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这一次表现得足够好,皇帝会用他的。 事实证明,宴离抓住了机会,皇帝愿意让宴离试一试治疗他的头疼。 章太医看到皇帝招了宴离单独去太极殿的时候,心便凉了一半。 章家世世代代都是太医,皇上信任章太医,也是因为章家世代效忠君主,从没有犯过错误。 但不犯错,不是因为医德高尚,而是因为章家的太医,都了解君主。 章太医是了结咱们皇帝的,有功皇帝不一定记着你的好,但犯了错,皇帝是一定会记恨的。 因此,他明知道自己被宴离坑了,也不敢多说一句,只能慢慢地给皇上调理。 但是调理的法子都是温平缓慢的,又要把病灶暴露出来,所以皇上不会那么舒爽。 皇帝可不管药理,就像后妃们难产动不动就要太医陪葬一般,皇帝只有结果,不管过程,所以,这些日子,皇帝对章太医也颇有些不满。 章太医那是每一日都如履薄冰,心中要把宴离给骂死了。 如今,看到宴离去了太极殿,章太医心里只剩下一声叹息。 宴离绞尽脑汁,竟是为了挤开自己上位。 章太医权衡一二,还是选择了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皇帝就算要重用宴离,也不过是疏远章太医罢了。 大不了,这个太医院之首他不做了。 只要平平稳稳地落地,章家就还是太医世家。 可若是非要和宴太医争一个高低,说不准就会引火烧身。 皇帝要是知道,他如今的症状,是之前用错了药,施错了针,章太医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得到皇上的原谅。 毕竟,皇上多疑。 若是章太医说自己被宴离蒙蔽,皇上信了,就会怪章太医无能,一定会降罪于他。 皇上若是不信他被蒙蔽,那就是他存心谋害皇上的身体,那更是死无葬身之地。 思来想去,章太医宁可暂时退让。 在宴离连续三日去太极殿给皇帝施针之后,皇帝的头疼好了许多。皇帝倒是又叫了章太医去了太极殿给他诊平安脉。 只是,宴离也在。 皇帝问起章太医的意见,章太医还是实话实说,他觉得,皇上的身子还是要缓缓而治。 但章太医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缓,措辞也严谨,只求不犯错。他没有说宴离的法子对还是不对,万一宴离真的用极短的时间,让皇上的病彻底好了,皇上定是要怀疑,章太医为了能得皇帝的宠信,不顾皇帝的身体,打压有能力的太医。 宴离却没什么顾虑,他说得很激进,他认为缓缓而治,就是让皇上多受苦楚,是章太医不敢承担责任,害怕冒险。 章太医好脾气地说:“皇上的身子,事关江山社稷,自然不能冒险。” “章太医此言差矣,冒险可不代表犯错。不冒险的法子谁不会?只要温补着就行,虽说不会出事儿,可也没有疗效啊。” 这句话,把章太医说得有些无言以对。 他总不能说,给皇上治病,不出事,比有疗效更重要吧? 皇帝目光锐利地看着章太医。 “章太医,宴太医说你对朕不尽心啊。” 章太医一听皇上这话,立刻跪在地上对皇上说:“宴太医说的话,实在是让微臣惭愧,微臣对皇上一片忠心,天地可鉴。微臣的父亲、祖父全都是太医,世代效忠大齐皇室,未有过半分错处,皇上明鉴啊。” 宴离没好气地小声嘟囔着,“原来是三代庸才。” 虽然这句话不大声,但皇帝自然是听到了。 这个庸才的评价,还是让皇帝有些介意。 太后当年也是被宫中的太医断言活不过四十岁,也是因为这句断言,让当年的皇后,对他们母子放松了警惕。 可事实上呢? 顾家从民间找到了一位神医,靠着神医的法子,又足足让太后多活了近二十年。 要是当年太后真信了宫中太医的话,兴许也不会用猛药,就这么温补着,活个两三年,便去了…… “罢了,你先起身吧。” 章太医这才缓缓起身。 章太医看皇上一眼,只一眼,便知道皇帝已经对他心存不满。 没奈何,章太医只能老泪纵横地对皇上诉衷肠,最后说,自己只怕是年龄大了,精力不济,应该退位让贤,由宴太医继续给皇上调理身子。 此言一出,皇帝更是失望,但毕竟是宫中的老太医,给自己调理了那么多年的身子,还是赏赐了他一番,让章太医离开了太医院。 章太医走的时候,宴离亲自去送了。 