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八零盛宠:军少,前妻有喜了 > 第133章

第133章

于盗门,我也从不自视清高,换言之就一句话。 “只要你钱到位,啥活儿我都会。“” 专业人办专业事儿,这事儿她们找把头就对了,找别人没用,给她们弄不了。 晚上我想睡觉了,把头叫我去他屋,说云峰咱两研究研究。 我说那就研究吧。 一壶浓茶,一张白纸,一支笔,一张邙山山势图。 把头喝了口茶,开口说:“清代墓葬很难从地表的表现分辩出来,而且,清代除了皇室,另外的士农工商都推崇薄葬,所以,陪葬品不会太丰厚,主要已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器具为主。” “但.....” 把头放下杯子,话锋一转说:“但大妹子高祖是和他太祖奶葬在一块地方的,所以,有个东西一定会有。” “红石墓志铭。”我马上脱口而出。 “不错,云峰你说到点儿上了。”把头称赞我。 红石墓志铭就是花岗岩墓志铭,历朝历代,明清时期的墓志铭数量最多,当时下葬,就算家里在穷的人,也会拿砖头刻上两个字,当个墓志铭用。 所谓“红石”是指花岗岩中的“罗源红”。 这种石碑通体呈现出暗红色,以前都是商人用的最多,寓意生意红红火火。 此外还有当官爱用的“万年青”,贝勒爷贵族用的“汉白玉,”普通平民用的“芝麻黑,山西黑”等。 所以我们就推断,老太太高祖墓里,一定有“罗源红花岗岩墓志铭。” 这是第一个推测出来的消息。 第二个。 清代的墓,大概率不会葬在山顶上,为什么? 古人不傻,都精着呢,一般的清墓深度都在3米到6米这个范围内,不像西周战国那样,动不动就是二三十米。 清代墓也不像东汉墓,没有修排水沟的例子。 这么浅,如果他埋到山顶上,用不了几年就进水泡塌了。 所以,都会选择埋在半山腰,或者埋在山脚下。选地势有小斜坡的地方是最好的,这叫“坡下挺”。 雨水会顺着斜坡流到山下,不会伤害到墓葬。 讨论完这些,把头直接将桌子上的邙山山势图折了一下,把一整个山顶都折起来了,pass掉了。 然后把头拿起了笔。 这时马上就要2005年,时过境迁,邙山脚下多了很多景点。 把头拿着红笔,把山脚下的这些景点地名,全部打了个x。 包括几个大型采摘园,白马寺,环境检测站,新修的水库,养殖场,鼓楼,伏羲庙,下清宫,几座道馆等等,全打了叉! 当时埋的不深,如果墓在这种地方,这么多年,打地基,翻土,修井,早被挖出来了。当然也不能百分百确定,我们现在就是在玩大数据推测。 这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啊! 到最后密密麻麻的都是红叉,把头看的连连摇头,随即,又把山脚下这一带地图折了起来。 这样一来,这张图,上折了一下,下折了一下,现在只剩了中间。 我们根据她高祖的身份判断,她高祖没那个能力挖了别人的墓自己葬进去,毕竟当时他只是个社会地位不高的商人,没那个胆子。 所以,把头又将那些已经探明,保护起来的大型墓葬,包括历朝历代帝陵,王陵,名人墓,全都打了红x。 “啊.......” 打了几百个x,已经入了深夜。 把头年纪大,明显体力精神头跟不上了,他打了个哈欠说:“老了,看这些小字看久了眼睛疼,我得休息了,剩下的云峰你来吧。” “你就顺着我打了x,在空出来的区域画一条路线图,懂我的意思吧?” “我懂,那你赶快休息去吧把头,别太累了。” “嗯,辛苦了。”