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天倾之后 > 第262章

第262章

江淙留下了一兜子冻饺子,让他过年的时候跟船员们一起分了吃,不出意外,那个时候他正跟二哥在一起,没法陪着江淙。 俩人说了半天话,多是李青文开口,江淙点头。 眼见着所有人都下去,李青文也拎上了东西,刚踩到地上,他手上的包裹就被李青瑞接了去,周家的仆人也纷纷过来帮忙。 他们知道这些人都是跟着少爷从边城来的,虽然第一次见,却十分的热络。 跟着周家人往外走,李青文一边冲船上站着的江淙挥手。 江淙站在船边一直没动,跟他熟稔的船员们不停的咂舌,这俩人未免也太黏糊了,亲兄弟都没有这样的。 周家来了一个老管家和三十多个仆人丫鬟,车在岸边排了一长溜。 当他们坐上周家散发着淡淡清香的马车上,李青顺他们都不敢乱摸乱碰,生怕给弄脏了。 不管前头主仆相见如何洒泪,后头的人一边摩挲着那些精美的花纹,一边局促的缩着脚。 李青文把咸鱼往里塞了塞,但也没啥用,索性就不管了。 从码头到京城这一路,周家对他们的吃住照顾的妥妥当当,弄的李青瑞十分过意不去。 待跟着长长的队伍通过京城威严而又巍峨的城门时,一众人兴奋的腿肚子都开始转筋,娘哎,这辈子都没想到,自己还能到皇帝住的地方来,简直如同做梦一般。 李青瑞他们哥仨更多的则是好奇和骄傲,爹和程大伯跟他们说了许多建城时候的事,这里是爹他们一石一砖的盖起来的,这个从来没有来过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既陌生,又熟悉。 不管众人心情如何,腿不由自主的跟着前面的人,顺利的进了城。 街道繁华,宽阔的道路两边楼宇高启,人声沸腾,香车往来不绝,白马之上的少年们鲜衣而行……刚往里踏进一步,京城的热闹景象便扑面而来。 跟柳山县的破败、边城的偏僻苦寒相比,这里简直热闹的不像样子。 进了城,众人的心还在震撼着,周从信让后面的马车送李青瑞他们去文正书院。 走之前,李青瑞给了周从信一个盒子,是周家老夫人的寿礼,他们受了周丰年的颇多照顾,这是小小的心意。 然后,一众人怀着激动的心情,赶往文正书院。 第124章 李青卓虽然住在书院, 可天天去外头看方氏她们几个,也知道小院子里面的粮食快要见底了,所以他趁着中午休的功夫, 从书院出来,去米铺买米。 方氏买米一次只买个五六斤, 她说洪州那边潮湿,米放不住, 惯常现吃现买,实际上她是觉得买米贵,家里头种稻子,买的价比卖的价翻倍, 舍不得多买罢了。 李青卓告诉他,京城这里不怕, 多买些放着不会发潮, 方氏一使劲多买了三五斤…… 不但吃米省, 方氏买菜也舍不得,从前在家里种菜,还从来没有花钱买过, 她甚至觉得花钱买菜是一种罪过,除非李青卓想吃。 李青卓见状, 每天一大早, 买了菜肉送过去。 几天下来, 方氏便败下阵来, 说自己一定不会在嘴上亏待自己。 说是这样说,李青卓每日送去的肉她都切下大半放在外头冻上, 买回来的大白菜吃一点, 更多的是剁好再用水榨, 攥成团放在外头,一顿三个菜团子和一小块肉,既省事又省钱。 方氏会这样算,是因为蒋立平他们兄弟众多,日子都不咋好过,人多省一点就剩下很多,这么多年,她在算计吃喝上可是下了大工夫。 冷不丁的让她改,她自己都觉得别扭。 李青卓看见了,方氏也不藏着掖着,同他道:“你不是让嫂子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吗,我在家里时可不三天两头吃肉,买菜也不花钱。” 就这样,方氏把买菜的事情夺了回去。 昨天夜里,京城飘了一阵子雪花,天还没亮,起风了,起来的人还没怎看到雪,就被风给刮的一干二净。 京城这边要过年了,街道上置办年货的人越来越多,方氏挎着篮子拿着空袋子去买菜,心里头想的是,这回得提前预备些东西,要不该涨价了。 可以不买,但买贵了可是要心疼一阵子。 所以,她今天狠了狠心,决定多买点萝卜和白菜,另外再加一大块肥肉相间的肉,两只鸡还有猪肘子。 书院快要休假了,李青卓回来吃饭,该做点好的给他补补,离家千里读书太辛苦了,既然叫了自己一声嫂子,她得好好照看一番。 快要过年了,富裕的人家自然大操大办,日子普通的也不想在年节之日亏待家里人,所以一整天买东西的人都特别多,摊子上的菜肉很快就卖光。 小贩们也觉得来回搬送太麻烦,索性就把板车拉来了,这边摊子一空,那边便从车上往下搬。 原本这条路很宽敞的,一到腊月,人多,车多,往来行人都插不进去脚,更别说那大的马车了。 这不,有好几辆马车从主路拐到这里,一时间就仿佛牛陷进了泥巴里,寸步难行。 方氏刚到时,便看到这几辆马车,她并没有多瞅,京城里有钱人家多的是,更华丽的出行都见过不少,没甚可看的。 