没办法,皇后娘娘叮嘱过的,要是章太医主动离开,一定要对章太医客气些。 章太医看到宴离来送自己,倒是有些意外,忙拦住他。 “宴太医,不用送了,如今,老夫能安安稳稳地离开太医院,已经是皇后娘娘的恩德了。老夫铭记于心。” 章太医自然知道宴离是皇后的人。 还有柳太医也是皇后娘娘的人。 如今皇上的身子,其实已经不比从前了,皇后娘娘中宫之主,又是璟王殿下和八皇子的生母,只要不是眼瞎心盲的人,就该知道,未来是皇后娘娘的天下。 皇后娘娘想让自己的人做太医院之首是自然的,他若是非要在此刻争,就算争得了一时,却会输了将来。 倒不如,老老实实地走了,还能躲避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纷争。 他已经嗅到了这后宫里风雨欲来的味道,如今明哲保身,保全了自己,以后,他自己的子孙,一样能在太医院有一席之地。 他们章家,就还是世代传承的太医世家。 第398章 皇帝注定死在他给自己挖掘的坟墓里 太医院里炸了锅。 做了多年院正的章太医辞官了。 而宴离原本只是太医院里一个不受待见的边缘人,如今竟然被皇上破格提拔,一夜之间就成了太医院之首,做了太医院的院正。 偏偏这宴离是个实打实的小人,一当了院正,就鼻孔朝天,瞧不起人,连从前对他多有照拂的柳太医,他都不放在眼里。 如今,宴离专心地伺候皇上,后宫的其他人都是不管的,连皇后娘娘招他诊脉,也要推三阻四的,不复从前的殷勤。 皇帝知道此事之后,也没说什么,反而是继续纵容着。 不过,宴离的医术的确好,他不过给皇帝调养了半个月的身子,皇帝就没有再犯过头疼的毛病。 而且宴离胆子比章太医大,从前皇上跟章太医提一点什么,章太医总是惶恐推拒,日日劝着皇帝不能放纵。 但宴离不同,皇帝有什么想做的,他虽然不会不顾皇上的身子立刻应下来,但一定会记在心里,回去想方设法的给皇帝想办法,又要尽量不伤害皇帝的身子,又要让皇上高兴,若是找不到折中的办法,就找替代的办法,实在没有任何办法了,才会和皇上实话实说,所以,宴离用起来,倒是比章太医更顺手。 皇帝还是喜欢宴离这种没什么道德的人。 这样的人,就算有一日无用了,想要处置,也简单得很。 香君如今的身子,又重新交给了柳太医照料。 今日是宫里的香用完了,宴太医才“不得不”来了昭临宫送药,正巧碰上柳太医给香君诊平安脉。 “这不是太医院的院正大人么,怎么亲自给本宫送药?您是伺候皇上的,本宫可不敢使唤大人。” 见闲杂人等都退下了,宴离才笑嘻嘻地说:“皇后娘娘说笑了,昭临宫的事情,永远是最紧要的事情。” 香君冷哼一声,倒是没为难他。 宴离见娘娘没说话,他又转身客客气气地跟柳太医寒暄了几句。 虽说在太医院众人面前,不得不对柳太医黑脸,但宴离心里,还是很喜欢柳太医的。 他的性格不好,却不笨,知道别人对自己是真心还是假意,柳太医虽然是受皇后娘娘嘱托在太医院里照料他,但是柳太医人是真的好,对他一点都不藏私,也不防备着他在皇后娘娘这里争宠,平时也是实心实意地帮他、对他好。 宴离对欺负过自己的人,是极为记仇的,但同样的,对他有恩的人,他也是有恩必报。 “行了,都坐吧。” 香君问起宴离皇帝的身子。 宴离回答:“娘娘放心吧,有微臣调理,皇上只会一日日感觉越来越好。” 香君笑了笑道:“那本宫就放心了。” 香君又问了章太医的事情,宴离把那日在太极殿里,以及他送章太医的时候,章太医说的话, 都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香君 听完,香君都忍不住在心里感叹,能安安稳稳伺候皇帝二十年的人,这章太医的医术兴许不是最高的,但却洞若观火,他身上,这审时度势的本事,怕是没几个人有。 这章家,怕是还能继续做他的太医世家呢。 等宴离和柳太医都走了,梦梅才问香君:“娘娘,您就不怕宴太医彻底投靠皇上么?” “不怕。” “为何?” “皇上这辈子,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笨人会对皇上一心一意,但却不中用。皇上要用聪明有能力的人,但脑子拎得清的,只要与皇帝接触过几年,都不敢真的信皇上。