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型已经被一些昆虫筑了巢。 她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只有一本画了圈的发黄日历。上面写着1995年6月,红圈连续画到了12日,之后便没有了。 阿萨思细想了会儿,干脆透过窗朝里吹了一口气。 她的肺活量极大,吹出的气像是刮了一阵风,一下子把厚实的尘埃吹了起来,露出地板上沉淀了数年的抓痕和一两片散在角落的蛇鳞。 很明显,抓痕是人类的,蛇鳞是巨蟒的,事发时间记在日历上。也就是说,巨蟒早在很久以前就出现了,而这些船、这些建筑,都是人类死在蛇口中的象征。 也是,不到万不得已,人类怎么会抛弃一大堆建筑跑掉呢? 肯定是活不下去了,就像侏罗纪公园失控的那天一样。 不过有一点很奇怪,“1995”这个数字看上去很遥远,似乎意味着“很久以前”。而她离开努布拉岛的时间是2018年,如果两地的时间一样,那么“外来者”的做法让她感到匪夷所思—— 巨蟒吃了这么多人,为什么人类还没将它们解决,是火力不够吗? 他们不应该开着直升机回来突突吗?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仁慈了? 阿萨思不懂,左右时间充裕,她干脆一船一船地看过去。经检查,她发现巨蟒吃人的事可以追溯到1991年,其中当以一座木制瞭望塔中的“资料”最丰富。 彼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四周只剩水声与虫鸣。但阿萨思的视力并不受黑暗的影响,她依旧能看清其中陈列的事物。 窗口很小,只容得下她的一只眼睛。阿萨思凑上前去看,就见里头的墙壁贴着报纸和照片,夸张的英文标题挤满了整个版面。 “六名捕蛇人在刚果抓获6.3米巨蟒”、“四名加州男子在缅甸捕获6.8米巨蟒”以及“新纪录!三名‘蛇夫’在亚马逊雨林抓到稀有个体:7.6米巨蟒!”…… 发黄褪色的照片上,几名男子抱着一条粗大的蟒蛇笑着,身边放着鲜花、奖杯和赏金。 剩下的报纸版面已发烂得一塌糊涂,细看去有什么发黑的液体溅在上面,有可能是人体喷出的血液。 阿萨思离开瞭望塔,去往另一座建筑。这座建筑不知是人类的仓库还是码头,竖着一根巨大的烟囱,只是这烟囱被炸毁了一半,上头留有焦黑的痕迹。 她本想进去看看,不料在涉水而过时踩到了一样东西…… 长尾入水卷起,她从水中捞起了一副巨大又腐败的巨蟒尸体。 它死了挺久,中段已被吃得只剩骨架,唯有头尾还有点皮肉没烂完,爬着一些蛆。它生前应该是一条黑红色的巨蟒,有45英尺长。看它头骨上插着的铁具,多半是被人类干掉的。 见状,阿萨思心情有点复杂。 她发现人类这个物种很神奇,他们开着直升机、架起机枪、丢下炸弹都打不死一只恐龙,可用最朴素的工具却能干掉一条巨蟒。到底是人类厉害还是巨蟒太弱,她快无从分辨了。 丢下巨蟒的尸骨,阿萨思强行挤进人类的建筑,里外翻找一通。 很可惜没发现什么,这里似乎发生过一场大火,不仅烧掉了所有文件资料,还烧掉了大量幼蛇,它们融成灰褐色的一坨堆在各处,她一进来就踩到了它们的骨渣…… 看来,在巨蟒尚未吃人前,“外来者”也在这片森林中拥有一席之地。 可在它们到来后,无论是“外来者”还是“捕蛇人”都遭了殃,就连后续进入这里的游客、长居此地的土著都无法幸免,全成了巨蟒的腹中餐。 但这么大、这么多的蟒蛇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里……真的没有实验室吗? 不得不说,让一头恐龙来做“解密”的事,着实是太为难龙了。阿萨思想不出认知以外的答案,也找不到起决定性的、至关重要的信息。 她唯一感知到的是这里的水温比较高,或许附近存在发热的湖(温泉)。 可在她的印象里,“热湖”一直与火山挂钩,而努布拉岛的末日给她带来了极差的体验。因此,她没有沿着水流继续深入,而是转身回去,打算碰碰土著的运气。比起探秘,明显食物更重要,而这鬼地方没有食物,连条塞牙缝的蛇都没有! 夜深了,她饿了,想必巨蟒也饿了。正好,这是个适合“邂逅”的时间。 * 土著埋葬了死去的族人,剥下了巨蟒的皮。 他们没有留着巨蟒的肉,而是把它分成了几十段,让族人外出做采集时分别扔在不同的地方,争取让每一只吃肉的动物都沾上一些蛇味。 既然不准备搬家,那就得做好万全的准备。他们捣碎草药涂在各处,轮流守夜,又熬过了一天。 是日,土著三五成群、结队狩猎,留了一半的人守着家园。由于蛇草消耗巨大,萨满只能吩咐成人带着孩子去采,她告诉他们,无论外面有多危险都得出去,因为他们会在森林里生活一生。 “……你今年避开了苏库,你明年还是会遇到它。不要逃避,即使前方是死亡。”萨满叹道,“你们可以不认识任何一种草药,但一定要认识蛇草,它是我们活下去的希望。” 两个成人带着三个孩子出发了,其中的女孩还是萨满的继承者。 