把头拍了拍我,进内屋躺下休息了。 点了根烟,深吸两口,随手把打火机扔桌子上,我开始在空白处画路线图。 画了大概半个小时,然后,我趴桌子上睡着了。 “喔喔喔!” 早上五点多,还不到六点,鸡叫醒把我吵醒了。 我睡眼惺忪挠了挠头,还癔症着,突然看到寒国女孩儿推门走了进来,她手上还端着一个大碗一个小碗。 她性格活泼,总是一张笑脸,有时候跟小孩儿一样,很可爱。 她笑着把碗放下说:“哦爸!这是奶奶早起煮的粥,这是我们带的泡菜,你吃点儿吧。” 我说好的。 “哇!” 她捂着小嘴儿惊叹道:“哦吧,这些都是你画的吗?你好厉害啊.....” 我是虚荣心作祟,其实都是把头画的,有个漂亮女孩儿夸我厉害,还是外国的,我就是想装比而已。 我说:“那当然,你早就该来找我们,马上就能找到你们家祖坟,我们是专业的。” 她心思单纯,信了,连连点头说:“哦吧,田叔叔说你叫小神眼锋,我也可以这么叫你吗?” “别!千万别!” “第一,你不要叫我小神眼锋,我现在烦这个名字,我叫项云峰。” “第二,你别叫我哦爸,听起来我多老了一样,你这语气习惯得改改。” “你多大?” “我18岁。” “那你就叫我项哥,要不峰哥也行。” “嗯.....好的啊峰哥。”她甜甜的叫了我一声。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砰的一声! 动静声很大!吓我一跳。 是小萱端着溜膜的蒸锅,重重的放在了地上。 小萱走过来,低头看了看,皮笑肉不笑的说:“呦,这还喝粥呢?还有泡菜呢,谁给送的啊?” 我脸色一变,不敢吭声。 “是我,姐姐!是我给峰哥送的!”这女孩儿笑着举手道。 小萱双手叉腰,皱眉道:“你是谁?谁是你姐,我都不认识你。” “另外,谁让你过来送饭了,你没看我早早起来要六膜?” “给我滚蛋。” 第204章 故地重游 不速之客 “我说....滚....蛋。” “听不懂我的话?“ 小萱秀眉微蹙,上下打量人说:“大早上穿这么短的裤子干什么?好显的你腿长?” 小萱进来毫无理由,直接就是一顿骂。 叫她秦文有点出戏,我背地里,还是喜欢叫她泡菜妹妹。 泡菜妹害怕小萱,不敢顶嘴,就怯怯的说:“姐姐,你....为什么说骂人说脏话呢?我只是来送吃的,是我哪里做错了吗......” 小萱扔了垫锅抹布,笑着说:“我骂就骂了,还需要给你理由?我看你不顺眼就骂了,你想怎么样?” “我....我....我不想怎么样.....” “哎呀,行了,这大早起的干啥?小萱你吃了炸药了?都别说了。” “你先回把,把碗拿回去。” 泡菜妹端起碗,低头走到了门口时,突然说:“哦爸,昨晚我们定好的老地方,你一定要陪我去哦。” 她说完,便快步离开。 我有点懵逼。 老地方什么意思?我昨晚睡着了,根本没见她好不好! 小萱斜着眼,阴阳怪气道:“项云峰,你小子挺会玩?刚认识一天,晚上人家就来找你了?” 怕越描越黑,我愁眉苦脸的说没有,她肯定是故意这么说的。 把头平常都是一身黑色老年休闲衣,今天却特意换了身西服,还有黑皮鞋。 这身衣服,是以前在银川,把头去找周三顺时,在银川新百货二楼买的,皮鞋也是,他一直没怎么穿。 “云峰,你图画完了没?我去找大妹子了解一下情况,中午回来。” “我正在画把头,你去吧。” 把头整理了下西装领口,精神抖擞的出门而去。 上午画好了图,我皱眉看了半天,感觉范围还是太大了,如果寸土寸地的挖,非常耗费时间精力。 盗墓有几个忌讳,“忌雨天下坑,忌人多眼杂,忌长时间在一片区域作业,”要不然容易被逮到。 