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何苦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揽?” 傅知简松了一口气。 老太太叹了口气:“只是没想到,易哥儿气性这样大——” 金氏本来心中就有不忿,觉得三房简直是既要又要还要。 若真想分宗,怎么不在分家之前直接分出去?或者说在老侯爷分私房之前分出去? 是侯府的好处也要了,私房也分了,然后拍拍屁股就跑了。 最后吃下这个闷亏的倒是他们大房了。 忍不住就阴阳怪气道:“可不是。三房不仅气性大,我看还会算计呢!这分宗的心思只怕存了多少年了,平日里还能若无其事一般,分家和分老爷子私房的时候,可不见说分宗呢。” “如今这是好处都拿了,嫌弃我们侯府不如当年了,就撇得干干净净——” 胡氏听着金氏这话说的不像,就想开口阻拦。 还没等胡氏开口呢,老太太白氏手里的茶杯往地上一砸,砰的一声,刚好砸到金氏的脚边。 金氏吓得尖叫一声,后退了好几步,脸都白了。 “我还没死呢!你说这话夹枪带棒的给谁听?分宗是易哥儿两口子分出去了,关三房什么事?我那老三可没被分出去!他也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跟你男人一母同胞,怎么就分不得家产?得不了老爷子的私房了?” “你要搞清楚,当初分家,分那些家产,分的是老三,不是易哥儿!再说了,老爷子的私房要给谁,我都没意见,你一个儿媳妇哪里来的意见?” 老太太白氏冷声呵斥道。 在场的人都被老太太给镇住了,毕竟老太太白氏一贯都是老好人的做派,对几个儿媳妇也好,孙儿媳妇也罢,都是宽和有加,偶尔敲打几句,也都十分婉转,从来没有这样疾言厉色过。 金氏这几年,因为老太太一直在瑞萱堂念佛,胡氏又尊着她,大老爷一直在庄子上,金氏在侯府里,有点老太太白氏当年老封君的地位。 被老太太白氏当着晚辈的面骂,还真有些受不住。 忍不住冲口而出:“老太太,都这个时候了,您还偏心这三房?” 这话一出来,胡氏就知道要糟了。 果不其然,老太太白氏的脸是前所未有的黑。 “这个时候忿忿不平了?这么些年老侯爷偏心你们大房,样样都掐尖要强,怎么没见你们出来为二房和三房打抱个不平?” “轮到自己身上,知道疼了?” “老大家的,做人有时候还得讲一点良心的。就算没有良心,也要拿得起放得下,心眼格局大一点。” “知道你身为长嫂,嫁过来就是世子夫人,看不起下头的兄弟妯娌,觉得以前他们都要尊你们为长,事事都要退一步,不敢要你们的强。如今结果三房出息了,压了你们大房一头,心里头不痛快了。” “可你不痛快归不痛快,这做人的良心还是要有的吧?过了几天老封君的日子,是不是忘记了之前的苦了?” “想想你们大房能有今日,多少关键的时候,靠的都是三房。先不说别的,简哥儿成亲多年,膝下无子,明哥儿咄咄逼人的时候,是不是易哥儿一直支持着简哥儿?” “后来是不是易哥儿媳妇的提醒,简哥儿媳妇才想起去请了神医来调理身子?才怀上了博哥儿?后来你们婆媳被人下毒,是不是也是易哥儿媳妇发现的?桩桩件件,若不是三房易哥儿小夫妻俩,你们能平安顺利的生下博哥儿?” “若是没有博哥儿,你们夫妻能现在就当上侯爷和侯爷夫人?摸着良心想一想,是不是这个理?” “话再说回来,当初老侯爷为了保住侯府,为了保住大房,将易哥儿一家子舍出去,你们又有谁替易哥儿真正的担心过?不也为了自己的好处利益,顺手推舟了吗?” “你们不记得三房的好,又哪里来的脸指责三房分宗?莫不是你们还想着三房出息了,还得围着你们大房团团转,将你们捧起来才好?” “都是我一个肚子里爬出来的,老大占了嫡长,这么些年,享受得也是最多最好,可那是我跟老侯爷给的!至于他的兄弟,都是一个爹娘,一个血脉,他们是兄弟,又不是下贱胚子,凭啥自己好了,还得来奉承你们?” “如今侯府是什么光景,你们心里难道还没数?早就不是老侯爷在的时候的风光了,若是还端着架子,指望别人来奉承你们,看不得别人好,那你们以后还是别出门了。” “身为一家之主,身为冢妇,既要享受得起荣华,也要承受得住落魄。” 一席话说得从金氏起,到傅知简,胡氏,个个都面露惭色。 纷纷跪下认错不迭。 老太太白氏说完这番话,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儿媳妇,孙儿,孙儿媳妇,却只觉得满目凄凉。 摆摆手:“行了,我这个老婆子,这也是最后一次讨人嫌了。