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从将军墓里爬出来的前夫 > 第71章

第71章

曼生怕自己又休不成星期天,忙说:“科长,乔薇没问题的。您放心。” 谢科长说:“你可不能为了休星期天就不管不顾啊。” 论关系,谢科长是陆曼曼的堂姑父。 陆曼曼喊冤:“我用人头担保,乔薇绝对有能力独立播音。” “好。”谢科长开玩笑,“要有问题,唯你是问。” “好!” 乔薇微笑:“我不会辜负领导的信任的。” 谢科长和陆站长一样,对这次军区推过来的新人满意极了。 他称赞了乔薇和广播站两句,全科成员开始今天的学习。 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央的政策和伟人思想选集。然后是发言时段。 自由发言是不可能自由的。这种固定一周两次的学习,要自由发言大概就是大家一起沉默了。 还是得点名,跟小学生课堂回答问题一样。 怕被点名这种事,即便离开了学校,也依然如影随形。大家都尽量缩起脖子,眼睛聚焦在桌子上,不去跟领导对视。 全场最放松的就是胡穗,照样勾她的毛线。 她只有扫盲班的文化水平,谢科长根本就不会点名她,都是自动跳过。 别人被点名了都不太情愿,干巴巴地讲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都是说了多少次的车轱辘话,再拿出来重复一遍。 文山会海,车轱辘转。 谢科长又点了一个人,那人不乐意:“我星期二就发过言了。” 凭啥星期五又点我发言。 忽然有人提高声音:“科长,请新同事讲讲呗。” 齐刷刷的目光都落在了乔薇的身上。 谢科长本来是想乔薇新来,让她先观摩观摩,等下星期二再点名她发言。 但他目光投过去,看到乔薇坐得端正,目光迎过来。 老师和领导都喜欢这种迎过来的目光,表示她可以。 “那乔薇来讲两句吧。”谢科长说。 稀稀落落的响起掌声。 广播站的人都看乔薇。连胡穗都停下了手里的毛衣针。 在广播站里,大家每个人都是个人。但到了宣传科,广播站又自成一体了。 人天生有抱团的本能。何况乔薇在广播站经营得一团和气。 乔薇打开她的塑料皮笔记本:“关于这次学习,我有四点心得,我先从第一条说起。” 众人:“?” 乔薇:“第一条又分三个小点。” 众人:“……” 入乡随俗,既然到了这个年代,就得像这个年代的人。 而且乔薇做功课的时候可不是自己一个人做的,她的学习搭子是严磊,本文男主,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更重要的是,这一条条的在别人眼中只是理论的东西,在乔薇的认知里却已经在后世被验证、发生,跨越时空地贴合,让人跪服。 乔薇的感慨简直太多了。 要抒发! 先从第一条第一点开始说!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所有感悟,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乔薇长长吐出一口气,合上了笔记本。 这里没有网络,没有围脖,不能用键盘抒发感想,但是有落地三次元真实现场的学习会。 暴风输出结束,爽了。 会议室里很安静。 乔薇眨眨眼:“大家有什么不同想法吗?” 啪啪啪,谢科长带头开始鼓掌。大家如梦初醒,忙跟上。会议室里全是巴掌声。 “没有。乔薇同志真是让我惊喜。”谢科长很高兴,“这一看就是自己在家认真学习过了是吧?” 乔薇必须表扬一下自己的学习搭子:“我爱人是非常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和他一起学习,学到很多东西。当然我还有很多领悟不够的地方,以后要和大家一起进步。” 老师喜欢积极认真的学生,领导也一样。 谢科长主持每周两次的学习会,大家总是一副要死不活、瞌睡没醒的德行,他早就不满了。 谢科长正要表扬乔薇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忽然有人嗤笑一声:“不愧是干部。” “不愧是干部”这句话,干部家属其实是经常听到的。 但乔薇看了那个人一眼,直觉告诉她,腔调不对。 有点阴阳怪气的感觉,是她的错觉吗?并不认识那个人呢,都不在一个办公室里,应该也没什么利益冲突吧,为什么要阴阳怪气她? 谢科长瞥了那个人一眼,那人缩了缩脖子。 这种表现让乔薇非常肯定,他就是在阴阳怪气了。 但也不能去问“你为什么对我阴阳怪气”。乔薇微笑应对领导的表扬,心里只是奇怪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人了。 晚上,乔薇跟严磊说:“这个星期天我要值班。” 严磊说:“正好,星期天我让小张拉我下趟乡,找个泥瓦队。双抢差不多了,公社应该能接活了。” 乔薇穿过来二十五六天了。从七月中旬到现在八月上旬结束,马上要到八月中旬了。双抢快要结束,乡下就要进入农闲阶段。 乔薇跟严磊反覆描述:“……就是一种浅黄色的土。” 严磊都想要翻白眼了。 “这种房子我住了一辈子,我就出生在这种地方。”他无语。 “……”乔薇,“好叭。” 他们问严湘:“湘湘星期天想跟妈妈去上班,还是想跟爸爸去乡下。” 严湘略一思考就决定了:“我和爸爸去乡下。” “咦,为什么呀?”乔薇问。 严湘说:“我想看看庄稼。” 乔薇懂了。他把那本农业技术手册都看完了,但他的人生里,还没有真正见过庄稼。 