安全起见,他们没有离开领地太远,只在附近一带打转。可采药是个专注的活,人一旦投入就很容易偏离既定的路线,只会向草药更多的地方进发,尤其是孩子。 只能说,采集经验再多的土著也管不住三个精力旺盛的小孩。他们要警惕周围的环境,要防备丛林里的毒物,要注意孩子不随便捡东西放进嘴里,还要有源源不断的耐心应付他们的好奇心。 没半天时间,他们就觉得疲惫不堪,为防生变,两人决定提前返回部落。 然而,变故就在一瞬间。 长了蛇草的土地确实不会受蛇的青睐,可要是蛇草快被拔光了呢?当土著的人味盖过了蛇草的气息,巨蟒的到来就成了理所当然。 可以说,每一种生活在野外的掠食者都有其独特的狩猎方式,它们也具备着相当的狩猎经验和智慧。 地上有蛇草,那就从树上走。雨林多的是参天巨木,多的是粗壮枝干,挂一条1吨重的蛇并不在话下,还为它的狩猎提供了高效快捷的途径。 只见一条粗大的绿色森蚺穿行树间,它很聪明,竟然应和着树叶的“沙沙”声前行,没让经验丰富的土著听出异常。 潜行、接近,它悄无声息地绕到土著的头顶,从他们的视线死角缓慢挂下。近了,更近了,它吐出信子,收缩起颈部,准备弹射出去。 蛇一出击可弹出身体长度三分之一的距离,若猎物在该距离内,被击中的概率几乎是百分百,除非对方的反应力能快过蛇的攻击速度。 但很可惜,人类无法成为巨蟒的天敌,委实应对不了它的杀意。 当土著察觉到“森林过于寂静”时,已经太晚了!巨蟒从天而降,张开血盆大口由上至下地咬住了一名土著,立马把他拖了上去。 剩下一人连同三个孩子失声尖叫,前者一手夹起一个孩子往部落跑,而萨满的继承者大抵是见过大场面,她在短暂的失措后立刻镇定下来,抓起蛇草糊在自己身上。 可就在这时,大地突然发出“咚咚咚”的鼓点声,像极了萨满的蛇皮鼓发出的闷响。 轰隆声止步在他们身边,下一秒,挂在头顶的巨蟒突然被扯成两截。大量蛇血淋漓而下,卡在蛇嘴里的土著掉在地上。 女孩赶紧上去把他拉出蛇口,却听见他们的头顶传来了瘆人的咀嚼声。 两人同时仰头,就见一头巨大的银灰色怪物双爪扯着半截蟒身,正张开深渊巨口撕扯吞咽。血肉渣滓从上头流下,淋了他们满身,也淋出了两种反应。 女孩大声喊道:“阿鲁塔姆!” 语气充满了憧憬与兴奋,于她而言,与阿萨思的重逢即是喜悦。 而从蛇口脱险的土著则两眼一翻,被吓得彻底晕死过去。谁也没想到,阿鲁塔姆是一头比苏库还恐怖的怪物!它看上去比苏库还会吃人! 第37章 掠食者与人类最大的区别不在于吃与被吃, 而在于三观大不相同。 如果一个人光露面就吓晕了猫狗,那么他会怀疑自己究竟长得有多丑,才会造成‘连非人类都看不下去’的局面? 轮到阿萨思, 她只会对“一个照面就吓晕猎物”的现状感到非常满意,并期待自己长得更威武狰狞一点,以便在狩猎时占据更大的优势。 至于所谓的美丑,在生存竞争中只是次要的东西。 物竞天择, 激烈残酷,唯有有实力活下去的生物才有资格考虑温饱之外的事。 她笃定, 全世界只有人类会在没有实力的情况下还看重“外形和脸”,不仅在乎自己的,还在意他人的。 就像现在,被女孩掐醒的土著一睁眼又看到了她, 再次被骇得晕了过去,气得女孩扇了他几个巴掌。 阿萨思没在意人类的小插曲,只丢下蛇尾的残骸,捞起巨蟒的上半截啃, 吃得很香。 在一名土著和三个小孩的注视中,阿萨思慢条斯理地吃饱, 把剩余的部分留下。接着, 她冲他们一声低吼, 甩着长尾进入林中。 她的意思很明确:你们可以吃了。 这是食物链的规矩, 一块好肉由掠食者先吃, 再逐级分配,最后各凭本事争抢。 譬如狮群捕获了角马, 就由雄狮与主力先吃,再分给幼狮与伤患, 待它们都吃饱了,才轮到鬣狗和秃鹫分一杯羹。而越是后来者,越会为了残羹冷炙打架。 所以,阿萨思一吃完就允许人类“上桌”的行为,完全是一种友好的举动,更是一位掠食者所表现出的最大善意。 对她来说,人类充当诱饵,她得到了巨蟒。按出力分配,他们吃她剩下的有什么问题?没毛病。 但对土著来说,掠食者吃饱了没拖走残骸继续吃,等同于大自然的恩赐。 是以,野生野长的土著在回过味后怪叫一声,赶紧招呼三个孩子捡肉,又拍醒了同伴,让他回部落求援并疗伤。 被唤醒的土著胆子是不大,但生命力却很顽强。只要身边没有恐龙,他即使浑身被巨蟒的牙齿割了十几道口子,鲜血淋漓,也能爬起来直奔部落,只留下零星几个血脚印。 不多时,十一名土著抵达这里,他们飞快地收拾残骸、夹起三个孩子返回部落,之后便是漫长的询问和三观重组的时间。 伤患敷着草药,大肆渲染阿萨思的恐怖:“阿鲁塔姆真实存在!我看到了,祂是一头巨兽,跟我们见过的每一头
相关推荐: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小怂包重生记(1v2)
我以力服仙
将军夫夫闹离婚
姑母撩人
下弦美人(H)
她太投入(骨科gl)
赘婿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