头说:“王把头,那具棺材在墙洞里,咱们怎么上去?” 把头说先看这个,那个等下在看。 在把头的示意下,我和豆芽仔开始用铲子砸这些黄泥。 别看干裂成这样,有的地方依然很结实,用了大力气,才把这些黄泥完全砸下来。 土块儿一块块往下掉,里头藏的木棺露出来的面积越来越大。 停手后,用手电一看。 这是一具大红色,整体十分厚重的实木棺材,红棺表面有淡金色描绘,冷不丁一看,外观和马王堆墓出土的那具棺材有些相似,带有几分战国时期,楚国漆器的风格。 可在细细一看,又完全不一样。 马王堆那具红棺表面,描绘的是仙女飞天,因为墓主辛追是女的,含意是飞天接引女墓主的灵魂去往极乐。 可这具红棺... 描绘了些杀人打仗,处刑吊死人的场景。 尤其是吊死人那个,我看到两个奴隶模样的小人双手被绑,被高高吊起,底下还有个小人,手拿长矛,往人身上扎,风格神秘又带着诡异。 现在墓室里很黑,分外的安静,只有我们这几把手电晃来晃去。 因为黄泥隔绝空气密封性强,棺材盖儿依然完整没烂,豆芽仔围着转了两圈,拿起铲子准备撬开,试了试,他突然说:“唉,不对啊,这好像是死的啊,一体的。” 我说扯淡,棺材盖怎么可能和棺材是一体的?要那样死人怎么进去。 我不信的试了试,顿时惊讶道:“这....还真是,把头,这棺材盖儿和棺材是一体的,这怎么做出来的?” “先别出声,你们仔细听....” 鱼哥突然耳朵贴近棺材说:“这棺材里头,好像有声音。” 我学鱼哥那样,耳朵靠近听了听。 结果听到红棺内有“啪塔...啪塔”的声音,有些像滴水声,又有些像,一个人用手折断筷子的那种声音。 我让把头听听看,结果把头一听就没那种声音了,很奇怪。 “卧槽!” “吓死我了!” “你什么时候跑我背后来的!”豆芽仔扭头吼小萱吓着他了。 我和鱼哥对视了一眼,难道我两听错了? 这时,把头突然吩咐说:“云峰,芽仔,文斌,你们三个都来抬这头试试,看看能不能抬起来。” 我们点头说好。 我们三个一起用力,鱼哥更是半个身子都靠上来了,死沉死沉,别说抬起来了,动都不动!这是棺不是椁,就算里头装了很多陪葬品,也不该这么沉,这个重量,我估计用小型吊机都不一定能吊起来! 想看看里头有什么,把头说了个办法,他让我们用拐子针,在棺材盖儿靠下一点的位置,打一个眼儿。 我们马上照做。 刚打完眼,棺材内瞬间有一股黄水,顺着眼流出来,没有味道,我们立即后退了几步。 这一打开就和水龙头一样,怪不得那么沉,原来棺材里都是水。 看着流了二十多分钟,竟然还在流,为了加快速度,我们又在原来的位置上,用拐子针又加打了两个小眼儿。 三个出水口,哗啦啦向外排黄水,快一个小时了,鱼哥皱眉说,“怎么回事?这没完了,多长时间了,就算是满满一棺材水也早该放完了,还有,”鱼哥扭头看了看四周说:“这里地面这么干,怎么棺材里这么多水?” 源源不断的水流声让人听的心慌。 把头突然瘫倒在地,满头虚汗,双手支撑着地面儿,大口大口的喘气。 “把头!” “你怎么了!快起来!”我双手把他扶起来,一摸把头额头,烫的厉害,之前他是低烧状态,现在可能是高烧了。 把头靠在我怀里,不知为何,他盯着棺材眼神惊恐,大口喘气说:“我我听见了,你们...你们有没有听见。” 听见什么?现在墓室里除了我们几个的说话声,就剩下流水声了,哪还有别的声音。 把头脸色苍白,大喘气说:“哭声....我听到棺材里有很多人的哭声。” “有男人,女人,孩子,他们有的大哭,有的大笑,有的在窃窃私语。” “很多,很多。” <!