分宗了也好,你们以后自己的日子过,我这里,你们除了逢年过节就不用来,别扰了我老婆子的清修。” 第650章 来吧,开会吧! 等金氏等人都退出了瑞萱堂。 老太太白氏才颓然的靠在椅子上,喃喃自语:“老侯爷啊,你若真的有灵,不知道有没有后悔过?” 以她对老侯爷的了解,大约是不后悔的。 她本想一直保持沉默,做个装聋作哑的老太太的。 可偏偏这府里府外,是骚操作一个接一个。 这次还闹出分宗来。 她才不得不出面弹压大房,就是怕大房一时气愤之下,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来。 只希望自己今日这话,大房的人能真的听进去。 以后老老实实的,守着这个爵位好好过日子吧。 大房一家子若不是老爷子护着,真不是三房的对手。 若真把易哥儿那两口子惹急了,只略施小计,就够大房吃一壶的了。 毕竟那两口子,这些年老夫人也算是看出来了,就不是什么好人。 不过老太太心里还是欣慰的,三房易哥儿出息了,老三以后的日子才好过。 如今老三这样挺好,以兰氏和易哥儿夫妻的为人,只要他一直保持下去,郡主府那边,总不会亏待了他。 这样她死了也能闭眼睛了。 宁平侯府发生的这一切,郡主府的人自然不知道。 他们正围着一本崭新的族谱高兴呢。 傅知易早就亲手装订了这本族谱,上头写着:傅氏家族族谱。 打开,在众目睽睽之下,傅知易深吸一口气,提笔写下了他和路蓁蓁的名字。 两人名字并立,载入族谱。 百年千年后,只要后人打开族谱,就能看到两人的名字,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长相厮守,直到永远吧? 祠堂也已经安排好了,就在西花园角落那边。 写好了族谱,就在祠堂里供奉上了。 祠堂里空空荡荡的,并没有神龛和灵牌。 只在最上首,挂了两幅画。 是路蓁蓁素描出来的傅知易和自己的画像。 和本人差不多有八九分相似,两人携手并立,嘴角含笑,端得是一对璧人。 本来说,宁平侯府出现分宗一事,应该是件能小轰动京城贵族圈子的。 可出孝第二天,宫里就传来不好的消息,皇帝病重。 一时间,朝廷内外上下都悬着心。 毕竟皇帝已经到年岁了,这场病又来势汹汹,有个万一,可就说不好了。 宫里太医已经几日都不曾出宫,日夜守在皇帝身边。 可大约皇帝真的是上了年纪,本来不过是一场小小的风寒,没曾想却几日过后,床都下不了了。 太医们虽然没说,可凝重的神色已经显示了皇帝不太好的情况。 经过太医们努力的抢救,一个月后,皇帝的身体才慢慢的有了好转。 太医也说了,以后皇帝要多修养,不能劳神,更不能动气动怒,否则只怕身体承受不了。 皇帝到底是惜命的。 这个时候自然是保命为要,好在这一个月里头,太子已经历练得像模像样了。 倒是能让他略微放下心来。 虽然心有不甘,但身体不允许,只能下旨,让太子监国。 自己则带着妃嫔到城外五十里的避暑夏宫修养。 这避暑夏宫本是前朝的别宫,是前朝皇帝每年度夏的地方。 大顺朝建朝后,这别宫也成了皇家的避暑胜地。 历经几代皇帝的扩建和修葺,端得是皇家园林气象。 不仅是夏天的避暑胜地,在附近还发现了温泉,又建了温泉宫,冬日里在这里泡温泉,也是十分惬意的。 皇帝将得宠的,为他生育过子女的妃嫔一股脑的都打包带走了。 太子在被册封后,就合家搬进了东宫居住。 如今宫里,除了太子一家子人,也就是一些不得宠的小嫔妃了。 因着这么一出,傅知易分宗出来一事,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过去了。 傅知易出孝后,虽然皇帝病了,可早就谋好的吏部的缺已经等待他多时了。 出孝后,立刻就走马上任了。 新鲜出炉的吏部左侍郎,掌管吏部司和司封司。 虽然吏部左侍郎不过是正四品官,看似降级了。 可权利却更大了。 吏部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等事务。 而司封司则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 实乃实权大臣。 年纪轻
相关推荐:
心情小雨(1v1强制)
御用兵王
大唐绿帽王
她太投入(骨科gl)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小怂包重生记(1v2)
祸国妖姬
姑母撩人
魔界受欢之叔诱(H)
下弦美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