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卒亦绝非难事。 是以,他认为楚国眼下该召集将士积极备战,以逸待劳静候秦军。 而屈附却认为,秦军如今连灭两国,士气定然锐不可当,纵便楚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亦不可贸然与之交战,不如先以重礼赔罪安抚之。 楚王自是赞同屈附之言的,他深知秦人睚眦必报之性,当年,信陵君出兵助赵,秦昭襄王后来便是以此为由,对魏国发动了猛烈攻击,这般危机之下,魏王只得放下君王之尊,亲自迎信陵君回国迎敌。 怎奈,景氏族长亦赞同昭让之言,认为楚国地大人广,绝非中原那些弹丸小国可相提并论的,再者,如今天下只剩楚秦两国,若楚国此番不战而屈兵,岂非助长秦人之士气,灭楚军之威风? 如此一来,主战派与主和派打平,此事便陷入僵局之中,楚王日日召来宗室复议此事,却屡屡无法劝服昭景二族,不由愈发焦躁起来。 这一回,项燕没有再进宫劝谏只言片语,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明白,早在自己劝不住景初率二十万大军北上“偷袭”之时,便注定了楚国必会迎来秦军的疯狂报复。 从前,他曾无数次劝楚王与山东之国结盟,是因为赵魏齐燕仍在,若是五国联手,未尝不能成功牵制秦军,拖慢秦国狼吃羊之进程。 秦人若无法挨个蚕食三晋之地,便永远要面临腹背受敌之险境,绝不敢贸然伐楚。 三晋诸国多存在一日,楚国便多安全一日,这天下局势便多未定一日。 可惜,秦军伐魏时,楚王不肯出兵援魏;本与赵国结盟互相保全时,楚王却要派兵伐赵;燕齐愚昧妄动挑衅秦国时,楚王又要趁机偷袭咸阳...桩桩件件,堪称荒唐至极,愚蠢至极! 可他只是一个臣子,既无宗室辅政大权,又并非王上宠信之人,如何能劝动君王铁石之心? 秦国既已灭了山东诸国,露出浑不掩饰之獠牙,岂能不趁机南下攻楚?这场战事,主动权并不在楚国。 思及此,项燕端起酒杯啜了一小口,无限缅怀地看着屋外冒出嫩芽的树枝,长长喟叹了一声。 春申君呐,项燕终究未能接过您的担子,助楚国重现中兴之世,我与那人,想来很快便要兵戎相见了! 他年轻之时,曾追随春申君前往列国商议合纵攻秦之事,亦曾追随春申君入咸阳朝拜秦君。 在咸阳小住之时,他遇到一个年龄相仿的秦国武将,惊叹对方之兵法智谋,多有与自己不谋而合之处,秉持君子礼仪只见了一面的两人,颇有一番惺惺相惜之情。 那位让他念念不忘的秦将,正是王翦。 根据项燕的推测,秦王伐楚之时,必会出动不少于六十万之兵力,而其中必有一支由王翦统帅。 因为,王翦是秦国作战经验最为丰富、战略部署最为稳妥之老将。 秦军要想啃下他项燕这块硬骨头,必须王翦亲自出马。 这时,项燕的次子项梁,牵着一个约摸三四岁的孩童急急进屋,待掩上房门后,上前压低嗓音道,“阿父,景将军回城了!” 项燕伸手抱起孩童,冷嗤一声,“逃回来的?他带去那些兵马,恐怕只剩一成不到...” 项梁忙焦急道,“阿父神算也,景将军带去的二十万大军尽数夭折,如今跟随他回城的不足一万人...儿方才去城中打探了一番,寿春百姓皆担忧景将军此番出征一事,会引来秦军南下报复...” 项燕扯了扯嘴角,“他们倒比朝廷那帮人看得明白,天下间,可有人见秦国吃过亏的?秦国大军,想来数月之间便会抵达楚国...” 项梁一把握住他的手臂,“阿父,儿愿随你一道应战!” 项燕撩起眼皮看着他,却摇头道,“不,我项氏所受之国恩,有老夫一人以死报国便可...若楚国被秦军攻下,你立即带他们离开寿春...” 项梁面色一变,正在开口,项燕怀中的孩童已气咻咻跳下地,捡起一旁的扫帚道,“祖父不要死!籍要上战场,助祖父杀光秦军!” 第118章 项梁闻言大喜, 急忙取过项籍手中的扫帚归位,抱起他笑吟吟道,“籍真有大丈夫之志也!” 项燕看着次子与长孙, 眼中却盈满了担忧。 自己若是为国战死,以这情同父子的叔侄二人之性子,定会耗费毕生之力为他、为楚国复仇。 若秦国为征服天下列国, 行穷兵黩武之霸道, 频频加征税赋,奴役国内民夫,在一扫六合后, 又以卫鞅酷法压制六国之民—— 六国贵族与天下万万人,定会在数十年内群起而攻之, 秦国纵便得了这六国故地,也决计守不住这天下, 如此一来, 项氏子孙的复仇便称得上顺势而为, 若真能从乱世中夺回几座楚国城池, 也算为朝廷尽忠了... 可想到秦国的高产粮种与煤矿, 想到韩魏赵故地被秦国彻底收拢的人心,想到上月他去寿春郊外观望春耕之时, 农人们脸上悲苦的绝望之色,项燕重重叹了一口气。 他看着气鼓鼓的项籍, 面色沉肃地开口道, “这般匹夫之勇, 何足称道哉?项籍, 你且记住了,你虽有生而自带之神力, 但一个孩童,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过六十万秦军的...” 项籍拼命挣扎着,用力掰开项梁的手跳下来,跑来抱住项燕大喊道,“不,籍会长大的,籍总有一天能灭了秦军的!” 项燕顿了顿,一下下摸着长孙的脑袋,又无奈道,“籍
相关推荐: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小白杨
镇痛
误打误撞(校园1v1H)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凄子开发日志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大胆色小子
总统(H)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