正思考着,来了电话。 “喂,把头。” “云峰,你过来,咱们一块去上灵村转转。” 我问:“去哪转?去老太太移民前住的祖宅?” “嗯,是啊,大妹子说想起来一件事,她家祖宅里有根老房梁,上头刻了一些字,可能是关于她高祖的信息。” 就这样,下午我们一块去了那个上灵村。 上灵村在邙山南边儿山脚下,90年代就没人住了,村里十分荒凉,到处长满了杂草,典型的豫西民居风格。 “王先生,你们看,那里就是我小时候住的地方。” 老太太眼神怀旧,指着一栋荒废的复式窑洞三合院,在当年这几间房子是算豪华的,也没塌。(我说的这个房子,现在依然在。) 门锁没了,“支呀一声”,一推就开。 这里的豫西民居都是砖窑结构,和榆林东山长城下的差不多,很像砖墓地宫,万历皇帝的地宫就这样子。 进来后院里都是杂草,墙上掏空了一块,做成了天地庙,供着灶王爷画像。 伴随着知了叫声,穿过影壁进到洞屋内,凉快了不少。 “大妹子,你说的那根刻着字的房梁在哪里?是在这儿?”把头问。 “奶奶!我知道!我知道!” 泡菜妹兴奋的举手说:“我9岁的时候来过,还记得!那根房梁是不是在大坑里!” “什么大坑,你这丫头,那是地坑院。” 老太太今天穿了身薄款纱衣,带着褐色大檐遮阳帽,整体看起来显时尚年轻,她扭头说:“二位请跟我来。” 跟在她们身后,我小声说:“把头,你不热吗?今天38度,你穿个大褂子,还穿了袜子皮鞋。” 把头皱眉小声说:“你话怎么这么多?我不热。” “地坑院”就是下沉式院子,在地下,有个斜坡台阶能下去,左右有两条排水沟,算是邙山地区的建筑特色。 结果进去后,傻眼了。 这里竟然住了人! 一地塑料瓶,! 这些塑料瓶都截了口,瓶子里装着土,种了某种奇怪的白蘑菇,几百个塑料瓶摆放的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只在最中间留了很窄的空间,用来进出走路。 只见一个男的光着膀子,躺在弹簧床上呼呼大睡,呼噜声很大。 “大妹子,这...这是你亲戚?” 老太太眉头皱起,她从中间走过去,抬脚踢了踢弹簧床。 “嗯....谁,谁啊?” 这人睡眼惺忪,坐起来搓了搓脸:“你们是谁?干嘛?没看我正睡的香?” “这里是我家祖宅,你为什么住进来?还有,摆了这么多瓶子。” 这光膀男的反应过来了,皱眉说:“这院子荒了三十年,早没主了,我是在这里种蘑菇,怎么?” 泡菜妹大声辩解:“不是你的房子!” “这里明明是我们秦家老宅!有主人的!” “是吗?” “房产证呢?地契呢?拿出来我看看,我还说是我家老宅呢。” 他又躺下,枕着手翘起来二郎腿,一副无赖模样。 见怎么说他都听不进去,还倒打一耙,就算是素质良好的老太太也生了气。 “无......无赖!” “你给我起来!”她伸手拽这男的。 “爬远点儿!敢动老子!” 这男的一脸凶样,使劲推了一把。 老太太一个重心不稳,噔噔噔后退两步,坐在了地上。 “奶奶!” “奶奶你怎么样!你为什么推我奶奶!呜呜,奶奶....” 见状,把头脸色阴沉,开口说:“你们先出去,我跟这位先生商量商量。” 泡菜妹红着眼,扶起来老太太出去了,顺带还关了门。 “跟我商量什么?我这里种的叫蟹味菇,一斤干货100多,小心点儿,别给我踩烂了啊。” 把头站在原地没动。 我笑着走过去递烟,笑着说:“来,大哥,先抽根烟,咱们有话好好说,都能谈的。” 她刚接了烟。 我啪的就甩了他一巴掌! “我....!” 这男的捂着脸大骂一声!就要坐起来反击,这时,把头扔给我一块儿砖头。 我接住砖头,反手一砖!