--over--> 第109章 棺泳 我扶着坐下,看着他说:“把头,你感冒很严重,发烧了。” “你那是紧张的幻听,这里没有人哭,也没有人笑。” “你就坐在这里休息,我来开这棺材。” 把头今年七十多,他身体一向硬朗,以至于我很多时候都忽略了,忽略了他其实是个半截身子进了土的老人。 我们没带感冒药也没有退烧药,我扶着把头,把头靠在我怀里浑身发抖,闭着眼睛牙齿打颤,这一刻,他没有了北派银狐的威严狡猾,就是个普通老人。 我看着大红棺材,心底突然生起一股无名怒火。 还流水,还他妈流水是吧,我让你流! 让阿春照顾把头,我快步走到一旁,在我带下来的包里一阵翻找,找到了那瓶露露。 把露露瓶挨着棺材放下,让人都退到墙角。 我退后五米,举起来猎枪。 看着棺材里流出来的黄水打湿了露露瓶。 我瞄准后直接扣了扳机。 子弹打中了露露瓶。 只听砰的一声巨响! 低估了计师傅配的硝酸甘油威力,爆炸气浪冲的我摔倒了,红棺材一头,整个被炸开了,碎木头板子飞到半空两米多高,又重重摔倒地下,差点砸到阿春头上。 “哗啦啦!” 棺材里的黄水就像水库开了闸,不是流,是直接往外喷,地上哪哪都是水。 豆芽仔站起来惊呼道:“卧槽!棺材变喷泉了!哪来这么多水!他妈的!水德星君的法宝都没这么能装!” 我抹了把脸上水,快步走过去一看。 这棺材的板材厚度惊人,从炸开的断口看,横截面的面积超过了十五公分。 都是水,看不到里头有什么陪葬品和尸骨,这棺材现在一头被炸烂,像个水龙头一样向外涌黄水。 地下水? 为什么地下水全跑到棺材里了? 我还看到,在棺材内层,刷了相当厚实的桐油层用来防水,从这些桐油层能断代到战国晚期。 陈胡公生活在西周晚期到战国早期,这中间有小几百年的时间差距,他不可能活几百年,可能是他战国晚期的某位后人把墓迁过来的。 “峰子!” “在发什么愣!” “我们接下来干什么!水要淹脚了!”豆芽仔大声说。 听着哗啦啦的水声,低头看了看脚下,我咬牙大声道:“我钻进去看看!” “一旦发现情况不对!你马上把我拉出来!” 豆芽仔卷起来裤腿说:“峰子你这是要棺泳啊,你水性行吗,要不我来吧。” 我说不用,现在听我的。 “小萱,你扶着把头,照顾好把头。” 来了一股狠劲儿。 我想搞清楚,棺材里什么情况,这么多的水从哪儿来的。 带上头灯,我深呼吸几口,憋住一口气不吐,然后顶着向外喷的水流,一头扎进了棺材里! 水把人向外顶,我鼓着腮帮子,紧紧扒着断口处向前游了一米,借着防水灯的亮光,我在水下努力睁开眼看向周围。 我看到... 在棺材内层上,雕了个长条状的东西,像石头牌位,隐约看到上头写了小字,因为水发黄浑浊,看不清写的什么。 在次尝试靠近些,这次看清了,有两排字,但是我看不懂,只知道不是大篆就是金文。 战国时期很多青铜器上都是这种文字,我接触的少认不出来。 水冲的脸生疼,我向下看了几秒钟,顿时明白了,原来是这样。 为了存水,把棺材盖儿做成了密封一体式,那棺材盖儿就是个样子,在这个底下,有个长度半米左右,宽30多厘米的长方形腰坑,棺材里源源不断的水,就是从腰坑下冒上来的。 这说明这腰坑深度非常深。 我坚持不住了,一松开手,直接被水流冲出去了。 我大口喘气,浑身湿透,头发上,衣服上沾了很多黄泥。 开始时水清些,流到现在突然开始浑了。 “云...云峰,你看到什么了,告诉我,”把头神情虚弱,扶着墙问我。 听了我说的,把头强打精神说:“你应该记住了,把你看到的那排字写给我看看,有的大篆我认识。” 现在墓室地面上全都是水,我用手指沾水,在棺材上写了几个字。 