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了:“放弃?” “不是让你放弃比赛,是不用为了积分赛把自己累死。” 顾染点头:“我明白了。” 于是,顾染第一次八个人挤在一起,参加了这场超级3000米的积分赛。 前1000米他都保持着一个很快的速度在滑,几乎和他的1000米决赛不相上下。 所以,发令枪一响,他迅速冲出去的那一刻,把一旁的任永杰吓了一跳。 然后顾染就一个人在前面很远的地方激情四射的领滑,后面七个人串在一起,隔了小半圈的距离跟着他。 就这样,顾染一口气滑了九圈,顺利拿到了第一个积分点第一名的35个积分。 然后,他就像耗光了电池的电动玩具,速度立刻就慢了下来。等到比赛过半,陆陆续续有人从他身后超了上去。顾染也不着急,就那么不紧不慢的在后面跟着。 越到后面,前的位置交换就越频繁,只有他们最后两个人,就跟老大爷遛弯儿似的,手背在身后,一圈一圈又一圈。 顾染落在最后,在他前面的人是孟语乔。这位大哥倒不是谦让,他就是耐力真不行,别说3000米,刚才1000米他都只拿了个第四。 最后一个积分点,高梓逸拿了第一、蒋弘毅第二,这顾染倒是不意外,但是他对第三名有点意外,竟然是池朗!!! 池大力这个牲口,明明是滑短距离的,3000米竟然也这么猛。 滑完之后,池朗在冰场上又调整了好几圈,这才停下来。 人多了出口处难免有点拥挤,大家都在排着队一个一个往外走。 顾染转过头去看池朗,后者一个人站在旁边,双手叉腰,两颊通红,用绵长的吸气和呼气来调整自己的呼吸。 不难看出,池朗累坏了。他也不是机器人,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人就是这样,耐力和爆发力此消彼长,增加耐力就势必要牺牲爆发力,增加力量就需要放弃一定的耐力。 像顾染和孟语乔,他们就是典型的爆发型选手。不同肌肉间的相互协调能力,力量素质以及速度素质相结合的体能素质非常优秀。 而高梓逸就是典型的耐力型选手,人体长时间进行持续肌肉工作的能力特别突出,是一种肌肉对抗疲劳的能力。 二者不可兼得,但可以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尤其是短道速滑这样的运动,因为速度特别快,就算1500米一场比赛也就不到三分钟,比起相同距离的游泳、跑步这些竞速累项目,可以说又快又省力。 速度滑冰本来就是人体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在平面上能达到的最快速度。 所以有些短道速滑运动员就是能做到三个项目一起练,是真正的全能型选手,这也是顾染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 他走过去拍了拍池朗的肩膀:“干嘛这么拼命?” 池朗还在喘气,满不在乎的笑了笑:“哪个搞体育的不拼命,要是不够拼命,下次就不一定有机会站在这里。” 他说得很有道理,顾染拼起命来比他还疯,所以他俩才是惺惺相惜的兄弟。 最后还有一个男子5000米的接力赛,顾染拿手背拍了拍池朗的胸膛:“你还行吗?一会儿不会被你们刘指导换下去吧。” 池朗冷笑一声:“你把那个“吗”字给我去掉,你行我就行。” 顾染转过头来,正好看到前面有个人,是H省的队医,比赛这么多次,他都已经混了个脸熟。 想起自己松解肌肉时的痛苦,幸灾乐祸的拍了拍池朗的将肩膀:“祝你好运。” 池朗果然是个肌肉猛男,短短二十分钟,他又满血复活,生龙活虎的站在检录区。 顾染一见他就笑了:“不愧是你。” 池朗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动作神态就跟《猩球崛起》里的凯撒似的,可把顾染乐坏了。 本次短道速滑接力赛的最后一项比赛,顾染很想拿下这枚金牌。 之前,徐清本来想过用另两名年纪稍大一点的队员取代吴凯泽和郑文康。但其实,这几个人的实力是差不多的。 他们四个人住在同一个宿舍,前面搭档过好几次接力赛,已经形成了一定默契,还是让他们四个继续组队比较稳一些。 平时要训练还要学习,要提升个人技术,还要兼顾接力赛。他的时间,确实不允许他兼顾到所有的比赛。 梁可欣和赵婷在女子项目中的实力,明显要优于郑文康和吴凯泽在男子项目中的实力。 混合接力的战术相对固定,只要全力练习好交接棒就能在整体实力上有质的飞越。 但是男子5000米接力涉及到的战术太多了,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研究,然后再训练中演练,每个人还得牢牢记住自己的分工,如果战术太过复杂,一不小心就得把自己套里面。 