啪的拍在了他脑门上! 砖没碎,一条血线顺着额头往下流。 他抱头惨叫。 我上去就是朝他头上一阵猛踹! “别....别打了!” “我错了我错了!这就搬走!别打了!” 把头一摆手我才停。 把头冷着脸说:“别让我发火,现在拿上你的东西,滚出去。” 第205章 把头的春天 这人提着篮子,用毛巾捂着头,砰的推开门!连滚带爬跑走了。 “王先生,你....你动手打他了?”老太太惊骇问道。 把头笑着说:“大妹子,你也别叫我什么王先生了,我不是什么文化人,我们年龄差不多,你叫我老王就行了。” “另外,你别误会,我基本上不会动手打人,是吧云峰?” “是!我打的!” 我吐了口吐沫说:“老太....老大娘,这种人,你跟他没法讲理的,因为他根本就不讲理,” 不知道是晒的还是激动的,泡菜妹脸红的很,她激动的说:“打的好!他推我奶奶了!就该打他!欧巴你好厉害啊!” 霸占秦家老宅这人叫王顺,也是没预料到,这人后来给我们惹了个大麻烦。 蟹味菇1990引进国内,也叫玉龙菇,假松茸。2002年开始,洛阳有不少人学着种植,最早都是用的塑料瓶子罐子来种,我回去后还挖了一点,很香,吃起来,确实有股螃蟹的味道。 老太太没记错,我搬来桌子踩上去一看。 在地坑院的一根房梁上刻着字,此外,上头还压着三枚房梁钱,都是宣统通宝。 灰尘噗噗往下落,呛的我直咳嗽。 “看不太清啊把头?” “别着急,在擦擦,仔细看看写的什么。” 我又擦了擦,定睛在看。 轻声念道:“19.....1941年,拜托东保华,探坟17座,未找到。” “1946年,拜托东保华,探坟24座,未找到。” “1951年,个人原因,暂时离国,归期待定。” 我看完后,低头讲:“大娘啊,这好像是你父亲当年刻的吧?” 老太太抬头看着房梁说:“过去这么多年,我记不太清了。” 我从桌子上跳下来。 空欢喜了一场,原以为会有什么线索,有个屁。 老太太摘下遮阳帽,向后捋了捋头发。 就这个动作,让把头一直频频侧目。 她拿着遮阳帽,回忆说:“那时候,父亲和几个村民扛着锄头经常早出晚归,原来已经找了那么多墓了。” 我说:“看来,那几个村民是洛阳本地的盗墓贼,东保华应该是个人名。” “咦? “东保华.....?” 我话音刚落,把头突然惊咦一声说:“云峰你在上去看看,是车保华吧?我知道洛阳道上,有个人叫车保华。” 我又上去在看。 果然是! 刚才看差了,那两撇只是木纹!不是个“东”字,而是个“车”字。 “把头,这人是谁?还活着?” 皱眉想了两分钟,把头喃喃说:“应该还活着,车保华1995年金盆洗手,到现在快十年了,道上都传说。,是他藏了天元皇太后金印。” “卧槽!” “竟然是这个人!” 我吓了一跳。 把头说人名我不知道,那时候我还小。 但要说“天元皇太后金印”,我十分清楚,珞珈山跟我讲过这件事。 没想到,泡菜妹一家,早年竟然跟这个人有过接触。 这人要活着,最起码有90多岁了。 这你们外行人都不知道的,是真事儿。 1993年7月份,在咸阳市,底张镇陈马村发生一件大型盗墓案,两年之后,也就是1995年6月份,这伙人,被咸阳派出所全部逮捕了。 当时逮捕的有胡牛台(胡老大),岑林娃、朱七月、赵司年,后三个人在陕西考古队当小工,逮捕后判了十五年,在追索了销赃文物后就结案了。 又过了三年,到1998年,这四个人还在吃着窝窝头,无意中又有一个人卖文物被逮了。 这人叫杜强,外号土耗子,他卖的正是三年前咸阳盗墓中流出来的“天元皇后金印。”当时,他的开价是680万。 这案子早就结了案,人都服刑了好几年,怎么会突然跑出来个金印? 