我写的除了歪歪扭扭,笔画应该不差多少。 水迹很快干了。 把头尝试着,断断续续念道:“第一个字不认识。” “妫...妫夏氏,舒...迁陈公...不认识。” “潇贺五岭什么,令人建石人,及媵(ying)水池...” “看不懂,太复杂了。”后面还有一句话,把头说他认不全。 我基本上听不懂,我就听懂了三个字,“迁胡公”。 舒是谁? 古代人很多人都是一个字的名,是姓妫夏氏?名字叫舒? 潇贺五岭是个地名还是什么? 建石人可能说的就是建造鬼崽石雕。 最后一个“媵(ying)水池”,这个媵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春秋战国时期特指女方出嫁,娘家这边儿陪嫁给的东西,有青铜器,玉璧首饰什么的,现在博物馆管以前这类东西叫“媵器。” 鬼崽岭,多少年了,都是历史遗忘的谜团,不是在这里三言两语就能理清楚的。 把头猛烈咳嗽了两声,推测说,“这个要出去以后查史料,春秋陈国存在了五百多年,舒,很可能是陈国某一代国君。” “咳!咳!” “道...道县在2100年前开始叫道州,在往前的话,现今永州这一片地方就不知道叫什么,我推测,潇贺五岭就是指的如今的田广洞一带。” “把头,你慢点说。”小萱心疼的帮把头拍了拍后背。 把头深呼吸,一口气分析说:“媵池我也没有听说过,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能猜测是棺材底部,腰坑下通着的水池。” “陈胡公的骸骨最早在周口,苏东坡的诗里提起过,是铁墓铁棺,葬于水底。” “那么...迁到这里后,也可能葬在了水底。” 豆芽仔听后大声说:“那怎么办把头,这地方不大,这么流下去,迟早会把这里全淹住!我们留在这里不得淹死啊!” “你的智商是负数?”小萱说:“咱们把门炸开了,水涨起来后都流出去了,怎么能淹死你?” 我说是,说完就走过去看了看,还特意检查了门那里。 我预估要是我们呆的时间长了,水漫过大腿的话,就会从门这里流出去。 “唉....不对....” 我举着手电又回头一看。 这第七道门中间被我们开了一个洞,内部布满了蜘蛛网状的裂纹,之前门上的卡通笑脸也在,我之前调侃说,这笑脸儿像大耳朵图图。 可现在,我在回头一看,可能是因为裂纹延伸下来的原因。 “大耳朵图图”不在笑了。 他现在脸上表情变的很阴冷,一脸怒气的瞪着我。 第110章 深潜 我揉揉眼,关了手电在看。 “大耳朵图图”,又变成之前笑的样子。 我松了口气,还以为这是闹鬼了,应该是光线折射的问题。 墓室里的水已经蔓延到了小腿,淌水走过去,我问豆芽仔:“有把握吗,咱们气瓶留在了外头,要不你回去拿一趟?我有点担心你啊芽仔。” 涉及到专业深潜,我不行,还是得靠从小在海上讨生活的豆芽仔。 “嗨,没事。” “这种通着地下河的小水潭能有多深,”豆芽仔一脸自信的说:“在这种地方下潜有些小窍门,以前在南洋碰到过采珍珠的,都是人教我的。” 豆芽仔拿出绳子,割断一截,他把手电筒尾端绑绳子上,然后他一头扎进棺材里,顶着水流的冲力,把绑着绳子的手电筒,慢慢送到了腰坑下。 因为这地下水往上冒,有向上的浮力,所以豆芽仔又拿出段绳子打了个三角形结,手电下去后就绑在最中间。 他出来说:“峰子那我下去看看,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我下了水,这把吊在棺材底的手电就是我的灯塔,你可得让它亮着啊,要不然,我就找不到上来的口了。” 