他只在自家小院和赵团长家小院里见过一些自己种的小青菜。 他想去看一看书里写的东西。@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严湘叉住他腋下把他高高举起:“就是!我们得看看庄稼去!哪能连庄稼都不认识呢。” 又转圈,又把严湘抛高。 严湘咯咯笑。 乔薇:“骂谁呢?” 严磊不承认:“没骂人。” “你骂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别以为我听不出来。” “那你分得清麦苗和韭菜吗?分得清冬瓜秧和西瓜秧吗?” “……”乔薇转移话题,“要不然我们在院里种西瓜吧。夏天就不用买西瓜,直接自家院子里摘就行了。” 严磊沉默了一下,慢悠悠说:“所以你真的以为我那根秧是冬瓜秧?” 乔薇:“……” 这方面乔薇完败。 无所谓,胜负乃兵家常事,反正明年有西瓜吃就行。 第 69 章 第69章 星期天严磊果真带着严湘坐着小张的吉普车下乡去了。 乔薇一个人按时去广播站值班。 镇委大院大部分科室都是空的, 个别科室有人值班。特别安静。 乔薇第一次独立广播。 小镇居民又一次听到了那个极其标准的普通话腔调。 尤其下午的自主播音,全程是本地广播站的广播员读稿。 稿没什么稀奇,但这标准的普通话稀奇。 “这是北京来人了吗?”小镇居民纷纷摇着蒲扇拍着蚊子问。 从此大家知道广播站来了个普通话特别标准的新广播员。 乔薇广播完锁好广播室的门准备回家。还没出镇委大院, 走到半路忽然被人叫住:“同志,同志?” 乔薇回头。 喊她的是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身子板很结实, 腰背笔挺。 见到她这么年轻,男人愣了一下, 问:“同志, 你是有什么事吗?” 乔薇莫名:“啊?” 男人说:“今天是星期天, 大家都休息,只有个别科室有人值班。如果你有事,请星期一再来。” 乔薇明白了。 因为今天是星期天,大院基本可以算是没人, 乔薇就穿了她那套土布衣裤, 还配了那双纯手工凉鞋。凉鞋是用靛蓝的布做的鞋面,颜色跟上衣和草帽上的布条都能搭配。 不仅好看, 而且超级舒服。 但是从后面看背影,上面靛蓝、下面原色,乍一眼看去很容易以为是土著老太太的打扮。 八儿大娘就跟她穿过一模一样的颜色搭配。 “不是。”乔薇笑盈盈,“我是广播站的广播员,今天我值班。” 中年人恍然大悟:“哦, 刚才广播的是你?” “对。” 中年人上下打量她, 有点惊奇:“你是北京人吗?” 这时候地方上觉得普通话讲得特别好的大概只有北京人。因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才能有那种标准的腔调, 那是来自北京的声音。 这个中年人说话虽然随和, 但眉眼间有官威。气质上有点像潘师长。 乔薇虽然不知道他到底是谁,但是猜测应该是领导。 她瞎话编的巨顺溜:“不是, 我是林市人。我家是工人阶级家庭,从小我跟着我父亲听市里的电台广播学习,把普通话学的很好。” “林市人……怎么到下河口来了?”中年人打量她的穿着,一身土布,连鞋子都不是时下流行的塑料凉鞋,是手纳鞋底的布面凉鞋,“……家里有什么困难吗?” 乔薇啼笑皆非。 “没有。我是结婚了,我是军属,随军到这里来的。也是军区安排我到广播站工作。” 一听是军属,中年人就知道她应该没什么经济困难。 他再仔细看她,虽然一身自织土布,但举手投足落落大方,眉眼间十分自信,对自己的穿着显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很享受。 是他误会了。 就是嘛,土布就是比抖抖布舒服。 他也是这么觉得的。 但是很多人宁可多花钱也要去买不那么透气的抖抖布。 他对乔薇印象很好,和蔼地说:“原来是这样。广播完了吧?早点回去吧。” “好 丽嘉 。”乔薇说,“您也值班呐?您也早点回去。我先走了。” 声音清脆有朝气。转身离开的背影步履间有韵律,像是在哼着歌。 中年人笑笑。 这小同志不错。 严磊带着严湘早上就出发了,下午比乔薇回来得还早。 “妈妈!”一看到乔薇,严湘就扑过去,“我今天看见好多好多东西!” 小孩的脸上带着开心的笑容,文字变成了真实,抽像化作了具象,小脸蛋都因此发光。 “妈妈,我看到一个老爷爷的地里种的菜,叶子发黄了,我告诉他要补充氮肥。他不信我,还笑。” “爸爸过来看到,告诉他要补充氮肥,他才信了。” “妈妈,为什么别人不信我?” 严湘的眼里充满疑问。@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明明他和爸爸告诉对方的是一样的东西,因为他和爸爸看的是同一本书呀。为什么别人只相信爸爸不相信他呢? “因为湘湘还是小朋友。大家不相信小朋友会懂得比大人更多。” “大家都觉得年纪越大才越值得相信。所以生病去医院看医生的时候,都喜欢找那种老奶奶医生或者老爷爷医生,有白胡子的那种。如果是一个年轻的阿姨医生或者

相关推荐: 双凤求凰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成瘾[先婚后爱]   交易情爱(H)   我有亿万天赋   南城(H)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妄想人妻   挚爱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