如此重要的东西,笔录中只字未提。 在次从狱中提审几人,这几人也都说不知道。 为什么? 其他三个是真不知道,但他们中有一个“鬼”。 这个“鬼”,想等着自己出来坐完牢出来后,卖了金印安享晚年。 后来经过审讯专家,高强度的突击审讯,胡老大老实交代了。 三天后,他媳妇把金印交到了派出所。 完了? 并没有,这事我估计“连某些人”都不知道。 洛姨告诉了我个秘密。 当时,胡老大下墓以后,在周武?曰屎竽怪久?的墙洞上,摸到了“两枚”印玺,一大一小,一枚正印,一枚副印,都是纯金打造的。 这时墓里很黑,趁人都在开棺材,胡老大偷偷塞到了裆里,用蛋顶着,不让掉出来,把东西拿了出去。 这天晚上,他把大的金印给了自己媳妇。 他媳妇害怕,又埋在了院里的苹果树底下。 小的那枚连他媳妇都不知道,他偷偷给了一个叫“车保华”的洛阳盗墓贼。 并且约定,万一出了事,等他出来以后,这枚小金印就是养老钱,五五分账。 也有人传言说这事儿是假的,说天元皇后金印只有一枚,并没有小的。 因为除了当事人,谁都没见过,成了一个十年谜团。 把头皱眉想了半天说:“大妹子,天色不早了,咱们回吧,如果说车保华当年帮你们家探过几十座墓,我必须得去见一下他。” “把头你知道这人住哪儿?” “没事,我跟李爷打个招呼就行,找他不难。” 回去的路上,把头和老太太聊的貌似很开心。 把头还摘了一朵花,说大妹子我给你插头上吧。 老太太矜持了一阵,还是让把头将小花插头发上了。 远远看着。 这叫什么? 老太太也丧偶很多年了。 我觉得.....这叫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久旱发大水,枯木在发芽。 可能也只有这种徽商之后,大家闺蜜的老太太,才能配的上我的师傅,大名鼎鼎的北派银狐,王显生。 我当然不会反对,把头都七十多了!还没一儿半女! 如果,我是说如果,他能像计把头一样留个后,那最好不过了。 第206章 老盗墓贼车保华 下午给老太太头上插了花,我在旁听着。 把头这么说的:“妹子啊,你放心,你以后不用在一直跑这件事了,我会帮你解决。” 老太太貌似受了感动,她说:“我相信你能。” 我悄悄问把头:“那咱们还要钱吗?60万找墓费?” 把头皱眉说:“那还是要的,一码归一码,这是两码事。” 我们离开上灵村后,直接去了四十公里外一个叫烟霞村的地方,这地方很偏,耽误了时间。 “是这里?” “有人住这里?怎么黑咕隆咚的,连个灯也不开?” 把头看了眼手机,确认说:“李爷给的地址应该不会错,车保华岁数比我大不少,听说早就有病卧床了,这几年都是他义子在照顾。” 眼前是栋破旧的农村小院,没锁,敲了几下没人回应,我们直接进去了。 “老不死的!张嘴吃啊!他妈的!” “吃不吃!不吃我拿走喂狗了!” 屋里一个老头坐在床上,一名5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在端着碗喂饭,老头胸口垫着脏不拉叽的抹布,下巴粘了几粒黄小米。 “什么? “你还想吃菜?你吃个鸡毛啊你!你快死了,还不把金印藏在哪里告诉我?你他妈准备带棺材里啊。” “咳!” 把头站在门口咳嗽了一声。 “你两谁!找谁?” 我说:“我来找车保华,问点事儿。” “草,”这男的骂了一句,把碗放在一边儿,起来说:“找我义父不用想,你们也是来打听金印的吧?” 我们没说话。 他笑着伸手:“老规矩,给我50块钱,在半个小时之内你们随便打听,别打老头就行。” 