这是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 顾染再三权衡之后,还是决定把挤出来的那点为数不多的时间,献给了男女混合接力。男子5000米接力就是正常训练。 尽管如此,和师兄们一起组接力,无论对手如何,顾染一定会拼尽全力。 倒是郑文康,有些无精打采。顾染凑过去问他:“师兄,你需要一条士力架吗?” 郑文康摇了摇头:“吃不下。” 顾染说:“有什么不开心的,说出来让我们开心一下。” 郑文康无奈耸肩:“我怕拖你们后腿。” 他俩并排坐着,顾染干脆抬腿搭在了他腿上:“怕什么,抱紧了,我拖着你。” 郑文康看着他的笑容,心里涌上说不清的情绪,一巴掌拍在他的小腿上,又正好拍到了护腿板,疼得甩了甩手:“小崽子!” 这时候,场上女队的比赛结束,梁可欣带领J省拿了个第二,又输给了H省。 顾染站起来,捏了捏郑文康的肩膀,又把他拉起来:“走走走,咱们去给师姐他们‘报仇’去。” 小师弟自己比了四场,已经累得吃了好几条能量棒,最后还跟打了鸡血似的,来鼓励他们。 郑文康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立刻振作起来,准备上场比赛。 他是第一棒,顾染第二棒,高梓逸第三棒,吴凯泽第四棒。 H省的第一棒是杨臣宇,实力和郑文康不相上下,第一圈结束,郑文康反倒是更快一些。 J省第二棒是顾染,H省是池朗。池朗一上来就大力蹬冰,想要抢在弯道之前超越顾染。 两个人谁也不让谁,争得越凶,速度越慢,倒是给了后面R省和L省追上来的机会。 前面十多圈,大家都是一片混乱,靠着交接棒超越,反超越。没有人能保持领先,也没有人一直落后,大家都还有机会。 等到二十圈之后,事情就有了变化。首先是H省,第三棒的蒋弘毅忽然多滑了一半圈,才开始交接棒。 他们本来就排在第一,这一下直接打乱了后面几支队伍的节奏。于是,大家都跟着乱了起来。 R省在接力赛中花样本来就多,不一会儿,他们也开始整活儿,有人滑两圈,有人滑一圈,有人滑一圈半。 场上那叫一个混乱,标志块飞得到处都是,因为大家交接棒的时机不同,弯道管理员还没办法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L省首先出了状况,他们一个小队员就被R省带到了沟里,本来不该他们交接棒的时间,他却上到了赛道,影响到了后面吴凯泽的滑行。 顾染赛前就已经料到了会有这样的场面,因为每次接力赛都是这样,圈数一多,意外就多,几乎没有哪次能顺顺利利的滑下来。 所以,顾染之前也和徐清提过,他们是不是也应该加入一些差异化交接棒的战术,也干扰一下对手的节奏。 徐清只是轻哼一声:“恐怕最后干扰的是咱们自己的节奏。” 确实,滑到二十圈后,场面一乱运动员就都乱了。能够保持头脑清醒的也就那么几个,其他人都在凭感觉放飞自我。 徐清说得没错,在接力赛中想要通过复杂的战术取胜,首先四个人都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在比赛开始之前,就要把整个过程清晰的在脑子里过一遍。 整整45圈比赛,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数错圈数就不错了,想要在复杂的比赛中中完完整整记住每一次交接棒,每一次战术变化。清醒的头脑,沉稳的心态,强大的记忆里,甚至是优秀的空间想象能力,缺一不可。 从J省目前的几个运动员来看,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顾染和高梓逸。 前者是脑子太聪明,记性又好。后者是心无杂念,不容易受他人影响。 所以,对于他们现在这个状态,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实在的。 虽然场上很乱,但是顾染心里还是能理清楚目前的状况,他甚至无意识的摸清楚R省交接棒规律。 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在混乱之中,站出来,将师兄们带离这种困境。 最好、最快、最有效也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滑到第一位,到了领滑的位置,后面怎么交接棒,怎么乱成一锅粥,跟他们都没有关系了,他们只要按照自己赛前的安排完成比赛就行。 于是,当顾染和郑文康交接棒之后,他第一时间就冲了上去。前面的池朗又被对手的交接棒影响了,反应稍微慢了点。 就是这个时候,顾染从他身边一掠而过,率先来到弯道。 手扶冰面,人和冰刀最大限度的倾斜,减小刀刃与冰面摩擦,起速,再连续夹刀出弯道再进入直道……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他已经和身后的池朗拉开距离。 