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人道:“弟弟,你快看,那是娘。” 小家伙歪着头看了一眼,不知道有没有看清台上的人,但一眼认出了那条黄色半身裙。早上他看到赵静穿。他的小手顿时“啪嗒啪嗒”地拍起来,嘴里“啊啊啊”的叫着,还伸出两只胖乎乎的小手朝那个方向伸去,像是要赵静下来抱抱他似的。 而坐在最前排、正中央的方青峰——此刻正紧紧盯着台上的赵静。 赵静今天穿的黄色半身裙,颜色鲜亮,衬得她肤色越发白净,白衬衣熨得笔挺,领口扣得规规整整,袖口微微挽起一节,露出细白的手腕。脸上的淡妆衬的她五官越发精致明艳。头发编成麻花辫,在后脑勺挽成了一个发髻,又添了三分温婉气质。 让人不自觉就想盯着她看。 看着看着,他突然觉得周围人的眼神似乎也落在她身上,这才让他心头一紧—— 你们都别看了,那是我媳妇。 但事情总是——你越不想什么,越来什么。 只听得观众席忽然传来一阵猛烈的喊声:“赵老师,加油。” 整齐响亮的喊声震得地仿佛都颤了一下。 众人一惊,纷纷回头张望。 舞台上的赵静也被这一嗓子喊得一抖,目光迅速朝台下望去,只见那是一排熟悉的脸——是她去年到部队扫盲时教过的战士。 她愣了半秒,随即笑了,抬手轻轻朝那一方向挥了挥。 这一挥手又刺激了另一个班的战士,“赵老师,加油。” 紧接着,第七排又站起一列。 “程老师,加油。” 这是程家慧教过的一批士兵。 好了,这个开头瞬间点燃了战士们的好胜心,几个班轮番起立,仿佛比赛谁声音更大、谁喊得更整齐。 “赵老师加油!” “程老师加油!” “赵老师加油!” 声音如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 白桃兴奋得眼睛发亮,双手合拢成小喇叭对旁边的小伙伴耳朵喊道:“他们喊得赵老师是我娘,是我娘。” 话语刚落,一群孩子也跟着凑热闹。 扯着嗓子喊:“赵老师加油!” “程老师加油!” “张老师加油!” 声音此起彼伏。 台下简直成了“助威大比拼”。 江妈怀里的五子棋没被吓到,反而异常兴奋,小手胡乱挥舞着,还一边蹬腿,嘴里咯咯咯的笑着。 江妈边撑着他的胳膊笑道:“你是不是知道他们喊的赵老师是你娘?” 嫂子们也都看傻了眼。 她们原本心里七七八八的复杂情绪,此刻全被这一阵阵呼喊冲得七零八落。 坐在后排的吴梅,手扶着隆起的肚子,被眼前这排场怔住了,大声对旁边一个嫂子耳边喊道:“这些人都认识小赵凤英她们?” 那嫂子点点头,大声回道:“她们是老师嘛,尤其是赵老师和程老师,去部队教过不少兵,认识人自然多。” 第256章 你变成了我要见的世面 吴梅没再说话,眼神却不自觉地紧紧盯着舞台上那一个个身影。 半晌,她轻轻地吐出一句:“还是,识字有文化好啊。” 潘小美抿了抿嘴,心里那点后悔快要溢出来了。 早知道这样出风头,她当初也参加这个手风琴表演了。 那这会也有人喊“潘老师加油了!” 这场面,也太风光了。她们就是拉成一坨屎,也没人在意。 最后还是主持人出来控场,场面才安静下来。赵静她们才正式开始手风琴表演。 《喀秋莎》的旋律缓缓响起,前奏低回悠长,带着一种冷静中的张力,像是从遥远土地上传来的一段故事。 台下,原本还在小声议论的声音一点点消失,会场慢慢静了下来。 经过长达几个月的练习,她们的演奏已经非常成熟老练了。六台手风琴如同六条并行的溪流,缓缓流过山谷,穿越一个个家属院的午后与夜晚。 那熟悉的老歌被她们演绎得既有力量,又不失温柔情感。 她们的动作干净利落,每一次推拉,每一个转音,都稳稳当当。 在琴声中,她们不再是谁谁谁的媳妇、谁谁谁的妈,而是独立鲜活的“她们自己”。 所有人都听得出神。 坐在前排姜原,像被琴声定住了一样,整个人眼神牢牢地盯着台上那个身影。 他几乎不敢相信台上那个穿着蓝色半身裙,姿态端正,眼神专注笃定,手法娴熟拉着手风琴的女人是张凤英。 这个和土地打了近三十年交道的女人,有一天竟然真的能把手风琴拉得这么好,还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演 她真的像换了一个人。 想到她这段时间,每天忙着教书,识字,又赶着去练琴,他心里一时间有点酸,有点悔,又有点说不上来的钦佩。 嫂子们也眼都不眨的看着张凤英她们的表演,今晚的震撼实在太多了,一波接一波。 原来,她们练了这么久的东西是这样的。 她们这样坐在台上拉琴的样子,可真是,让人羡慕啊。 原本大家应该都是来见世面的,前头的节目已经够让她们回老家和亲戚老乡炫耀个几年了,谁知道,看着看着,还有一个世面是平日里和自己一样锄草种菜,洗衣做饭的邻居带来的。 原本大家都是一样的人,突然,你变成了我要见的世面。这让我心里如何不失落? 在她们复杂的思绪中,最后一个音符落地,舞台上安静了一瞬。 随即,掌声轰然响起。 像一场迟到的风暴,铺天盖地地响彻礼堂。 原本部队礼堂那天的场景,已经够让家属院的嫂子们羡慕了。但没想到——她们的羡慕才刚刚开始。 没过几天,大院的嫂子们就听到了新消息。 “你听说了没?赵老师她们被点名参加军区的文艺汇演了。” “军区在哪?” “在省里。” “不是吧?这才刚演完,又去省里?真的假的?” “真哩,我男人都说了,军区亲自点的,说她们上次表现得好,这次代表整个军区的家属们去表演。” 消息像发了芽的豆苗,窜得飞快。 最让人眼热的是,赵静她们从省里回来那天,还带了许多奖品回来。 那天刚吃完晚饭,大院门口就响起车声,有孩子一路跑回来说:“她们回来了,赵老师她们回来了。” 嫂子们一听,立马放下手头活计,三三两两聚到院门口。 只见赵静、张凤英、秋云她们一个个笑容明艳,精神头十足,一个士兵从车里往下搬东西,六床棉被、六袋大米,六袋面粉。 “我的乖乖,那是她们参加文艺汇演,军区发的奖品。” “哎呦,这棉被一看就厚实,一床得有八斤重吧,那米那面也得吃好一阵子吧?” “你们还说她们拉手风琴不能当饭吃,干的不是正经事,你看现在又是棉被,又是米面的,还能代表我们部队在外头争面子。我看这比咱们在家洗衣做饭强多了。” 这还没完,没几天,又有孩子在家属院门口大喊:“你们快看报纸啊。赵老师她们上报纸了。” 只见场坪的小黑板上贴着一份崭新的军区内刊报纸,右下角赫然是一张黑白照片——赵静她们六个人整整齐齐地坐在舞台上拉手风琴,神情专注,光芒四射。 上头还写着一段文字: “部队家属精神风貌的榜样。军区文
相关推荐: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我的美女后宫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在爱里的人
壮汉夫郎太宠我
一梦三四年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林峰林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