把头使了个眼色。 我没有50,给了他100快,说不用找了。 “呦,这不能是假钱吧?”他手指搓了半天,说那你随便聊,我在门口候着。 像这种情况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自从胡老大和土耗子入狱后,有不少人曾找来这里,都想从车保华口中,套出天元皇后金印的下落。 目前没听说有人成功,时间久了,更多人则说,车保华当年根本没有藏金印,都是谣言。 关上门,打开屋里灯,我站着,把头则搬了个马扎,坐在了床前。 车保华今年94岁,活了快一个世纪,比我认识的老学究就小两岁,他满脸皱纹,胳膊腿,瘦的跟小树枝一样,我都不敢去碰,怕不小心给他碰骨折了。 “哎.....”把头叹了声。 “车大哥,你应该认识我吧?我是王显生,是北派王瓶子的徒弟。” 车保华就像没听到,还是坐在床边儿不动,嘴角都是残羹剩饭,眼神呆滞。 就像个老年痴呆,我看不出来是装的,还是真是这样。 把头又给了我个眼色。 我悄悄走到门那里,向外瞄了一眼,那个中年男人离的有些距离,正在抽烟。 我转头示意把头没人偷听。 把头又看着床上的车保华说:“时过境迁,岁月不饶人,车大哥,当年你也是仅次于回关级的大盗墓贼,我本人,是很敬重你们这些老前辈的。” 说完话,把头走过去,毫无征兆的出手,啪的扇了他一巴掌! 下一秒。 车保华腾的站起来,大声说:“小子!你他妈有毛病吧!你打我干什么!” 我看的愣住了。 这站起来的速度!这说话洪亮的声音! 还叫七十多岁的把头叫小子!这....是同一个人吗! “呵呵,”把头笑道:“开个玩笑,老大哥,要不我让你打回来?” “别他妈废话,你找我干什么?你要是想打听金印在哪里,我不知道,你可以走了。” 说罢,他从床单下摸出烟和火柴,划着后,十分惬意的吐了个烟圈。 把头笑着说:“老大哥你误会了,我对金印去向没有兴趣,我来是想问问你,在1950年左右,你帮老秦家找墓的事儿。” “老秦家....哪个老秦家?” “就是后来移民去了国外的那家人,当时他们住在邙山上灵村。” “哦.....” 车保华皱眉想了半天。 “原来你说的是那一家子徽商后代,我还有印象,你想问什么?” “我想问问,你当初帮忙找墓的事儿。” 老头问:“这么多年了,他们还没找到?我还记得秦家老二,他还在不在?” 秦家老二,说的就是老太太父亲。 “人已经不在了,”把头摇摇头。 “呼....” 听说人不在了,重重吐出一口烟,车保华面色稍显悲伤,似乎记起了故人。 “所以,老秦家后代,又拜托了你找他家祖坟?”他问。 把头点头说是。 弹了弹烟灰,车保华回忆说:“其实,当年我们总共探了70多座墓,感觉快要找着了,后来秦老二突然出了国。” “小子,你也知道,那个年代出国不容易,有的机会错过了就出不去了,当时,我们那帮子人探点儿还做了草图,忘了放哪了,我给你找找。” 在当今的北派盗墓行,论辈分,没几个人敢叫银狐叫“小子,”他能算一个。 车保华,把头的师傅王瓶子,体制内的老学究,这三个人,都能说是民国日期的盗墓贼。 “放哪了.....咦,我好像记得在这里,怎么找不到了.....” 老头在屋内翻箱倒柜,又踩着凳子,在柜子顶上找了半天。 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他猛的一拍手,趴到床底下,从床板下,拽出来个落难灰尘的皮箱子。 以前的老皮箱子质量好,这么多年了都没破,只是落了厚厚一层灰,还有不少老鼠屎。 “呼!呼!” 