顾染的想法是好的,也的确非常有效。但是他忽略了一点——别人也不是傻子,他能想到的,刘飞、任永杰,甚至R省的队员,都能想到。 况且郑文康和吴凯泽在速度上并没有优势,高梓逸本来就承担了要帮他多滑一次的任务,是整个接力赛中最辛苦的那个,不可能在速度上对他有更高的要求。 于是,几次交接棒之后,一切又回到了最初,他们扔在跟H省和R省互相拉锯,纠缠。 场上这种混乱又焦灼的场面看得现场观众分外急切,普通观众已经搞不清楚比赛进行到第几圈,只能跟着看个热闹,巴不得场上多出现几次超越与反超越,那才精彩。 四支队伍的队友们,那叫一个心急如焚,恨不得自己上去滑。 终于,比赛来到最后两圈。郑文康顺利的将最后一棒交接给顾染。 把人推出去的那一刻,他心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最后的结果就要看小师弟的发挥了。 第51章 刚完成交接棒就来到了下一个弯道,顾染做好了占据内道的准备,脑子里还在想出弯道之后的路线,冷不防旁边,窜上来一个人影,好险没跟他直接撞上。 顾染用眼角余光一瞄,这人不是粗鲁蛮横的池大力又是谁。 他现在也没什么技术可言,就是铆足了劲儿大力蹬冰,活像个永动机,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比赛还剩下一圈半,后面R省和L省已经被甩开了距离,很难再追上来。 场上就看顾染和池朗两个人你争我夺。 虽然都是在冰面上高速滑行,但是他俩呈现给观众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中观感。顾染身材纤细,滑行姿态显得轻盈灵动,速度拉满的时候总给人一中他要飘起来的错觉。 池朗则是重型推土机型,就像是拆迁办派来的,他能把冰面铲起来。只要有他的比赛场次,工作人员补冰的时间都得更长一些。 他俩在场上,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惯着谁。池朗仗着自己人高马大,敢拼敢抢,逼得顾染没有办法,只能不断提高速度避免与他有身体接触。 两个人每个弯道都有激烈的争夺,池朗眼看就要超过去了,顾染又是几次连续蹬冰,立马又把他甩到身后。 短短十几秒中的时间,站在场地中央的郑文康和吴凯泽比场上的顾染还要紧张,差点一个不注意,越过虚线侵犯跑道。幸好高梓逸眼疾手快,把他拉了回来。 最后一个弯道,顾染一直牢牢地卡在池朗前面,任凭他怎么努力,都不给他半点机会。 池朗就在他身旁,拼了命的把大长腿往前伸,就算超不过去,腿也要伸过去。 冲线的瞬间,顾染拿余光看了池朗一眼,对方也在看他,两个人目光交错的瞬间,火星四溅。 另一边,郑文康问吴凯泽:“谁先?” 吴凯泽说:“我没看清。” 另一边的高梓逸说道:“是小染。” 郑文康皱眉:“虽然小染在前面,但我怎么觉得是池朗的腿先伸过去。” 高梓逸十分笃定的说道:“是小染第一个冲线。” 郑文康和吴凯泽对望一眼,选择相信师兄,最终成绩还没出来,两个人先抱在一起开始庆祝了。 顾染来到场边的时候,池朗抬起头来,正好看到了他。饶有兴味的问道:“你刚才那是什么眼神?” 顾染态度嚣张,丝毫不加掩饰:“当然是挑衅的眼神。” 池朗一把搂过他的脖子,在他耳边咬着牙说道:“顾小染,我看你是又皮痒了。” 虽然观众看不清究竟是谁先冲过终点,但是两个当事人还是很清楚的——顾染到最后也没有给池朗一星半点机会,还是压他一头率先冲线。 虽然成绩还没有出来,比赛乱成这样,多半会有判罚,但顾染还是自信的认为,冠军他拿定了。 他也偏过头凑到池朗耳边说道:“不管你信不信,这次全国大赛我就是冲着拿三个冠军来的。只有最后这项男子5000米接力我没有把握。” 他又笑了笑:“虽然我没有把握,但我一定会拼尽全力。所以,到了最后一刻,我也不会让着你。” 池朗把手臂搭在他的肩膀上:“谁要你让着我?你要是让着我咱俩就断绝父子关系。” 顾染白他一眼:“你这孩子,怎么跟爸爸说话的?” 他俩又要为这场“父子局”争论起来,旁边高梓逸拍了拍顾染肩膀,让他看大屏幕,成绩出来了。 顾染抬头一看,不出他所料,他们最终拿下了这枚男
相关推荐:
岁岁忘忧(完结)
萌物(高干)
交易情爱(H)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芊芊入怀
痛之花(H)
我在末世养男宠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我有亿万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