章太医,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 章太医明明发现了宴离的不对劲,却只是默默地疏远,温和地替皇上调理,不就是因为不敢对皇上说实话么?他不相信,皇帝会一直保着他,永远不怀疑他。所以,他只能藏私。 “而且,宴离虽然狡猾,但却是个恩怨分明的人,皇帝从前既不相信他的医术,又要赐死他。他还没报复呢。” 梦梅向来是信娘娘的,但她还是忍不住感慨道:“奴婢真没想到,那么容易就除掉了章太医,那可是用了二十年的人。” “是么?本宫倒是觉得,事情会这样发展,再自然不过了。” 在宫里这么多年,香君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 斗争,从来不是靠谋事,而是靠谋人。 再精妙的阴谋诡计,再聪明的两个人智斗,也可能因为其中一环里,某个小人物的情绪变化而功亏一篑。 料事如神又如何?有的事情,你料到了也没用,该你跳的陷阱,你就是非跳不可。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有自己的本能,有自己在乎的事情。 咱们皇上多疑、无情、心狠、虚伪,他的这些性格,让他将所有人都玩弄鼓掌,榨干每一个他可以利用的人。 但皇帝却也因为他的多疑、无情、心狠、虚伪,被所有人恐惧和背弃。 注定了,皇帝会死在他给自己挖掘的坟墓里。 …… 在宴离的悉心调理之下,皇上的身体好了不少,又精神焕发地能上朝了。 只可惜,皇帝的舒心日子没过几天,江南就又出事儿了。 许焕文本来打算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耗死袁好女的叛军,但万万没想到,袁好女压根就不是冲着占领江南的城池来的。 这两个月,没有城池被占领。 因为,袁好女就是来江南杀士绅大家的。 如果袁好女要固守城池,许焕文还能通过围城的办法,一点点消耗他们。 但袁好女每回都是打完就走。 再加上,每回入城,她的军队都只杀士绅和一些世家大族,不杀百姓,还会给百姓们分粮、分田,所以每到一处,都百姓自愿做袁好女的内应。 就这么打杀流窜了两个月,袁好女是彻底把江南的天都掀翻了。 第399章 本宫愿意承受一切因果业障 现如今,民间四处都流传着袁好女说的话: “我水福兵,反的不是大齐,反的是江南这些士绅大家,这些人,一个个自诩诗礼簪缨,实则一群披儒袍的硕鼠!趴在大齐百姓身上噬骨吸血!诡寄、飞洒,把大把的田地都变成了免税的田,勾结胥吏隐匿财产,朝廷税赋十不缴一!他们一点粮食不交,咱们百姓,却还要卖儿卖女卖地,才交得起赋税。交得银子和粮食去哪里了?最后,还不是拿来供养他们? “咱们百姓受了这么多苦,可到了灾年呢?他们一个个吃得满嘴流油,却不肯接济百姓,把自己的粮仓捂得严严实实的。还要趁机低价收购田地,放印子钱! “他们以为施设几个粥棚,就是功德无量。就能躲在深宅大院里,骂咱们是没有被教化的暴民!可明明,害得咱们吃不饱饭、卖儿卖女的,就是这群硕鼠! “他们一个个自诩‘清流’君子,在东林书院里高谈家国大义,背地里却在秦淮河的画舫缠头,与那倭寇勾结,贩私漕船! “皇上本该是咱们百姓的天,却昏庸无能,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无动于衷,既然这些人,皇帝不杀,我袁好女来杀!” 皇帝得知这些话,差一点没气死。 但终究,还是没有气死,只是在太极殿发了好大的脾气。 皇帝心里也委屈得很,他难道不知道这群士绅大族是祸患么?他难道不知道这群人富可敌国,日子过得比他还好么? 但是他们这些人在地方根深蒂固,又最善于裹挟百姓,对抗朝廷。 这些年,又是哭庙,又是抗粮!皇帝多少次想从他们身上弄银子,最后
相关推荐: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淫魔神(陨落神)
桃源俏美妇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弟弟宠物
女奴的等价替换
万古神尊
蝴蝶解碼-校園H
鉴宝狂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