吹了吹灰,他打开了皮箱。 里头装的满满的,有以前的老铁皮壶,灯泡,各种塑料袋,东西很杂。 他让我们一块儿帮忙找,说是一个不大的牛皮笔记本。 我解开一个塑料袋说:“这是什么?这是铁蛋吧?” 车保华看了眼说:“什么铁蛋,那是70年代的夹心巧克力球,好像过期了。” “哎?” “就是这个!找到了!原来我放在了这里!” 把发黄的牛皮本递给把头,他说:“小子,拿走吧,这里不方便,你回去慢慢看,但愿能帮到你。” 这时候,院外突然传来喊声。 “喂!二位!时间到了啊!你们还加不加时间啊!半小时50块!” 擦了擦灰,把头贴身放好牛皮本,诚恳的抱拳道:“老前辈,以咋们两个如今这年纪,恐怕以后没机会在见了,你多保重身体。” “回个话啊你们!还加不加钱了!” 这时在看床上,车保华又变成了一副痴呆模样,坐在床上目光呆滞,嘴角粘着米粒,一动不动。 我们出来后,他义子小声骂了一句:“两个穷比,五十块钱都舍不得花,还想找金印。” ...... 我想想,后来我就在没见过车保华了,不过,胡老大2008年的秋天刑满释放,作为一个和社会严重脱节达15年的盗墓贼,我听人说,放出来的第二年,胡老大就买房买车了,买了一辆凯迪拉克,还娶了新媳妇。 这不是小钱。 不少人都能猜出来,这些钱是从哪来的。 当初二人约定了,车保华等他出来,等他十五年,出来五五分账。 这就是,北派老一辈,讲究的“信誉”。 第207章 小石头沟寻墓记 回去后彻夜研究。 根据车保华记载的笔记描述,当年参与在邙山找墓的一共有7个人,他们探明排除了70多座清代墓葬,这点,帮我们排了很多雷。 高手,往往隐藏在民间,这七个人中,有个姓周的盗墓贼擅长探石头墓,外号叫“独龙探阴手”。 这个人有绝活,一般的盗墓贼,探坑要用两样东西,洛阳铲和探针。 但这个人不用这两样,他有一种家传的秘密手段探墓,尤其是对于石头墓,据传,洛阳考古队找过他,想让他帮忙探测同样是石头墓的乾陵。 人不干,考古队又想学习他的家传秘法,遭到了拒绝。 因为一只眼看不见,所以外号叫独龙探阴手。 据说这种绝活,是口口相传,独龙探阴的后代传承了他的绝活,我也很想学习了解,但苦于没有渠道。 有件很有意思的事,1958年,丁家的祖坟被平后也找不到了,和泡菜妹一家的经历很像。 丁家就是清代丁宝祯一家,这人也叫丁保,是现在川菜宫保鸡丁的发明人,他们一直在找祖坟,一直到2018年,终于被六世孙丁俊找到了,而帮他们找的,其实就是“独龙探阴手”的后代。 根据本子上说的,在邙山中部,有一片区域叫“小石头沟”,那个地方土少,几乎全都是石头,当年车保华他们一伙人认为,秦家祖坟,可能就在小石头沟里。 我和对照了这个地方的位置,正好处在我们前两天在地图上画的区域内。 黑石头沟机会很大,这是两代人的努力,如果这都找不到,那把头的大妹子恐怕会伤心流泪。 把头在大妹子面前夸下海口,其实也顶着很大压力,或许,他也想听老太太叫自己一声“哦巴”。 找到了,装逼成功,人财到手。 找不到,装逼失败,人财两空。 ...... 这天,我们五个人提着包,沿途避开闲杂人员,偷偷上了邙山。 中午到了小石头沟,豆子仔擦了擦汗说:“把头,这里也太热了,我感觉这些石头烫的都能摊鸡蛋,”豆芽仔伸手摸了摸,忙缩回手。 “都辛苦点吧,咱们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现在不干,过两天到了雨季更没法干了。” “老规矩,小萱在周围放风,其他人下探针找墓,开始吧。” 