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多看了她们两眼,想必是喜欢的。总不能让皇上在我这里,还没人伺候。” 没一会儿,万里春又过来,说皇帝想要用药,让他去取。 “皇后娘娘不是说,这药皇上不能用了么?” 香君看一眼万里春。 万里春笑嘻嘻的样子,很是乖巧。 这皇帝身边的人,才真的是人精呢。 难怪万里春能稳稳地坐在这个位置上,这闻风未动,感知风向的能力实在是厉害。 “皇上要用,你来问我做什么?” “皇后娘娘关心皇上的身子,奴才自然是要给娘娘说的,不然皇上吃坏了身子,娘娘定数要治奴才的罪。” “那是,皇上的身子,是这天底下,最要紧的事情。”香君想了想,“你问问宴太医,让宴太医亲自送来,得先确认了皇上的身子真的好了才能用。” …… 夜深了,香君终于批阅完了全部的奏折,万里春则是一直陪在香君身边。 等到香君批阅完,一直站在一旁伺候的万里春忍不住感叹一句,“我看皇后娘娘,虽然是第一次批阅奏折,却是一点都不生疏呢。” 香君笑起来,这万里春倒是挺会给香君找补。 香君批奏折的风格和皇帝完全不一样,皇帝就爱做谜语人,回复奏折,要么是不咸不淡的知道了,要么是写一两句模棱两可的诗,极少数的事情,才会直言不讳,而且,多是被气着了的时候。 香君就不同了,她都是直抒胸臆。 反正有皇帝在她后面,一副给她撑腰的样子,她不狂妄点,都对不起皇帝在她面前装出的那副尽在掌握的样子。 她得和皇帝有点区别,大臣们才能知道,这奏折,她不仅仅是写了字而已,这奏折,就是她批的。 万里春将奏折取走。 香君这才回了自己的寝殿歇息。 这皇帝一天天要做的事情还真不少,也难怪皇帝自己不想干,都扔给香君干。 回到了自己的寝殿,鹤年还等着那里。 香君对鹤年说:“你们先撤走吧,今日是用不上了。” 鹤年没有多问,便从密道退下离开。 没一会儿,令仪也来求见。 陆令仪交给香君一份文章。 香君打开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写得极好,只是,这几句的措辞还是太温和了一些,你只管骂得狠一些,不要紧的。” “还要再严厉么?写得太过了,卫将军怕是不敢上这奏折了。” “他敢的,卫知也一心为国,只要是为了朝廷好,为了皇帝好,他一定会选择上这份奏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在唤醒皇帝,让皇帝别再继续做一个昏君。他这样的人,总有一个匡扶社稷,辅佐明君的梦想。” “是。”令仪提笔就改。 这回香君的确没有对卫知也的调查进行任何的干涉。 因为她了解卫知也,他是绝对不会背叛皇帝、背叛君主的。 但是,香君让人想办法,让卫知也这一路,好好感受了一番百姓的疾苦。 这些年,皇帝彻底掌握权力之后,越发的肆无忌惮。如今百姓过的日子,可比当年卫知也和香君一起去北直隶的时候,还要惨上不少。 香君也没想过要卫知也替自己隐瞒什么。 最初的惶恐之后,香君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狗皇帝,实在是太会用他的帝王权术恐吓别人了。 差一点,香君都被皇帝吓住了。 首先,卫知也不会查到什么实际的证据,不过是模棱两可的证据。而且皇帝多疑,就算证据明明白白地摆在他面前,他也不一定相信。 越是确凿的证据,他越是要仔细思量。 反而是模棱两可的,有破绽的,他才安心。 皇帝这人,其实和香君很像。 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他们这样的人,相信自己的直觉,不相信证据,因为证据可以伪造,也不相信结果,因为过程会有意外。 他们都只相信动机。 其次,皇帝身边,除了香君,还有谁能用呢?香君一时半会儿,都找不到皇帝能完全信任的人。事到如今,皇帝不抓住香君,他还能怎么办? 袁好女他没办法,大将军王他没办法,顾亭雪他也没办法。 若香君真的和这三个人有联系,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因为他手上立刻就有了筹码。 