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什么是爱呢? 当然,心里受用,可让自己媳妇儿不痛快的人,可不能让她痛快! 傅知易一边搂着媳妇儿亲热,一边脑子里不忘想着如何略施手段,让那外三道的县主吃点亏受点教训才好。 第362章 这不是倒反天罡吗? 接下来月余的日子,傅知易每日里都忙碌了起来。 先是他们这新科的进士都被授了官。 按照惯例,前三甲都会直接授予官职。 状元一般是从六品的翰林修撰,而榜眼和探花都是正七品的翰林编修,其他的进士则还要参加一次朝考,这次朝考就是选拔庶吉士。 考中的入常馆进修,而没考中的,则会被授官。 一般是两种,一种是各部的主事,也就是六、七品。 一种是直接授予七品知县,下放到出缺的地方去当地方父母官。 按理,傅知易也该是授予正七品的翰林编修。 不过这朝中有人好做官,傅知易在皇帝面前也算是挂上号了,皇帝对他印象还不错。 想了想,也点了傅知易为翰林修撰。 别看只是一级之差,可翰林修撰就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皇帝身边的人,机会可比别的官员大多了。 这个消息传出来,大家面上恭喜,心中谁不羡慕? 都知道傅知易这算是在皇帝心中有了不错的印象了,将来的宦途比他们可要顺畅多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同科里头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都是为他高兴的,而且跟傅知易的关系更亲热了。 就是去座师那里,座师对傅知易也态度和煦与别人不同。 授官之后,这些新科进士们,会有一个月余的假期,是朝廷特意给这些官员们锦衣还乡处理家事的时间。 离京城远,外放的这些官员,会直接领了任命令,回乡后直接上任。 留在京城的官员,也会回乡后,再回京城上任。 傅知易本应该是最清闲的,有假期,不用上任。 偏皇帝记得他,一日早朝提起了,傅知易就被迫提前上班了。 在别人看来,这可是无上的荣耀,证明皇帝记得你啊。 傅知易就算有万般不乐意,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没出半月,从皇帝身边就传出来,傅知易极得皇帝看重,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文书,都让傅知易起草的消息了。 老侯爷听闻这个消息后,那真是走路都带风。 趁着这个功夫,他又上了一道折子,直接越过了大老爷,请封了嫡长孙傅知简为宁平侯。 这折子把皇帝都给惊到了。 当日当值的恰好有傅知易在一旁,还特意叫过来问傅知易是否知情,有什么看法。 傅知易虽然猜测老侯爷也许会真将爵位越过大老爷直接传给傅知简,可没想到他真这么干了。 一时也是无语了。 此刻被皇帝问询,自然是说不知道。 问起有什么看法,倒也老实:“按照朝廷律法,臣的祖父将爵位传给嫡长孙也未曾违背礼法,只要臣的祖父,臣的伯父没意见,臣也没什么意见。” 皇帝也就是顺嘴一问,听了傅知易这番话后,哈哈一笑,也就罢了。 没过两日,折子就被批复,皇帝同意了。 这下宁平侯府炸开了锅。 大老爷被这晴天霹雳给劈傻了。 现在是他儿子是宁平侯,而他是宁平侯府世子? 这不是倒反天罡吗? 不过等到他听到最后,才发现老侯爷是要么不做,要么出手就做绝。 直接把他的侯府世子的爵位也给免了。 也就是说,现在宁平侯府有老侯爷,然后是新出炉的年轻的宁平侯,没有世子了。 当然,若是新宁平侯的嫡出哥儿能立住,过两年也能给请封世子。 对于这个消息,除了大房那边惊涛骇浪,二房和三房都接受良好。 尤其是三老爷,更是乐不可支,当晚就拉着二老爷喝酒庆贺。 二老爷其实心里也挺痛快的,面上还劝了两句说不妥,不过被三老爷一拉,就半推半就的去了。 兄弟俩喝了半夜,据伺候的人说,里头笑了半夜呢。 大太太金氏更是接受良好,她筹谋了这许久,虽然不知道是哪路神仙开了眼,让老侯爷终于下定了决心。 可结果能如愿就行! 她虽然没了世子夫人的头衔,可他是新上任侯爷亲娘,也是侯府的老太君了。 除了不能接受的大老爷外,打击最大的莫过于傅知明两夫妻了。 尤其是傅知明,他前几日刚下定了决心,上了贵人的船,想着有了这等靠山,这宁平侯的爵位最终落在谁手里,还未为可知。 有贵人支持,他也有一争之力的。 结果,老侯爷来这么一出。 这还怎么玩? 