小萱长裤长袖,带着帽子,袖套,纱巾,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从外看,只能看到她一双眼睛。 我问:“小萱你热不热?” 她说:“我热,但是我更怕晒黑了皮肤,我要捂的像小贱人一样白。” 这话难听了,我后知后觉,她说的是泡菜妹。 清代中晚期,墓葬有砖室墓,砖石混筑墓,石板墓三种,墓葬形制有长方形和梯形两种,如果这个地方有墓,大概率可能是石板墓。 石板墓做的时候,要先用锤子凿子向下挖,掏空石头内部,掏成长方形或者梯形,墓主人下葬之后盖上石板,石板上在堆起一层层大石头,直到完全掩埋。 石板墓的密封性差,但稳定性和耐用性很强,结实,地震都没事,不会塌。这种墓在浙江一带常见,但在北方不多见。 想到泡菜妹高祖,本就是从南方过来的徽商,所以,用这种石板墓也能说通。 小石头沟这里都是石头,而这种墓当时也会做伪装,混杂在环境中,放眼望去,很难分辨哪里有古墓。 我们都不会“独龙探阴”的绝活,只能用老法子打探针。 鱼哥站在一块儿隆起的大石头上,冲我招手说:“云峰,这里很可疑啊。” 我说那就探吧,说完用手帮忙扶着。 鱼哥二话不说,抡起锤子就砸。 比起下洛阳铲,打探针更是个力气活,如果探针打到地下三四米,突然“噗”的不受阻碍穿下去了,那就代表地下有空间,有古墓。 敲了半天,看探针下到头了,鱼哥失望的摇了摇头说:“猜错了,底下没墓,换个地方吧。” 这里面积很大,打了七个探点,从中午干到3点半,都热的受不了啦,石头热的烫死人,晒的我汗流浃背。 这时,小萱突然放下望远镜,大声说:“有人!来了两个人!” “谁!” 小萱站在石头上,又拿起望远镜看,十几秒后回头说:“不用慌,是小贱人。” 是老太太和泡菜妹过来看我们进度,顺便送水来了。 我说小萱:“等下,人过来了你不要这么叫人家姑娘,这是骂人的话,不好听。” 小萱立即恼道:“我不!我就叫!她来了我就叫!小贱人!小贱人!小贱人!” “哎......” 泡菜妹远远看到我,挥手喊到“哦巴!我来给你送饮料了!”喊完话,提着篮子小跑了过来。 送的是加了稍许白糖的绿豆汤,好喝又解暑,我咕咚咕咚喝了半瓶子。 她要帮我擦汗,我没让。 另一边儿,老太太也在帮把头擦干,对比我,把头脸上挂着笑容,貌似很享受。 倒了一杯,她端给小萱说:“姐姐,天气这么热,你也喝点吧,我熬了一个多小时,峰哥喝了很多,他说很好喝呢。” 小萱皱眉道:“拿走!小贱人!谁要喝你熬的东西,你看你那样子!” 泡菜妹脸色一变,“姐姐,我只是一番好意,我并没有得罪你,你为什么又骂我。” 小萱胸前挎着望远镜,冷声说:“你可以骂回来啊。” 泡菜妹连连摇头道:“姐姐,我是不会说脏话的,我也没有骂过别人。” “哼。” 小萱冷哼一声:“别以为我看不透你,真他妈会装。” 怕小萱掏刀子,我给鱼哥使了个眼色。 鱼哥马上过来,拉走了小萱,说萱啊,咱们去树底下凉快凉快。

相关推荐: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突然暧昧到太后   总统(H)   大胆色小子   痞子修仙传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镇痛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取向狙击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