我表面说好,但其实心里一直突突跳。 这水下可能有棺材,有死人,在加上人心里天然对密闭水下空间有种恐惧感,我怕万一水下有什么水蛇水草了,把豆芽仔缠住咬住了怎么办。 “那我下了啊,我下去看看有没有墓。” 豆芽仔连续深呼吸扩胸,已经做好了热身。 “你小心点儿。” “啊?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啊这是,你还会让我小心点儿。” 小萱这次没有和他斗嘴。 说完话,豆芽仔最后检查了头灯。 没犹豫,他一头扎进棺材里,很快整个人都消失在了棺材中。 我游进去,努力睁开眼,低头向下看。 腰坑直径长度,足够容一个成年男人潜下去,绑着的强光手电就像小型灯塔,指引着豆芽仔在水下的方向。 但手电光在水下的能见度有限,豆芽仔越潜越深,我很快看不到他人了。 我这口气憋不住了,出去换气后,在次钻进棺材里来。 时间走的很慢,卡卡卡,一秒一秒走。 我连续三次换气进来,就是要看着吊在腰坑下的手电筒,这千百年来无人塔足的水下非常黑,不能让手电灭。 运气背了,喝水都塞牙,怕什么来什么。 就在我第三次游进来看手电时,忽然,在水里的手电变的一闪一闪,越闪越快,似乎是出了质量问题了。 连续闪烁了七八次,水下的手电突然没光了。 马上,腰坑下一片黑暗,什么都看不见了。 我瞳孔猛的一缩,吓得张嘴喝了一口水。 赶快游出来,我来不及换气,大喊:“手电!快给我把手电!” 鱼哥立即把他带的头灯扔给了我,我转身钻进棺材里,手忙脚乱的开始换手电。 “咕嘟...” 又喝了一口水,我想把手电绑好,结果越着急越绑不好。 断绳在水下来回飘,跟水蛇一样。 坏了的这把手电,还是在顺德星星大饭店对过的五金店买的,一千块四把,当时老板告诉我这是德过进口防水手电,我们一直留着用,怎么早不坏晚不坏,他妈的,偏偏这时候坏了! 绑不好绳子,我怕耽误时间,就手拿着新手电,功率开到最大,拿着手电在水里晃。 憋气两分钟已经是我的极限,就在我快忍不住时,我忽然隐约看到,在水下很深的地方,亮起了个小光点。 起初,这光点来回游,像是在水下迷失了方向,等看到了我的手电光,又飞快的朝我这里上浮。 光点越来越近,看到了,是豆芽仔。 我脸憋的通红,感觉肺里都要炸了。 水下的小亮点越来越近,我伸手下去,在电筒的照亮下,一把抓住了豆芽仔右手。 先后出去。 我靠在红棺上大口喘气,肺部隐隐作痛。 豆芽仔也是瘫在一旁浑身湿透,情况和我差不多。 小萱忙拿出来干布让我们擦脸,把头现在的状态时而清醒时而恍惚,而且伴有轻微幻听,这都是发烧导致的。 “怎....怎么样,看到什么了?”停了一两分钟,我喘气问。 豆芽仔靠在棺材上,喘气说:“石雕,....这地下有个池子,池子里躺着数不清的鬼崽石雕,都...都不大。” 阿春道:“你先喘口气,慢点说。” 豆芽仔咽了口唾沫又说:“水下石雕,和鬼崽岭树林里的石雕差不多一样,还有这么大一个铁房子,”豆芽仔伸手比了比大小,说两米多高。 “铁房子?” “铁棺?” “胡公铁墓?” 我突然想起来了之前看到过的壁画。 “除了大小外,具体长什么样子?看清楚了没?” 豆芽仔说没有,他就说看到了有房檐,还有门,其他的,因为没时间了就来不及看。 古代把墓葬棺材建造成房子样式,这种情况有,行里人叫房子墓,后几年,杨斌盗的妃子墓,那棺材就是一栋房子,刻的有门有窗,被他用切石材的电锯割成了一百多块,以一百万价格卖给了一名外国人,相当于一块一万。 