傅知简已经成了侯爷,也有了嫡子,将来这世子之位肯定是他儿子的,还有他什么事? 他不甘心! 眼神一暗,傅知明眼底闪过一丝狠戾。 最高兴的自然是傅知简和胡氏两口子了。 人在家中坐,爵位天上来。 而且直接将世子和世子夫人给跳过去了。 夫妻俩那可真是怎么高兴都不为过。 半夜里都要爬起来笑半宿那种。 对于老侯爷的这个神操作,就是路蓁蓁也忍不住夸了一句,要说狗,还得是老侯爷最狗啊! 这是把老大爷这个亲儿子遛了半辈子啊! 啧啧,可真损啊! 别的不说,这大老爷可怎么出去见人去啊? 出去保管别人一见面就问,哎呀,怎么你家爵位你爹传给你儿子了,没传给你这个儿子啊? 莫不是你不孝吧? 不然哪家的老子把爵位不传儿子传给孙子的? 这屎盆子是扣到大老爷头上了。 据说大老爷接到圣旨的当晚,就气急攻心的吐了一口血,倒下了。 也不知道是躲羞,还是真的被气坏了身子,反正是窝在了前头书房养病,谁也不见。 傅知简这个新任的侯爷,此刻倒是孝顺,每日都要去给大老爷请安。 不管大老爷见不见,都在外头等候片刻再走。 传出去,谁不夸一声傅知简这个新侯爷是个大孝子? 府里换了新主人,老侯爷还是在原来的院子荣养。 老太太本也想寻个安静的院子清净的,只可惜大太太和胡氏都跪着求她,不肯让她搬走。 彼此推让来回了几次后,老太太还是住在了瑞萱堂。 大太太金氏也还住在原来的院子。 只是将手里的权力尽数都交给了胡氏。 胡氏也出了月子,如今她成了宁平侯夫人,膝下子女双全,自然是要把府里的中馈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好。 嫡出的哥儿,博哥儿只得暂时交给了大太太金氏帮忙带着,白日里放在金氏那边,晚上接回自己的院子里。 婆媳俩的关系,因为博哥儿,倒是比之前更融洽了些。 第363章 御前失职 二太太秦氏以前还能帮着大太太处理一些事情,如今胡氏成了侯夫人,最名正言顺的理事人后,她反倒不好再插手了。 本来想着她和胡氏好歹还是亲戚,还想把着权力一些日子。 二老爷却是看得清楚的,跟二太太提了一嘴,二太太秦氏爽快的就把手里所有的事情都交了出去。 每日里不是去看看孙氏的胎,就是跑来找兰氏打发时间。 有老侯爷,老太太和大太太坐镇,侯府的权利交接还算顺利。 只是二房和三房在府里的处境,比起之前来,就有些尴尬了起来。 虽然胡氏对二房和三房的供给上跟之前一样,只是到底换了个人当家做主,还是比自己低一辈的,总是感觉有些微妙。 二太太和兰氏偷偷就这个问题,已经吐槽好几次了。 两房现在的想法,就是反正爵位已定,都能越过大老爷给孙儿了。 是不是顺便分个家得了。 反正老侯爷和老太太肯定是要在侯府荣养的,他们自觉一点,分出去不参合这府里的事情也挺好。 谁不想自己当家作主? 如今住在侯府里,还要看侄儿和侄儿媳妇的脸色,谁乐意啊? 二老爷本来是无可无不可的,毕竟他在府里说话没什么分量,老侯爷不听他的呀。 二太太秦氏抱怨了几次后,又有二爷傅知著也有这个意思。 三人一合计,单二房出头,可能性微乎其微。 可若是拉上三房呢? 尤其是三老爷最近不出去鬼混了后,说话办事虽然还是不怎么靠谱。 可用他来刺激刺激老侯爷,说不定能激得老侯爷同意了呢? 希望虽然不大,但是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会不会成功呢? 于是二老爷提着一壶酒,又去找了三老爷。 哥俩在书房里头,喝了一宿,喝到最后,几乎都是在诉苦了。 二老爷说自己一直被忽视,这么多年老侯爷没怎么正眼看过他。 三老爷哭自己一辈子都是被老侯爷和老太太所害,如今夫妻离心,儿子不当回事,孤家寡人一个。 说到动情处,兄弟俩抱头痛哭。 哭醒后,二老爷就说,如今这府里都是侄儿当家了,哪里还有做叔叔的赖在侄儿家里不走的? 时日短了还好,面子情还过得去。 时日长了,只怕就惹人嫌了。 又吐槽了几句,说自从傅知简当上侯爷后,这府里的下人服侍起来,都不如以前尽心了。 他们若是还不识趣,难道将来要等这被人扫地出门吗? 又说傅知易如今可是得了皇帝的亲眼,以后的好
相关推荐:
偏执狂
左拥右抱_御书屋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祸国妖姬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归宿(H)
生存文男配[快穿]
御用兵王
小怂包重生记(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