若是事情和他想象的不一样,抓住香君,至少稳住了顾亭雪。 所以,皇帝才不敢对香君怎么样。 只是,狗皇帝实在是太会恐吓人了,反反复复的试探,每次都说一半留一半,让香君去猜,差一点,把香君都要唬住了。 可实际上呢,皇帝除了他还是皇帝里之外,还有什么筹码? 没看到,章太医、万里春那些人,都已经闻到了风向了么? 如今,风就是顺着香君的意在吹的。 幸好,香君还是那个无君无父之人。 在别人眼里,皇帝是皇帝,天威不可犯。 在香君眼里,皇帝也不过是一个烂人,不过是一个虚张声势、内里空洞、自鸣得意的骗子。 陆令仪又将奏折改了一遍,交给了香君,这一回香君终于是满意了。 文风刚劲、字字如刀。 等到许焕文回京,香君定是要让许焕文和陆令仪比一比,到底谁骂人更厉害。 “极好,你便交给卫夫人吧。” “是!” 香君看着陆令仪,忍不住叹息,“哎,只是可惜了,这奏疏必将千古流传,却不能写令仪的名字……” 陆令仪笑了笑道:“只要娘娘如愿以偿,令仪还怕自己的名字,不能流传千古么?” 第414章 尔等竟连朕养的狗都不如 收到皇帝朱批们的大臣,都被这奏折上的鲜活、直白、霸道的朱批给吓住了。 明明是怜花小楷那样娟秀的小字,写得内容却让人大跌眼镜。 户部的奏折里推诿甩锅,说“此事非臣所辖,请交吏部议定。” 香君直接朱批:尔若连个芝麻绿豆事都要互相踢皮球,不如回家卖红薯!朝廷养你们是为了好看么?不干就滚。 有几个武将在那边联名上奏:大将军王和袁好女势大,臣请皇上暂避锋芒,除了要驻守京城防御以外,还要想好万一破城,如何逃离。 香君朱批:逃逃逃!朕养尔等如养犬,犬尚能吠贼,拼死一战,尔等竟连朕养的狗都不如,未战先怯,朕要尔等何用? 工部的折子说,如今天下正乱着,河道淤塞的事情,暂时办不了,今年可能就不能疏淤了,得徐徐图之。 香君朱批:怎么,天下乱着,耽搁你吃饭,还是耽搁你出恭了?京城乱着,干你给黄河疏淤什么事儿?只要你还能吃饭出恭,就给朕派人去疏淤,明年若是黄河泛滥死了人,你最好求叛军今年就把你砍了,不然,朕让你一辈子在黄河挖淤泥! 在太极殿门口等着上朝的时候,文武百官们,都议论着皇帝的朱批。 虽然之前皇上病着的时候,皇后娘娘也给皇上写过朱批,但虽然字是皇后的,但是说话的风格,还是皇帝的,所以只是皇后替皇帝代写罢了。 这种事情,司礼监的太监也是会做的。 可今日这朱批…… 如果这朱批不是旁人写的,那么就是……皇帝疯了。 但是,官员们又觉得,这说话风格如此粗暴,也不像咱们温温柔柔、贤良淑德的皇后娘娘啊…… 有大臣斗胆问皇上,皇上倒是也不藏着,说是自己身体不适,皇后替自己批阅了奏折,但怎么批复都是皇帝允了的。 众大臣沉默。 皇帝让万里春拿了一份奏折给皇帝看,皇帝看了看,只当是香君爱玩闹的性子又犯了。 刚入宫那几年,香君就是这般活泼,做了贵妃和皇后之后,她便稳重了许多,也是许久不见她这般了。 接下来几日,大臣们也都习惯了皇帝新的“朱批风格”。 虽然总是被骂,但是如今皇上至少会明说让他们干什么了,不像从前,皇上不爱明说,但他们会错了意,办不好事情,那便要给皇上背黑锅。 这般直接,也没什么不好的。 另一边,袁好女的军队,没有选择直接入京,而是和大将军王的军队,一起在通州汇合,通州附近驻扎下来。 三日后,大将军王和袁好女一起写了一封“告皇帝书”,不仅派人交给了皇帝,还昭告天下,派人向城中的百姓奔走相告。 这本奏疏的意思是:袁好女并不想造反,只是想皇帝能够做个好皇帝,好好治理天下。 大将军王本是进京勤王的,但这一路看着陕西的灾民民不聊生,看到百姓在地狱中挣扎的图景,也渐渐理解了袁好女。 袁好女本来也是想逼着皇帝退位的,但是见到大将军王之后,袁好女也被大将军王一番忠君爱国之心所感动。 所以,只要只要皇帝愿意下罪己诏,承认自己执政二十年来的过错,改施仁政,将袁好女在江南杀的那些大家族的土地,都分给从前的那些个庄户,让大齐的百姓有地可以种,他们便会退兵。 甚至袁好女愿意接受朝廷的审判。 皇帝知道后,很是生气。 这些好听的话,不过是说给天下百姓听的罢了。 若是皇上下了罪己诏,他便是否定了自己二十多年来的一切功绩,而且是向反贼低头!是何等的奇耻大辱! 