还有,南水北调工程的时候,挖掘机在新郑某处作业施工时,无意中挖到一处古墓。 那是战国中期的胡庄大墓,发现的时候就被盗了,盗墓的用的是和计师傅一样的定向爆破技术。墓里墓主的棺材,就是一座巨大的木头房子,有房顶,房门,窗户,把考古队的人都看傻了,没见过。 我估计,在金缕玉衣出现之前,这种大型的,有门有窗的房子形棺材,就是最高等级的墓葬制度,寻常的贵族小王侯绝对无法享用。 豆芽仔说看到了水下有铁房子,我信他。 战国时期已经有大量铁器了,这时候铁器正在逐步取代青铜器,冶金技术高速发展下,具备了这种建铁房子的能力, 宋代一些史学家文人,不止一次提到过,周口水下无名铁墓迁移一事,至于迁到哪里了,没有人知道。 我看,就是在这个叫“媵池”的水池子里,在道县田广洞一带的地下溶洞内,和九嶷山舜陵挨的距离很近,隔山遥望。 那么,五丑为什么想要打开第七道金刚门进来,是单纯的想解开这个历史谜团进来看一眼,还是说,这墓里有什么宝贝东西,自伤蛇想要拿到手。 我慢慢抬头,看着另外那具,插在墙洞内的棺材。 第111章 四人探棺 “看什么看?你看把头,看我干什么?” “是不是没见过我这么帅的人的裸体?”豆芽仔回头说。 小萱呸的一声! “你为什叫豆芽仔,就是因为瘦的跟豆芽一样!我哪里看你了?” 豆芽仔拧干衣服,穿上后又拧裤子,“你懂什么?我这叫精瘦精瘦,你以为谁都像你那么胖啊。” “把头你醒了,身上感觉怎么样?”听到把头咳嗽了一声,我忙过去问。 “咳...” “我好些了云峰,死不了,这里怎么样了。” 我把发现的事情讲了一遍,又说我们马上就要上去,看看墙洞里那具棺材。 鱼哥将把头扶起来。 把头有些气虚的说:“水下铁棺.....我们这趟,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豆芽仔号称舟山小白龙,我没他那么好水性,不过从他的描述中我能确定,腰坑水下的铁房子棺材,和墙洞里的棺材不是一个时期的。 铁棺是战国早期,墙洞里的棺材,年代大概在战国中晚期。 现在墓室里积水已经淹到了膝盖,水位上涨缓慢,是因为从墓门那里流出去了很多,保持了一种平衡。 我把裤腿卷高,淌水走了过去,鱼哥已经在那儿看了好几分钟了。 “怎么样?”我停下问。 鱼哥摸了摸自己光头:“啧....不行啊云峰,我看过了。” “你看,这墙上光的,连个坑都没有,这可不止三米,这起码得有四米多。” 我抬头,看着露出来的棺材说:“能不能用绳镖?扎到墙里,然后我们抓着绳子爬上去。” 鱼哥摇头,他比划着说:“云峰你没学过物理?往上扔绳子,和平行扔绳子受到的力度不一样,往上扔,绳镖扎不进这种石灰岩。” 豆芽仔说:“对,这叫万有引力。” “你们文化真高,那怎么办,把头要不你说说。”我转头问。 把头咳嗽了声,正准备说话,豆芽仔大声说:“我有办法!” “我们用棺材板把门那里堵住,水流不出去了,
相关推荐: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大胆色小子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致重峦(高干)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误打误撞(校园1v1H)
鉴昭行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