远的不提,就说文正书院的门口,那里进出的人非富即贵,每日宝马华车不断,住在附近的人早就见怪不怪了。 待方氏买好了一袋子萝卜白菜,那几辆马车堪堪走到她跟前,这时,车窗打开,里面探出一个毛茸茸的脑袋,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人,他开口对方氏问道:“这位大嫂,请问一下,前面是紫藤巷子不?” 说话的人有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乍一看跟老家养的狗眼睛很像,方氏心里生出几分亲近,指着远处,道:“就在前面,你看到没,那棵大树那里便是了。” 远是真的不远,但人太多了,半天才挪动了这么一块。 方氏也看出了他们的难处,立刻扯着嗓门吆喝道:“街坊邻居们行个方便,闪一闪,别被车压着新鞋,刮着新衣裳。” 出来买菜的谁穿新鞋和新衣服啊,但听到这动静,都下意识的躲了躲,刮破了衣服还得缝补,实在是麻烦。 她喊了这两嗓子,可是帮了大忙,一看人群开始向两边靠,赶车的赶紧催动马往前走。 有车在前头开路,拎着沉重袋子的方氏跟在后面,她刚走了没几步,车后面的门突然开了,跳下来好几个人。 刚才跟她说话的年轻人也在其中,他一边伸手帮着提东西,一边道谢,“大嫂家也在前头,顺路不?” 没等他碰到袋子,旁边有个大个子先抢了过去,瓮声瓮气的道:“不顺路也没事,我给扛回去!” 本来以为坐这种车的人都是有钱人家的,可下来这几个人一身皮袍,面容沧桑,憨厚的样子倒是更像村里的人…… 方氏这一发呆,手里的袋子就被抢了过去,大个子还在问她住在哪里。 “我跟你们一样,也要去紫藤巷子。”方氏想,这巷子长的很,他们可能等会还得问,索性就帮人帮到底了,她道:“咱们顺路,那就劳烦兄弟受累了,你们是要去哪家?” “那可真是巧。”那个圆眼睛的年轻人笑了笑,“大嫂知道巷子里头卖胡麻饼的吕家不?” “知道,太知道了!”就住正对门,方氏十分清楚,她道:“前面往右拐,我带你们去!” 看穿戴和口音,这些人不像是京城的,从外地过来是探亲还是访友?方氏心里想,总不能是大老远来买胡麻饼的吧…… 不过,老吕家的胡麻饼确实香就是了。 东西有人扛,方氏只挎着一个空篮子,走的轻手利脚,告诉前头赶车的继续走,她看着呢,说停时再停。 一边走,方氏问他们,从哪里来,几个男人都说北边。 方氏感叹道:“北面可是乱啊,很多地方闹饥荒,到处都是逃难的流民,路上可不安生,你们能走过来也是挺不容易的。” 她之前瞒着李青卓偷偷出京城往北走,差点出事,害李青卓受伤,至今想想觉得又后怕又后悔。 “我们坐船来的,路上倒是没遭罪。”圆眼睛的年轻人道:“大嫂,我一听你的口音就是洪州的,我小时候去过那里,没甚印象了,不过认识不少洪州西江府的人,都是过命的交情。” “真的啊,我老家也是西江府的。”方氏惊叹道:“真是巧啊。” 说着话,就到了地方,方氏喊停了车,指着对面的门,道:“这就是老吕家。” 刚说完,前头的车下来人,把车里的东西一件件往下搬,方氏心想,应该是探亲的,这么多东西,看着都不轻。大老远的,看样子是要在这过年啊,那定是实在亲戚了…… 还没寻思完,然后她就看到,那些东西都搬到了自己家的门口。 方氏愣了一下,再次伸手指了指吕家,“这才是吕家,你们放错地方了!” 圆眼睛的的年轻人笑道:“没放错,大嫂,我们就是要去吕家的对门。” 方氏呆了,她仿佛知道了这些人的身份,激动地嘴唇抖了抖,一时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蒋家兄弟俩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了,看到外面停了这么多车和人,一时摸不到头脑,道:“娘,咋了这是?” 一看这俩小子从屋里走出来,一众来人刚要上去表明身份,听到他们喊方氏娘,也愣住了。 李青文,也就是跟方氏一直说话的圆眼睛的,他看着前面的小院子,三棵直杨树,一棵歪脖子的,还有一棵掉光叶子的老树……跟他二哥信中说的一样,大嫂带路带对了,只不过,他们好像还没到地方,就见

相关推荐: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乡村透视仙医   弟弟宠物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沉溺NPH   白日烟波   新年快乐(1v1h)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神秘复苏:鬼戏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