就算皇帝把田地分给了当地的百姓,那些百姓们也不会记得皇帝的好,只会感谢袁好女。 袁好女说她愿意接受朝廷的审判,可民意滔天,皇帝真能杀了袁好女么? 好一个以退为进。 皇帝气得直接下令通州大营的军队攻打叛军。 奈何,大将军王和袁好女两位战神在,差一点就没有把通州杀穿。 最诛心的是,饶是这样,大将军王和袁好女的兵,还是没有再进一步,反倒是劝降了通州剩余的大军,让大家一起在通州,继续等待皇帝认错。 大将军王和袁好女的此举,让京城的百姓们和官员们都开始人心浮动。 假如,大将军王和袁好女真的直接打到京城来了,京城的这些官员和百姓们,必定是要拼死反抗的。 江南那边血腥的屠杀,可是把所有人都吓破了胆,现在京城里的大人,吓唬小孩都是:袁好女要来了,抓走你砍头,肠子都掏出来。 可如今,袁好女和大将军王他们就停在通州,不进不退,甚至打赢了也不入城,这般表现,似乎就是打定了主意,就是要皇帝下罪己诏而已。。 于是乎,百姓和大臣们也都改变了想法。 不过是皇帝下一下面子,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就能免除京城的生灵涂炭,一时间,大家都希望皇帝能下罪己诏了。 但皇帝是绝对不可能下罪己诏,也绝不可能承认自己是个昏君的。 双方竟然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皇帝认定,这样僵持下去,定是大将军王和袁好女先忍受不了。大将军王和袁好女的军队,本就靠一个快字,打得朝廷措手不及。 若是他们一直留在通州不动,那皇帝就可以调兵过来合围他们的军队。 皇帝打算从山东调二十万军队过来,巴不得大将军王和袁好女继续僵持着。 而此时,京城等待着的百姓们,却开始一个个琢磨着,咱们这个皇帝这些年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能让袁好女这么愤怒? 咱们的皇帝到底是不是昏君? 就在这时,卫知也在上朝的时候,将一封奏折递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字,实在是心烦,不愿意看,便让卫知也自己念。 只见卫知也走到大殿中间,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举着那奏疏,开口道: “谏延庆皇帝罪己疏,臣卫知也顿首谨奏!” 第415章 皇帝被气晕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地看向卫知也。 皇帝脸上也难得地出现了震惊的神色。 只听到卫知也没有任何停顿,朗声道: “臣闻君者,天下之本也,社稷之基也。 “陛下承祖宗之业,当思克勤克俭,以安天下。然数载以来,陛下南征北战,以致民力凋敝,饿殍遍野。 “陛下好大喜功,妄封禅而欺天诳地。 “泰山封禅,乃圣王功成德备之礼。陛下无安民之功,反兴战乱之祸;无治国之德,徒增苍生之苦。僭越礼制,窃天之功,岂不令鬼神震怒,天降灾异? “陛下封禅后,大齐三年干旱,天降灾荒,陛下不仅不恤民瘼、不自省自罚,反推咎于后宫,令妇人蒙不白之冤,逼迫废后薛氏下罪己诏,又令皇后许氏为皇上行吞蝗礼。 “天下是圣上的天下,此等推诿之举非圣主所为!” 卫知也吐字清晰,声如洪钟,字字句句掷地有声,就连殿外的侍卫们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文武百官们,已经都要被卫知也吓死了。 有些话,可不能说啊! 大家心惊胆战地看着皇帝。 皇帝已经气得站了起来,他涨红了脸,怒目圆睁,指着卫知也的手都因为愤怒而颤抖着,他大骂道:“混账!你给朕闭嘴!闭嘴!” 卫知也非但没有停止,反而声音越发洪亮和坚定。 他豁出去了,今日若是不能叫醒皇帝,大齐
相关推荐: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乡村透视仙医
红豆
深宵(1V1 H)
桃源俏美妇
虎王的花奴(H)
白日烟波
沉溺NPH